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庐山
庐山云雾茶产地和历史介绍

庐山云雾茶产地和历史介绍

对于庐山云雾茶相信朋友们都是比较陌生的吧,下面和小编来了解下该茶的知识吧。 庐山云雾茶 庐山云雾茶,文章为您介绍庐山云雾茶的基本概述、产地环境、生长地理位置、种植历史、形状及特点、制作方法以及庐山云雾茶的功效与作用等知识! 庐山云雾茶的基本概述 庐山云雾茶,属于绿茶。因产自中国江西的庐山而得名。始于中国汉朝,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宋代列为“贡茶”。有诗赞曰:“庐山云雾茶,味浓性泼辣,若得长时饮,延年益寿法”。素来以“味醇、色秀、香馨、汤清”享有盛名。茶汤清淡,宛若碧玉,味似龙井而更为醇香。“匡庐奇秀甲天下,云雾醇香益寿年”。庐山云雾茶由于长年饱受庐山流泉飞瀑的亲润、行云走雾的熏陶,从而形成其独特的醇香品质:叶厚毫多、醇香甘润、富含营养、延年益寿。庐山云雾茶的产地环境 “高山云雾出好茶”,这是茶区人民长期从事茶叶生产的经验总结。高山茶比平地茶好,内山茶比外山茶好,这已成为人所共知的常识。如闻名全国的“黄山毛峰”、“庐山云雾”、“霍山黄芽”都是产于海拔500—1000米的高山上,其品质优异,深受广大消费者所喜爱。 高山云雾之所以出好茶,是受高山特有的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所致,这是茶树的生物遗传学特性所决定的。 庐山云雾茶的产地 庐山在江西省北部,北临长江、南倚鄱阳湖;群峰挺秀,林木茂密,泉水涌流,雾气蒸腾。在这种氛围中艺植熏制的“庐山云雾茶”,素有“色香幽细比兰花”之喻。庐山云雾茶树叶生长期长,所含有益成分高,茶生物碱、维生素C的含量都高于一般茶叶。它芽壮叶肥、白毫显露,色翠汤清,滋味浓厚,香幽如兰。 庐山云雾茶的生长地理位置 庐山云雾茶的主要茶区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含鄱口、五老峰、汉阳峰、小天池、仙人洞等地,这里由于江湖水汽蒸腾而形成云雾,常见云海茫茫,一年中有雾的日子可达195天之多。由于这里升温比较迟缓,因此茶树萌发多在谷雨后,即4月下旬至5月初。又由于萌芽期正值雾日最多之时,因此造就了云雾茶的独特品质。尤其是五老峰与汉阳峰之间,终日云雾不散,所产之茶为最佳。 庐山云雾茶的历史介绍 据史载:庐山种茶,起于汉代。北宋时,一度列为贡品。1951年,庐山云雾茶进入国际市场试销后,深受欢迎。 1971年,庐山云雾茶被列入中国绿茶类的特种名茶,并以:条索粗壮,青翠多毫、汤色明亮、叶嫩匀齐、香凛持久、醇厚味甘等“六绝”一举扬名中外,1982年在江西二十一种茶叶评比中,名列江西八大名茶之冠。同年,全国名茶评比又被定为中国名茶。1985年获全国优质产品银牌奖,1989年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牌奖。 庐山北临长江,东毗鄱阳湖,平地拔起,峡谷深幽。由于江湖水汽蒸腾而成云雾,常见云海茫茫,年雾日195天之多。由于高升温迟缓,候期迟,茶树萌发须在谷雨后,4月下旬至5月初。萌芽期正值雾日最多之时,造就云雾茶独特品质。尤其是五老峰与汉阳峰之间,终日云雾不散,所产之茶为最佳。由于天候条件,云雾茶比其它茶采摘时间晚,一般在谷雨后至立夏之间方开始采摘。以一芽一叶为初展标准,长约3厘米。成品茶外形饱满秀丽,色泽碧嫩光滑,芽隐露。茶汤幽香如兰,耐冲泡,饮后回甘香绵。 《庐山志》载:庐山云雾茶“初由鸟雀衔种而来,传播于岩隙石罅……”。又称钻林茶。钻林茶被视为云雾茶中的上品,但由于散生荆棘横生的灌丛,寻觅艰难,不仅衣撕手破,而且量极少。过去,庐山云雾茶的栽培多赖庐山寺庙的僧人,是他们清苦的汗水培育、浇灌了一茬又一茬的茶树。庐山云雾茶,规模种植,是在进入20世纪以后的事,但与佛教仍然有关连。如1934年庐山植物园成立后,便自庐山山麓五乳寺引种茶苗,购进茶籽,开辟茶园10余亩。但在此前,庐山云雾茶的栽培与制作,多赖庐山寺庙的僧人。正如陈三立在诗中所说,是“山僧往来踝胫穿,猩啼号虎豹前”的结果。庐山云雾茶是茶禅相通的佳作。 相传,庐山种茶始于汉代,据《庐山志》记载,东汉时,佛教传入我国后,佛教徒便结舍于庐山。当时全山梵宫僧院多到三百多座,僧侣云集。他们攀崖登峰,种茶采茗。东晋时,庐山成为佛教的一个很重要中心,高僧慧远率领徒众在山上居住三十多年,山中也栽有茶树。唐宁两代文人墨客多有赞颂之作,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在庐山香庐峰结庐而居,亲辟园圃,植花种茶,诗云:"药圃茶园为产业,野麋林鹳是交游。"宁代诗人周必大有"淡薄村村洒,甘香院院茶"之句。 后来,明太祖朱无璋曾屯兵庐山天池峰附近。朱无璋登基后,庐山的名望更为显赫。庐山云雾正是从明代开始生产的,很快闻名全国。明代万历年间的李日华《紫桃轩杂缀》即云:"匡庐绝顶,产茶在云雾蒸蔚中,极有胜韵。" 匡庐之山,真是云的故乡,云的世界。庐山云雾,千姿百态,变幻无穷,时而像浩瀚的波涛,时而像轻盈的薄絮,整个庐山都沉浸在那朦胧飘渺的云雾中,"千山烟霭中,万象鸿蒙里",一如太虚纪境。因而,有云雾茶之名,"雾芽吸尽香龙脂",云雾的滋润,促使芽叶中芳香油的积聚,也使叶芽保持鲜嫩,便能制出色香味俱佳的好茶。

茶道文化 2013-08-22 10:45:16
庐山产什么茶

庐山产什么茶

庐山产什么茶呢?对于这个知识相信还有很多朋友不是很清楚吧。 茶 庐山产什么茶 “庐山三日,”三石一茶“不绝于耳,指的即是庐山的石鸡、石鱼、石耳和云雾茶。的确,去庐山游玩,怎么少得了美食呢。下面就来为大家介绍江西庐山盛产什么以及庐山产什么茶? 庐山特产的”一茶三石“大家都已经知道了,让我们再看看还有些什么特产。 江西庐山产什么之庐山鲜笋: 选择绿色食品,首当庐山鲜笋。鲜笋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糖分、多纤维的保健食品,在其蛋白质中,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有8种。鲜笋还具有一定的保健和药用价值,并含有大量富有活性的粗纤维素,常吃鲜笋,不仅能促进肠壁的蠕动,增进消化腺的分泌,支积食,防便秘,促进排泄,而且把胃肠中有毒物质吸附带走,减少胃肠中毒症和胃肠癌的发生,对肥胖症起到减肥作用。 江西庐山产什么之湖口糟鱼: 湖口糟鱼, 自明朝万历年间,曾是湖口地方贡品被选送朝廷。产品选用亚洲第一大无污染的淡水湖--鄱阳湖所产鲜鱼为源料,经传统工艺糟醉而成。滋味醇和,咸鲜适口是旅游休闲,居家迎宾馈赠朋之佳品。 江西庐山产什么之桂花酥糖: 与桂花茶饼同称”桂花双壁“。采用白芝麻仁、食油、富强粉、白砂糖、饴糖和桂花等精制而成。此传统名产呈乳白色,质地细嫩酥脆绵软,具有润肺、建胃、止咳等功效。 江西庐山产什么之桂花茶饼: 以优质茶油、芝麻、桂花和面粉为主要原料,采用传统工艺精制。有”小而精、薄而脆、酥而甜、香而美“等特点,历史悠久。苏东坡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之说。 五老峰:位于庐山的东南面,也就是当地人所说的二线路上的独特风景。因整座山峰被断成五块小峰,就好像五个席地而坐的老人,所以得名五老峰。有特色的是五老峰的暴多多以”龙“字来命名,体现当地人去对龙的崇拜和热衷。最大的”碧龙潭瀑布“被视作北山的绝景。潭边有三宝树,浓荫蔽日,三颗古树耸立其中,见证着这一块胜地的发展,守候着这里,沉埋于此,如今呢已被国家重点保护。 庐山会议旧址:位于牯岭东谷掷笔峰。周围树木茂密,景色怡人,曾是蒋介石军官训练团三大建筑。拥有壮观的外形和华丽的内在,当年领袖毛主席也曾在此地三次召开大会,跟老一批革命领袖商谈言论祖国未来的发展,如今这里依旧保留了众多当时会议留存下来的照片、文字等。所以可以说庐山会议旧址见证祖国从无到有的一番转折启程,它参与历史,融入现在,是所有有红色情结的游客不得不去的景点。 锦绣谷:实际就是天桥至仙人洞一段约1.5公里的山谷,在80年新开辟的风景。传说这里便是僧人慧远采花采药之处,另有一番有仙则名的韵味。即使名如王安石也曾为此地赋诗”还家一笑即芳晨,好与名山作主人。邂逅五湖乘兴往,相邀锦绣谷中春。“如此之美名赞誉,您还不动心来此走走千年之前各位名人走过的道路。 庐山产什么茶你知道了吧,看来庐山的好东西真是不少呀,有机会一定要来买一些啊。

茶道文化 2013-07-24 14:37:19
庐山云雾茶功效

庐山云雾茶功效

庐山云雾茶的功效有哪些呢?下面让小编来给您具体的介绍一下吧。 庐山云雾茶 庐山云雾茶系我国十大名茶之一,始产于汉代,已有1000多年的栽种历史,宋代列为“贡茶”,以“味醇、色秀、香馨、液清”而久负盛名。庐山云雾茶由于长年饱受庐山流泉飞瀑的亲润、行云走雾的熏陶,从而形成其独特的醇香品质:叶厚毫多、醇香甘润、富含营养、延年益寿。 庐山云雾茶芽肥绿润多毫,条索紧凑秀丽,香气鲜爽持久,滋味醇厚甘甜,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嫩绿匀齐,是绿茶中的精品,以“味醇、色秀、香馨、液清”而久负盛名。庐山山好、水好、茶也香,自古就有“峰奇山秀茶香”之说,若用庐山的山泉沏茶焙茗,其滋味更加香醇可口。 庐山云雾茶的功效 庐山云雾茶有延缓衰老的作用,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和生理活性,是人体自由基的清除剂。 常喝庐山云雾茶能使人精神振奋,增强思维和记忆能力,能消除疲劳,促进新陈代谢,并有维持心脏、血管、胃肠等正常机能的作用。 庐山云雾茶具有美容护肤的功效茶多酚是水溶性物质,用它洗脸能清除面部的油腻,收敛毛孔,具有消毒、灭菌、抗皮肤老化,减少日光中的紫外线辐射对皮肤的损伤等功效。 常喝庐山云雾茶还具有降脂助消化的功效,有防暑降温的作用。 庐山云雾茶不仅风味独特,而且具有怡神解泻、帮助消化、杀菌解毒、防止肠胃感染、增加抗坏血病等功能,一举扬名中外。 庐山云雾茶的功效还具有利尿解乏,茶叶中的咖啡碱可刺激肾脏,促使尿液迅速排出体外,提高肾脏的滤出率,减少有害物质在肾脏中滞留时间。咖啡碱还可排除尿液中的过量乳酸,有助于使人体尽快消除疲劳。 朱德曾有诗赞美庐山云雾茶的功效:“庐山云雾茶,味浓性泼辣,若得长时饮,延年益寿法”。 风味独特的云雾茶,不仅味道浓郁清香,怡神解泻,而且可以帮助消化,杀菌解毒,具有防止肠胃感染,增加抗坏血病等功能。

茶道文化 2013-07-21 10:21:07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