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黄绮
黄绮雯,谁是粤剧最有声有色的花旦呢?

黄绮雯,谁是粤剧最有声有色的花旦呢?

李淑勤 佛山市青年粤剧团正印花旦,扮相俊俏端庄,嗓音圆入充满激情,细润清丽,富有磁性。表演细腻投入充满激情,一招一式黄绮雯、一唱一咏,功底浑厚,深得广大观众的喜爱和赞赏,倍受粤剧界的好评和青睐。她12岁进入广东省粤剧学校,摸爬滚打,勤奋学艺六年后,初出茅庐便挤身于名嗓一时,演出实践频繁的佛山青年粤剧团。在踏上舞台的十几年中,孜孜以求,在粤剧表演艺术上不断攀登,先后与罗家宝、彭炽权、冯刚毅、梁耀安。以及香港的阮兆辉、李龙、梁汉威等省、港著名的粤剧表演艺术家拍档,具表演艺术博采众长,日臻成熟,成功塑造了《顺治帝与董鄂妃》中的董鄂妃、《丽人怨》中的金花。《铁血红伶》中的张自若、《梨花情》中的梨花、《花江恩仇未了情》中的彩月、《白蛇传》中的白素贞。《樊梨花三气薛丁山》中的樊梨花、《哑女告状》中的哑女。《洛水情梦》中的甄玉婵。《南唐李后主》中的小周后《七星庙堂结良缘》中的余赛花,以及最新创作的民间传奇系列剧《佛山黄飞鸿》中的金彩凤等近百个舞台人物形象,并多次获得了广东省艺术节演员大奖。1993年更以董鄂妃这一全新的艺术角色获得了“中国戏剧节演员奖”、此外,“优秀秀青年演员奖”,95广东第六届国际艺术节表演艺术大奖”,1995年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先进工作“佛山市十大杰出青年”。1999年被省委宣传部、省文化表演人才“跨世纪之星”。是一位深得海内外广大观众还获得第四届广东艺术节“一等奖”以及佛山市“文茂者”称号,1996年被评为厅、省剧协列为广东省艺术喜爱青年粤剧表演艺术家。

资讯百科 2022-04-27
黄绮简介

黄绮简介

黄绮(1914-2005),我国著名成就的学者、教育家、书法家。他涉猎广泛,博览群书,在古文字研究、诗词创作、书画篆刻等诸多文化艺术领域都有着独特建树,被学术界称为“黄绮文化现象”。尤其在书法创作方面,独创“铁戟磨沙”体和“三间书”,“铁戟磨沙体”开创出“雄、奇、清、丽”之“中国北派书风”,“三间书”兼容并蓄,凛然独步,深受国内外书法爱好者的喜爱。 目录 1基本资料 2简介3文化艺术成就4教学方面5著作6书法大家7年表 基本资料1 中文名:黄绮别名:原名:匡一,号“九一”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安徽安庆出生日期:1914.5.28逝世日期:2005.12.23职业:学者、教育家、书法家毕业院校:西南联大主要成就:书法“铁戟磨沙体”等代表作品:《黄绮书法刻印集》和《黄绮论书款跋》等 简介2 黄绮,原名匡一,号“九一”,斋名笔帘留香处、五金屋、二象室、夜吟馆。江西修水人。是为北宋书法大家、开创江西诗派的诗人黄庭坚的三十二世孙。黄绮五岁学颜、柳字贴,诵诗词。后学“二王”书。早年师从闻一多、朱自清、罗常培、王力等学界名宿,打下了坚实丰厚的学术根基。黄绮1914年农历五月初四日出生于安徽安庆,中学至大学研习汉魏、周秦、直追甲骨。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大,留校任清华大学文科研究所闻一多先生助理。第二年到中法大学任教,1942年考入北京大学文学研究院,攻读古文字专业。1944年9月在昆明简师任教,1946年9月在安徽大学中文系任教,1950年8月在张家口工程学校任教,1951年3月在天津津沽附中任教,1951年8月在天津津沽大学任副教授,1979年12月在河北大学人文学院任教授,1981年调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工作。1988年任政协河北省第六届常委。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文化艺术成就3 黄绮先生涉猎广泛,在诸多文化艺术领域都有着独特建树,被学术界称为“黄绮文化现象”。在书法创作方面,其独特的“铁戟磨沙体”,开创出“雄、奇、清、丽”之“中国北派书风”;其“三间书”兼容并蓄,凛然独步,深受国内外书法爱好者的喜爱,享誉海内外。其篆刻作品和理论专著有《黄绮八十寿辰书画殿览作品选》、《黄绮书画精品庥》、《黄绮书法刻印集》和《黄绮论书款跋》等。1998年,黄绮先生将自己创作的412件书画篆刻作品捐献国家,由河北省博物馆收藏。2002年黄绮书画专场拍卖在河北省博物馆举行,共拍出139万元,当场捐给希望工程并作为辅助扶贫儿童基金。2004年,河北邮政为祝贺黄绮老先生九十寿辰特发行“一帆风顺、黄绮九十寿辰——盛世同心特别纪念版邮票”。黄绮在古文字研究方面,出版了富有创见的研究成果,其语言文字学专著《解语》、《说文部首讲解》、《说文解字三索》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其中《说文解字三索》是黄绮年轻时就 教学方面4 黄绮先生在教育战线耕耘多年,自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留任清华大学文科研究所闻一多先生研究助理以后,在多所大学任教五十余年。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品格,广为学人和社会各界赞誉,如今他的许多学生已成为国内外卓然有成的古文字学专家、学者,可谓是泽被杏坛,润物无声,桃李芬芳,名满天下。调入河北社科院后,仍秉持这种传统和品格,热情关心提携后学,对中青年科研人员在道德、文章等方面耐心指教。把科研看作是代代相继承续的事业,真诚鼓励和帮助青年出于蓝而青于蓝。 著作5 黄绮先生一生著述宏富,发表和出版了大批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文章和专著,在语言文字学和书法研究上创见丰硕,对推动我国语言文字学和书法研究的发展及书学理论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古文字研究方面的专著《解语》、《说文部首讲解》、《说文解字三索》等对于探索中国文字的规律及特点,多有独到见解和会心诠释。篆刻作品和理论专著有《黄绮八十寿辰书画殿览作品选》《黄绮书画精品庥》《黄绮书法刻印集》和《黄绮论书款跋》等。 书法大家6 作为一代书法大家,在长期的书法实践中,博才众长,深研精进,独创“铁戟磨沙”体和“三间书”,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书法艺术风格,深得中外人士赞赏,在日本有“黄体”之说。书法“铁戟磨沙”既体现了字体的遒劲刚健和笔画雄浑硬拙的外在风貌,又蕴涵着笔接千古、钟鼎碑碣的金石之气。同时他的书学美学思想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睿智的哲思、敏锐的艺术感受和较强的实践知道意义。黄绮先生不仅是一位有成就的学者、教育家、书法家,而且是以为忠诚的共产党员。他一再申明,自己首先是一名共产党员,然后才是一名研究员、教授。作为学养渊深、德艺双馨的学者和艺术家,他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时时充满了回报社会的深情爱心,曾把文革后期补发的工资,全部缴纳了党费,把生活节俭的费用自主贫困地区的儿童,1998年,他又把自己收藏的471件艺术精品和文物无偿捐献给了国家。黄绮先生一生淡泊名利、严谨治学、独辟艺境、谦和待人、急公好义的高尚品德 年表7 1914年出生于安徽安庆,祖籍江西修水,北宋书法家黄庭坚三十二世孙。1940年毕业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留校工作,任清华大学文科研究所闻一多先生助理。1942年考入北京大学文学研究院,攻读古文字专业。先后在中法大学、安徽大学、津沽大学、天津师范学院、天津师范大学、南开大学、河北大学任教。1947年在安庆市举办黄绮书画展览。1957年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部首讲解》。1979年晋升教授职称。1981年调入河北省社会科学院语言文学研究所工作至今。1982年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1983年在河北省社会科学院转任为研究员。同年任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1985年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黄绮书法刻印集》。1988年晋升为一级教授。童年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解语》。同年任政协河北省第六届常委。1989年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黄绮论书款跋》。1990年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归国谣》。1991年黄绮先生享受国务院颁

人物百科 2021-11-06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