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烹饪技巧
蔬果榨汁前先烫熟有助于保存营养物质

蔬果榨汁前先烫熟有助于保存营养物质

  鲜榨蔬果汁是很多白领女性的养颜秘笈,蔬果中富含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以及巩固组织细胞,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益处。对于容易感冒、牙龈出血以及抵抗力低下的人群,多增加蔬果摄入量是有很大好处的。但是,蔬果的营养物质含量在不同的状态下会有很大的不同,当然,直接食用的效果是最好的。   蔬果汁即使鲜榨也会流失大部分营养  我们进食蔬果最主要是想吸收其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但是在刀片高速旋转下,果蔬的细胞被破坏,其含量丰富的维生素C遇到多种氧化酶,马上就损失严重。当然,类黄酮、花青素等蔬果中的抗氧化成分也会遭到破坏。此外,很多不溶性的纤维和钙等微量元素,都会留在果蔬渣子里面,所以如果你只是喝榨出来的果汁,当然也会和这些微量元素擦肩而过了。这部分的营养能够防止肠胃病变,减少癌症的发病率,并且能够减少糖尿病患者对于药物的依赖。  而我们在咀嚼蔬果的时候,因为不会产生如刀片般的破坏力,因此蔬果中的维生素大部分还是被保留下来了,剩下的营养成分也随着我们吞进肚子里的蔬果,会身体吸收。因此,相比起直接食用蔬果,榨汁的方式并非恰当的食用方法。  榨前烫熟食材能保存营养成分 //   对于咀嚼能力较弱的老年人和婴幼儿,榨汁的方法会比直接食用更实际可行。那么在果蔬榨汁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方面,能够最大限度的保存果蔬的营养成分呢?  第一,在榨汁之前先烫熟食材。把水果蔬菜在沸水中略微烫一下,把那些氧化酶“杀灭”掉,也让组织略微软一点,然后再榨汁。这样,不仅维生素的损失变小,出汁率增加,还能让榨汁颜色鲜艳,不容易变褐。特别是那些没有酸味的蔬菜,比如胡萝卜、青菜、芹菜、鲜甜玉米,一定要烫过再打汁。  第二,尽量不要多榨,冰箱保存更有益。如果没有经过烫煮,榨汁之后应当马上喝,不可以存放。可以说,在每一分钟当中,维生素和抗氧化成分的损失都在增加。如果经过烫煮再打汁,酶已经被灭活,那么在冰箱里密闭暂存一天应当是可以的。但注意要尽量减少果汁和空气的接触,避免氧化变褐。

烹饪技巧 2021-09-07
蒸水蛋添加温水更嫩滑

蒸水蛋添加温水更嫩滑

  蒸水蛋在不少人记忆中有童年的味道,小时候妈妈为你专门蒸的水蛋总是又滑又嫩,自己怎么就做不出来呢?蒸水蛋除了简单的加调味,一些小细节以及加水的温度都是很讲究的,赶紧看看怎么才能蒸出有妈妈味道的水蛋吧。  蛋液要打匀。一般蒸水蛋用两个鸡蛋即可蒸出一个人的分量。首要步骤就是要把蛋白液和蛋黄充分打匀,如果不充分打匀的话,蒸出来的水蛋在底层会有一层硬硬的白色固体,十分影响口感。打匀的标准以能看到蛋液微微起泡为准,然后把泡沫轻轻筛掉。可以在打好的蛋液中加入适量的食盐做调味。  蒸碗可以抹一层油。在将蛋液倒入蒸碗的时候可以在碗壁和碗底抹上一层薄薄的油,除了能让鸡蛋蒸出来更加嫩滑之外,还能避免蒸出来后鸡蛋粘住碗。  加水比例是1:1。蒸水蛋最重要就是加水的分量。水加多了容易变蛋花汤,加少了蒸出来的鸡蛋容易变硬变干并且十分咸。最好的水量应该是和蛋液的量持平,即蛋液和加水量的比例是1:1。这个水量应该怎么把握?拿不准的情况下可以用鸡蛋壳作为量杯,刚好就是1:1的比例了。值得提醒的是,加的水最好是温水,过冷过热都容易影响口感。  蒸蛋一定要盖好盖子。在蒸锅里面时,需要在蒸碗上方覆盖一层保鲜膜或者盖子,避免水蒸汽接触鸡蛋,影响口感。 //   五分钟左右即可。蒸水蛋千万不要太久,太久容易老,一般情况下,五至七分钟就刚刚好。具体的时间要看蛋液多少而定。  蒸水蛋还可以加料。如果喜欢的话,还可以在蛋液中加入瑶柱、瘦肉、香葱等佐料,味道也别有一番风味。业百科weixinnc.com(www.39.net)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85501999-8819或39media@mail.39.net

烹饪技巧 2021-09-07
苦瓜也能制成不苦美食 翻炒时间不要太久

苦瓜也能制成不苦美食 翻炒时间不要太久

  苦瓜是一种可以生熟两吃的食材。日吃生苦瓜两至三根能达到快速减肥的效果,但这种方式因为容易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而没有被大众所接收。其实炒熟的苦瓜一样有解毒减肥的功效,而且巧妙的烹饪方式还可以将苦瓜炒出清香甜味。好身材和美食两不误,是不是很让你动心?   苦瓜不苦从切工开始  如果想要做一道没有苦味的苦瓜美食,并不只是在烹饪过程中才有小技巧,连切苦瓜都技巧。细心观察的网友会发现,苦瓜苦味较淡甚至有清甜味的菜肴,其中的苦瓜片都是斜切并且薄到有点透明。所以在家切苦瓜时最好采取斜切的方式,并且尽量切薄。  只要在切苦瓜采用斜切的方式,就能把苦瓜的苦味最大程度散掉。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将苦瓜切开两半后,需要用勺子将中间部分挖掉,尤其那层白皙膜,挖得越干净苦瓜越不苦。  盐抹或者炒前飞水都可减少苦味 //   切成薄片的苦瓜可以放在盐水中浸泡10分钟左右,炒菜的时候再取出在开水中稍微过一下水。这样处理的苦瓜在烹饪时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苦味,还会带出淡淡的清香。  苦瓜不适合炒太久,时间太久后苦瓜的苦味会越明显,并且从卖相上看会变得暗绿色。炒苦瓜应该用大火快炒,五分钟内起镬味道最佳。业百科weixinnc.com(www.39.net)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85501999-8819或39media@mail.39.net

烹饪技巧 2021-09-07
玉米五种吃法大PK

玉米五种吃法大PK

  玉米被称为“天下第一主食”,吃法很多样,哪种吃法更值得推荐呢?   烤玉米:最不推荐。明火温度过高,会破坏玉米的营养,同时,还可能生成一些致癌物质,尤其是路边卖的烤玉米,烤的时间一般都特别长,就更不健康了。  专家建议:烤玉米确实好吃,实在是贪这一口的人,建议改吃烤箱制作的玉米,因为烤箱温度、时间可自行设定,一般设置在100℃左右比较利于营养成分保存。  蒸玉米:比煮玉米好。与蒸玉米相比,煮玉米置于水中,难免流失一部分营养,比如水溶性的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  专家建议:如果您一天中蔬菜水果吃得很多了,水溶性维生素摄取量够了,就大可不必非得改变自己的吃法了。但无论是蒸还是煮,从营养的角度讲,都不建议煮太长。除非您肠胃不好,需要煮久一点,以帮助吸收。  玉米粥:糖尿病人慎选。玉米粥除了部分维生素有所损失,其他营养成分并无太大差别。 //   专家建议:把玉米做成粥时,升糖指数比其他吃法要高,糖尿病人最好慎选。糖友家庭,如果有剩下的玉米面,最好做成玉米窝头或者玉米面饼。  玉米煲汤:营养更全面。很多人忽略了玉米煲汤的吃法。其实,把玉米放到排骨汤或者鸡汤里煮着吃,不仅自身营养不会丢失,还能中和肉的油腻感。煲的时候再放点胡萝卜,一份菜的营养就更丰富了。  专家建议:其实,吃可以很灵活,没有最推荐,只有最适合。只要在食品安全、营养均衡的框架内,想怎么吃都可以,不必苛求。

烹饪技巧 2021-09-06
用硬水煮饭会得结石吗

用硬水煮饭会得结石吗

  硬水中Ca2+、Mg2+盐含量高   硬水是相对于软水而言的。水的硬度是以水中肉眼看不见的Ca2+、Mg2+等盐的含量来衡量的。尽管其他盐离子如Fe3+、Al3+、Mn2+等也会使水的硬度增加,但一般情况下它们的存在量很少,所以检测时不予以考虑。有一个专门的标准来界定水的软硬,凡是硬度大于8的水都属于硬水,反之就是软水。  所以说水的硬度是反映矿物质离子含量的一个指标。根据这些离子在烧开水的时候是否容易沉淀,又可以将硬度分为暂时硬度和永久硬度。暂时硬度是Ca2+、Mg2+等盐离子在检测的时候可以检测出来,但在实际烧开水的过程中,这些矿物质会以一种沉淀的形式析出,也就是平时所见到的水垢;而永久硬度指的是有些Ca2+、Mg2+等盐类化合物,无论怎么加热都不会沉淀,会让人喝进肚子里。  草酸钙不会被肠道吸收  有人问:用硬水淘米煮饭会不会导致结石?用硬水洗菜会不会导致结石?肾结石、尿路结石的主要成分是草酸钙,如果人摄入了太多的草酸,再喝硬水就增加了一个草酸与钙结合的便利条件,可能增加结石的风险。  但是,如果用硬水淘米、洗菜、焯菜,那么此时水中的钙离子正好可以与菜中溶出的草酸相结合形成草酸钙沉淀在体外,即便被吃进肚子,草酸钙也难以被吸收,最终以粪便的形式排出,从而避免草酸与体内的钙相遇,自然就可以减少结石生成的可能。  补钙不能指望水中的钙  水中的钙吸收不成问题,但是靠水补钙并不靠谱。硬水的钙含量一般在100mg/1L左右,大概只有牛奶的十分之一,也不及许多蔬菜中的钙含量。再加上这些钙在水烧开的时候还要沉淀很多,留在水中的就更少了。所以虽说硬水中的钙有一部分可以吸收,但靠它补钙,距离我们每日需要的800mg钙可谓杯水车薪。  硬水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带来水垢。水垢沉积于水壶中顶多是影响美观,但如果沉积于工业的锅炉、管道等,会造成设备故障,需要定期检测与清理,否则可能会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 //   硬水泡茶也会影响茶叶的口感,甚至营养价值。例如茶叶中的鞣酸等成分可以与硬水中的钙、镁离子结合形成沉淀物。  有些人的水土不服,可能与水质有关系。尤其是不经常喝硬水的人,喝多了硬水可能会造成肠胃功能紊乱而出现不适症状。  如果用肥皂洗衣服,硬水会降低肥皂的去污能力。这是因为硬水中钙、镁离子在作怪。这些离子将肥皂正常去污成分中的钠离子置换掉,同时起泡性差,去污能力下降。

烹饪技巧 2021-09-06
教你五个小技巧帮你炒菜少油烟

教你五个小技巧帮你炒菜少油烟

  我们很多人在做饭的时候都是要忍受油烟的,所以很多的人都是不喜欢在厨房里做饭的,那么是不是我们要是有效的去除油烟,就能保证我们的健康了,下面我们就给大家说说如何在做饭的时候能减少油烟吧。   第一,炒菜时油温不要过高,不要等到食用油开始冒烟后才开始炒菜。  第二,选择食用油尽量选择大品牌的精炼食用油,小市场里销售的自榨食用油,以及农村地区普遍食用的食用油,颜色均比较深,且含有大量杂质,而这些杂质的存在,会加速油烟的产生。  第三,要及时清理锅里锅外的油垢,油烟有一部分是油脂过热产生的,另一部分则是这些油垢、锅垢高温加热后产生的。因此,锅灶要及时、彻底地清洗。 //   第四,抽油烟机通风要顺畅,不要为了节约而不安装抽油烟机,定期要对抽油烟机进行清洗维护,保证唤起设施的工作效率。  第五,相当数量的研究报道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能够降低肺癌的发病风险。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E、视黄醇、膳食纤维、硒等多种成分,具有抗癌作用,因此在饮食上也可以加以预防。  其实上面的五个小技巧都是很简单的小技巧,但是正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技巧,能让我们的厨房里少很多的油烟,没事我们就试试吧。

烹饪技巧 2021-09-06
烹调土豆5个窍门

烹调土豆5个窍门

  在烹饪师眼中,土豆是一种可塑性强的好食材,不仅能用来烹炒煎炸,还可用于炖煮煲汤。有几个烹调土豆的技巧跟大家分享一下。   新土豆炖煮,老土豆烹炒。新鲜土豆口感细嫩稠滑,容易做熟。由于其水分多、糖分多、胶黏性较好,在水中仍能保持块状,吃起来口感很面,所以适合做汤、炖烧菜等;而老土豆相比新土豆,在营养上没有很大差异,但水分减少,口感爽脆,下锅后不会发生新土豆那样易黏锅、易糊的现象,适合烹炒。  削皮,只需去掉薄薄一层。土豆皮下面的汁液中富含多种营养素,所以削皮时只削掉薄薄的一层就可以了。用钢丝球轻搓土豆表面,很轻松就能将外皮去掉薄薄一层,且不会损伤里面的“土豆肉”。新土豆则可用冷热水交替去皮,把土豆放入热水中浸泡一下,再换到冷水中,这样也能很容易地去皮。 //   切完马上泡在水里。土豆中含多酚氧化酶,在氧气的作用下会发生褐变,从而影响土豆色泽。因此在烹饪过程中,切好的土豆应及时放在水里,以防氧化变黑。在浸泡时,可在水中加少许醋,一来可以有效地防止褐变,二来能让土豆口感脆爽、不黏不糊,三来能减少土豆中维生素和矿物质等的流失。需要提醒的是,土豆切完后最好马上烹调,以防营养素流失到水中。  小火炖容易熟。土豆用文火炖煮,才能均匀地熟烂,若急火煮烧,会使外层熟烂甚至开裂,里面却是生的。另外大火炖,汤汁不断翻滚会使土豆块外面煮烂,更容易糊锅。  土豆泥带皮蒸保存营养。带皮蒸的整土豆营养损失更少,尤其是维生素C保留得更多,是最营养的吃法。去皮蒸会让水分更容易进入土豆中,这样蒸出来的土豆水分太多,口感不好。另外,做土豆泥时也最好带皮整个蒸熟后,再去皮捣制成泥。

烹饪技巧 2021-09-06
做出美味清蒸鱼的八个秘诀

做出美味清蒸鱼的八个秘诀

  很多家庭主妇对于清蒸鱼都很发愁,怎样才能做出美味的清蒸鱼呢?别急,小编马上告诉你八个制作清蒸鱼的秘诀,保你做出的清蒸鱼好看又美味。   秘诀一:选择大小合适的鱼。如果我们去现买鱼来做清蒸鱼,那最好购买一斤左右的鱼。这样的鱼个头比较适中,好入味,且摆盘美观。  秘诀二:鱼的处理技巧。在处理鱼时,清除掉鱼的内脏后,将鱼肚子上脊骨从腹内斩断,这样可以使鱼蒸熟后保持原有的形状。  秘诀三:备齐蒸鱼的调料: 料酒、麻油、盐、葱、姜等。把料酒、盐均匀的涂抹在鱼腹和鱼背上,此时注意,鱼背上要划上几道口子,这样便于入味。然后在鱼腹内塞上葱姜,这样能让鱼更加美味,且形状更加饱满。  秘诀四:蒸鱼时,在盘底横放上几根葱段,已到达使鱼盘分离的效果,这样便于鱼受热均匀,且熟的快。  秘诀五、蒸鱼时要让鱼“站”在盘子里,即鱼像游动时那样立起来,可利用用两节大葱来撑开鱼腹,使鱼平稳立住。  秘诀六、摆好鱼好,即可上锅蒸了,但是注意上锅前,必须先把笼屉下的水烧开,然后在放入鱼盘。并且注意掌握火候,控制蒸鱼的时间,一般十分钟为宜。  秘诀七、关火后先别打开锅盖,利用锅内余温再蒸几分钟后出锅。这样能使蒸出的鱼肉质更加松软,味道更加鲜美。 //   秘诀八、上桌前加点料,鱼出锅后,在上面撒点葱丝,淋点麻油,一盘色、香、味俱全的清蒸鱼就可以上桌啦!  怎么样这八个秘诀是不是简单易行啊?别看简单,它们可是做出美味又好看的清蒸鱼必不可少的步骤哦!  最后特别提醒:吃鱼最好不要吃马上宰杀的鱼,一般鱼杀后用保鲜膜覆盖冷藏四到五个小时再吃比较好,这时的鱼肉细菌含量较少,蛋白质才能充分转化为人体易吸收的氨基酸。

烹饪技巧 2021-09-06
肠胃不好做菜先焯水

肠胃不好做菜先焯水

  众所周知,肠胃不好的人在饮食方面有许多禁忌,比如应该细嚼慢咽、吃易消化的食物等。我想提醒大家的是,肠胃不好的人,做菜前最好先焯水。   这是因为,蔬菜属于植物性食品,它们有坚韧的细胞壁,其中富含未经软化的纤维,还有些蔬菜含一定量的抗营养物质,如草酸,它们对肠胃都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因此,即使是能生吃的蔬菜,肠胃不好的人最好也不要生吃,如生菜、紫甘蓝等。蔬菜经过焯水后,纤维得到软化,同时一些抗营养物质也会被去掉。如此以来,焯水后的蔬菜对肠胃的刺激作用会减小。此外,把蔬菜煮软、打成泥等也是肠胃不好的人吃蔬菜的好方法。 //   肠胃不好的人最好选择蒸、煮、烩、焖等烹调方法,不宜用油煎、炸等方法加工食物。

烹饪技巧 2021-09-06
炖羊肉加些黑豆

炖羊肉加些黑豆

  时下正是吃羊肉进补的大好时机,说起炖羊肉的配菜,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白萝卜。很少有人知道,羊肉还有一个绝佳搭档——黑豆。   这个搭配有多种好处,第一,羊肉和黑豆都是富含蛋白质的食材,但它们的来源不同,两者一起炖煮,其中的动物性蛋白质和植物性蛋白质能够氨基酸互补,更有利于蛋白质的利用;第二,羊肉中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和胆固醇,而黑豆中含有的植物固醇具有抑制人体吸收“坏”胆固醇、降低血液中“坏”胆固醇含量的作用,同时黑豆中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血脂,保护血管;第三,从中医的角度分析,黑豆具有“补肾、补五脏、暖胃肠、壮筋骨、活血化瘀、祛风、解毒、益寿”的良好功效,而羊肉具有“补肾壮阳、温补气血、开胃健脾”的作用,因此两者同食,补肾暖身的效果会更好,尤其适合肾虚体寒、气血两亏的人食用。 //   这道菜中,羊肉和黑豆的比例约为10:1,具体做法是,将黑豆洗净提前浸泡4~12小时;把羊肉洗净切块,如果感觉肉不太新鲜,可以先进行沸水焯烫,注意焯烫时间要短,去掉血水即可;把肉、黑豆和浸泡豆子的水一起放入铁锅或砂锅当中,加入适量的冷水,水量不用太多,能没过肉即可;再加入料酒、生姜、葱段等可以去膻的调料,调味料不宜过多,以免夺去肉本来的香味;调料加好之后,大火烧开,然后改成微火慢炖。一直到汤香气扑鼻、肉柔软好嚼、黑豆软烂为止。出锅的时候,撇去浮油,根据自己的口味放入盐、葱等调味即可。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身体怕热,经常大便燥结,容易上火,应少吃这道菜。旺火导致的咳嗽痰多、消化不良、关节炎、湿疹患者则应忌食。

烹饪技巧 2021-09-06
家里必备两种勾芡淀粉

家里必备两种勾芡淀粉

  做菜勾芡是营养专家提倡的烹调方式,它不但能“锁住”菜肴中的营养成分,还能保护胃黏膜。现在市面上不仅有玉米淀粉、土豆淀粉,还有绿豆淀粉等,让消费者挑花了眼。本期,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它们的区别。   这些淀粉都是从粮食作物中提取加工得到的。不同的淀粉中,支链和直链结构的比例不同,影响勾芡的黏度和亮度。其中,玉米淀粉应用最广,吸湿性强。主要用于滑炒、滑熘、醋熘、氽、爆等技法成菜的烹制中,使食材的口感更为软滑。尤其对于细嫩部位的鸡、鸭、鹅“三禽”和猪、牛、羊“三畜”,以及鱼、虾、蟹等海河鲜原料,玉米淀粉的上浆效果很好。而土豆淀粉黏性足,质地细腻,色洁白,尤其是透明度很好,常用羹类勾芡。因此,家庭烹调中备好这两种淀粉就已经足够了。 //   此外,绿豆淀粉透明度比玉米淀粉好,稳定性比土豆淀粉好,但黏度特别大,极容易成块,一般用来做凉粉和粉丝;木薯淀粉口感很有弹性,一般多用于精调味道的食品,比如蛋糕布丁等,西米露里面的西米也是由它加工成的;小麦淀粉是麦麸洗面筋后加工而成的,用来勾芡容易沉淀,一般作水晶透明中式点心用,比如水晶冰皮月饼等。

烹饪技巧 2021-09-06
炒绿叶菜少放醋

炒绿叶菜少放醋

  烹调菜肴时适当加点醋,不但使菜脆嫩好吃,还能保护维生素,促进钙、铁、磷等矿物质的溶解吸收,但并不是所有的菜都适合放醋。   绿叶菜呈现翠绿色是因为其中含有大量的叶绿素及其衍生物。绿叶蔬菜中的叶绿素一般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加热烹调过程中,叶绿素非常不稳定。研究证明,醋中含有的乙酸(醋酸)会破坏叶绿素的结构,将叶绿素变成“脱镁叶绿素”,失去其原有的绿色,蔬菜也会迅速变成黄褐色。这样既破坏了菜肴的美感,又使菜肴营养价值降低,因此,烹炒绿叶菜要少加醋或不加醋。 //   需要提醒的是,叶绿素在室温下不容易被乙酸破坏。因此,凉拌绿叶菜时可以适当放些醋。

烹饪技巧 2021-09-06
豆腐怎么吃最营养

豆腐怎么吃最营养

  豆腐是我国的“国菜”,不管是自家餐桌还是高档宴席上,都能找到它的身影。豆腐的烹饪方法多种多样,到底哪种做法最能发挥它的营养呢?我们来给常见的豆腐做法排个序吧。   第一名,冻豆腐,最常用于涮火锅和做汤。豆腐在冷冻后,组织间的水分冻结形成冰,这些冰结晶会把豆腐的网状结构撑大,从而更有利于人体的消化吸收。而且,冷冻后豆腐中的钙、蛋白质等营养素基本上没有损失。冻豆腐的做法也简单,把切好的豆腐凉水下锅,加适量盐,待水煮开后,继续煮1分钟,将豆腐捞出,过凉沥干后放入冰箱冷冻室即可。  第二名,拌豆腐,如小葱拌豆腐和皮蛋豆腐等。这是豆腐最简单的烹调方式,对其中营养素的影响也最小,且不会引入过多的油脂。需要提醒的是,豆腐比较容易变质,买回家后最好先彻底加热,拌时要少加盐。 //   第三名,烧、炖、煮豆腐,如麻婆豆腐、鲫鱼豆腐汤、肉末豆腐等。这是大家最常用的烹调方法,此过程中,豆腐本身的营养损失较小,且跟其他食物搭配,营养素利用也更全面合理,但烹调中容易引入过多的油盐,从而对健康不利。炖煮豆腐除了要少油少盐外,还要给豆腐找好“搭档”。比如搭配鱼等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可以促进豆腐中钙的吸收利用;搭配肉类等可以实现氨基酸互补,使蛋白质的组成更加合理;搭配青菜,可以补充更加丰富的维生素。  第四名,煎、炸豆腐,如千页豆腐等。煎炸之后,豆腐表面微黄,口感香脆浓郁,特别受人喜爱。但这样烹调使豆腐的含油量大大提高,而且煎炸时温度往往过高,豆腐的营养损失也最严重,甚至还可能产生致癌物。建议尽量避免这种烹调方式,若实在要用,要控制好用油量、油温和加热时间。  除此之外,把豆腐做成腐乳也是一种非常健康的吃法,因为豆腐发酵后,部分蛋白质变成了更容易消化吸收的氨基酸和多肽,并且产生更多的B族维生素,钙、镁等矿物质的吸收率也会提高。但自己在家制作容易染上杂菌,可能带来食品安全隐患,建议选购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

烹饪技巧 2021-09-06
怎样才能减盐不减咸

怎样才能减盐不减咸

  众所周知,减盐对身体健康有很大好处。但是,一些重口味的人,尤其中国北方人,菜里少了咸味,就觉得难以下咽。 //   对此,营养专家鲍建松博士以自己的经验为百姓支招:做菜时,可用酱油、豆酱、芝麻酱调味,或用葱、姜、蒜等香料提味。酱油、豆酱所含的盐分远低于单纯用盐,而且做出的菜比直接用盐味道更好;北方人日常膳食多为咸香味,可适当改善口味,用甜、酸、辣味代替咸味。比如灵活运用蔗糖烹制糖醋风味菜,或用醋拌凉菜,既能弥补咸味的不足,还可促进食欲。同时具有天然酸味的柠檬、橘子、番茄等都可以用;可以利用蔬菜本身的强烈风味,如番茄、洋葱、香菇等和味道清淡的食物一起烹煮提味,如番茄炒蛋。青菜少放盐,否则容易出汤,导致水溶性维生素丢失;炒菜出锅时再放盐,这样盐分不会渗入菜中,而是均匀散在表面,能减少摄盐量;或把盐直接撒在菜上,舌部味蕾受到强烈刺激,能唤起食欲;鲜鱼类可采用清蒸、油浸等少油、少盐的方法;肉类也可以做成蒜泥白肉、麻辣白肉等菜肴,既可改善风味又减少盐的摄入;老百姓在做菜的时候,先加盐和味精,然后再额外添加酱油和酱料,这种烹饪习惯往往很容易让钠盐摄入过量。建议用鸡精和鸡粉来烹制家常菜,不仅味道更加鲜美,而且利用原料中天然咸味来取代部分钠盐的调味作用,可以适当少用钠盐,从而提高菜肴营养水平。

烹饪技巧 2021-09-06
五招去鱼腥最有效

五招去鱼腥最有效

  鱼类热量少、口感好,并且营养丰富,因此很多人都喜欢吃。但人们却因为鱼的腥味而烦恼,要怎样才可以去除鱼的腥味呢?其实,只要好好地把握技巧,就可以有效地去除鱼的腥味了。下面小编教你如何去鱼腥。   1.煎鱼防粘锅。可在烧热的锅里放油后再撒些盐,也可净锅后用生姜把锅擦一遍。还可把锅烧的热一点,油温高一点,再放入鱼,鱼遇到高油温表皮会立即变硬,不会粘锅,然后再改用小火把鱼煎透。  2.烧鱼防肉碎。在做红烧鱼前,先在锅里把鱼煎透或炸透,油量要大,油温要高。烧鱼时汤不宜过多,一般以水没过鱼为度。不要翻动鱼身,烧制过程中,用勺将汤汁不断浇淋在鱼身上,这样即使鱼肉入味,还可以保持鱼的原形。  3.去腥晚放姜。烧鱼时有人喜欢把姜与鱼一起下锅,认为这样可去除鱼腥。其实不然,过早放姜会使得鱼体浸出蛋白质阻碍生姜的去腥效果。可以先把鱼在锅里煮一会儿,待蛋白质凝固后再放姜;也可在爆锅时烹入少量醋和料酒,起到去腥解腻增香的作用。如果还是觉着有腥味,出锅前撒上点蒜末,效果非常好,特别是烹制长时间冰冻的鱼。 //   4.蒸鱼用开水。蒸鱼时先将锅内水烧开,再蒸鱼,切忌用冷水蒸。因为鱼在突遇高温时,外部组织凝固,可锁住内部鲜汁。蒸前最好在鱼身上洒一些鸡油或猪油,可使鱼肉更加滑嫩。还可以封上保鲜膜,防止鱼的鲜味跑掉或滴上蒸锅水冲淡鱼的味道。  5.冻鱼放奶烧。烹制长时间放在冰箱里的鱼时,可适当在汤中放些鲜奶增加鱼鲜味。鱼从冰箱里取出后,最好自然化冻,也可放在置有少许盐的容器中解冻,目的在于冻鱼肉中的蛋白质遇盐会慢慢凝固,防止其中液体流失,而失去营养。  如果你喜欢吃鱼,但是觉得接受不了鱼的腥味,现在就来学习几招,让你做的鱼味道更加完美吧。喜欢美食是热爱生活的表现,把食物做的精致一些,自己吃的舒服了,身心都会受益无穷的。

烹饪技巧 2021-09-06
排骨的4种美味做法

排骨的4种美味做法

烹饪技巧 2021-09-06
<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