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散装食品
散装食品需有遮盖防尘设施

散装食品需有遮盖防尘设施

  《北京市工商局食品流通许可工作规范——申请条件》公开征求意见,意在提高销售食品准入门槛   昨天,《北京市工商局食品流通许可工作规范——申请条件(试行)》草稿(简称《申请条件》)向社会公示并征求意见,其中规定每个食品经营点都要配备1名以上食品安全管理员、卖散装食品要配备遮盖的防尘材料、禁止消费者触摸的标志等。   电视购物经营者需有固定经营场所   《申请条件》中规定,要在京申请食品流通许可应当具备的申请条件,在硬件、经营者资质条件上都纳入考察范围,即使是以电视购物、网络购物、贸易代理等非实物方式销售食品的经营者,也得有固定、独立的食品经营活动场所,备有办公家具、电脑、展示柜、电话等。   直接入口食品需贴禁止触摸标志   《申请条件》中要求,散装食品“生熟分离”,分类设置散装食品销售区,配备足量的容器定期清洗消毒。销售直接入口食品和不需清洗即可加工的散装食品,应配备遮盖食品的防尘材料、禁止消费者触摸的标志、相应隔离设施及专门售货工具,确保食品不被消费者直接触及。   《申请条件》还规定,销售的生鲜肉类、乳制品、豆制品,应配备透明的冷藏柜。水产品要设上下水和贴有瓷砖、易清洗的水池;豆制品、熟食制品等易腐食品,需要分切的须有不小于6平米、封闭独立的分切场所。   据了解,征求意见截至1月31日,市民如有意见可发邮件至shipinchu@yahoo.com.cn。   ■ 亮点   经营店铺应配食品管理员   《申请条件》中规定,食品经营者应配备1名以上专职或兼职的、年满18岁的食品安全管理员,具有初中及以上学历,有健康证,经工商部门培训考核合格后才 能上岗,该管理员将对本单位的食品安全工作负全面责任。而连锁经营方式的食品经营者,每个连锁分支机构都要分别配备食品安全管理员。   销售直接入口食品、不需清洗即可加工的散装食品的经营者应配备专人,负责为消费者提供分拣和包装服务。   经营场所距离厕所至少10米   《申请条件》中规定,同一经营场所不得申请2家以上流通许可,经营场所应在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的影响之外,距离开放式厕所、 污水池、垃圾场(站)等污染物较为集中的有碍食品卫生场所直线距离10米以上,销售裸装的散装食品应距离25米以上。食品经营场所应和食品贮存场所、个人 生活区分开,食品区内不得经营有毒、有害、有污染危害的物质,诸如消毒剂、杀虫剂等。 //   消毒水龙头禁用手动式开关   《申请条件》中规定,冷藏、冷冻、热藏设备应当有温度显示装置或温度计,易于消费者查见。销售裸装的散装食品的经营者,应设置更衣室和员工洗手消毒设施,其水 龙头宜采用脚踏式、肘动式或感应式等非手动式开关。经营场所设有卫生间的,卫生间门不得直对食品销售区域,应设有洗手设施及排臭、防臭装置。 (责任编辑:王健淇)

健康饮食 2021-09-11
哪些食品不宜购买散装的

哪些食品不宜购买散装的

     一、谷物类散装食品   散装粮食容易滋生病菌,且营养素损失也较大。因为谷物含有水分,相对潮湿的环境会导致病菌滋生。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一种致癌物黄曲霉毒素。谷物中,最不能买散装的就是糙米,它虽然营养丰富,但保质期很短,通常只有半年。特别是其中的维A和维C,在空气中放置3个月左右就会被完全氧化,保健功效就会丧失。   二、散装食用油   散装食用油大多没有包装标志,是无厂名、厂址,无生产日期、保质期,无质量标准的“三无”产品,存在严重卫生隐患,千万不要买。特别是一次性购进大量食用油更要不得。这是因为,其一,开盖的油通常会被保存在厨房里,温度高、湿度大,易滋生细菌;其二,油中的油脂极易氧化酸败,会增加致癌风险。因此,专家建议,食用油应买小包装的,开盖3个月内吃完。   同时,需要提醒的是。食用油的保存时间还和油的种类有关。比如橄榄油只能保存6个月,花生油开封后只能保存3个月。   三、散装冷冻食品   不要以为冷冻食品就能无所顾忌地长时间保存,它的保存期限实际上也只有一两个月。超市冰柜里品种繁多的冷冻食品,在运输和储存上花费了多长时间,不容易判断。因此,工作再忙也别让速冻饺子、冷冻肉类等占满了冰箱冷冻室,冷冻食品最好也是现买现吃。 //   四、散装调料品   不论是散装的花椒、孜然,还是瓶装的辣椒酱,一般半年左右味道就会变淡,调味能力减弱,且很容易滋生细菌,对健康危害很大。调味品一定要买得少而精,最好别买散装或大瓶的。 (责任编辑:王健淇)

食材选购 2021-08-03
购买散装食品要“六注意”

购买散装食品要“六注意”

  近日,本报记者在沈阳市消费者协会采访时了解到,从该会开展对商品和服务监督工作和受理消费者投诉情况分析看,食品安全消费方面,特别是散装食品消费方面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有的消费者本身消费知识短缺,存在消费盲区和误区;也有一些经营者诚信意识缺失,食品安全意识差。为了保证消费者的食品消费安全,沈阳市消费者协会提示消费者购买散装食品时要做到“六注意”。   一要注意慎用塑料袋。目前市场、街头小店、大排档等各式各样的风味小吃吸引着众多消费者,一些经营者销售这些食品时,大多是用塑料袋套在碗上盛装,这样看似卫生,实际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国家规定用于盛装直接入口食品的塑料袋,原料必须符合食品级要求,且在产品最小销售单元上注明“QS”标志和“食品用”或“食品专用”等字样。消费者在选购食品时要注意盛装食物的塑料袋是否符合标准。  二要注意食品级塑料袋不可盛放高温食品。经营者经常用食品袋盛装麻辣烫、热汤等高温食物,存在安全隐患。当食品达到一定温度时,塑料袋里的化学成分就有可能会渗出,从而污染食物,对人体造成危害。即使是用食品级塑料袋盛装,长期食用也很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三要注意尽量少用色泽鲜艳的一次性吸管、塑料杯,尽量不用塑料杯、吸管喝热饮。沈阳市消费者协会去年曾进行过一次性塑料碗、纸杯、塑料吸管比较试验。实验结果显示三成纸杯、塑料杯、吸管样品质量不完全符合标准,主要是荧光物质和脱色实验不达标。荧光性物质不容易被分解、排除,积蓄在体内会影响细胞的正常发育和成长,严重的会引起细胞变异。人工合成色素色泽鲜艳、着色力强,但某些合成色素具有毒性,可导致腹泻,甚至可能导致生育力下降、畸胎等等,有些色素在人体内还可能转换成致癌物质。 //   四要注意查看销售环境是否干净整洁。购买大包装食品拆装销售、糕点类食品散装以及现场加工制作销售的食品时,要仔细查看经营者是否具有符合卫生要求的洗涤、消毒、储存和温度调节等设施或设备,对于生产经营环境狭小、混乱,无法保障食品安全的场所,消费者要慎重选择。  五要注意经营者操作是否规范。《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经营直接入口食品和不需清洗即可加工的散装食品销售人员必须持有效健康证明,操作时须戴口罩、手套和帽子。消费者在购买这些食品时,如发现从业人员未佩戴口罩、手套和帽子,或在佩戴手套的时候拿杂物等致使所售食品存在被交叉污染的不当行为,要慎重选购。  六要注意查看食品标识是否完整。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食品经营者贮存、销售散装食品,应当在贮存位置和包装容器外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消费者在购买上述食品时,要注意查看标签标志,对于无标签的食品,或标签标志中食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重要内容不齐全的食品,要慎重选购。

食材选购 2021-07-30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