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21年的春天,滇军第一军军长顾品珍通电讨唐,突然率兵进攻兵力空虚的云南昆明。此时,唐继尧最信任的部队并不在身边,而所信任的部下选择了反叛。众叛亲离之下,迫于无奈的唐继尧携带巨款徐惠珍、乘坐滇越铁路逃离昆明。这也是唐继尧成为云南统治者以来,第一次被迫下野。 云南王唐继尧 1921年2月9日,顾品珍以胜利者的姿态率领大军进入昆明,并迅速得到认可,被云南各界公推为滇军总司令,顾品珍成为新一任云南的统治者。顾品珍为什么要驱逐唐继尧呢? 直接原因是:滇军被川军赶出四川后,顾品珍和唐继尧之间互为不满,两人之间也矛盾重重。而根本原因则是军阀的本质:双方都野心勃勃,一旦有机会,都不会放过彼此。唐继尧希望剪除对自己有威胁的势力,而顾品珍则希望更进一步。 顾品珍 辛亥革命时期,先后担任贵州都督和云南都督的唐继尧,一直有将势力扩展至东南三省的野心。辛亥革命胜利后,滇军也多次在四川驻有军队。1918年9月,唐继尧到达重庆,召开了重庆联军会议,决心建立川滇黔三省同盟,计划彻底将四川吞入腹中。 但是,唐继尧的这个计划遭到了四川上下的共同反对,唐继尧“文吞”四川图谋彻底落空。文的不行,当然是军阀在最善用的武力,随即,唐继尧决心对四川动武,计划使用武力推翻四川督军熊克武。 位于西南的滇系军阀 刚开始,讨熊军进展顺利,成功将胸可无敢出成都。但是由于分赃不均,唐继尧联军内部的滇军、黔军和归属唐继尧的川军,彼此之间变得矛盾重重。这给了退守阆中的熊克武喘息之机,他趁机招兵买马,重新竖起了反唐大旗,由于唐继尧的倒行逆施,熊克武也受到了川军各方势力的共同支持。 随后,气势如虹的川军接连击败驻川滇军,不但将滇军所占的成都等地收复,甚至自护国战争以来,滇军一直占据的四川地盘也彻底丢失。就此,在四川滞留了五年之久的滇系势力被赶出了四川。唐继尧一统西南三省的美梦也彻底破灭。 滇军 被川军击败后,担任第一军军长的顾品珍决定率领第一军撤出四川返回云南。但是,一心想做西南王的唐继尧对顾品珍等人最终丢失四川的问题十分愤怒,并多次派人试探。他采用停发军费、选择边防等诸多手段威逼利诱顾品珍停止回滇,反攻四川。 然而,新败且思乡心切的滇军将士,此时并不具备反攻四川的实力,顾品珍也不愿意继续损失手中兵力。但是,顾品珍也深知以唐继尧为人,他根本容不下吃了败仗的部下。 更何况,这部下还给他的军队和地盘带来巨大的损失,顾品珍回到云南之后,绝没有好果子吃。再加上此时的唐继尧已经表现出对顾品珍的不信任和忌惮,顾品珍开始率部在毕节一带驻扎下来,踯躅不前,观看风向。此时的顾品珍已经有了反唐的打算。 滇军法式钢盔 而在此时,同属滇军的第8军军长叶荃,突然以闹饷为名率军进攻昆明,却被早有准备的唐继尧迎头防堵,眼见进攻昆明失利,叶荃被迫率部撤往玉溪等地。唐继尧则派遣最信任的三个团衔尾追击,计划彻底消灭这只反叛势力。 但也因为三个团离境追击,导致此时昆明彻底空虚。得此天赐良机,顾品珍随即率部威逼昆明,昆明城中最后的部队军事主官杨蓁等人也纷纷发出讨唐通电。而此时,唐继尧最信任的部队都驻扎在滇南、滇西一带,远水解不了近渴,众叛亲离之下,唐继尧被迫通电下野。顾品珍兵不血刃进入昆明,控制了云南。 顾品珍之墓 然而顾品珍云南时间刚过一年,不甘心失败的唐继尧发动旧部,并联络云南土匪,试图卷土重来。而此时,顾品珍集团内部也开始矛盾重重,最终,在顾品珍和唐继尧的大战之中,内忧外患的顾品珍被依附于唐继尧的土匪武装偷袭,顾品珍在内的指挥部20余人全部遇难。唐继尧成功东山再起,再次成为云南的统治者。
 
            顾品珍(1883—1922),出生于云南昆明,1904年赴日本留学,入东京振武学校,并加入中国同盟会,后转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908年毕业回国后,任云南陆军讲武堂军事教官兼骑兵监督。1911年,昆明爆发重九起义,顾品珍率人先攻占巫家坝骑兵团阵地,后又攻入城内。顾品珍在战斗中英勇顽强,在塘子巷与清军骑兵队遭遇,双方搏杀,击溃清军。11月1日,云南军政府成立,顾品珍任军政府参谋部所属辎重弹药部部长。之后,顾品珍参加滇军援川军入川,任谢汝翼所部第一梯副梯团长。回滇后,曾任滇军第一师、第六师中将师长、云南陆军讲武堂学校校长等职。1915年12月,袁世凯在北京复辟称帝,12月25日,云南发起护国首义,出兵讨袁。顾品珍任护国第一军总司令蔡锷所属主力第三梯团长。随蔡锷由昆明经宣威入川,与北洋军张敬尧、吴佩孚、李秉之等部鏖战泸州。1916年6月6日,袁世凯毙命,黎元洪任总统,蔡锷任四川督军兼省长,顾品珍任川军第六师师长兼成都卫戍司令。1920年10月,川滇战争再起,滇军失利,时任驻川滇军第一军军长的顾品珍不满滇军干预川政,以士兵厌战为由,率部回滇。1922年2月,唐继尧企图回滇复辟,顾品珍亲临前线阻击。3月26日,顾品珍遭唐继尧收买的吴学显所属包围,突围不成,举枪自尽。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生平3主要成就 基本资料1 中文名:顾品珍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云南昆明出生日期:1883年逝世日期:1922年职业:军人信仰:三民主义 人物生平2 顾品珍,云南昆明人,1904年留学日本,在宏文书院和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骑兵科学习。在校时参加同盟会。宣统元年(1909年)毕业后回云南,任云南陆军讲武堂军事教官兼骑兵科长。宣统三年(辛亥年,1911年)农历九月九日,昆明爆发“重九起义”,顾品珍积极参与,他率学生20余人,先攻占巫家坝骑兵团阵地,后又带领学生神速攻入城内,亲斩小西门守将。后又到北较场迎接大队人马入城。顾在战斗中英勇顽强,在塘子巷与清军骑兵队遭遇,双方搏杀,击溃清军,顾左手受重伤。次日,左手裹白纱布挂于脖子上,右手持枪,率队沿街巡逻。11月1日,云南军政府成立,顾品珍任军政府参谋部所属第五部(辎重弹药部)部长。此时,四川局势混乱,清政府川督赵尔丰仍占领四川,云南军政府应重庆都督张培爵之请,决定派兵支援四川的革命斗争,共派援川军一个师(两个梯团八个营),以云南军政府军务总长韩建铎为师长(又称“滇军援川军总司令”),下辖谢汝翼、 主要成就3 1915年12月,袁世凯在北京复辟称帝,12月25日,云南发起护国首义,出师北伐付袁。顾品珍任护国第一军总司令蔡锷所属主力第三梯团长。随蔡锷由昆明经宣威入川,与北洋军张敬尧、吴佩孚、李秉之等部鏖战泸州。当时北洋军数量超过护国军四倍,双方争夺棉花坡,血战48昼夜。战斗中,敌军占着有利地形,筑有坚固工事,久攻不克。蔡锷命全军撤退到纳溪县龙头铺一带高地,诱敌深入。北洋军果然以为护国军力竭而退,向前追击。顾率全团趁机奋力反攻,突破敌军右翼,从而突破了敌军阵线,北洋军全线溃败,丢下了大量军用物资。北洋军曹锟、张敬尧部溃不成军,四川督军陈宦迭请停战协商。1916年3月22日,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于6月6日死去,黎元洪升任总统,蔡锷任四川督军兼省长,顾的第三梯团改编为川军第六师,顾任师长兼成都卫戍司令。1917年,孙中山掀起护法战争,云南唐继尧组织靖国军响应,顾品珍的第六师被改编为“在川靖国军第一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