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萧何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主人公是谁,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是什么意思?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主人公是谁,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是什么意思?

意思指的是:事情的成败或好坏全由于同一个人的作为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主人公是谁。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是一句成语,为民间对西汉建国功臣韩信一生的经典概括。 “成也萧何”是指韩信成为大将军是萧何推荐的;“败也萧何”是指韩信被杀是萧何出的计谋。 知识拓展 这个成语出自于《史记·淮阴侯列传》。 秦末汉初,淮阴(今属江苏省)有一个名叫韩信的人,年轻时,生活孤苦,很被人瞧不起。后来,韩信投奔项羽,参加反秦。他曾向项羽提过一些作战建议,但都没有被采纳。韩信看到自己的才能无法施展,便改投刘邦。 一开始,刘邦也没有重用韩信,只让他当了一名小军官,一次犯了军法,还差点儿受刑处死。免死后,只让他充当一名管理粮草的小官(治粟都尉)。一次偶然的机会,韩信遇上了萧何。萧何是刘邦的亲信,刘邦对他可以说是言听计从。萧何与韩信一席长谈之后,对韩信非常钦佩,认为韩信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军事天才。但是,正当萧何决定向刘邦推荐韩信的时候,韩信却逃跑了。原来,刘邦的部下多是徐州一带的人,刘邦被封为汉王,封地在汉中,地区偏狭,难以发展。因此,部下因想家而纷纷逃亡。韩信见刘邦没有重用自己的意思,也跟着跑了。 萧何得知韩信逃跑的消息,心急如焚,来不及报告刘邦,跳上战马,连夜把韩信追了回来。刘邦原来以为萧何也逃跑了,非常生气。后来得知萧何竟亲自追回韩信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官,骂萧何是小题大做。萧何向刘邦详细地介绍了韩信的情况,然后说:“韩信具有杰出的军事才能,不是普通的人才。您若甘愿做一辈子汉中王便罢,如要夺取天下,非重用此人不可。”由于萧何的力荐,刘邦终于同意拜韩信为大将军,并选择吉日良时,举行隆重的拜将仪式。 韩信被刘邦拜为大将军以后,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军事才能,为刘邦统一天下、建立汉朝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刘邦做了皇帝以后,却对韩信越来越不放心。首先,解除了韩信的兵权,由“齐王”改封为“楚王”;不久,又将韩信逮捕;赦免后,只封了个“淮阴侯”。韩信闲住长安,郁郁不得志,被人陷害谋反,向刘邦的妻子吕后告发。吕后想把韩信召来除掉,又怕他不肯就范,就同萧何商议。最后,由萧何设计把韩信骗到宫中,吕后以谋反的罪名把韩信杀害在长乐宫钟室。 如何理解“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主要是指对待韩信的启用和杀灭。 秦末农民起义期间,刘邦封为汉王准备与项羽争天下,萧何发现了韩信是个不世出的战争大才。因为韩信没有显赫的出身,也没有实际领兵打仗建立军功,所以萧何一直犹豫着怎样使用韩信,又怎样向刘邦进言推荐。 就在这个时候,韩信觉得在刘邦这里没有出头之日,就趁着夜晚做了逃兵跑了。萧何一听说韩信跑了,都来不及向刘邦进行说明就连夜追赶韩信,直到把韩信带回了军营。这就是著名的“萧何月下追韩信” 刘邦最初以为萧何也跑了,没想到是追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韩信,这才引起重视。在萧何的竭力推举下,又有众将领的反对声中,刘邦才惴惴不安地拜了韩信为大将军,开启了韩信开挂的军事生涯。这就是成也萧何。 消灭了项羽成立了大汉王朝后,刘邦开始翦除各个异姓诸侯王,已经有些自我膨胀的韩信更是在消灭之列。由吕后主持设宴,萧何相约把韩信骗到宫中,以谋反罪处死。因为萧何是韩信的伯乐,韩信太相信他了,就没有任何提防。这就是败也萧何。

资讯百科 2022-02-17
萧何夫人为什么被封为酂侯 背后原因和吕后有关

萧何夫人为什么被封为酂侯 背后原因和吕后有关

  刘邦称帝立汉后,开始对功臣进行封赏,其中萧何被封为酂侯,他的食邑是功臣中最多的。由此也能体现出萧何地位之高,不过此后萧何还是有些惶恐,为了打消刘邦对他的猜忌,决定自毁名声,祈求自保。等萧何死后,吕后把萧何的爵位给了他的夫人,这个举动并不寻常,因为一般来说都是儿子继承爵位,那吕布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实际上,吕后也是为了达到自己的一个目的。   萧何夫人事情发生在公元前186年,临朝称制的吕后下旨,让萧何的夫人承袭酂侯的爵位,享受一万户的食邑。在西汉时期,女性封侯并不奇怪。汉高祖刘邦称帝时,大将奚涓早已战死,刘邦没有忘记他的功劳。不过奚涓既无子嗣,也无兄弟,因此刘邦将奚涓的母亲封为鲁侯,并赐给四千八百户的食邑。   不过,萧何与奚涓情况不同,因为他有很多儿子。萧何的夫人之所以能够继承爵位,其实是吕后的诡计。公元前193年,萧何病死,终年65岁。第二年,汉惠帝刘盈下旨,让萧何的嫡子萧禄继承爵位。可是萧禄福薄命短,在几年后就一命呜呼了。萧禄虽然没有儿子,但他还有不少兄弟,不过吕后却没有让那些庶子承袭爵位。   最终吕后下旨,让萧何的夫人、萧禄的母亲承袭酂侯的爵位,并加封萧何的小儿子萧延为筑阳侯。至于萧何的夫人姓什么,史书上没有交代,只是说“何夫人同”,“同”应该是萧何夫人的名字。萧何的夫人做了七年的酂侯,直到公元前179年,才被汉文帝免去。汉文帝并没有削掉酂侯的爵位,而是让萧何的小儿子萧延继承。   真实原因那么,萧何的夫人对于西汉的建立没有任何功劳,也没有继承爵位的理由,为何却能成为侯爵呢?其实这是吕后的诡计,换言之,吕后这样做其实是为了她自己。吕后之所以能够临朝称制,是因为她的丈夫是汉高祖刘邦,儿子是汉惠帝刘盈,丈夫、儿子是她获得最高权力的根源。汉惠帝死后,没有留下嫡子,由吕后做主,立了傀儡小皇帝。   萧何夫人的情况与吕后差不多。她的丈夫萧何、儿子萧禄都先后病死,按照规矩应该由庶子萧延继承。假如这样的话,在汉惠帝死后,就应该立刘邦的其他庶子为帝。这样一来,就相当于否定了吕后临朝称制的合法性。所以,吕后下旨封萧何夫人为侯,其实是对自己临朝称制合法性的补充。   吕后这样做还有一个目的,进一步否定汉高祖刘邦的白马之盟。因为按照汉高祖临终前的规定,“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在加封萧何夫人的同时,吕后还加封自己的妹妹吕须为临光侯。吕须是樊哙的老婆,在樊哙死后,其子樊伉承袭爵位,而吕须也获得了爵位。   吕后病死后,周勃、陈平发动政变,杀死诸吕的同时,还将吕须、樊伉母子处死。之后,代王刘恒继承了皇位,即汉文帝。汉文帝是刘邦的庶子,他一上台就纠正了吕后的这个错误,免去了萧何夫人的爵位,让庶子萧延承袭。此举也有着强烈的象征性,意味着汉文帝皇位的正统性。 » 萧何夫人为什么被封为酂侯 背后原因和吕后有关

生活妙招 2021-11-07
萧何简介

萧何简介

萧何(前257年-前193年),汉族,沛丰人,早年任秦沛县县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史称“萧相国”。攻克咸阳后,他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楚汉战争时,他留守关中,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代起了重要作用。萧何采摭秦六法,重新制定律令制度,作为《九章律》。在法律思想上,主张无为,喜好黄老之术。汉十一年(前196年)又协助刘邦消灭韩信、英布等异姓诸侯王。刘邦死后,他辅佐汉惠帝。惠帝二年(前193年)七月辛未去世,谥号“文终侯”。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生平3历史评价4主要成就5后代子孙6墓地7后世纪念8相关成语9史书记载10影视形象 基本资料1 中文名:萧何别名:萧相国国籍:中国(汉朝)民族:汉族出生地:沛丰邑(今江苏丰县)出生日期:约公元前257年(乙亥年)逝世日期:公元前193年7月8日职业:丞相 、政治家主要成就:辅佐刘邦建立汉朝 制定汉律代表作品:《九章律》谥号:文终侯地位:汉初三杰之一陵墓:萧何墓 人物生平2 萧何,生于周赧王五十八年(公元前257年),年轻时任沛县(今江苏沛县)主吏掾。他平时勤奋好学,思想机敏,对历代律令颇有研究。萧何生性勤俭节约,从不奢侈浪费。性格随和,很善于识人,结交了许多好朋友。其中秦泗水亭长刘邦,屠夫樊哙,狱掾曹参,车夫夏侯婴,还有吹鼓手周勃(名将周亚夫的父亲),由于他们年龄相近,性格相同,不久便成了莫逆之交。尤其是对刘邦,感情更不一般。他见刘邦器宇轩昂,风骨不凡,谈吐也有别于众人,是大贵之相,所以对他格外佩服,并曾多次利用职权暗中袒护他。一次,刘邦奉命押送一批囚犯赴骊山修秦始皇陵,才出县境不远,便逃跑了许多人。刘邦既无法追赶,又禁压不住。当行至丰乡大泽时,刘邦索性把所有囚犯都解了缚,叫他们逃生,自己则与10多个死心塌地愿与他生死相随的囚犯逃到芒、砀二山之间蛰居避难。沛县县令得知后,拘拿刘邦妻子吕雉入狱,又赖萧何与曹参二人保释出狱。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陈胜、 历史评价3 刘邦:“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刘盈:“故相国萧何,高皇帝大功臣,所与为天下也。”司马迁:“萧相国何于秦时为刀笔吏,录录未有奇节。及汉兴,依日月之末光,何谨守管钥,因民之疾奉秦法,顺流与之更始。淮阴﹑黥布等皆以诛灭,而何之勋烂焉。位冠髃臣,声施后世,与闳夭﹑散宜生等争烈矣。”《太史公自序》:“楚人围我荥阳,相守三年;萧何填抚山西,推计踵兵,给粮食不绝,使百姓爱汉,不乐为楚。”班固:“萧何、曹参皆起秦刀笔吏,当时录录未有奇节。汉兴,依日月之末光,何以信谨守管龠,参与韩信俱征伐。天下既定,因民之疾秦法,顺流与之更始,二人同心,遂安海内。淮阴、黥布等已灭,唯何、参擅功名,位冠群臣,声施后世,为一代之宗臣,庆流苗裔,盛矣哉!”曹操:“萧何、曹参, 主要成就4 助刘邦夺得天下早期追随刘邦的萧何就不予余力的支持和拥护刘邦,楚汉战争期间,刘项在荥阳一线相持二十八个月。这段时间,刘邦将整个关中都交给萧何管理(上以此专属任何关中事),这一举措赋予萧何极大的权力,当然,萧何也干得极有成效。后汉朝建立后刘邦把萧何推举到丞相的职位,也可以说明萧何在刘邦心中的地位。制定汉律萧何原是沛县“主吏掾”,熟悉秦帝国的法令制度。刘邦入关后曾颁布过法令:“约法三章”,废除了无理的秦朝苛法,而维持社会秩序的法令制度都一律保留。这都是在萧何的意见下进行的,而后来根据秦律又制定了汉律,从出土“睡虎地秦简”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到,秦法基本完整地被沿用于汉法之中。刘邦率大军入秦都咸阳,诸将皆忙于分取府库珍宝财物,他独取秦国文献、档案、律令、图籍藏之。汉以此而得知天下各地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这对建立西汉王朝有决定性作用。他为丞相,留守关中。转送粮草,军需无乏,建国以功第一。汉五年(公元前2 后代子孙5 萧何的后嗣有四世因为犯罪而失掉爵位,绝封;但天子总是又寻找萧何的后代,重新封为酂侯,其他功臣无人能与他相比。萧何后代建立了南齐和梁。南齐开国皇帝萧道成是萧何的第二十四世孙,萧衍之父萧顺之与萧道成同辈。因此,萧衍为萧何的第二十五世孙。502年,萧衍被禅立为帝,改国号为梁,史称梁高祖武帝。根据族谱记载梁,承圣四年(555年),梁元帝萧绎之子萧方哲随兄晋安王萧方智镇闽,遂在榕城西河安家,繁衍子嗣。唐乾宁年间,萧氏子孙萧庆孚为避战乱,居于长乐沙京。而到了明成化年间,又有萧氏子孙创业于闽侯祥谦的夹陇。直到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萧孝达、萧孝明两兄弟从夹陇迁居旗山之麓,成为了邱阳萧氏的始祖。而在闽侯上街邱阳村,也有萧何的后人,不但有萧氏族谱为证,上街还完好地保留着萧家建于清中后期的古厝。长子:萧禄次子:萧同三子:萧延孙子:萧遗、萧则、萧嘉曾孙:萧胜、萧庆玄孙:萧寿成、萧建世、萧喜 墓地6 《集解东观汉记》云:“萧何墓在长陵东司马门道北百步。”《正义括地志》云:“萧何墓在雍州咸阳县东北三十七里。”两处记载,都说明萧何死后被葬在咸阳市的西北方向,就在北原的长陵,也就是在汉高祖刘邦的陵墓区内,在那里矗立在麦田中的这个土冢,就是传说中的萧何墓,十分破败,村里的老人说,原来的萧何墓至少比眼下的大两三倍大,两座土冢几乎是连接在一起的,原来这周围都是住的人,旧社会来逃难的人,外地要饭逃难的人,都在这儿打个洞救住下了。慢慢变成了眼下的样子。萧何墓的四周,并没有发现像一般的名人墓冢应该有的一些保护措施,也没有历史文化的资料,只有这样一个简单的碑文,上面刻着在一九九二年的时候,这里被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还经常是盗墓贼来的地方。据明朝正德年间的《中牟县志·墓冢》记载:“萧何墓,在圣水堡。”圣水堡的旧址在今中牟县雁鸣湖乡小朱村附近。明朝洪武年间,中牟萧氏的始祖萧斌从山西洪洞县迁徙到黄河以南的中牟定 后世纪念7 萧何文化广场位于河北省衡水市,是滏阳河综合整治工程的重要景观节点,因汉朝开国功臣萧何的民间传说而得名。传说,汉高祖刘邦为缅怀功臣萧何,下令为萧何铸金头随葬。但后来萧何的金头被盗墓人盗走。盗墓人用船载着萧何金头辗转沿滏阳河行至何家庄西河湾时,因湾大水急,船翻了,萧何金头沉入水底,虽打捞数日却不见踪迹。后来,有善良的打鱼人把萧何金头打捞上来,就地埋在了西河湾畔,此后西河湾就被人们称作“萧何头”。政府在这里建设了萧何文化广场,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纪念萧何、了解汉朝历史文化和亲水休闲娱乐的去处。 相关成语8 国士无双,国士,国中杰出的人物。指一国独一无二的人才。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何(萧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比喻事情的成败都出于同一个人。这原是一条民间俚语,见于宋洪迈《容斋续笔·萧何绐韩信》:“韩信为人告反,吕后欲召,恐其不就,乃与萧相国谋,诈令人称陈?已破,绐信曰:‘虽病强入贺。’信入,即被诛。信之为大将军,实萧何所荐,今其死也,又出其谋,故俚语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之语。”萧规曹随,萧何创立了规章制度,死后,曹参做了宰相,仍照着实行。比喻按照前人的成规办事。出自《史记·曹相国世家》:“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汉·扬雄《解嘲》:“夫萧规曹随,留侯画策。” 史书记载9 司马迁所写的《史记·卷五十四·萧相国世家第二十四》,记载了萧何对建立汉朝立下了汗马功劳,紧紧围绕这一方面,塑造了萧何这一历史人物,描述了他的卓越功勋。还有班固所写的《汉书·卷三十九·萧何曹参传第九》也记载萧何的故事。 影视形象10 1985年电1994年,电影《西楚霸王》:杜少津饰演萧何;1998年电视剧《汉刘邦》:程文宽饰萧何;2004年电视剧《楚汉骄雄》:鲁振顺饰萧何;2005年,电视剧《楚汉风云》:阳光饰演萧何;2010年电视剧《大风歌》:林达信饰萧何;2011年电视剧《楚汉传奇》:杨立新饰萧何;2011年电视剧《楚汉争雄》:陈锐饰萧何;2011年电影《鸿门宴传奇》:修庆饰萧何;2012年电影《王的盛宴》:沙溢饰萧何。

人物百科 2021-11-06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