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鹤峰,男,京剧生角,原名陈鸿声,浙江鄞县人。出生于1904年,光绪三十年(甲辰);逝世于1981年,农历辛酉年。表演《楚汉相争》、《观画跑城》、《四进士》、《打严嵩》、《明末遗恨》等“麒派”名剧深得师传要旨,演得栩栩如生,为观众喜爱。在1949年武汉市第一届戏曲会演上获表演一等奖。1952年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被授予奖状。1956年湖北省第一届戏曲会演,获省人民政府奖状及表演一等奖。 目录 1基本资料 2艺术经历3艺术特色4代表剧目5获奖情况6活动年表7加入民族歌剧院8中南京剧工作团9武汉市京剧团10组队赴朝鲜前线 基本资料1 中文名:陈鹤峰别名:陈鸿声国籍:中国出生地:浙江鄞县出生日期:1904年逝世日期:1981年职业:京剧演员代表作品:《观画跑城》、《四进士》、《打严嵩》、《明末遗恨》基调:“麒派” 艺术经历2 13岁从师谢月亭学唱京剧老生。两年后演唱于浙江及江苏南部各地,常演《斩黄袍》、《斩马谡》、《辕门斩子》、《碰碑》等唱功戏,兼演武生戏。1929年到上海,搭班周信芳主演的老天蟾舞台,改名陈鹤峰。他倾慕“麒派”艺术,揣摩仿效其唱念表演。一次演出《八本封神榜》,票已全部售出,周临时患病不能登场,戏码也无法更换,前后台都十分焦急,陈自荐代演闻太师一角,声容动作酷似周之表演,不断博得热烈掌声。由此得周器重,于1932年收其为徒,悉心教导,使其艺术更为精进。以后和张翼鹏(名武生),云艳霞(名旦角,后与陈结婚)合作,在荣记大舞台演出《西游记》,名声更为上海观众熟知。其后在“新天蟾”领衔主演《金镖黄天霸》、《华丽缘》等连台本戏,连场爆满,盛极一时。1943年首次来武汉,演出于汉口大舞台(今人民剧院),深受武汉观众欢迎。1948年春节第二次来汉演出,至次年3月去长沙。1949年9月由长沙回上海路过武汉,经中共 艺术特色3 其表演风格以“麒派”为基调,博采众家之长,同时依据自身的秉赋条件,创新发展。表演细腻,神完气足,身段大方潇洒,嗓音宽润、吐字清晰,有强烈的感染力。 代表剧目4 表演《楚汉相争》、《观画跑城》、《四进士》、《打严嵩》、《明末遗恨》等“麒派”名剧深得师传要旨,演得栩栩如生,为观众喜爱。 获奖情况5 在1949年武汉市第一届戏曲会演上获表演一等奖。1952年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被授予奖状。1956年湖北省第一届戏曲会演,获省人民政府奖状及表演一等奖。 活动年表6 1931年6月11日,农历辛未年四月廿六日,12时:上海杜氏祠堂落成会演第三天上海杜氏祠堂落成会演第三天。中午十二时开演《满堂红》(杨鼐侬,金碧玉)《岳家庄》(小杨月楼,小奎官)《琼林宴》(言菊朋)《战宛城》(麒麟童饰张绣,荀慧生饰邹氏,刘奎官饰典韦,金仲仁饰曹昂,曹毛包饰曹操,陈鹤峰饰贾诩,马富禄饰曹安氏,蒋宝印饰许褚)《取荥阳》(马连良,金少山)《取帅印》(高庆奎)《花木兰》(徐碧云)休息七时开演《马蹄金》(尚小云,贯大元,龚云甫)《挑滑车》(刘宗杨)《二进宫》(梅兰芳,谭小培,金少山)《林冲夜奔》(李万春)《弓砚缘》(雪艳琴,姜妙香,雪艳舫)《卧虎沟》(李吉瑞)《忠义节》(程艳秋,谭富英,王少楼)《八大锤》(杨小楼饰陆文龙,马连良饰王佐,刘汉臣饰岳云,刘砚亭饰金兀术,刘奎官饰狄雷,高雪樵饰何元庆,马富禄饰乳娘,张质彬饰严成方,张国斌饰岳飞)《五花洞》(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饰四 加入民族歌剧院7 1949年9月,农历己丑年:高百岁、陈鹤峰加入民族歌剧院民众乐园管理处从长沙接回高百岁,陈鹤峰从长沙回上海路过武汉,也被挽留下来,两人都加入了民族歌剧院。 中南京剧工作团8 1950年1月18日,农历己丑年十二月初一日:中南京剧工作团成立民族歌剧院、民众乐园京剧场和人民剧院的二百七十多京剧艺人联合组成“中南京剧工作团”。总团长为正在民族歌剧院演出的周信芳。下设两个分团,分别由高百岁和陈鹤峰担任。《中南京剧工作团章程》载明:“本团受中南军政委员会文化部文艺处直接领导”、“本团经济自给自足,若有不足呈请上级补助之”。成立大会上,总团长和分团长被授予中南军政委员会文化部的任命状,全团演职员工从此成为国家艺术工作人员。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曾经在根据地政权和人民军队内成立过戏曲团、队,而中南京剧工作团则是建国后最早建立的国营戏曲剧团。1950年2月17日,农历庚寅年正月初一日,晚:中南京剧工作团1950年赴上海演出中南京剧工作团赴上海演出,演于中国大戏院上演。晚场推出《三打祝家庄》。这出戏是根据延安平剧院剧本整理排练,高百岁前钟离老人后孙立,郭玉昆饰石秀,陈鹤峰饰乐和 武汉市京剧团9 1952年,农历壬辰年:武汉市京剧团成立中南军政委员会撤销,中南京剧工作团归属武汉市文化局领导,改名武汉市京剧团。中南京剧院同时改名武汉京剧院,从民众乐园划出来,专供武汉市京剧团演出和排练。武汉市京剧团首任团长高百岁,副团长为陈鹤峰、高盛麟、郭玉昆、于宗昆、李福德(专职干部)。当时名家云集:老生有:高百岁、陈鹤峰、董少英、关正明;武生有:高盛麟、郭玉昆、贺玉钦、倪海天;小生有:高维廉、杨玉华;旦角有:杨菊萍、李蔷华、陈瑶华、王婉华;净角有:叶盛茂、张宏奎、董俊峰;丑角有:高世泰、李正福、张啸庄.此外还有不少二路硬里子演员,完全可用“行当齐全、文武兼备、名家云集、流派纷呈”来形容,堪称国内的一流剧团。梅兰芳曾不无赞叹的说:武汉和北京上海是京剧的三大码头。 组队赴朝鲜前线10 1953年,农历癸巳年:武汉市京剧团组队赴朝鲜前线该年夏天,武汉市京剧团组织分队赴朝鲜前线,演员有高盛麟、、陈鹤峰、王玉蓉、于宗琨等,在坑道内为志愿军指战员演出,受到了“志司”总部的通报嘉奖。这年冬天组团参加全国人民慰问团去朝鲜慰问志愿军。1953年10月4日,农历癸巳年八月廿七日:中国人民第三届赴朝慰问团赴朝中国人民第三届赴朝慰问团5000余人离京赴朝,总团团长为贺龙,老舍为14人总团副团长,刘芝明任文艺工作团总团长,马彦祥任文艺工作团副总团长。参加慰问团的北京市的艺术家有:梅兰芳、洪深、陈沂、史东山、程砚秋(第一总分团副团长)、谭富英、裘盛戎、马连良、新凤霞、陈书舫、喻宜萱、王昆、张君秋、良小楼、白凤鸣、关学曾、尹福来、顾荣甫、魏喜奎、王世臣、李忆兰、邢韶英等;上海市的艺术家有:周信芳(任副总团长)、袁雪芬、丁是娥、石筱英;武汉高盛麟、陈鹤峰、王玉蓉、于宗琨、陈伯华;以及袁金凯、常香玉、
陈鹤(1908-1992) 国画家、书法家。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人。初时喜爱文学,1932—1935年授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向潘天受、黄宾虹、王声远等学习国画创作。后远游马来亚、新加坡。此为他创作的国画《老虎》。 目录 1基本资料 2简介3履历4成就 基本资料1 中文名:陈鹤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908逝世日期:1992 简介2 陈 鹤(1908~1992年)陈鹤,号超凡,霞徐街(今涵东街道办事处霞徐居委会)人。生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晚年自署闽叟、闽中老人;书画押印“三省斋”、“向日堂”。 履历3 鹤小时爱读诗词。民国13年(1924年)夏,毕业于省立第十中学(今莆田一中)后,任小学教师。师从著名古文学家、书法家关其忠和著名画家黄卓然,从而打下诗书画基础。民国21年,鹤考入上海美专深造,在黄宾虹、潘天寿诸名家指点下,诗书画造诣颇高,尤擅画虎。民国24年秋毕业。同年冬,鹤去马来西亚,在柔佛麻坡中学、芙蓉坡中华中学、实兆远南华中学、怡保育才中学任教。民国26年7月,抗日战争开始,他创作诗画,宣传抗日。次年,在柔佛地区举办个人书画展义卖,支援祖国抗战。民国30年,鹤返国后,曾在莆田中山中学任教。抗日战争胜利后,先后在南京、芜湖、宁波举办个人书画展,歌颂抗日将士的英勇事迹。1952年,鹤在私立涵中中学(今莆田六中)任教,一直到1982年10月退休。业余创作诗画,歌颂党和祖国。融诗书画于一体,自成一家。1974年8月,福建省人民广播电台报导鹤的事迹和艺术成就。10月,中国新闻社将介绍他的事迹的文 成就4 鹤的事迹和艺术成就,收入《中国艺术辞典》、《中国当代国画家辞典》、《中国当代书法家辞典》、《当代艺术家名人录》,书法收入《中国现代书法人物电脑数据库》、《中国现代书法家名录大全》。鹤历任莆田县政协第五届常委,莆田市政协第一届常委兼“三胞”组副组长,福建省政协第四、五届委员。中国致公党中央华侨知识分子工委会委员。青岛康有为纪念馆基金会名誉顾问,广西石涛艺术学会理事,杭州诗社顾问。莆田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书法家协会主席。1992年1月病逝,终年8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