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佟先生称,家里订了两瓶三元特品鲜牛奶,17日,奶站送的奶竟有一瓶是18日生产的。昨日,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客服主管表示,目前客服只收到这一例反馈,经初步调查,生产车间和奶站未发现有“早产奶”,公司将继续调查。 用户疑生产日期提前两天 前晚,家住朝阳区潘家园东里的佟先生称,奶站给他家送的三元特品鲜牛奶竟然有“早产奶”。 佟先生说,家里订的牛奶共两瓶,一般是傍晚5点送上门。17日傍晚,送奶工按常例送奶到家。他取奶时发现其中一瓶奶的生产日期为2012年1月16日,另一瓶是2012年1月18日。“正常的奶是头天生产的。1月16日正常,1月18日提前了两天。日子还没到,奶怎么就生产出来了?” 多人辩认是8不是6 昨天早上,佟先生向记者出示了“早产奶”。不过,这瓶奶只剩下空瓶和奶盖。佟先生说,牛奶前晚放入冰箱,早晨被家人不慎喝了,这让他不免有些担心。 佟先生称:“6和8还是容易分清的,就是因为两个瓶盖不一样,才发现问题。”昨日,记者仔细辨认了瓶盖正反面的数字凹凸痕迹,发现标注的日期确实是“120118”。该瓶盖拿给多人核对,得到的回答均是“8”。 看瓶盖难确定是否早产 当天下午,三元食品客服主管王永顺查看了被指为“早产奶”的瓶盖后表示, “8”和“6”很相近,不好确定是不是“8”,也不敢说一定不是“6”。王永顺表示,按国家规定,三元食品的液态鲜奶标注的生产日期均为灌装日期。 王永顺告诉记者,该公司暂未接到反映生产日期为“120118”的其他鲜奶订户,目前只此一例。他表示,首先通过本报向订户表示赔礼道歉。出现此种情况,公司会向订户做出10倍的赔偿。 王永顺介绍称,经初步调查,在生产该批鲜奶的车间和负责送货的奶站均未发现生产日期标为“120118”的特品鲜牛奶。 // 王永顺称,一批奶至少有10万吨,按惯例,生产线上的头三箱和最后三箱都会扣留在厂里。头箱牛奶的第一瓶更是经过严格检查,第一项就是查生产日期,如果第一瓶的日期错了没纠正,整条线上的生产日期都会是错的。因此,一般情况下,不可能出现“早产奶”的现象,更不会出现单独一瓶奶“早产”的现象。 对于这瓶“问题奶”的出现,王永顺表示,公司还将作进一步调查,以查明具体的原因。 (责任编辑:王健淇)
近期,宁波市工商部门就查获了几起食品“被年轻”的案子。通讯员余妍汪啸风裴国强张松高记者俞林凤摄影记者贾东流 水果沙拉随意改生日整个过程只要几秒钟 先来说说刚被查获的一个食品“被年轻”的案子吧。 一打一抹改生日只要几秒钟 前一阵子,在江北区一个偏僻村落,一间不起眼的仓库里,两个中年妇女正在忙活,另外一名男子站在一旁。 突然,工商执法人员出现在眼前。显然,这样的场景在他们意料之外。他们站了起来,呆在原地。 原来,根据群众举报,有人在这间隐蔽的仓库里篡改食品的生产日期,江北工商人员第一时间出现在了现场。 参与检查的工商执法人员说,他们一走进仓库,就闻到一股刺鼻的香蕉水味道,一名妇女负责用香蕉水抹去饮料杯封盖塑料膜上的出厂生产日期。然后,另外人用打码机打上“新”的生产日期。那个男子则是老板,正在督工。 “整个涂改工作分工明确,操作熟练,就像是工厂里面的流水作业。抹去老的生产日期,打上新的生产日期只要几秒钟时间。”事后,工商执法人员这么形容。 改了日期水果沙拉小了一岁 这间仓库面积100多平方米,灰尘散落一地。老板说,仓库主要用于存放经销商的退货,一般都是因为过期的原因。另外一间大仓库主要堆放新进的货。 他说的货是一种“亲亲”牌水果沙拉(混合水果饮料)。 工商执法人员随手拿起一盒已被更新过生产日期的水果沙拉,与未改之前的水果沙拉进行了比对,结果发现:未改之前的生产日期是2011年4月7日,而涂改后新打上的生产日期则变成了2012年3月2日。一涂一改,水果沙拉的“出生日期”晚了近1年。 要是仔细查看,两者还是有一些区别,比如原版的生产日期字样是金色的,而且字迹清晰、匀称,而改过的字样是黑色的,字迹也显得粗糙、模糊。 3000多杯饮料被没收 被抓了现行,当事人不得不如实交待:原来,他与几名合伙人主要从事食品批发经营,这里是他们的仓库。 // 这批水果沙拉都是零售商卖不出去而退回来的商品,生产日期大多是去年4、5月间的。眼看一年的保质期就要到了,“一时糊涂”就想着把生产日期改了再批发出去。 工商部门当即查封了该经营场所。 据调查统计,至被查获之日,当事人更改生产日期的“亲亲”牌水果沙拉(混合水果饮料)数量有237箱,共计2844杯;已经擦除生产日期但还未更改新日期的有43箱,计516杯。目前,江北工商部门已全部予以没收,下一步将统一予以销毁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