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金炳昶
金炳昶简介

金炳昶简介

金炳昶(朝鲜族),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1931年出生于北京,1950年参军,1961年转业加入营口说唱团,1962年调到沈阳曲艺团,1959年拜杨海荃为师,学习捧哏艺术。沈阳曲艺团一级演员,曾当选沈阳曲协主席,沈阳市文联副主席。创作演出了许多现代和传统相声节目,比如《十姐妹》、《勤俭持家》、《好梦不长》、《下棋》、《千方百计》、《假大空》等经典段子。2013年1月5日,金炳昶因心脏衰竭在沈阳军区总医院去世,享年82岁。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简介3个人经历4演艺经历5感情生活6专业精神7独家专访8相关报道9主要作品10逝世消息 基本资料1 中文名:金炳昶国籍:中国民族:朝鲜族出生地:北京出生日期:1931年逝世日期:2013年1月5日职业:相声演员主要成就:沈阳市文联副主席代表作品:《假大空》《如此大款》 人物简介2 金炳昶,1931年生,朝鲜族,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生于北京。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先后当选为宁曲艺家协会理事、顾问、沈阳市曲艺家协会主席、名誉主席、沈阳市文联副主席。1950年参军,1961年转业参加营口说唱团,1962年调到沈阳曲艺团,1959年拜杨海荃为师,学习捧哏艺术。30多年来创作演出了许多现代和传统相声节目,主要有《营口颂》、《孙子迷》、《十姐妹》、《勤俭持家》、《好梦不长》、《下棋》、《假大空》、《临死之前》、《洗礼》、《千方百计》等。参加过多次相声大赛,在全国、省、市获奖28次。晚年的金炳昶还致力为“沈阳相声”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挥余热,期待着拥有百年历史的沈阳相声文化早日复苏。2013年1月5日因心脏衰竭,中午12时30分在沈阳军区总医院逝世,享年82岁。 个人经历3 金炳昶评价自己时,他却说:“我这一生,太平凡了。” 上一点年纪的辽宁人都很熟悉金炳昶,他与杨振华等人合说的相声《假大空》、《临死之前》、《下棋》等段子脍炙人口。退休以后的金炳昶仍旧活跃在人们的视线中,直到70岁,还在登台表演,视相声舞台如生命。金炳昶的相声之路,是从他18岁去天桥听老艺人说相声开始的。“北京老西单商场的启明茶社,从小我就听常连安等老先生的相声。”金炳昶说。金炳昶进入华北人民革命大学念书时,朝鲜战争爆发,1950年金炳昶应征入伍来到了沈阳。也许是他与沈阳这座城市有更深厚的缘分,到了沈阳以后他就被留在了这里。“我们那批同学,有些人就死在了朝鲜,我被留下来就活了下来,那时候有句话叫‘抗美援朝没过江,保家卫国在沈阳’。”在沈阳,金炳昶开始业余说相声,并拜了杨海荃为师。每个晚上,他们都会应邀到各企业去演出,每天有三角钱的补助费,仅够吃一顿晚饭,但就是这样的生活,金炳昶回忆起来还是乐此不 演艺经历4 金炳昶是北京人,自幼喜爱相声,经常到西单启明茶社或天桥去听相声。北京著名的相声演员高德明、绪德贵、侯宝林、郭启儒,天津的常连安、常宝堃父子的相声他常听,并谙熟于心,学会了不少段子。1950年,他从华北人民革命大学参军,分配到东北军区搞营房建筑。这时候,他结识了杨振华、杨金声、王海江、周印金等沈阳市一些较有名气的业余相声演员,经常同他们一起到工厂、工地去表演。1957年,他又同杨振华、王志涛等六人正式拜老艺人杨海荃为师,经常出入“相声大会”,逐渐成了沈阳相声界的“名票”。1961年,金炳昶调入刚刚成立的营口市说唱团任相声队队长,第一次成为了一名专业的相声演员。尽管说唱团成立了,但是人手不足一直限制着发展。特别是相声队的演出,每次都要靠袁阔成讲评书才能撑起场面。无奈之下,1962年金炳昶调回沈阳,加入沈阳曲艺团相声队。“文革”期间,金炳昶和妻子一起被下放到了沈阳服装公司,金炳昶在车间劳动学会了用 感情生活5 采访中,金炳昶介绍照片时找到了一张奖状,这是1999年他家获得省妇联的“特色家庭”的奖状。话题自然转移到了金炳昶的妻子、相声演员富兰英上。妻子富兰英曾是金炳昶的第一位搭档,也是同出自杨海荃的门下,他们一起合作说了五六年的相声,包括《相面》、《天文学》等段子。“刚认识的时候才20多岁,我曾经去看过她说相声。1957年我和马子恒、王海江、杨金声、周印金、杨振华一起拜师,富兰英是我们的师姐。我到了营口以后,有一次杨振华和王海江给我写信,问我有对象没有,如果没有,富兰英我同意不同意。”那时候金炳昶要叫富兰英大师姐,看到这封信以后,金炳昶心里乐不可支,他没有回信就直接赶回了沈阳。“我年轻的时候挺瘦的,也算挺帅吧,在我们师傅家里,看到富兰英,她说她没有啥意见,就问我同意不同意,如果同意以后得养她的父母。我说那个不成问题,我心想,别说养她的父母,就是养爷爷奶奶也干啊。”就这样,金炳昶和富兰英结婚了,并且成 专业精神6 二十世纪80年代,是沈阳相声的辉煌时期,那时候在大馆的演出,一天四五场,早晨进去,晚上才能出来,杨振华和金炳昶的节目压轴。因为他们的相声能够针砭时弊,获得了很多观众的认可。“我们那时候是敢写敢说,有些讽刺当时官员的相声都敢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的时候,讽刺相声《假大空》获得文化部创作表演一等奖。“那时候爱怎么着怎么着,也很年轻,有冲劲。”金炳昶感慨道。上世纪90年代初,金炳昶退休,又能和杨振华名正言顺地一起演出了。两个人参加了辽宁电视台的很多节目,最忙的时候每周都需要一个新节目,直到70岁,金炳昶还活跃在舞台上。直到三四年前,金炳昶不再演出,“我们年龄都大了,而青年人又没有机会,我们占着那个台子干什么啊。”1998年,金炳昶获得了他人生中第29个奖,相声《你以为你是谁》在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56周年的演出中获纪念奖。金炳昶和女儿住在一起,因为疾病每年的医药费就需要三万多元,而他只拿 独家专访7 著名相声演员金炳昶如今已是74岁的老人了。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金炳昶、杨振华这对黄金搭档成了中国相声界的领军人物,其《好梦不长》、《假大空》、《东京客人》、《下棋》、《动物世界》等一系列相声作品在社会上轰动一时。时光荏苒,金炳昶怎么样了?对过去的往事金炳昶又是怎样地感慨?抗美援朝写血书,抗美援朝出生在北京的金炳昶,1950年4月考入华北革命人民大学。当年11月,全国掀起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热潮,已是19岁的金炳昶心情格外激动,他想,自己为祖国献身的时候到了,便咬破手指写了坚决响应祖国的召唤,要求参加志愿军。当时,周恩来总理在怀仁堂亲切会见了参加志愿军的热血青年,金炳昶回忆道:“总理说,‘祖国人民盼望你们在朝鲜战场胜利的消息,等你们打败了美帝国主义,你们还都回到北京。金炳昶和志愿军怀着满腔的爱国主义热情,雄赳赳,气昂昂地开赴朝鲜战场,然而,火车到了沈阳,一些志愿军被留了下来,住在育才小学 相关报道8 甘当绿叶 甘当绿叶的金炳昶一天,我正在电视机前观赏金炳昶和常佩业合说的相声《临死之前》。孩子突然问我:"爸爸,为什么相声演员都是一胖一瘦,而且是逗哏的瘦,捧哏的胖呢?"我正在思索之际,"相声迷"老伴代我作答了:"你没听说过,对口相声是三分逗、七分捧吗?七分自然重于三分,体形就得胖点。"这个解答显然是不对的,引出一阵哄堂大笑。孩子又辩解说:"捧哏的不过是逗哏的配角,他怎能占七分呢?"于是,我用金炳昶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来阐明自己的观点:"说捧哏的是配角这是一种偏见。其实,在对口相声中,只有先问后答之分,没有逗主、捧次之别。甲乙两人是共同表演一段相声,逗哏的就好比是划船的,捧哏的就好比是掌舵的,谁也离不开谁。"当一位报社记者采访金炳昶时,他说:"如果真把捧哏的当成配角的话,那么我愿永远当个配 主要作品9 计划生育好--杨振华金炳昶杨:要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四个现代化,就必须有一个强壮的身体金:是吗?杨:你看你的这个体格我就够羡慕的金:不行不行,我还得锻炼锻炼杨:瞧见没有,无论是平方面积,立方体积,那都比我肥沃多了金:什么叫肥沃啊杨:羡慕您那!金:别杨:您今年多大岁数?金:42岁杨:哪像啊?哪像啊?满面红光,细皮嫩肉的,跟24岁似的!金:什么呀?怎么了这是?杨:你结婚了吗?金:结了杨:好啊,你一结婚我也就放心拉!金:怎么说话那你这是!杨:我这不是关心你麻!金:把话说清楚啊杨:爱人有了吗?有那个了吗?不是,你爱人有小孩了吗?金:有了有了!杨:几个?金:一个杨:真的?金:是真的杨:吆!我得向您学习啊!金:您别客气!杨:一对夫妻一个孩,响应号召,挺好挺好啊,了不起!金:我说,您结婚了吗?杨:我呀?我……结过了!金:有小孩吗?杨:有过了金:有几个?杨:没告诉你吗?过了!金:什么叫过了呀,我是说有几个? 逝世消息10 沈阳曲艺团有关负责人当日向记者证实,国家一级演员、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沈阳相声”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金炳昶因心脏衰竭,于5日12时30分在沈阳军区总医院逝世,享年82岁。13时许,其徒孙穆凯发布微博称:“师爷金炳昶先生一路走好!”听到该消息,曾与金炳昶搭档演出《临死之前》的相声演员常佩业悲痛不已,他说自己几天前还在电话里问候金炳昶的身体状况。“他的底气还挺足的,跟我说挺好没事,让我别挂着他,想不到这才过了两天他就走了”。随后,王平、贾承博等相声演员也在微博上对金炳昶的离世表示哀悼。生于北京的金炳昶师承捧哏大师杨海荃,1950年应征入伍来到沈阳,从此在这里扎根。上世纪70年代,由他和杨振华搭档表演的讽刺相声《假大空》、《好梦不长》等因针砭时弊,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二人也因此成为当时中国相声界的领军人物 “捧哏”常青树金炳昶直到70多岁仍活跃在相声舞台上,他生前说,愿意永远做配角,做衬托红花的绿

人物百科 2021-11-06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