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谢晋
谢晋元简介

谢晋元简介

谢晋元(1905-1941),字中民,汉族,广东梅州蕉岭县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四期,历任国军排长、连长、营长、师参谋、旅参谋主任、副团长、团长等职。著名抗日英雄,淞沪会战中率“八百壮士”死守上海四行仓库,鼓舞了人民的抗战热情,被国民政府授予抗战最高荣誉奖章“青天白日勋章”(第69号)。1941年4月24日被汪精卫收买的叛徒刺杀身亡。谢晋元遇害的消息传出后,举国震惊。5月8日,国民政府通令嘉奖,追赠为陆军少将。上海30万民众前往“孤军营”吊唁,瞻仰遗容。毛泽东高度赞誉“八百壮士”为“民族革命典型”。蒋中正誉其“精忠贯日”。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建立晋元高级中学、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附属学校、晋元公园、晋元纪念广场,并以晋元路命名道路、以晋元里命名小区、以上海晋元大酒店命名酒店作为纪念。文革期间,红卫兵毁谢晋元坟墓,八十年代文革结束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万国公墓重建其墓,以彰其“参加抗日,为国捐躯”的光辉业绩。1985年,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时,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抗日战争馆展出了谢晋元率领八百壮士孤军坚守四行仓库的事迹图片,深受中外观众好评。2005年9月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将国民党军“八百壮士”与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等并称为“英雄群体”,称他们为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抗争的杰出代表。2014年9月1日,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目录 1基本资料 2个人生平3人物轶事4家庭成员5社会评价6人物纪念7艺术形象 基本资料1 中文名:谢晋元别名:谢中民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出生日期:1905年4月26日逝世日期:1941年4月24日职业:牺牲时任第72军88师262旅524团团长毕业院校:中山大学,黄埔军校信仰:三民主义主要成就:淞沪会战死守四行仓库妻子:凌维诚 个人生平2 谢晋元,字中民,广东省蕉岭县人,生于1905年4月26日。父亲谢发香是小商贩,母亲李氏是渔民的女儿。晋元少年时好下棋,善书法,爱读书,为人憨厚、刚毅、果敢。他的青少年时代,正值中国民族矛盾急剧上升的时期。清政府腐败无能,内忧外患,民不聊生,贻至民国初年,军阀割据,生灵涂炭,沉重的民族灾难在他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了对侵略者仇恨的火种。他把岳飞的“精忠报国”作为座右铭,立志为国献身。谢晋元的童年,正处在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时期。1912年,蔡元培、吴玉章倡导的新文化运动,正在全国各地兴起。那时,尖坑村的父老乡亲很快接受了新思想,就在村中利用几间旧平房创办新学,用新思想教育民众,所以为学校取名“育民学校”。1913年春,父亲将9岁的谢晋元送到育民学校读书。老师除教授算术、珠算外,还教《三字经》、《千字文》、《增广贤文》等作为识字课本。老师结合教学,宣传孙中山先生的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思想,进 人物轶事3 谢晋元将军的家书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从此,泰山鸿毛之论作为一种生死观成为千古遗训,有气节的人都会作出自己的正确选择。70多年前,谢晋元率部坚守四行仓库,与敌血战四昼夜,抒写了一曲民族抗战的壮歌。谢晋元的一封家书,家书全文如下——萍舟吾兄:  九日示悉,昨日上函谅达。沪战两月,敌军死亡依情报所载,其数达五万以上。现在沪作战敌军海陆空军总数在廿万以上,现尚源源增援中。以现势观察,沪战继有些微变化,决无碍整个计划。希释念可也。  信由上海探投。勿写八字桥或其他地名,即可交到。  弟十年来饱尝忧患。一般社会人情世故,影响于个人人生观,认识极为清楚。泰山鸿毛之训,早已了然于胸。故常处境危难,心神亦觉泰焉。望勿以弟个人之安危为念。  维诚在目前环境下,绝对不能来汉。如蕉岭有危险,汉口则不可以言语计矣。抗战绝非短期可了,汉口商业中心更非可久居之地。倘维诚属个人 家庭成员4 妻子:凌维诚长女:谢雪芬次女:谢兰芬三子:谢幼民  四子:谢继民1941年夏天,谢晋元殉难不久,蒋介石曾在重庆召见凌维诚。她在专人护送下从广东梅州蕉岭出发,途经广西、贵州、云南,辗转来到重庆,蒋介石亲自接见了她。她还出席了妇女界为她召开的茶话会,宋美龄、何香凝、李德全等出席作陪。在重庆,她第一次详尽地听到丈夫和八百壮士英勇杀敌的事迹,还观看了根据这段故事拍摄的电影《八百壮士》。凌维诚一边看一边抹眼泪,她为自己的丈夫感到自豪。抗战胜利的次年,谢晋元将军的遗孀凌维诚携子女也从广东梅州乡下回到了上海。她自1936年离开上海,至1946年返回上海,时间整整过去了10年。10年时间,上海已是面目全非,而她再也不是当年那个年轻俊美、喜欢跳踢踏舞的城市小姐,她已经变成一位饱经沧桑、一手老茧、地地道道的乡村妇女。她按着丈夫的旨意,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全部献给了老人和孩子,献给了抗日家庭,因而也献给了国家抗日事业 社会评价5 谢晋元率部孤军奋战的消息,迅速传遍祖国各地,引起震动与人民敬仰。谢晋元被誉为“盖世的英雄”,他与他的将士们被誉为“八百壮士”。国民政府特授予谢晋元青天白日勋章。不久,以《歌八百壮士》为题的歌曲也创作出来:“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宁愿死,不退让;宁愿死,不投降!同胞们起来,快快上战场,拿八百壮士做榜样!在1937年的10月29日。这一天是日军攻占上海的第三天,市民一早出门,突然看到四行仓库楼顶上飘扬着中国国旗。自从中国军队撤离后,上海浓烟翻滚的天空中,就只能看到租界的英国米字旗、美国星条旗、白俄三色旗和日占区的太阳旗了。”当天的《申报》有这样的一篇特写:“朝曦初上,国旗飘展,隔河民众经此地,纷纷脱帽鞠躬,感动落泪。”在沦陷的上海,在数万日本陆、海、空军围困中,升起上海市唯一的一面国旗的,就是谢晋元和他率领的名震天下的“八百壮士”。“四行仓库保卫战”是“八一三”淞沪会战中 人物纪念6 谢晋元被害消息传出,举国震惊。5月8日,国民政府通令嘉奖,追赠为陆军少将。上海各界三十万人前往“孤军营”吊唁。模范中学(今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学生的吊唁队伍,以军乐队为前导,引人注目。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把与“孤军营”一墙之隔的胶州公园改名为晋元公园。紧靠北四行仓库的蒙古路被改名为晋元路。考虑到模范中学学生与谢将军及八百壮士之间有过深厚的战斗情谊,1945年9月,该校被正式命名为“上海市立晋元中学”。晋元高级中学每年新生入学第一课,都要学习谢晋元的爱国事迹。2014年起,新校训引入了爱国主义元素,为“励学敦行,承志报国”,其中“承志报国”就是希望学生能够继承行善为民的精神,学习谢晋元将军坚韧不拔的民族英雄气概,报效祖国。民国36年,国民政府将胶州公园命名为“晋元公园”;将孤军营原址内的1所小学命名为“市立第十二区晋元国民学校”。在孤军营原址围绕谢晋元墓地建起的一带旧式里弄房被当地居民称作“孤 艺术形象7 1938年电影《八百壮士》,袁牧之饰演谢晋元1975年电影《八百壮士》,柯俊雄饰演谢晋元1987年电影《旗正飘飘》,柯俊雄饰演谢晋元2012年电视剧《铁血壮士》,柳云龙饰演谢团长2013年电视剧《大江东去》,于鸿洲饰演谢晋元2016年电视剧《东方战场》,耿圣凯饰演谢晋元2018年电视剧《兵临棋下》,王子君饰演谢晋元

人物百科 2021-11-06
谢晋简介

谢晋简介

谢晋(Jin Xie,1923年11月21日-2008年10月18日),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人,国家一级导演,中国第三代导演代表之一。1948年毕业于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导演系。任大同、长江电影公司助理导演。建国后,历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副导演、导演,中国影协第四届理事、第五届主席团委员,中国文联第五届、第六届执行副主席。是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八届、九届全国政协常委。1954年独立执导淮剧短片《蓝桥会》后升为导演。他执导的长短影片有20多部。1957年,谢晋执导的《女篮五号》是他的成名作,也是中国第一部彩色体育故事片。在第6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获得银质奖章、1960年获得墨西哥国际电影节银帽奖。1998年获香港(海外)文学艺术家协会颁发的中华文学及艺术家金龙奖“当代电影大师”称号。获上海市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2005年,获第25届金鸡奖终身成就奖。2007年,获第1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华语电影杰出艺术成就奖。谢晋于2008年10月18日在其老家浙江上虞下榻的酒店辞世,享年85岁。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生平3人物履历4个人生活5主要作品6人物评价7后世纪念 基本资料1 中文名:谢晋外文名:Jin Xie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汉族星座:天蝎座血型:A型出生地:浙江省上虞县出生日期:1923年11月21日逝世日期:2008年10月18日职业:导演,编剧毕业院校: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代表作品:女篮五号,高山下的花环、芙蓉镇、老人与狗主要成就:第6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获得银质奖章 上海市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 1987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第25届金鸡奖终身成就奖 1998年获中华文学及艺术家金龙奖“当代电影大师”称号。 第1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华语电影杰出艺术成就奖 人物生平2 谢晋从小对戏曲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在家乡度过他的童年,并上了一年的小学。20世纪30年代,跟随父母迁居上海继续读小学,在上海期间他对戏曲的痴迷转向电影。1938年,谢晋前往香港读中学。1939年,谢晋回到上海,先后进入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稽山中学高中就读,业余时间他则到华光戏剧专科学校、金星电影训练班学习,并参加由于伶等人支持的学生戏剧活动,在多幕剧《岳云》中扮演岳云。1941年高中毕业时,他坚定报考戏剧学校。尽管父母坚决反对,但谢晋义无反顾地赴四川,考入四川江安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受到曹禺、焦菊隐、马彦祥等老师的教导和培育。1943年,谢晋主动辍学,跟随马彦祥、洪深、焦菊隐前往重庆中国青年剧社工作,在《少年游》等戏中担任剧务、场记和演员。1947年,在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导演专业复学。1948年,从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导演系毕业;同年,加入大同电影企业公司担任副导演。1950年,在爱情电 人物履历3 曾任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电影导演,中国影协第四届理事、第五届主席团委员,中国文联第五届、六届执行副主席,第八届、九届全国政协常委。 个人生活4 谢晋的父亲是香港的会计师。1942年,19岁的谢晋从沦陷区上海辗转来到重庆,与正在江安女子中学读书的徐大雯相识。1946年秋,谢晋与徐大雯在上海举行婚礼,由洪深证婚。谢晋有四个孩子,三男一女,却不幸有两个儿子患有智障。1949年,徐大雯生下大儿子谢衍。谢佳庆是谢晋和徐大雯的小儿子,是一名患有智障的残疾人。2008年8月23日下午,谢晋的长子谢衍因肺癌病逝,享年59岁。 主要作品5 李守成、蒋天流、张雁刘子枫、张欣、颜美怡丁一、栗原小卷、濮存昕 人物评价6 谢晋是中国电影的民族魂,他特别关注民族的命运。他的电影代表着不同时代的变革,能让观众看到当时人们很真实的生存状况和时代的意义。他所表现出的与时代同步发展和求新求变的艺术追求,令人敬佩。与时代总是保持同步前进,是谢晋的最大特点。他的作品中,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民族意识,并与接近大众的电影叙述方法结合,达到了政治伦理情节剧的高峰,塑造了一系列成功的女性形象(黄蜀芹、袁泉、尹鸿综合评)。谢晋早期的作品,总是呈现着乐观明亮的情感色彩,与电影产生的时代氛围一致,这一阶段其影片的人物形象也是热情单纯的,叙事风格轻快流畅,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情调。而且,很会利用电影语言表述他对时代风格与社会需要的感受,表述大多数人对社会生活的主流情感。谢晋的电影符合中国观众喜欢看大团圆结局影片的心理习惯:好人历经苦难,坏人作恶多端;好人坚强不屈,坏人终将完蛋。与所生活时代的主流政治意识形态始终保持一致,在宏大的历史或政治 后世纪念7 2013年,为了纪念谢晋诞辰90周年,由杭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浙江双马影视制作有限公司、杭州市电影电视家协会和上海双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纪录片《谢晋》。

人物百科 2021-11-06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