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证因(1900一1960年)、原名郑汝霈、天津人,40年代武侠小说作家。早年在北平国术馆馆长许禹生门下学太极拳、又使得一手漂亮的九环大刀,而且曾经公开献艺。后来又为白羽作技击顾问,由郑证因在纸上画出打斗的招式,白羽按图写文。后来开始武侠小说创作,共有武侠小说88部。郑证因是民国旧派武侠小说“北派五大家”中“帮会技击派”的代表人物。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经历3主要作品4叙事模式 基本资料1 中文名:郑汝霈别名:郑证因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天津出生日期:1900年逝世日期:1960年职业:作家代表作品:鹰爪王 人物经历2 郑证因(1900一1960年)、原名郑汝霈、天津人。早年在北平国术馆馆长许禹生门下学太极拳、又使得一手漂亮的九环大刀,而且曾经公开献艺。后来又为白羽作技击顾问,由郑证因在纸上画出打斗的招式;白羽按图写文。同时也开始学写武侠小说,白羽写《牧野雄风》途中患病,曾由郑证因代笔。后来和白羽分道扬镳,开始自创武侠,40年代为郑证因创作的高峰。他勤于写作,共有武侠小说88部,位居民国旧派武侠小说家作品数量榜首。郑证因被称为“帮会技击派”,其特点一是江湖,一是武功。写江湖则谙熟江湖门道,精通帮会的组织和戒律,在他笔下了一个广阔纷坛的江湖世界。写武功则因他本人是武林高手,一一写来,神态逼真。无论内外功夫、长短兵器,施展应用,巧妙谙熟;至于写暗器轻功,更是出神入化。郑证因小说的总体风格,则偏向于粗犷豪放、刚烈火爆,有一江湖豪杰的英雄气。与“奇幻仙侠派”还珠楼主、“社会反讽派”白羽、“奇情推理派”朱贞木、“悲剧 主要作品3 《鹰爪王》《续鹰爪王》《飞豹奇遇》《巴山剑客》《白山双侠》《江汉侠踪》《龙虎斗三湘》《万山王》《铁狮镖》《铁狮旗》《琅琊岛》《孤形剑》《枫菱渡》《昆仑剑》《丐侠》《云中雁》《回头崖》《小天台》《铁笔峰》《铁铃叟》《铁拂尘》《铁狮王》《铁马庄》《青狼谷》《太极手》《尼山劫》《黑妖狐》《女屠户》《燕尾镖》《乌龙山》《幽魂谷》《铁指翁》《黑凤凰》《火中莲》《黄衫客》《野人山》《一字剑》《边城侠侣》《边塞双侠》《边荒异叟》《大漠惊鸿》《峨眉双剑》《风尘怪客》《风尘三杰》《风尘三剑》《凤城怪客》《孤雏铁虎》《戈壁双妹》《荒山侠踪》《鹤顾春回》《剑门侠女》《龙凤双侠》《龙虎风云》《龙江奇丈》《绿野恩仇》《苗山血泪》《岷江侠女》《闽江风云》《牧野英雄》《南荒剑侠》《秦岭风云》《蓉城三老》《塞外豪侠》《塞外惊鸿》《嵩岭双侠》《霜天雁形》《双凤歼仇》《太白奇女》《天南逸叟》《天山四义》《铁伞先生》《铁燕金蓑》 叙事模式4 一、郑证因与中国武侠小说叙事变迁的现代历程20世纪初叶兴起的中国现代武侠小说,其诞生正遭逢了一个文体大变革的时代,其内容与形式方面的文化基因,都已不可简单地归结于古典侠义英雄的中国传统,也不可简单归结于朗松或安德森“民族一国家”观念的欧风美两。仅仅在30年间,民国通俗小说便迅速经历了从改良主题到浪漫情怀再到人性关切的主体意识变迁,其中蕴含了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复杂纠结。那么。在形式方面,包括文体格局与叙事结构,中国现代武侠小说又走过了怎样的历程呢?本文指出,民国武侠小说从一开始就存在着不同方面的形式基因,到40年代初开始形成整合,以郑证因为代表,开启了一个新的武侠小说叙事时代,其影响一直及于新的世纪。在大半个世纪之后的今天,郑证因在民国旧武侠小说中并不非凡知名,他较少运用新文艺的手法,而是在中国传统侠义小说的基础上进行渐变式创新,和“民俗派”的平江不肖生、赵焕亭、还珠楼主等相比,和“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