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常德人对钵子菜情有独钟,有着“无钵不成席”的说法。但钵子菜高热、高盐、高脂肪,常吃会给人们健康埋下隐患。 钵子菜以火烧锅,以水(汤)导热,煮(涮)食材。原料多取材于常德本地的水鲜、畜禽、时蔬等。钵子菜多汤,主料酥烂、鲜嫩,能较好地保持菜肴的色、香、味。常德地处湘北,靠近洞庭湖、长江,冷空气长驱直入,冬春寒冷潮湿,滴水成冰,夏秋湿热,吃钵子菜能祛湿驱寒,增进食欲。就算是在炎炎盛夏,常德人的甑钵炉子照样炖得热气腾腾,食者大汗一出,酣畅淋漓,胃口大开。 // 钵子菜虽然好吃,但提醒大家:一是防烫伤。钵子加热的方式包括木炭、固体酒精、电等,在添加木炭或酒精时,小心烤伤皮肤;二是切勿食用过量。钵子菜会刺激人的食欲,经常有人一吃就是一两个小时,建议控制食用量,避免热量超标;三是钵子菜经长时间小火熬制,具有高盐、高脂肪等特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而且,钵子菜的营养搭配存在一定问题,动物类食品多,蔬菜少,长期食用会增加患乳腺癌、前列腺癌、结肠癌和直肠癌的风险;四是钵子菜高温、高热,会破坏蔬菜中的营养成分,建议不要烹煮时间过长。
十个人中就有九个吃盐过多——近日美国“网络医学博士”网站报道了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的调查结果。而且,CDC报告称,人们摄入的盐大部分来自普通家庭的餐桌或超市。面包是人们摄入盐分最多的食物。 美国CDC的这项报告,基于2007—2008年间对7200名美国人所做的调查,其中包括3000名儿童。调查显示,人们摄入食盐过多的渠道,集中在10种食物上。人们从这10种食物中摄入的盐,占食盐总量的44%。 // 这10种高盐食物依次是面包、午餐肉、比萨、加工和未加工的禽肉、汤、奶酪汉堡包和三明治、奶酪,这七种食物分别占摄入食盐总量的7%左右。另外三种食物占摄入食盐总量的3%左右,它们是:意大利面条、肉菜、零食(包括薯片、咸味饼干和爆米花)。 不过,专家指出,同种食物间,钠含量差别很大。比如,一片白面包的钠可以在80—230毫克之间。一杯鸡肉面条汤的钠含量在100—940毫克之间。3盎司午餐肉的钠含量在450—1050毫克之间。这意味着,不是上述食物就不能吃,而是要改变烹调或制作方法,降低钠含量。CDC主任托马斯说,如果将这10种食物中的钠含量降低25%,人们膳食中的钠总量就能降低10%,这能每年减少28000例死亡。 (责任编辑:王健淇)
据美国心脏协会刊物Hypertension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在中国,爱吃辣的人群吃盐更少,并且血压较低,这潜在地降低了他们的心脏病和卒中风险。 "之前一项研究发现,微量的辣椒素(给辣椒赋予刺激性气味的物质)能增强对食物咸味的感知,"研究的高级作者、第三军医大学高血压与内分泌科主任Zhiming Zhu教授说。"我们想要检测这个效应是否也能减少盐的摄入。" 研究对象为606名中国成年人,研究者们测定了他们对咸味和辣味的偏爱程度,然后将那些偏好与他们的血压联系在一起。 他们发现,与那些最不喜欢辣的食物的人相比,对辣味高度偏爱的人群表现出了如下特征:心脏收缩压(高压)低了8毫米汞柱,舒张压(低压)低了5毫米汞柱;比不爱吃辣的人群摄入更少的盐。 研究者们还使用了成像技术观察了受试者的两个脑区--脑岛和眼窝前额皮质,这两个脑区是已知与咸味感知有关联的。他们发现被咸和辣刺激的区域重叠了,并且辣显著增强了被盐激活区域大脑的活动。作者们表示这个增强的活动可能会使人们对咸更加敏感,从而他们能够享受更少盐的食物。 所有的受试者都来自中国,因此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来确定这些发现是否也普适于其他国家人群。 // "如果你在烹饪时加一些辣椒,那么你不必加很多盐就可以做出味道很棒的食物,"Zhu说,"是的,是否吃辣跟习惯和偏好有关,但即使是在你的食物中少量、逐渐地增加一些辣味都可带来健康益处。" 盐和钠经常是可交换的概念,不过他们并不一样。在美国人摄入的钠中,超过75%来源于加工的、预包装的和餐厅的食品,而不是盐罐。美国心脏协会推荐,每日应摄入不超过一茶匙的盐(2300mg钠)。以上内容仅授权业百科weixinnc.com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
扰乱代谢。《肥胖》杂志一项研究显示,垃圾食品会影响代谢,12名身体健康的大学男生连吃5天高脂食品后,肌肉将葡萄糖转为能量的效率明显降低,这种变化易导致代谢紊乱。 易疲劳。高糖食物吃下去意味着血糖会迅速增高,刺激胰岛素大量释放,动员人体快速消耗葡萄糖,血糖又随之剧烈下降,这种血糖值大起大落的波动容易令人感觉疲劳,烦躁。 动脉变窄。吃快餐会迅速损害动脉。加拿大一项研究显示,让一个完全健康的男人进食一顿高饱和脂肪餐,餐后2小时后,其动脉壁变窄了24%,这可能引发高血压和潜在心脏问题。 注意力不集中。剑桥大学研究人员通过小鼠实验发现,9天的高脂饮食就会令小鼠在走迷宫时犯更多错误,这说明垃圾食品可能扰乱注意力,令人无法专心致志做事。 // 让人变丑。《免疫力》杂志上一项新研究显示,高脂肪食物可能会让人看上去变丑。小鼠实验显示,喂食高脂食物的小鼠,皮肤蛋白质发生了变化,内部产生了炎症,看上去显得肿胀,研究人员表示这或许能解释为何一夜狂欢后,第二天醒来脸会浮肿。 令人成瘾。研究显示,高糖食物会刺激多巴胺这种脑内化学物质释放,令人获得满足感并上瘾,吃了还想吃。 破坏肠道菌群平衡。科学家最近发现,喂食小鼠高脂食物会改变肠道菌群的构成,某些致病菌繁殖增加,益生菌减少,妨碍肠道向大脑发出“吃饱,停食”的神经讯号,导致过食,影响消化系统健康。
臭豆腐、卤鸡蛋、宫保鸡丁、辣子鸡、水煮牛肉……中国人所喜爱的食物,往往都是高盐的、重口味的、钠含量超标的,而对于水煮青菜、小葱拌豆腐、清蒸鱼等清淡食物,人们往往嗤之以鼻,无法下咽。重口味,已成为了中国人的饮食常态。 你一顿饭摄入的钠,远超全天推荐摄入量! 钠是人体中一种重要的无机元素,它参与水的代谢过程,具有维持体内水平衡、酸碱平衡的作用,同时还可以维持血压稳定,增强神经肌肉兴奋性。 然而,人体每天摄入的钠应适量,否则就易引起高血压、骨质疏松等病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标准,每人每天钠的摄入量应维持在1000毫克-2500毫克之间,由于食盐中含有40%的钠,所以我们每天应摄入2.4-6克盐。 然而,一项来自加拿大的研究显示,我国35岁-70岁的人群中,有80%的人每日吃盐量高于12.5克,这些人群钠含量每增加1克,收缩压便会增加2.86毫米汞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18岁以上的人群中,平均每日盐摄入量为10.5克,比推荐量高出75%,若在餐厅就餐,每人一顿饭摄入的钠,就远超全天的推荐摄入量! 另外,除了食盐含有钠之外,生活中很多食物都含有钠,如酱油、咸菜、加工食品、肉制品、味精、香肠、泡面、蜜饯、饼干等,即使是没有咸味的蔬菜水果,都含有钠,如果饮食稍微不控制,一个不小心就会使钠的摄入量大大超标! 钠摄入量超标,究竟有多可怕? 1、诱发心脏病。钠的摄入量过多,最直接的危害就是诱发高血压。吃盐太多会给血管壁施加压力,令血管壁逐渐变厚变窄,最终会加重心脏压力,诱发冠心病、脑卒中、动脉硬化等各种心血管疾病! 2、伤肝肾。体内钠离子过高,往往会令人出现“钠水潴留”现象,从而加重肾脏负担,引发肾脏疾病。有研究显示,长期高盐饮食,患慢性肾衰的风险更高。 3、变笨。有研究显示,长期摄盐过量,容易加速人体认知能力的退化,令人出现记忆力下降,工作效率慢等现象。 4、变胖。过量摄入钠,会直接妨碍人体对钾的吸收,从而影响身体代谢,造成体内脂肪堆积、水分滞留,令人变胖。另外,重口味食物更下饭,也会让人在不知不觉中长胖。 5、骨头变脆。钠的代谢,需要肾脏的参与,同时也需要损耗一定的钙,如果钠摄入量越多,钙的消耗量就会越大,若长期吃盐过多,就会影响骨骼健全,诱发骨质疏松。 // 中国人,真的该狠下心来限盐了! 综上所述,盐吃多了对身体是非常不利的,因此,以重口味为饮食基调的中国人,应该严格控制盐的摄入量。一般来说,市面上销售的盐勺,一勺约为2克,所以我们应每天应将食盐用量控制在3勺以下。 另外,在选购食品时,建议看看包装注明的钠含量,少吃钠含量高的食物,如咸菜、香肠、薯片等,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众所周知,高血压首先要戒烟酒,采取低盐、低脂、易消化食物。之所以低盐,主要是高盐饮食容易导致高血压,这是截至目前不可置疑的科学道理。高盐饮食导致高血压并非伪科学,那么,原因何在呢?和运河边百科(www.yunhebian.com)一起来一探究竟吧。 目前很多研究证实,盐摄入量和血压的高低关系甚密。如果长期高盐饮食会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且高血压会招致诸多疾患,严重影响人们健康。 高盐饮食增加高血压风险,其实是食盐中的钠在作怪。钠影响血压,一般通过以下这些方式: 1、食盐摄入过多,血液中的钠离子增加,血浆渗透压增加,为调节渗透压平衡,血管中摄入的水分也相应增加,血管内的水多了,血压当然也相应升高了。这个是最主要的理论。 2、钠有可能直接对血管紧张素受体起作用,盐分摄入过多,会引起交感神经张力升高,而这些必然会使得动脉收缩、血压升高。 3、高盐会促进内分泌激素过度释放,这些激素都是肾脏为了调节水-电解质平衡而释放的,这些也会导致血管收缩,从而使得血压不断升高,最终成为高血压。 4、长期高钠摄入增加肾脏的排泄负担,肾脏的主要工作是维持体内的水分和各种离子的平衡以及排出废物,摄入过多的钠必然增加肾脏的工作量;如果肾脏出现问题,最终也会影响血压。 综上所述,从目前的研究结果看,高盐饮食会导致高血压,提倡低盐饮食是科学的,低钠饮食对我们的健康十分重要,可以帮助控制血压和减少肾脏负担。 附:高盐饮食不仅会导致高血压,还会导致许多疾病,如骨质疏松、胃炎胃癌等消化道疾病、肥胖、糖尿病、支气管哮喘加重、上呼吸感染及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心力衰竭等。因此,为了健康,还是低盐饮食为宜。 高盐饮食与以下疾病有影响: 盐里面的钠离子过多的被吸收入血后,引起水钠储留,导致血容量增加,血压上升;并能同时引起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水肿,血管腔变窄,也会引起血压上升。 高盐饮食是国际上公认的高血压的危险因素。[1]临床高血压的干预治疗证实,限制食盐摄入对血压降低有显着性作用。一项在25至55岁的居民中开展的实验发现,每天减少1.3克钠的摄入,可以使收缩压降低5mmHg。对高血压患者来说,每天减少50mmol的钠盐摄入,可以降低收缩压4mmHg,舒张压2.5mmHg;而对于血压正常者来说,可以降低收缩压2.0mmHg,舒张压1.0mmHg。 骨质疏松 饮食中钠盐过多,在肾小管重吸收中,就会有过多的钠离子与钙离子竞争,使钙的排泄量增加。同时,钠盐还会刺激人的甲状旁腺,使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加,从而激活破骨细胞膜上的腺苷酸环化酶,破坏骨质代谢的动态平衡,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症甚至骨折。 胃炎及胃癌 摄入过量的高盐食物后,因食盐的渗透压高,对胃黏膜会造成直接损害。高盐食物会使胃酸分泌减少,并抑制前列腺素E2的合成,而前列腺素E2具有提高胃黏膜抵抗力的作用,这样就使胃黏膜易受损而产生胃炎或胃溃疡。同时高盐及盐渍食物中含有大量的硝酸盐,它在胃内被细菌转变为亚硝酸盐,然后与食物中的胺结合成亚硝酸铵,具有很强的致癌性。 糖尿病 国外专家在实验中发现,食物中的钠含量与淀粉消化、吸收速度和血糖反应有着直接的关系。食盐可以通过刺激淀粉酶的活性而加速对淀粉的消化,并加速小肠对消化释出的葡萄糖的吸收。因而专家提醒糖尿病病人,应以限制食盐摄入量作为防治糖尿病的一种重量措施。 支气管哮喘 国外一些学者在实验中发现,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摄人过量的钠盐后,更易于发病或使病情加重。因而限制钠盐摄入量,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支气管哮喘的发生或加重。 上呼吸道感染 高盐饮食可抑制黏膜上皮细胞的繁殖,使其丧失抗病能力;还可使口腔唾液分泌减少,溶菌酶亦相应减少,有利于各种细菌、病毒在呼吸道的繁殖;同时由于盐的渗透作用,可杀死上呼吸道的正常寄生菌群,造成菌群失调,导致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