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晚清的历史上,慈禧绝对是其中最具有热点话题的人物。慈禧是谁啊,这可是一位明目张胆的摄政太后,更是一位享受了诸多西洋新式玩意的大人物。虽然说,在大部分人的眼中,他都是一位如同“老妖婆”一样的人物,但这也没有办法,谁让慈禧有权呢?但其实,如果那位慈安太后还在的话,慈禧是不敢如此放肆的。 慈安太后,这位在历史上同属于摄政太后的人物,没有慈禧的名气大,但却是一位能够制住慈禧的大人物。在这位太后的身上,其实有非常多的传奇,比如说当年她的晋升之路。慈安是在咸丰帝当皇帝的第二年的二月进宫的,她在二月选秀入宫,四月就已经是贞嫔了,五月就成为了贞贵妃,六月被拟定为皇后,到了十月正式成为皇后,而那个时候,她仅仅只有十六岁罢了。 就是因为这样的晋升速度,所以慈安太后成为了清朝历史上少见的晋封速度最快的妃子。而且,作为一个没有过孩子的后宫妃子,她能够不断的在后宫立住脚,更是在自己的丈夫去世后,被赋予了监政的权力,这真的是很不容易的。可以说,对于慈安来说,她一定有自己的魅力与才华,所以能够让咸丰帝对她非常的不错。 而且,人们对慈安的评价是非常高的。在众人的眼中,慈安是非常聪明的,并且她的德行都是优于慈禧的。慈安有不错的政治才干,但是却对权力并不是特别的热衷。但是慈禧却不一样,有强烈的政治欲望,所以,常常都会做一些琐碎的小事。至于说,慈禧为什么不能做大事,那是因为慈安还在。慈安这位正宫的嫡太后,不管是在说话做事还是下令方面都很有威望。 我们都知道,安德海是慈禧身边的心腹太监,更是凭借着慈禧的名号干了许多的违法之事。当年的山东巡抚抓住安德海的时候,也是在慈安的下令下才终于把安德海处斩的。可以说,慈安这人的话语是很有权威的。而且,同治帝的皇后也是在慈安的推荐下才最终确定了自己的皇后。更不用说,同治帝时期还出现了同治中兴的局面,而这一切,是在慈安的同意和主张下才形成的。 所以,这样子的慈安,也难怪慈禧在她还活着的时候,并不敢做出太出格的事情。可惜的是,这位太后实在是英年早逝,以至于让慈禧做了这清朝的主,更是一步步的把清朝推到了一种万劫不复的地步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慈安太后(1837年8月12日-1881年4月8日),既孝贞显皇后,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生于柳州府(今广西柳州市),咸丰帝的第二位皇后,赠一等承恩侯晋赠三等承恩公、广西右江道穆扬阿之女,开户大臣额亦都八世孙女。咸丰二年(1852年)二月选秀入宫,四月二十七日诏封贞嫔;五月二十五日诏晋贞贵妃;六月初八诏立为皇后,十月十七日行册立礼。她是清代晋升速度最快的继后,由嫔到皇后仅花了40天,如果从行册立礼来算也仅花了六个月。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咸丰帝驾崩后,载淳继位,为同治帝,尊为母后皇太后,上徽号“慈安”。光绪七年三月初十(1881年4月8日),慈安皇太后崩于钟粹宫,葬于普祥峪定东陵。经光绪、宣统两朝加谥,最终谥号为“孝贞慈安裕庆和敬诚靖仪天祚圣显皇后”。 目录 1基本资料 2太后人物生平3太后人物历程4太后史籍记载5太后暴崩之谜6太后陵寝被盗7太后家族成员 基本资料1 本名:钮祜禄氏别名:慈安太后、孝贞显皇后所处时代:清朝民族族群:满族出生地:柳州府马平县(今广西柳州市)出生日期:1837年8月12日逝世日期:1881年4月8日谥号:孝贞慈安裕庆和敬诚靖仪天祚圣显皇后 太后人物生平2 道光十七年七月十二日(1837年8月12日)孝贞显皇后出生在广西柳州。根据钮钴禄氏族谱记载,其太祖父车尔格为额亦都第三子,清初任户部尚书,封骑都尉又一云骑尉;烈祖父巴喀任护军参领,原配与续弦都是宗室氏;玄祖父永寿为巴喀第六子,任笔帖式;高祖父遵住为永寿长子,任笔帖式,妻子为大学士尹继善的侄女;曾祖父策普坦为遵住长子,仕至总兵,其三弟傅森仕至户部尚书。总而言之,孝贞显皇后出身于宏毅公额亦都第三房,整体上处于宏毅公家支流的身份。其家再康雍两朝略显没落,但在乾嘉逐渐回到一等世家的行列,这种名门世家出身,宗室贵戚姻亲的身份,应该是孝贞显皇后作为皇后预备人选的重要原因之一。咸丰二年壬子二月(1852年3月21日—1852年4月18日)被选秀入宫,四月二十七日(1852年6月14日)进内,诏封贞嫔。封号“贞”,满文为“jekdun",是专门形容“贞节”的词汇,在汉语方面,“贞”引申为“正”。五月二十五日 太后人物历程3 咸丰十一年(1861)七月十七日,咸丰帝崩。他临终前做了三件事:一、立皇长子载淳为皇太子。二、命御前大臣载垣、端华、景寿,大学士肃顺和军机大臣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八人为赞襄政务大臣。三、授予皇后钮祜禄氏“御赏”印章代表母仪天下的权力,授予皇子载淳“同道堂”印章代表统一天下的权力,并下发“派载垣等八大臣赞襄一切政务”的上谕。辛酉政变中的独特地位。这场政变实质上就是一场朝廷内部的权力之争。一方是两宫皇太后和以恭亲王奕訢为首的皇族,另一方则是咸丰帝临终任命的八位赞襄政务王大臣。这场政变的组织者、策划者和领导者是慈禧,其主要倚靠的骨干力量是奕訢,但也绝对不应忽视慈安在其中的作用。她作为一位德高望重的名正言顺的原中宫皇后、当时的母后皇太后,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她是这场政变中决定成败的关键性人物。这一点,机敏而工于心计的慈禧比谁都清楚。慈禧更清楚自己是靠“母以子贵”才登上皇太后宝座的,养心殿西暖 太后史籍记载4 《清实录咸丰朝实录》:咸丰帝诏立贞贵妃钮祜禄氏为皇后诏书:谕内阁、朕惟易著咸恒。首重人伦之本诗歌雝肃用端风化之原。绥万福以咸宜。统六宫而作则式稽令典。爰举隆仪。贞贵妃钮祜禄氏。质秉柔嘉。行符律度。自天作合。聿徵文定之祥。应地无疆。斯协顺承之吉。惟克懋修夫内治允宜正位乎中宫。其立为皇后。以宣壸教。所有应行典礼。该部察例具奏。咸丰帝册立贵妃钮祜禄氏为皇后册文:命大学士裕诚为正使。礼部尚书奕湘为副使。持节赍册宝。册立贵妃钮祜禄氏为皇后。册文曰。朕闻宝曜腾辉。俪乾枢而作配。金泥焕采。申巽命以扬庥。惟中宫实王化所基。而内治乃人伦之本。爰修茂典。式举隆仪。咨尔贵妃钮祜禄氏。教秉名门。庆贻勋阀。叶安敦而禔福。应地时行。本淑慎以流徽。伣天祥定。在昔虞廷慎典。肇传妫汭之型。周室延厘。必本河洲之化。既宜家而作则。当正位以称名。兹以金册金宝。立尔为皇后。尔其祗承荣命。表正壸仪。恭俭以率宫和顺以膺多福。螽斯樛木。树 太后暴崩之谜5 第一类:清朝官方的“正常病死说”《德宗实录》载:“(光绪七年三月)初九日偶染微疴,初十日病势陡重,延至戌时,神思渐散,遂至弥留。”这一记载见于慈安的《遗诰》。但《遗诰》完全是在慈安死后,按照慈禧的指示所做,因此人们有理由怀疑它的真实性,怀疑慈禧有可能为了掩盖某种阴谋而肆意编造死因。第二类:慈禧逼死或毒死说1、慈禧逼死《清稗类钞》记载:慈安与慈禧共同垂帘听政。慈禧权欲极重,慈安却倦怠少闻外事,并不与之争权,因此倒也相安无事。光绪七年初,慈禧患血崩剧疾,不能视事,慈安有一段时间独视朝政,致使慈禧大为不悦,“诬以贿卖嘱托,干预朝政,语颇激”,以致慈安气愤异常,又木讷不能与之辩,恼恨之下,“吞鼻烟壶自尽”。2、慈禧毒死据《崇陵传信录》载:当年咸丰帝临终时,曾秘密留下一份遗诏给慈安,要她监督慈禧,若慈禧“安分守己则已,否则汝可出此诏,命廷臣传遗命除之”。但老实的慈安却将此事告诉慈禧并当着慈禧的面,将此 太后陵寝被盗6 1928年7月,国民党第20军军长孙殿英以“剿匪”为名盗掘了乾隆皇帝的裕陵和慈禧太后的菩陀峪定东陵。世人称之为“东陵第一盗案”。事隔17年,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投降之后,东陵的守护和管理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真空”,鬼子走了,伪警察散了,虽然共产党在这里建立了人民政权,由于内战烽火迭起,八路军作战频繁,当时辖东陵的冀东军区15军分区抽不出军队来守护陵寝,只好组织附近村庄的民兵配合区小队来看管,加之当时没有有效的护陵机制,无形中成为盗陵者作案的最佳时机。于是一小撮坏人打着“打倒封建地主的头子皇帝”的旗号,明目张胆地开始盗窃陵寝。除顺治帝的孝陵外,其他陵寝全都盗掘一空。由于多种原因,清东陵第二次被盗案一直披着神秘的面纱。他们作案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咸丰皇帝奕詝的陵寝定陵。1945年9月23日这天正逢集日,守陵的班长轮到新立村的张小秃。经过精心策划,王绍义把盗陵队伍分成两拨,一拨在陵西用雷管炸 太后家族成员7 曾祖父:陕西延绥镇总兵官策普坦曾祖母:扎库他氏祖父:西甯办事大臣福克精阿祖母:爱新觉罗氏继祖母:爱新觉罗氏姑祖母:庄亲王允禄之孙、辅国将军永蕃嫡福晋,策普坦长女;肃慎亲王敬敏继福晋,策普坦次女父亲:广西右江道三等承恩公穆扬阿嫡母:爱新觉罗氏(宗室)、爱新觉罗氏(觉罗)生母:姜氏(后改为姜佳氏),同治三年十一月甲寅过世姑姑:尚书瓜尔佳德文之儿媳,福克精阿长女;郑亲王端华嫡福晋,福克精阿次女兄长:广科,袭承恩公爵位姐姐:庄亲王奕仁嫡福晋姐妹:奉恩将军绵林嫡福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