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胀气
孩子吃奶时易胀气 预防宝宝胀气避免引起胀气的食物

孩子吃奶时易胀气 预防宝宝胀气避免引起胀气的食物

宝宝的身体健康状况,是家长朋友们最关心的问题,生活中,孩子在吃奶水的时候就比较容易发生肚子胀气的情况,开始吃主食之后胀气的情况就更多了。那么如果家长们发现宝宝胀气了,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呢?其实也是有一些应对的方法的,今天运河边百科(www.yunhebian.com)就来告诉大家,孩子肚子胀气的时候应该怎么办。 宝宝肚子胀气怎么办 当宝宝在吃奶或者是吃饭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慢慢的来 帮助孩子打嗝 当宝宝在吃奶或者是吃饭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慢慢的来,一定不要急促,吃晚饭之后,最好是可以给宝宝拍拍背,最好是可以打出嗝来。 把宝宝倾斜的放在妈妈的臂弯处,让宝宝的脸正对着大人,这样宝宝就会变得舒服一点了,希望大家能够清楚。 还有一个可供选择的方式是:让孩子仰卧在床,帮助他轻缓地蹬腿,就像蹬踏自行车的模样,但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必须要等到喂奶之后至少一个半小时,才能尝试这种方法。 营养均衡饮食 如果母乳中含的糖分过多,糖分在宝宝的肚子里过度发酵,也容易使宝宝出现肠胀气,这时妈妈就应该注意限制自己的摄糖量了。 此外,如果怀疑自己的进食可能引起宝宝腹胀,那么,母乳喂养的妈妈就应该将那些有嫌疑的食物,如豆类、玉米、红薯、花菜以及辛辣食物从饮食中剔除掉。 培养饮食习惯 在给孩子吃奶的时候,一定要严格的按照时间来,不要让宝宝处于饥饿的状态。否则吃奶的时候孩子会很着急,从而吃进去大量的空气。 吃进去空气是导致打嗝和胀气的主要原因,所以大家一定要记得及时的给孩子喂奶。还有就是在喝奶之后,要给孩子拍一会背部,这样可以帮助宝宝排出空气。 给宝宝按摩腹部 还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可以给把宝宝进行按摩,但是一定要注意,最好是隔着宝宝的衣物,在宝宝的腹部进行顺时针的按摩,这样能够缓解宝宝的腹胀的情况。 建议大家也可以去购买一些专门给孩子用的按摩油,有空的时候就给孩子的腹部做按摩,手法记得要轻柔,对孩子也是很有好处的。 简单的药物 宝宝腹胀、腹痛,也是因为他们太小,胃肠的消化能力太弱,可以根据医嘱给宝宝吃一些“妈咪爱”或者“乳酶生”,以调节小宝宝的肠胃,帮助他消化。另外,在国外也有一些其他的方法在被使用。 例如:有些国家的父母会使用自己的草药茶为一个月以上的宝宝缓解腹胀,调制一杯淡茴香茶,让它自然冷却,然后将20—50克的茶倒进奶瓶,给宝宝喝下去。 虽然这种方法尚没有得到医学的证明,但在那里茴香茶被认为是具有缓解肚腹紧张的效用的,而且几个世纪来一直被他们用来帮助缓解孩子肚子的不舒服。 怎样预防宝宝肚子胀气 1、尽量避免进食一些容易引起胀气的食物。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如果在母亲节制饮食期间,孩子的症状仍然时好时坏的话,便说明母乳不是引起孩子胀气的原因。但如果母亲通过节制饮食后,孩子的胀气有所减轻,那么,妈妈就应该远离那些胀气食物。 2、如果孩子是用配方奶粉喂养,可以尝试换一下其他牌子的奶粉。如果孩子对乳糖不吸收,那么,在选择奶粉时要特别注意一下外包装上奶粉的营养配方。尽量选择那种不含乳糖、豆质的或低致敏性的配方奶粉。当然,换了奶粉后也未必是立竿见影,需要等两个星期左右才能看到效果。 3、一定不要等到宝宝饿的大哭的时候才给他喂食,在宝宝出现哭闹时候,一定要先安抚好宝宝的情绪。 4、喂养姿势要正确。喂养时,要让孩子的脸正对乳房,以保证他的嘴将乳头和乳晕全都含住。使用奶瓶喂奶时,如果听到“咕咕”冒泡的声音,或是看到奶从孩子的嘴角流出来,那说明孩子对奶嘴的含裹可能不是很严密。您可以将宝宝的头摆放成45度,并相应地使奶瓶保持倾斜,使奶嘴总是充满奶水,另外,奶嘴孔的大小也要跟宝宝的月龄相适宜。 5、喂完宝宝之后不要让宝宝立即躺下,可以把宝宝竖着抱起来,让他靠在打人的肩膀上,用手轻轻拍打宝宝的后背,等到宝宝打了嗝后再让他躺下来。 6、可以多给宝宝的腹部按摩。按摩以宝宝的肚脐为中心,沿着肚脐周边用手掌进行顺时针按摩,有助宝宝的肠胃蠕动和气体排出,改善消化吸收。按摩时注意做好宝宝肚脐的保暖。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吃一些调节胃肠道的药物。但如果宝宝腹胀厉害,应尽快就医,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腹胀。 7、让宝宝心情愉悦。喂完宝宝之后不要立即让他睡觉,可以和宝宝多交流交流,用一些肢体语言,宝宝是能感受到的。 家长们朋友们在生活中要多注意观察宝宝的情况,如果发现孩子处于胀气的情况,那么就及时的去给孩子进行缓解。如果想要减少孩子胀气的情况,那么就要尽量避免给孩子吃容易胀气的东西,然后再喂奶的时候注意一下姿势,这些都是很重要的。

婴幼健康 2019-04-07 08:30:13  
肚子胀气的原因 从精神饮食锻炼三方面调整

肚子胀气的原因 从精神饮食锻炼三方面调整

上腹部饱胀、压迫感,即胃胀气,是不少人都有过的不舒服感觉。那么,肚子里老胀气是什么原因?怎么办?下面跟随运河边百科(www.yunhebian.com)了解一下吧! 胀气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方面: 1、消化不良。有些患者体质较差,表现为胃动力不足,常因进食某些刺激性大的食物或者较难消化的食物而导致肚子胀气。另外,肠道菌群失衡,许多废气就很容易在肠道内积聚,也会导致腹部胀气的现象。 2、器质性疾病。如胃肠道肿瘤、慢性胃炎、胃溃疡、胃下垂、胃扩张及幽门梗阻等,均可导致胃肠道积气,表现为腹中胀气感和腹部气体滞留两种现象。当胃肠积气过多时,患者会感到腹部不适,表现嗳气、腹胀、肠鸣亢进。 3、功能性疾病。如消化不良症、肠易激综合征便秘型、神经官能症等。 4、心理因素。生活压力、情绪紧张等,会影响肠胃消化从而导致胀气。 5、饮食不当。过量摄入易引起胀气的食物,缺乏消化酶等,均可能引起胀气。 6、维生素缺乏。长期腹胀可直接影响机体对维生素的吸收,引起维生素的缺乏。有些人腹胀日久后出现皮肤头发干燥,头发失去正常光泽和滋润,间有散在性脱落,产生早秃现象,此为缺乏维生素A所致。 腹胀还可能预示着四种病 大肠癌:大肠癌早期常常会出现腹胀的情况,而且还会伴随着腹痛。肠癌的?腹胀腹痛是由于肠道功能紊乱,或者肠道梗阻而致。部位多集中在中下腹部,多为隐痛或胀痛,还有渐渐加重的趋势。 卵巢癌:一般卵巢癌早期的症状非常不明显,甚至不会产生疼痛的症状,但可能会出现腹部膨胀感,这是由于肿瘤生长迅速造成的,到后期还会伴有腹部肿块及腹水。 颈椎病:很多颈椎病患者会出现腹胀便秘的情况,这是颈交感神经受到了刺激或者是损伤后,信息传递给大脑,导致身体中部分神经产生兴奋,肠道蠕动等等内脏活动反而会减慢,就容易出现腹胀以及便秘的情况。 肝病:肝脏疾病是引起腹胀的重要病因,多见于急、慢性肝炎。尤其是重型肝炎时,腹胀常常是主要且顽固的症状之一;肝硬化患者早期也常常出现腹胀的情况;甚至有些肝癌患者在早期也会有腹胀的症状。 肚子里老胀气怎么办? 建议最好到医院做一次全面详细体检,特别是对胃肠道做详细检查,以了解是否有隐患。如果有病变,要遵医嘱积极治疗。如果确实没有查出隐患,属于胃肠功能性紊乱,应从精神、饮食、锻炼三方面进行调整。 1、保持良好的心态,精神要开朗,生活要规律,睡眠要充足,能使胃肠功能性紊乱逐渐好转。 2、饮食方面,一日三餐要合理分配,避免暴食暴饮,一般吃七八分饱,勿过食,以适应胃肠的消化能力,吃得太多易发生消化不良和胀气;豆制品、土豆、瓜类、豆类等的食物,要注意避免;酸牛奶,特别是含双歧杆菌的酸牛奶,能增加肠道中的有益细菌,抑制肠道中腐败细菌的繁殖和生长,对维持肠道内正常细菌的平衡有益,故适当饮用酸牛奶利于肠道内正常功能的恢复,对消除胃肠胀气有益。 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也可以学习气功,以仰卧式腹式呼吸为主,促进胃肠蠕动,使气体容易排出体外。

常见疾病 2019-08-24 14:33:38  
感觉肚子胀气该怎么办

感觉肚子胀气该怎么办

肚子胀气的原因有哪些 1、便秘 伴随便秘而产生的肚胀,只要治好便秘,肚胀自然消失。如果便秘和肚胀都比较严重,则可用泻药、开塞露等立即见效的通便药物;一般肚胀,则用大黄、决明子、金银花、金果榄一类的中药泡水喝即可;长期来说,还是食疗更好,多吃丰水的水果、蔬菜、酸奶等润肠通便的食物。 2、食物发酵 某些食物本身就易引起胀气,如豆类、麦麸、苹果、桃子、洋葱、甘蓝菜、谷类、以及地瓜、马铃薯等的薯类食物,这些都是属于易产气食物。正常情况下,回肠下端和升结肠有大量细菌存在,如果食糜在这段肠子里,因某种原因停留时间过长,在细菌的作用下,可以引起食糜发酵,产生大量气体,引起腹胀。 3、胃酸过多 胃酸过多容易在肠胃中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进而可能导致胃胀。这种情况往往伴随有打嗝、口气泛酸。在饮食上,少吃寒性、甜味、酸味食品。 4、脾胃弱或是有过肠胃病史和手术史 肠胃消化能力比较弱,如果暴饮暴食和饮食不当,都会导致摄入的食物无法有效消化,潴留于肠胃发酵,产生的气体导致肚胀。因而,可以食用健胃消食片或是消化液等助消化药物,也可以适当食用山楂、杨梅、杨桃等助消化水果,最根本的,还是要注意控制饮食,不暴饮暴食,不摄入难消化的食物。 5、气血虚弱或运动不足 气血虚弱和运动不足导致肠道蠕动不足。导致食物消化不好而在肠道内发酵,进而产生气体,造成肚胀。因而,体弱胀气的话,平时要多锻炼身体,并保证人体营养充足,多吃红枣、桂圆、银耳等补气血的食物,脾胃虚弱的人,久坐不动往往也容易导致肚胀,喝点蜂蜜可以消胀。 6、饮食习惯不好 当吃东西的速度太快、或是边吃饭边说话会导致吃进太多的空气,然后引起肚子的胀气。所以,平时饮食中要注意吃东西速度不要过快,要细嚼慢咽,而且吃饭太快会长胖哦。 7、生活步调快、压力大 肠蠕动功能减弱或消失,会导致肠腔内的气体排不出体外,因而引起腹胀。体内积聚气体无法排出体外,会对消化系统造成压力,使人产生胀气甚至疼痛的不适感。当空气进入体内,人体本能会有打嗝或是放屁的反应,来排出多余的气体。一般来说成年人每天都会排气约10-18次,若有异常不管是排气的次数太多或是没有排气,都会造成异常的胀气。 感觉肚子胀气该怎么办 1、多喝水 多喝水能够帮助促进肠道消化及通便,从而达到排气的效果,缓解肚子胀气不适。 2、腹部热敷或涂驱风油等 在腹部热敷或者涂抹风油精,然后将手掌搓热,顺时针按摩,再逆时针按摩,每天重复2到3次,每次5到10分钟,这样可以帮助肠道运动,促进排气,缓解腹胀。另外,尽量做到不嚼口香糖、槟榔并且戒烟。 3、喝米汤 米汤及大麦粥对胀气、排气及胃灼热等毛病有效。用5份的水加一份的米(谷子或大麦),煮沸10分钟。盖上锅盖再慢炖50分钟。过滤,冷却后,一天喝数次。 4、喝醋 用一汤匙纯的苹果醋加一杯水,在正餐时啜饮,有助消化。也可以早晨起床时先喝一杯柠檬水,它也有治疗及清血的作用。 5、多运动 肚子胀气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老是坐着不动,所以肚子胀气的时候千万不要躺着,这样只会让气体聚集,没法排出。可以做些强度较小的运动,如散步、拖拖地、洗洗衣服等,这样有利于消化,缓解肚子胀气。 6、服用吸附气体药物 在餐前服用某些吸附气体的药物,如药用炭等,可降低肠管内气体张力,使大气泡变校也可服用自主神经调节剂,如谷维素。不过,服用药物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7、及时就医 若胀气很严重,一般方法没法缓解的话,而且胀气时间比较长,超过了五天,并且伴随着腹痛、拉大便有血等情况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以免加重病情。

常见疾病 2017-12-17 11:00:09  
胃胀气的原因有哪些

胃胀气的原因有哪些

胃胀气的原因有哪些 1、激素水平波动 很多女性经期胃胀气,其原因是孕酮激素水平升高,导致腹部及肠道肌肉松弛,建议多摄入膳食纤维。 2、反复加热食物 反复加热面食、米饭和土豆等食物,容易破坏其中的分子结构,形成难以消化的抗性淀粉,导致胃胀气。 3、抗生素 肠胃专家表示,服用抗生素可能会扰乱肠道菌群平衡,导致坏细菌过量繁殖。肠道缺少好细菌,就更容易发生胀气。补充双歧杆菌具有缓解作用。 4、嚼口香糖 专家表示,与吃饭过快一样,嚼口香糖也会吞下更多空气,增加胃肠胀气的风险。含有山梨醇或木糖醇的口香糖会导致胀气危险翻倍。 5、生活作息不正常 还可能定时定量,造成肠道过于饥饿或过于饱食,导致肠道动作异常,长期可以使胃肠负担过重。 6、压力大 焦虑和压力会加重胀气。如果想要摆脱胀气就得想办法去除这些诱因。 7、吃的太快 会使咀嚼不到位,造成消化液和食物不能充分搅拌混合,因而不能进行充分的消化分解,对肠道造成伤害。 8、油腻不易消化 吃的太油腻,造成肠道不易消化。高蛋白质或高脂肪的饮食,易造成肠道菌群改变,不利于有益菌存活。如果油腻食物摄入过多,体内脂肪酶和蛋白酶就会不堪重负,直至耗竭。

常见疾病 2017-10-07 11:29:23  
胃胀气的症状有哪些

胃胀气的症状有哪些

胃胀气的症状有哪些 1、胃脘撑胀 外观又有胀满的形态表现的一种病症,可同时伴有胃脘疼痛、恶心、呕吐、不能进食等临床表现。 2、消化不良 胃胀气多是消化不良,胃肠运动慢造成的,胃炎,胃溃疡的人常会胃胀气。进食过冷,过热,过硬的食物,暴饮,暴食,饮用烈酒,浓咖啡等,导致胃粘膜炎xing病变。食物腐烂或不卫生,导致消化系统细菌感染。蔬菜,水果上的农药残留,大鱼,大肉中的激素残留等,导致肠内菌群失调,产生消化不良。 3、打嗝 每天早起或者饭前、后,均有打嗝现象,并伴随气体喷出,对身体损伤极大,吃不下饭、肉、鸡蛋、凉物、米(大米、小米)粥均不能下咽,身体消瘦,精神抑郁,神经性的头疼和胸闷,伴以乳房忽冷忽热。 4、腹部不适或疼痛 断断续续地有上腹部不适或疼痛,饱胀,烧心(反酸),嗳气等。常因胸闷,早饱感,腹胀等不适而不愿进食或尽量少进食,夜里也不易安睡,睡后常有恶梦。到医院检查,除胃镜下能见到轻型胃炎外,其他检查如B超,X光造影及血液生化检查等,都不能检查出不正常的表现。 5、无食欲 吃不下饭、肉、鸡蛋、凉物、米(大米、小米)粥均不能下咽,身体消瘦。 6、其他:乳房忽冷忽热。 胃胀气多与日常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有关。出现胃胀气的患者应注意饮食调理,少吃甜品,多吃清淡的食物;积极锻炼身体,适量的运动有利帮助消化系统正常运作。 胃胀气怎么办 1、嚼米汤 米汤及大麦粥对胀气、排气及胃灼热等毛病有效。用5份的水加一份的米(谷子或大麦),煮沸10分钟。盖上锅盖再慢炖50分钟。过滤,冷却后,一天喝数次。 2、细嚼慢咽 吃饭时应细嚼慢咽,不要张开嘴巴咀嚼或边吃边说话,边吃饭边喝汤,它们均容易造成消化问题带来胀气。 3、怎样熏豆子 如果你喜欢吃豆子,又不希望胀气,这里教你一个解决办法。豆类在水中似乎会流失大部分产生气体的物质。研究显示,浸泡豆子12小时,或用湿纸巾覆盖24小时,可以大幅度地降低产生气体的化合物含量。用压力锅煮后,再浸泡30分钟,更可以减少90%的此类化合物。 4、喝醋 用一汤匙纯的苹果醋加一杯水,在正餐时啜饮,有助消化。也可以早晨起床时先喝一杯柠檬水,它也有治疗及清血的作用。 5、远离错误搭配食物 食物搭配不良会带来消化问题,例如蛋白质与淀粉就不是好搭档,蔬菜与水果也是不佳的组合,牛奶不宜与三餐同时用,糖不要与蛋白质或淀粉合用。 6、药物的选择 胃部胀气可用胰脏酵素;肠子胀气可用微量矿物质;制酸剂对排气及胀气均无效。当气体产生过多,可用新鲜柠檬榨成汁加1.14升的温水,当作灌肠剂,以平衡体内的PH值。如果体内排气仍持续数日,可用双叉乳杆菌灌肠剂,它可在数小时内解除问题。 7、吃饱后不要马上坐着 吃饱后可以散步或站一会儿,不要马上趴着休息或是坐着,尤其是趴着容易压迫到胃部,造成消化不良、胃胀气甚至胃痛的情形。 8、使用胰脏醇康 如果你曾经作过腹腔手术(例如,切除一段肠子),使用胰脏酵素将有助于消化食物。低血糖症患者也需要胰脏酵索。用餐毕,若感到饱胀、肚内有咕噜声、胀气或排气等,也可服用胰脏酵素。 9、服用嗜酸菌 消化不良型胀气可用嗜酸菌来改善,因为缺乏这些良性菌是最常见的消化不良因素。打开10粒胶囊服用,或使用一汤匙的粉末配方。对乳晶过敏者,可改用不含牛乳的制剂。嗜酸菌也是颇安全的灌肠剂,开始你可能感到轻微的不适,不过大约1小时后即可乎息。

常见疾病 2017-10-06 00:52:08  
了解肚子胀气是何原因所致 缓解肚子胀气要慢速咀嚼

了解肚子胀气是何原因所致 缓解肚子胀气要慢速咀嚼

有的时候明明没有吃多少,却觉得肚子胀气了,肚子胀气非常难受,会让人坐立不安,有人会觉得上个厕所会轻松一些,可是上了厕所反而更难受,情况并没有好转,反而有一种心理上的负担。有时候吃一些吃不易消化的食物就容易在肠胃部制造气体,最后导致腹胀。还有就是吃东西的时候狼吞虎咽,身体不能分泌胃酸或消化酶更容易导致肚子胀气,存在这些情况的朋友就要注意一点了。下面和运河边百科(www.yunhebian.com)一起来看看吧。 肚子胀气的原因有哪些 1、胃肠道细菌产生气体 25%的肠胃炎、胃溃疡病人在病好后会有肚子胀气的症状,可能是因为小肠细菌过度繁殖所致。肠胃炎会破坏你的防御体系,让更多细菌进入小肠,引起过度繁殖。过多的细菌产生气体,引起胀气。 2、饮食误区 摄入难以消化的果糖后可能会产生气体,引起胃胀气。西瓜、苹果、梨和芒果等水果富含葡萄糖和果糖。如果你是摄入果糖后容易胀气的人,应该吃果糖和葡萄糖含量比较平衡的水果,比如香蕉和蓝莓。 3、缺少锻炼 整日久坐不爱活动,会让胃肠也变懒,肠道气体难以顺利排出。身体的活跃会带动消化道的肌肉群,加速气体排放。研究显示,饭后1小时散步的人消化速度明显加快,肠道更通畅。 4、压力过大 人在应急状态下,流入胃肠的血液减少,消化速度减缓。另外,重压会让你的呼吸粗重,比平常吸入更多气体,引起胀气。为了感觉舒服,可以呼气时间长一些,吸气时间短一些,让身体进入更加平静的状态。 肚子胀气怎么办 1、排气 如果你觉得想排气,但又怎么都排不出时,可以将双手对搓,有些微热之后将手放在肚脐两侧,沿顺时针按摩三十六圈,然后再逆时针按摩三十六圈,人工辅助肠道运动,帮助排气通畅。 2、熏足 大病之后或劳倦过度,出现精神疲乏、腹胀绵绵时,可以用干艾叶点燃熏灼足三里穴(间隔1~2厘米),也可用隔姜灸。每次约5分钟,每日1或2次,连熏3~5天。 3、运动 若无大病、重病,出现胀气后,应该增加运动,如快步行走、做体操、收腹等。 4、食疗 ①鸡肫皮煎酒曲:腹中胀气、胃中堵塞、不思饮食的人,可用鸡肫皮30克、生酒曲15克,共煎饮服。每日早晚各1次,连饮数天,可使胀气消除、食欲增加。 如何预防肚子胀气 1、少吃高纤维食物 如土豆、面食、豆类以及卷心菜、花菜、洋葱等,都易在肠胃部制造气体,最后导致腹胀。不要吃不易消化的食物。炒豆、硬煎饼等硬性食物不容易消化,在胃肠里滞留的时间也较长,可能产生较多气体引发腹胀。 2、慢速度咀嚼 如果你是那种塞满一口叁明治就匆匆出门的人,最好改变一下饮食习惯。“造成胀气的另外一个因素就是,身体不能分泌胃酸或消化酶,”营养治疗学家专家指出。“慢慢吃,充分咀嚼——我建议在吃每顿饭时,前叁口东西最好咀嚼25下。 3、喝水 水对身体很重要,它能保持机体有效地工作,然而喝太多水会降低消化液的作用。“吃饭时喝一点点水有助于消化,但是喝太多水会稀释这些消化液,抑制最佳消化能力,”专家提醒道。“所以,吃饭时,慢慢地喝上一小杯水对消化有所帮助。另外,如果你有气胀问题,最好不要喝汽水。 4、适当锻炼身体 每天坚持1小时左右的适量运动,不仅有助于克服不良情绪,还可帮助消化系统维持正常功能。 5、克服不良情绪 焦躁、忧虑、悲伤、沮丧、抑郁等不良情绪都可能使消化功能减弱,或刺激胃部制造过多胃酸,其结果是胃气增多,腹胀加剧。 总结:以上就是关于肚子胀气的原因了,有些朋友整日久坐不爱活动,久而久之会让胃肠也变懒,肠道气体难以顺利排出。身体的活跃会带动消化道的肌肉群,加速气体排放,减少肚子胀气的概率。还有就是人在应急状态下,流入胃肠的血液减少,消化速度减缓,呼进的气体比较多,同样会引起肚子胀气。平时可以多喝点水,一定要在吃饭的时候,慢慢地喝一点点水,这样会对消化有帮助的。

健康常识 2019-04-06 22:16:21  
容易胀气的食物有哪些

容易胀气的食物有哪些

生活中有些人经常会出现腹部胀气,这时会感觉特别不舒服,出现这种情况以后在饮食上就要多加注意,要尽量避免吃那些容易胀气的食物。可是生活中的食物那么多,哪些是容易胀气的食物呢?接下来我会带大家了解这方面的知识。 容易胀气的食物 1、豆制品 生活中常见的豆制品是容易胀气的食物,特别是常见的豆腐,豆浆,以及豆腐脑,还有豆汁等都是容易让人体产生胀气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胰蛋白酶抑制素,这种物质会影响人体,对蛋白质的消化与吸收会对肠胃产生刺激,容易造成腹部胀气。 2、淀粉含量高的食物 生活中那些淀粉含量比较高的食物也容易引发胀气,像平时人们常吃的土豆,南瓜,红薯以及芋头等,就都是容易让人们出现胀气的食物,这些食物中含有大量的淀粉和纤维素,它们进入人体肠道后会导致肠道细菌发酵,会产生过多的硫化氯和氨气,这些气体不能及时排出体外时就能会引发腹部胀气。 3、苹果 苹果也是一种容易胀气的食物,因为苹果中含有大量的果糖和山梨糖醇,而有些人的身体对这些物质的耐受性特别差,它们进入肠胃以后会导致胃肠胀气,会对人体的肠胃健康造成一些不良影响,会影响人类肠胃消化功能。 4、十字花科食物 生活中那些属于十字夸克的食物也容易导致胀气,特别是人们常吃的甘蓝,卷心菜和花椰菜等都含有天然的复合糖这种糖在进入人体后很难被人体消化吸收,而且会在人体内产生气体容易导致腹部胀气,会影响人体的正常消化功能。 容易胀气的食物还有很多,有些人对乳糖不耐,他们在喝牛奶或吃奶酪以后就容易出现腹部胀气,因此大家在平时的生活中应该注意食物的摄入,只有这样才能防止腹部胀气发生,才能让身体保持健康状态。 

蔬菜百科 2021-01-12 11:05:40
胃肠胀气的症状 胃肠胀气原因及吃什么食物好

胃肠胀气的症状 胃肠胀气原因及吃什么食物好

 胃肠胀气是生活中人们经常会出现的一种不良反应,胃肠胀气的症状和原因有很多种,它们出现以后大家要以吃一些特殊食物进行调理,我今天介绍的知识就与它们有关,我不但会告诉大家胃肠胀气的症状以及原因,也会告诉大家出现胃肠胀气以后吃什么食物最好。 胃肠胀气的症状 原因及吃什么食物好  1、胃肠胀气的症状 胃肠胀气是人们消化不良的一种明显表现,它发生以后表现出的不良症状有很多种,像腹痛、恶心以及打嗝等,另外有些人出现胃肠胀气以后,肚子还会响个不停,特别爱放屁或者腹部有胀痛感,再就是人们胃肠胀气时,放的屁会特别臭,这些都是人们的胃肠胀气的常见症状。 2、胃肠胀气的原因 引起胃肠胀气的原因很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们平时吞入的气体过多,另外大肠中的细菌产生发酵也是引起胃肠胀气的一个重要原因,细菌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气体,而且这些气体还很难从人体内排出,时间长了,就形成了胃肠胀气。另外胃酸过多也是引发人们胃肠胀气的一个重要原因,胃酸过多以后会产生二氧化碳并在人们胃部积存。 3、胃肠胀气吃什么食物好 胃肠胀气可以通过多种食物进行调理,最常见的就是豆类食材,大家可以吃一些黄豆排骨汤,也可以吃一些黑豆,都能让人们胃肠胀气的症状减轻,另外也可以多吃一些山楂或者大麦,以及一些容易消化的粥类,对减少胃肠胀气也有很大的好处。

蔬菜百科 2015-08-19 09:24:43
胃胀气吃什么 胃胀气吃什么可以排气

胃胀气吃什么 胃胀气吃什么可以排气

胃胀气吃什么比较好,通常因为工作太忙,或者精神压力大导致肠胃功能较为紊乱,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格外注意我们的饮食了。下面我们就是要给大家介绍下胃胀气吃什么可以排气。这样就有助于我们改善自己的胃胀气问题。 胃胀气吃什么 胃胀气吃什么可以排气 一、胃胀气的原因 第一:食物。很多豆子类食物都比较难消化,所以少吃豆子类食物。同时导致胃胀气的蔬菜也有类似花椰菜,洋葱,大蒜,芥蓝,西红柿等,所以素食主义者也会发生肠道胀气的问题。 第二:除了饮食之外,如果还伴有腹痛腹胀等问题,所以可以通过减少餐食,不要暴饮暴食来缓解胀气问题。 二、胃胀气吃什么排气 第一:白萝卜。白萝卜可以清热消痰,生吃是最好的排气效果,而熬汤也是很合适的。 第二:玫瑰花。泡茶的时候可以选择放入几颗玫瑰花,玫瑰花香气扑鼻,同时可以顺气。 第三:莲藕。莲藕可以通气,调和脾胃,安神凝心,是最好的顺气排气食物。用莲藕熬汤喝疗效很好。 第四:茴香。茴香的叶子可以食用,做成菜馅一起吃能够健脾胃,止痛。 第五:山楂。山楂是可以帮助消化食物,改善腹胀的,无论是生吃还是熟吃都有效果。

保质常识 2016-11-02 22:02:20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