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小三阳
小三阳更易发展为肝癌 防肝癌要控制慢性乙肝

小三阳更易发展为肝癌 防肝癌要控制慢性乙肝

  乙肝小三阳也是乙肝病毒感染的人群之一,乙肝小三阳患者症状不明显,肝功能通常也正常,然而乙肝小三阳如果不注意日常调理,肝病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恶化,乙肝小三阳更易发展为肝癌,乙肝小三阳肝功能正常的患者尤其要防止小三阳的进一步恶变。   “小三阳”更易发展为肝癌   大量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或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中,绝大多数是“小三阳”。而且“小三阳”肝癌转变率比“大三阳”高12倍多。专家指出,长期以来,人们普遍把“大三阳”转为“小三阳”作为抗病毒治疗有效指标,这是不严谨的。慢性乙肝治疗目标是阻止其向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演变,转氨酶升高正是乙肝抗病毒治疗的最佳时机。   大量临床检测中发现,“大三阳”转为“小三阳”并不困难,46.2%的病人并未进行治疗而e抗原自动转阴。但人群中大量的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或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却绝大多数是以“小三阳”模式存在的。另外还有数字表明,人群中88%的肝硬化与乙肝病毒感染有关,主要模式为“小三阳”(40.79%)和“小二阳”(28.71%),两者共占69.5%,而“大三阳”仅为30.5%。   一项研究在178例原发性肝癌与乙肝病毒感染的相关资料中还发现,乙肝表面抗原为阳性的病人占了83.95%,其中“小三阳”占53.69%,而“大三阳”仅占4.32%,“也就是说‘小三阳’转变成肝癌的几率要比‘大三阳’高12倍多。”   控制慢性乙肝关键要防肝癌   专家指出,他们在临床中发现部分患者在治疗乙肝时存在着“抗病毒治疗太贵,仅服护肝降酶药就够了”的误区。专家说,护肝降酶的药物虽然疗效明确,使用广,价钱相对低廉,而且一般情况下都可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这些药物却无法抑制患者体内的乙肝病毒,可谓治标不治本。   专家们认为,慢性乙肝治疗目标是阻止其向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演变,所以抗病毒治疗不容忽视。“而转氨酶升高正是乙肝抗病毒治疗的最佳时机。因为此时人体内的免疫细胞正处于激活状态,治疗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乙肝小三阳一定不可怠慢治疗,小三阳要定期检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情况,以免诱发癌变。此外,专家表示,对于肝功能正常的乙肝小三阳患者,平时需要注意的事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肝功能正常的乙肝小三阳患者应该定期的到正规医院做肝功能、乙肝五项检查,时刻关注自己病情的变化,以防病情发生恶化。   (2)肝功能正常的乙肝小三阳患者应该及时的进行抗纤维化治疗。调查显示,乙肝小三阳患者肝纤维化的程度十分高,有的甚至发展成为肝硬化、肝癌,因此肝功能正常的乙肝小三阳患者应该在病情恶化前就进行抗肝纤维化治疗。   (3)肝功能正常的乙肝小三阳患者应该在平时注意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平时注意通过食疗的方式养肝护肝,注意多加锻炼身体,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治疗乙肝。   以上是肝病专家对乙肝小三阳肝功能注意事项方面的介绍,希望专家的介绍对患者有所作用。肝病专家提醒;一旦发现病情发生了变化,就应及时到正规的肝病医院进行治疗,不要延误治疗最佳时机,只会导致病情恶化,最后导致肝功能受损。   乙肝小三阳可以吃哪些补品   补品虽好,患者在进补的时候也要把握好量。人体所摄入的食物都需要经过肝脏的代谢运往全身,如果过量食入补品,就可能会加重肝脏的负担,这样不仅发挥不出自身的功效,还将导致患者病情的加重,得不偿失。   另外,购买补品需要的花销并不是每个乙肝小三阳家庭都能承受的。实践证明,只要乙肝小三阳在日常饮食上多加注意,也是可以有效帮助恢复病情的。      首先,患者在日常饮食上要多以清淡为主,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最好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要有一顿饥一顿饱或者是暴饮暴食的情况出现,这样的饮食对肝脏非常不利。   其次,建议患者多吃高维生素和高蛋白的食物。高维生素的食物有青菜、芹菜、菠菜、黄瓜、西红柿等蔬菜;苹果、生梨、香蕉、葡萄、柑橘等水果。高蛋白的食物有牛奶、鸡蛋、鱼、精瘦肉、豆制品等。   最后,可以适当补充一些含有微量元素的食物。此类食物主要指的是一些鱼类等水产品和香菇、平菇等一些菌类。

乙肝 2021-07-27
哪种乙肝小三阳最严重? 乙肝小三阳的药物治疗

哪种乙肝小三阳最严重? 乙肝小三阳的药物治疗

随着我国乙肝小三阳患者人数的不断上升,乙肝小三阳的治疗方法也越来越多,人们多乙肝小三阳的治疗也越来越关注,那么如何辨别乙肝小三阳呢?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   第一:如果小三阳DNA检测呈阴性,肝功能、B超等均长期正常,说明病毒已不复制,无传染性,所以无需隔离与治疗 。这种情况约占小三阳 患者总数的60%--70%,目前国内外尚无进一步 治疗 的方法。一味追求转阴而服用大量治疗性中西药物只会增加肝脏负担,甚至招致不良后果。   第二:小三阳还有一种表现为 乙肝 病毒 DNA 低水平复制(PCR 检测<106 =,肝功能正常或轻度异常,腹部 B 超脾稍厚,称为慢性乙肝病毒残留期。这种情况约占小三阳患者总数的 20%,目前国内对此种患者最容易忽视。如果不积极治疗,任其发展,可导致肝硬化、肝癌。   第三:最严重的是乙肝病毒DNA高水平复制(PCR 检测>106),肝功能不正常,称为 “e 抗原阴性的慢性乙肝 ”。这种情况约占小三阳患者总数的 10%,它的特点是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是由于乙肝病毒变异所致。   乙肝小三阳的治疗要点介绍   1、患者需要针对病情进行治疗,乙肝小三阳的治疗,也一定要先进行全面的检查,明确自身的具体病情,才能做到对症治疗。对于肝功能正常,但是肝脏病变,有纤维化的趋势的乙肝小三阳患者需要接受抗纤维化治疗,以阻断和逆转看纤维化目的为主。而HBV—DNA检测和肝功能异常的乙肝小三阳的治疗则是要进行抗病毒治疗。   2、性活动性乙肝表现为乙肝小三阳,病情较重,血清胆红素、转氨酶升高明显,凝血酶原活动度降低显着。此时治疗法则以保肝防止肝坏死和抗病毒并举,保肝降酶药配合抗病毒药物,治疗目标是肝功逐渐趋于平衡,乙肝病毒复制指标逐渐阴转。肝功平衡后,可减少或停止药物,坚持抗病毒。   3、体育锻炼能够提高自身抵抗力,对于乙肝小三阳患者疾病的恢复是有很大帮助的,肝功比较差的患者可以进行少量的体育运动,多做户外活动。   4、专家说,多喝水还可以促进腺体,尤其是消化腺和胰液、胆汁的分泌,以利消化、吸收和废物的排除,减少代谢产物和毒素对肝脏的损害。不要暴饮暴食或常饥饿,这种饥、饱不匀的饮食习惯,会引起消化液分泌异常,导致肝脏功能的失调。所以,专家说,饮食要保持均衡,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要保持相应的比例。   乙肝小三阳的药物治疗注意四点   1、很多乙肝小三阳盲目的认为大剂量的用药会使病情快点好起来,其实这样对患者病情的好转是不利的,会加重肝脏的负担,导致病情恶化,所以患者用药剂量要适当。   2、乙肝小三阳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病情,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药物使用的时间应根据自身病情而定,只有科学的用药,才有助于早日康复。      3、乙肝小三阳用药最忌讳的就是随意停药、换药。这样不但会造成病情反弹,而其还会导致病情比治疗前更加严重,使后期治疗更加困难。因而乙肝小三阳用药要注意服药的疗程。   4、乙肝小三阳治疗的药物很多,每种药物都有其适应证,应在正规肝病医院专科医生指导下,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药物,不可随意用药,如果用药时间长,应做乙肝病毒变异耐药检测,根据检查结果判断和选择乙肝患者适宜的抗病毒药物种类,并制定适宜治疗乙肝小三阳的方法。

乙肝 2021-07-27
性生活是否可以传播小三阳 乙肝小三阳该如何养肝

性生活是否可以传播小三阳 乙肝小三阳该如何养肝

  乙肝小三阳症状就是出现恶心,厌食等胃病疑似症状。因此,很多乙肝小三阳患者出现这些症状都被当做胃病误诊,对乙肝小三阳前期治疗很是不利。乙肝小三阳患者往往都伴随着乏力症状,乙肝小三阳患者都会感觉做事力不从心,这是因为乙肝小三阳病毒破坏肝细胞,使得影响吸收不良。出现“三黄”症状:皮肤黄,巩膜黄,尿黄。随着病情的发展,颜色逐渐加深。乙肝小三阳的症状—发热:特别是对于黄疸型乙肝小三阳患者来说,发热常是重要症状,这也使得乙肝小三阳容易误诊为感冒。   乙肝小三阳的传播途径解读   虽然乙肝小三阳的病毒复制能力低,传染性小,但是我们还是应该预防乙肝小三阳的发生的。要想很好的预防乙肝小三阳,除了注射乙肝疫苗外,就是要从乙肝小三阳进入血液的途径入手来进行预防了。   ①母婴垂直传播:我国现有HBsAg阳性者约1.4亿人,其中85%通过母婴传播。垂直传播是我国乙肝小三阳蔓延和高发的主要原因。也有少数为父婴传播者。母婴传播主要是通过产道感染或宫内感染。   ②血液或血制品传播:被HBV污染的血制品如白蛋白、血小板或血液输给受血者,多数会发生输血后肝炎,另外血液透析、肾透析时也会感染乙肝小三阳。   ③医源性传播:被HBV污染的医疗器械(如手术刀、牙钻、内窥镜、腹腔镜等)均可传播乙肝小三阳。   ④家庭内密切接触:主要指性接触、日常生活密切接触(如同用一个牙刷、毛巾、茶杯和碗筷),均有受HBV感染的可能。乙肝小三阳可通过破损粘膜进入密切接触者的体内。   ⑤公共场所、理发店、美容院等容易被HBV污染,如浴池、剃刀等均可传染乙肝小三阳。   性生活是否可以传播小三阳呢   小三阳主要的传播途径就是血液、母婴以及性生活,所以乙肝不三阳同房会传染吗答案是肯定的,只不过正常夫妻间传播的几率并不是很大,但是在乱性人之间传播的几率是比较大的。而正常夫妻间有些人因为自身的免疫力比较强,并没有感染乙肝病毒,反而获得了具有保护性的抗体,不过临床上也有部分患者因此而感染了乙肝病毒。   临床上部分患者因为害怕乙肝的传播而不敢同房,还有些人认为小三阳同房会加重病情,其实这些想法都是不正常的,小三阳患者是可以同房的。但是为了以防万一,小三阳的爱人应该要注意乙肝疫苗,这是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措施,因为毕竟小三阳体内仍然有乙肝病毒,还是有一定的传染性的。   乙肝小三阳该如何养肝   乙肝小三阳患者也有寒热之分,所以不同的体质有不同的饮食禁忌。   热心乙肝小三阳如何养肝?   热性乙肝患者的主要表现为:口干、口苦、脸色黄、舌苔黄、小便黄、大便干等。   热性乙肝患者春季忌食:狗肉、牛肉、猫肉、羊肉、公鸡、蛇、虾、鲤鱼、煎炸食品。很多人认为虫草能提高免疫力,具有滋阴的作用,实际上虫草更加偏重于补阳,服用后会口干、口苦,增加热症。水果大多数是性寒凉,但芒果、葡萄等偏热的水果,体质热的病人少吃为宜。   寒性乙肝小三阳如何养肝?      寒性乙肝患者的主要表现为:中医认为是虚寒或阳虚,最主要是口淡无味,易腹泻、腹胀,胃口差,怕冷、四肢不温,有的还有腰膝酸软等表现。寒性乙肝患者春季忌食:塘虱鱼、水鸭、乌龟、鳖、生砐、石斛、西洋参等。   在春天,肝气旺盛而升发,人的精神焕发。可是如果肝气升发太过或是肝气郁结,都易损伤肝脏,到夏季就会发生寒性病变。所以要把握住春季这个最佳的护理时节,避免不良生活习惯防止对肝脏的损伤,可以有效地稳定病情,防止复发。

乙肝 2021-07-27
乙肝小三阳啥时候可以停药 6大症状小三阳转肝癌

乙肝小三阳啥时候可以停药 6大症状小三阳转肝癌

  在乙肝小三阳治疗过程中,乙肝小三阳治疗什么时候可以停药是很多患者十分关心的话题,那么到底乙肝小三阳治疗什么时候可以停药呢?乙肝小三阳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治疗过程中什么时候可以停药,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而定,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渐渐停药,患者切不可盲目停药。   在治疗过程中,经常碰到这样的乙肝小三阳患者,认为只要转阴就没有任何事情了,就可以停药了,殊不知如果盲目停药,往往容易导致病情反弹,给治疗带来更大的困难。因此对于乙肝小三阳患者来说,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治疗药物,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停药。建议长期用药的患者朋友,最好能能够来院做个乙肝病毒变异耐药检测,以便合理用药,科学用药。   对于乙肝小三阳治疗什么时候可以停药,肝病专家表示,患者需要去医院做肝功能、HBV-DNA乙肝五项等检查,如果乙肝小三阳患者在检查时,肝功能正常,HBV-DNA转阴,而且病情稳定半年以上,多项检查指标都在正常范围之内,这个时候乙肝小三阳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停药。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停药并不代表停止治疗,停药后仍然需要定期到医院检查,以防病毒反弹后没能及时得到控制,需严密监控病情变化。另外,治疗乙肝小三阳谨慎选药也很关键,乙肝小三阳治疗一定要进行乙肝病毒变异耐药检测,这样不仅能够知道病毒是否发生变异耐药,是否传染,是否需要治疗,而且患者对哪种药物有效,对哪种药物容易耐药也了如指掌。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医生指定的合适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   以上就是对乙肝小三阳治疗什么时候可以停药的相关介绍,肝病专家提醒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千万不要私自停药或换药,以免病情反复,加大治疗难度。   肝癌是肝病中较为严重的一种类型,肝癌分为原发性肝癌和继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是指原发于肝脏的癌肿,而原发于其他脏器而转移至肝脏的癌肿称为继发性肝癌,肝癌已经成为我国最常见的癌肿之一,对于人体危害是无法权衡的,甚至是致命的,因此,了解肝癌的症状对于预防肝癌有着一定的意义,那么肝癌的症状有哪些呢?   6大症状警惕小三阳转肝癌   全身症状:如消瘦、乏力、下午低热、夜晚盗汗。   原有肝炎史者,肝区疼痛突然加剧,或疼痛性质发生改变,需注意检查。   消化道的症状:如上腹饱胀,食后饱胀加剧加重,胃区不适,或胃区隐痛,有时会误作胃病治疗,以致贻误病情。脐部隐痛,大便溏薄,或大便次数增多,有时会误作肠炎,需注意检查。右上腹不适,有时进食油腻后加重,误作胆囊炎,亦需加以区别。   原有肝硬化史者,如症状突然加剧,亦应注意检查。   肝区症状:肝区疼痛,用力后往往加剧,或肝区不适,或右肩部不适等。   其他症状:有黄疸时,小便甚黄,甚至赤红色,眼白见黄。有腹水时,腹胀,尿少,尿短,大便次数增多。有消化道出血时,大便呈黑色柏油状,甚或呕血。有肝癌破裂时,腹痛剧,血腹,甚至血压下降。有血糖降低时,阵发性多汗、昏迷。有肝昏迷时,狂躁、昏迷、抽搐等。   如果发现以上症状,需警惕肝癌的发生,应当及时到医院进一步检查确诊,肝癌一旦发生,将会给人体健康带来极大的伤害,积极治疗肝癌亟不可待。肝癌的治疗方法有很多,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才能达到肝癌治疗的标本同治的效果。那么如何进行肝癌的中西医综合治疗呢?   西医抗癌治标,中医保肝防复发治本。充分利用中西医学的不同优势,有效整合,扬长避短。早中期患者,先借助西医疗法,重在抑杀癌肿,减轻肝内癌负荷,同时佐以中药保肝护肝,减毒增效。一旦西医创伤性治疗告一段落,即以中医零毒抑瘤为主,配合辨证施治,既温和地清扫残余癌细胞,又有效地保肝、抗病毒,阻断肝损坏进程,防止新的癌灶出现。一旦出现新病灶,仍以西医疗法作局部性肿瘤治疗;而重点还在于零毒抑瘤,保肝护肝,逆转肝硬化或纤维化进程,减少新病灶出现的可能性。经2~3年调治后,常能获得既有效消除肝内病灶,又从根本上改善肝的质地与功能,从根本上避免肝癌复发转移之恶果。      在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中,中医零毒抑瘤主要体现在手术、化疗、放疗等传统治疗的全过程。术前运用零毒抑瘤可控制肝肿瘤的进一步发展,为手术提供机会和提高手术的切除率;对个别失去手术可能的患者,可起到姑息性治疗,甚至为手术切除创造条件。术后能增加体质,加速创伤的愈合,以利于术后综合治疗的进行。在化疗期间以及化疗间歇期的治疗真空时,减少肝癌的转移与复发。同时,它具有明确的保肝功效,常可使肝硬化发生一定程度的逆转,大幅度减少肝内复发可能性。与介入及各种微创疗法的配合,也能提高疗效,改善生存质量。此外,对晚期肝癌患者,运用此法可使其生活质量改善,延长带癌生存期。

乙肝 2021-07-27
“大三阳”和“小三阳”分别指什么?

“大三阳”和“小三阳”分别指什么?

在乙型肝炎的病毒指标“两对半”化验中,老百姓习惯把HBsAg、HBeAg、抗HBc三项同时阳性者称为“大三阳”。把HBsAg、抗HBe、抗HBc三项同时阳性者称为“小三阳”,其临床意义不同。   在临床上,如果是“大三阳”,提示无论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均表示体内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活跃,病毒数量多,传染性强。   “小三阳”出现在乙型肝炎的急性期和慢性期的临床意义则不尽相同。对于急性乙型肝炎,在由“大三阳”转为“小三阳”时常提示病毒复制减少,病情趋于好转,近期有痊愈的可能;在慢性乙型肝炎时则表明病毒复制减少,病毒数量减少,传染性降低。   值得强调的是,不管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都只能反映体内病毒的存在状态,或是反映传染性的强弱,而不能反映肝损伤的严重程度。这是因为病毒的复制水平与肝损伤的严重程度不直接相关,所以病毒多了不一定肝损伤严重,病毒少了不一定肝损伤轻。换句话说,“大三阳”者病情不一定重,“小三阳”者病情不一定轻。因此,不能根据病毒指标是“大三阳”或“小三阳”来决定是否需要采取治疗,而要根据是否有肝损伤和肝损伤的严重程度来决定是否采取治疗。

乙肝 2021-07-27
乙肝治疗误区  误以为”小三阳”病情轻

乙肝治疗误区 误以为”小三阳”病情轻

“小三阳”的来源有二:一是原来的“大三阳”患者经过治疗好转,乙肝病毒已不再复制。此类“小三阳”患者注意不要过度劳累、酗酒,不要服用热性补品。保持病情稳定,就没有大碍了。另一类“小三阳”患者,为病毒变异所致,进一步作乙肝病毒-DNA检测为阳性,表明病毒在复制,如长期不予处理,可能向肝硬化发展。此类患者如果是孕妇,则多半会传染给自己的下一代。   一般来说,乙肝病毒感染的“小三阳”状态是乙肝病毒复制的“冬眠期”。这时,乙肝病毒几乎无复制,肝功能正常,患者的病情相对平稳,无须治疗。但部分“小三阳”患者反复肝功能异常,其原因可能是感染了一种前C区变异的乙肝病毒。患者常伴有持续性或间歇性血清转移酶升高,导致进行性肝病。因此,这样的“小三阳”乙肝患者仍需要抗病毒治疗。   许多乙肝病毒携带者在拿到乙肝“两对半”的化验单时,看到结果是“小三阳”而非“大三阳”,往往松了一口气,认为自已的病情没有“大三阳”严重,只要多加注意就可以。也有人听到别人说“小三阳”不严重,对“小三阳”放松了警惕。      “小三阳”并非病情轻      真正决定患者病情轻重的是乙肝病毒-DNA、肝功能和临床症状。其实“大小三阳”与病情轻重并无对应关系,“大三阳”患者可能终身只是携带病毒,始终不发病,“小三阳”患者却可能得肝硬化,甚至肝癌。

乙肝 2021-07-18
乙肝治疗误区  不能正确认识“大三阳”和“小三阳”

乙肝治疗误区 不能正确认识“大三阳”和“小三阳”

(1)乙肝“大三阳”病情重,“小三阳”病情轻。   乙肝“大三阳”和“小三阳”只能反映机体感染的乙肝病毒,不能反映乙肝病情的轻重,如携带者肝功能正常,可以是“大三阳”,也可以是“小三阳”;慢性乙肝或慢性重型肝炎同样可以是“大三阳”,也可以是”小三阳”。因此,“大、小三阳”并不能反映病情轻重。      (2)乙肝治疗就是“大三阳”和“小三阳”转阴。   慢性迁延性或活动性乙肝需要治疗,治疗的目的是清除肝炎病毒和恢复肝功能,清除病毒是最终目的。但从目前情况看,病毒指标阴转,并不完全代表病毒得到清除,还需要判断是病毒变异阴转还是自然阴转,是一过性阴转还是永久性阴转。病毒变异发生的阴转,即病毒在免疫或药物治疗压力下结构发生了改变,伪装起来,逃避免疫监视,其后果更严重。一些乙肝患者e抗原甚至表面抗原都已消失,但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检测始终阳性,这种情况并非治疗有效,有可能后果更差。由于目前尚无清除乙肝病毒的特效药物,许多抗病毒用药又可能引起许多新问题,所以乙肝治疗的实际目的是恢复肝功并长期保持肝功稳定,所以一些免疫调整药物及中药制剂,比抗病毒药物更值得重视。   乙肝治疗的方法繁多,包括一般治疗,综合保肝治疗,改善肝功,抗纤维化,免疫调节及抗病毒治疗等。其中抗病毒治疗是治疗中的关键,但目前尚无根治的特效药物,也无统一规范的治疗方案,这是导致目前乙肝治疗市场混乱的主要原因。对乙肝病毒携带者而言,由于机体免疫系统处于免疫耐受状态,肝脏内并无免疫清除作用,因此,不是使用抗病毒治疗的最佳时机。实践证明,此时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不但徒劳无益,还要承受药物带来的诸多不良反应和沉重的经济负担,所以对乙肝病毒携带者,应定期(3-6个月1次)检测肝功、血清学和病毒学指标及B超等,动态观察其变化,只要肝功正常,就可不必进行药物治疗。      (3)乙肝病毒-DNA定量高,就必须进行治疗或抗病毒治疗,不治疗病毒就会越来越多。   乙肝病毒-DNA含量高,不是抗病毒治疗的条件。对乙肝病毒携带者而言,由于机体免疫系统处于免疫耐受状态,肝脏内并无免疫清除作用,此时,乙肝病毒-DNA含量可很高,而重型肝炎,免疫功能提高,有强烈清除病毒的作用,乙肝病毒-DNA含量反而很低,因此,治疗与否,不单纯看乙肝病毒-DNA的含量。血浆中乙肝病毒的半衰期约24小时,每日转换率50%,就是不治疗,乙肝病毒-DNA含量也不会无限制升高。      (4)乙肝“大三阳”必须抗病毒治疗,否则就会走所谓的危险“三步曲”即肝炎——肝硬化——肝癌。   肝癌并非乙肝患者的必由之路。乙肝与肝癌关系密切,大部分的肝癌曾患过乙肝或肝硬化,但不是每一位肝炎患者都患肝癌。目前,国内外公认的有效抗病毒药物,主要有干扰素及核苷类药物如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恩替卡韦等,但应用时要注意适应症,也就是应用时机非常重要,这个时机要靠专业医生根据病情和肝功能、B超等综合判断。不可自己盲目用药,否则,效果不好,还可能导致不良后果。      (5)“大三阳”不一定都需治疗   在医院的肝病门诊每天都会有这样的例子发生。许多人进入了这样的误区,无论检查、看病一定要找专家;认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就一定要治疗。尤其是“大三阳”更是不得了,说明病情严重了。实际上这部分人中有的只是一个病毒携带者。   在《慢性乙肝防治指南》中,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是指血清表面抗原和乙肝DNA阳性,E抗原或e抗体阳性,但1年内连续随访3次以上,转移酶水平持续正常的患者不应进行治疗,需每隔3至6个月进行一次肝功、乙肝复制指标、超声及AFP等项目的随访和监测,来观察病情进展情况,然后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治疗。   多数慢性乙肝病毒(乙肝病毒)感染者不伴有或只伴有非常轻的肝脏组织损害,血清转移酶正常,也就是所谓的“乙肝病毒健康携带者”,他们大多数不需要任何的治疗。只有发生肝炎者才考虑治疗。因为在当前用于临床的药物中,很难对“乙肝病毒健康携带者”取得疗效。   目前慢性乙肝的抗病毒治疗药物包括干扰素、恩替卡韦等核苷类药。但无论哪种药物,对于大部分转移酶正常的病毒携带者来说,疗效都很差。因此,专家认为,这些病毒携带者暂时不治疗。如果今后开发出对于转移酶正常的病毒携带者有效的药物,可能会改变目前的观点。

乙肝 2021-07-18
“小三阳”患者不用治疗吗?

“小三阳”患者不用治疗吗?

许多乙肝患者认为“小三阳”比“大三阳”好,可以不治疗。包括一些医生也误导患者说“小三阳”没事,不用治。《中国慢性乙肝防治指南》指出:“大三阳”、“小三阳”的提法不科学。“大三阳”并非都严重,因为“大三阳”中部分肝脏并没有炎症。而”小三阳”中一部分是乙肝e抗原阴性患者,也有一部分是非活性病毒携带者。前者发展成肝硬化、肝癌的风险更大,且治疗更难,疗程长,复发率高。而后者可以再活动,成为严重的活动性肝炎。有些“小三阳”只是“大三阳”病毒变异后,使乙肝e抗原查不出,让检查结果显示为“小三阳”。   一般来说,乙肝病毒感染的“小三阳”状态是乙肝病毒复制的“冬眠期”。这时,乙肝病毒几乎无复制,肝功能正常,患者的病情相对平稳,无须治疗。但部分“小三阳”患者反复肝功能异常,其原因可能是感染了一种前C区变异的乙肝病毒。这种前C区变异的乙肝病毒感染在欧洲地中海地区和亚洲地区多见,其流行率占慢性乙肝患者的40%左右。这样的患者尽管血清中的e抗原阴性,体内仍长期存在乙肝病毒-DNA的复制(乙肝病毒-DNA阳性),病情仍可不断进展。患者常伴有持续性或间歇性血清转移酶升高,导致进行性乙肝。   要明确乙肝“小三阳”是否需要治疗,首先要明确“小三阳”是不是属于健康的人,因而应该根据患者的感染类型、肝脏的炎症活动情况、肝功能变化、乙肝病毒-DNA阴性还是阳性来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认为不需要治疗的专家是基于以前没有一种对“小三阳”非常有效的药物,尤其是干扰素对于“小三阳”的患者治疗效果不佳,而做出的无奈的选择。如果是“小三阳”而乙肝病毒-DNA阴性,肝功能正常,很多医生认为不需要治疗,但通过肝穿发现90%的患者的肝脏有炎症活动,而且有纤维化倾向,甚至部分患者已经出现了早期的肝硬化,因而这部分患者应考虑进行抗纤维化治疗。40岁以上,病程达到10年的“小三阳”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对预防肝硬化的发生发展,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如果“小三阳”患者肝功能化验正常、无临床症状,可暂时不要治疗,但要注意定期复查,生活中要注意禁酒,避免过度劳累和不服用可能有肝损害的药物等,一般患者一生都有可能平安无事;如果肝功能异常,定量阳性,此时才要治疗,一般疗效较好。   某些“小三阳”患者认为“小三阳”比起“大三阳”病情又不重,又没有传染性,检查的结果也是e抗体阳性,因此不需要用药物进行治疗,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起居有节,平时多注意休息就不会加重病情。   对策:对所有“小三阳”均需定期查乙肝病毒-DNA,肝功能等多项指标。如有病毒复制、肝功异常就应治疗,甚至有些“小三阳”需更积极、更长期的治疗。

乙肝 2021-07-18
乙肝“小三阳”怎样进行抗病毒治疗

乙肝“小三阳”怎样进行抗病毒治疗

乙肝“小三阳”,也就是医学上讲的“乙肝病毒e抗原阴性慢性乙型肝炎”,这些患者化验检查血清乙肝表面抗原、乙肝病毒e抗体和乙肝病毒核心抗体同时阳性,此时乙肝病毒DNA同为阳性,血清谷丙转氨酶持续或反复异常,或肝组织学检查有肝炎病变。      如果患者化验检查乙肝病毒DNA定量大于1×104拷贝/毫升,谷丙转氨酶水平大于80单位/升者,或谷丙转氨酶小于80单位/升,但肝组织学检查显示Knodell  HAI大于4分,或肝组织活检发现炎症坏死大于2度者,应进行抗病毒治疗。由于难以确定治疗终点,因此,应治疗至检测不出乙肝病毒DNA(PCR法),谷丙转氨酶复常。此类患者复发率高,疗程至少为1年。因需要较长期治疗,最好选用普通α干扰素(IFNα)(谷丙转氨酶水平应小于400单位/升时选用,如果大于400单位/升,或血清胆红素升高,最好不要选用干扰素治疗);或阿德福韦酯或恩替卡韦等耐药发生率低的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对达不到上述推荐治疗标准者,则应监测病情变化,如果发现乙肝病毒DNA持续阳性,且谷丙转氨酶异常,也应考虑抗病毒治疗。乙肝“小三阳”抗病毒药物使用和方法如下:①普通α干扰素(IFNα)500万单位,每周3次或隔日1次,皮下或肌内注射,疗程至少1年。②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180μg,每周1次,皮下注射,疗程至少1年。③阿德福韦酯10mg,每日1次口服,疗程至少1年。当监测3次(每次至少间隔6个月)乙肝病毒DNA检测不到(PCR法)或低于检测下限和谷丙转氨酶正常时可以停药。④拉米夫定100mg,每日1次口服,疗程至少1年。治疗终点同阿德福韦酯。⑤恩替卡韦0.5mg(对拉米夫定耐药患者为1mg),每日1次口服。疗程可参照阿德福韦酯。⑥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同属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是不同时期的抗病毒治疗代表药物,都有抗病毒效力较强,没有明显副作用的特点。但是疗程漫长,不能轻易停药,一旦停药有可能出现“反弹”和复发。

乙肝 2021-07-18
乙肝小三阳要做哪些检查

乙肝小三阳要做哪些检查

很多乙肝小三阳患者,都要定期要医院去进行检查,那么乙肝小三阳需要做哪些检查呢?这些检查对治疗乙肝小三阳有什么帮助呢?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下专家对乙肝小三阳患者需要做的检查的介绍。   所谓“小三阳”是指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或乙肝病毒携带者体内乙肝病毒的免疫学指标:即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体(HBeAg)、乙肝核心抗体(抗HBC)三项阳性,其中与“大三阳”的区别在于大三阳是e抗原阳性、e抗体阴性,而“小三阳”是e抗原阴性、e抗体阳性。“小三阳”患者分两种情况,其一是病毒阴性的小三阳,其二是病毒阳性的小三阳,某些人常认为大三阳严重而小三阳就没事,其实是一个认识误区,病毒阳性小三阳的危害越来越受到肝病专业医务者的重视。   1、乙肝小三阳检查化验什么   乙肝病毒HBV-DNA是乙肝病毒的核心物质和病毒复制的基础。在乙肝病毒DNA携带的遗传基因发出的“指示”下,乙肝病毒HBV-DNA分别复制出新的病毒外壳和DNA核心,随后重新组装,形成大量的新病毒,释放出来继续感染其他肝细胞。   乙肝病毒HBV-DNA检测系统主要检测乙肝病毒DNA的“病毒载量”,检测结果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成为临床治疗疗效判定的依据。乙肝病毒HBV-DNA检测能测定乙肝病毒在体内的含量及复制情况、传染程度,是否有必要继续服药,并判定乙肝患者服用哪一类抗病毒药物才是对症有效。假如盲目给乙肝患者用药,恐因个体差别而引起治疗失败,致使病情延误,这也是一些乙肝患者久治不愈的主要原因。   乙肝HBV-DNA检测系统技术要求严格,对肝病医院人员,医疗技术,环境有很高的要求,只有正规,具备一定等级的大型医院具备乙肝HBV-DNA检测系统的资格,所以专家提示广大乙肝患者一定要去正规,具备一定资格的肝病医院检查化验,这样才能更准确的了解自己的病情,为进一步治疗打下坚实基础。   2、乙肝小三阳检查化验要选择正规医院   乙肝HBV-DNA检测系统技术要求严格,对肝病医院职员,医疗技术,环境有很高的要求,只有正规,具备一定等级的大型医院具备乙肝HBV-DNA检测系统的资格。   我们平时一定要多关注自己的身体,定期体检,发现疾病症状,一定不要及时去医院治疗。乙肝小三阳患者,一定要去专业正规的医院检查,避免误诊带来的危害。专家提醒,乙肝小三阳患者不能盲目的治疗,更不能盲目的用药。

乙肝 2021-07-17
乙肝小三阳隐藏的传染性和危害性是什么?

乙肝小三阳隐藏的传染性和危害性是什么?

说到乙肝小三阳,相信很多人都会不以为意。由于乙肝小三阳患者的症状不明显,传统观念一直认为乙肝小三阳就意味着病情较轻,病毒复制较少。因此多数人在查出小三阳后会采取任其发展、置之不理的态度。然而,正是这样的观念,最后引发了病情的恶化。在我国肝病患者中,乙肝小三阳患者占据了约30%,无论是从该病的发病率,还是从对人体的危害分析,乙肝小三阳都是不容忽视的,那么乙肝小三阳是什么呢?又有哪些危害呢?跟着肝健康网小编一起来寻找一下答案吧! 乙肝小三阳是什么? 在两对半检查中,表面抗原(HBsAg)、E抗体(HBeAb)和核心抗体(HBcAb)检测呈阳性,称为乙肝小三阳。 正因为乙肝小三阳患者临床症状不明显,更容易被忽略,因此小三阳对于身体健康存在较大的潜在危害性。乙肝小三阳的危害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两大方面。 乙肝小三阳有哪些危害? 1.传染性: 传染性是乙肝病毒所具有的特性,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什么类型的乙肝,都具有传染性。只是传染性相对有强弱而异。乙肝小三阳的传播途径是输血和注射,也可通过接触患者体液如唾液、尿液、乳液、精液等传播。所以小三阳患者应该自我防范,注意通过血液的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有意或无意的传染给他人。 2.危害性: 乙肝小三阳作为乙肝的一种病理状态,所以不管是对肝脏还是对整体健康而言,都有极大的损伤和危害。即使长期乙肝小三阳,也不排除病情恶化和加重的可能,也不能表明病情处于好转期,一定要结合其它的临床检查和指标进行全面检查分析。 如果乙肝小三阳患者的DNA呈阳性的话、它的传染性比乙肝大三阳还厉害,同时潜伏的危害性更大,变成肝硬化、肝癌的几率更高。 如果乙肝小三阳患者,乙肝病毒DNA阴性,肝功能正常,但是,通过肝穿刺活组织检查发现,91%的患者肝脏有慢性炎症活动,而且有肝纤维化的倾向,部分患者甚至已经出现早期的肝硬化,最严重的是癌变。 虽然乙肝小三阳病毒的复制趋缓,但不代表病毒数量较少,更不代表不会损害肝功能。实际上,临床上有多数病人都是在“无症状”的掩饰下最终发展成肝硬化、肝癌的,等发现时已经处于无力回天的地步了。 因此,养肝健康网在此提醒乙肝小三阳患者:一定要重视治疗!如果乙肝小三阳患者不重视早期治疗,将会增加治疗难度,甚至引起肝病的恶化,导致肝脏的进一步损伤!

乙肝 2021-07-14
乙肝大三阳转小三阳后恶化的原因是什么?

乙肝大三阳转小三阳后恶化的原因是什么?

乙肝大三阳转小三阳后恶化的原因是什么?很多乙肝患者是“大三阳”状态,感觉病情十分严重,愿望都是能转“小三阳”,然后就离着治愈不远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 所谓大、小三阳指的是乙肝免疫指标中e抗原阳性或阴性,它只反映机体的乙肝免疫标志物状态,并不代表病情轻重或传染性有无/大小。“大三阳”转“小三阳”不一定就是好事。 这个问题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病情轻重要看肝功能要综合各项指标,还有肝脏影像、病理等指标,传染性大小要看血中病毒载量,才能最终确定病情是否是真的好转。 如果“大三阳”转为“小三阳”,同时HBV-DNA水平降至检测线以下,肝功能正常,这种情况自然是“极好的”,说明已进入疾病的稳定期。 相反,如“大三阳”转为“小三阳”,但HBV-DNA水平仍很高,甚至还有肝功能不正常,就不是好事,可能还是坏事。可能说明病毒已发生前C区变异,提示病毒逃避入体免疫压力,将会给抗病毒治疗带来更大的挑战。如是这种情况,要重新选择或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只有抗病毒治才能延缓或阻止疾病的进展,才是最好的抗纤维化治疗,才能最大限度减少肝硬化、肝癌的发生率。 希望看完这些后能对乙肝的认识有所改善!

乙肝 2021-07-14
乙肝小三阳会不会传染 乙肝小三阳隐藏的传染性和危害性

乙肝小三阳会不会传染 乙肝小三阳隐藏的传染性和危害性

乙肝小三阳会不会传染?说到乙肝小三阳,相信很多人都会不以为意。由于乙肝小三阳患者的症状不明显,传统观念一直认为乙肝小三阳就意味着病情较轻,病毒复制较少。因此多数人在查出小三阳后会采取任其发展、置之不理的态度。然而,正是这样的观念,最后引发了病情的恶化。在我国肝病患者中,乙肝小三阳患者占据了约30%,无论是从该病的发病率,还是从对人体的危害分析,乙肝小三阳都是不容忽视的,那么乙肝小三阳是什么呢?又有哪些危害呢? 乙肝小三阳是什么? 在两对半检查中,表面抗原(HBsAg)、E抗体(HBeAb)和核心抗体(HBcAb)检测呈阳性,称为乙肝小三阳。 正因为乙肝小三阳患者临床症状不明显,更容易被忽略,因此小三阳对于身体健康存在较大的潜在危害性。乙肝小三阳的危害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两大方面。 乙肝小三阳有哪些危害? 1.传染性: 传染性是乙肝病毒所具有的特性,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什么类型的乙肝,都具有传染性。只是传染性相对有强弱而异。乙肝小三阳的传播途径是输血和注射,也可通过接触患者体液如唾液、尿液、乳液、精液等传播。所以小三阳患者应该自我防范,注意通过血液的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有意或无意的传染给他人。 2.危害性: 乙肝小三阳作为乙肝的一种病理状态,所以不管是对肝脏还是对整体健康而言,都有极大的损伤和危害。即使长期乙肝小三阳,也不排除病情恶化和加重的可能,也不能表明病情处于好转期,一定要结合其它的临床检查和指标进行全面检查分析。 如果乙肝小三阳患者的DNA呈阳性的话、它的传染性比乙肝大三阳还厉害,同时潜伏的危害性更大,变成肝硬化、肝癌的几率更高。 如果乙肝小三阳患者,乙肝病毒DNA阴性,肝功能正常,但是,通过肝穿刺活组织检查发现,91%的患者肝脏有慢性炎症活动,而且有肝纤维化的倾向,部分患者甚至已经出现早期的肝硬化,最严重的是癌变。 虽然乙肝小三阳病毒的复制趋缓,但不代表病毒数量较少,更不代表不会损害肝功能。实际上,临床上有多数病人都是在“无症状”的掩饰下最终发展成肝硬化、肝癌的,等发现时已经处于无力回天的地步了。

乙肝 2021-07-13
乙肝大三阳转小三阳反而恶化是什么原因

乙肝大三阳转小三阳反而恶化是什么原因

乙肝大三阳转小三阳反而恶化是什么原因?很多乙肝患者是“大三阳”状态,感觉病情十分严重,愿望都是能转“小三阳”,然后就离着治愈不远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 所谓大、小三阳指的是乙肝免疫指标中e抗原阳性或阴性,它只反映机体的乙肝免疫标志物状态,并不代表病情轻重或传染性有无/大小。“大三阳”转“小三阳”不一定就是好事。 这个问题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病情轻重要看肝功能要综合各项指标,还有肝脏影像、病理等指标,传染性大小要看血中病毒载量,才能最终确定病情是否是真的好转。 如果“大三阳”转为“小三阳”,同时HBV-DNA水平降至检测线以下,肝功能正常,这种情况自然是“极好的”,说明已进入疾病的稳定期。 相反,如“大三阳”转为“小三阳”,但HBV-DNA水平仍很高,甚至还有肝功能不正常,就不是好事,可能还是坏事。可能说明病毒已发生前C区变异,提示病毒逃避入体免疫压力,将会给抗病毒治疗带来更大的挑战。如是这种情况,要重新选择或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只有抗病毒治才能延缓或阻止疾病的进展,才是最好的抗纤维化治疗,才能最大限度减少肝硬化、肝癌的发生率。 希望看完这些后能对乙肝的认识有所改善!

乙肝 2021-07-13
小三阳会在性爱中传播吗?

小三阳会在性爱中传播吗?

小三阳并不像人们想的那么简单,因为体内长期存在乙肝病毒,如果病毒DNA阳性,也会导致肝功能受损,甚至产生比大三阳还严重的后果。那么小三阳是否会在性爱中传播呢? 相信很多人对乙肝存在这样的误区,认为乙肝大三阳严重而小三阳病情较轻,原因是小三阳患者体内的乙肝病毒数量较少,而且病毒的繁殖能力很低,病毒的活跃能力受到极大的压制,人的身体还会产生免疫抗体与病毒体相抗衡,可以长期保持肝功能不会受损。然而其实小三阳也不像人们想的那么简单,因为体内长期存在乙肝病毒,如果病毒DNA阳性,也会导致肝功能受损,甚至产生比大三阳还严重的后果。那么小三阳会在性爱中传播吗? 对于乙肝小三阳患者的配偶,防护措施一定要到位,乙肝小三阳患者的配偶一定要进行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的双重免疫接种,这样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一般来说,配偶一方如没有进行上述保护措施,则必须使用避孕套等防护工具才可进行性生活。因为乙肝小三阳患者的精液、血液或阴道分泌物可能含有乙肝病毒,可以借性生活相互传染,感染率达10%-15%。

乙肝 2021-07-13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