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王爷,亦称“阎王”,旧时中国民间信仰神祇。流行于南北各地。阎王原为佛家语。来源于佛教的掌管地狱的主神,掌管着十八层地狱。中国古代原本没有关于阎王的观念,佛教从古代印度传入中国后,阎王作为地狱主神的信仰才开始在中国流行开来。中文“阎王”是从梵语中音译过来的词汇阎魔罗阇的简称,本意是“捆绑”,具体意思是捆绑有罪的人,也译作“阎罗(王)”、“阎魔(王)”、“琰魔”等等。 目录 1基本资料 2解释3来源4词语概述 基本资料1 中文名:阎王爷外文名:pluto,king of Hell别名:阎王所属:佛教司掌:掌管地狱象征:掌管地狱的主神 解释2 ①阎罗:看来没救了,要去见阎王了。②比喻极严厉或凶恶无比之人:那个杀人不眨眼的活阎王终于被正法了。 来源3 在古代印度神话中,阎王是管理阴间的神,印度现存最古老的诗集《梨俱吠陀》中已经有关于阎王的传说。而阎王观念的形成可能要更早,来源也不止一个,实际上阎王在古印度有很多版本不同的传说。佛教创立后,沿用了阎王的观念,认为阎王是管理地狱的神。关于阎王的信仰传入中国后,与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信仰系统相互影响,演变出具有汉化色彩的阎王观念:十殿阎罗。也叫阎罗王、阎王、阎王爷。 词语概述4 词目:阎王注音:yánwáng同义:阎罗英文:pluto,kingofHell传说中阴曹地府的神职人员分布是这样的:地位最高的天齐仁圣大帝,掌管大地万物生灵。北阴酆都大帝五方鬼帝:东方鬼帝蔡郁垒、神荼,治"桃止山"鬼门关西方鬼帝赵文和,王真人,治"嶓冢山"北方鬼帝张衡、杨云,治罗酆山;南方鬼帝杜子仁,治罗浮山;中央鬼帝周乞、稽康,治"抱犊山"再下面是罗酆六天(以下为宫名,六天为守宫神)纣绝阴天宫、泰煞谅事宗天宫、明晨耐犯武城天宫、恬昭罪气天宫、宗灵七非天宫、敢司连宛屡天宫。十殿阎罗。阎罗王被认为是地狱的主宰,掌管地狱轮回。大约在南北朝期间由印度传入中国。由于阎王的信仰与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信仰系统相互影响,演变出具有汉化色彩的十殿阎王中国佛教中,有十殿阎罗之说。此说源于唐代,相传天帝册封阎罗王,由阎罗王统率地狱和五岳卫兵。地狱更分为十殿,十殿各有其主和名号,称地府十王,统称十殿阎王。十殿阎王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