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家里的碗、筷、勺、盘、锅都“健康”吗?或许您还不知道漂亮餐具很容易成为危害健康的隐形“杀手”吧,那就让我们来揭开这些漂亮餐具背后隐藏的危险。 ◎陶瓷:拒绝内壁彩绘多新买餐具醋里泡 健康威胁:陶瓷餐具内壁上的彩绘虽然色彩鲜亮,但彩釉中含有铅、汞、镉等重金属元素。其中,镉和铅容易引起肝脏或其他内脏中毒,汞则能引起肝、肾硬化。陶瓷的釉彩越多,颜色越鲜艳,铅、镉等化合物就越多。 健康忠告:选陶瓷餐具别太看重花纹图案,特别是不要用内壁带彩绘的碗盘。新买的餐具可以先放在醋里泡2~3个小时,以溶解彩釉中的有害物质。另外,彩瓷千万不要放在微波炉里加热。 ◎不锈钢:远离强酸碱食品破损需及时更换 健康威胁:不锈钢是由铁铬合金再加入其他一些金属元素制成的。它的金属性很好,而且比其他金属更耐锈蚀。但是如果使用不当,不锈钢中的金属元素就会在人体中慢慢蓄积,达到一定量时就会危害人体健康。 健康忠告:在使用不锈钢餐具时要特别小心,不要长时间盛放强酸或强碱性的食品。不锈钢器皿也不宜用来煎熬中药。一旦发现不锈钢餐具变形或者表层破损,就应该及时更换。 ◎铝锅:过多摄入铝可致记忆力下降 健康威胁:铝是智力衰老元素,可导致记忆力下降、思维反应力迟钝。过多的铝不仅是导致老年痴呆的一个重要原因,对儿童的大脑发育也是不利的。而食品中的铝大部分来自炊具(锅和铲)的污染,尤其是铁、铝混用(如铁锅铝铲或铝锅铁铲),由于电解和置换作用,可导致铝的溶解,增加人体对铝的摄入量。 健康忠告:不要长期使用铝锅,铝、铁制成的炊具和餐具也不要混用。 ◎不粘锅:杜绝干烧不煎炸释放毒性损身体 健康威胁:不粘锅使不少家庭主妇摆脱了油锅难洗的困扰,但不粘锅的涂层在高温下会裂解,并释放出两种有毒的物质,一种是氟氯碳,另一种是三氟化碳。前者对动物的机体组织有害,而且会在体内聚集;后者有毒性,也会损伤人的身体。 健康忠告:用不粘锅煮饭、烧汤等一般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但如用来煎炸食品,就会存在一定的危害。因为有些人在炒菜时喜欢把锅烧干、烧红后再加油,这样锅内温度肯定超过260 ℃。因此使用不粘锅时,一定要杜绝这种习惯。 ◎塑料:塑料瓶切勿当油瓶使用 健康威胁:油脂装在塑料容器中会产生化学作用,分解出有害物质,危害人体健康。 健康忠告:挑选塑料餐具时,应尽量选择无色无味、且商品上标注了PE(聚乙烯)和PP(聚丙烯)字样。平时应当避免把油装在普通的塑料瓶中。 ◎奶瓶:看清品牌小标识赶走彩色花图案 健康威胁:有些不法商贩用废料制作劣质奶瓶,含有大量有毒物质双酚A。双酚A会造成婴儿的生殖系统和大脑发育失常。另外,劣质奶瓶中的低分子化合物即使在20 ℃的常温下也会溶出,对呼吸道、肺等器官造成伤害。 健康忠告:劣质塑料奶瓶上一般没有厂家和品牌小标识,奶瓶上的刻度也不准确,瓶身不透亮,上面有斑斑点点的白色杂质。同时要注意奶瓶内部不要有彩色图案,以免颜料遇热溶在奶或水里。 ◎筷子:不要青睐油漆筷选用越天然越好 健康威胁:涂了油漆的筷子外表美观、耐用、好洗,可是油漆中含有铅、镉等有害物质,其中的苯更是公认的致癌物,颜色太深或油漆涂料太重的筷子长时间使用后,油漆涂料中的重金属以及有害的有机溶剂会对人体造成慢性伤害。 // 此外,即使是合格的筷子,使用时间长了,表面也会变得粗糙,出现许多细小的凹槽,容易残留细菌和洗洁精,如果不及时消毒或更换,也会为细菌的滋生提供温床。 健康忠告:选筷子尽量不要选涂油漆的,另外,筷子买回家要多冲洗、勤消毒,清洗后要及时风干,至少要一年换一次筷子。即使是家人之间,筷子也不要混用,以免传播细菌。 (实习编辑:黄乃引)
家庭炊具、餐具的消毒,可以选择以下方法:将用过的炊具放入水中,滴少许洗洁剂,将油腻、污渍洗净,用清水冲过后放入橱柜中。再用炊具时,可用开水浸泡一下,或者将炊具放入开水中煮沸。约10分钟,一般细菌就会被杀灭,这时使用就可以放心了。另外也可用漂白粉液浸泡:用一小匙漂白粉加两杯冷水的比例,配成漂白粉液。将洗净的炊具放入浸泡,两分钟后取出,用清水冲洗净,便可使用。 餐具的消毒方法很多,简单的方法是用洗洁剂消毒。将用过的餐具放入盆中,抑温水,滴少许洗洁剂,刷洗干净后用清水洗净,放入橱柜中。也可使用高锰酸钾进行消毒。取10粒左右高锰酸锌,加入大半盆冷水,将餐具放入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10分钟,便可达到杀菌目的,然后用清水洗净便可以使用了。 最理想的消毒方法,是先把洗净的餐具放入锅内,完全浸泡在水中进行加热,待水煮沸时,保持两分钟,即可达到消毒目的。消毒过的餐具放入橱柜中,或用纱罩罩起来,余水自然晾干,不要用抹布去擦,以防再次污染。如果是病人用过的餐具,一定要单独清洗和消毒。 // (实习编辑:李宇胜)
记者在商业街、学校、集贸市场以及一些公交站亭附近看到不少推着架子车流动销售家用瓷碗、瓷碟的商贩。比起大超市销售的瓷器餐具,这些餐具价格要低廉得多,因此吸引了很多市民购买。 彩绘含毒,因为加了助溶剂 陶瓷餐具具有不易生锈、不腐蚀、不吸水,耐酸碱,耐高温的特性,更适合用来蒸、煮、烧、烤等。而现在的陶瓷餐具加入了色彩,花纹更显时尚,款式更是千变万化,深受消费者喜爱。但是,一项国家质量检测结果表明,1/4的陶瓷餐具铅和镉等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属不合格产品。 记者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很多消费者并不知道色彩是如何绘在陶瓷上的,更不了解其中的危害。据第三军医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教授石元刚介绍:彩绘陶瓷含毒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为了保证颜料与瓷胎结合良好,彩绘时会加入一些助溶剂,而助溶剂含有一定量的铅、镉等有毒性的物质成分,很容易通过食物进入人体,所以彩绘陶瓷餐具可能有毒。 健康对策:消费者如果买了不放心的产品,可用食醋浸泡几小时,若发现颜色有明显变化,就应弃之不用。在选用釉上彩产品时,还应注意图案颜色是否光亮,若不光亮,铅、镉溶出量往往较高。千万不要贪小便宜在街上买三无陶瓷,安全性难保证。 仿瓷餐具,热水浸泡生甲醛 在记者的调查中发现,仿瓷餐具(密胺餐具)由于不容易摔碎,受到很多主妇青睐,可她们也并不清楚这类质地的餐具是由什么构成,只是听卖家说是树脂,就信以为真。树脂也分密胺树脂和脲醛树脂。 // 仿瓷餐具是指采用密胺树脂加木浆填料后制成的模塑制品。三聚氰胺与甲醛反应所得的聚合物,被称为密胺树脂。在沸水中成分稳定,甚至可以在150℃的高温下使用。而脲醛树脂是尿素与甲醛进行反应后所得,在一定的温度下,尿素与甲醛会发生分离。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劣质仿瓷餐具在热水中煮过后会出现刺鼻气味的原因,那是甲醛。因此必须要小心选用。 健康对策:专家提醒,消费者选购仿瓷餐具时,首先应到正规商场、超市购买;其次,看餐具是否标明厂址、厂名、执行标准等相关信息,是否存在变形等不良现象。选购时,尽量不要挑选色彩鲜艳和颜色深的仿瓷餐具,要选择有QS标志的产品。常温之下使用合格仿瓷餐具,对身体健康不会有太大影响,但若遇到高温、高酸等环境,便容易加速有害物质释出。因此使用这类餐具过程中,不要放入微波炉,或直接在火上加热。如果发现仿瓷餐具出现变色,要及时更换。 (责任编辑:王健淇)
铜餐具:外表华丽,色泽如金,甚有气派,如铜火锅。用铜锅烹煮食物时溶解出来的少量铜元素,对人体也是有利的。但铜生锈之后可生成“铜绿”(即碱式碳酸铜)和蓝矾(即五水硫酸铜)两种有毒物质,可使人发生恶心、呕吐甚至中毒。所以,对于用久了,产生铜锈的铜餐具,就不要再用了。 玻璃餐具:清洁卫生,本身不含有毒物质,但有时也会“发霉”。这是因为玻璃长期受水的侵蚀,玻璃中的硅酸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白色碳酸结晶,它对人体健康有损害,所以在使用时可用碱性洗涤剂清除。 // 不锈钢餐具:美观大方、轻便耐用。不锈钢是由铁铬合金掺入镍、钼、钛、锰等微量金属元素制成,这些微量元素对人体有害,因此使用时应注意,不要长时间盛放盐、酱油、醋等,也不要用不锈钢餐具熬煮中药,药物易失效,有些甚至会产生有毒化合物。 (责任编辑:王健淇)
高温消毒要真正达到效果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作用的温度,另一个是作用的时间。 常在外用餐的王小姐已经养成了一个固定习惯,无论去多么高档的餐馆,都习惯用开水把自己的碗碟仔仔细细烫一遍。“餐馆里的碗我总觉得没洗干净,就是看着白净,上面也指不定有多少细菌呢,亲自烫一下才放心。”顾客这样说。 去餐馆就餐的人,超过八成都会自己对碗碟进行消毒。开水烫碗是最常见的一种,其他还包括用餐巾纸或湿纸巾擦拭,甚至有一位先生说,自己每次都会将餐桌上的高度白酒倒一些在碗中,用打火机点着烧一下,“这样杀菌才最彻底!” 开水烫碗不能杀菌 “对餐具来说,高温煮沸确实是最常见的消毒方式,很多病菌能都通过高温消毒的方式杀灭。”相关专家说,但是,开水烫烫碗,却达不到这样的效果,只能将餐具上的灰尘除掉。 温馨提示: 一般来说,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霍乱弧菌等,多数要经100℃高温作用1—3分钟或80℃加热10分钟才能死亡。所以,吃饭前用开水烫碗,只能杀死极少数微生物,煮沸、流通蒸汽或使用红外线消毒碗柜等才是有效的方法。当然,用开水烫一下至少可以洗去碗中的浮尘或油污,这也未尝不可。 不要用餐巾 纸湿纸巾擦碗 专家说,至于用餐巾纸擦拭,更起不到消毒的作用。还有不少人觉得湿纸巾有消毒成分,因此用来擦碗。这其实是不对的。湿纸巾中含有润肤剂等多种化学成分,不一定都能入口,用其擦碗反倒增加了安全隐患。 // 其实,用开水烫碗,多是担心会食物中毒。诚然,消毒不彻底的餐具上会有微生物残留,但食物中的隐患才是最重要的。比如没有彻底加热的肉类,放置时间过久的凉菜或切块水果。把好食物关,才是最重要的。 (责任编辑:骆丽萍 实习编辑:杨权芬) 最受欢迎饮食热文 喝酸奶的误区 最难消化的食物 稀奇古怪的餐厅 隔夜茶不能喝 吃海带的14种功效和3大禁忌 女人早餐吃这6种食物能亮肤 饭后适宜吃15种健康零食 4种食物千万别与猪肉同食 七日排毒食谱 吃出红润脸色 12个月每月最该吃的水果
碗碟、茶杯、筷勺……厨房里的家当可真不少,清洗完晾晒时却犯了难。摞在一起放在橱柜里易滋生细菌,使用时碗底还有水痕,用毛巾擦干更不卫生。碗碟等餐具就应该采用自然沥水的方式存放,洗完后,立着放进滤干架里,滤水存放一步到位。旁边还有筷笼、刀架、菜板架,可满足各种厨房用具滤干需求。底部设有接水盘,不会让沥下来的水到处乱流,保持厨房干爽洁净。滤干架在各大超市及家居卖场等均有出售,价格依材质、大小而定,一般在20—150元不等。 // (责任编辑:王健淇)
居家过日子,餐具可算是我们的老朋友了。很多人认为餐具只要能用就没必要换,真的是这样吗?著名环境化学专家、食品安全专家、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金狮告诉记者,餐具也是有使用寿命的,过期餐具应及时更换。 竹、木制品半年应更换。取材天然的竹木餐具无毒,深受消费者喜爱,但这样的筷子容易滋生细菌,如果不注意消毒,可能引发肠道疾病。竹木餐具的使用寿命是半年到一年,家用筷子最好每周消毒一次,把清洗后的筷子用开水煮30分钟,或用微波炉消毒2—3分钟即可。竹木筷子用久了末端颜色会变深,有的家庭用筷子煎炸食物,筷子头也会碳化变黑,这样的筷子强度已经变差了,容易发霉、掉渣、藏污纳垢。有些“漆筷”中含有铅、铬等重金属,经煎炸后,甚至还有重金属中毒和致癌的风险。因此,筷子一旦开裂、变形、变色,就不应再用了。 塑料制品一年一换。塑料制品轻便不易破碎,在餐桌上随处可见。但它们一旦超期服役,极有可能变脆、老化,有害的小分子容易析出,成为诱发癌症的危险分子。如果您发现塑料餐具有划损,原本光滑的表面变得粗糙,或是有刺鼻的“塑料味”,那么即便使用不到一年,也应及时更换。 金属制品涂层有损就要换。很多人觉得金属制品安全,可以终身使用,其实不然。以最为常见的铁锅为例,铁锅表面保护其不锈的“食油层”一旦脱落,锅中的锈易引起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佳等。搪瓷制品易出现裂纹,涂在搪瓷制品外的硅酸铝等物质,便会趁机转移到食物中去。不锈钢是由铁铬合金掺入镍、钼等金属制成的,这些金属中也有对人体有害的成分。所以,当发现金属制成的厨具出现划损、表层漆或涂层脱落等现象时,就应及时更换。 // 陶瓷制品有裂痕即换。瓷器漂亮的彩釉中含有铅,当出现裂痕时,铅就可能溢出,混入到食物中。因此,有了裂痕的陶瓷餐具便不宜继续使用了。 餐具的寿命与保养密不可分。对于陶瓷、金属等餐厨用具,我们可通过悉心的保养延长其使用寿命,然而一旦出现了破裂、变形、脱瓷等现象也应及时更换,不要为了一时的“节省”,白白“浪费”掉宝贵的生命。(责任编辑:王健淇)
塑料餐盒岂能以假乱真 劣质一次性塑料餐盒由于价格低廉,几分钱就能买到一个,因此受到一些小饭店的欢迎。例如在劣质餐盒的制作中,一般都加入了大量工业级碳酸钙、滑石粉、石蜡等有毒有害材料,对使用者的健康构成直接威胁。 假冒环保塑料餐盒手摸软绵绵,轻轻一撕就破裂,一闻刺鼻又呛眼,遇热变形易渗漏;假冒纸浆餐盒强度差,颜色深,存在严重渗油渗水现象;包装箱和餐盒上无厂名、无商标、无生产日期;假冒餐盒较合格产品重,撕碎后放于水中容易下沉(合格产品比重小于1 ,不会下沉);价格便宜,一般在 0.10 元以下,而真正的环保餐盒价格在 0.13 元以上。 方便筷子太白需要警惕 很多人在外就餐时认为一次性筷子比较卫生、安全。但一些小作坊为了降低成本,使用的都是劣质木材。为给筷子“美白”,一些不法分子会用硫磺熏蒸漂白。用这种筷子进餐时,残留的二氧化硫就随之进入体内。 如何防止“中毒”呢?拿到一次性筷子后,要看包装上是否印有生产厂家的名称、商标及联系方式;那些颜色过白的一次性筷子是不可信的;还可以闻一下筷子的气味,如果有酸酸的硫磺味,最好不要使用。用餐时勿将木筷长时间浸泡在热汤或热粥里,因为这样会加速二氧化硫的分解。可以用凉水清洗筷子表面,减少残留的二氧化硫。 彩色吸管花哨未必安全 喝饮料的时候要注意,很多吸管都是用废旧的塑料做成的,对肝脏、肾脏都有损害。 有些无良商家为了掩盖用废塑料制作的吸管的杂色,会给吸管染色,颜色越鲜艳,安全隐患越大。专家提醒,彩色吸管最好不要用。其原料不排除是用工业塑料,甚至是废塑料再利用的可能。辨别问题吸管可以遵循三个步骤:首先要求看生产包装袋上的信息,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许可和编号(QS标识)。再辨颜色,五颜六色的尽量别买,颜色深的要特别注意。最后在吸管未接触饮料前要闻一闻有无刺鼻的异味,如有异味,说明肯定是问题吸管。 巧妙鉴别一次性纸杯 一次性纸杯的优劣,可以通过“一看二闻三摸”的方式加以鉴别。 看:除了看包装上的生产企业名称、地址、生产日期等,还要对着光看,如果有蓝光或杂质最好不买; 闻:有无刺鼻气味; // 摸:感觉特软的,可能是劣质产品。 提示:在使用一次性纸杯时,最好先用开水烫一下,让纸杯中的有害物质充分挥发。(责任编辑:徐晓宇)
轻巧、抗摔、颜色鲜艳,集这些优点于一身的仿瓷餐具,近年来颇受消费者青睐,不论是在家中,还是饭店,都会有它的身影。然而,“安全”的仿瓷餐具也有让人不放心的时候。 制作仿瓷餐具的材料叫做密胺树脂,以三聚氰胺和甲醛为原料加工制作而成,外观像瓷,却比瓷坚实。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加工制作而成的密胺餐具,只要使用得当,一般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秘书长董金狮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合格的密胺塑料餐具可以在-20℃—130℃使用,可放入冰箱、沸水蒸煮,安全性较高。因此,很多人就把“放心”的仿瓷餐具同微波餐具画上了等号。其实,经微波炉一番加热,温度远超出了130℃,原材料中已经聚合的三聚氰胺便找到了“突破口”,逃逸出来。另外,仿瓷餐具用久了会变色,表面还会产生一定磨损,出现微裂纹,使得其中残留的微量小分子向外迁移的速度加剧,这样也是不安全的,应及时更换。 目前市场上以脲醛树脂代替密胺树脂为基材制作的劣质仿瓷餐具较多。脲醛树脂是由尿素和甲醛制得,会发生水解,对人体有害。那么,到底该如何选择仿瓷餐具呢?“购买仿瓷餐具首先要看价格。”董金狮提醒,以成本计算,质量合格的仿瓷餐具一般都在15元以上,而一些地摊、批发市场销售的只有三四元的仿瓷餐具,肯定用的是质量低劣的原材料。其次,消费者购买仿瓷餐具时一定要选择大型商场和超市,并认准生产许可证QS标志和编号,观察餐具是否有变形等不良现象。有些超市会将置物盘同合格的密胺餐具混放在一起,容易被一些消费者误买回家当餐具。其实这些置物盘多是用脲醛树脂和密胺树脂混合制作的,底部也没有生产许可证QS标志和编号,使用中容易开裂变形,并释放出有害致癌物甲醛,不可以当餐具使用。再次,不要使用颜色鲜艳的仿瓷餐具,特别是里侧印花的,应尽量挑选浅颜色的仿瓷餐具。最后,已经购买的仿瓷餐具也可以辨别优劣,将仿瓷餐具在沸水中煮30分钟,再捞出来放置1个小时,如此重复4次。如果此间餐具出现发白、发涩、起泡、开裂以及有刺激性气味等现象,就说明餐具质量有问题,可能含有甲醛等有害物质。 // 此外,董金狮提醒,即使购买了合格的仿瓷餐具,使用前最好也要处理一番,一方面灭菌消毒,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残留的有害物质溶解或挥发。可以用醋浸泡2个小时,还可以用水煮沸5分钟,然后让餐具浸泡至自然冷却。日常清洗时,最好用柔软的抹布,否则会在其表面留下划痕,更易受污染。(责任编辑:王健淇)
业内专家提醒,水晶玻璃餐具是一种颇具威胁的铅污染源。由于水晶制品中的氧化铅含量高达20%—30%,所以用它来盛水,一般不至于引起铅中毒,但若用来盛酒,酒会将水晶玻璃制品中的铅溶解出来,时间越长溶解量越多。 读者林女士:最近在逛家具商场发现,市面上出现了很多彩色玻璃的厨房餐具和水晶玻璃餐具,色彩斑斓,好几次都想买几个回家。但不知道这种彩色玻璃餐具是否安全,每一次都下不了手。请问,用这种餐具安全吗? 解答:玻璃餐具有硬度高、化学性能稳定、表面光滑易洁、环保等特点。玻璃餐具清洁卫生,不含有毒物质。 业内专家提醒,水晶玻璃餐具是一种颇具威胁的铅污染源。由于水晶制品中的氧化铅含量高达20%—30%,所以用它来盛水,一般不至于引起铅中毒,但若用来盛酒,酒会将水晶玻璃制品中的铅溶解出来,时间越长溶解量越多。同样,当使用水晶玻璃容器盛放食品,特别是可乐、蜂蜜、果汁类酸性食品时,铅离子也易形成可溶性的铅盐随饮料或食品被人体摄入,严重危害健康。因此,水晶玻璃制品被科学家称为“美丽的杀手”。 // 专家建议,选购水晶玻璃餐具可以通过声音、手感、外观等对普通玻璃、含铅水晶玻璃、无铅水晶玻璃进行区别。普通玻璃制品色泽暗淡、折光率差、做工粗糙、手感差,甚至部分地方还有气泡,轻轻敲击声音沉闷。水晶玻璃制品相对普通玻璃制品色泽光亮、折光率强、做工考究、手感好,看上去像水晶做成的,轻轻敲击有清脆的金属声音。含铅水晶玻璃制品与无铅水晶玻璃制品相比,要略显得厚重。 此外,普通玻璃餐具也不是完全可靠的,在长期浸水的特定环境下,它会产生“发霉”现象。这是因为玻璃长期受水的侵蚀,玻璃中的硅酸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白色碳酸结晶,这种结晶对人体健康有损害。去除这些碳酸结晶的方法就是用碱性洗涤剂清洗。虽然普通玻璃也可能含有很微量的铅,但正常使用情况下不会给健康带来损害。如果您不放心,第一次使用前将普通玻璃餐具放在醋水里泡一下就可以让铅析出了。盛放酸性饮料或食品,最好使用普通玻璃器皿,尽量避免用含铅玻璃器皿。 (责任编辑:王健淇)
1.材质:不锈钢餐具 优点:好擦洗,不容易滋生细菌,化学元素少。 缺点:容易烫手,不能长时间盛放有汤的菜,因为菜汤中常含有酸性物质,会把镍和铬溶解出来,被宝宝吃进体内。 选购要点:餐具上印有“13-0”、“18-0”、“18-8”三种代号的是用不锈钢生产的餐具,代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含铬量,后面的数字表示含镍量,含镍量越高,质量越好。 2.材质:仿瓷餐具 优点:质地柔和,光滑轻薄,不易破损,保温性能好。 缺点:作过程复杂,易掺假。假冒制品含有大量、三聚氰胺。 选购要点:正规仿瓷餐具的底部有QS标志和编号。选购时要看产品是否上色均匀,表面是否光滑无变形。买回家后用开水煮半小时,晾半小时后再煮半小时,反复4次,若有发白和黑点,则是质量不过关的次品。 3.材质:塑料餐具 优点:样子好看,能让宝宝对吃饭更有兴趣,而且耐摔。 缺点:容易附着油垢,难清洗,摩擦后容易起边和棱角,造成不安全。 选购要点:不适合用来盛放保温和太油的食物。最好选择无味、无色透明或素色的。 4.材质:木质餐具 优点:保温好、天然、质地细腻柔和,不容易伤到宝宝。 缺点:不好清洗,容易滋生细菌,用装饰漆的毒性大。 选购要点:不要买表面光亮或者有油漆的,因为多数油漆装饰的餐具含铅,长期使用对宝宝健康不利。 5.材质:玻璃/陶瓷餐具 优点:比较环保,工艺完善。 缺点:易碎,瓷容易脱落而被宝宝吃进肚子里。 选购要点:选择表面光滑,摸不出花纹感的陶瓷餐具更好。但不能用得太久,以防掉瓷误食。 这五种材质的宝宝餐具各有各的特点,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来选购餐具,宝宝餐具选购除了注重宝宝的健康外,还要为宝宝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基础才行。 1.提高用餐的兴趣 精致卡通造型,鲜艳的色彩,都会直接刺激宝宝的视觉器官,引起宝宝的注意,在好奇心的强烈驱使下,宝宝可能会主动要求自己动手吃饭。 2.培养动手能力 宝宝1岁以后,就要开始学会使用餐具了。儿童专用餐具有利于培养宝宝的动手能力,促进手指的灵活运动,以锻炼手、眼、口的协调,避免宝宝依赖奶瓶。 // 3.养成好习惯 使用专为宝宝设计的餐具套盒,宝宝会有主动清洗餐具并按形状将物件放回餐盒的愿望,这对养成讲卫生、守规矩的良好习惯很有帮助。 (责任编辑:王健淇)
日常生活中,我们最常用的餐具就是陶瓷制品了。相对塑料餐具,消费者对瓷质的餐具更加放心。但是,您真的了解陶瓷餐具吗?陶瓷餐具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什么? 瓷碗有划痕会析出有害物质 在使用陶瓷餐具时,若瓷碗或瓷盘上出现划痕,有可能露出瓷盘中的釉。如果用有划痕的餐具盛装酸性、高温等食品,很有可能会析出其中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危害人体健康。 如果使用的是劣质、不合格的陶瓷产品,其中的有害物质会析出,并随着食物进入人体,时间一长,会引起慢性中毒。釉上彩陶瓷中铅化合物能被酸溶解,当食物与餐具面接触时,铅就可能被食物中的有机酸溶解出来。 使用新的陶瓷餐具前,最好先用沸水煮上5分钟杀菌消毒,然后再用常温的食醋浸泡1~2小时。这是因为陶瓷在遇到酸性物质时会溶解出一些餐具中所含的有毒物质。对不放心的陶瓷餐具,可用食醋浸泡几小时,若发现颜色有明显变化应弃之不用。 清洗陶瓷餐具别用百洁布 // 清洗陶瓷餐具要用柔软的抹布,而百洁布、去污粉等易破坏其表面的釉面,最好不要选用。同时,在使用中尽量不要长时间盛放酸性、油性、碱性食物,特别是不要将含油较多的食物放在陶瓷餐具中再放入微波炉加热,以防释放出有毒物质。选购微波炉用瓷器,应避免有金属装饰的产品,如带有金边、银边或用金花纸、金属丝、金属丝镶嵌图案的。 深颜色餐具不要买 在挑选陶瓷餐具时,首先要看商品的生产厂家等信息是否齐全,是否有执行标准等;其次用手摸一摸,看内壁是否光滑,最好不要选表面凹凸不平、起泡,甚至花纹边缘有凸起的釉上彩餐具,也不要选择内壁有花纹的餐具。不要购买色彩鲜艳和颜色深的餐具。
一、陶瓷餐具:别选“釉上彩” 陶瓷餐具造型多样、细腻光滑、色彩明丽且便于清洗,是绝大多数家庭购买餐具的首选。但是,陶瓷表面上彩釉却有可能成为健康杀手。彩釉中的铅、汞、镭、镉等都是对人体有害的元素。 陶瓷餐具的制作方法分为釉上彩、釉中彩和釉下彩三种。釉上彩陶瓷用颜料制成花纸贴在釉面上或直接以颜料绘于产品表面,再经低温烤烧而成,由于烤烧温度达不到釉层熔融的程度,所以花面不能沉入釉中,用手触摸釉上彩陶瓷,感觉花面有明显的凹凸感。釉中彩陶瓷的烤烧温度可令釉料熔融,颜料可沉入釉中,冷却后被釉层覆盖,制品表面平滑,手触无明显凹凸感。釉下彩陶瓷全部彩饰在瓷坯上进行,施釉后经高温一次烧成,花面被釉层覆盖,看上去光亮、平整,手感光滑。 有害金属主要来源于釉上颜料。放射性元素镭会杀伤白血球。镉、铅和汞都是重金属,镉和铅会引起肝脏或其他内脏中毒,汞会引起肝、肾硬化。长期使用釉上彩餐具盛放醋、酒、果汁、蔬菜等有机酸含量高的食品时,餐具中的铅等重金属就会溶出并随食品一起进入人体蓄积,时间长了会引发慢性重金属中毒。 有些小陶瓷厂家为了降低成本,采购铅、镉含量高、性能不稳定的廉价原材料。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装饰面积过大、烤花温度不够或工人工艺处理不当等因素,都会造成陶瓷制品铅溶出量不符合标准。甚至一些个体、私营企业为了多盈利,随意缩短烤花时间或降低烤花温度,使用完全靠工人经验的老式烤花炉,严重制约了陶瓷餐具的质量。 二、玻璃餐具:“水晶玻璃”隐患多 玻璃餐具有硬度高、化学性能稳定、表面光滑易洁、环保等特点。玻璃餐具清洁卫生,不含有毒物质。 水晶玻璃餐具是一种颇具威胁的铅污染源。由于水晶制品中的氧化铅含量高达20~30%,所以用它来盛水,一般不至于引起铅中毒,但若用来盛酒,酒会将水晶玻璃制品中的铅溶解出来,时间越长溶解量越多。同样,当使用水晶玻璃容器盛放食品,特别是可乐、蜂蜜、果汁类酸性食品时,铅离子也易形成可溶性的铅盐随饮料或食品被人体摄入,严重危害健康。因此,水晶玻璃制品被科学家称为“美丽的杀手”。 三、塑料餐具:“彩色”好看不健康 餐具市场上,塑料制品以体轻、不易碎等优势,和玻璃制品分庭抗礼。但塑料餐具的健康隐患、安全性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许多塑料餐具的表层都有漂亮的彩案,如果图案中的铅、镉等金属元素含量超标,就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一般的塑料制品表面有一层保护膜,这层膜一旦被硬器划破,有害物质就会释放出来。劣质的塑料餐具表层往往不光滑,有害物质很容易漏出。因此消费者应尽量选择没有装饰图案、无色无味、表面光洁、手感结实的塑料餐具。 四、仿瓷餐具使用清洁要得当 仿瓷餐具学名叫密胺餐具,由密胺树脂粉加热加压铸模而成。由于其耐溶剂性能优异;制品表有平整、无毒、无味、耐摔、自动熄灭电弧等特性,近些年来广泛应用于餐具、日常生活用品等方面。但是,目前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的劣质仿瓷餐具,给消费者的健康埋下了极大的隐患。同时,合格的仿瓷餐具,若使用不当,也会威胁到人们的健康。 由于密胺塑料分子结构的特殊性,为安全起见,尽量不要盛放酸性、油性物质。仿瓷餐具不适合在微波炉中使用,也不要在温差太大的环境下使用,否则容易造成开裂现象。仿瓷餐具的清洗,要用较柔软的抹布。千万不要用百洁布之类的抹布及去污粉等来清洁餐具的表面,因为百洁布、去污粉会擦毛餐具的表面,使之更容易受污染。尽量不要将仿瓷餐具放在锅里蒸煮食物,因为高温易使彩案或餐具材质里可能含有的有毒物质析出。 // 小提示:少用不粘锅煎炸食物 不粘锅产品按使用功能不同可分为煮锅、煎锅、炒锅、奶锅等。 首次使用不粘锅前,要把标贴撕去,用清水冲洗并擦干,涂上一层薄薄的食用植物油作为保养,再清洗后方可使用。烹调时应用耐热木制的锅铲,避免尖锐的铲具或金属器具损害不粘锅的表面。不粘厨具传热均匀,使用时只须用中至小火,便可烹调出美味食物。采用大火时,锅内必须有食物或水。如果干烧或油温达到300℃左右,不粘锅涂层就可能受到破坏,有害成分会释放。其安全使用温度应不超过250℃,而煎炸的温度一般都比较高,所以不宜用它煎炸食物,同时也不宜用它烹饪酸性食物。使用后须待温度稍降,再用清水洗涤,不能立即用冷水清洗。遇上顽固污迹,可以用热水加上洗洁精,以海绵清洗,切勿用粗糙的砂布或金属球大力洗擦。
外出就餐如何慧眼识别一次性餐具的质量?日前,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对我国一次性塑料餐饮具、一次性纸质餐饮具等进行抽查,抽检合格率为64.5%。现实生活中一次性餐具我们无处不见,我们如何慧眼识别一次性餐具的优劣呢? 塑料餐盒岂能以假乱真 劣质一次性塑料餐盒由于价格低廉,几分钱就能买到一个,因此受到一些小饭店的欢迎。例如在劣质餐盒的制作中,一般都加入了大量工业级碳酸钙、滑石粉、石蜡等有毒有害材料,对使用者的健康构成直接威胁。 假冒环保塑料餐盒手摸软绵绵,轻轻一撕就破裂,一闻刺鼻又呛眼,遇热变形易渗漏;假冒纸浆餐盒强度差,颜色深,存在严重渗油渗水现象;包装箱和餐盒上无厂名、无商标、无生产日期;假冒餐盒较合格产品重,撕碎后放于水中容易下沉(合格产品比重小于1 ,不会下沉);价格便宜,一般在 0.10 元以下,而真正的环保餐盒价格在 0.13 元以上。 方便筷子太白需要警惕 很多人在外就餐时认为一次性筷子比较卫生、安全。但一些小作坊为了降低成本,使用的都是劣质木材。为给筷子“美白”,一些不法分子会用硫磺熏蒸漂白。用这种筷子进餐时,残留的二氧化硫就随之进入体内。 如何防止“中毒”呢?拿到一次性筷子后,要看包装上是否印有生产厂家的名称、商标及联系方式;那些颜色过白的一次性筷子是不可信的;还可以闻一下筷子的气味,如果有酸酸的硫磺味,最好不要使用。用餐时勿将木筷长时间浸泡在热汤或热粥里,因为这样会加速二氧化硫的分解。可以用凉水清洗筷子表面,减少残留的二氧化硫。 彩色吸管花哨未必安全 喝饮料的时候要注意,很多吸管都是用废旧的塑料做成的,对肝脏、肾脏都有损害。 有些无良商家为了掩盖用废塑料制作的吸管的杂色,会给吸管染色,颜色越鲜艳,安全隐患越大。专家提醒,彩色吸管最好不要用。其原料不排除是用工业塑料,甚至是废塑料再利用的可能。辨别问题吸管可以遵循三个步骤:首先要求看生产包装袋上的信息,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许可和编号(QS标识)。再辨颜色,五颜六色的尽量别买,颜色深的要特别注意。最后在吸管未接触饮料前要闻一闻有无刺鼻的异味,如有异味,说明肯定是问题吸管。 巧妙鉴别一次性纸杯 一次性纸杯的优劣,可以通过“一看二闻三摸”的方式加以鉴别。 看:除了看包装上的生产企业名称、地址、生产日期等,还要对着光看,如果有蓝光或杂质最好不买; // 闻:有无刺鼻气味; 摸:感觉特软的,可能是劣质产品。 提示:在使用一次性纸杯时,最好先用开水烫一下,让纸杯中的有害物质充分挥发。
据《印度时报》6月27日报道,英国牛津大学的实验心理学家发现,食物的味道会受餐具的材质、重量和颜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有时换一种餐具,会让你胃口大增。 试验结果显示,与用木质、塑料的餐具吃东西相比,用金属筷子、刀叉吃饭,会让人们觉得食物更咸、味道更浓厚、档次更高。老人经常胃口不好,不妨尝试换双 不锈钢筷子。这类筷子比传统的木质、塑料筷子更环保,使用寿命更长,并且更易清洁,避免了细菌滋生。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金属筷子导热性较强,吃烫的食物时 小心烫伤。 // 此外,在餐具颜色方面,用冷色调的玻璃杯盛装饮料,喝起来会让人感觉更清爽;用白色勺子喝酸奶,感觉味道更甜。这项研究有助于人们控制饮食。比如,爱吃咸的人用金属餐具就可以少放些盐,正减肥的人可以使用塑料餐具。
我们来了解一下餐具的品种和分类。目前市场上的餐具材质大致可以分为:陶制品、骨瓷制品、强化琉璃瓷、强化瓷、白瓷、水晶、玻璃等。 陶制品主要成分由陶土制成,色泽呈棕褐色或灰色,质地厚松,易破损,但富有历史与文化底蕴。主要用品:中式、日式茶壶或茶具;适合人群:喜欢品茶,或是讲究品味生活的;市场价格:跨度较大。 骨瓷制品根据英国所设的骨瓷标准,最少要含有百分之三十来自动物骨骼中的磷酸三钙,且成品具有透光性,方称为骨瓷。 骨瓷的质感高级,比起一般的传统瓷器,骨瓷具有良好的透光性,能呈现高雅亮洁,如玉石般温润的质感。此外骨瓷具有可塑性高,能使釉色光滑,彩绘艳丽动人,质地坚硬耐久等特点。主要用品:成套骨瓷餐具、骨瓷马克杯;适合人群:成套骨瓷餐具最适合亲友团聚,全家小酌之用,也可作为馈赠亲友新婚、乔迁之喜的礼品;市场价格:成套骨瓷餐具属高档餐具,一般价格较高。 强化琉璃瓷高岭土与氧化矽混制而成,经高温1250度以上强化,不易破损,质地坚硬,轻薄。具有强化玻璃及强化瓷双重特性。主要用品:咖啡对杯;适合人群:比较适合年轻人群;市场价格:市场价格一般比较高。 强化瓷含镁质成份,具有强度高、耐酸碱、无铅毒、不易损坏等特点。主要用品:一般餐具;适合人群:是各种家庭比较理想的用品。市场价格:比较适中。 白瓷同样经高温烧制的瓷器,为最常见的瓷器,相对容易破损。主要用品:一般家庭餐具,如马克杯等;适合人群:普通家庭。市场价格:较低。 水晶制品水晶是氧化矽合成物,其内含氧化铅、碳酸钾、硝酸钾、砷等,各厂家生产的或配方不同。 水晶制品相对容易破碎。主要用品:高档的摆饰类艺术品和酒器、果盘等;适合人群:追究较高的生活水准者;市场价格:通常比较高。 玻璃制品玻璃制品也是氧化矽合成物,虽然没有水晶制品的光芒四射,但也清澈自然。玻璃制品与水晶一样,易破碎。主要用品:各种各样的杯子或花瓶等;适合人群:一般家庭;市场价格:较为便宜。 耐热玻璃制品耐热玻璃制品是在玻璃制品的基础上,添加了耐热材质。主要用品:花茶壶等;适合人群:一般家庭;市场价格:中档。 如何挑选餐具呢? 塑料餐具:图案少,颜色素净为好。塑料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但人们在使用这些塑料餐具时,心里总会问一句,这些塑料餐具真的安全吗?按照国家标准生产的塑料餐具都是无毒的,但是人们在选用购塑料餐具时,最好还是以图案简单,颜色素净为好。一般来说,正规商场中销售的各种塑料餐具在质量检测中的各项指标一般都能符合国家标准,在高低温试验中也都表现不错。但一些餐具的装饰图案及一些色彩鲜艳的塑料餐具则存在着安全隐患。由于这些产品不可能具有合格产品的纯净色彩,因此往往被加工成一些比较鲜艳的色彩。同时,树脂出厂时都有明确规定,应无嗅、无味。如果餐具有气味,则说明沾染了污染物或来源不清楚,最好不要购买和使用。 如何分辨水晶和玻璃餐具? // 一是目视辨别。先看有无标识,通常水晶制品会标上24%pbo,即氧化铅成分;再在强烈灯光下看有没有反射出七彩的光芒,水晶有无色透明及折射率大的特性,此为一般玻璃制品所没有的。二是触感辨别。如果目视无法确认时,可拿起该制品掂分量,因水晶含氧化铅,故其重量较玻璃为重;如其为杯具,可用指甲夹紧杯缘往外一拉,如听到清脆的当当回音,就可证明为水晶制品。 陶瓷餐具质地没有别的瓷器的手感细腻,但这也使得陶瓷受很多设计工匠的喜爱,用它来表现闲情逸致的处事风格或传统的文化韵味。陶瓷餐具选择要点是:看它的器皿是否走形,再就是绘画工艺是否精细。白瓷其实是未经彩饰的瓷器。陶瓷餐具不生锈、不腐朽、不吸水,表面坚硬光滑,易于洗涤,具有其他餐具难以比拟的优点,但是陶瓷中含铅也是几千年的制作工艺无法避免的问题。而多年来,国家质量监督部门的有关抽查也表明,铅溶出量超标已成为陶瓷餐具的普遍问题。 在选购陶瓷餐具时,应注意选择装饰面积小或是安全的釉下彩或釉中彩的餐具,不要选择色彩非常鲜艳及内壁带有彩饰的餐具。对釉上彩瓷,很容易用目测和手摸来识别,凡画面不及釉面光亮、手感欠平滑甚至画面边缘有凸起感者要慎购;另外,消费者不要图便宜在地摊上购买陶瓷产品,如果经济条件允许,还可以选择价格比普通陶瓷餐具贵384倍的无铅釉绿色餐具。在使用新购买的陶瓷餐具前,可用食醋浸泡以熔出大部分的铅,在使用时,则不要用彩色陶瓷餐具盛放酸性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