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朝鲜
韩国朝鲜,朝鲜国和韩国的民族是一样的吗?

韩国朝鲜,朝鲜国和韩国的民族是一样的吗?

朝鲜和韩国的民族是一样的韩国朝鲜,是我国的邻邦,位于朝鲜半岛。一千多年前叫勾高丽,即高丽王朝,唐朝就是三征高丽而不获,使国力衰弱的。清朝努尔哈赤也没有征服她们,是臣服于我国的藩属国。他们的王室记录都是用汉语,如李朝记录,直到我国新中国成立前,他们才有自己的文字。 1950年李承晚政权和三八线北方的金日成爆发战争,李承晚纠结美国等十六个国家攻打北方金日成社会主义国家,我国进行了大规模抗美援朝战争。并取得了胜利。 朝鲜和韩国的历史文化差异在哪? 朝鲜与韩国的文化差异: 朝鲜是东方文化,重文化、价值、道德中的文、价、品德(不看重交换、票决获胜的发财当选就是品德);韩国是学的西方文化,重文化、价值、道德中的化、值、道(交换、票决法则就是道),即经济 。所以,韩国经济好,朝鲜社会品德好。 现在知道这些,要尽快实行东西互学互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要说是东方文化、朝鲜诽谤西方文化、韩国,同化西方文化,西方文化、韩国攻击、渗透东方文化、朝鲜的话。要在理解东西互补的大前提下,互相学习,听取不同意见,取长补短,共同生存、发展,更不能你压制我,我压制你。东西我你中,互为存在条件,就像”人”字撇捺统一成适中的人类。 (刘树成)

资讯百科 2022-01-16
鲜卑族俗称其主为,鲜卑族和朝鲜族有关系吗?

鲜卑族俗称其主为,鲜卑族和朝鲜族有关系吗?

没有关系鲜卑族俗称其主为。 从语言和传承上看,现代朝鲜民族的祖先主要是生活在古代朝鲜半岛南部的马韩,辰韩,谋韩三部。三韩的后裔建立了百济,新罗二国。这正是现代朝鲜,韩国的直系祖先。他们所讲的语言,虽然名义上属于阿尔泰语系,但实际上是比较封闭,与其他阿尔泰语系民族交流较少。也就是说,从语言上看,和其他阿尔泰语系民族没有什么太接近的。 百济的统治者并不是当地的土人,而是来自中国东北的扶余人,扶余人属于肃慎民族的一个支系,和三韩基本上是八竿子打不着。而新罗的王室,确实是三韩的部落首领,朴氏和金氏后裔。新罗一统半岛后,三韩各部遍布半岛已成定局。随后即便有后三国时代,王氏高丽。也没有改变这种定局。 至于韩国人和朝鲜人宣传的高句丽,和新罗,百济并不是一家。高句丽的王室,上层精英是来自扶余的部落首领,其统治的人民是肃慎民族的各个部落。他们仿效鲜卑各部以及中原王朝,汉化水平相当高。所讲语言与三韩完全不同,在习惯上,高句丽也是把百济,新罗视为蛮夷。更何况,唐灭高句丽之后,将大量高句丽王族,贵族和平民迁徙到中国内地。高句丽和如今韩国,朝鲜真没有什么传承关系。 再来看看鲜卑。鲜卑民族属于东胡民族的分支,东胡民系的后裔非常广阔。他们是和肃慎同样古老的一个民系,东胡灭亡后,鲜卑人一直生活在中国东北及西伯利亚的群山森林之中。他们的语言是无可争议的属于阿尔泰语系。该语系的蒙古语族就是鲜卑后裔。古代历史上的蒙古,室韦,契丹确实是鲜卑后裔。而后来的通古斯诸民族,如女真,鄂伦春,赫哲和鲜卑都没有关系。 更何况连祖先语言都不知如何规划分类的三韩了。 古代鲜卑族和现代朝鲜,韩国没有血缘上,文化上,政治上的传承关系。 何谓拓跋、秃发、慕容鲜卑? 拓跋、秃发、慕容是姓氏也是部族名称,同属于鲜卑,其中秃发是拓跋鲜卑的分支。吐谷浑是慕容鲜卑分出去的,后来变成姓氏和部族称号。 鲜卑的前身是东胡——因居于匈奴之东而得名,东胡有好多部落,被匈奴打到辽东塞外后,落脚在鲜卑山一带的称为鲜卑。鲜卑也有好多部落,其中包括拓跋部,不过那时还没有拓跋这个称谓,是后来发达了才有的。根据《魏书》的说法,拓跋氏源出黄帝,“黄帝以土德王”,而“北俗谓土为托(拓),谓后为跋”,于是以“拓跋”为姓。 秃发部原属于拓跋鲜卑,《晋书》在介绍五胡十六国时期南凉的创建者秃发乌孤时说,“其先与后魏同出”——后魏就是拓跋氏建的北魏。乌孤八世祖匹孤从塞外迁居河西,亦即今天的甘肃中部一带,所以也称河西鲜卑。《新唐书》记载,南凉末主秃发傉檀的儿子秃发贺投降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说“与卿同源,可改为源氏”,于是成了源贺。可见北魏官方也认可这种溯源。 秃发部最初也没有姓,《魏书》中说,匹孤的老婆生孩子,“因寝而产于被中,鲜卑谓被为秃发,因而氏焉”。一觉醒来被窝里多了个娃觉得新鲜,就让娃姓了“秃发”,因为鲜卑人管“被”叫“秃发”。类似日本以“桥下”“山本”为姓。 匈奴衰败后,鲜卑在部落联盟首领檀石槐的带领下杀回故地,划广阔区域为东、中、西三部,分设大人统领。其中中部大人的称号为“慕容”,其后世迁居辽西便以慕容为姓。 此外《晋书》还给了两种说法:一是先祖莫护跋仿效燕代人戴“步摇冠”,被人呼做“步摇”,后来讹音为“慕容”。此说较牵强;再就是取意“慕二仪之德,继三光之容”,类似刘勃勃以“徽赫与天连”改姓“赫连”的官方口吻,也有附会之嫌。 吐谷浑最初是个人名,叫慕容吐谷浑,慕容部首领慕容涉归的庶长子、慕容廆的庶兄。慕容涉归将部族交给了慕容廆,也分给慕容吐谷浑1700户。二部挨着结果马打了起来,哥俩也发生了冲突。慕容廆说你应该走远点省得马再打架。吐谷浑说远点就远点,带着部众一路向西,走到枹罕(今甘肃临夏)才落脚。 吐谷浑作为姓氏是慕容吐谷浑的孙子慕容叶延定下来的,他根据《礼记》中“公孙之子得以王父字为氏”的说法,拿爷爷的名字做了姓,以示“尊祖之义”。后来部族也就称作吐谷浑。

资讯百科 2022-01-06
为什么以前的南朝鲜现在叫韩国 北朝鲜跟南朝鲜的历史

为什么以前的南朝鲜现在叫韩国 北朝鲜跟南朝鲜的历史

  其实韩国跟朝鲜的英文都是“Korean”,如果直接翻译的话是“高丽”,从近代开始,国际上则将其意译为“朝鲜”,半岛南北的不同,在于其名称前面加了方位词。   朝鲜叫做“NorthKorean”,而韩国则称作是“SouthKorean”。   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韩国将朝鲜称作是北韩,而朝鲜将韩国称作是南朝鲜,在国际上也有这样的情况,亲近韩国的按照韩国的叫法,亲近朝鲜的按照朝鲜的叫法。   我国则在中韩建交后,采取折中办法,北边称朝鲜,南方称韩国。   很多人都以为“朝鲜”这个名字就是明朝太祖朱元璋取的,其实,并非如此。   在《山海经》之中,就有“朝鲜在列阳,东海北,山南,列阳属燕”的记载,而西周王朝建立了之后,商纣王的叔叔箕子远走半岛建立王权,武王“因以朝鲜以封之”。   此后,在很多的中原古代典籍里,都有“朝鲜”这个名字出现。   公元936年,王建消灭后百济王国一统半岛,建立了著名的“高丽王朝”,而这个王朝的名字与此前中国东北的高句丽完全没关系,其意为“山高水丽之地”。   高丽王朝时代,半岛文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峰时期,大量中原文化涌入,而高丽绵延长达五百年岁月,高丽这个名字,也深深烙印在了半岛的历史文化当中。   高丽王朝晚期,蒙古人建立了元王朝,高丽成为了一个非常特别的存在,也就是这个时期欧洲人通过蒙古人,知道了朝鲜半岛的存在。   公元1246年,意大利传教士柏朗嘉宾前往哈拉和林参加贵由大汗的登基,他在自己的拉丁文著作《蒙古行纪》中,首次提到了朝鲜半岛的高丽人。   后来,又有个更著名的人物提到了高丽人,那就是马可波罗,他将高丽人称作是“Cauli”。   元朝被明朝取代之后没多久,半岛上的高丽王朝也发生了大事,高丽大将李成桂在“威化岛回军”事件后,回国夺位,并且在1392年自立为王。   李成桂称王后立刻派人前往南京请求册封,他选好了“和宁”与“朝鲜”为号让朱元璋裁定,最终朱元璋圈中了后者,也从这个时候开始,半岛再次被正式称作朝鲜。   朝鲜王朝又称李氏朝鲜,中原历经明清两朝,李朝居然存在了五百年时光,直到近代。   清朝在近代被列强打得七零八落,而旁边的朝鲜也逐渐产生了与其脱离宗藩的意思,尤其是在甲午海战以后,半岛落入了日本人手里。   1897年,朝鲜高宗李熙正式宣布称帝,改号为“大韩帝国”,简称韩国,取代朝鲜作为新号。   在高宗的诏书中明言,“韩”乃是高丽旧称,也就是当年的三韩部族,只不过这个大韩帝国尴尬的存在了十三年,就被日本给一口吃掉,1910年,日韩正式合并了。   此后的数十年岁月,半岛民众在各地展开着各种抵抗运动,而他们还是称自己的故乡为韩,可短暂出现的大韩帝国,导致了近代长期的韩国、朝鲜混用的状况发生。   日本吞掉韩国的条约叫“日韩合并条约”,可他们在半岛设立的机构叫“朝鲜总督府”。   今天韩国最出名的报纸,叫做《朝鲜日报》,而当年韩国人在上海宣布重新建国,还是自称为韩国,反正都是各说各的,说韩国也可以,说朝鲜也可以。   不管是朝鲜还是韩国,他们的英文其实都是“Korean”,直接按发音翻译则是高丽。   二战之后,半岛南北分别建立了对立政权,北边的称作是朝鲜,而南方称作韩国,双方都想着一统半岛,成为唯一的合法存在,因此大打出手。   在朝鲜战争之后,南北互不相让,还是没有分出结果,也由此导致了半岛的撕裂。   在半岛的北部,存在着朝鲜,而半岛的南方则是韩国,双方都认为自己的半岛真正也是唯一合法合理的主人,因此都以自己为主称呼对方,北边叫南边南朝鲜,南边叫北边北韩。   朝鲜半岛与其他地方不同,其深受中华文化影响,其很多的地方都有自己的汉字名,整个半岛也就韩国首尔没有,这么说可能很多人听不懂,觉得“首尔”不就是汉字么。   说简单点,“首尔”是个音译,因为“Seoul”是韩语固有词,意思是都城。   朝鲜跟韩国的英文名字都是一样的,所以外国人对此并不在乎,反正都一样,最多在前面加上个南方北方的方位词罢了,但对于我们来说,到底是叫朝鲜还是韩国,就值得商榷了。   当年咱们与韩国互不承认,所以只认朝鲜,因此称韩国为南朝鲜,直到1993年中韩建交,咱们这才取消了南朝鲜的称呼,按照韩国的意愿,将其称作是韩国。   朝鲜与韩国的名分之争,也是只有汉字文化圈才会出现的特别现象,我们采取的是折中法,北称朝鲜南称韩国,这都是咱们自己翻译的,并非音译,勉强算是一种意译。 » 为什么以前的南朝鲜现在叫韩国 北朝鲜跟南朝鲜的历史

生活妙招 2021-11-07
朝鲜和韩国语言一样吗

朝鲜和韩国语言一样吗

朝鲜和韩国的语言大体是一样的,都是朝鲜语。朝鲜语是朝鲜和韩国的官方语言,不过因为一些历史原因,导致朝鲜的朝鲜语和韩国的朝鲜语略有不同,韩国的朝鲜语被称为韩语。 朝鲜和韩国语言一样吗 两国在朝鲜语的书写方面区别比较明显,由于朝鲜在20世纪时倡导独立文化运动,废除了汉字在朝鲜的使用,因此朝鲜的朝鲜语在书写时多采用彦文字母拼写。 两国在朝鲜语的书写方面区别比较明显,由于韩国在文化方面相对包容,因此韩语中的汉字占比重比较大,约占到语言总体的69%。

生活妙招 2021-11-06
韩国为什么比朝鲜发达

韩国为什么比朝鲜发达

韩国独立之初,其经济水平总体来说是比不上朝鲜的,朝鲜在苏联解体后,面临了巨大的经济困难,再加上一直被美国制裁,导致朝鲜的经济雪上加霜、停滞不前。韩国由于有美国的扶持,再加上韩国的制度、政策等原因,所以后来比朝鲜发达。 韩国和朝鲜是一个国家的吗 韩国和朝鲜是两个各自独立的国家,韩国的全名叫做大韩民国,朝鲜的全名叫做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以前朝鲜和韩国是一个国家,叫做李氏朝鲜,李氏朝鲜是朝鲜半岛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1945年朝鲜半岛被划分为南北两块,分别由美国和苏联接手。1948年,韩国和朝鲜先后成立,分别叫“南韩”和“北韩”。

生活妙招 2021-11-06
朝鲜为什么封锁闭国

朝鲜为什么封锁闭国

朝鲜的经济实力基础比较薄弱,如果贸然对外开放可能会导致国家政权不稳。再加上西方的许多国家对朝鲜实行经济封锁,使得朝鲜没有贸易发展的空间,没有与外界的配合,是很难开放起来的。 朝鲜属于哪个国家 朝鲜不属于哪个国家,朝鲜是一个独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全名叫做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以前朝鲜和韩国是一个国家,叫做李氏朝鲜,李氏朝鲜是朝鲜半岛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二战结束后,朝鲜半岛被划分为南北两块,朝鲜和韩国先后成立,也叫“北韩”和“南韩”。

生活妙招 2021-11-06
奥运会为什么没有朝鲜

奥运会为什么没有朝鲜

奥运会没有朝鲜的主要原因是朝鲜主动选择不参加奥运会。据了解,朝鲜宣布不参加的最近奥运会是2024年的东京奥运,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疫情影响,朝鲜方面为了国内安全保障,选择了不参加。 奥运会为什么没有朝鲜 朝鲜的体育几乎没有职业化,运动员是属于国家体制的,身份地位与朝鲜军人差不多,放弃奥运会对本国的体育市场影响不大。 朝鲜国内的医疗水平较低,运动员如果在参赛过程中不慎患上了新冠病毒或将新冠病毒带回朝鲜,对朝鲜的威胁是比较大的。

生活妙招 2021-11-06
台湾和朝鲜哪个面积大

台湾和朝鲜哪个面积大

朝鲜面积大。台湾省是中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台北,陆地总面积3.6万平方公里。台湾省由中国第一大岛台湾岛与兰屿、绿岛、钓鱼岛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组成。朝鲜是位于东亚朝鲜半岛北部的社会主义国家,领土面积约12.3万平方公里。 台湾和朝鲜哪个面积大 台湾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台湾北濒东海,南界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群岛相对。 朝鲜位于亚洲东部,朝鲜半岛北半部,三面环海。北部与中国为邻,东北与俄罗斯接壤,南部以军事分界线三八线与韩国相邻。

生活妙招 2021-11-06
韩国和朝鲜哪个面积大

韩国和朝鲜哪个面积大

朝鲜面积大。韩国国土面积约10.3万平方公里,朝鲜国土面积约12.3万平方公里,朝鲜国土面积比韩国大。韩国,简称韩国,位于东亚朝鲜半岛南部,通用韩语。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简称朝鲜,通用朝鲜语。 韩国 韩国三面环海,西濒临黄海,东南是朝鲜海峡,东边是日本海,北面隔着三八线非军事区与朝鲜相邻。 韩国四季分明,春、秋两季较短,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北部属温带季风气候,南部属亚热带气候,海洋性特征显著。 韩国是一个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是APEC、世界贸易组织和东亚峰会的创始成员国,也是经合组织、二十国集团和联合国等重要国际组织成员。

生活妙招 2021-11-06
朝鲜举办过奥运会吗

朝鲜举办过奥运会吗

朝鲜目前还未举办过奥运会。由于朝鲜目前还未具备有举办大型运动会的经验,而且设施条件还未成熟,并没有足够的能力能办好像奥运会这样的大型活动,另外国家的经济实力也无法承受奥运会这样的负担。 朝鲜举办过奥运会吗 朝鲜的女足、体操、乒乓球、柔道、马拉松等运动项目,在亚洲、国际比赛中都有取得优异的成绩。 一个城市想要获得奥运会的主办权,与国家的经济实力、政治、社会息息相关。 1989年,朝鲜在五一体育场举办了世界青年与学生联欢节,它是一种社会主义性质的准奥运和文化盛会。

生活妙招 2021-11-06
烹饪巧利用这些食物改变味觉

烹饪巧利用这些食物改变味觉

  洋蓟   洋蓟又称为朝鲜蓟,一般厨师长在上甜点或者其他甜点之前,都会提前提供给食客一些洋蓟,因为在吃了洋蓟之后,不管吃什么食物都会让人产生甘甜的感觉,如果之后拿出的是甜点或者蔬菜,则口感吃起来会更甜,让食客感受更加愉悦。实际上,能够产生这种效果的食材远远不止洋蓟一种,每种的食材都能够欺骗人的味蕾,让人产生更加愉悦的感受。  洋蓟在这些食材中,其实仅仅只有一点点效果,吃了洋蓟以后,并不会让人觉得下一道菜特别甜,但神奇的是,吃了洋蓟过后,下一道菜的味道会让人感觉更加鲜活、更加清香甜美,能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洋蓟并非一种苦味菜,它含有一种被成为朝鲜蓟酸的酸性物质,这种物质能够有效阻碍甜味。先吃加了朝鲜蓟的食物后,再吃下一道不含朝鲜蓟的食物,相比前一道菜人们就会产生一种对比的感觉,明显感受到后面一道菜会比前面的菜更香甜。  食盐  食盐是家家户户都会使用的调味料,大家都知道食盐是咸味物质,但只要巧妙利用食盐,不但能够减轻苦味物质,同时也能让人感觉吃的东西更加甜美。 //   与洋蓟的机制不同,洋蓟是阻断甜味后再让人重新对比甜味,进而让人产生更甜的错觉;而食盐则是利用与甜味的对立味来从反面促进甜味的发挥,让人充分感受到甜味。比如在尚未完全成熟的、略带苦味的水果里加一点点盐,就能让人觉得更甜;比如在咖啡中加一点点盐,苦味就能相应减少,显得更甜一些;比如在汽水中加一点点盐,就会让人觉得汽水变得更清甜爽口……因为甜味比苦味更加容易让人捕捉到,所以,在这些食物中加一点点盐,就能更大程度地让人享受食物中的甘甜了。业百科weixinnc.com(www.39.net)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85501999-8819或39media@mail.39.net

烹饪技巧 2021-09-02
只知道韩国泡菜?盘点舌尖上的中国泡菜

只知道韩国泡菜?盘点舌尖上的中国泡菜

  提起泡菜,很多人自然而然想起韩剧中风靡起来的神级食材,据了解,韩国妇女几乎都有一手做泡菜的绝活,经济好的家庭不仅用大白菜加工泡菜,其它蔬菜也可以做作成韩国泡菜。   推荐食谱:巧手做韩国泡菜  食材:大白菜1颗,胡萝卜、白萝卜各半个,韩国辣椒酱一盒,素鱼露、辣椒粉、面粉、食盐,苹果一个,姜少许  做法:  1.先剥去大白菜的最外层2~3片叶片,从菜头上面开始对切,切到底,一棵大白菜一切为四;  2.从菜心开始,一叶一叶把它掀开,用盐均匀撒在大白菜菜根茎部,菜叶不用撒盐,主要是菜梗处;让大白菜平躺在干燥的盆中8小时,等所有的咸度浸进去,直至大白菜脱水软化,洗净大白菜,控干水分待用;  3.用少许面粉,放入锅中加凉水,开火加热,加热时不停搅拌直至面糊成熟,待凉后待用;  4.生姜洗干净刮去皮,苹果刨皮,切滚刀块,然后生姜、苹果放入果汁机中粉碎;胡萝卜、白萝卜分别切成细丝待用;  5.准备一个不锈钢盆,用韩国辣椒酱、韩国辣椒粉,把冷却后的面糊、姜苹果茸、胡萝卜丝、白萝卜丝、全部放不锈钢盆中,最后加入最关键原料“素鱼露”、蘑菇精全部拌匀作成调料;  6.把5中的调味料,均匀的涂抹在每一片大白菜上,然后将盆包上保鲜膜,置于阴凉处,发酵腌渍二天之后即可食用。  其实,在我国泡菜制作的历史和种类也非常多,现在就让小编带着大家来认识下属于中国的泡菜:  重庆涪陵榨菜  涪陵榨菜创始于1898年,1970年,在法国举行的世界酱香菜评比会上,中国涪陵榨菜与德国甜酸甘蓝、欧洲酸黄瓜并称世界三大名腌菜。涪陵榨菜原料采用长江沿岸固定地区的青菜头,晾干后用盐、辣椒和辅助香料经过10道繁杂工序加工而成,口感脆爽,鲜美可口。  四川泡菜  四川泡菜又叫泡酸菜,分为调料菜和下饭菜两类。调料菜用辣椒、姜、蒜等配菜制作,下饭菜多采用萝卜、青菜、白菜等可以即食的食材。四川泡菜的食材不限于蔬菜,鸡爪、猪耳等荤菜也可以做成泡菜。四川泡菜最重要的材料就是泡菜水,制作泡菜水的材料为:泡菜盐、花椒、水,还可以加入嫩姜,青蒜,大蒜,蒜苔提味。四川泡菜味道咸酸,口感脆生,开胃提神,醒酒去腻,一年四季都可以制作。2010年,四川泡菜成功申报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保护区域涵盖四川21个市(州)144个县,保护面积2000万公顷。  东北酸菜 //   酸菜是东北的特色食物,东北人家里有两样东西不可缺少,一是酸菜缸,二是腌酸菜用的大石头。农村地区甚至还有存放制作酸菜的地窖。东北酸菜通常在冬季制作,用当地大白菜填满酸菜缸,中间加入食盐,浇上热水隔绝空气,自然发酵一个月后而成。口感脆嫩.色泽鲜亮,含有丰富的乳酸,能增进食欲,促进消化。  广西腌酸  广西人爱吃酸,螺丝粉、桂林米粉等传统美食中总能找到腌酸的身影。广西腌酸的原料多种多样,黄瓜、萝卜、豆角、姜等等凡是纤维含量较高的蔬菜都可以制作。腌酸的制作多用陶制的坛子,放入盐、糖、酒、水等作为酸水,再加入萝卜、竹笋等主料,放至半天即可食用,,如果酸水不够酸,还可以继续加入黄糖、酒、盐等调味料。

烹饪技巧 2021-08-28
搜狐朝鲜频道

搜狐朝鲜频道

基本信息 名称:搜狐朝鲜频道 网址:nk.news.sohu.com 分类:综合 网站简介 搜狐朝鲜频道主要介绍朝鲜相关新闻。 关键词 搜狐朝鲜频道 温馨提示 业百科weixinnc.com为您提供的[搜狐朝鲜频道]信息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对于该外部链接的指向,不由本站实际控制,在2024.03.31收录时,该网页上的内容,都属于合规合法,后期网页的内容如出现违规,可以直接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或补充修改内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网址导航 2021-07-12
朝鲜族都有哪些礼仪风俗?

朝鲜族都有哪些礼仪风俗?

朝鲜族都有哪些礼仪风俗? 朝鲜族都有哪些礼仪风俗? 朝鲜族有热情待客、尊老爱幼的传统。客人进门前,要先干咳一声,或以“在家吗?”向主人示问;脱鞋进门,进门上炕;对长者起立让坐,为长者让路;让客人吃饱吃好;客人吃饱,汤匙应放在桌上,或放在汤碗内;请客吃饭,主人要奉陪到底,不在客人之前离席;对稀客、贵客要以酒相待;节日饮食要与邻居分享。 朝鲜族家庭礼节严格,讲究父慈子孝,晚辈敬重长辈。一般老少不同席,老人单独设席;晚辈要待长者用餐后方可举筷,不得在老人面前喝酒抽烟,如无法回避也要转身而饮;对六十岁的老人,全家要举行庆花甲仪式,跪拜敬酒祝寿。 在屋内同客人初次见面,互通姓名时,要双膝跪席,双臂垂前摁席,稍俯上身,恭顺地通报自己的姓名,然后说些客气话。不论男女,不能在客人面前随意伸腿,更不能岔开双腿。 朝鲜族的禁忌有:严禁同宗、表亲通婚;不喜食羊、鸭、鹅及油腻食物,喜食狗肉,尤喜狗肉汤,但婚丧及嫁接时禁止杀狗、食狗肉。

风俗习惯 2016-03-09 08:21:38  
朝鲜族有什么风俗习惯?少数民族朝鲜族的习俗

朝鲜族有什么风俗习惯?少数民族朝鲜族的习俗

朝鲜族又称韩民族、高丽族等,是东亚主要民族之一。朝鲜族主要分布在朝鲜半岛(又称:韩半岛)的朝鲜、韩国、中国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及其他原属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其余散居美国、日本等世界各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朝鲜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被称为中国朝鲜族。在美国境内的朝鲜族属于美国亚裔少数民族,被称为韩裔美国人,根据2006年美国社区人口调查,韩裔美国人约有152万人。 朝鲜族有什么风俗习惯?中国少数民族朝鲜族的来历习俗 朝鲜族的历史 朝鲜族是东北亚主要民族之一,长期以来在朝鲜半岛或是聚居或是与其他民族杂居。1677年,清朝为保护其民族发祥地,将包括长白山区在内的中国东北地区实施了封禁令,持续近200多年。不过,公元1700年之后一些不堪朝鲜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自然灾害的朝鲜人仍然携家眷、牵牛马而潜居中国东北谋生。特别是1869年朝鲜北部遭受大灾难,一些苦难的朝鲜农民越过鸭绿江和图们江来到中国,在两江沿岸一带开垦。但此时迁入人数还不很多,大多数春来秋去,居住尚不稳定。19世纪50~60年代,清政府对入境的朝鲜农民尚采取封禁政策。后来改行招民开垦政策。1881年在吉林设置荒务局,在南岗(珲春)、延吉、东沟等地设置招垦局,招募移民,凡应募移入者,均为中国臣民。日俄对东北的争夺战争使摇摇欲坠的清廷意识到人烟稀少对东北边疆防卫的巨大不利影响,于是正式彻底废除了延续200多年的封禁令。1885年清政府将图们江北岸长约700里、宽约50里的地区划为朝鲜族农民专垦区,使更多朝鲜人进入东北。 随着日本在朝鲜侵略的加剧,大批居民为寻找生路,不顾朝鲜政府禁令,纷纷徙入中国东北边疆地区定居。据统计,1870年在鸭绿江北岸一带已有28个朝鲜族聚居乡。清光绪七年(1881)延边地区朝鲜族已达1万多人。1883年在集安、临江、新宾等县的朝鲜族居民已有3.7万多人。同一时期,乌苏里江沿岸一带也移入为数不少的朝鲜族农户。 1910年日本吞并朝鲜半岛,不堪忍受日本帝国主义残酷压迫和剥削的朝鲜人民和部分抗日爱国人士,更是大批移入中国东北各地,到1918年已达36万多人。 朝鲜族的婚礼 朝鲜族的婚姻为一夫一妻制。按照传统习惯,近亲、同宗、同姓不婚。“男主外,女主内”是一种普遍习俗。朝鲜族婚俗从说媒到结婚要经过六次礼节,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币”、“请期”和“迎请”。姑娘和小伙的接触传话,需要一个“媒人”。首先,男方家要让媒人到女方家“看善”,与汉族的“相亲”相似,如满意,小伙正式向姑娘求婚,女方若也同意,男方家就往女方送“四柱”。四柱就是在一张纸上写着姓名和星辰宿象(出生的年月日时)女方再拿姑娘的四柱与之对“穹合”,所谓“穹合”就是指男女的属相是否相顺而不相克。如二人生肖相合,女方就经媒人通知男方家,说两个人的“穹合”相对,男方可“择日”确定举行婚礼的日期并送彩礼到女方家,一般要有“青缎”、“红缎”等。“纳采”礼是新郎家向新娘家提亲时送的礼物。“问名”礼是占卜新娘将来的运气好坏而打听其母姓名的礼仪。“纳吉”礼是新郎家向新娘家通知吉日。“纳币”礼是新郎家给新娘有送的青缎、红缎等财礼,“请期”礼是新郎家把选定的婚期以书面形式送到新娘家征求意见,新娘家则根据姑娘的具体情况回复。“迎亲”礼,即新娘家则根据姑娘的具体情况回复。“迎亲”礼,即新郎迎接新娘,也最为隆重。 朝鲜族婚礼的仪式很复杂,在延边,婚礼一般分两段进行:先在新娘家举行,后在新郎家举行。在新娘家举行谓之“新郎婚礼”,在新郎家举行谓之“新娘婚礼”。新郎婚礼一般要按奠雁礼、交拜礼、房合礼、席宴礼等顺序进行。新郎在新娘家住三日后,便独自回家,随后新娘等待选定的吉日再被迎接到新郎家,新郎家也照样搭起醮礼厅,为新娘摆喜筵,第二天新娘同丈夫家的人相认,施礼,被请去招待,至此,婚礼才告结束。朝鲜族结婚后一般都不离婚,他们在婚礼中举行献木雁的仪式,象征夫妻白头到老的愿望。 朝鲜族的丧葬 朝鲜族多实行土葬,散居在城镇的也实行火葬。在朝鲜族社会,父子关系是一切人伦关系的基础。讲求父慈子孝,长子赡养父母。社会上老人受到尊重,人们非常鄙弃不孝不敬的人和行为。朝鲜族老人死后,亲人三天内不准洗脸、理发,也不准吃干饭,而且必须穿孝。亲友来吊唁,首先在遗体前三叩首,再同死者亲属相互二叩首。举行埋葬一定要在单日。入殓时要给死者穿新衣,原来的衣服则烧掉。三天后埋葬。埋葬前要请风水先生选墓地,墓地多选在山坡的阳面,头朝山顶脚朝下。埋葬后,坟前置供品,叩首。以后要连续祀三天,饭前上供:第一天上供祭祀叫“初云”,第二天叫“拜云”,第三天带供品到坟地叫“三云”。以后每逢死者的生日、死日、清明、端午、中秋节等都要祭祀。 朝鲜族的饮食 朝鲜族的传统风味食品很多,其中最有名的是打糕、冷面、泡菜。打糕是用蒸熟的糯米打成团、切块、撒上豆面并加稀蜜、白糖制成。冷面是在荞麦面中加淀粉、水,和匀成面条,煮熟后用凉水冷却,加香油、辣椒、泡菜、酱牛肉和牛肉汤等制成,吃起来清凉爽口,味道鲜美。泡菜是将大白菜浸泡几天,漂净,用辣椒等作料拌好,放进大缸密封制成。腌制时间越长,味道越可口。 打糕:朝鲜族最爱吃的传统食品之一。打糕的历史比较长,早在18世纪朝鲜族的有关文献中已有记载,当时称打糕为“引绝饼”,并称引绝饼已称为传统食品之一。如今,凡逢佳节或红白喜事,每家都用打糕来招待亲朋好友。顾名思义,打糕是打出来的。打糕的原料主要是糯米。不产糯米的地方,则用小黄米或糜子;所洒的豆面原料,除用小红豆外,还可以用黄豆、绿豆、松子、栗子、红枣、芝麻等。制作时,先将粘米淘净蒸熟,放在打糕槽内或石板上,用打糕槌子把米粒打碎粘合在一块而成。吃的时候,用刀蘸水切割成小块,蘸着糕面吃。 冷面:朝鲜族传统食品之一。朝鲜族人不仅在炎热的夏天爱吃冷面,即使在寒冬腊月里也喜欢坐在炕头吃冷面。特别是每年到农历正月初四中午,朝鲜族有全家一起吃冷面的习俗。据民间传说这一天吃面条,可以“长命百岁”,故冷面也称做“长寿面”。冷面的主要原料是荞麦面、小麦面和淀粉,也可用玉米面、高粱面、榆树皮面和土豆淀粉制作。做法是在荞麦面中加淀粉、水,和匀成面条,煮熟后用凉水冷却,加香油、辣椒、泡菜、酱牛肉和牛肉汤制成,吃起来清凉爽口,味道鲜美。 耳明酒:喝“耳明酒”是朝鲜族的风俗。正月十五早晨,空腹喝耳明酒,以祝耳聪,此酒并非特制,凡是在正月十五早晨喝的酒,都叫“耳明酒”。 三伏与狗肉酱汤:三伏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可是朝鲜族在三伏天却有宰狗吃狗热汤的习俗。这种酱汤别有风味,在三伏天吃狗肉酱汤可大补。朝鲜族大多数人爱吃狗肉。然而在节日,或办红白喜事时是绝对不准吃狗肉的。这是一种习俗,也是一种礼节。 五谷饭:朝鲜族吃五谷饭由来已久。每逢正月十五,农民用江米、大黄米、小米、高粱米、小豆做成五谷饭吃。还拿一些放到牛槽中,看牛先吃哪一种,便表示哪种粮食这一年能获丰收。这种风俗,至今还在民间流传。 米酒:朝鲜族爱喝的一种饮料。米酒是他们招待客人的佳品,如有客人来访,主人总要端上来一碗自家酿制的米酒。这种酒比黄酒的色稍白一点,而且还略带甜味。这种米酒后劲十足。长辈一起喝酒时,要把头移到旁边去喝,切不可面对着长辈举杯饮酒,否则就是对长辈的不尊重。 辣白菜:朝鲜族最爱吃的传统食品之一。每年冬天,大白菜下来后,他们就开始制作辣白菜了。此时无论是农村还是城镇,家家都要做,少则几百斤,多则上千斤,因为要持续吃到第二年的春天。辣白菜,清香爽口,有解腻解酒、助消化、增食欲之功效,既是平日家中的常菜,又可以上宴席。因此它倍受欢迎,成了朝鲜族日常饮食中所不可缺少的一道菜。 朝鲜族喜欢食米饭,擅做米饭,用水、用火都十分讲究,做米饭用的铁锅,底深、收口、盖严,受热均匀,能焖住气儿,做出的米饭颗粒松软,饭味纯正。一锅一次可以做出质地不同的双层米饭,或多层米饭。各种用大米面做成的片糕、散状糕、发糕、打糕、冷面等也是朝鲜族的日常主食。 朝鲜族日常菜肴常见的是“八珍菜”和“酱木儿”(大酱菜汤)等。“八珍菜”是用绿豆芽、黄豆芽、水豆腐、干豆腐、粉条、桔梗、蕨菜、蘑菇八种原料,经炖、拌、炒、煎制成的菜肴。大酱菜汤的主要原料是小白菜、秋白菜、大兴菜、海菜(带)等以酱代盐,加水焯熟即可食用。 咸菜是日常不可缺少的菜肴。朝鲜族泡菜做工精细,享有盛誉,是入冬后至第二年春天的常备菜肴。泡菜味道的好坏,也是主妇烹调手艺高低的标志。朝鲜族菜肴食用后大都有一定的滋补和医疗作用。如春天食用的“参芪补身汤”、伏天食用的“三伏狗肉汤”、冬天食用的野味肉和野味汤等。 朝鲜族节日菜肴品种繁多,并备时令名菜。朝鲜族名菜名点很多,主要有神仙炉、补身炉(又称补身汤、狗肉火锅)、冷面、打糕、朝鲜泡菜等。另外还有:酱牛肉萝卜块;铁锅里脊;生拌鱼等朝鲜族风味菜肴。  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壮族 ·满族 ·回族 ·苗族 ·维吾尔族 ·土家族 ·彝族 ·蒙古族 ·藏族 ·布依族 ·侗族 ·瑶族 ·朝鲜族 ·白族 ·哈尼族 ·哈萨克族 ·黎族 ·傣族 ·畲族 ·傈僳族 ·仡佬族 ·东乡族 ·高山族 ·拉祜族 ·水族 ·佤族 ·纳西族 ·羌族 ·土族 ·仫佬族 ·锡伯族 ·柯尔克孜族 ·达斡尔族 ·景颇族 ·毛南族 ·撒拉族 ·布朗族 ·塔吉克族 ·阿昌族 ·普米族 ·鄂温克族 ·怒族 ·京族 ·基诺族 ·德昂族 ·保安族 ·俄罗斯族 ·裕固族 ·乌兹别克族 ·门巴族 ·鄂伦春族 ·独龙族 ·塔塔尔族 ·赫哲族 ·珞巴族 ·汉族

风俗习惯 2013-11-10 17:20:21  
朝鲜族打糕的由来 朝鲜族打糕的特色

朝鲜族打糕的由来 朝鲜族打糕的特色

朝鲜族打糕的由来 朝鲜族打糕的特色 朝鲜族是我国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之一,而说到朝鲜族的饮食,相信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打糕。打糕是朝鲜族最爱吃的、最具特色的传统食品之一。也许你看过吃过,但你知道它的由来、它的做法、它的特色吗?一起来看看吧。 朝鲜族打糕的由来 打糕,朝鲜族最爱吃的传统食品之一。打糕的历史比较长,早在18世纪朝鲜族的有关文献中已有记载,当时称打糕为“引绝饼”,并称引绝饼已称为传统食品之一。如今,凡逢佳节或红白喜事,每家都用打糕来招待亲朋好友。 顾名思义,打糕是打出来的。打糕的原料主要是糯米。不产糯米的地方,则用小黄米或糜子;所洒的豆面原料,除用小红豆外,还可以用黄豆、绿豆、松子、栗子、红枣、芝麻等。制作时,先将粘米淘净蒸熟,放在打糕槽内或石板上,用打糕槌子把米粒打碎粘合在一块而成。吃的时候,用刀蘸水切割成小块,蘸着糕面吃。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每当孩子高考升学的时候,朝鲜族人民就会把期盼孩子能去读书的高等学府大门外,在凌晨天还没亮的时候就把事先在家做好的打糕扔到学校墙上和大门上,扔的越高代表孩子考上大学的希望越大,以此来寓意:蒸蒸日上,金榜题名。韩国人搬家的时候,也有做米糕分给邻居的习俗。 在寒冷的冬天,人们喜欢将打糕放在火钵上烤过之后,浇上稀蜂蜜汁、甜面糊或熟柿子汁等再享用,味道十分甜美。糯米打糕在朝鲜半岛传统饮食中可称得上是节日食品的台柱子,吃米糕在朝鲜半岛几乎和吃谷物的历史一样长。古代朝鲜王朝的贵族非常重视在节日吃米糕,在今天的韩国博物馆和韩国传统饮食研究所里,就陈列着数百年前贵族吃米糕用的精美瓷器和民间遗留下来的制作米糕的专用器具。在朝鲜半岛出土的壁画里,就有了打糕的场面。到朝鲜王朝时期,朝鲜半岛的米糕文化达到鼎盛时期。 韩国米糕的做法和中国大同小异,有“蒸糕”和“打糕”之分,多用糯米和粳米作原料。韩国米糕多做成甜饼和各色花式的点心,甜饼和点心多数有鲜、咸、甜等味道的馅,甜饼还要在外面粘上花瓣并放在平锅上用油煎。韩国人喜欢在生日、回家、孩子的百天和周岁、结婚、祭祀等重要的日子里,都要制作糕饼以祈求平安。春节或中秋节等重大传统节日也制作节日糕饼,农历三月三要做杜鹃花饼糕,中秋的时候做松饼。 朝鲜族打糕的做法 制作食材:糯米,杯水,杯黄豆粉,白糖。 1.将糯米提前一个晚上洗净,放入适量清水泡着 2.黄豆面放入无水的碗中,再盖上一块干净的布,放入蒸锅中蒸熟 3.将蒸熟的黄豆面用筛子过滤 4.将泡好的糯米也放入蒸锅中蒸熟 5.待稍微降温后放在面板上,盖上一层保鲜膜,用擀面杖不停的敲打,直至米粒直接产生足够的粘性 6.将糯米团成长条,刀上蘸水,将其切成同等大小的块 7.最后裹上黄豆面即可。 朝鲜族打糕的特色 1、朝鲜打糕是朝鲜族的传统小吃,因为它是将蒸熟的糯米放到槽子里用木槌捶打制成,故名“打糕”。食用时切成块,蘸上豆面,吃起来筋道,味香。 2、打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用糯米制作的白打糕,一种是用黄米制作而成的黄打糕。朝鲜族人民喜食打糕的历史悠久,每逢年节、老人寿诞、小孩生日、结婚庆典等重大喜庆的日子,打糕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品。 因此,一旦见到哪家的妇女喜气洋洋地忙着做打糕,就知道这家肯定有大喜的事。打糕不仅用来自己食用或招待客人,更是亲朋好友间相互馈赠的礼品。同时,打糕还有保健的作用,朝鲜族的一句俗语“夏天吃打糕,像吃小人参”,就说明了这一点。 3、打糕的历史比较长,早在18世纪朝鲜族的有关文献中已有记载,当时称打糕为“引绝饼”,在今天的韩国博物馆和韩国传统饮食研究所里,就陈列着数百年前贵族吃米糕用的精美瓷器和民间遗留下来的制作米糕的专用器具。在朝鲜半岛出土的壁画里,就有了打糕的场面。到朝鲜王朝时期,朝鲜半岛的米糕文化达到鼎盛时期。 4、做打糕绝对是个体力活儿,最主要的是可以锻炼臂力。 看了以上文章,希望大家对朝鲜族的特色美食——打糕,有更深一步的了解。

特色小吃 2015-12-16 19:10:59  
<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