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为什么说姚广孝对于《永乐大典》的正面贡献要大于解缙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众所周知,《永乐大典》是明成祖一生最大的文治武功之一,被称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与清朝后来的《四库全书》相比,《永乐大典》更是将各家的书籍全部收录其中,没有删改和禁毁。 如今很多人说起《永乐大典》的伟大时,往往认为主持纂修的解缙的正面贡献是最大的。但鲜为人知的是,靖难之役第一功臣、监修官姚广孝对于《永乐大典》的正面贡献要大于解缙。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北宋之后,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基本上被“程朱理学”把持,解缙也是尊奉“程朱理学”的读书人。因此主持编撰的解缙将非理学的书籍排除在《永乐大典》之外,甚至迫害主动献出藏书和著作的非理学人士。 这部理学阉割版的《永乐大典》就是永乐二年(1404年)完成的《文献大成》,当时就引起了明成祖的警觉。于是明成祖以“所纂尚多未备”为由命解缙重修,还特别任命姚广孝为《永乐大典》的监修官。 姚广孝的才学在明朝初年属于顶级行列,更重要的是,姚广孝不是一个尊奉“程朱理学”的知识分子。正因如此,在姚广孝的监督管理下,解缙这些读书人再也无法将非理学的书籍排除在《永乐大典》之外。 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姚广孝,《永乐大典》才成为海纳百川的“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如果只靠解缙的话,《永乐大典》就变成“理学版”的《四库全书》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打油诗,是一种富于趣味性的口语话诗体,在遣词用字上,要拙朴贴切。中国历史上写“打油诗”最多的,且最具品味的,应属明代第一才子解缙。解缙自幼就聪颖过人,作诗脱口而出,有着“神童”之称。例如春雨贵如油全诗:他在五岁时,族祖抱膝上戏曰:“小儿何所爱?” 小娃娃的解缙应声吟道:“小儿何所爱?夜梦笔生花。花根在何处?丹府是吾家。” 吟毕,令众人无不称奇。 解缙七岁时,有一天,有二个官差押着一个带着枷锁的和尚从他家的门前路过,被解缙看到,他心里叽咕着,和尚怎么也犯法?于是脱口吟道:“出家又带枷,落发还犯法。两块无情木,夹个大西瓜。” 话音未落 ,即被在旁的父亲给教训了一顿。 解缙18岁时,参加乡试,中得第一名:解元。发榜的那天正下着小雨,当他看到自己名列榜首时,他是异常兴奋,连蹦带跳地滑了一大跤,使在旁的众人都哈哈大笑。解缙爬起来,看看众人 ,脱口吟道:“春雨贵如油,下得满街流。跌倒解学士,笑煞一群牛。” 众人听到解缙的诗,又是一阵大笑。其中有个纨绔子弟听到后,却不高兴,等众人笑过,他大声地责问解缙:你在骂我们是一群牛?解缙笑着说:你听错了,我刚才是说:跌倒我学生,笑煞众朋友。 解缙21岁时 ,考中进士,授庶吉子。不久,升翰林学士,并得到朱元璋的器重。朱元璋经常命解缙跟其左右。一次俩人去钓鱼,朱元璋一条没钓到,而解缙却钓了十多条。朱元璋很不悦,面带愠色。解缙看到后,便笑嘻嘻地凑过来,高声吟道:“数尺丝纶落水中,金钩抛去却无踪。凡鱼不敢朝天子,万岁君王只钓龙。” 吟毕,令朱元璋顿时眉开眼笑。 ……,…… 解缙的“打油诗”,实在太多了,并且很有趣。我一时那能说个够,还是下回再说吧。 春雨贵如油是哪首诗的诗句 “春雨贵如油”是明朝解缙的《春雨》的诗句,意思是春天的细雨像油一样可贵,形容春雨宝贵难得。解缙身矮善辩,擅联句,思维敏捷而性情率真。相传其幼时雨中摔倒,引得路人大笑,他随口作了这首诗。原诗:春雨贵如油,下得满街流,滑倒解学士,笑坏一群牛。解缙才气横溢,下笔不能自休,尤工五言诗,现存诗五百余首。他的古体歌行气势奔放,想象丰富,逼似李白,而律诗绝句,亦近唐人。解缙之文章雅劲奇古,极具个性特色,政论文直抒胸臆,气势充沛,人物传记叙事简洁,描摹生动。 为什么常说,春雨贵如油? 是北方人的说法~ 我国北方地区,冬春季雨量稀少、干燥。春季,在严寒的冬天几乎停止生长的农作物, 开始进入“返青”时期,茎和叶由黄逐渐变青,有许多农作物开始播种。因此,春季特别需 要充足的水分。这时,如果能多下几场雨,当然特别宝贵。 但是,春天暖空气的势力尚不能北上到黄河以北地区,冷暖气流多在长江以南地区交 汇,导致主要的雨区在长江以南地区停留。而黄河以北地区下雨机会不多,雨量仍然很稀 少。所以下一场春雨是非常可喜的,所以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至于南方,春天下雨的 机会较多,这种说法就不适用了。
解缙(1369年12月6日-1415年2月22日),字大绅,一字缙绅,号春雨、喜易,江西吉安府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明代大臣,文学家。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要事务。解缙因为才学高而好直言被忌惮,屡遭贬黜,最终以“无人臣礼”下狱,永乐十三年(1415年)冬被埋入雪堆冻死,卒年四十七,成化元年(1465年)赠朝议大夫,谥文毅。[1-2]解缙自幼颖悟绝人,他写的文章雅劲奇古,诗豪宕丰赡,书法小楷精绝,行、草皆佳,尤其擅长狂草,与徐渭、杨慎一起被称为明朝三大才子,著有《解学士集》、《天潢玉牒》等;总裁《太祖实录》《古今列女传》;主持编纂《永乐大典》;墨迹有《自书诗卷》《书唐人诗》《宋赵恒殿试佚事》等。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生平3主要成就4人物评价5家族成员6轶事典故7文学记载8后世纪念9艺术形象 基本资料1 本名:解缙别名:解解元、解学士所处时代:明朝民族族群:汉人出生地:江西吉安府吉水出生日期:1369年12月6日逝世日期:1415年2月22日主要作品:《解学士集》、《天潢玉牒》主要成就:主持纂修《永乐大典》字号:字大绅,一字缙绅官职: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谥号:文毅 人物生平2 洪武二年(1369年)十一月七日,解缙出生在江西吉安府吉水县鉴湖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传说他小时候聪颖绝伦,有“神童”之称。在襁褓之中他母亲就在地上写字让他认识;五岁时他父亲教他诗文他听一遍就能记住;七岁时就能写文章了;十岁一天背诵千言的文章,终身不忘;十二岁读尽《四书》《五经》,贯穿它们的义理。洪武二十年(1387年),解缙参加江西乡试,名列榜首(解元)。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解缙中戊辰科进士三甲第十名,廷试与兄解纶、妹夫黄金华同登进士第,授庶吉士,读中秘书。同年,官至翰林学士。朱元璋非常器重他,命其常在身边。一天,朱元璋在大庖西室,对解缙说:“我和你从道义上是君臣,而从恩情上如同父子,你应当知无不言。”次日,解缙即呈上万言书,主张应当简明律法、并赏褒善政。朱元璋读后,称赞其才。不久,解缙再次呈上《太平十策》进言。解缙初入仕时,曾指责兵部僚属玩忽职守,尚书沈潜对此极为恼怒,上疏诬告解缙 主要成就3 诗词:《赴广西别甥彭云路》《游七星岩偶成》《庐山歌》《藤县即事》《窦家寨》《桑》等。著作:《白云稿》《东山集》《太平奏疏》《丁丑封事》《文毅集》《春雨杂述》《天潢玉牒》,后人辑有《解文毅公集》。总裁:《太祖实录》《古今列女传》。主持编纂:《永乐大典》。解缙才气横溢,下笔不能自休,尤工五言诗,现存诗五百余首。他的古体歌行气势奔放,想象丰富,逼似李白,而律诗绝句,亦近唐人。解缙之文章雅劲奇古,极具个性特色,政论文直抒胸臆,气势充沛,人物传记叙事简洁,描摹生动。邹元标赞其曰:“义节千秋壮,文章百代尊。”解缙一生最大的功绩是他亲自主持编纂了《永乐大典》,《永乐大典》是中国最大的一部类书,被学术界称为“辑佚古书的渊薮”,《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百科全书”条目中称其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解缙擅书法,小楷精绝,行草皆佳,用笔之精妙,出人意表,其草书开晚明狂草先河,明吴宽《匏翁家藏集》称:“永乐时 人物评价4 朱元璋:“缙以冗散自恣耶。”朱棣:“天下不可一日无我,我则不可一日少解缙。”明仁宗朱高炽:“言缙狂,观所论列,皆有定见,不狂也!”杨士奇:“平生重义轻利,遇人忧患疾苦,辄隐于心,尽意为之。笃于旧故及名贤世家后裔,而襟宇阔略,不屑细故,表里洞达,绝无崖岸,虽野夫稚子,皆乐亲之。故求文与书者日辏辐。独不畏强御。承运库(内)官张兴,恃宠而横,尝笞击人于左顺门下。公过之,叱曰‘御座在此,尔敢犯礼法乎!’“罗洪先:观其应制寓讽,封事犯颜,有郑公之正;乳儿朝贵,敝屣爵位,沅湘之奇;忤权蹈危,投荒厉节,有太白之迈;保储望身,徙家戍边,有柬之之烈。是果积累得之否乎!及时未优于圣域,亦当不失为豪杰。……呜呼,非日月之明哉!公亦有言:“宁为有瑕玉,莫作无瑕石。”《明通鉴》:“缙以迎附骤贵,才高勇于任事,然好臧否,无顾忌。”“缙以不谨持恭而卒以不密取祸。”《明史》:“才高,任事直前,表里洞达。”焦竑:“解缙之才, 家族成员5 祖父:解子元,授安福州判宫,迁太史院校书郎,除承务部、东莞县尹,在元末战乱中死于乱兵。父亲:解开,二魁胄监,五知贡举,以父死节赠官参知政事不拜,明初授以官又不受,一心从事著述、办学,培养人才。母亲:高妙莹,贤良淑慧,通书史、善小楷、晓音律,是解缙的启蒙老师。兄:解纶,洪武中亦官御史,后改应天教授。子:解祯亮、解祯应。侄:解祯期。 轶事典故6 一门三进士洪武二十年(1387年),解缙第一次参加江西省乡试,就一举夺得第一名,人称“解解元”。第二年赴京参加会试,列为第七名,经殿试,被录为二甲进士。他的哥哥解纶和妹夫黄金华也同榜登进士。从小出名的才子解元,会试怎么被挤到第七名呢?原来,解缙所作文章气势磅礴、文笔犀利,本来主考官要点他为一甲,拟为“状元”人选。但其他考官认为,解缙文章中的言论过于尖锐,怕招惹是非,便有意将解缙往后排,列为第七名。解缙虽然与状元擦肩而过,但解氏家族“兄弟同登第”、“一门三进士”的消息传出,立即轰动了解缙的家乡吉水,也轰动了南京,一时传为盛事。而这次殿试录取的第一名状元的任亨泰,在后世却远不如解缙有建树。解缙敏对其一有一次解缙到一大商贾家收税款。事前,商贾家调皮的女儿在宅前贴上对联,心想,看你解税官怎么进屋。对联云:闲人免进,盗者休来。解缙看罢一笑,叫人拿来笔往门联左右各添三字便挺胸而入。商贾女儿出门一看,不得 文学记载7 《明史·解缙传》《明史稿》《国榷》谈迁著《国朝列卿纪》翟鹏著《国朝献徵录》焦竑撰《明实录》《明通鉴》夏燮著《明史纪事本末》谷应泰撰《明代文人的命运》樊树志著 后世纪念8 解缙墓位于江西吉水县仁寿乡。嘉靖年间,当时的吉水知县罗黄裳因担心河岸坍塌危及解缙墓,遂下令将解缙墓迁移至县城东门外的东山亭,如今为江西吉水县气象局的大院一隅。解缙墓南北长500米,庄严肃穆,墓前有名人石刻,及石门、石人、石马、石羊、石犼等众多的石像。正面碑石上是楷体书写的“解文毅公之墓”六个字。碑石上面是“明右春坊大学士”一行大字,两侧是一副对联:“太平十策纾民意永乐大典惠斯文”。江西省人民政府于1987年12月28日公布解缙墓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艺术形象9 2005年电视剧《大明奇才》毛乐饰解缙2009年电视剧《郑和下西洋》蒋昌义饰解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