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作
石敢当的作用

石敢当的作用

有保平安,驱妖邪等作用。石敢当,又称泰山石敢当,来源于泰安市泰山区邱家店镇前旧县村,是中国旧时宅院外或街衢巷口建筑的小石碑,因在碑上刻“石敢当”字样而得名。 石敢当的作用 石敢当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乃至远播海外,是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于石敢当的文字记载,最早出现在西汉史游的《急就章》:“师猛虎,石敢当,所不侵,龙未央”。 不同地方的石敢当有不同的样式,常见的有:只有“石敢当”或“泰山石敢当”字样的、浅浮雕的、圆雕的、刻有八卦图案,等等。

生活妙招 2021-11-06
跑步带护膝起什么作用

跑步带护膝起什么作用

护膝具有防寒保暖、运动保护等作用,在跑步过程中,尤其是冬季跑步或者快跑时,膝盖是一个脆弱且容易受伤的部位,佩戴护膝则可以有效保护膝盖受伤、受寒等。 跑步带护膝起什么作用 跑步时佩戴护膝可以有效调整膝盖的运动幅度,避免在跑步过程中膝盖受伤。 不过,护膝对膝关节有一定的支撑作用,长期佩戴护膝也会有一定的危害,如果自己的膝盖没有什么问题,不需要天天佩戴护膝跑步。 如果是打球,除了佩戴护膝,还可以佩戴护腕,保护自己的手部关节。

生活妙招 2021-11-06
鸡蛋上白霜的作用是(2种答案)

鸡蛋上白霜的作用是(2种答案)

防止细菌进入鸡蛋内,防止蛋内水分的蒸发。鸡蛋上的白霜其实是一层保护膜,主要起封闭蛋壳上的气孔的作用,保持蛋液的鲜嫩。鸡蛋外壳的白霜是蛋壳膜,膜厚70微米,是双层结构,膜内含有蛋白质、脂质体、糖类。 鸡蛋上白霜的作用是(2种答案) 鸡蛋又名鸡卵、鸡子, 构造为蛋壳、壳膜、蛋白、蛋黄、胚盘、卵黄系带、角质层、卵黄膜、卵壳。 鸡蛋中含有卵磷脂、蛋黄素、钙、磷、铁、维生素A、维生素D及B族维生素等。 鸡蛋吃法多种多样,有煮、蒸、炸、炒等,鸡蛋的一头钝一头略尖,钝端存在气室,当蛋平置时,卵黄总是倾向于尖的一端。

生活妙招 2021-11-06
浦儿菜来卖,这种野菜又被称作

浦儿菜来卖,这种野菜又被称作

浦儿菜又被称作“抗金菜”。浦儿菜的又称“抗金菜”是起源于中国南宋时期的抗金名将梁红玉,根据相关记载,梁红玉在淮安城被金国士兵长期围困,在缺少粮食没有援军的情况下,偶然发现马在吃浦儿菜,后以浦儿菜作为粮食,解决了缺粮的困境并战胜了金兵。 浦儿菜来卖,这种野菜又被称作 浦儿菜在被发现可食用后,经过长期的发展,目前在各地区也有了很多不一样的称呼,如:深浦、浦笋、浦芽、浦儿根等。 浦儿菜的做法有很多,一般比较被认可的有烧制、烩制,也可以炒、熬、煮等,菜式方面可单独成菜,如清汤蒲菜等,也可与其他食材合烹,如蒲菜滑鸡等。

生活妙招 2021-11-06
煮粥放碱有什么作用

煮粥放碱有什么作用

煮粥时加碱容易破坏米层蛋白膜,让其中的淀粉全部释放,同时可以使粥熟得更快,提高粥的整体黏度。然而这样做会让谷物里的营养流失。粥里加碱有好也有不好,要注意适当使用。 煮粥需要注意什么 防溢:在熬粥时往锅里加5~6滴油,可避免粥汁溢锅。用高压锅熬粥时,也可以滴几滴食用油,开锅时就不会往喷,比较安全。 防粘锅:粥烧开后不建议大火继续烧,淘好的米应立即下锅,不应久放,熬煮时不宜加水,也不宜搅动。 火候:煮粥应该先用大火煮开,再转小火熬煮约30分钟。正确的煮粥方式可以使粥更粘稠、美味。

生活妙招 2021-11-06
傅作义简介

傅作义简介

傅作义(1895年6月27日-1974年4月19日),字宜生,山西荣河(今山西省临猗县孙吉镇安昌村)人,国民革命军将领。是一位抗日名将、追求进步的国民党员。1910年入太原陆军小学。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1915年入保定军校第五期步兵科学习。1924年后,任晋军第四旅第八团团长,第四师师长。1927年参加北伐战争。次年任第三集团军第五军团总指挥兼天津警备司令。1930年参加中原大战,失败后进驻绥远。1931年任晋绥军第35军军长、绥远省政府主席等职。1936年11月初,发起百灵庙战役并肃清了绥远境内的伪军,挫败日军西侵绥远的阴谋。抗日战争时期,历任第七集团军总司令。解放战争时期,任华北"剿总"司令。1949年1月促成北京和平解放,使古老的文化故都北京及其全部珍贵历史建筑完好地得到保存,200万北京市民的生命和财产免遭兵燹。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水利部、水利电力部部长,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任水利部(后来的水利电力部)部长长达22年之久,为新中国水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974年4月1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79岁。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生平3主要荣誉4人际关系5人物轶事6人物纪念7人物评价 基本资料1 本名:傅作义别名:傅宜生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山西省荣河县出生日期:1895年6月27日逝世日期:1974年4月19日主要成就:促成北平(北京)和平解放解放后担任水利部长二十二年绥远抗日字号:宜生其它职衔::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毕业院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15年)国籍::中国职业::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水利部长信仰::三民主义军衔::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 人物生平2 早年经历1895年6月27日(农历5月5日午时)出生于山西省运城市荣河县(今临猗县孙吉镇)安昌村。1905年,入荣河县立小学堂,各门功课考试成绩均名列前茅。1908年入运城河东中学堂。1910年,考入太原陆军小学,受到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是年10月,辛亥革命在武昌爆发,太原响应起义,傅担任起义军学生排排长,随起义军总司令姚以价赴娘子关抵御清兵。1912年,傅作义由太原陆军小学保送入北京清河镇第一陆军中学,除学习军事课程外,对历史上的著名战役,如晋楚城濮之战、楚汉城皋之战、孙曹赤壁之战等,产生浓厚兴趣。1915年,傅以优异成绩毕业,升入保定军官学校第五期步兵科。所有步兵四大教程及射击、马术等,考试成绩均优。参加晋军1918年9月,傅作义从保定军校毕业,回到山西,参加阎锡山的晋军,任山西陆军第1混成旅(旅长商震)第1团(独立炮兵第10团,团长蔡荣寿)少尉见习官。1919年1月 主要荣誉3 1935年4月3日,叙任陆军二级上将。6月27日获颁二等宝鼎勋章。1936年1月1日,获颁二等云麾勋章。7月9日获颁国民革命军誓师十周年纪勋章。11月12日晋颁一等云麾勋章。1937年3月13日,晋颁一等宝鼎勋章。1938年5月10日,获颁三等采玉勋章。1940年4月17日,获颁青天白日勋章。1944年1月1日,获颁二等景星勋章。1945年10月10日,获颁胜利勋章。12月20日获颁忠勤勋章。1946年1月1日,晋颁一等景星勋章。12月26日获颁国光勋章。1948年1月1日,获颁河图勋章。1949年1月1日,获颁一等卿云勋章。1955年9月27日,为褒奖他对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作出的贡献,毛泽东主席亲自授予他一级解放勋章。 人际关系4 傅作义父亲:傅庆泰,往返运煤于西安、潼关之间,得利甚厚,家境殷实。设立若干商号,荣河县有名的富户。弟弟:傅作恭,1920年农历3月15日生于山西荣河县安昌村老家。成年后考入南京金陵大学园艺专业就读。抗日战争时期在成都金陵大学就读。1950年到甘肃被任命为甘肃省林业厅造林科科长。1957年受“反右”冲击,被打成资产阶级知识份子、反动学术权威、极右分子,开除公职,送到河西走廊的夹边沟进行劳动改造。1960年在三年大饥荒灾害中死于饥荒。妻子:刘芸生,与傅作义育有两女一子。大女儿:傅冬(原名傅冬菊),1941年在重庆加入中共领导的进步青年组织号角社,平津战役期间,傅冬菊工作在傅作义身边,为北平和平解放作出贡献。儿子:傅亨。小女儿:傅克诚,1935年4月生,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市政协常委、上海大学教授、东京大学工学博士、建筑学及建筑设计专家、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傅将军在老家还有很多亲人,不过都是表亲的 人物轶事5 傅作义早年因远离家乡,耗费较大,又不注意节省,向人借了20两银子。寒假回到家中,父亲没有责备,只带他到黄河边,让他脱掉鞋袜,一同跳入水中,然后对他说:“我的钱是这样挣来的。”傅深感内疚,自此一生崇尚简朴,人称“布衣将军”。 人物纪念6 1998-1999年,傅将军其女傅冬菊向山西省临猗县老家拨款建校。学校于2000年建成,四层的教学楼,名“作义中学”。没过多长时间就开始掉皮。而后可能是经过这次的教训,以至于后来傅将军的许多部下从台湾和香港专程到将军老家【安昌村】参加开校典礼,到底要看看这些当官的把自己捐献的钱都用到哪了。位于临猗县孙吉镇安昌村西部,由傅家院、旧居屋和部分附属景点组成。傅家院建于清道光年间,坐北朝南,东西宽6.1米,南北长24.1米,距今已有170余年。傅作义同祖父母、父母在这里生活了十多个年头。为进一步传承将军的光荣传统,铭记将军的丰功伟绩,2012年5月,县委、县政府决定对故居进行抢救性保护修复,修复工程本着“修旧如旧,保持原貌”的原则进行,当年故居小院修复工程竣工,并对“仁义巷””、“铜铸像”、“报国树”、“杏林园”、“荷花池”等景点进行了开发。2013年5月,按照“一样材料、一个模式”的原则,在故居东 人物评价7 傅作义生在黄河之滨,青少年时期家乡的黄泛灾害,在他的心中留下了许多苦难的记忆,主政绥远时,对水患感受颇深。当上水利部长后,认为这是实现他多年追求的“为民造福”夙愿的绝好机会。他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每年都用大量的时间深入各大中型水利、电力工地,调查研究,检查指导。为了满足国家对水利建设人才的需求,建立起了新中国建国后第一所独立设置的水利学校——水利部北京水利学校(现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前身)。1957年夏天,他参加三门峡水电枢纽工程开工典礼后,冒着酷暑,沿黄河视察。有时晚上就露宿在黄河河滩上。因劳累过度,心脏病突发,经周恩来总理派专家抢救,病情才有好转。他在20多年部长任内,为新中国水电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毛泽东:“你是北京的大功臣,应该奖你一枚天坛一样大的奖章。”毛泽东高度评价:和平解放北平,宜生功劳很大,人民永远不会忘掉你。被毛泽东主席赞为“北平问题的和平解决,贵将军与有劳绩”的傅作

人物百科 2021-11-06
李作鹏简介

李作鹏简介

李作鹏(1914年4月24日-2009年1月3日),江西吉安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3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在乡塾读书。“文化大革命”中积极参与林彪夺取最高权力的阴谋活动。1971年9月被停职检查。1973年8月被开除党籍,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1981年1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确认他为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主犯,判处有期徒刑17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后保外就医,安置在太原。2009年1月3日7时30分逝世,享年95岁。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生平3相关 基本资料1 中文名:李作鹏出生地:江西吉安出生日期:1914年4月24日逝世日期:2009年1月3日 人物生平2 1930年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红1方面军司令部传令兵,班长,特务员,中央军委机要科译电员,第2局参谋,第2科科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抗日军政大学参谋训练队队长。1939年8月任八路军115师司令部侦察科科长,作战科科长。1943年3月任山东军区参谋处处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人民自治军、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参谋处处长。1946年8月任东北民主联军、东北野战军第1纵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48年3月任东北野战军第6纵队副司令员兼16师师长。11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野战军第43军副军长。1949年4月任第43军军长兼任第127师师长。1950年5月任第4野战军第15兵团参谋长。1950年秋任中南军区军政大学副校长,1951年6月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第4高级步兵学校校长。1952年12月任第1高级步兵学校校长、党委书记。1955年6月在军事学院战役系学习。1957年10月任训练总 相关3 “九一三”事件后,几乎每个中国人都能很顺当地按姓氏点出林彪手下“五员大将”――黄、吴、叶、李、邱,其中的李,指李作鹏。但人们对李作鹏的历史,了解得不多,只知道他是林彪的死党。那么,他怎么成了林彪的死党呢?李作鹏又有怎样的浮沉经历呢?

人物百科 2021-11-06
石作蜀简介

石作蜀简介

石作蜀,春秋时期冀县(今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人,自幼好学,跋涉万里,就学孔子门下,为七十二贤之一。学成返乡,传播儒学和西周文化,淳教化,移风俗,自此三陇一带文教大兴,人文蔚起。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生平3文献记载4先贤故里5名人诗赞6生地之争7相关信息 基本资料1 中文名:石作蜀外文名:ShiZuoShu别名:石子明,石卓子国籍:中国-东周-秦国出生地:春秋冀县人(今甘肃天水甘谷县)职业:学者毕业院校:孔门信仰:儒学性别:男 人物生平2 石作蜀,字子明,号卓子,春秋末年秦国冀县(今天水市甘谷县十里铺乡)人。生于周敬王元年(公元前519年),死于周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479年)。自幼胸怀远志,聪颖敏学,仰慕孔子。成年后,不远万里徒步东鲁,投身孔门,得圣人教育和熏陶,身通六艺,为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学成返乡,他大力宣扬儒家学说,传播西周文化,淳教化,移风俗,为三陇一带的文教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后人尊称他“石夫子”。可惜,石夫子生平和著述由于年代久远,早已湮没无存。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封”郈邑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封”成纪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先贤石子”。 文献记载3 《伏羌志》(甘谷旧称“伏羌”)载:“(石子)唐封石邑伯,宋封成纪侯,明去封号,称先贤。从祀孔庙。”宋代封侯时,有皇帝敕撰赞:宣尼日月,无得而逾,奥有哲士,尚为学徒,登封偶圣,至德崇儒,以地进爵,斯文乃殊。 先贤故里4 石夫子故里今天水市甘谷县十里铺乡,为著名的华夏第一县,原有石子墓和石子祠,现均已荒芜。道光年间吴柳堂任伏羌教谕,曾撰《石子墓记》,并有墓联、祠联各一。墓联:梓里访遗踪,看空庭草碧,冢荒花殷,何处是唐封宋赞?杏坛亲教泽,听渭水莺啼,陇山鸟语,此中有化雨春风。从联语看,当时的石子墓已一片荒凉。祠联:共仰孔门高,问颜曾七十之徒,何处更多佳士?休言秦俗悍,除邹鲁三千而外,此地大有传人。清光绪末年,伏羌县令雷光甸(陕西渭南名举人)题联:勿谓秦无人,曾向杏坛沾化育;至今关有学,同来梓里拜灵祠。 名人诗赞5 石夫子风范遗泽,得后人景仰,历代文人墨客常有题咏,但多散佚。元朝乔宗亮在《石子明赞》中写道:在昔石邑,能知所尊。懋依有德,克述无言。鼓箧槐市,扬名里门。此道久视,彼美长存。足见石夫子勤勉有德,博学谨慎,美名远播。谢圭锡有联:数十里远望圣屋,有这个先生,莫恨西秦不到;五百里遥成道统,问谁非后死,能教东鲁犹新。 生地之争6 甘谷县石家大山、十里铺、石家窑都有石姓人居住,一直以来各自纷争石作蜀为其祖先,清代雷光甸做知县时曾就此纷争做过分解。录一篇文章于此,权做资料存焉。有关石夫子的传说(作者石明远,1985.5.15撰写)石夫子,名作蜀,字子明,甘谷人。孔子弟子,七十二大贤之一。据说从前宋老太爷(名廷桢,子材父亲)倡导督修官渠时,在十里铺附近曾发掘出石夫子墓碑一块,这证明石夫子的坟墓就在当地。宋老太爷将这件事报县上,结果就给石家大山的石秀以“铁秀才”的衔头,作为奉祀石夫子的名义,他也就名正言顺的成石夫子的后代了。谁知由此就引起了纠葛。十里铺的石家人陈词具告,认为石夫子是他们的祖先,与石家大山石姓无关。当时的县知事雷光甸分解说:“一个石字掰不破,十里铺石姓与石家大山人都是石夫子的后代。”并又给十里铺石姓一‘铁秀才’的名额。于是一场争先人的风波就此宣告平息。因此,十里铺石家就给石夫子在十里铺大道北修建了庙,大门额上写 相关信息7 吴柳堂所言天水籍孔门三位贤人,石子而外尚有秦人秦子南(名祖,唐赠少梁伯,宋为鄄城侯)和上邽(今清水县)壤驷子(名赤,字子徒,唐赠北征伯,宋封上邽侯)。乔宗亮为他俩各撰一赞。秦子南赞秦有子南,赞赞述作。守道之渊,成德之博。范若铸金,契犹发药。历世明祀,少梁宠爵。壤子徒赞式是壤侯,昭乎圣徒。执经请益,载道若无。诗书规矩,问学楷模。得时而驾,领袖诸儒。在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下两廊中,三位先贤的塑像一直奉祀其中。后毁于文革。秦州旧有文庙,位于天水市中城,其址在今中华西路小学。《秦州志》载:文庙在城内西南隅,上为大成殿,左为崇圣宫,台下东西两庑各九间。前为戟门,门外左名宦祠,右乡贤祠……相传元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教谕梁公弼始建……乡贤祠内有三位夫子的祀像。秦子祠有联:圣绩 西行,眺百二河山,不碍春风时雨至;儒宗传北学,数三千弟子,谁携关月陇云来。壤驷子祠联语是:任人间倒海翻江,逐宇宙新潮,正学莫忘

人物百科 2021-11-06
陈作霖简介

陈作霖简介

陈作霖,曾用名龙建平、胡斌,男,汉族,1923年3月生,安徽无为人,1941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革命工作,高中文化。曾任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2015年4月12日,陈作霖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生平3人物逝世 基本资料1 中文名:陈作霖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安徽无为出生日期:1923年3月逝世日期:2015年4月12日 人物生平2 1941年至1945年在新四军第7师19旅政治部敌工训练班学习,任无东敌工委秘书,中共临江县委敌工站副站长,中共无南、南繁芜县委敌工、情报、交通联络大站副站长,南芜县清水河区、奎潭区、方村区区委书记。1945年至1947年在新四军第7师政治部联络部工作,任山东枣庄矿区党委联络科、秘书科科长,新四军、山东军区政治部联络部干事。1947年至1949年任中共皖南游击区南繁芜县工委副书记,中共泾青南中心县委委员、三工委书记,中共南陵县委书记。1949年起任皖南军区警备一团政治委员,中共繁昌县委书记,中共池州地委宣传部部长兼繁昌县委书记。1953年12月至1957年01月任中共安徽省芜湖地委副书记。后任中共安徽省芜湖地委书记兼芜湖军分区政治委员。(1955年至1956年在中共中央高级党校普通班学习,1956年起任中共安徽省委农村工作部副部长。)1957年01月至1957年04月任中共安徽省芜湖地委第二 人物逝世3 2015年4月12日,陈作霖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2015年4月20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和行政监察工作的优秀领导干部,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原副书记陈作霖同志遗体送别仪式,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中央领导、中央纪委监察部领导,二线及离退休老领导,副部长级室主任、副部级巡视专员、副部级干部和副秘书长,有关单位和部门负责同志,以及中央纪委监察部机关部分同志、离退休干部职工代表、生前好友参加了送别仪式。

人物百科 2021-11-06
吕作松简介

吕作松简介

吕作松(1913—2005),1913年生,湖北省阳新县黄颡口镇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8军团政治保卫局保卫队队长,红5军团独立师副营长、营长。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反“围剿”斗争和中央红军长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海军工程部副部长,海军军事学院院务部部长,海军学院副教育长。因病医治无效,于2005年10月24日19时14分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逝世,享年93岁,骨灰安葬于阳新湘鄂赣边区鄂东南革命烈士陵园。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生平3人物事迹 基本资料1 中文名:吕作松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湖北省阳新县黄颡口镇出生日期:1913年逝世日期:2005年10月24日职业:海军工程部副部长信仰:中国共产党 人物生平2 吕作松(1913—2005),1913年生,湖北省阳新县黄颡口镇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8军团政治保卫局保卫队队长,红5军团独立师副营长、营长。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反“围剿”斗争和中央红军长征。1935年9月,随红四方面军转战川康边。抗日战争时期,任抗日军政大学区队长、队长,军委总后勤部第18兵站1分站站长、第1科科长。参加了反顽、反“扫荡”斗争。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后勤部兵站部东线运输处科长、副处长,东北野战军后勤部第2分部参谋长,第4野战军后勤部车运部部长。参加了辽沈、平津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海军工程部副部长,海军军事学院院务部部长,海军学院副教育长。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先后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5年10月 人物事迹3 1977年,吕将军将军委拨给他的2.8万元建房款,捐献给阳新富池大闸的建设项目中。1998年,捐款一万元给阳新实验中学,用于修建该校的标志性建筑-古月楼。他还先后为阳新发电厂建厂购买机器和贷款,为家乡军山村抗旱排涝、柑桔生产、学校建设、公路建设等一系列关系民生的事情四处奔波,鞠躬尽瘁。2005年10月24日19时14分,吕将军在南京军区总医院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93岁。老人生前多次嘱托孩子们,百年之后要送他回归故里。25日,吕将军的部分骨灰由南京运回故乡阳新。

人物百科 2021-11-06
石作衡简介

石作衡简介

石作衡(1905—1941),山西省浑源县人,自幼勤奋好学,在1921年考入山西陆军学兵团,后又入北方军校。在学习期间,石作衡怀着富国强兵、救国救民的爱国主义愿望,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军事学术。毕业以后,石作衡分到第九师第十五旅。由于他为人禀性正直,办事认真负责,后晋升为本旅特务连中尉排长。1931年日寇侵占东北后,1933年又向华北进攻,石作衡奉命率部出师参加长城抗战,并晋升第二十七旅四三三团一营营长。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石作衡因战功升任第二。九旅参谋长,1938年秋又调任第八旅代理旅长,1939年初升任旅长,1940年秋因战功卓越晋升为第四十三军第七十师少将师长。1941年在中条山战役中,石作衡率第七十师在山西垣曲的天盘山、望仙庄一带与日军血战,重创日军。1941年9月,石作衡率部在绛县的丁家洼阻击大举进攻的日寇。9月6日第七十师陷入日军重围,石作衡在率部突围时,不幸中弹,壮烈殉国。 目录 1基本资料 2屡挫日军3子玉村由来 基本资料1 中文名:石作衡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山西省浑源县出生日期:1905年逝世日期:1941年职业: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四十三军第七十师少将师长毕业院校:北方军校信仰:三民主义主要成就:长城抗战 中条山战役 屡挫日军2 一九二七年底,阎锡山率晋军参加北伐,讨伐奉系军阀张作霖。石作衡率部参加了北伐军的战斗行列,在蔚县西河营及繁峙县分水岭诸战役中作战勇敢,屡挫敌锋。一九二八年,晋军进入平、津地区,石作衡升任本旅第三十八团八连连长。他善于带兵,赏罚分明,部队训练颇有成效,深受师长李生达将军的赏。一九三三年,日寇侵占东北后,仍野心不死,将魔爪继续伸向华北,1933年2月,日寇又南下进犯中国热河,进攻我长城一线军队,我奋起反抗,开始了著名的长城抗战,重创日军。石作衡因也奉令率部出师古北口,率部抗击日寇有功,被晋升为第二十七旅第四三三团一营营长。同时,他苦读兵书,带头训练部队,随时准备为国家效命疆场。1934年夏,石作衡奉命赴南京高级军校进修学习。一九三七年夏,日寇发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全国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人民都团结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奋起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阎锡山将军也命令晋 子玉村由来3 一九四0年驻防山西垣曲县望仙村一带。一九四一年,日军发动中条山战役。当时的情况是,日军占据着大部分城镇,四郊除八路军外,有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部刘戡、高桂滋、刘茂恩、孙殿英、庞炳勋等部。此外,还有第二战区第四十三军的三个师,即第七十师、暂编第四十六师、暂编第四一卜七师,以及第一九六旅的第二团。第二战区的部队都由第八集团军副总司令兼山西省第三行署主任楚溪春指挥。行署驻在垣曲,副主任是李冠洋。楚、李是于一九四一年阴历正月接替前主任孙楚而来的。第四十三军驻在垣曲行署附近。日军这次大“扫荡”,在一九四一年春天就开始了。日伪军一千多人,向垣曲和绛县之间的横岭关我守军进攻,经过几天的争夺战,暂编第四十六师打退日军,收复了横岭关。五月,日本华北派遣军司令部又调集日伪军数万人,大举“扫荡”。日军分数路围攻垣曲,首先攻破横岭关。第四十三军边打边撤。最后撤到阳城东西哄哄一带山林里。这次大“扫荡”,由于日军不仅

人物百科 2021-11-06
熊作芳简介

熊作芳简介

熊作芳(1913年—1994年),河南省新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简介3革命生涯4人物评价 基本资料1 中文名:熊作芳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生地:河南省新县出生日期:1913年逝世日期:1994年职业:军人信仰:共产主义主要成就:荣获二级八一勋章 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 荣获二级解放勋章 1988年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军衔:少将 人物简介2 熊作芳(1913年—1994年),河南省新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第十师政治部干事,少共万源县委书记,金川省委组织部部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游击第六大队政治委员,豫鄂挺进纵队第一团政治委员,新四军第五师十四旅副旅长,鄂南指挥部指挥长,鄂东军分区司令员兼中共地委书记。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原军区第二纵队十二旅政治委员,鄂东军区副政治委员,鄂豫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河南军区潢川军分区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军长兼参谋长,济南军区副参谋长、参谋长、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得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二级解放勋章。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革命生涯3 1913年1月,熊作芳出生在新县周河乡刘河村一户贫苦农民家庭。全家靠租地主几亩薄田为生。1916年,熊作芳3岁时,母亲在贫困中死去,他跟着祖母一起生活,8岁就给地主放牛。1930年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为打通鄂东北到豫东南根据地的道路,解放了周河地区。熊作芳参加了童子团,并于当年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正式参加红军,被分配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十师政治部宣传队担任宣传员。参加了鄂豫皖根据地的第一、二、三、四次反“围剿”斗争。第四次反“围剿”失利后,熊作芳跟随红四方面军进入川陕开辟川陕根据地。1933年,熊作芳带领宣传队到四川省通江县沙集嘴地区打土豪、分田地,扩大革命武装,建立苏维埃政权。1933年5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6月,调入中共川陕省委工作,先后担任广元、万源、城口等县的少共书记和大金川少共省委组织部长。1935年6月参加长征。1937年9月,熊作芳从延安返回大别山地区, 人物评价4 熊作芳同志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人民军队建设无私地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他工作认真负责,任劳任怨;顾全大局,坚持原则,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作战勇敢,指挥果断;联系群众,团结同志,廉洁奉公,生活俭朴,始终保持发扬了我党我军的政治本色和优良传统。

人物百科 2021-11-06
韩作黎简介

韩作黎简介

韩作黎(1918-1998),男,汉族,笔 名,黑黎。河南邓州市桑庄镇韩营村人(今邓州)人。幼年在邓县(今邓州)县立小学、中学读书,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到延安学习,1956年调任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延安大学社会科学院肄业,1998年去世。曾任延安八路军抗属子北小学教导主任、华北育才小学副校长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市海淀区育英学校的第一任校长。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生平3主要著作4人物故居 基本资料1 中文名:韩作黎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河南省邓州市桑庄镇韩营村出生日期:1918.7.15逝世日期:1998.6.1职业:儿童教育家毕业院校:延安大学主要成就: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代表作品:《二千里行军》 人物生平2 1918年出生于邓州市桑庄镇尹营村一个中农家庭里,幼年在邓县(今邓州)县立小学,初二时投入到抗日救亡运动的激流中。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到延安学习。建国后,历任教育部视导司视导员、育英学校第一任校长,中共北京市西城区委文教书记,(1956年)北京市教育局局长,全国教育学会第一、二届常务理事,北京市教育学会会长,中国作协北京分会儿童文学委员会主任。是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长期从事普通教育工作及儿童文学创作,对小学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有较深研究。1941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98年去世。 主要著作3 著有《二千里行军》、《圣地红烛》、《儿童文学集》、《教育文集》、《拦羊的人》、《保育班长》、《小迷瞪是傻瓜吗?》、《韩作黎作品精选》等。《二千里行军》译有3种外文版本,并在国外发行。《圣地红烛》获优秀读物奖。 人物故居4 现存其故居一处,位于邓州市桑庄镇尹营村。

人物百科 2021-11-06
涂作潮简介

涂作潮简介

涂作潮(1903—1984),中共隐蔽战线上的一位杰出人物。出生于长沙,电台的建立者和英雄发报员李白的师傅。当年毛泽东、周恩来遇到电讯难题,曾一再找这位“涂木匠”。他的一生是苦大仇深的人生,磨炼出对革命的无限忠诚。他为钻研业务,坚辞政委一职,只当报务员,1957年又自请降一级工资。他为党的通讯等秘密工作所建立的功绩永垂于史册。 目录 1基本资料 2传奇人生3传奇木匠造电台 基本资料1 中文名:涂作潮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湖南长沙东乡郭公渡出生日期:1903年5月11日逝世日期:1984年12月31日毕业院校:伏龙芝军事通讯联络学校信仰:共产主义 传奇人生2 快满14岁时,遵照母亲的吩咐,少年涂作潮到了已出嫁的二姐涂细贞家,跟随姐夫杨子林学做木匠活,不到一个月,由于干活时不得要领,他挨了姐夫的打,于是愤然回到家中。在家中寒居一年后,已皈依基督教的大哥涂福生将涂作潮带到长沙,跟他学木工活。1920年前后,正当少年涂作潮走向青年之时,长沙出现了工人阶级的进步组织“湖南劳工会”。1921年1月,年轻的涂作潮参加了劳工会,领了枚铜牌会员证,他如饥似渴地阅读劳工会的书刊,受到了无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启蒙教育。他还进了工会办的长沙建筑工人夜校学习,并开始倾向于共产主义。这年5月,为反对“蒋锡荣木行”老板肆意剥削工人,该行的工人愤而举行罢工,长沙其他店、行的工人也纷纷响应,形成泥木行业总罢工。涂作潮积极参与了罢工的组织工作,沏茶倒水、迎来送往,忙个不停。罢工最终取得了胜利,泥、木工人的工资也获得了提高,涂作潮却因为积极参加罢工,被资本家解雇,失去了生活的来源。但是 传奇木匠造电台3 传奇木匠 赤胆忠心岳麓德馨,湘水育英;奋斗毕生,矢志忠贞。少幼苦凄,从匠木工;青壮革命,留苏业精。一身绝技,为党为军;星驰电波,指挥神经。凛然正气,勇毅绝伦;于今缅怀,党内同钦。隐蔽战线,甘愿无名;斯人常怀,史碑永铭。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中那个电台的建立者和那位英雄发报员李白的师傅,就是党的隐蔽战线上另一位杰出人物涂作潮。当年毛泽东、周恩来遇到电讯难题,曾一再找这位“涂木匠”,他为党的通讯等秘密工作所建立的功绩永垂于史册。

人物百科 2021-11-06
牟作云简介

牟作云简介

他是中国体育界德高望重的泰斗,有中国体育界元老、中国篮球运动开创者和奠基人之称,他曾是亚洲篮联第一副主席、中国篮球协会顾问,他是国际篮联终身荣誉委员,同时他又是亚洲篮联终身荣誉会长,国家级教练、国家级裁判。他的一生都在为中国篮球运动的崛起和发展做贡献,全国CBA篮球冠军至尊鼎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这位集荣誉于一身的人就是新中国的篮球鼻祖——牟作云。 目录 1基本资料 2个人基本简介3个人相关事迹4中国篮球鼻祖5个人荣誉 基本资料1 中文名:牟作云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直隶武清(今属天津)出生日期:1913逝世日期:2007职业:教练员毕业院校:北平师范大学主要成就:中国篮球运动的开创者之一 个人基本简介2 牟作云是天津市武清区人,新中国第一代篮球教练员。1936年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体育系。1947年毕业于美国春田大学体育系。曾任清华大学副教授、北平师范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全国体总中央体育训练班副主任兼国家篮球队教练、国家体委球类司副司长、中国篮球协会主席、中国网球协会副主席、国际篮球联合会技术委员会委员、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1933年创造了标枪全国纪录。作为中国篮球运动员,参加了第十届远东运动会和第十一届奥运会。作为教练员,参加了第十五届奥运会。著有《篮球裁判法》。 个人相关事迹3 1936年首次代表中国参加第八个五年计划1届奥运会。曾任国家队教练、原国家体委球类司副司长、中国篮球协会主席、中国网球协会副主席,现今是亚洲篮联终身荣誉主席、国际篮联终身荣誉委员。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人民当家做了主人。可那时,咱国家正是一穷二白的时候,体育更是白手起家。牟作云响应党的号召,抛弃了舒适、温馨的清华大学校园生活,同原国家体委副主任黄中一起办起了体训班,并且组建了一支篮球队。1956年起,他当上了国家体委球类司副司长,但不管多忙,也经常抽空儿来队里瞧一瞧。1959年国庆十周年时,牟作云率队与来访的匈牙利、保加利亚等东欧强队比赛,首次获得了胜利。在国宴上,贺老总特意举起酒杯向牟作云敬酒说:"祝贺,祝贺,好好努力,赢了'东方'还要赢'西方'。"牟作云为人正直、刚毅,办起事儿来总是讲原则讲政策,始终把国家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记得国 中国篮球鼻祖4 牟作云(1913-2007),1913年生于天津武清区黄花店镇冀营村一个农民之家,幼时随父母来到北京,先后在育英小学、育英中学读书,在育英中学求学阶段,他的体育才华开始展现,各种体育活动都非常精通,初中一年级的时候就入选了学校的篮球队,跳高、跳远、三级跳远都获得过冠军,在1932年的一次华北运动会上他一人又独得跳远、三级跳、标枪三项冠军,并且跳远打破了华北纪录,标枪打破了全国纪录,同时他不仅田径好,足、篮、排球等项目也样样都行在这次运动会上和队友一起夺得了排球冠军。1934年,高中最后一年,他又入选国家篮球队,参加了在马尼拉举行的远东运动会,获得亚军。1934年牟作云放弃去其他名牌高校的机会,抱着改变中国落后体育现状的伟大抱负进入北京师范大学体育系,当时的师大体育系聚集着一批杰出的体育人才,如袁敦礼、董守义、徐英超、曾仲鲁、郭毓彬、万福恩、王石卿、王耀东等著名教授。他在名师们的培养下,如鱼得 个人荣誉5 1999年被选为新中国篮球运动50杰之一。2019年入选FIBA国际篮联名人堂。

人物百科 2021-11-06
黄作珍简介

黄作珍简介

黄作珍,少将军衔,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人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经历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历任宁都县少先队队长、连政治指导员、政治部组织科干事、师供给部政治委员、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二大队政治处主任、晋察冀军区陆军军官学校第二大队政治委员、军政干部学校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华北军政大学政治部部长、华北军区陆军军官学校政治部主任、石家庄高级步兵学校政治部主任、华北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第十九兵团政治委员、北京卫戌区政治委员、中共北京市委书记等职。 目录 1基本资料 2个人简介3人物生平4人物评价5荣誉 基本资料1 中文名:黄作珍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江西省宁都县出生日期:1914年12月30日逝世日期:1991年1月24日职业:军人 个人简介2 北京卫戌区原政治委员。  黄作珍同志是江西省宁都县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由共青团转入中国共产党。他历任排长、政治指导员、师政治部干事、抗大总校二大队政治处主任、华北军政大学组织部长、军政治委员、北京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北京卫戌区第二政治委员、中共北京市委书记等职。他是中国共产党第九届、十届、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他参加了中央根据地二至五次反“围剿”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在湘江之战、四渡赤水、强渡乌江、飞夺沪定桥、突破腊子口等战斗及过雪山草地中,多次执行先头任务。抗日战争时期,他先后参加了平型关、东西太洋和上下平阳等战斗,深入敌后开辟和建立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他在领导院校政治工作和党的建设中,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为提高部队军政素质,加强我军建设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十 人物生平3 1914年12月30日出生在江西省宁都县长胜区马齐角村一个贫苦雇农家庭。1922年在本村给地主家放牛。1925年给地主当长工。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任江西宁都县少先队队长、贫民团的乡团支书。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红一军团第二师第五团战士、班长。同年7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历任党小组长、支委、支书。1934年任红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排长、政治指导员。参加了中央根据地第二至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和中央红军长征。1935年任红一军团第一师政治部组织科组织干事。1936年任红一军团第一师供给部政治委员。在湘江之战、四渡赤水、强渡乌江、飞夺泸定桥、突破腊子口等战斗及过雪山草地中,多次执行先头任务。1937年8月起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独立团组织干事。参加平型关、东西太洋和上下平阳等战斗,深入敌后,开辟和建立晋察冀抗日根据地。1938年任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第一团政治处组织股股长、第一团党总 人物评价4 黄作珍将军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鞠躬尽瘁,贡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文革”期间,黄作珍任北京市委书记、北京卫戍区政委,遵照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为保卫党中央、保护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维护首都的社会秩序,进行了不懈地努力。在十年动乱期间,他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敢于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曾向当时的北京市委领导提出过注意调动和发挥知识分子和科技人员的积极性,适当开展劳动竞赛,进行劳动奖励等建议。在负责全市文教工作期间,他提出了要纠正“四个不敢”,即不敢抓业务、不敢抓科研、不敢进图书馆、不敢抓小课堂等建议。这些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难能可贵的。黄作珍将军在6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为加强部队的军事政治建设倾注了心血。解放战争时期,黄作珍参与组建了晋察冀陆军军官学校、华北军政大学。他为学校建设呕心沥血,尽职尽责。他以身垂范,用自己的模范行动陶冶学员的情操。他在领导院校政治工作、党的建设中,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在 荣誉5 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是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

人物百科 2021-11-06
< 215 216 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