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绵亿是荣亲王永琪与侧福晋索绰罗氏所生育的王府中的第五子,但其他的孩子都早早过世了,所以绵亿是荣亲王永琪独子,那么五阿哥永琪曾经深受乾隆喜爱,为何其独子绵亿却被派去守皇陵? 但是从身世成长上来看,绵亿却很是不幸,荣纯亲王永琪因附骨疽药石无医而病逝于25岁,这一年绵亿才年仅两岁,在他的印象当中父亲的形象都是模糊的。 而且乾隆的五阿哥永琪从小便聪慧非凡,随着年龄的增长更是文武双全,屡屡被委以重任,每次都将乾隆交代的事务办得井井有条,在世时颇受皇帝爱重。 乾隆曾不止一次地将五阿哥永琪引以为傲,嫡子接连夭折的乾隆甚至有了在自己百年之后令皇五子永琪承继大统的想法;奈何五阿哥能力卓越却命格短暂,最终难堪大任便匆匆去世了。 若是五阿哥永琪福寿绵长,说不准后来真的继承皇位,而身为永琪膝下独子的绵亿则是毋庸置疑的皇太子人选,日后父死子继尊荣延续;即便永琪最终没有登上皇位,那必然也是位高权重的王爷,身为独子的绵亿同样能够袭爵。 现实却是幼年丧父的绵亿不仅没有得到无上的尊荣,而且失去亲生父亲倚仗的他越发被皇权边缘化,由于从小缺乏父亲的教导,绵亿的德行均无法与其父亲当年相提并论。 乾隆皇帝起初将自己对已逝皇五子永琪的爱与厚望延续到了绵亿身上,乾隆皇帝对绵亿与永琪神似的聪明好学的品质十分赞赏,再加上感念小小绵亿幼年丧夫的孤苦,乾隆皇帝亲许绵亿在尚书房读书,自己亲自教养这孩子。 但是父亲的爱与教导始终无可替代,随着绵亿年纪的增长,愈发年迈的乾隆皇帝对许多事渐渐力不从心,绵亿的言行举止无人教导与规范,渐渐溺于声色,不仅身体孱弱多病,而且与外界往来甚少。 乾隆加封绵亿为贝勒,嘉庆四年晋荣郡王 在乾隆四十九年时,年满二十的绵亿被封为贝勒;而按理来说,在满清王朝的封王袭爵的规则中,一般子辈的位分会按照父辈的位分降一级来进行封赏。 绵亿的父亲永琪在世时就已经是和硕荣亲王,永琪去世后乾隆皇帝还特别为爱子选择谥号为“纯”,这一字眼在封建王朝时常有正统嫡系的说法,是对皇子位分特别抬高和重视的象征。 所以有这样位高德重的生父珠玉在前,绵亿往下降一级的封号也应该是郡王才对;故而可想而知,被封为贝勒的少年绵亿心下定然困惑与不甘,常年的郁郁寡欢与劳心伤神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加深了他本就体弱的病情。 清高宗乾隆在自己在位后的第六十年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也就是后来的嘉庆皇帝;但此后乾隆仍然训政三年才寿终正寝,嘉庆皇帝也在继位三年后才得以真正亲政掌实权。 新帝亲征先是风风火火诛杀权臣,去邪扶正,对乾隆朝受冤获罪的官员进行褒奖起用,还在宗室内封赏晋升了一些皇室子弟的位分,其中就包括了时为贝勒的绵亿。 绵亿在嘉庆四年被晋为荣郡王,因为与自己年龄相仿,而且幼年又曾有过在尚书房一同温书学习的经历,所以嘉庆皇帝对这个只比自己小四岁的侄子很是亲近爱护。 派守皇陵,触怒皇帝,政治生涯几经沉浮 获封郡王的绵亿还没高兴几天,便收到了嘉庆帝派遣去守皇陵的旨意,古代封建社会贯穿着“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服从思维,所以无论绵亿愿不愿意都只能前往皇陵了。 嘉庆皇帝对同龄侄子绵亿很是照顾,但还派他去做守陵人,这是出于早年丧父没有结党营私的绵亿背景干净易派遣的原因,且处于皇权边缘的绵亿势单力孤必然会很好地完成指令;况且身为爱新觉罗子孙为祖辈守灵也确在情理之中。 两年的守灵生活结束后绵亿被传召回宫,嘉庆帝下令此后守陵人三年一届从皇室子孙中轮流进行;当时被派往裕陵的福长安却嫌守陵日子清苦,便以腿脚不便为由逃脱义务。 臣子们纷纷响应嘉庆帝的心思倡导重罚,但常年不在政治中心混迹的绵亿却看不透其中曲折,直言腿脚不便守陵确实辛苦;这惹怒了嘉庆帝,他认为绵亿为懒惰之人辩护有失皇室后裔风度,于是将其革职罚奉以示惩戒。 不久之后,以为略施小戒能够令绵亿醒悟的嘉庆帝再次任用绵亿,令其担重职,但不到一年绵亿便再出纰漏。 绵亿为两子取名时不顾皇室传统私用金字偏旁的字眼,因此触怒了嘉庆;因此便被革职并退出乾清门改在外廷当差,膝下二子也被嘉庆帝更名为糸字偏旁。 俗话讲风水轮流转,绵亿的政治生涯也并非一直坎坷,他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在嘉庆十八年的癸酉之变中王公大臣均闭口不言明哲保身,只有绵亿挺身而出力劝皇帝速还京师以稳定人心。 绵亿英勇刚直切身为皇帝分忧的作为赢得皇帝赞赏,不仅官复原职还还倍受皇帝宠信,51岁病逝后嘉庆帝为他拟定的谥为“恪”。 五阿哥永琪英年早逝,他膝下唯一的儿子绵亿被嘉庆派去守皇陵,后来的政治生涯几经浮沉,虽未达到其父生前的政治高度,但也算是安稳一生,最终被嘉庆帝视作侄辈中骨肉情深之人,得到了善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爱新觉罗·绵亿(1764年—1815年),多罗荣恪郡王,和硕荣纯亲王爱新觉罗·永琪第五子,生母为侧福晋索绰罗氏,左都御使观保之女。乾隆二十九年生于景阳宫,与永琪第四子是双胞胎。乾隆四十九年十一月,封贝勒。嘉庆四年正月,袭荣郡王(恩封亲王之子降袭郡王)。嘉庆十八年,林清变起,攻入皇宫,时嘉庆方在外,对是否回京师犹豫不决,绵亿力请皇帝回去,于是嘉庆听从了他的建议,及时回京。自此,绵亿受嘉庆重视之,宠眷日渥。嘉庆二十年去世,谥”荣恪郡王”,终年五十一岁。子奕绘,袭贝勒。 目录 1基本资料 2爱新觉罗·人物生平3爱新觉罗·爵位世系 基本资料1 中文名:爱新觉罗·绵亿国籍:大清民族:满族出生地:京师出生日期:乾隆二十九年八月十五日逝世日期:嘉庆二十年三月初五日职业:多罗荣恪郡王 爱新觉罗·人物生平2 乾隆廿九年八月十五日生。生母索绰罗氏,即左都御史观保之女。绵亿聪慧机敏,文静内敛,又熟读经史,擅长书法,乾隆帝十分欣赏,遂亲命绵亿在尚书房读书。加上永琪英年早逝,而其六子中仅绵亿一人能长成,故乾隆特别疼惜自幼失去父亲的他。绵亿于乾隆四十九年,封贝勒。嘉庆四年(1799年),晋荣郡王,嘉庆帝对这位只小自己几岁的侄子倒也十分照顾。话虽如此,但在嘉庆十一年(1806年),绵亿为两子取名时私用金字偏旁被嘉庆帝斥责,更以“不似近支,自同疏远”为由,命绵亿退出乾清门并在外廷当差,也革除他领侍卫内大臣、管园大臣等职务。及后绵亿替两子更名为糸字偏旁,加上嘉庆十八年的癸酉之变,绵亿眼看有些王公们毫不在乎的样子,就正色道:“皇上是吾辈何人?即使以亲谊论,也应当代上分忧,况万乘之尊乎?”绵亿遂恳请嘉庆帝速还京师,以稳定人心。其英勇刚直得嘉庆赞赏,刮目相看,官职不但一阵子就恢复了,还倍受嘉庆帝的宠爱与重用。皇帝自此 爱新觉罗·爵位世系3 爵位任期姓名简介荣亲王1765年-1766年永琪清高宗弘历五子荣郡王1784年-1815年绵亿荣亲王永琪五子贝勒1815年-1838年奕绘荣郡王绵亿一子贝子1838年-1857年载钧贝勒奕绘一子奉恩镇国公1857年-1866年溥楣贝子载钧养子奉恩镇国公1866年-1902年溥芸奉恩镇国公溥楣之弟奉恩镇国公1902年-1912年毓敏奉恩镇国公溥芸三子奉恩镇国公1912年-1966年恒煦奉恩镇国公毓敏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