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正月
正月十五习俗,正月十五小孩送灯有哪些习俗?

正月十五习俗,正月十五小孩送灯有哪些习俗?

题主的问题是:正月十五小孩送灯有哪些习俗?我想我们祖国地大物博正月十五习俗、幅员辽阔,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地域差异,民族不同,正月十五小孩送灯的习俗不尽相同。在这里,我来说一说我们豫东农村地区在这方面的民俗。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灯笼已经发展成光、电、声、色相结合的产物。每到春节,家家户户门前大小灯笼高挂,到了夜晚,处处都是红彤彤,染红了大街小巷,衬托出春节的喜庆祥和氛围。 今天我要说的是五、六、七十年代,豫东农村正月十五舅舅给外甥送灯笼、小孩子挑灯笼的习俗。 有一句民俗谚语说: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应该与这个民俗有关。具体这个民俗的传说和来历,不是我在这里说的重点,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网络上去查,我要说的是正月十五舅舅送灯笼、外甥打(挑灯笼的习俗。 五六十年代的豫东农村,物资匮乏,不通电,基本没有什么娱乐项目。因此,过大年穿新衣、挑灯笼、放鞭炮,吃饺子,则是小孩子们睡觉前躺在被窝里掰着手指头计算还有几天过年的事儿了。 正月初十前后,集市上已经开始有卖灯笼的小商贩了。人们赶集、上会购物的重点物品也是灯笼,因为人们都要赶在正月十四之前,舅舅们必须把灯笼送到外甥家里。 那时的灯笼都是手工制作。选用农村的高粱秸秆迷子(有韧性、强度的高粱秸秆外皮)做支撑,竹子迷子(细竹子杆儿)或细铁丝(#6铅丝)做成U型的提子,外面用红纸、浆糊粘、裱成球形、圆柱形或方形等。在灯笼的红纸上面,有的画上花儿、鸟儿、虫儿或者十二生肖的动物形象。灯笼的上下口处粘贴上緑纸剪成的花边。这样,各式各样的灯笼就制作而成。 手艺高超的民间艺人,能够把灯笼做成西瓜、公鸡,以及十二生肖形状的灯笼。还能扎成比较大型的走马灯。不过,这样的灯笼比较少见。 舅舅在正月十四之前给外甥送去了灯笼,如果舅舅没有外甥,有外甥女,舅舅也是要送去灯笼的,不管男孩、女孩,到了正月十五都要挑灯笼的。 正月十四晚上叫做试灯。就是点燃蜡烛装进灯笼里面,小孩子们挑着灯笼到大街上玩一会儿。 到了正月十五晚上,村子里的孩子们都挑着灯笼,从各家各户出来,汇集到大街小巷,一起展示各自的新灯笼。一簇簇,一片片的红灯笼映红了一条街、一条胡同,伴随着孩子们的欢笑声,汇集成了灯的海洋,把春节吉祥、喜庆、欢乐的氛围推向了高潮。 正月十六晚上,孩子们还可以再挑最后一次灯笼。过来正月十六,就不能再挑灯笼了,因为农村有十七、十八晚上摸瞎的说法。意思是说,到了十七十八晚上,别说挑灯笼,就是家里点煤油灯也要晚一会儿,摸一会儿“瞎”,这一会儿是老鼠“娶媳妇”时间,不能惊吓到它们。虽然老鼠在农村是害虫,老百姓过年时也考虑到它们,可见中国老百姓的善良淳朴了。 正月十五这天有什么特殊的习俗? 其实庆祝元霄节的活动,从正月初五己经开始。 如舅舅给外甥送灯,至少不下两盏,我们这较多的是大红《火胡楼》(竹絲编制为园型)一个,其它动物型灯一个,还至少每灯配套二十个小蜡烛,外加十到二十根油炸麻花。再就是出嫁女的娘家,要为其女送灯,称做追灯。一般是两个大红宫灯,径约半米以上,还有两个小灯,须用一根活竹杆桃着,送灯时间为六、九、十三。 正月十五这一天,称为过小年。活动内容极为丰富,不好表尽。今日祭祖,似同初一,晚上上祖坟送红灯,让亡人分享十五夜的光明。晚上每天每户,点亮门掛的红灯,院落内外,厕所鸡舍,各个角落,着燃蜡烛,越亮越好!为的是大吉大利、人洁地灵,天宝物华。 乡村城里一样,多种欢庆活动,都始于或专在正月十五日,如,鞭炮礼花、锣鼓秧歌、狮子龙灯、社火芯子、跑船高桥、秦腔大戏等等,总之,闹元霄是乡下百姓最热闹的事。

资讯百科 2022-02-03
正月适合搬家吗,2010年正月初八适合搬家吗

正月适合搬家吗,2010年正月初八适合搬家吗

  2010年2月恭候您搬家的黄道吉日: 避开您户主生肖 的冲日和自家大门朝向的煞向后可任选 2010年02月01日 农历腊月18日 星期一 冲鼠(丙子)煞北 2010年02月03日 农历腊月20日 星期三 冲虎(戊寅)煞南 2010年02月04日 农历腊月21日 星期四 冲兔(己卯)煞东 2010年02月10日 农历腊月27日 星期三 冲鸡(乙酉)煞西 2010年02月14日 农历正月01日 星期日 冲牛(己丑)煞西 2010年02月16日 农历正月03日 星期二 冲兔(辛卯)煞东 2010年02月22日 农历正月09日 星期一 冲鸡(丁酉)煞西 2010年02月26日 农历正月13日 星期五 冲牛(辛丑)煞西 2010年02月28日 农历正月15日 星期日 冲兔(癸卯)煞东 吉时:避开15-17点的冲时后任选。   恭贺您乔迁之喜正月适合搬家吗!【春节快乐】!。 农历蛇年正月二十适合搬家吗   2013年3月恭候您搬家的黄道吉日: 2013年3月06日 农历01月(大)25土日 星期三 冲牛(乙丑)煞西 2013年3月09日 农历01月(大)28火日 星期六 冲龙(戊辰)煞北 2013年3月10日 农历01月(大)29火日 星期日 冲蛇(己已)煞西 2013年3月12日 农历02月(小)01水日 星期二 冲羊(辛未)煞东 2013年3月18日 农历02月(小)07木日 星期一 冲牛(丁丑)煞西 2013年3月19日 农历02月(小)08水日 星期二 冲虎(戊寅)煞南 2013年3月22日 农历02月(小)11土日 星期五 冲蛇(辛已)煞西 2013年3月24日 农历02月(小)13火日 星期日 冲羊(癸未)煞东 2013年3月30日 农历02月(小)19金日 星期六 冲牛(己丑)煞西 2013年3月31日 农历02月(小)20火日 星期日 冲虎(庚寅)煞南 恭贺您乔迁之喜!。  

资讯百科 2022-01-21
正月十五的歌曲有哪些,正月十五闹元宵是怎么来的?

正月十五的歌曲有哪些,正月十五闹元宵是怎么来的?

  元宵节又叫做上元节正月十五的歌曲有哪些,指的是每年的农历正月 十五。正月又名元月,“宵”在古时候是夜的意思,所以才有了元宵节这个称谓。新一年的第一个月圆之 夜便在正月十五出现,而这一夜更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之夜,人们认为这是新春延续的好兆头,所以设 立节日,加以庆祝。  作为元宵节时最重要的一项活动,“闹花灯”可 谓历史悠久。最初元宵节“闹花灯”的习俗只在宫廷中流行,后来渐渐传到民间;在全国范围内讲,也是 先中原后全国。究其渊源,可追溯到东汉明帝时,明 帝崇尚佛教,他听闻佛教中流行正月十五点灯敬佛,便予以效仿,下令不管是皇宫、寺庙还是官宦与平民之家,都要点灯敬佛,之后这一活动便演变成了民间的重大节日活动。  猜灯谜又名打灯谜,是元宵节的独有活动,历史悠久。最开始时,一到元宵节人们就挂彩灯、放烟花,后来有人为了增加趣味性,便在纸条上写上谜语,粘贴在五彩缤纷的花灯上,让人们猜谜玩乐。猜谜活动不仅好玩,而且能增长见识,于是人们纷纷响应,后来就发展成为元宵节必备的娱乐活动。  元宵节还有一个习俗是吃元宵。元宵又称汤圆、汤团,寓示着合家团圆,幸福美满。人们也借此对离别的亲人抒发怀念之情,并寄托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于青年男女来说,元宵节也是有浪漫因素的:未婚男女能以元宵灯会为契机,彼此相识;恋爱中的男女也把其当成最佳约会时机。  除了这些庆祝活动,还有其他类型的活动,如“走百病”。走百病又叫做烤百病、散百病,意寓消灾祛病,参与者中妇女占大多数。 正月十五有什么样的禁忌? 正月十五,俗谓“元宵节”,据说是天宫大帝的诞辰祭日。为祈天宫赐福,民间多诵经持斋,不 御荤酒。 忌在十五之前食豆腐 浙江海宁一带在正月十五日以前,忌食豆腐。因为豆腐色白,当地人常于吊丧日食之,俗称 “吃豆腐饭”,为避不吉,所以忌食之。 忌在正月十五前晒衣服 畲族正月十五前忌晒衣服,否则,自家里会养不好鸡,鸡将被老鹰捉走。 忌打猎捕鱼 壮族正月初一到十五,忌打猎、捕鱼等野外活动,在家中要给水缸和灶烧香,对秤、碗橱、働头 等也要烧香、供祭粽子等;否则,家中会有不吉利的事情发生。

资讯百科 2022-01-08
正月剪头思旧,在天津有没有正月不剃头的讲究?

正月剪头思旧,在天津有没有正月不剃头的讲究?

在天津,人民总说,“正月不剃头”思旧和死舅联系的非常紧密。不过,“正月剃头死舅舅”这句等多的是从业者为了多挣钱的一种噱头正月剪头思旧! 首先明确一点,剃头和理发从根本上是两种不同的手艺。剃头是满清入关以后为了留辫子而形成的一个职业,使用剃刀来剃头刮脸。理发呢,是从民国开始的,那个时候取消了留辫子,改为更时尚的发型,所以理发就替代剃头! 过去啊,天津的理发从业者大多是宝坻的。而且基本上都是学徒制度,师傅传徒弟。理发师傅大多一人独自外出养家糊口,而且这个离家一干就是一年,期间也不回家。所以,就盼年底可以回家过年了。年底回家过年没收入啊,就得想个办法年前多挣钱,所以,就出了正月剃头死舅舅。 过去在村里,人民一般不出家门,剃头师傅走街串户。大家应该都明白,小孩一般是最不爱剃头发的,都得是家长逼着。大人们经常就用“正月里不许剃头,剃头死舅舅”来逼着孩子们剪头发,整理好个人为卫生。 而且在天津,理发店正月里都是营业的,并不受正月不剃头的影响。而且,现在正月里面剃头的人也不少!  

资讯百科 2022-01-05
正月初七什么日子

正月初七什么日子

正月初七,传说这天是人类的诞辰日,即人的生日,民间曾把这天叫做“人日”“人日节”或“人胜节”。中国人民在这一天戴人胜,吃七宝羹,吃面条,登高赋诗。 正月初七什么日子 正月初七为人日,源于古代中国神话:盘古开天辟地后,女娲从初一开始,依次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后,几经演变,成为吃七样羮习俗。 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 唐代之后,更重视这个节日,每至人日,皇帝赐群臣彩缕人胜,又登高大宴群臣,如果正月初七天气晴朗,则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顺利,俗称“人日子”。

生活妙招 2021-11-06
正月初五财神生日吃!四种“发财”饺子上餐桌

正月初五财神生日吃!四种“发财”饺子上餐桌

  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所以过了年初一,接下来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接财神一一在财神生日到来的前一天晚上,各家置办酒席,为财神贺辰。   人们都喜欢过年讨个好彩头,而下面四种饺子馅因为谐音很吉利,所以也就变成了正月餐桌上的“主旋律”。吉林省健康协会常务理事郝孟忠介绍,其实,这些“发财”饺子不仅由头好,对健康也有好处。  ■韭菜——“久财”饺子预防便秘  过年吃饺子,韭菜馅绝对是主打,很多人就很喜欢韭菜的那股香味,其特殊的辛香气味有助于疏调肝气、增进食欲。韭菜中含有大量维生素和粗纤维,能增进胃肠蠕动,具有防治便秘的作用。  韭菜性温味辛,能补肾温阳、益肝健脾,但是其偏温热,阴虚内热者不宜食用,另外,消化不良或肠胃功能较弱者不宜多吃,建议每次将2~3种馅的饺子搭配吃,营养更全面,也能避免胃肠不适。  专家提示:糖醋萝卜缓胀气。韭菜饺子吃多了容易胀气,可以将白萝卜切成细丝,加入糖、醋以及少量食盐拌匀搭配食用,能够帮助消化,缓解胀气症状。  ■白菜——“百财”饺子清热消食  俗话说,“百菜不如白菜”,过年时大鱼大肉吃多了,做饺子时就不要再加肉了,可以来点纯素的白菜黑木耳饺子。白菜木耳黑白配,再搭配一些鸡蛋,不但清淡可口,而且营养丰富。  白菜不但含有膳食纤维、钙、铁、胡萝素、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素,而且具有清肺热、利肠胃、生津止渴、消食下气的健康功效;黑木耳既可以帮助清理肠道,也有辅助降脂的食疗功效。  专家提示:白菜心做凉菜。将白菜心切成细丝,和西红柿、菜椒一起做成小凉菜,不但颜色好看,而且能祛内火、促食欲、解油腻。  ■香菇——“鼓财”饺子健脾助消化  香菇是营养丰富的食用菌类,被誉为菇中皇后,当然做饺子馅时必然少不了啦。香菇饺子做起来可是有讲究的,一是最好选用新鲜的香菇,细嫩,老年人易消化;另外,香菇可以和洋葱以及肉类搭配。香菇具有健脾的作用;洋葱中含有硫化物,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专家提示:食后半碗饺子汤。所谓原汤化原食,煮完香菇饺子的汤有股特殊的香味,吃完饺子喝上半碗汤,可以帮助促进消化。注意喝饺子汤时不要加其他调料,以免增加摄盐量。  ■酸菜——“算财”饺子爽口解腻 //   翠花,上酸菜喽!酸菜炖肉、酸菜粉条、酸菜饺子,冬天很多人都喜欢吃酸菜。过年的时候,东北很多地区都会包酸菜饺子吃,吃起来不但又酸又甜,还能促进食欲;另外,酸菜还能够中和肉类的腥腻味儿,爽口不油腻,因此也适合老年人食用。  专家提示:酸菜饺子不宜多吃。酸菜是用白菜腌制而成,其中含有一定的亚硝酸盐,不宜多吃。购买酸菜时要问腌制时间:一般21天时亚硝酸盐含量达到最低。质优的酸菜菜帮应是微白透明的。  以上内容仅授权业百科weixinnc.com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

饮食文化 2021-07-29
为什么新年有那么多禁忌讲究 正月初一至十六习俗

为什么新年有那么多禁忌讲究 正月初一至十六习俗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文化源远流长,不只大年初一有禁忌,一直到正月十六(春节结束)都有很多禁忌,而且每天的禁忌都不同,仅就小编个人了解,讲一讲春节期间的禁忌。下面,和运河边百科(www.yunhebian.com)一起看看关于春节正月初一到正月十六的相关习俗吧。 正月初一 1、除夕前扫除干净,正月初一不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 2、如果要扫地,须从外头扫到里边。 3、不倒垃圾,备一大桶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正月初二 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但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 正月初三 又称赤狗日,通常不会外出拜年,传说这天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 正月初四 1、祭财神 2、迎灶王爷从天宫返回人间 3、不宜远出。 正月初五 1、俗称破五,要“赶五穷”,包括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等。 2、要早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里往外放,边放边往门外走。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都轰将出去。 3、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剁馅子的时候把菜板要剁得叮咚响,说是“剁小人”,包饺子的时候,说是“捏小人嘴”。 正月初六 1、商店酒楼正式开张营业,要大放鞭炮。 2、每家每户要把节日积存的垃圾扔出去,这叫“送穷鬼”。 正月初七 1、人日,是人的年(除夕是神的节日)。根据《占书》记载,上帝从初一开始创造万物,次序为: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所以初七就是人日。这一天要尊重每一个人,连官府也不能在这一天处决罪犯,家长也不能在这一天教训孩子。 2、晚上的时候会打火堆,每个人都跨火堆,祈福驱灾。(除夕也打火堆,但是神的火,凡人是不能跨火堆的) 正月初八 谷子的生日,传说是诸星下界的日子,天空星斗出得最全。 正月初九 玉皇大帝的诞辰,要举行盛大的祭天活动,向天公祝寿,并且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健康。 正月初十 石头的生日,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要祭祀石头。某些地区有抬石头神的说法。 正月十一 子婿日,是岳父宴请女婿的日子。用初九庆祝“玉皇诞”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儿。 正月十二到十六 1、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 2、正月十五叫元宵节,也叫上元节,这一天要燃灯、吃元宵。 3、正月十六是小孩的节日,所有的小孩拿出自己的灯笼对着别人的重重一撞,然后笑着看灯笼着火,这个叫做「碰灯」。讲究的是今年的灯笼不能留到明年,必须以「碰灯」的方式销毁。 另外,在整个春节期间,都是不可以打碎家具,万一打碎了,要赶快说声“岁(碎)岁平安”或“落地开花,富贵荣华”。 这些都是老礼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很多礼仪都已经不合时宜或已经消失了,仅用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新时代还是要讲究新的礼仪。

风俗习惯 2021-02-11 23:40:00  
元宵节是几月几日?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来历习俗

元宵节是几月几日?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来历习俗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the Lantern Festival),春灯节,是中国民俗传统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元宵节是几月几日?关于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来历和习俗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早在2000多年前在西汉就存在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日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地区到全国各地的发展过程。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被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命名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上元节的由来,《岁时杂记》记载说,这是因循道教的陈规。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合称“三元”。汉末道教的重要派别五斗米道崇奉的神为天官、地官、水官,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并以三元配三官,说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日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日生。这样,正月十五日就被称为上元节。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说:“正月十五日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而元宵节俗真正的动力是因为它处在新的时间点上,人们充分利用这一特殊的时间阶段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愿望。

节日大全 2011-08-25 22:45:29  
农村老话“腊月忌尾,正月忌头”的意思 过年禁忌

农村老话“腊月忌尾,正月忌头”的意思 过年禁忌

农村老话“腊月忌尾,正月忌头”,在农村过年你都知道哪些禁忌? 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村娃,从小没少听一些过年的禁忌,大多还都是以老俗语形式流传下来的,是古人人生经验的总结,像“腊月忌尾,正月忌头”,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所谓“腊月忌尾,正月忌头”,是说从腊月到正月这期间,也就是岁末年初,需要注意一些禁忌。那么,过了这么多年的年,你都知道哪些禁忌? 1、腊月忌讳搬家(老话说“人搬三道空,火搬三道熄“。腊月天气又偏寒,这个时候搬家可能会给人带来各种不适应导致生病什么的,所以腊月忌搬家) 2、腊月忌讳借钱。(经常听村里老人说:别在腊月、正月向人讨债。同时,在腊月期间不要借钱给外人,因为借钱出去意味着破财、晦气,你自家的财气向外流,不是好兆头) 3、大年初一忌扫地、忌往外泼水。(说法是别把自家的“财”给扫出去了) 4、大年初一不煮新饭菜,要吃除夕的过年饭。(意喻去年的东西吃不完,年年有余) 5、年间不可吃稀饭。(说是过年的时候吃稀饭,一年中若有远行,则会碰到大风雨或遭意外) 6、不可以打人、骂人,口出恶言、秽言。(春节是一年的开始,如果打人骂人,那一年都要在纷争中度过,就算是自家小孩犯了错,父母也不可以打骂儿女,实在是很多淘气小孩的“免死金牌”!) 7、大年初一、初二不能洗衣服。(说是初一、二是水神的生日,所以这两天不要去洗衣服。;而且洗衣服的水流出去了,也意味着“财气”流走了) 8、叫别人起床,不能直接叫姓名。(大年初一叫别人起床,不能直唤其姓名,不然对方这一年都要被催促着做事,意头不好) 9、初一到初五,白天不可午睡。(毕竟是过年期间,客人比较多,如果午睡的话,那来了客人就不好接待了;也喻意着人一年都会懒惰) 10、嫁出去的女儿,初二才能回娘家。(嫁出的女儿如果初一回娘家会导致娘家贫穷,且会给亲兄弟带来厄运,所以要等到初二才能回娘家) 但是,俗话也说“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其特有的风俗,就像有人是二六过大年,有人是二七过大年,还有在二九的。但是,大体上年间的忌讳也会许多的相似之处 。虽然有一些“小迷信”色彩,但是这也是“年味”的一种体现,你说是不是? 而关于“腊月忌尾,正月忌头”,你们村还有什么别的忌讳吗?

风俗习惯 2019-01-10 15:26:24  
“正月不理发,腊月不搬家” 农村过年习俗知多少

“正月不理发,腊月不搬家” 农村过年习俗知多少

“正月不理发,腊月不搬家”,这些农村习俗你知道多少?长知识 临近年关,出门在外的人都已经准备回家过年了。春节是中国最传统的节日,当然也流传下来很多风俗习惯。虽然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风俗,但在中国还有很多风俗都是相似的。比如大家常说的“正月不理发,腊月不搬家”。从字面意义上看就是正月里不能剪头发,而在腊月里却不能搬家。但是你知道为什么在农村会流传着这样的风俗习惯吗?这些习惯又有哪些讲究呢?和运河边百科(www.yunhebian.com)一起来了解下吧。 01、正月不理发 所谓的正月不理发,就是正月里不能剪头发,尤其是有舅舅的小孩子。如果被舅舅知道你在正月里剪头发,舅舅是会生气的。因为很多地方流传着正月理发死舅舅的说法。虽然不少人在正月里剪头发也没有证实死舅舅的预言,但大多数人还是避讳的。 为什么会有正月理发死舅舅的说法呢?这大概要从清军入关说起。清军入关后前汉人的思想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随意短发。而清军如果后,都开始剃发。如果不剃头发就会被称作“旧思想”即“旧思”。而“旧思”的谐音同“舅死”。所以就有了正月理发死舅舅的说法。 如今大家都知道了这是一种封建迷信的思想,也都知道这不是真的。但还是都会在腊月里理发,尽量不在正月里理发。不管是信还是不信,就当是为家人祈福,也很少有人会在正月里理发了,毕竟家人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02、腊月不搬家 腊月是一年中最后的一个月,进了腊月就预示着要过年了。因为在过年前有祭祖的习俗,会把家里的祖先都请回来,然后供上鸡鸭鱼肉之类的吃食。如果这时候搬家,会让祖先找不到回家的路。另外腊月里搬家,会让灶王爷不认识新家的位置。对家庭的福运都是不利的,所以很少有人会在腊月里搬家。 搬家是一个体力活,如果搬家的话,势必要找很多人来帮忙。可是在腊月里,大家都忙着过年,根本没时间给你搬家。还有就是如果腊月搬新家的话,对周边的环境不是非常熟悉,邻居也都不认识。这样别人家过年都是热热闹闹的,而你家就会冷冷清清的。 还有就是腊月搬家,很多亲戚都不知道你搬去了哪里。过完年后走亲戚的时候,会让很多亲戚找不到家门。所以很少有人会在腊月里搬家。 03、过年习俗知多少 除了正月不理发,腊月不搬家以外,过年还是有不少讲究的。比如腊月里不能做房子,腊月里不能向外借钱,腊月里也不能讨债。因为腊月里向外借钱是会散财的,预示着破财,晦气,自己家的钱财会向外流,是不吉利的。如果腊月里追着人家讨债,也是一种不吉利的行为。所以如果欠别人钱,一定要尽量还给人家,不要等人家来讨债。另外在农村嫁出去的闺女是不能回娘家过年的,还有的地方讲究年初一是不能打扫卫生,不能动针动线的。要说起来,过年的讲究还真多。不过现在知道的年轻人却不多了。 “正月不理发,腊月不搬家”,这些农村习俗你知道多少?长知识。在你们那里过年都有哪些习俗呢?俗话说“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俗。”每一个地方的风俗习惯也都是不同的。

风俗习惯 2019-01-10 15:14:50  
正月十一:“子婿日”

正月十一:“子婿日”

正月十一:“子婿日” 在传统文化中,正月十一是“子婿日”,是岳父宴请女婿的日子。一般来说,在民间,正月初九庆祝“天公生日”剩下的食物,除了在正月初十吃了一天外还剩下很多,所以娘家不必再破费,就利用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儿,民歌称为“十一请子婿”。 重温新年十日歌 年初一:一寤觉(音告)来太阳照东窗,起身忙换新衣裳;家堂君亲天香点,祖宗尊像挂中堂。九子果盘装齐整,预备客人来来往;今朝叮嘱佣人莫扫地,小儿吃饮莫淘汤。 年初二:儿童更欢喜,昨口初一不出户,今日要到亲眷人家去拜拜年。哥哥弟弟手相牵,东家留吃饭、西家排酒筵;临到走,还有二百压岁钱。 年初三:去拜丈母哉。姑爷带仔姑娘———同来,人得门。笑口开。拜见文人权道恭喜。拜见丈母说发财。茶又好,酒又好,隔壁伯婆含笑问姑娘。啥时候。踏月养个小宝宝。 年初四:夜不眠,家家接财神,处处放吉鞭。五路正神当中坐,招财利市分两边。斤头蜡烛煌煌亮,齐供羊头元宝鱼。回家拜跪忙碌碌,一心奉敬办至矣。呜乎,哪有千万财神爷,分身到你店堂里。 年初五:伙友要吃开张酒。酒酣快猜拳;五对八马不离口。有个朋友聊下去,有个朋友要分手。来来去去各自忙。来者心欢喜,去者心悲伤。劝君莫悲伤,以后须要巴巴结结争个好面光。 年初六:仍穷新衣服。锣鼓声喧震耳聋。预借元宵习练熟。元宵闹花灯。各处有风俗。龙灯身袅袅,虹灯芒族族;叮嘱小儿勿买糖。省下钱来买蜡烛。状元及弟旧名词。要换共和称五族。 年初七:人生日。早餐餐毕取秤来,称出轻重最划一。哥哥称了六十斤,弟朗称了四十七,开口向哥道,休发诩。明年弟弟多吃肉。发个大块头超过你。 年初八:麦生日,农户家家祈丰年。世间一日没了麦。将有何物柬充饥。一粒麦,种下田,待到秋成九秋天,不知费了气力几多许,才得摔掼稻吃新米。 年初九:天生日。世间人人都靠天。做事先求弗欺天。婆婆拜佛好修行。新华无事都念经,修得百年无毛病;交好运,退灾星,好行方便发善心。 年初十:地生日。有天还有地。比是爷娘不多异,人畜房屋都依地;米麦百谷都生地。菜蔬风味拿来祭,祭他生日他欢喜。人生忠孝与节义,地维赖以立;作事须求脚脚踏实地。 广西:正月十一“炮龙节” 广西宾阳县举办独具特色的地方传统节日——“炮龙节”。“炮龙”是一种舞龙,但比常见的舞龙大,身长约40米,短的有7节,长的有11节。 每年农历正月十一晚,宾阳县都要举办“炮龙节”,“炮龙”所到之处,各家各户燃放鞭炮、夹道相迎,有“炮声不停,龙舞不止”之说,故称“炮龙”。 正月十一“请紫姑日” 最早记载“紫姑”的文献是南朝宋人刘敬叔的《异苑》。大致说紫姑是人家的小妾,遭原配的嫉妒,并在正月十五这天被害死在厕所里,天帝怜悯,封她为厕神。 但民间敬奉紫姑并非因为她是厕神,而是紫姑代表了封建社会中深受压迫的女性,才得到女性的崇拜,把她奉为弱女子的保护神来祭祀。 一般来说 ,过了正月初七,人们就开始陆陆续续地上班了,部分单位可能会将春节长假延长到正月初十,正月十一才正式上班,而这时又临近正月十五元宵节了,所以人们对吃汤圆、看秧歌、猜灯谜的渴盼又增添了几分。

风俗习惯 2015-10-27 13:57:44  
全国各地正月十五关于元宵节的风俗习惯

全国各地正月十五关于元宵节的风俗习惯

元宵节是几月几日?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各地关于元宵节由来的说法很多,有三种说法流传较广。 关于元宵节的传说:一说,元宵节是汉文帝为纪念“平吕”而设,因为平息吕氏之乱是正月十五;二说,元宵节是人们为庆祝一年中的第一次月圆之夜而设,又称“上元节”;三说,元宵节起源于“火把节”,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隋书·音乐志》日:“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中国各省市元宵节习俗,全国各地元宵节习俗不太相同,运河边百科(www.yunhebian.com)特别整理出关于中国各省市元宵节的习俗。 【北京元宵节的习俗】 老北京最热闹的节日不是春节,而是元宵节。从农历正月十三到正月十七,北京的老百姓要整整娱乐五昼夜。老北京的元宵节,最重要的活动是赏灯。明代北京的灯市在东城灯市口,元宵夜,街道两旁列市,上至珠宝玉器,下至日用百货,一应俱全,各铺户俱张挂绢纱、烧珠、明角、麦秸、通草制成的各式花灯,供人观赏。到了清代,灯市遍布整个北京城。 【河北省元宵节的习俗】 永平府元宵节,有病的妇女群聚窑下,称“陶灸”。儿女交错度桥,称“度百厄”。也有人以纸裁剪为九条纸绳,信手打结以卜休咎,称“结羊肠”。又以十二个面盏贮油放入锅中蒸熟,以面盏积水之多寡来预卜该月的晴雨。静海县上元节以大馒头为节食。庆云县元宵节男子请五祖教拳棒,女子请紫姑卜休咎。 【山东省元宵节的习俗】 淄博市淄川区的元宵节临水人家多放河灯。泰安市宁阳县的元宵送灯至祖坟。滨州市博兴县的元宵节有照灯的习俗。男孩子提著灯,绕枣树六圈,口念“嘟佬嘟佬,开花结枣”六遍,就能使枣树丰收。日照市莒(jǔ)县男女老少于正月十六到野外踏青,称之“走老貌”,据说每年走一次可永葆青春年少。 【河南省元宵节的习俗】 襄城县元宵吃馄饨汤,称之“团圆茶”,娘家接已嫁的女儿回家过节,县元宵庆灯时,老幼有病者,皆以火灸石龟。本地有河桥的,相率过桥。若无桥,则以木板搭数丈高之“天桥”,称为“走百病”。

风俗习惯 2013-01-18 13:14:14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