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马植
马植简介

马植简介

马植(?~1126年),字良嗣,北平郡徐无县(今河北省遵化市)人。北宋末年降臣,宋金和议的首倡者。出身世家大族,初仕辽朝,官至光禄卿。归顺宋朝,赐姓赵氏,授秘书丞,迁龙图阁直学士、提点万寿观、右文殿修撰。宣和间年,促成联金灭辽,授光禄大夫。反对收纳张觉,坐罪削职。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南侵之时,外贬郴州,坐罪处死。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介绍3主要经历4人物评价 基本资料1 本名:马植别名:李良嗣,赵良嗣所处时代:北宋民族族群:汉出生日期:不详逝世日期:1126年 人物介绍2 马植(?-1126) 辽末、北宋末燕(今河北省北部地区)人,世为辽国大族,是汉民族燕云十六州的居民。宋徽宗政和元年(1111年),枢密使童贯出使大辽时候,马植献上“联金灭辽”之策,童贯改其姓名为李良嗣。归宋以后,献策:“女真恨辽人切骨,若迁使自登(今山东半岛蓬莱县)莱(今山东省掖县)涉海,结好女真,与约攻辽,兴国可图也。”帝(宋徽宗)嘉纳之,赐姓赵氏,以为秘书丞,图燕之议自此始。迁直龙图阁,提点万寿观,加右文殿修撰。宣和间,七次赴金与阿骨打约定攻辽,加官光禄大夫。因反对收纳张觉,被削职。钦宗(赵桓)靖康元年(1126年)因金兵南侵,贬郴州(今湖南省郴州市)处死。 主要经历3 政和元年(1111年),马植趁着宋朝使节童贯访问辽国的机会,秘密晋见童贯,提出收复燕云十六州的计划,即:培植饱受契丹贵族欺压的女真部落。这个计划对于北宋末代时期政局的震撼力,绝不亚于“三分”下的隆中对。宣和二年(1120年)二月,马植带领着部下,开始秘密访问女真部落,想尽办法挑起女真与契丹间的矛盾。终于,完颜阿骨打于天庆四年(1114年)春起兵反辽,并于保大五年(1125年)二月灭掉辽国。既而朝廷纳张觉,马植争之:“国家新与金国盟,如此必失其欢,后不可悔。”朝廷不听。坐夺职,削五阶。 人物评价4 马植本想“联金灭辽”“收复燕地”,可这些远交近攻的策略,要有强大的力量作后盾。他远离故国大宋在燕地出生成长,令他没有想到是北宋的军事力量竟是如此的不堪一击。燕京之战,宋军内部分裂,辽军抓住机会,将宋军打得溃不成军。此时,女真开国者完颜阿骨打去世,新一代统治者积极对外扩张,加上北宋军队不堪一击,最终导致了北宋的灭亡。他的“计划”虽算是实现,却伴随了北宋的灭亡。作为一个祖籍在华夏的辽国人,马植没有对辽国有太多的爱国热情,或许一些不为人知的原因,马植投靠了宋朝,并积极推动宋金联合攻辽,作为“投名状”纳给宋朝,欲以此博得一番鱼龙舞。然值此时,天下四分。金国铁骑锐不可当,宋辽夏均已迟暮,金国很快灭亡了北宋。作为宋金和议的始作俑者,南归之马植自然被宋朝抛弃。

人物百科 2021-11-06
马植杰简介

马植杰简介

马植杰(1922年12月—2006年5月),著名历史学家,河北定州人。194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历史系,1958年北京大学历史系翦伯赞秦汉史研究生肄业。先在兰州大学历史系任教,后任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自幼喜读《三国演义》和《三国志》,青年时极其佩服诸葛亮,因此在三国时上研究成果斐然。写下了我国第一部三国史专著《三国史》,1998年该书获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最高奖荣誉奖,后收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断代史系列”。 目录 1基本资料 2代表著作3代表论文 基本资料1 中文名:马植杰国籍:中国出生地:河北定州出生日期:1922年12月逝世日期:2006年5月毕业院校:西北大学代表作品:《诸葛亮传》,《女皇帝武则天》,《三国史》 代表著作2 《诸葛亮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女皇帝武则天》,河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三国史》,人民出版社,1993年(新版2006年) 代表论文3 《论汉末魏晋之际世族势力的消长与曹魏政权的兴亡》,《史学月刊》1965年第5期《后出师表的作者问题》,《文史》第17辑《从奴婢在农工商业中的地位看两汉的社会性质》,《史学月刊》1981年第3期《评价陈胜宜放大视野》,《宁夏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试论秦始皇功与过》,《宁夏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人物百科 2021-11-06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