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心病
三个冠心病食疗小方

三个冠心病食疗小方

  猪心丹参:将人参5克,丹参10克,麦冬6克,塞入猪心(剖开),蒸或煮,食之。   三七山楂汤:山楂20克或新鲜山楂40克,三七粉3克,先将山楂煎汤,对入三七粉,可加适量冰糖,口服,每日3次。 //   菊楂决明饮:洁净菊花3克,生山楂片、草决明各15克,放入保温杯中,用沸水冲泡,盖严浸泡半小时,每日数次服用。 (责任编辑:王健淇)

疾病调理 2021-08-06
装个小资就可能绝后?喝奶茶竟有如此多恶果

装个小资就可能绝后?喝奶茶竟有如此多恶果

饮食文化 2021-08-04
专家教你看准食品标签购物

专家教你看准食品标签购物

  明胶。它是动物的皮、骨、韧带等含的胶原蛋白,经水解后得到的高分子多肽,也就是猪皮冻的主要成分。在食品中,它被用作增稠剂,广泛用于冰淇淋、酸奶、果冻等食品中。一度沸沸扬扬的“毒胶囊”事件的主角,虽然也是明胶,但其实是工业明胶,含重金属,而食用明胶则安全无毒,消费者可放心食用。  植脂末。其风味近似牛奶,也叫奶精粉,被做成咖啡、红茶、奶茶的“伴侣”,或者淋于果冻、龟苓膏上方的配料,也可用于某些冰淇淋、巧克力、面包、蛋糕、奶油、速溶麦片中,能增香,且其口感滑腻,可减少牛奶或奶粉的使用量,从而为生产者降低成本。植脂末的主要成分包括乳蛋白、乳糖、氢化植物油及麦芽糊精等。其中植物油的部分氢化会产生反式脂肪酸,而反式脂肪酸已被证实可能增大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多种慢性疾病的风险。与植脂末类似的配料还有“植物奶油”、“人造黄油”、“起酥油”等。 //   麦芽糊精。它是以淀粉为原料,经水解、精制、喷雾干燥制成的淀粉分解产物。麦芽糊精比淀粉大分子容易消化吸收,添加到某些营养食品中,对于手术后消化能力差的病人等有一定益处。很多厂商将其添加到糊粉类的无糖食品中,而实际上麦芽糊精升血糖速度极快,并不适合糖尿病病人和减肥者食用。另外,麦芽糊精作为填充剂添加到莲子粉、山药粉等食品中,会降低天然食材的比例。与麦芽糊精类似的还有葡萄糖浆、果葡糖浆、玉米糖浆等配料。

食材选购 2021-07-28
能让人长寿 降低心脏病发病率 素食饮食还有哪些好处?

能让人长寿 降低心脏病发病率 素食饮食还有哪些好处?

  吃素食或摄入以植物为主的食物常常与多种机体健康益处直接相关,但仅仅吃素或许远不足以带来这些健康好处,摄入食物的质量也很关键,在2018年美国营养学会年会上,科学家们就发表了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阐明了摄入以植物为主的食物对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膳食质量如何影响饮食对机体健康的影响。   大量证据表明,植物性的饮食能降低心脏病的发病风险  多摄入植物性蛋白,少摄入动物性蛋白与人们冠心病发病风险降低直接相关  来自伊拉斯姆斯大学医学中心的科学家对6000名荷兰人群进行超过13年的随访观察发现,那些摄入较多植物性蛋白(动物性蛋白摄入较少)的人群患冠心病的风险较低。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多吃植物性蛋白、少吃动物性蛋白还与机体动脉中斑块积累水平降低直接相关;研究人员对4500名巴西成年人进行研究发现,相比摄入较多动物性蛋白的人群而言,摄入较多植物性蛋白的人群或许有60%的可能性不会表现出心脏动脉中斑块出现的可能性(基于冠状动脉钙的评分),该指标是一种测定斑块斑块积累的参数,其通常用来评估机体的冠心病风险。  素食饮食能够降低心脏病和糖尿病的风险因子  来自乔治华盛顿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相比吃肉的同一人群而言,对于生活在美国的南亚人而言,遵循素食饮食能够帮其降低与心脏病和糖尿病相关的风险因子的水平,包括较低的BMI、腰围尺寸缩小、较低水平的腹部脂肪、较低的胆固醇水平和较低的血糖水平等。  不要忘记:植物性饮食的质量也会影响机体健康  摄入健康的植物性饮食常常与体重增加程度较低直接相关 //   来自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在长达4年多的时间范围内通过对125,000名成年人体重的变化进行研究分析后发现,摄入高质量的植物性饮食,比如全谷物、水果、蔬菜和坚果等饮食,常常与体重增加程度较低直接相关,而大量摄入不健康的植物性饮食,比如糖类、精制谷物和炸薯条,则与体重增加比较明显直接相关。  摄入高质量的植物性饮食常常与死亡风险较低直接相关  来自塔夫茨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对将近3万名美国成年人进行研究支持了此前研究人员得出的研究证据,即高质量的饮食能让我们的寿命更长,因此日常饮食中高质量的植物性饮食对于保持长寿非常关键。饮食中植物性饮食的较高组分能够降低30%的死亡率,而饮食中高质量的动物组分则对于人们的死亡率几乎没有影响,而且高质量的植物性饮食的有益效果在慢性病患者中表现尤为明显。以上内容仅授权业百科weixinnc.com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

健康饮食 2021-07-28
读懂食品标签上的晦涩名词

读懂食品标签上的晦涩名词

  看食品标签,多数人可能只了解水、蔗糖等一些简单的配料,而对于一些专业的名词却不甚了解。本期,我来给大家解读一下常出现在配料表上那些晦涩的名词。   明胶。它是动物的皮、骨、韧带等含的胶原蛋白,经水解后得到的高分子多肽,也就是猪皮冻的主要成分。在食品中,它被用作增稠剂,广泛用于冰淇淋、酸奶、果冻等食品中。一度沸沸扬扬的“毒胶囊”事件的主角,虽然也是明胶,但其实是工业明胶,含重金属,而食用明胶则安全无毒,消费者可放心食用。 //   植脂末。其风味近似牛奶,也叫奶精粉,被做成咖啡、红茶、奶茶的“伴侣”,或者淋于果冻、龟苓膏上方的配料,也可用于某些冰淇淋、巧克力、面包、蛋糕、奶油、速溶麦片中,能增香,且其口感滑腻,可减少牛奶或奶粉的使用量,从而为生产者降低成本。植脂末的主要成分包括乳蛋白、乳糖、氢化植物油及麦芽糊精等。其中植物油的部分氢化会产生反式脂肪酸,而反式脂肪酸已被证实可能增大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多种慢性疾病的风险。与植脂末类似的配料还有“植物奶油”、“人造黄油”、“起酥油”等。  麦芽糊精。它是以淀粉为原料,经水解、精制、喷雾干燥制成的淀粉分解产物。麦芽糊精比淀粉大分子容易消化吸收,添加到某些营养食品中,对于手术后消化能力差的病人等有一定益处。很多厂商将其添加到糊粉类的无糖食品中,而实际上麦芽糊精升血糖速度极快,并不适合糖尿病病人和减肥者食用。另外,麦芽糊精作为填充剂添加到莲子粉、山药粉等食品中,会降低天然食材的比例。与麦芽糊精类似的还有葡萄糖浆、果葡糖浆、玉米糖浆等配料。

食材选购 2021-07-28
淡盐酱油藏猫腻 购买要注意

淡盐酱油藏猫腻 购买要注意

  食盐摄入量过高会引发高血压、冠心病等多种疾病。酱油作为餐桌上最常用的调味品之一,其中隐匿的大量的盐逐渐让大众担忧。随着低盐饮食受关注,各种打着“淡盐”、“薄盐”名头的酱油产品开始出现。食品工业专家纷纷表示,“淡盐酱油”只是噱头,盐含量其实并不低。   营养标签计量容积乱  北京市西城区杨先生有高血压,本想对照酱油的营养标签,买一瓶盐含量低的酱油,却在超市选购时遇到了难题:不同品牌酱油标示的含盐量因为每份计量容积不同,让人看不明白。  他介绍,厨邦牌410ml(毫升)装淡盐酱油营养标签上写着“每100ml含钠7280mg(毫克)”,李锦记500ml装薄盐生抽标注“每份(15ml)722mg”,而禾然淡盐500ml装有机酱油写着“每份(10ml)含钠550mg”。  杨先生说:“刚开始我只看了表格里‘钠’一栏的对应数值,就直接选了含550mg的禾然淡盐有机酱油,但仔细一看才发现每份对应的容量不同。最后,我比较半天也没弄明白到底谁的含盐量低。超市很多产品营养成分含量都以100g或100ml标示,为什么淡盐酱油不统一呢?”  原来我国《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第六条规定,除了以100g或100ml标示,预包装食品中营养成分含量还可以以每份食品可食用部分的具体数值来标示。  如果以10ml或15ml每份来标示酱油的含盐量,当然对应的数值就低了许多。但消费者很容易陷入困惑,面对两瓶同是500ml装的酱油,一时间难以对各自营养含量做出辨别比较。  “国标中提出100ml或100g的要求就是为了统一计量,让消费者能更清楚地比较含量多少,酱油以10ml或15ml为单位份是否合理值得商榷。”国家副食品质检中心高级工程师刘稼骏指出,酱油是调味品,摄入量根据不同人的需要也有差异,不一定正好食用一份酱油(10ml或15ml),商家这样做或违背了营养标签标准设立的初衷。  国标中并没有淡盐酱油  记者走访超市发现,除了上述三种,许多品牌酱油也都推出了标注“淡盐”或“薄盐”的酱油。一瓶普通500ml装酱油价值大约七八元,而“淡盐”酱油达到十几元甚至几十元,且含盐量也各不相同。这不禁令人生疑,我国是否有“淡盐”酱油的分类标准呢?  “国标中只有无钠、低钠等说法,而淡盐、薄盐这些说法并没有相应标准限制。”刘稼骏教授表示。《营养标签通则》中对钠含量声称有明确的要求,根据每100ml或100g中钠含量多少将其分为三种类型:无或不含钠(≤5mg)、极低钠(≤40mg)和低钠(≤120mg)。其中也可用“盐”字代替“钠”字,如“低盐”、“少盐”等。  他介绍,随着制造工艺提高和低盐健康意识增强,酱油中盐含量有所降低,过去达到20%左右,现在个别产品已降到13%,但是淡盐、薄盐这些说法,更多是商家宣传需要炮制的概念,国标中并没有具体标准。  “淡盐”酱油含盐量并不低 //   记者仔细计算发现,淡盐酱油含盐量并不低,比如上述广州美味鲜调味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厨邦淡盐酱油,据其包装上营养成分表显示,每100ml中含钠量达到7.28g,如果一顿饭用一份该“淡盐”酱油,即15ml,一日两顿共使用30ml酱油,对应摄入的钠就为2.19g,而我国推荐的每天钠摄入参考量是2.2克(参考《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看来在不摄入任何食用盐的情况下,这种淡盐酱油已能满足人体一天中对钠的需求了。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李虹介绍,其实“淡盐”酱油和普通酱油差别并不大,不管使用什么酱油,都要注意控制食盐和酱油的配比。酱油主要作用是调整菜品颜色和口感,增味增鲜。一般烹饪时加了酱油就不加或少加盐,加盐多就可以少加酱油。刘稼骏提醒消费者仔细阅读酱油营养标签,尽量选择不添加谷氨酸钠(味精)的酿造酱油产品。

食材选购 2021-07-28
乙肝携带者并不患乙肝 常熬夜要小心病情加重

乙肝携带者并不患乙肝 常熬夜要小心病情加重

  很多朋友们其实并不知道乙肝携带者和患者之间的区别而引起恐慌。下面,我们一起来请专家为我们解说他们之间的区别。肝病专家指出,感染乙肝病毒根据疾病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乙肝病毒携带是其中的一个阶段。   乙肝携带者与乙肝间的差别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又称为免疫耐受期。指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持续存在6个月以上,无肝病相关症状和体征,转氨酶基本正常。乙肝病毒携带者肝功能正常,乙肝病毒载量很高,HBeAg阳性。此阶段不是抗病毒治疗的时机,但具有传染性,有一些工种,如幼职、军人、餐饮业、野外作业,为限制性工种。但可以正常工作、生活,包括结婚生育等。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又称为免疫清除期。处于这个时期的患者肝功能异常,ALT高于正常值的2倍,乙肝病毒载量很高,这是抗病毒治疗的关键时期。经过正规有效的抗病毒治疗,相当多的患者病情得到控制,乙肝病毒载量明显下降,甚至达到检测不到的水平,实现了e抗原血清转换(e抗原转阴或产生了e抗体),ALT恢复正常。   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又称表面抗原携带期。这类人群肝功能和乙肝病毒载量正常,HBsAg阳性,HBeAg阴性或者e抗体(HBeAb)阳性。处于此期的患者基本没有传染性,但还存在病情反复的可能,故应该定期随访。   以上就是他们之间的区别,专家提醒病毒携带者要注意保养,远离烟酒,避免劳累,心情舒畅。 研究发现,乙肝病毒携带者中有些人会出现自然转阴的现象,也就是不具备传染性。有些人可以终生携带病毒而不发病,也有一些病毒携带者在过一段时间之后重新复发,若是任其发展就会导致病情的恶化,到最后可能会导致肝硬化等难治的疾病。   乙肝携带者病情加重原因   一、自身病情导致的恶化   乙肝病毒携带者体内存在乙肝病毒,恶化与患者体内的病毒复制及自身的免疫系统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患者病毒复制很高,免疫系统反应也比较激烈,则会存在长期的慢性损害,从而导致肝细胞反复修复、反复损害,久而久之导致基因变异,诱发肝癌。   二、日常饮食保健的忽略   多数乙肝病毒携带者认为自己不用治疗,忽略保养。酗酒、抽烟、熬夜、过度劳累等,都有可能导致肝损伤严重,所以日常生活中的病毒携带者饮食注意事项是应该清楚的事情。   三、受年龄因素影响      通常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机体免疫机制发现乙肝病毒的话,就会导致肝功能不正常,所以专家建议四十岁以上的病毒携带者,更应该定期检查,如果乙肝病毒DNA阳性,就应该积极治疗,防止病情恶化。   四、忽视检查与治疗   乙肝病毒易变异,不定期检查治疗等因素这也是病毒携带者恶化的主要原因,所以病毒携带者要想预防病情恶化,就要到专业的肝病医院定期检查治疗。   温馨提示: 乙肝是一种顽固性疾病,在日常生活中的熬夜,过度劳累,酗酒等都可以造成病情恶化,因此,乙肝病毒携带者一定要注意生活的细节。

乙肝 2021-07-27
脂肪肝代谢综合征与冠心病的流行病学证据是什么?

脂肪肝代谢综合征与冠心病的流行病学证据是什么?

脂肪肝兼有代谢综合征已作为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正在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同样美国超过20%的成年人患有脂肪肝代谢综合征,我国也有超过10%的成年人发生脂肪肝代谢综合征。   大量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脂肪肝代谢综合征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险性显著增加,心肌梗死发病危险增加1.01倍。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发现,脂肪肝代谢综合征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并可使3年的死亡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危险性增加1倍,使脂肪肝代谢综合征中年男性冠心病死亡风险增加1.9~2.3倍,使总的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增加1.6~2.0倍,使所有原因的死亡风险增加0.9~1.1倍。

脂肪肝 2021-07-24
职业女性常见的7大心病 职场女性有效减压方法

职业女性常见的7大心病 职场女性有效减压方法

现代化社会很多女性都进入职场,所以职场女性在我国是普遍存在的,可是很多女性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去有很多的心病藏在心里。比如对自己不清、心理疲劳、年龄恐慌症、自信心不足等。长时间在一个工作环境中,容易让一个人变得安逸,失去了基本的斗志,所以导致知识更新不快、观念跟不上社会的发展等问题。下面跟随运河边百科(www.yunhebian.com)了解一下吧! 职业女性常见的7大心病 : 1、对自己认识不清:工作了好几年以后,一直没有什么起色,感觉对自己的认识反而模糊了。有的女性会在机会面前瞻前顾后,犹豫不决,有的会过于追求变化,而放弃有发展前途的工作。 2、心理疲劳:年轻的时候,喜欢不断的进行尝试,但是年纪大了以后,职业女性对工作的新鲜感逐渐减少,不少人出现了莫名的疲劳感,这种来自心理的疲劳感降低了工作效率,也会削弱职业女性未来发展的竞争力。 3、年龄恐慌症:随着自己年纪的增加,想换工作但是却担心自己的年龄。由年龄而产生的恐慌心理在职业女性中很普遍,这主要是因为她们可能随时被老板解雇,又因年过35岁而被众多招聘信息排斥。 4、自信心不足:由于自己的工作一直没有什么成就,所以一些职业女性对自己的能力也产生怀疑,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们自信心不足,过多地消耗了她们的精力和时间,减弱了她们追求成功的动力,影响了工作效率。 5、知识更新不快:职业女性不仅要工作,很多还要照顾家庭和孩子,信息时代需要更新更快、更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人才,而这正是许多职业女性所欠缺的。 6、观念跟不上社会的发展:由于没有及时的给自己充电,整天固定在现有的致视力,到现在,许多观念已经渐渐被摒弃,但是一些职业女性的思维定式还停留在80年代。 7、薪水缺乏症:虽然每个月都有工资,但是还是觉得工资很低,生活压力很大。城市中大多数女性属工薪阶层,拿国家的薪水过日子,因此也仅能维持中等生活。而耳濡目染着都市的物质文明和现代气息,作为占绝大多数都市女性的工薪族,时常感到薪水缺乏、囊中羞涩。 职场女性有哪些有效减压的方法? 其实,心理疲劳是女人一生中最大的敌人,而不幸的是,在中国,由于对心理健康的重视还不够,职场女性本身很少能够正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严重的心理疾病会夺去女人的快乐与活力。 心理疲劳并不是指身体疲惫,而是经年累月的心理上的疲倦感。据不完全统计,五个女人当中有四个有心理疲劳的现象,如:前途茫茫、头痛、作事没劲、身体颓顿、说话没劲,或是:悲哀、忧虑、恐惧、嫉妒、寂寞…等不健康的情绪问题。 尤其在内分泌起变化时,心理疲劳的现象更是明显,包括:在月经时期、妊娠时期、停经时期所出现之身心俱疲的现象,此时充分休息、安排放松的时间是很重要的。大部份职场女性的心理疲劳是基于两个因素,那就是成绩缺乏欣赏与生活、工作过于单调、劳累,适当地安排生活情趣及重视她的付出,是维持心理健康非常重要的措施。 面容温和,常带笑容。 笑能使人的面部和眼部血液循环加速,两眼明亮有神,面颊红润光滑。笑是人体心情舒畅、愉悦欢快的标志之一,笑能使人的心理和生理趋向最佳状态。 因为笑能使人消除紧张情绪,增加食欲,使人体处在最佳的生理水平,促进健康长寿,延缓衰老。 有人说爱笑的人大多心胸宽、为人谦、性格好。这是有道理的。 生活中,性格稳健的人大多少生病,面部表情也柔和,常比实际年龄年轻得多。真可谓:心宽愉悦身自健,润泽光滑好容颜。 相反,爱发脾气、爱吵架、性格过于阴沉的人,由于经常生气、发火、多怒,大多面色暗淡,表情阴沉,颜面灰暗无光泽。因为心情不好,总爱生气,会使面部皮肤紧缩,习惯成自然,面部易紧缩的地方就容易出皱纹,让人看来未老先衰。 更主要的是,内分泌功能失调,使全身的生理状态及新陈代谢发生异常,疾病随之而来。如久病不愈,精神萎靡不振,面色萎黄而皱巴;性格不稳定的人,面容大多比实际年龄要老得多。 当然,生活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要想不生气不动怒是不可能的,重要的是在欲发怒时要保持理智,首先要想想事情的前因后果,然后再想想解决事情的方案,做到通情达理,内心平和。 打造健康心理 生命由一段又一段的旅程衔接而成,在每段旅程中,都能发现不一样的风景。在职场上的女性,难免会受到一些挫折以及各种各样的烦恼和不幸,当遭受这些曲折时,会令人产生很大的压力。这些坏情绪让人心烦意乱和憔悴不堪,如果不及时调节好自己的压力,可能会令人濒临崩溃的边缘。 通过锻炼来缓解 当不开心和心理感觉不舒服时,可以去健身房,也可以骑自行车,或者慢跑半小时。 小安觉得,锻炼可以让全身心活动起来,让自己感觉到自己心情舒畅;如果感觉到自己出汗不够时,还可以选择去打跆拳道、或打沙袋等更激烈的运动,让自己可以充分地出汗,充分地舒缓心中的烦闷,缓解压力。 美食其实也是一种放松 在下班后,不妨约上三五知己,到周围的购物广场逛逛,用自己喜欢的美食犒劳一下自己。 因为当压力产生时,会使心跳过快,这是一种正常的应激反应。所以,压力增大时需要减轻心脏的压力,可以吃一些开心果、杏仁或胡桃等食物,也可以喝脱脂牛奶,从而可以治疗失眠和焦虑。 通过购物缓解内心的郁闷 当心情不好时,可以给自己安排一场Shopping来得到安慰,虽然很多人又会吐槽当了“剁手党”或者又给马爸爸作了贡献,但小安不得不说,当提着各种大包小包回到家的时候,当到了快递柜收了一件又一件物品的时候,购物消费的满足感,的确可以让自己心情愉快,从而减缓了在职场上的不良情绪,让压力得到很好的释放。 痛哭一场也是一种缓解心情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能有些人难以做到,但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 ---- 找一个没人的会议室,或者自己回到家,调暗灯光、播放一些悲情的音乐,回忆自己所经历过的悲伤事情,此时此刻放下一切,在这个环境内,让身体大哭一场,让眼泪尽情地宣泄,让心里的压力得到充分地释放。 如今的女性承受着太大的压力,如果无法释放出压力,或是无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这样将不利于在职场上的表现,也对自己的身体有伤害。

白领健康 2019-11-03 09:48:26  
毁掉中国年轻人的饮品 还在喝这种饮品当心出现冠心病

毁掉中国年轻人的饮品 还在喝这种饮品当心出现冠心病

现在的年轻人,尤其是很多女生靠着喝奶茶“续命”,无论在到哪里都是排着一条条长龙队伍的网红奶茶店,却不知奶茶还有“四宗罪”。下面和运河边百科(www.yunhebian.com)一起来看看吧。 知道最近日本最火的饮料是什么吗? 是从中国传过去的珍珠奶茶。 继“俘获”了千万中国少男少女的味蕾后,奶茶在日韩开始大放异彩,“收割”粉丝。 现在的年轻人,尤其是很多女生靠着喝奶茶“续命”,无论在到哪里都是排着一条条长龙队伍的网红奶茶店。 除了一般的奶茶,各平台还有奶茶攻略。 年轻人们,你们对手里这杯液体了解得还是太少了,“咕噜咕噜”吸进嘴里的不止是美味,还有奶茶“四宗罪”。 一、奶茶四宗罪之咖啡因 深圳市光明区消费者委员会深圳市食品药品安全志愿服务总队曾对市面上10个热销品牌的奶茶进行检测,发现被检测的10款奶茶平均咖啡因含量为258mg/kg。其中含量最高的达到522mg/kg,1杯该奶茶就含有365mg的咖啡因,足足有7罐红牛的咖啡因量! 是不是有时喝完奶茶会失眠、感觉心慌?这么多咖啡因,不失眠才怪呢。 咖啡因是一种中枢神经兴奋剂,偶尔喝一点提神、驱睡意倒没有大问题,但长期过量摄入的话,可能会带来不少危害:像心悸、失眠、手心冒汗就是神经过敏、焦虑失调的表现,还会增加骨质酥松、动脉硬化的风险。 而这种种问题,就是在我们喝奶茶时不知不觉入侵,你说可怕不可怕? 二、奶茶四宗罪之含糖量 宁波市消保委同样对市面上10个品牌的奶茶,26款样品做了糖分测试,数据同样惊人。 含糖量最高的一款奶茶,750ml中含有足足99克糖分。这是什么概念?就是两瓶500ml可乐的含糖量。即便是宣称“无糖”的奶茶,含糖量也在2.2g~7.9g/100ml之间,已经远远高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中关于“无糖”的界限——0.5g/100ml。 再看看《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的建议,成人每天摄入添加糖的量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也就是说,可能你喝下一杯奶茶,摄入的糖分就已达到甚至超过这个指数。 长期糖分摄入过量会有什么危害?可能扰乱身体内分泌系统,还可能诱发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不过,对于女生来说,这些大概不是最关键的。 关键在于,吃糖多,会长胖啊!不仅如此,过量糖分还会抢夺胶原蛋白,让你的皮肤弹性变差、皱纹变多、衰老变快,就问你怕不怕! 所以,当你抱着一杯奶茶卖萌自拍时,是不是也该担心一下自己的青春还能经得起多少消耗? 三、奶茶四宗罪之奶精 奶茶消耗青春,听起来已经很令人担忧了,然而,奶茶的问题还远不止这些。 根据宁波市市场监管系统的一个调查统计,目前市场上各大奶茶店的饮品,有相当一部分是用所谓奶精调制出来的。为了口感更顺滑,奶茶中可能根本就没有放奶,甚至连茶都没有。 这些奶茶中的奶精,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酸,它与肥胖、心脑血管疾病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危害大到连世界卫生组织都要呼吁各国,在5年内从食品中彻底消除反式脂肪酸,然而许许多多不明风险的少男少女们依旧每天一杯奶茶,吨吨吨不亦乐乎。 四、奶茶四宗罪之变质水果、隔夜茶 此外,更令人反胃的是个别奶茶店的卫生状况。 北京电视台记者卧底某知名奶茶连锁店的后厨时就见证了各种卫生问题:垃圾水果徒手混抓、腐烂水果混进榨汁机、隔夜茶水照样泡饮料…… 要知道,腐坏的食物可不仅仅只会让你上吐下泻一顿,各种霉菌还可能增加癌症风险,像黄曲霉素就是肝癌的重要致癌因素。 凡此种种,都令人担忧。不知道你还敢不敢喝奶茶,反正我是不太敢喝了。 奶茶的危害 奶茶的危害1:易发胖 生活中如果我们总是饮用奶茶,那么很有可能会导致人体发胖,现在市面上买的奶茶都是由奶精构成的,我们应该知道奶精多由椰子油制成,喝多了容易发胖,奶茶中含有的脂肪容易堆积在肚子上,形成中广体形,很容易导致身体发胖。 奶茶的危害2:易导致冠心病 奶精的价格非常的便宜,而且味道更香浓,奶精中含有一种名为植脂末的化学物质。这个物质中含有铅、铜等有害物质,长期摄入,很有可能会增加冠心病、肿瘤、哮喘等疾病的几率,幼儿智力会受影响。在平时大家应该减少对于奶茶的摄入。 奶茶的危害3:易导致心血管病 喝奶茶对我们的身体可能会出现心血管疾病,奶茶中含有比较多的糖,并且奶茶中也含有丰富的脂肪酸和一些反式脂肪酸,这些物质很有可能会增加人体胆固醇含量,人体胆固醇含量过多,那么很有可能会增加患有心血管疾病的危险。 奶茶的危害4:影响幼儿智力发育 奶茶中的香精和色素虽是按照国家食品添加剂标准添加的,但喝多了就有危害。尤其是幼儿。特别是对孩子智力发育和行为健康。 奶茶的危害5:加剧高血压 有高血压的女性更不能喝奶茶的,这主要是因为奶茶中有一些不利的成分存在,在奶茶中具有反式脂肪酸会增加人体血液的黏稠度和凝聚力,容易导致血栓的形成,对于血管壁脆弱的老年人来说,危害尤为严重。 奶茶的危害6:会诱发骨质疏松 一般来说,经常的喝咖啡会让你精神百倍的,也会让你提高记忆力,但是经常的使用,就会对身体产生危害的,饮用超过比你平常所习惯饮用量的咖啡,就会产生类似食用相同剂量的兴奋剂,会造成神经过敏。对于倾向焦虑失调的人而言,咖啡因会导致手心冒汗、心悸、耳鸣这些症状更加恶化。

饮食误区 2019-12-16 11:54:49  
职场人压力大易得心病 九大招助你远离职场忧郁

职场人压力大易得心病 九大招助你远离职场忧郁

职场抑郁症成为了现在很多上班族的职业病,一般都是因为压力大而引起的,而又没事及时解压,长此以往,很容易就容易导致成抑郁症了。下面跟随运河边百科(www.yunhebian.com)了解一下吧! 职场人压力大易得“心病” 抑郁症广泛存在于各类人群中,工作压力大、精神高度紧张的职场人士,以及老年人、特殊生理期的女性等,都是抑郁症的高危人群。 三类主要症状可早期识别 抑郁症是抑郁障碍的一种典型状况,包含情感、躯体和认知症状在内的多维障碍。 “抑郁症有三大类主要症状,第一是情绪症状,即心情低落、动力不强、兴趣丧失等。第二个症状叫认知症状,注意力不集中、执行力下降、记忆力下降等。第三个是躯体症状,包括失眠、头疼、心跳过速、食欲不佳等。” 如何使自己远离职场忧郁症呢? 一、在工作上:要对自己有正确的认知评价。 自己追求什么,向往什么,心里要有个谱,不要盲目攀比;然后,要以开放、开阔、弹性的角度来看待人生中的挑战,危机也许会变成转机,将近成功之时也可能会失败,失败了我们也可以重新再来嘛,所以不要过于纠结于自己的工作期望里。 二、在人际关系上:要正确看待与同事之间的关系,对于别人的不善之举,要学会忍。 但是不该忍时也不要强忍,如果对方实在侵犯了你的利益或权利,你就要说出来,不过要以适当的方式,而不是要愤怒,或背后嫉恨报仇。如此,才能不给自己造成压力。 三、在心态方面:调整好心态。 态度决定一切,这个道理放之四海而皆准,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前途、事业、心理健康的状况等等一切的一切。此时如果转换思维,从其他角度来看问题,就可能使消极的情绪能转化为积极的情绪。 四、要学会将抑郁化零为整。 这项心理抑郁治疗方法,是让上班族通过想象、放松、转移注意力等方法,将日常工作生活时突然冒出的抑郁心情打断,告诉自己会留有专门时间来抑郁。然后每天划出专门用于抑郁的时间,最好保持在30分钟左右。需要注意的是,专门抑郁的时间内不要坐自己平时常坐的座位,以免以后一坐这座位就产生忧虑,也不要在晚上睡觉前安排专门抑郁。 五、时刻保持心平气和。 其实像冠心病、高血压病、脑血栓、癌症等很多病,都与心理情绪及社会环境密切相关,职场抑郁症当然更是如此。因此调养情志,保持心态平和,是治疗职场抑郁症最为关键的一环。上班族在处理职场同事关系、工作任务以及人际应酬时,尽量遇事往好处想,往宽处想,把心态放平,以出世的眼光来看待职场的风云变幻,职场抑郁症自然可以消除。 六、在生活上: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不高兴了,转移注意力,散步、运动,或者把心里的苦闷跟家人朋友说出来;不要让工作占据自己所有的时间,要学会享受生活,培养听音乐、阅读、垂钓等适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可以适当出去旅游,邀请朋友聚会,或者帮助别人,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得到一种成就感、满足感和心理愉悦感。 七、要保证充足的睡眠。 中医认为,子时(23点-凌晨1点)是胆经的流注时间,即此时胆经气血最旺,是人体进行大修的时间,这个时间人体最好进入睡眠休息状态。心理专家建议,无论有什么工作、心事,都不要影响正常睡眠。睡眠好,精神足,职场抑郁症的症状自然可以得到有效的缓解,因此睡觉对治疗职场抑郁症十分重要。 八、静养身心。 实践证明,人在静养状态下神经紧张度放松,呼吸、心率、血压、体温均相应降低,这种积累效应,自然能够消除职场抑郁症的症状。有规律地进行瑜伽冥想,或者只是腾出一些时间来闭目养神,都可以放松精神,缓解抑郁、焦虑症状,有利于治疗职场抑郁症。工作繁忙的人也可以把手机放在身边,在静养状态下闭着眼睛接电话,通话结束后再继续静坐。总之,职场抑郁症患者要根据自己的实际病情,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职场抑郁症的方法,不能盲目选择。希望我们的职场人士都能从抑郁到快乐,从沮丧到开心。 九、多角度看问题,打散抑郁心结 曾经有一本书,在美国最畅销书排行榜上整整待了十年时间,它的名字叫做《态度决定一切》。这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前途、事业,最重要的是他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若常年间闷闷不乐,始终被忧郁情绪伴随着,会极大的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专家表示,做纠正心理抑郁的治疗,需要人们在审查、思考、评价客观事物或情境时,要注意从多方面看待问题。如果从一个角度来看,可能会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如果转换思维,从其他角度来看问题,就可能发现它的积极意义,从而使消极的情绪能转化为积极的情绪。 现在职场抑郁症成为了职场的一种通病,上班族们在忙着工作的时候,也要注意一下预防抑郁症,用轻松的心态面对工作和生活,会给你带来更多的快乐和幸福感。

白领健康 2019-10-31 13:54:54  
冠心病发病时的症状 预防冠心病要注意的生活习惯

冠心病发病时的症状 预防冠心病要注意的生活习惯

冠心病是当前最常见的多发病,在老年人群体中尤其如此,究竟冠心病发病时有哪些症状,哪些情况应该及时就医?下面跟随运河边百科(www.yunhebian.com)了解一下吧! 哪些原因会引起冠心病? 冠心病的全称叫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由于胆固醇在为心脏供血的血管中堆积,导致官腔狭窄,引起心脏供血不足,所以在国外也叫做缺血性心脏病。 哪些人更容易得管冠心病? 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40岁以后多发,并且有年龄逐渐年轻化的趋势。在性别方面,男性多于女性,女性在更年期以后发病率逐年上升。在我国,每年死于冠心病的病人大约有350万。 冠心病有哪些症状? 冠心病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心率失常、无症状心肌缺血和猝死。 心绞痛是这些症状种最重要的一种,心绞痛的表现主要有胸前憋闷感、压迫感、烧灼样感、针刺样疼痛、压榨样疼痛,甚至刀绞样疼痛,这些通通都叫做心绞痛。 心绞痛多由于劳力性引起,就是劳累后引起发作,每次大约3-5分钟,可以是心前区的疼痛,也可以牵扯到后背部、左肩部、左上肢内侧,直到小拇指、无名指,有的还可以牵扯到咽部、下颌骨、下牙,这些部位的疼痛也都叫做心绞痛。 心绞痛一般3-5分钟,休息后可以缓解,有的可以持续10-15分钟,一般不超过30分钟。当超过30分钟时,要考虑心肌梗塞的可能。 老年人出现哪些情况需及时就医? 老年人对疼痛不敏感,心绞痛发作时多表现为胸部憋闷感、气短,疼痛并不明显,有的人甚至发生心肌梗塞也没有疼痛,这就是临床上常说的“无痛性心肌梗塞”,糖尿病病人尤其如此。老年人在发生心绞痛的时候,会进一步表现为劳力性胸闷气短,没有疼痛,所以不容易引起重视。 所以,当老年人出现劳力性胸闷气短时,应该及时到医院心脏病科进行检查、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发展成心肌梗塞。 冠心病患者应随时增减衣物,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由于衣服增减不及时而引起血管收缩,而诱发高血压、心绞痛。对于急性心肌梗塞、不稳定型心绞痛、要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要如何预防冠心病? 1、饮食方面 节日期间聚餐多,但冠心病患者应注意不要吃得过饱,饮食保持清淡,少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尤其要避免食用油腻高脂的食品,尽量少饮酒,避免吸烟,并尽量远离“二手”烟。中医认为,冬令进补以立冬后至立春前这段时间最为适宜。进补不可过量,要因人而异,以“食补”为主。气虚阳虚者,可选择一些有甘温补益之功的羊肉、鸡肉、兔肉、桂圆以及大豆制品;阴虚内热者,可适当选择一些有补虚、除热、和脏腑、利水道之功的鸭肉、鹅肉以及百合、山药、糯米及绿豆等。同时,也要注意多吃些水果、新鲜蔬菜,以补充相应的维生素。 2、穿衣方面 冠心病患者应随时增减衣物,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由于衣服增减不及时而引起血管收缩,而诱发高血压、心绞痛。对于急性心肌梗塞、不稳定型心绞痛、近期脑中风和高血压及血压不稳定的患者,外出时应随身携带日常用药、急救药,以免出现意外。 3、情绪方面 节日期间,亲朋欢聚难免会兴奋、激动,但过度兴奋激动会导致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容易诱发心律紊乱、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甚至造成猝死。因此,节日期间应保持情绪稳定,心理平衡,精神愉快,这样才有利于冠心病患者及高危人群的健康。 4、活动方面 节日期间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于劳累,保证足够睡眠。冠心病患者应保持大便畅通,以免排便时用力过度,导致腹压升高,心跳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而诱发心绞痛,甚至引起心肌梗死或猝死,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品,预防便秘。 5、注意休息 冠心病患者切记要定时服药。因为生活规律被打乱而忘记常规服药,可能会引发心绞痛或心肌梗塞等后果。当出现胸口疼痛、胸闷等先兆时,应该平躺休息,必要时可服用硝酸酯类药品,如果症状不能很快缓解,应及时就医,以免危及生命。

老人健康 2019-07-04 14:04:30  
有疑心病该如何治疗

有疑心病该如何治疗

疑心病的症状有哪些 如果看见两个朋友在窃窃私语,就以为在说自己的坏话;别人无意之中看自己一眼,以为别人不怀好意,别有用心;每当自己做错了事,即使别人不知道,也怀疑别人早就知道,好像正盯着自己似的;别人无意之中说了一句笑流也以为在讥讽自己。怀疑别人对自己的真诚,认为这些都是虚假的,整个世界都是罪恶的,自己没有一个可以与之谈心的朋友;经常地感到孤独、寂寞、心慌、焦虑。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多疑症的症状。 有疑心病该如何治疗 心理性的疑心病 心理性的疑心病主要表现在过分敏感,疑神疑鬼,对谁也不信任。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过去遭受的感情伤害,比如吹毛求疵的家庭教育、父母或者周围人对感情的背叛、爱情甚至婚姻的挫折、职场的人际失败等。是典型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心理,是下意识的把对曾经伤害过ta的人的感情移植到现在的人身上,即所谓的负移情。不仅有此心理问题的当事人痛苦不堪,即便是身边人同样也是苦不堪言!当事人在多数情况下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对,但就是无法纠正。 心理性疑心病,实际上是自卑的表现,是过去生活阴影的延续。要想解决此类问题,首先就是化解曾经的伤害造成的消极影响,然后是逐步转换思维方式,树立自信生活态度。这种类型疑心病,可以使用催眠来解决,也可以使用普通的心理技术来解决。 生理性的疑心病 生理性的疑心病是真正意义的疑心病,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比较典型的有三类。 其一:心脏病、胃痛、肝脏痛,当然,这些所谓的病痛,经过医学检查,都是没有器质性病变的。这类疑心病,往往持续的时间很长,虽然没有病,但却有实际的痛苦,经常搞得当事人及其家属人心惶惶。时间久了,家属就又会觉得当事人是在装病,对其不信任甚至厌烦,当事人则不仅继续饱受痛苦的折磨,还觉得自己不被理解、很委屈。此种疑心病是最危险的,容易在负面体验的影响下,进行消极的自我暗示,最终疑心病演变为真实的躯体疾病。(催眠解决心理问题,都是利用正面的体验,然后配合积极的暗示,最终得到解决的)。 其二:感冒、发烧、头晕头痛,这类以面临重要考试的学生或者面临重要责任的职员为主。症状在面临挑战性事件之前出现,打针吃药也无法完全康复,但是当挑战性事件结束之后,症状就会莫名其妙的消失。此类疑心病是最阻碍命运前途的,当学生面临高考或者职员面对难逢的机会的时候,由于这种潜意识的消极应对危机机制的制约,往往使当事人与成功失之交臂!

心理健康 2018-01-01 20:57:01  
冠心病患者长寿秘诀是什么 如何预防冠心病猝死

冠心病患者长寿秘诀是什么 如何预防冠心病猝死

中老年人群是冠心病的高发人群,其典型症状为胸痛或心悸,约三分之一的首次发作为冠心病猝死。冠心病因其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而被称为“人类的头号杀手”。下面和运河边百科(www.yunhebian.com)一起来看看吧。 引起冠心病的原因 1、与年龄有关 冠心病主要的人群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者,49岁以后进展较快,不过近几年,冠心病的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 2、与性别有关 在美国多种族中,都是男性冠心病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在我国,男女比例约为2∶1。但女性绝经期后,由于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冠心病的发病率有着明显的上升趋势,有相关的治疗表明,在60以后女性多于男性。 由于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冠心病的发病率有着明显的上升趋势 3、与职业有关 脑力劳动者一般大于体力劳动者,因为长期处于压迫感中。 4、与饮食有关 常进食较高热量的饮食、较多的动物脂肪、胆固醇者易患本病;所以,要控制冠心病的发病率,除了控制高脂饮食摄入外,也必须重视控制食量。 5、与肥胖有关 超标准体重的肥胖者,易患冠心病,体重迅速增加者尤其如此。但目前认为,应该重视研究评价体重的方法。不能单看体重指数,而应测量皮下脂肪的厚度。已有前瞻性研究资料表明,向心性肥胖者具有较大的危险性。 为什么冠心病很容易导致猝死 冠心病猝死最常见的形式是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心室颤动。另一个原因是机电分离的心脏是不常见的。让我们来关注一下由心律失常引起的猝死。 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很多,从冠心病的角度来说,主要是心肌梗死后合并的心律失常,当然其他电解质紊乱等都会引起心律失常。 突然死亡引起的冠心病(CHD),尖端扭转室性心动过速,对冠心病冠状动脉堵塞或严重狭窄造成的严重的心肌缺血,一旦心脏动脉闭塞或狭窄,缺乏有效的血液心肌灌注和心功能将受到严重的影响,会发生一些严重的心律失常和猝死。 如何预防冠心病猝死呢? 1.注意保暖、镇静,如四肢冰凉、胸痛、大便不稳等应及时就医。 2、冠心病患者不能长时间坐着,要适当活动,骨骼和四肢得到一定的锻炼,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消化吸收,保健心血管。 3、无论在生活、工作还是学习上,尽量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注意工作和休息,按时工作和休息,不要超负荷工作。 4、心理调节,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保持充沛的精力和愉快的心情,在工作间隙缓解压力,让紧张的神经得到休息。 5、少吃辛辣食物如烟酒,具有清淡高营养,饮食要注意多样化,不能吃太多,7分钟就饱了,否则会增加胃的负担,远离油炸、高脂肪、高能量、高胆固醇的食物 6、规范用药,有些人在体力上有服用爽口药物的习惯,久而久之会对身体造成不可磨灭的损害,因此,一定要严格遵照医嘱或服药说明服用。 冠心病患者长寿秘诀是什么 第一,注意对自己的身体防寒保暖,这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冬季的时候,老年人一定要注意多穿衣服,不要着凉,预防冠心病突发的状况,随着天气冷暖的变化,增减衣服,避免外界冷空气进入身体。也不要吃一些生冷的食物。保暖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注意这些。 第二,冠心病患者在平时的工作与生活当中注意一定不要过度劳累。保证自己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但是不要在吃过饭后立即去入睡,应当在睡觉之前轻微运动一下,促进血液循环,而且睡觉的时候应当注意睡姿,不要压到心脏也就是不要趴着睡,好是右侧身子在底下。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吃饭,不宜吃得过饱,也不要喝酒,避免影响到心脏,不要经常去一些比较拥挤的公共场所,避免因为空勤缺乏而导致病情发作。 第三,冠心病大多发生在中老年身上,年轻人一定要多多关心中老年人,定期的带他们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而且要坚持每天督促他们服用药物。不要有什么过于激动的事情该诉患者,避免病情家重。患者也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一些体育锻炼,锻炼身体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提高身体素质。 冠心病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 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饮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一定要认真对待,所以下面的建议可以作为参考: 保持你的饮食多样化,以谷物为主。选择较复杂的碳水化合物,多吃粗粮,粗细结合,少吃单糖和甜食。限制单糖和双高糖的食物,如甜点、糖果、冰淇淋、蜂蜜等。多吃蔬菜、水果和山药。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每天400-500克新鲜蔬菜和200克水果。常吃牛奶、豆类或其制品。牛奶除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外,钙的含量也较高,而且利用率也很高,冠心病患者建议喝脱脂牛奶。

常见疾病 2020-04-04 20:24:47  
冠心病的症状都有哪些

冠心病的症状都有哪些

冠心病的定义 从临床上的角度来看,冠心病是一种因为冠状动脉器质性阻塞或者是狭窄所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或者是心肌坏死的心脏病,也被称作为缺血性心脏玻冠状动脉狭窄是脂肪物质通过血管内壁堆积起来所引起的,这也被称作为动脉硬化。一旦动脉硬化发展到比较严重的程度,冠状动脉狭窄一定会慢慢加重,并且限制进入心肌的流血量,从而发生心绞痛。 冠心病的原因 在临床上,引起冠心病的原因有很多种,最常见的便是血脂异常,而血脂一刹那是指患者的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其次,根据资料表示,肥胖的朋友们患上冠心病的趋势在逐渐的增高,一旦人体的体重超重太多,很容易就会患上冠心病。另外,经常吸烟的话也会对心血管系统造成一定的危害,从而令血压升高,引起冠心病。 冠心病的症状都有哪些 冠心病的危害很大,如果你总是出现下面这些情况,请一定要当心。 1、角膜老年环 这种特殊的冠心病的症状可作为临床诊断动脉硬化的体征之一。研究发现有老年环的患者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 2、下牙痛 下牙痛和下颌痛往往是特殊的冠心病的症状。50岁左右的人(特别是男性)若出现服用止疼药不能缓解的牙痛,找不到原因,应考虑冠心病。 3、耳垂皱褶、耳鸣、耳聋、眼花 由于冠状动脉病变时全身小动脉也会发生病变。耳垂作为末端部位,易受缺血缺氧影响,从而产生局部收缩,导致皱褶出现。80%以上冠心病患者出现耳鸣的时间早于心绞痛症状。这也属于特殊的冠心病的症状。 冠心病的危害 我们说了冠心病的危害很大,那么这种疾病会对身体造成哪些影响呢? 1、冠心病的危害除了可以发生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以外,还可以因为心肌缺血导致各种心律失常以及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最严重的心律失常是心室颤动,临床上冠心病患者会表现为突然死亡。 2、冠状动脉树长期硬化情况下,冠心病的危害最终会导致远端下游相应的灌注区域的心肌缺血。冠心病患者在发生缺血的原因主要由于冠状动脉供血和心肌需血之间的矛盾。慢性供血量不足主要由于严重狭窄或闭塞所致;如果临时发生的供需矛盾所致的心肌缺血可以在短时间内解除,冠心病患者在临床上则表现为心绞痛。 3、危害主要有:冠状动脉树长期硬化情况下,最终会导致远端下游相应的灌注区域的心肌缺血。发生缺血的原因主要由于冠状动脉供血和心肌需血之间的矛盾。心绞痛可分为稳定性和不稳定性两种。稳定性心绞痛一般不会诱发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则容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4、其危害除了可以发生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以外,还可以因为心肌缺血导致各种心律失常以及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最严重的心律失常是心室颤动,临床上表现为突然死亡(医学上称之为猝死)。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可以互为因果而同时存在。猝死是冠心病死亡的主要形式。

常见疾病 2017-12-14 14:42:34  
冠心病能不能治好呢

冠心病能不能治好呢

冠心病能不能治好呢 1、药物治疗 一个是通过药物来治疗,但是不能疏通血管,只能是改善患者的症状,也不能减少疾病的发生,这种方法只是适用于冠脉病变较轻或以冠脉痉挛的患者,但是如果患者的血管病变比较严重,阻塞的厉害,通过药物治疗可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2、介入治疗 还有一种方法是冠心病介入治疗,这种方法是通过股动脉穿刺,将导管放到病变处,让其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并且使得患者的患处血管内径增大,这样也就可以使血流恢复了正常,从而缓解冠心病患者的症状,在现在这种治疗方法成功率逐渐的提高。 3、外科搭桥术 另一种方法是外科搭桥术,这种方法可以让患者的冠脉血管重建并能够使其正常血流,这种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出现的症状,并且能够提高患者自身的生活质量,并且可以改善远期的一些疗效,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有肺、肝、肾功能损害的情况,还有不适合手术的人是不能做这种手术的。 冠心病的症状有哪些 1、症状冠心病发生率高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又称无症状冠心病,是指患者无明显的心绞痛及心绞痛等同症状,而经检查发现有客观心肌缺血的证据。由于无症状未能引起患者和医师的注意,甚至其预后更为不良。 2、老年心绞痛发作时疼痛部位可不典型 如有些人可表现为上腹不适、上腹痛,或食道阻塞感、烧灼感,而被诊断为胃炎、食道炎或胆囊炎;也可能表现为放射部位的疼痛,如左肩左臂痛、发麻、牙痛、下颌通或颈部紧缩感、头痛等。 预防冠心病的小细节 1、午睡预防 (1)午睡时间以1小时左右为宜,过长过短均不宜。起床后先在床上作轻度活动,慢慢坐起,用于在心前区、胸部作5—10分钟按摩,然后下床喝一杯水。 (2)睡姿应取头高脚低、右侧卧位,以减少心脏压力,防止打鼾,须注意的是坐位及伏案睡有害,会使脑缺氧加剧。 (3)睡前不吃油腻的食物,不吃得太饱。太饱会影响心脏正常收缩和舒张;油腻食物会增加血粘稠度,加重冠状动脉病变。 (4)不宜午餐后立即躺下午睡,因为此时大量的血液流向胃,血压下降,大脑供氧及营养明显下降,易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一般应食后休息20分钟。 (5)患有高血压者,睡前忌服降血压药,因为睡时血压下降,可使心、脑、肾等主要脏器供血不足,及凝血物血小板附于血管壁引起血栓,导致缺血性中风发生。 2、注意防寒保暖 冬季室温应该不低于18℃,老年人和冠心病患者应再提高2℃~3℃。冠心病患者在冬天应随时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增添衣物。外出时最好戴口罩,并避免迎风疾走。在室内时,应避免将门窗开得过大,以防冷空气刺激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当室内需要换气时,可把门窗开一条缝,使少许新鲜空气进入,但又不至于使室内温度一下子降得过低。 3、适当按需进补 冠心病患者在进补问题上,应遵循“可补可不补者一般不补,能食补者不要药补”的原则。部分体质虚弱、大病初愈的冠心病患者可适当选用党参、黄芪、附子、桂枝、人参、何首乌、枸杞子、天麻、冬虫夏草等中药,以及羊肉、银耳、核桃、鹌鹑蛋、山药等食物来进补。心肌梗死患者的体温比正常人要低1℃~2℃,在冬天会有怕冷、四肢不温、精神萎靡等症状,可选用红参、附子、肉桂、当归、干姜、桂圆、核桃肉等温阳的补品进补。 4、调整饮食结构 冬季气候寒冷,人们一般喝水较少,容易使血液浓缩,加重心脏负担。冠心病患者在寒冷季节要多喝开水,并多进食一些容易消化和富含营养的清淡食物,如蔬菜、水果、鱼肉和瘦肉等。避免进食过饱,不要吃肥肉,少吃动物内脏,更不要喝大量酒,特别是烈性酒来御寒,以免加重心脏负担。当然,逢年过节喝适量葡萄酒倒未尝不可。 5、保持大便通畅 排便过于用力会使腹内压力增高,回心血流量增加,心脏负荷加重,容易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冠心病患者应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平时应有意识地多吃一些含纤维(尤其是粗纤维)较多的食物,如绿叶蔬菜、水果、五谷杂粮等。一旦发生便秘,切不可强行排便,而应该通过饮食或者药物来改善。此外,不少人喜欢在大便时读书、看报,这其实是一种很不好的习惯,容易形成习惯性便秘,冠心病患者尤应避免。

常见疾病 2017-12-13 10:15:33  
<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