搜索 宋文
穆修:北宋文学的复兴者

穆修:北宋文学的复兴者

  在中国文化历史的长河中,北宋时期被誉为“文艺复兴”的时代。这个时期的文化繁荣,离不开一位重要的人物——穆修。他以其深厚的学识和独特的见解,推动了北宋文学的复兴,使中国的文化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峰。  穆修,字伯长,号东篱,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文人、学者。他的一生都在追求学问,致力于推动文学的发展。他的学识深厚,对诗词、散文、骈文等各种文体都有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他的著作丰富多样,包括《东篱乐府》、《东篱诗话》等,都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文献。  穆修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对北宋文学的复兴上。在他的时代,文学创作受到了各种限制,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被忽视或者遗忘。穆修看到了这个问题,他开始倡导文学的自由创作,鼓励文人发挥自己的才华,写出真实、生动、有感染力的文学作品。他的这种观点得到了许多人的支持,也影响了后来的文学创作。  穆修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他对文学理论的研究。他提出了“以诗为史”的观点,认为诗歌不仅是艺术的表现,也是历史的记录。他的这种观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诗歌在文学中的地位得到了提升。  穆修的一生都在为文学的发展而努力,他的贡献被后人广泛认可。他被誉为北宋文学的复兴者,他的名字和他的作品都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分。他的精神和他的贡献,将永远被人们铭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百科 2023-11-21
王信(南宋文官)简介

王信(南宋文官)简介

王信(1137——1194),字诚之,丽水(今属浙江)人。既冠,入太学,绍兴三十年进士,授建康府学教 授。丁父忧,服除,进所著《唐太宗论赞》及《负薪论》,授太学博士,添差温州教授。召为敕令所删定官, 淳熙二年,权考功郎官,授军器少 监。丁母忧,起知永州,入奏事,留为将作少监,复考功郎官。七年,转军器少监,升右司员外郎。兼玉牒所检讨官、提领户部酒库,为中书门下检正诸房文字。十三年,迁太常少卿兼权中书舍人(王信《补刊丹阳集跋》),当时有“落笔妙天下”之褒 (陈傅良《焕章阁待制知鄂州王信知池州制》)。除给事中,劾陆九渊。 假礼部尚书使于金,归言金人必衰。 以论事刚直为人所嫉,提举崇福宫。 起知湖州,历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绍熙三年,徙知鄂州,改池州。 以通议大夫致仕。五年卒,年五十八。著有《是斋集》,已佚。《全宋诗》卷二五五Ο录其诗五首。文收入《全宋文》卷六Ο六五。事迹见《括苍金石志》卷六《王给事墓志铭》、《宋史》卷四ΟΟ本传。王信,字诚之,处州丽水人。既冠,入太学,登绍兴三十年进士第,试中教官,授建康府学教授。丁父忧,服除,进所著《唐太宗论赞》及《负薪论》,孝宗览之,嘉叹不已,特循两资,授太学博士。 时须次者例徙外,添差温州教授。郡饥疫,议遣官振救之,父老愿得信任其事,守不欲以烦信,请益力,信闻之,欣然为行,遍至病者家,全活不可胜记。 差敕令所删定官,法令有不合人情,自相牴牾,吏得以傅会出入者,悉厘正之。转对,言:“敌情不可测,和议不可恃,今日要当先为自备之策,以待可乘之机。”上以为是。又论:“太学正、录掌规矩之官而员多,博士掌训导之官而员少,请以正、录两员升为博士。”从之。论除官脞冗之敝,乞精选监司而择籍名,郡将代半岁乃注人。上亲以其章授宰臣行。 权考功郎官。蜀人张公迁,初八年免铨,至是改秩,吏妄引言,复令柅之,信钩考其故,吏怖服。有三蜀士实碍式,吏受赇为地,工部尚书赵雄,蜀人也,以属信,信持弗听,已而转吏部阅审成牍,抚掌愧叹,嗟激不已,以闻于上。 它日,上谓尚书蔡洸曰:“考功得王信,铨曹遂清。”逻者私相语,指为神明。武臣给告不书年齿,磨转荫荐,肆为奸欺,不可控抟,为擿最者数事告宰相,付之大理狱。事连三衙,殿帅王友直锐争之,上审知其非,沮之曰:“考功所言,公事也,汝将何为?”狱具,皆伏辜。因请置籍,以柅后患。 授军器少监,仍兼考功郎官。丁母忧,吏裒金杀牲祷神,愿信服阕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生平3主要作品 基本资料1 中文名:王信国籍:中国出生地:丽水出生日期:1137年逝世日期:1194年 人物生平2 王信,字诚之,处州丽水人。既冠,入太学,登绍兴三十年进士第,试中教官,授建康府学教授。丁父忧,服除,进所著《唐太宗论赞》及《负薪论》,孝宗览之,嘉叹不已,特循两资,授太学博士。时须次者例徙外,添差温州教授。郡饥疫,议遣官振救之,父老愿得信任其事,守不欲以烦信,请益力,信闻之,欣然为行,遍至病者家,全活不可胜记。差敕令所删定官,法令有不合人情,自相牴牾,吏得以傅会出入者,悉厘正之。转对,言:“敌情不可测,和议不可恃,今日要当先为自备之策,以待可乘之机。”上以为是。又论:“太学正、录掌规矩之官而员多,博士掌训导之官而员少,请以正、录两员升为博士。”从之。论除官脞冗之敝,乞精选监司而择籍名,郡将代半岁乃注人。上亲以其章授宰臣行。权考功郎官。蜀人张公迁,初八年免铨,至是改秩,吏妄引言,复令柅之,信钩考其故,吏怖服。有三蜀士实碍式,吏受赇为地,工部尚书赵雄,蜀人也,以属信,信持弗听,已而转吏部阅审成牍 主要作品3 所著有《是斋集》行世。

人物百科 2021-11-06
宋文治简介

宋文治简介

宋文治(1919-1999),现代画家。江苏太仓人。早年从张石园学习山水,后得陆俨少指授并拜吴湖帆为师。1951年入江苏省国画院受傅抱石影响,致力于山水画创新。其早年作品风格疏秀;中年笔墨劲健,意境灵奇,时代气息浓郁;晚年变法,尝试没骨泼彩,格调清新,意境空蒙迷茫。曾任南京大学教授、江苏美协副主席、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等职。出版有《宋文治画集》《宋文治作品选集》等。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简介3人物年表4绘画经历5名作选析6艺术评价7个人嗜好8代表作品9艺术馆 基本资料1 中文名:宋文治民族:汉族出生地:江苏太仓出生日期:1919年10月28日逝世日期:1999年 职业:画家主要成就:山水画代表作品:《白云幽涧图》《蜀江云起》《华岳积翠图》《水乡春暖》 人物简介2 宋文治(1919—1999)江苏太仓人;早年于上海广告社学徒,又于苏州美术专科学校肄业;后任中小学及师范美术教师。1957年任江苏省国画院副画师,后任副院长;生前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苏分会副主席,南京大学教授,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省政协常委。擅山水画;初习“四王”山水,后从师吴湖帆等;五十年代起,深入生活,探索推陈出新。作品有《山川巨变》、《梅园长春江南春潮》等;先后在北京中国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安徽省博物馆以及香港、日本、新加坡、西德举办个展。作品分别为中国美术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美国波士顿博物馆、日本福冈美术馆等处收藏;曾赴美、法、意等国进行交化交流。出版有《宋文治作品选集》、《宋文治山水画小辑》、《宋文治画集》、《宋文治山水画选集》、《宋文治画谱》及赴新加坡画展、日本西武画展有关选集等专集。文治山水,起首“四王”,后转益多师,笔墨融洽南北,骨力劲健, 人物年表3 宋文治先生笔名宋灏;1919年农历9月5日(阳历10月28日)出生于江苏省太仓市,养父养母在太仓西郊镇开小面店为生,后因经营不善,日益败落,生活困难。幼时困苦的生活,对其一生产生了巨大影响,造就他自强、自立、坚毅、奋发的性格。1931年初级小学毕业。在学校美术课成绩名列第一。经常描摹香烟盒上印的《水浒》等古典人物画,初步萌发了对美术的兴趣。自太仓毓娄商业中学肄业。曾有作品被选送参加国际儿童画展,并获纪念奖。在县城书店购得《芥子园画谱》临摹习画,开始自学国画1935年经上海亲戚介绍入上海秀堂广告社当学徒,前后一年半。学习美术字、装潢设计等。假日去上海大新公司、永安公司画廊参观画展。观摩了张大千、齐白石、任伯年、吴湖帆、张石园及日本竹内栖凤等画家的作品,开阔了眼界,提高了对国画的兴趣。1936年离开秀堂广告社。得苏州亲戚帮助入苏州明光眼镜公司任助理会计兼橱窗设计。1937年日军进犯上海,殃及苏州 绘画经历4 他从事画艺初期由《芥子园画谱》、清初“四王”入手,笔墨精妙,品味高雅,继而又上溯明、元、宋笔墨韵致,兼学南北诸家。曾得朱屺瞻、陆俨少二老指点,又从张石圆、吴湖帆学画,得见大量名家真迹,心摹手追。特别是在解放后他开始背起画夹走向自然,广师造化,进一步融合诸家诸法,致力于探究以传统笔墨表现新时代风貌,历二万三千余里,创作出大批讴歌祖国山河的、属于自己的、溶入了新时代特点和现代人感情的山水画。1956年便以成名作《桐江放筏》在画坛崭露头角。受清僧石涛“笔墨当随时代”等思想影响,他在特定的绘画语境中用“老瓶装新酒”,创作出了《山川巨变》等富有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个人画风也随之一变。之后他继续坚持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游历名山大川,外师造化,内得心源,不断锤炼笔墨,开拓画境视野,继续以传统水墨写意笔法表现时代风采,由此画名日隆。他以典雅独致的审美观念和笔触生动地描绘黄山、庐山、长江等,作品构思精 名作选析5 叫人能不忆江南――宋文治先生山水画代表作《江南春色》赏析●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江苏省国画院院长宋玉麟家父宋文治是新金陵画派的主要代表画家之一。曾任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南京大学教授,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副理事长,江苏省文史馆副馆长,江苏省政协常委等职。第四、五、六届全国文代会代表,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出版有《宋文治作品选集》、《宋文治画集》、《宋文治山水画选集》、《日本西武画展选集》、《宋文治画谱》、《宋文治山水画技法解析》等。多次在日本、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举办画展,作品被国务院总理李鹏作为国礼赠送法国总统希拉克。中国美术馆、北京人民大会堂、全国政协、国外博物馆,以及许多名人政要都收藏家父的作品。  家父宋文治1919年生于江苏省太仓市。早年师从张石园学习“四王”,后又拜吴湖帆为师,学习宋元技法,并向陆俨少、朱屺瞻请益,打下了坚实的传统 艺术评价6 20世纪的山水画经历了不同于历史上任何时期的发展过程。在上世纪50年代,不仅并存了历经晚清、民国的一代著名山水画画家,而且造就了一批成长于20世纪50年代、但在20世纪具有历史地位的山水画画家,宋文治(1919—1999)就是其中之一。1949年,宋文治31岁。他所师承的吴湖帆(生于1894)、张石园(生于1898)长他20余岁,陆俨少(生于1909)长他10岁。而这一时期比他们更年长的山水画画家则有:齐白石、黄宾虹、吴待秋、高剑父、冯超然、贺天健、朱屺瞻、胡佩衡、刘子久等。他们的年龄不仅都超过了50岁,而且都是作为传统山水画的传人,表明了与传统在某一方面一脉相传的关系。显然,让他们来改造山水画,并承担历史的责任,有点勉为其难。另外一部分势力,如钱松喦、傅抱石、潘天寿、赵望云等,同样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但是,他们正值壮年,以其超凡的领悟力理解了当时的文艺政策与传统的关系,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 个人嗜好7 名家的业余“癖好”,历来都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傅抱石平生好酒,醉卧画坛是常事。启功先生好玩毛公仔,家中摆放的各式毛公仔,趣致极了。说到宋文治的癖好:一是戏曲,二为美食,三乃收藏,这在美术圈中流传甚广。“戏曲癖”宋文治的家乡江苏太仓,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这里的乡民受传统影响,爱好戏曲、书画相习成风。年轻时的宋文治,在家乡时就爱好绘画和戏曲。他喜欢戏曲的范围很广:京剧、昆曲、评弹、黄梅戏等,他喜欢观赏,还喜欢演唱。他嗓音好,尤擅唱小生,如《琴挑》里风流倜傥的潘必正,《焚香记》里落泊失意的书生王魁等等。他还会演唱《长生殿》里唐明皇夜游御花园的片段,唱腔、音色、扮相极像俞振飞,朋友们都说他是“小俞振飞”。宋文治虽然不是北京人,但谈起京剧,他如数家珍,马连良、程砚秋、梅兰芳等梨园名角经常挂在嘴边。数年前,他应邀到北京为全国政协主席会议室绘画作品时,曾与李瑞环主席一起大谈京剧。李瑞环当时就感叹道:“谈 代表作品8 1、《松隐觅句图》61×37㎝1949年作2、《山川巨变》28×115㎝1960年作3、《北温泉道中》49×38㎝1960年作4、《韶山毛主席故居》28×33㎝1960年作5、《江南春朝》67×49㎝1962年3月作6、《山城雨后》75×42㎝1962年作7、《新安江上》113×71㎝1964年作8、《江南三月》1965年作9、《长征第一关》91×73㎝1965年作10、《太湖新装》93×145㎝1972年作11、《扬子江畔》68×85㎝1973年作12、《太湖清晓》82×148㎝1973年作13、扬子江畔282×148㎝1973年作14、《井冈山八角楼》1973年作15、《洞庭春色》1973年作16、江南细雨82×148㎝1973年作17、《劲松挺翠梅园长春》1976年1月作18、《黄山云》131×64㎝1977年作19、《茨坪常青》97×243㎝1977年作20、《李花春雨江南》47×9 艺术馆9 太仓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娄东画派”的发祥地,素有“画乡”的盛名。从元、明、清以来六百余年间,这里深厚的文化沃土孕育了数以百计的书画家和彪炳画史的丹青巨匠,明代仇英、清初王时敏、王鉴,开启了娄东先河;又以王原祁为代表的“娄东画派”庞大画家群体,形成了江南山水画的大本营;继之后“小四王”、“后四王”等等,连锦不断几百年。建国后,“娄东画派”重振。太仓藉著名画家朱屺瞻(1892-1996)、宋文治(1919-1999)两位大师,德艺双馨,各树一帜,艺术成就饮誉海内外,为世人仰目,太仓人民也引以为骄傲。为了弘扬两位大师高尚的人品和献身艺术的精神,太仓市人民政府于一九八九年拨款,相继建成“梅花草堂”和“宋文治艺术馆”。宋文治艺术馆为全民公益事业单位,占地1000余平方米,主体陈列馆粉墙黛瓦,古色古香。庭院内,假山荷塘,布置典雅,宋文治先生汉白玉雕像座落于嘉木修竹之间,供参观者瞻仰。艺术馆紧接宋文治

人物百科 2021-11-06
宋文简介

宋文简介

宋文(1914~1995)原名宋丞塘,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南畈乡人,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屡立奇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宋文先后任第三野战军七十四师师长、华东军区第二十二军副军长,驻舟山群岛陆、海、空军总指挥。1952 年5 月,他奉华东军区命令,率领第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军和皖南军区、苏南军区的部分师、团长和参谋长,入朝在中国人民志愿军中带职参战。1955 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目录 1基本资料 2简介3生平 基本资料1 中文名:宋文外文名:Song Wen别名:宋丞塘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南畈乡出生日期:1914年10月逝世日期:1995年职业:军人信仰:共产主义主要成就: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抗美援朝 第三野战军七十四师师长 舟山群岛陆、海、空军总指挥 苏南军区的部分师、团长和参谋长 入朝在中国人民志愿军中带职参战 1955 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荣获二级八一勋章 二级独立自由勋章 一级解放勋章 军衔: 简介2 宋文(1914—1995)安徽省金寨县人。一九二九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一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三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十师二十九团政治处干事,第三十一军九十三师二七九团政治处组织干事,军政治部敌工科科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四支队八团连政治指导员,挺进团营长兼政治教导员,第五支队十团参谋长,第十四团副团长,新四军第二师五旅十四团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野战军第二纵队五旅副旅长,华中野战军第六师十六旅政治委员,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十六师政治委员,豫皖苏军区第四军分区司令员,第三野战军二十五军七十四师师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军长,华东军区装甲兵副司令员,南京军区装甲兵司令员,南京军区副参谋长,安徽省军区第二政治委员,江苏省军区副司令员、政治委员,南京军区政治部顾问。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生平3 宋文(1914~1995),原名宋丞塘,民国3年(1914年)10月出生于金寨县南畈乡一个贫农家庭。幼年由堂兄资助读私塾一年。少年参加革命活动,民国19年6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先后在红十二师三十五团当传令兵、班长,红十师二十九团政治处专职团委,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4次反“围剿”和苏家埠、七里坪等战役战斗。民国21年10月,随红四方面军西征,沿途参加了枣阳、漫川关、子午镇、两河口等战斗。民国22年4月,任红七十三师二一九团团委书记,转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参加通江县空山坝战役,他所在团正面坚守空山坝阵地,阻击国民党军的进攻,几次肉搏战,将国民党军左路纵队分割包围,经3昼夜激战,红四方面军全歼王炳章师等部7个团,缴获大批武器弹药,乘胜解放了南江、巴州,攻占了旺苍坝,为开辟川陕地区创造了条件。强渡嘉陵江战役中一块弹片击中他的头部,他未下火线。战役结束后,伤未治疗,又参加强渡岷江战役,并随先头部队

人物百科 2021-11-06
宋文婷简介

宋文婷简介

宋文婷,艺名宋汶霏(sung man fei,1985年5月30日—2013年3月3日),中国内地演员,生于广州增城。10岁到上海读中专,专攻舞蹈,5年之后到北京进修了一年,然后又回到了广州芭蕾舞团下面的一个学校读书。宋文婷最初入行是因为跟同学去海珠影拍广告,之后就停不下来。于2008年主演海岩剧《舞者》成名,后来在央视大戏《在那遥远的地方》中饰演李幼斌的女儿、殷桃的妹妹韦洁,在TVB大剧《摘星之旅》再度挑大梁,剧中与黄宗泽和林峰都有情感纠葛,演艺获得了一致的好评。2013年3月3日凌晨因子宫癌去世。 目录 1基本资料 2宋汶霏早年经历3宋汶霏演艺经历4宋汶霏个人生活5宋汶霏社会活动6宋汶霏人物评价 基本资料1 中文名:宋汶霏外文名:vionn.song别名:宋文婷国籍:中国民族:汉身高:168cm体重:47kg出生地:广州出生日期:1985年5月30日逝世日期:2013年3月3日职业:演员毕业院校:广州芭蕾舞团附属学校经纪公司:北京星光奥谱传媒有限公司代表作品:《摘星之旅》、《舞者》、《在那遥远的地方》主要成就:新浪2008网络盛典年度新人语言:粤语、普通话 宋汶霏早年经历2 1995年,10岁的宋汶霏到上海读中专,专攻舞蹈。2000年到北京进修,2001年,回到广州芭蕾舞团下属的一个学校读书。 宋汶霏演艺经历3 2003年,18岁时的宋汶霏拍摄广告,出演珠江电影制片厂广告里的专业舞者,开始步入娱乐圈。2006年加盟华谊兄弟,2008年离开华谊。2008年,宋汶霏主演海岩剧《舞者》,凭借《舞者》获得2008年度《新周刊》2008电视榜“最深入人心的电视形象奖”和新浪网络盛典“年度新人奖”,是她的成名之作。2009年7月,参演央视电视剧《在那遥远的地方》,饰演李幼斌的女儿、殷桃的妹妹“韦洁”;11月与颜丹晨、孙涛主演反间谍题材电视剧《还看今朝》,饰演公安局长的女儿“杜晨”,饰演的角色任性、执着、敢爱敢恨,是全剧唯一的情感线路;12月参演的为庆祝澳门回归十周年的电视剧《莲花雨》于12月18日在央视黄金档播出,出演女一号严明明。2010年7月,参演黄晓明、张静初主演的喜剧电影《唐伯虎点秋香2》,饰演盲女,这是她的第一部电影作品;8月,参演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与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联合拍摄的时装商战电视剧 宋汶霏个人生活4 2010年,宋汶霏在香港注册结婚,新郎李达安,育有一子。2013年3月3日凌晨00:30,宋汶霏因癌症医治无效病逝于广州,年仅27岁。好友章龄之证实宋汶霏因拍戏耽误了四个月,导致癌症扩散,乐视网副总裁、总编辑雷振剑在微博哀悼的同时还表示:《东北往事》在第二季筹备之际,会为其增加特别单元,“向永远的女主角送上祝福和哀思”。宋汶霏在与《找北》剧组签约时,便已出现月经不调等症状。等该剧快要开机的时候,宋汶霏诊断发现患有癌症,医生建议动手术。但为了不耽误剧组拍摄,宋汶霏选择了不掉头发、不影响外貌,最轻的一种化疗方式。 宋汶霏社会活动5 2008年11月,由欢乐传媒等主办方联手打造的“把爱传出去让世界充满爱”大型公益主题活动在京启航,宋汶霏与章龄之作为“把爱传出去”公益大使,现身活动现场,为公益事业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宋汶霏表示每年都为中国红十字会无偿献血,汶川地震期间,也向灾区贡献了自己一份力量。。2012年8月,宋汶霏出席由新华社等发起,众多演艺明星及商界精英共同参与的环保公益活动-“明月盛典”。 宋汶霏人物评价6 宋汶霏善良、坚强而乐观(宋汶霏经纪人评价);是年轻漂亮的优秀演员(陈旭明评价);她工作拼命,工作从不提特殊要求;是倔强女生,压力一个人承受,病痛不让人分担。她就是太坚强、太傻的一个女孩子,总喜欢什么事都往自己身上扛,就算家庭负担重也不会找朋友帮忙,我知道她从没找人借钱,反而她走后还有人欠着她钱(章龄之评价);老天公平得太苛刻了,给了她美貌就不多给生命,她的不寿是一种红颜薄命(海岩评价)。

人物百科 2021-11-06
宋文辉简介

宋文辉简介

男,1973年生,河北省正定县人。1995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98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语言系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获得文学博士学位。为河北师范大学青年骨干教师,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北省优秀教学团队成员。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经历3研究方向4主讲课程5主要贡献6获奖记录 基本资料1 中文名:宋文辉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河北省出生日期:1973年逝世日期:--职业: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毕业院校:河北师范大学,四川大学主要成就:2008年河北省第1届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河北师范大学第七届优秀教学成果奖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优秀青年教师 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优秀教师代表作品:《现代汉语动结式的认知研究》 人物经历2 1995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98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语言系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获得文学博士学位。为河北师范大学青年骨干教师,2015年调入中国人民大学,如今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 研究方向3 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句法语义学和词典学词汇学。 主讲课程4 1、现代汉语本科必修课2、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本科选修课3、西方语言学流派本科选修课4、认知语言学本科选修课5、现代语言学理论硕士6、功能语法理论硕士7、语义学硕士8、语言习得概论国际汉语教学硕士9、现代语言学理论留学博士生 主要贡献5 1、《现代汉语动结式的认知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专业研究论文1、《成都街名的文化内涵》,崔荣昌、宋文辉,《文史研究》,1996年2期。2、《汉语与汉字之关系再说》,《汉字文化》1997年3期。3、《正定话的语音特点》,《四川大学学报》,1999年增刊。4、《正定话的介词“着”》,《中国语文》,2000年3期。5、《再论动结式的句法核心》,《现代外语》,2004年2期。又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2004年8期。6、《再论“来着”的表述功能》,《语言科学》,2004年4期。7、《与转喻相关的句法语义现象》,《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1期。8、《动结式在几种句式中的分布》,《语文研究》,2004年3期。又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2004年11期。9、《语义指向为动词的动结式的配价》,《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4期。10、《一般会话隐含的信息原则与动结式的 获奖记录6 1、2007年河北师范大学第七届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2、2008年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优秀青年教师。3、2008-2009年度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优秀教师。4、2004、2006、2008河北师大文学院先进工作者。5、2008年河北省第1届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获奖作品:《现代汉语动结式的认知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人物百科 2021-11-06
宋文骢简介

宋文骢简介

宋文骢(1930.3.26-2016.3.22),男,汉族,生于云南省昆明市,原籍云南大理,中国工程院院士,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航空报国金奖、国防科学技术特等奖、航空航天月桂奖终身奉献奖获得者,“感动中国”2009年十大人物之一,曾任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首席专家、自然科学研究员,是中国著名的歼-10战斗机总设计师,被誉为中国“歼-10之父”。1960年7月,宋文骢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毕业。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0年2月10日,当选2009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宋文骢是中国航空科学技术领域的优秀带头人,曾从事歼-8、歼-7C、歼-10飞机的研制,是中国飞机设计战术性能气动布局专业组创建人之一,建起了中国第一个航空电子系统研究室。2010年,当选为2009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生平3主要成就4主要荣誉5人物评价 基本资料1 中文名:宋文骢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云南省昆明市出生日期:1930年3月26日逝世日期:2016年3月22日职业:科学家、飞机设计师毕业院校: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信仰:共产主义主要成就:中国歼击机设计战术技术论证创始人 中国气动布局专业组创始人 2009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代表作品:歼击Ⅲ型飞机研制中的设计师系统、关于我国歼击机发展的思考配偶:张懿原籍: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称号:中国“歼-10之父” 人物生平2 1930年3月26日(民国十九年),宋文骢出生于云南昆明一个普通市民家庭,为家中长子,父母取小名为“泰斗”。1935年(民囯二十四年),父亲送5岁的宋文骢到学堂读书。1942年9月(民国三十一年),宋文骢考入云南省立大理中学(现大理一中)。1946年7月(民国三十五年),在大理读完初中后,宋文骢回到了昆明。9月,宋文骢考入昆明天南中学(现昆明市西山第一中学),接受中国共产党的进步思想,秘密参加党的外围组织“云南民主青年同盟”。1949年7月,宋文骢正式参加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成为中国人民解1950年,宋文骢加入长春空军第二航校,成为第一期学员,并在空军某部任飞机机械师、中队机械长。1951年5月,宋文骢提前毕业,成为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分配到空军第九师27团担任机械师。1953年3月,由大队政委和机务主任介绍,宋文骢加入中国共产党。1954年8月,宋文骢考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成为第三期空 主要成就3 气动布局宋文骢是中国飞机设计战术性能气动布局专业组创建人之一,20世纪60年代,宋文骢在研制东风113飞机过程中创建了“战术技术与气动布局专业”,并担任布局组组长,承担飞机型号发展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开拓工作,开创性的完成了歼-8飞机的作战使用分析、多种布局参数研究和总体方案论证,总结出了战术技术论证、气动布局和性能分析方法。1982年2月16日,宋文骢在北京召开的新机研制方案评审论证会第二次新歼方案论证会上介绍了新式布局的飞机模型,为第三代歼击机歼-10的雏形。2001年,宋文骢等人在《中国工程科学》08期发表了著名的《一种小展弦比高升力飞机的气动布局研究》论文中所提出的气动布局方案奠定歼-20隐身战斗机的基础。航空电子专业体系1985年,宋文骢主持组建起了中国第一个航空电子系统研究室,完成了国内从未设计过的腹部进气道、国内独一无二的水泡式座舱,中国第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数字式电传飞 主要荣誉4 1990年7月,宋文骢的《2000年的中国军用航空技术》发展战略研究报告获航空航天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1年,歼-7Ⅲ型飞机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宋文骢排名第一,并荣立个人一等功。1992年,宋文骢被航空航天工业部授予“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96年,宋文骢被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国防工业工会授予航空工业劳动模范称号。1999年,宋文骢被国家人事部对其记“一等功奖励”。2000年,宋文骢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2001年,宋文骢被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授予“航空报国金奖”。2002年,宋文骢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3年,宋文骢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6年10月30日,在珠海举办的第二届“航空航天月桂奖”颁奖典礼上,宋文骢荣获终身奉献奖。2007年2月27日,宋文骢主持设计的歼-10飞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7月1日,荣获“建设成都杰出贡 人物评价5 歼-10试飞员张景亭:在歼-10这个项目中,宋文骢投入了全部的热情和激情,对工作很认真,在一些事情上表现得举重若轻,是一个童心未泯的总工程师。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组委会授予宋文骢的颁奖词:少年伤痛,心怀救国壮志;中年发奋,澎湃强国雄心。如今,他的血液已流进钢铁雄鹰。青骥奋蹄向云端,老马信步小众山。他怀着千里梦想,他仍在路上。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委员杜玉波,对宋文骢这样评价:五十载春秋风华,二十年丹心铸剑,他的心血和灵魂全部默默倾注给了共和国的蓝天卫士,熔做了他的体,化作了它的魂。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委员纪宝成,对宋文骢这样评价:终于,中国的蓝天上翱翔着可以与先进国家水平媲美的战斗之鹰,这是中国制造。他以赤子之心,蕴持伟力,铸就祖国蓝天的龙魂。

人物百科 2021-11-06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