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佩卿 (1919—1988) 原名毛秀娟,女,越剧名演员。浙江嵊县东乡灵鹅村人。曾任第一至四届省政协委员,第七、八届市政协常委,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省戏剧家协会理事,市戏剧家协会主席,多次被评为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与先进生产工作者。名列《中国越剧大典》名人卷。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生平3艺术成就4演绎剧目 基本资料1 中文名:毛佩卿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919年逝世日期:1988年职业:越剧名演员代表作品:《红鬃烈马》、《梁祝哀史》、《吕布与貂蝉》等 人物生平2 1931年5月到镇上“大华舞台”绍剧科班学艺。不久,女子“的笃班”遭取缔,班主就将“大华”挂牌为小徽班。1933年大华舞台解散,首次到宁波演出,参演的第一部戏是《红鬃烈马》,她饰薛平贵。1934年在镇海顶替竺素娥上演《龙潭寺》,崭露头角。1935年入宁波素凤舞台戏班。抗战爆发后,戏班解散,赴沪参加姚水娟领衔的越吟舞台戏班,饰二肩小生,与傅全香结为姊妹。后来与邢竹琴搭档演出《梁祝哀史》、《吕布与貂蝉》等戏又获成功。1941年,她与商芳臣、林黛英一起组建了“标准越剧团”,首次领衔主演,为当家小生。1942年,她与商芳臣、林黛英一起组建了“标准越剧团”,首次领衔主演,在上海民乐剧场演出,始饰头肩小生(当家小生)。1946年领衔组班来甬,演出《沉香扇》,时有“香艳杰作,拿手好戏”誉称,遂定居宁波,以天然舞台为主要演出场地,先后与白玉琴、潘少楼等搭档,推出了《双喜临门》、《好花结好果》、《黄金梦》、《 艺术成就3 1933年,首次到宁波演出《红鬃烈马》时,她有意识地将绍剧的唱腔融入越剧唱腔中,观众感到耳目一新。做工潇洒,吐字清晰,唱腔富有韵味。1934年在镇海上演《龙潭寺》,主角竺素娥突然倒嗓,她临时顶演竟一炮打响,从此崭露头角。参加姚水娟领衔的越吟舞台戏班后,艺路渐宽,唱腔一新,又因饰薛平贵一角再获观众赞誉,报上称她为“后起之秀”。后期悉心传艺,为培育青年和宁波实验越剧男女合演工作继续作出贡献,男小生张伟忠等即为她的门生。 演绎剧目4 《红鬃烈马》、《梁祝哀史》、《吕布与貂蝉》、《沉香扇》、《双喜临门》、《好花结好果》、《黄金梦》、《文天祥》、《李闯王》、《文天祥》、《国破山河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