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大淳(1792年~1853年),字兰陔、正夫,号南陔,清朝总督、著名将领。明朝开国元勋、开平王常遇春之后。衡永郴桂道衡州府衡阳县(今衡阳市衡阳县金兰镇瑞芝村)人,清朝大臣、清末湖南四大藏书家之首,置室【潭荫阁】,藏书四万种,碑刻千本,砚石数百,名冠湖南。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简介3人物列传4人物履历5直系亲属6故居 基本资料1 中文名:常大淳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792逝世日期:1853职业:清朝总督、著名将领性别:男 人物简介2 常大淳Chang Dachun嘉庆三年(1792年)出生于衡永郴桂道衡州府衡阳县(今衡阳市衡阳县金兰镇瑞芝村)。道光三年(1823年)中进士,授庶吉士。道光六年(1826年),出任散馆编修。道光十一年(1831年),出任顺天乡试同考官。道光十三年(1833年),出任山东道监察御史。道光十四年(1834年),出任江西乡试副考官。道光十五年(1835年),出任工部给事中。道光十七年(1837年),出任吏部掌印给事中。道光十七年(1837年),调任福建督粮道(正四品)。道光二十年(1840年),署福建按察使(正三品)。道光二十年(1840年),护理福建布政使(从二品),第一次鸦片战争时驻防泉、漳州防备英军侵入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因鸦片战争抗击英军,降任浙江盐运使(从三品)。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再降任浙江杭嘉湖道(正四品)。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署浙江按察使(正三品)。道光二十 人物列传3 常大淳(1792~1853)字兰陔,衡州府衡阳县人,清朝大臣。道光三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迁御史。湖南镇筸兵变,戕营官,镇道莫敢谁何,大淳疏劾之。出为福建督粮道,署按察使。晋江县获洋盗三百八十馀人,总督欲骈诛之,大淳力争,全活胁从者近三百人。司狱囚满,大淳曰:“囚不皆死罪,狱无隙地,疫作且死。”乃分别定拟遣释,囹圄一清。历浙江盐运使、安徽按察使。母忧归,服阕,授湖北按察使,迁陕西、湖北布政使。三十年,擢浙江巡抚。咸丰元年,海盗布兴肆扰,疏劾黄岩、温州、乍浦三镇总兵应调迟延,亲赴宁波,与提督会剿,降其渠,凡五月事定。二年,调湖北。粤匪犯长沙,土匪蜂起,或议停文武乡试,大淳不可,终事无哗。寻调山西,未行,时总督程矞采驻防湖南,失机获罪,徐广缙代之,驻湖南督师,而贼势益张。两湖集兵长沙,防岳州者仅千人,大淳奏调陕甘兵未至,岳州土匪王万里等踞桃林,檄防兵讨之,万里遁,而粤匪己走宁乡,破益阳,出临 人物履历4 庶吉士道光3年-道光6年国立故宫博物院图书文献处清国史馆传稿,2001号散馆编修道光6年-道光13年国立故宫博物院图书文献处清国史馆传稿,2001号国史馆协修道光?年-道光?年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3册,239国史馆纂修道光?年-道光?年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3册,239会试同考官道光9年国立故宫博物院图书文献处清国史馆传稿,2001号顺天乡试同考官道光11年国立故宫博物院图书文献处清国史馆传稿,2001号山东道监察御史道光13年国立故宫博物院图书文献处清国史馆传稿,2001号掌山东道监察御史道光13年-道光14年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3册,239江西乡试副考官道光14年国立故宫博物院图书文献处清国史馆传稿,2001号[不详](稽查旧太仓)道光15年国立故宫博物院图书文献处清国史馆传稿,2001号工部给事中道光15年-道光17 直系亲属5 常大淳父亲常英瑚,嘉庆十四年己巳恩科(1809)进士(三甲);常大淳长子常集松,随常大淳殉国;常大淳次子常豫,向曾国藩举荐彭玉麟,创建湘军水师;常大淳孙子常国竹;常大淳孙女常淑英,随常大淳殉国。 故居6 常大淳故居瑞芝堂建于清道光十九至二十三年(1839—1843)间,占地面积总12864平方米,建筑面积8100平方米,青砖墙体,木柱汉白玉石基,小青瓦屋面,琉璃瓦头。主建筑三正六横房屋108间(今存59间),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正门大厅中原有慈禧太后所赐“福”字匾。另有藏书楼名“潭印阁”,建筑面积623平方米。故居前方有口水面10多亩的大水塘,波光闪烁,故居后面有青山,树绿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