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湘潭的槟榔全国有名,但近年来,湘潭等地患口腔癌的中青年人越来越多;熏腊、腌制食品是出门在外的湘西游子常常回味的家乡美味,但消化道癌症在湘西地区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湖南人性子烈爱喝酒,在永州等民风尚酒的湘中南地区,肝癌成为不少人身体的“隐形炸弹”。 肿瘤专家表示,不同地区居民的长期饮食生活习惯,确实可能成为某类癌症发生的高危因素。本周是第十九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本报特意邀请肿瘤专家盘点我省居民易致癌的四大饮食生活习惯。 熏腌食品让胃很受伤 典型病例: 62岁的邹师傅是怀化麻阳苗族自治县人,同大多数的湘西苗族人一样,邹师傅爱吃自家灶火熏制的腊鱼腊肉,常常是从年头吃到年尾。酸萝卜干、泡菜等腌制小菜也是他饭桌上的常备小碟。今年过年后不久,邹师傅出现呕血、黑便的症状,到医院一检查竟是胃癌。 专家点评: 省肿瘤医院肿瘤新药临床研究病房主任、副主任医师 杨农:湖南人的一些饮食习惯是诱发癌症的因素之一。比如,湘南爱吃高盐食物,湘西爱吃熏腊腌制的食品和酸辣食物,这些食品中都含有较高的致癌物亚硝酸盐。在湘西地区,部分居民有一天只吃两顿饭的习俗,不规律的饮食容易诱发胃病,进而发展成慢性胃溃疡甚至胃癌。 预防胃癌要多吃绿色、黄色蔬菜;少吃咸、腌、干硬、发霉的食物;限酒;40岁以上的男性、有家族史、慢性胃病史的人,应定期体检。 七成口腔癌病人爱吃槟榔 典型病例: 湘潭人王权(化名)从21岁起爱上了嚼槟榔,每天3包,持续吃了1年。22岁的时候,他的舌头下面和舌边缘开始反复溃疡,甚至还出现了红色斑块,疼痛难忍。到医院检查,发现竟然得了舌癌。 专家点评: 省肿瘤医院头颈外一科主任、主任医师 陈杰:接诊数据显示,近一年来科室接诊的40岁以下病人中,7成左右的口腔癌病人爱嚼槟榔。长沙、湘潭、岳阳、益阳等爱嚼槟榔的地方,口腔癌的发病率也更高一些。 在嚼槟榔过程中,口腔粘膜会和槟榔中所含的生物碱及多种亚硝基胺化合物发生反应。亚硝基胺化合物已被认为是引起口腔粘膜病变的一种基本因子,口腔粘膜长期处在此种环境下,会发生病变,导致纤维化,即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极有可能转变为癌,这正是嚼食槟榔的可怕之处。 豪爽喝酒很伤肝 典型病例: 每次有客人来永州,负责单位接待工作的刘建设(化名)总要让对方深深地感受到永州餐桌上的酒文化,12句劝酒词说完,他就陪客人至少喝了12杯以上的酒。而这还只是喝酒的“头菜”。如今45岁的他已是重度酒精肝。医生提醒他,如果不尽早戒酒并治疗,重度酒精肝很可能会导致肝硬化甚至发展成肝癌。 专家点评: 省肿瘤医院肝胆外科主任、主任医师 吴飞跃:正常人每天酒精的适宜摄入量为50g,如果摄入量过多,多余的酒精会给肝脏造成负担,久而久之形成慢性酒精性肝硬化。长期大量饮酒的人,肝细胞反复发生脂肪变性、坏死和再生,导致肝硬化,最终转化为肝癌。另外,湖南病毒性肝炎患者较多,大多数患者依然大量喝酒,酒精诱发相关基因发生改变,最终造成肝脏恶性病变形成肝癌。 内分泌失调也是患癌诱因 典型病例: // 刚满40岁的长沙人章莉(化名)最近被确诊为乳腺癌,得知这一消息,她的朋友都不相信。在别人眼里,家境优渥的章莉既不用辛苦上班,也不用操持家务,每天不是打麻将就是和朋友泡吧玩乐,闲散自得,怎么可能得上乳腺癌? 专家点评: 省肿瘤医院老干内科主任、主任医师罗以:长时间坐着不动,会导致内分泌失调,使得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改变,对于女性,这大大提高患卵巢癌和乳腺癌的风险。且在密闭的空间,吸烟会使肺的负担更重,引发肺癌。
 
            每天吃500克蔬菜、600克谷类、5种水果、90克红肉、6克食盐…… 这是李先生的抗癌食谱。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癌症的重视,渐渐地出现了许多“数字式”抗癌食谱。 每天这样吃真能抗癌?抗癌作用到底有多大? 第十八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将至,主题是“饮食与癌症”,为此,记者特意采访了国家中西医结合肿瘤重点学科主任、全军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肿瘤科主任欧阳学农主任医师,为你解读“抗癌食谱”。 抗癌首先是不吃什么,而不是要吃什么 “癌症是一个细胞增殖和凋亡的过程,饮食往往是一个诱发过程。”欧阳学农介绍,约有1/3的癌症与饮食有关,主动控制摄食成分和改变饮食习惯,在抗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科学研究发现,高脂肪与高热量饮食与乳腺癌发生呈正相关,可能与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前列腺癌和胆囊癌的发生有关;肺癌病人常缺维生素A和硒;喉癌、口腔癌与吸烟、酗酒有关;甲状腺癌与饮食中缺碘有关;鼻咽癌与饮食中亚硝胺污染有关;食物过硬、过于刺激性,或进食过快过烫,长此以往,易患食管癌;糖精摄入过多,可能是膀胱癌的发病因素之一;辛辣食品、高盐饮食,会损伤胃黏膜,促使胃壁上的细胞萎缩,从而容易诱发癌变;霉变的食物中含有大量的黄曲霉素,是引起肝癌的罪魁祸首之一…… “因此,科学的‘饮食抗癌’,对人的健康有益无害。”欧阳学农说,“首要的是改变一些饮食习惯,不吃什么,而不是要吃什么。” 抗癌食谱或有效果,但应个体化 研究发现,一些食物中的特殊成分可以有效阻止癌细胞的生长和繁殖。 通过饮食抗癌是否有效?有多大效果?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机体,特定食物在人体消化后被吸收,其成分必然会发生变化,而且许多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恰恰是被人体吸收分解后才被激活。”欧阳学农说:“因此还没有哪种试验能证明食物的抗癌成分能发挥多少功效,更无法确定在某个特定人身上能有多大作用。但是,健康饮食有助于抗癌已经逐渐得到医学界的认可。” 据介绍,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和某些植物化学物质的介入,能增强人体自我修复和防范的能力,对致癌物质和促癌因子起到明显抑制作用,从而阻断癌细胞生长。比如多吃水果、蔬菜、干豆、全谷类食品、豆类及其制品,可以增加淀粉和纤维素的摄入量,从而降低结肠癌和直肠癌的患病几率。 // “因此,在临床上每一位医生都会对社会和百姓提出一些食物预防癌症的相关知识。”欧阳学农说,“但不能千篇一律,而且一旦有癌症高发因素,还是要及时到医院确诊,并在医生的建议下调节饮食,不可自作主张。” 他解释,特定食疗对某些人有效,但针对另外一个人,也许适得其反。比如蛋白粉、雪蛤、胎盘粉等雌激素替代品可抗衰老,但却容易导致乳腺癌,有乳腺癌高发因素的人应少吃。比如,豆类对肠道有好处,却可加重肾脏负担,肾癌病人不宜多吃…… “要想防癌,抗癌食谱最好个体化。”欧阳学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