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萧詧
萧詧简介

萧詧简介

萧詧(519年―562年),一作萧察,字理孙,梁武帝萧衍之孙,昭明太子萧统第三子,南北朝时期西梁(后梁)皇帝,西梁政权建立者,555年―562年在位。萧詧初封曲江县公,后改封岳阳郡王,历任宁蛮校尉、雍州刺史等职。太清三年(549年),其兄湘州刺史、河东王萧誉为荆州刺史、湘东王萧绎所攻,萧詧于是率众伐江陵(今属湖北),兵败逃归,于是向西魏称藩。承圣三年(554),西魏攻打并平定江陵。次年,西魏立萧詧为梁主,年号大定。仅辖江陵一州之地,上疏称臣,奉西魏正朔,是为西梁。大定四年(558年),萧詧派遣王操掠取湘州长沙、武陵、南平等郡。大定八年(562年),萧詧去世,谥号宣皇帝,庙号中宗,葬于平陵。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生平3主要成就4个人作品5人物评价6亲属成员 基本资料1 本名:萧詧别称:萧察、梁宣帝字号:字理孙所处时代:南北朝(南梁→西梁)民族族群:汉人出生时间:519年去世时间:562年主要作品:《愍时赋》主要成就:建立西梁在位:555年--562年谥号:宣皇帝庙号:中宗年号:大定陵墓:平陵 人物生平2 萧詧自幼喜欢学习,善于写文章,尤其擅长于佛教经义。梁武帝对他特别称赞赏识。梁普通六年(525年),封曲江县公。中大通三年(531年),晋封岳阳郡王。先后担任宣惠将军、知石头戍事、琅琊及彭城二郡太守、东扬州刺史。同年(531年),萧统去世,梁武帝舍弃萧詧兄弟,而立第三子萧纲(梁简文帝)为太子,心中常感抱愧,就宠爱萧统的儿子们,由于会稽人物荟萃,物产丰富,为一方都会,所以用此任以抚慰萧詧之心。萧詧因为自己的兄弟不能立为继承人,心中常怀不平之气。又因为梁武帝衰老,朝政多有弊端,呈败亡之象,就积蓄钱财,交结宾客,招募游侠,不惜降低身份来屈就他们。那些勇敢的人多来归降,身边多达数千人,都给丰厚的待遇。中大同元年(546年),任持节,都督雍、梁、东益、南秦、北秦五州及郢州之竟陵、司州之随郡诸军事,授西中郎将,兼任宁蛮校尉、雍州刺史。萧詧认为襄阳形势险要,又是梁武帝开创基业的地方,太平时足以当作根本之地, 主要成就3 萧詧在做藩王和皇帝时,都以蔡大宝为股肱,王操为心腹,魏益德、尹正、产肿、薛晖、许孝敬、薛宣为爪牙,甄玄成、刘盈、岑善方、傅准、褚珪、蔡大业典掌各种事务。张绾以旧臣而处于显要的位置上,沈重因为儒学得到很大的礼敬。其他的人多所奖拔,都能够尽其才能。 个人作品4 萧詧十分喜好文章的内容和涵义,著有文集十五卷,佛经《华严》、《般若》、《法华》、《金光明》等义疏共四十六卷,都流行于世。 人物评价5 萧詧自小就有大志,不拘小节。虽然性多猜忌,但知人善任,抚慰将士有恩,所以能得到部下拼命效力。不喜饮酒,安心于俭省朴素,侍奉母亲,以孝顺闻名。又不喜欢音乐女色,尤其厌恶看见妇人,即使相距数步,也能远远闻见妇人身上的臭味。凡是他御幸妇人时所穿的衣服,决不再穿。又讨厌看见人的头发,凡言事者必须见机行事遮蔽一下。他在东扬州时十分放纵,审阅文簿时,喜欢写下戏弄的话,因而被世人讥评。令狐德棻《周书》:①“梁主任术好谋,知贤养士,盖有英雄之志,霸王之略焉。及淮海版荡,骨肉猜贰,拥众自固,称藩内款,终能据有全楚,中兴颓运。虽土宇殊于旧邦,而位号同于曩日。贻厥自远,享国数世,可不谓贤哉。”;②“幼而好学,善属文,尤长佛义。” 亲属成员6 祖父:梁武帝萧衍。祖母:贵嫔丁令光。父亲:昭明皇帝(昭明太子)萧统。嫡母:昭德皇后蔡氏。生母:元太后龚氏。大哥:豫章郡王萧欢。二哥:河东郡王萧誉。四弟:武昌郡王萧飐。五弟:义阳郡王萧譼(萧鉴)。宣静皇后王氏,生萧嶚。孝皇太妃曹氏,生萧岿。儿子长子:孝惠太子萧嶛三子:孝明帝萧岿。五子:安平王萧岩。六子:东平王萧岌。八子:河间王萧岑。女儿宣成公主萧氏,嫁蔡大宝次子蔡延寿。

人物百科 2021-11-06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