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茗山
茗山法师简介

茗山法师简介

茗山法师(1914—2001),江苏省盐城县西乡人氏(今属江苏建湖)人;自幼随母信佛,19岁在家乡位于收成庄的罗汉院剃度出家,20岁到镇江焦山定慧寺受具足戒,1933考入佛学院第一届肄业;抗战期间,茗山在湖南南岳、衡阳等地,办理佛教会会务,创办佛学讲习所,及出任过衡阳、来阳、宁乡一带的寺院的住持;抗战胜利后返回定慧寺任监院兼佛学院教务主任;1947年出席中国佛教会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国佛教会理事;建国后,相继担任定慧寺、栖霞寺方丈、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副会长等职;茗山佛学造诣高深,精诗文、擅书法,著有《茗山文集》行世;此外尚有《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义》、《弥勒上生经讲义》等流通;2001年6月1日圆寂。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简介3人物著作4人物评价 基本资料1 中文名:茗山别名:俗姓钱,名延龄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江苏建湖出生日期:1914年逝世日期:2001年职业:原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毕业院校:武昌佛学院信仰:佛教主要成就:佛学造诣高深,精通诗文、书法代表作品:《诸经提要》、《茗山讲经录》、《茗山传记》、《茗山日记》等 人物简介2 茗山法师,俗家姓钱,名延龄,江苏省盐城县人,西元一九一四年(民国三年)出生。他自幼随母信佛,十九岁在家乡寺庙剃度出家,二十岁到镇江焦山定慧寺受具足戒,正遇上定慧寺开办焦山佛学院,茗山於当年秋天考入佛学院第一届肄业,时为一九三三年。在佛学院三年毕业,一九三六年负笈武昌,考入太虚大师所设立的武昌世界佛学苑研究班深造;一九三七年,日本侵华战争开始,一九三八年佛学苑受战事影响而停办。茗山法师在湖南南岳、衡阳、来阳、祁阳、宁乡以及长沙等地,办理佛教会会务,创办佛学讲习所,及出任过衡阳、来阳、宁乡一带的寺院的住持。一九四五年,抗战胜利,四六年初夏茗山法师返回焦山定慧寺,担任焦山定慧寺监院,兼佛学院教务主任,主编院刊《中流》月刊;《中流》月刊发行及于日本及东南亚一带,影响颇大。一九四七年春,茗山法师出席中国佛教会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国佛教会理事。茗山法师仍驻镇江焦山,一九五一年出任定慧寺第九十八代方丈。是时 人物著作3 茗山法师佛学造诣高深,通晓经、律、论三藏,精通诗文、书法。著书甚多,其中《诸经提要》、《茗山讲经录》、《茗山传记》、《茗山日记》、《茗山自传年谱》、《茗山文集》成为传世代表作;此外尚有《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义》、《弥勒上生经讲义》等流通。 人物评价4 茗山法师书法作品在十年动乱期间,他被迫离开寺庙,虽历经坎坷,仍坚持个人修持,精进不懈,留下了弥足珍贵的佛学精神遗产。改革开放后,他先后兼任南京栖霞寺、无锡祥符寺、宝华山隆昌寺、盐城永宁寺、建湖罗汉院、射阳息心寺的住持,为定慧寺的恢复、律宗第一山的传承、灵山大佛的建造,倾注了全部的精力和心血,为中国佛教事业的健康发展作出了特殊贡献。茗山法师书法作品他赴世界各地讲经、弘法、放戒,在海内外享有盛名,影响深远,他曾五赴新加坡讲经,在香港连续弘法114天,深受弟子信徒的敬仰,无愧为慈悲楷模、四众导师、一代高僧。

人物百科 2021-11-06
茗山简介

茗山简介

茗山(1914—2001),江苏省盐城县(今属江苏建湖)人;自幼随母信佛,19岁在家乡寺庙剃度出家,20岁到镇江焦山定慧寺受具足戒,1933考入焦山佛学院第一届肄业;抗战期间,茗山在湖南南岳、衡阳等地,办理佛教会会务,创办佛学讲习所,及出任过衡阳、来阳、宁乡一带的寺院的住持;抗战胜利后返回定慧寺任监院兼佛学院教务主任;1947年出席中国佛教会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国佛教会理事;建国后,相继担任定慧寺、栖霞寺方丈、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副会长等职;茗山佛学造诣高深,精诗文、擅书法,著有《茗山文集》行世;此外尚有《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义》、《弥勒上生经讲义》等流通;2001年6月1日圆寂。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概述3人物经历4去世 基本资料1 中文名:茗山别名:俗家姓钱,名延龄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江苏建湖县出生日期:1914年逝世日期:2001年职业:原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毕业院校:武昌佛学院信仰:佛教主要成就:佛学造诣高深,精通诗文、书法代表作品:《茗山文集》、《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义》、《弥勒上生经讲义》等 人物概述2 茗山(1914~2001),江苏省建湖县亭湖区人,1914年3月出生于今盐城市区;俗姓钱,名延龄,法名大鑫,建湖县罗汉院原住持,佛教界高僧大师,曾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 人物经历3 5岁起随母参加佛事,听讲佛经,成为虔诚的佛教信徒。8岁至16岁随父(清末秀才)读书。19岁辍学到西乡收成罗汉院(今蒋营镇收成村境内)削发为僧,从宏台老和尚学习功课经文2年。1933年春,到镇江焦山定慧寺受戒。是年秋,成为焦山成立佛学院第一届甲班高材生,1935年夏毕业,任定惠寺知客。1935年,经佛界太虚大师推荐入武昌佛学院深造。抗日战争爆发后,从武昌佛学院转到湖南南岳祝圣寺,边钻研佛学,边开展湖南佛教抗战工作。先后任湖南华乐寺监院代住持、衡阳市佛教会常务兼秘书、觉民小学董事兼校长。抗战胜利后返回焦山,参加中国佛教整理委员会举办的会务人员培训班,任训育员。1946年夏,接替定慧寺雪烦法师传法,任定慧寺监院、焦山佛学院教务主任、《中流》月刊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担任焦山定慧寺住持,著书讲经,成为国内知名高僧。1983年,创办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经常到全国其他佛学院讲经授课,深受众僧 去世4 2001年6月1日,在上海圆寂,享年88岁。

人物百科 2021-11-06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