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薇,别名:薇草、知微老、老瓜瓢根、山烟根子、百荡草、白马薇、白前、老君须,拉丁文名:CynanchumatratumBunge.萝藦科、鹅绒藤属直立多年生草本,根须状,有香气。叶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顶端渐尖或急尖,基部圆形,两面均被有白色绒毛,特别以叶背及脉上为密;伞形状聚伞花序,无总花梗,生在茎的四周,花深紫色,花萼外面有绒毛,花冠辐状,外面有短柔毛,并具缘毛;裂片盾状,圆形,与合蕊柱等长,花药顶端具1圆形的膜片;长圆状膨胀;柱头扁平。蓇葖单生,向端部渐尖,基部钝形,中间膨大,种子扁平;种毛白色,花期4-8月,果期6-8月。根及部分根茎供药用,有除虚烦、清热散肿、生肌止痛之效,可治产后虚烦呕逆,小便淋沥,肾炎,尿路感染,水肿,支气管炎和风湿性腰腿痛等。 目录 1基本资料 2形态特征3生长习性4地理分布5分类学6名称7栽培技术8鉴别方法9主要品类10化学成分 基本资料1 中文名:白薇别名:白龙须,白马薇,白马尾,白幕,半拉瓢,翅果白薇,春草,大白薇拉丁学名:Cynanchum atratum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合瓣花亚纲目:捩花目 科:萝藦科 亚科:马利筋亚科 族:马利筋族 属:鹅绒藤属 形态特征2 直立多年生草本,高达50厘米;根须状,有香气。叶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5-8厘米,宽3-4厘米,顶端渐尖或急尖,基部圆形,两面均被有白色绒毛,特别以叶背及脉上为密;侧脉6-7对。伞形状聚伞花序,无总花梗,生在茎的四周,着花8-10朵;花深紫色,直径约10毫米;花萼外面有绒毛,内面基部有小腺体5个;花冠辐状,外面有短柔毛,并具缘毛;副花冠5裂,裂片盾状,圆形,与合蕊柱等长,花药顶端具1圆形的膜片;花粉块每室1个,下垂,长圆状膨胀;柱头扁平。蓇葖单生,向端部渐尖,基部钝形,中间膨大,长9厘米,直径5-10毫米;种子扁平;种毛白色,长约3厘米。花期4-8月,果期6-8月。 生长习性3 适宜草丛、草坡、干旱地、干旱荒地、灌丛中、海岸沙滩、河边、林缘路边、林中、林中草甸、山谷、山谷溪边林中、山坡、山坡草丛中、山坡草甸、山坡疏林中、疏林中、溪边,宜温和湿润的气候。以排水良好、肥沃、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或壤土为宜。生长于海拔100-1800米的河边、干荒地及草丛中,山沟、林下草地常见。 地理分布4 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生于山地。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北、河南、陕西、山西、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广东、湖南、湖北、福建、江西、江苏等省区;西自云南西北经向东北方向,经陕西、河北直到黑龙江边,南至约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东至沿海各省均有分布。朝鲜和日本也有。模式标本采自北京附近。 分类学5 白薇,别名:薇草、知微老、老瓜瓢根、山烟根子、百荡草、白马薇、白前、老君须,拉丁文名:CynanchumatratumBunge.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捩花目;萝藦科;鹅绒藤属;白薇。 名称6 白薇(本草经)薇草(名医别录);知微老(药谱);老瓜瓢根(辽宁);山烟根子(北京);百荡草(广西);白马薇、白前(江苏);老君须(四川)据研究,张刻重订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上,山草类下“白薇”图与蒙自陆刊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卷七,山草类“白薇”图相似,而以后者的形态更近本种。《图经本草》:“白薇生平原川谷,今陕西诸郡及舒、滁、润、辽州亦有之,茎叶具青,颇类柳叶,六、七月开红花,八月结实,其根黄白色,类牛膝而短小,今人八月采之。”实非本种。据谢宗万考证,苏颂所谓白薇恐即柳叶白前Cynanchumstauntonii(Decne.)Schltr.exLev.之误。 栽培技术7 整地:冬季或早春翻地,深20-25cm;碎土耙平后作畦,宽1.5-2m,高15-20cm,畦沟宽30cm。苗床宜精耕细作,疏松土壤,作成1-1.4m宽的床地。种植:分直播和育苗法两种,3-4月中旬为播种适期。直播法:点播或条播。点播按株距30cm、行距30cm开穴,每穴播下种子6-8粒,播后覆盖薄土。条播行距30cm,开浅沟将种子均匀播入,覆土3-4分。育苗法:3月上中旬播种,条播,行距10-12cm,将种子均匀的撒入条沟,覆细土2-3分,再盖草木灰一层,灌水湿润。幼苗高达10-12cm时即可移栽。行距30cm,株距25cm,移栽后须灌水。幼苗生长过密,必须进行间苗。将细小、瘦弱、密生的苗拔除。直播的,当幼苗长出3-4片真叶时,即可松土除草,以后再进行3-4次。移植的,在成活后松土除草3-4次,同时培土。经常注意灌水,特别在夏季,5、6月份,要注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追肥1-2次,可用人粪尿 鉴别方法8 性状鉴定干燥根茎类圆柱形,略横向弯曲,呈结节状,长约1.5-3-5cm,直径约0.5-1-2cm;表面灰棕色至棕色;质坚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类白色。根呈细长圆柱状,有时弯曲或卷曲,丛生于根茎上,形如马尾,长约10-15-20cm,直径约1-2.5mm,表面黄棕色,有细纵皱。质脆,易折断,折断时有粉飞出。断面略平坦,类白色至浅黄棕色,皮部发达,木部很小,仅占直径的1/3。气微弱,味苦。以根色黄棕、粗壮、条匀、断面白色实心者为佳。显微鉴定根横切面:表皮为类多角形细胞,外壁稍增厚。皮层约为20余列类圆形薄壁细胞,含细小淀粉粒和草酸钙簇晶;内皮层细胞扁长,凯氏点明显。表皮为径向延长的细胞。中柱鞘为1-2列切向延长的薄壁细胞;韧皮部窄;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管胞、木纤维及木薄细胞壁均木化;导管直径8-56μm。根茎横切面:表皮为径向延长的细胞。皮层于节处有石细胞。韧皮部较窄,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 主要品类9 直立白薇:又名:三百根、牛角胆草、苦胆草、羊奶子,多年生草本。植物体具白色乳汁。根茎短,簇生多数细长的条状根。茎直立,叶对生;具短柄;叶脉在下面稍隆起。伞形花序腋生,小花梗短,花黑紫色。蔓生白薇:与白薇相似,区别在于植物体不具白色乳汁,茎上部缠绕下部直立,叶质地较薄。花小,初黄绿色,后渐变为紫色,花冠裂片内面被柔毛。易混物种小白薇萝摩科植物渍娃儿藤TylophorayunnanensisSchltr.的干燥根及根茎,又称“山辣子”。根茎横卧呈疙瘩状,下方簇生细长圆柱形根。表面灰黄色、红棕色至 暗棕色。质脆,易折(CT1-45-5)。娃儿藤萝摩科植物卵叶娃儿藤Tylophoraovata(Lindl.)Hook.etSteud.多花娃儿藤TylophorafloribundaMiq.的干燥根及根茎。根茎呈疙瘩状。根细长,圆柱形或呈须状。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稍皱缩。质脆,断面黄白色。气香,味辛辣 化学成分10 直立白薇根:含白薇素、挥发油、强心甙。其中强心苷中主要为甾体多糖苷,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白薇素(Cy-nanchol)。蔓生白薇根:中含有C21甾体甙蔓生白薇甙(cynanversicoside)A、B、C、D、E,蔓生白薇新甙(neocynanversicoside)和白前甙(glaucoside)H。
白薇是自然界中的常见野生植物,也是一种药用植物,这种植物生长在地下的根在收取后可以入药,它能为人体补充丰富营养,并能防病治病,下面是对白薇功效作用及药用价值的详细介绍,能让大家对它有更详细的了解。 白薇的功效与作用 1、解毒消肿 白薇是一种味苦而性寒的中药材清热凉血解毒消肿都是它的主要功效,平时人们出现皮肤红肿疼痛和疔疮肿痛时都能服用白薇来治疗,治疗时可以把它与天花粉赤芍等中药材一起研成,细末直接口服,也可以把它们制成药膏外敷在患处,用药后肿痛症状很快就能消退。 2、利尿通淋 白薇不但能清热解毒,还能利尿通淋,他能清除人类膀胱中的湿热,而且能促进身体内尿液生成对人类经常出现的血淋和小便涩痛以及小便不通等,这都有一定治疗作用,在治疗的时候车室可以把它与木通和滑石等中药材搭配在一起煎汤内服。 白薇的药用价值 1、治疗风湿关节痛 风湿关节痛是人类的高发疾病,而入药后的白薇对人类的这种疾病就有特别好的治疗作用,在治疗的时候可以用白味煎汤服用,也可以把白薇与臭山羊还有大鹅儿肠根搭配在一起加高度白酒,浸泡后服用药酒,用药后能尽快止痛还能防止风湿骨痛复发。 2、治疗尿路感染 白薇入药后能提高身体的抗感染能力并能消灭身体内的敏感菌,它是临床上治疗人类尿路感染的常用药,在治疗的时候需要准备五钱白薇和一两车前草,把它们洗净后一起入锅加清水煎煮,煮好以后药汤取出后直接口服,能让泌尿系统尽快恢复健康。 白微这作用于药用价值,就为大家介绍这么多,如果大家还想对他做更深入的了解,可随时关注网站的更新。另外大家平时服用白薇时一定不能过量,不然会出现药物中毒危害身体健康。
白薇很多人都听说过,知道它是一种野生草本植物,其根可以入药,药用价值特别高,那么这种植物的茎与叶子能入药吗?它们有没有药用价值呢?想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可以随小编一起去看看。 有没有药用价值 白薇的茎与叶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它们含有一些白薇苷和一些醇类物质还有一些白薇素,这些物质都是天然的药用成分,能强心也能清热解毒,它的药用功效与白薇的根相似,但是药效却没有白薇根那么出色。 功效与作用 1、清热解毒 清热解毒是白薇茎与叶入药以后的主要功效,平时它可以用于人类阴虚内热以及肺热咳血等不良症状的治疗,能让身体内的热毒分解排出,也能让人体的这些不良症状很快消失。 2、消炎抗病毒 消炎抗病毒也是白薇根茎入药以后的主要功效,它们对人体内的多种炎症与病毒都有很好的抑制和消除作用,平时可以用于人类肾炎与肺结核还能尿路感染以及身体水肿等多种常见病的治疗,治疗功效特别明显。 3、降低血压 降低血压也是白薇茎与叶子入药以后的主要功效,它们能扩张血管也能加快血液循环,可以减少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平时人们出现中风和半身不遂时,把白薇的叶子或者茎取适量与泽兰和炮山甲还有丹参一起煎制服用就可以。 4、清热除烦利尿通淋 白薇的茎与叶子性质寒凉,能利尿通淋,也能清热除烦,平进可以以用于人类小便不利和小便淋漓等症的治疗,治疗时可以把白薇的叶子与茎与木通和和竹叶等中药材一起煎制服用,就能滋阴清热,也能利尿通淋。
白薇是一种不错的中草药,你对白薇的功效与作用有了解过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白薇吧。 白薇的功效与作用 1.中医上认变白薇是一种味苦、成,性寒的一种中草药。白薇的功效有很多:白薇有清热和凉血的作用。白薇可以用来治热病,对于邪入营血或者是身热很久都不能退也有效果,如果得了肺热咳嗽也可以用白薇来治疗,有很多人是产后虚热的,也可以适当服用白薇,如果小便有赤涩类的热痛症状也可以用白薇。 2.产妇产后可能有血虚发热,加上晕厥的情况,可以选择白薇再加上人参,人参、当归、甘草等这些进补型的中草药一些服用。白薇的解热抗炎效果很不错,白薇也可以用来治祛痰平喘 ,白薇除了可以治疗各种发热类疾病以外,还可以对于一些感染类的疾病和结核有效果,对于夏天的中暑有好处,得了肿瘤也可以用白薇、白薇也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白薇一般是煎服,用量为4.5~9g。如果需要大剂量的最多可以到15-30克。
你知道白薇是什么吗?了解白薇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吗?白薇是多年生的一种草本植物,这种植物的茎部在折断以后会有白色的液体流出,它是中药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如果你不了解它,就看看我对白薇作用与功效的介绍吧。 白薇的功效和作用 1、白薇有治疗低烧的作用。白薇在中药里面归于清虚热药材之中,低烧就是虚热的典型表现,人们发病后常常是低烧不退,或者体质虚弱,引起这种疾病的原因有很多,像肿瘤、结核以及感染等,都可以引发低烧,而白薇就对这些病因引起的低烧有明显的治疗功效。 2、白薇还有清暑热和消内火的功效,但是单独食用白薇对预防暑热和去火的功效并不明显,最好能配合着青蒿和地骨皮以及柴胡等中药材一起使用,这样治疗功效会更加明显和出色。 3、白薇有出色的祛痰和平喘功效,是慢性支气管炎以及哮喘类疾病的理想用药。白薇这种中药对人类的血管性晕厥也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它可以调节人体血管神经,减少晕厥症状的出现。 4、白薇对火眼也有一定的治疗功效,人们在患病后可以把五十克白薇加水煎制后服用,效果还是比较不错的,另外白薇对风湿性关节痛也有明显的治疗功效,但是要与臭山羊和大鹅儿肠根等中药材一起使用,每样五钱一起加入高度白酒中泡制成药酒再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