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座中土寺庙大雄宝殿寺庙中都会有个“三圣殿”,一看介绍,原来三圣是阿弥陀佛、观音和大势至菩萨。这位仅次于阿弥陀佛,和观音同列“大势至菩萨”我怎么没听说过?好歹我也浸淫《西游记》几十年,居然对这位菩萨闻所未闻,实在是太伤人自尊了。回家后,我当即上网恶补佛教知识,结果发现,我不知这位大势至菩萨,是情有可原的。 据《悲华经》称,删提岚世界有一位无诤念王,他的长子名不眴,次子名尼摩。后来无诤念王成为阿弥陀佛,不眴为观世音菩萨,而尼摩则成了大势至菩萨。哇,大势至菩萨和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前世可是至亲耶。可是,大势至菩萨在中国民间信仰中的影响要远逊于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几乎没有单独供奉的。为什么会这样的呢? 首先,我觉得是大势至菩萨和观音菩萨太像了。《观无量寿经》记载,大势至菩萨身放紫金色光,法相与装饰皆同于观音菩萨。《阿喇多罗陀罗尼阿噜力品》说观音、大势至两位菩萨都是呈纯金色白焰光,右手执白拂,左手执莲花,大势至菩萨的形体略比观世音菩萨小。两位菩萨的区别只有两处,一处是大势至菩萨头上的宝冠有定瓶为标志,而观音菩萨头上的宝冠则以一小化佛为标志,这区别,实在太难分辨了,因为菩萨都很高大,凡人不可能看清菩萨头上那顶帽子是咋样的;而第二处是作为阿弥陀来迎时的随侍,观音菩萨手拿金莲台,大势至菩萨则合掌,这区别还明显些,问题是凡人拜菩萨只看真容,哪管菩萨那手的姿势怎么摆放呢?所以,凡人以为他俩都是一个菩萨——观音菩萨。结果,大势至菩萨隐没了。 其次,我觉得是大势至菩萨显圣的动静太震撼。话说观音菩萨显圣,都是坐片叶子过来,轻盈飘逸。但《思益经》说,大势至菩萨显圣喜欢走着过来。有人会问:“这不更显得实在吗?”问题是,大势至菩萨走起来时,十方世界的一切都会震动;即使大势至菩萨坐下来时,地面也会为之摇动,然后逐渐扩展,整个世界都震动起来。那可得是多少级别的地震啊,还不把人给吓死?拜不得啊拜不得。 最后,我觉得是大势至菩萨在人间待的时间太短。佛经上记载大势至菩萨在凡间只做过无诤念王和转轮王(我怀疑其实都是一个人)的二儿子,也就是说大势至菩萨只在人间待过二世。那哪够啊,跟其他随便转十几个世的佛、菩萨比起来,大势至菩萨简直就像没在人间生活过一样。既然跟凡人交流少,那当然就不会有多少人记得这位菩萨咯。 当然,至为关键的一点是,大势至菩萨没有在东土中国出现过灵验传说。国人很现实的,没传说,就说明不灵。不灵?我拜你干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沙特麦加朝圣的天房朝圣,阿拉伯语音译克尔白。 克尔白(阿拉伯语:الكعبة,罗马化:al-Kaʿbah)阿拉伯语意为“方形房屋”或称卡巴天房、天房等。沙特阿拉伯麦加城禁寺中央的立方形高大石殿,为世界穆斯林做礼拜时的正向,又称“天房”。 原为始建于公元前十八世纪的宗教建筑物。穆罕默德清除其中偶像作为伊斯兰教礼拜处。以后多次重修。 天房大门高于地面约2米。大门对面的墙上有两个标记,表明穆罕默德曾在该处做礼拜。至今穆斯林入天房亦在两个标记之前下拜。 克尔白里面对着门的地方是先知祈祷的地方;殿后有一用上等木料制成的梯子,外包银叶,梯子可登上克尔白房顶。东墙离地2米处有一道新换的金门,克尔白金门高3.2米,宽2米,厚50公分。中间为木骨架,两边粘合一层纯金板。金门里边还有一道工艺相似的金门,名为“讨白门”。门装饰有图案和美术字体的《古兰经》文。金门右边白圈内书写着“安拉”的尊名,左边白圈内书写着“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殿的四周依朝向分别称伊拉克角、叙利亚角、也门角和镶嵌着黑色陨石的黑石角,殿内大理石铺地,三根大柱支撑着房顶,除了吊灯及墙上的经文书法外,无其他华丽陈设。整个建筑终年罩着黑色锦缎帷幔,上绣金色的古兰经文。 去西藏是不是不能拍朝拜的人? 从禁忌的角度,没有。 从礼貌的角度,有。 在西藏生活了三年,普遍感觉藏族同胞还是挺热情的。 不说别的,你下到乡下去,如果恰好遇到有人在“耍林卡”——在林子里草坪上坐着吃吃喝喝,看到你是一定要邀请你来吃一顿的。 那么为什么“单反客”们会引起许多藏族同胞的反感? 拍摄时,把对方当“物”许多人去西藏,是抱着“观光”的心态。 这没错,全世界都有观光客。 但要记住,景,是你可以随便观的“光”,而人,就是活生生的人。 藏族同胞因为独特的藏传佛教信仰,以及一些独特宗教仪式——磕长头、供灯、手摇转经筒……被很多人当做异域风情的一部分。 许多朋友,也希望将这独特的“风情”拍下来,作为旅途的纪念。 拍,可以。 把对方当做和自己一样平等的人。 想想自己愿不愿意走路时、吃饭时、看电影时……随便被陌生人“长枪短炮”一阵噼里啪啦?将心比心,是不是也得厌恶地遮住脸,甚至厉声让对方删照片? 同样的道理,拍之前,先问问对方愿不愿意。语言不通,比划个手势,一个笑脸,一个友善而尊敬的姿态,一样可以传达效果。 拍,在不该拍的地方遵循了上一条原则后: 在布达拉宫底下拍朝拜者,没问题。 在大昭寺门外拍朝拜者,也没啥问题。 但有的人,还是男人,跑到露天温泉去拍正在浸泡的藏族姑娘大嫂,是几个意思?没被揍死,是自己运气好! 还有的,为了找一个好的拍摄角度,踩到藏族同胞心目中最神圣的物体之上——佛塔、玛尼堆、经幡…… 请问你是欠揍还是欠揍还是欠揍? 以下这些地方都不能踩踏: 进藏之前,做点儿功课进藏之前,别光是准备“硬件”——单反、防晒霜、户外服…… “软件”也得跟上——藏传佛教常识、西藏民族禁忌…… 了解一点,尊重对方,你也会换来对方的尊重和友情。 那时候,拍摄什么,只要是合理范围内的,基本都不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