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肇基(英语:Alfred Sao-ke Sze),字植之,1877年4月10日生于苏州府吴江县(今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震泽镇),民国时期外交官,震泽施氏元代已居震泽,震泽是祖居地。1958年1月3日病逝于美国哥伦比亚特区华盛顿市。施肇基是康奈尔大学第一位中国留学生,也是第一位在美国获得硕士学位的中国学生。回国后,历任邮传部、哈尔滨关道、吉林省、外务部各职。施肇基是中国第一任驻美国大使。 目录 1基本资料 2简介3人物生平4作品5影视形象 基本资料1 中文名:施肇基外文名:Alfred Sao-ke Sze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苏州市吴江区震泽镇出生日期:1877年4月10日逝世日期:1958年1月3日职业:外交家毕业院校:康奈尔大学主要成就:中国驻美国第一任大使 简介2 施肇基(1877—1958年),字植之,江苏苏州吴江人。早年就读上海圣约翰书院。1893年(清光绪十九年)赴美国,任驻美使馆翻译生。后入美国康奈尔大学学习,获文学硕士、哲学博士学位。施肇基先求学于南京,后于1888年转入上海圣约翰书院学习。1893年,随同中国驻美国公使杨儒赴美,任翻译生,入华盛顿市立中心中学学习。1897年,伍廷芳代杨儒为驻美公使,施升任随员,旋辞职入康奈尔大学学习。1899年,杨儒出任驻俄罗斯公使,将施调来圣彼得堡,并委其以参赞身份随同赴荷兰海牙出席国际和平会议。其后,施返美继续学业。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获康奈尔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后回国,任湖广总督张之洞洋务文案兼鄂省留美学生监督。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随端方等五大臣出洋考察,任一等参赞。翌年(1906年)任邮传部右参议兼京汉铁路局总办,后又任京奉铁路局总办。1908年,奉命到沙俄铁路公司谈判,使霍尔瓦特同意撤消 人物生平3 施肇基,字植之,1877年4月生于江苏苏州吴江。震泽施氏元代已居震泽,震泽是祖居地。1886年,施肇基进入南京江宁府同文馆学习英文,次年转入上海美国圣公会主办的圣约翰书院。1893年,16岁的施肇基随清政府派驻美国、西班牙、秘鲁三国公使杨儒前往美国,充任翻译生,同时在华盛顿市立中学学习。后辞职进入康奈尔大学,先后获得文学士和硕士学位。他不仅是康奈尔大学第一位中国留学生,也是第一位在美国获得硕士学位的中国学生。他求学的动力正如他自己所说:“中国积弱,受人欺凌,愿以所学,为国家收回权利,雪耻图强。”1902年,施肇基学成归国,充任湖广总督衙门洋务文案兼鄂省留美学生监督。1905年,陪同端方、戴鸿慈等五大臣赴各国考察宪政。因能力出众,回国后,被保荐为道员。那时,施肇基已与唐绍仪侄女成婚,与袁世凯北洋集团关系密切。1908年,受徐世昌、唐绍仪举荐,清政府委任施肇基为吉林西北路兵备道兼滨江关监督,以后 作品4 著有《施肇基回忆录》。 影视形象5 电视剧《东方战场》李子雄饰演施肇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