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疗是以中医脏腑经络基础理论为指导的一种治疗方法。因此,使用时首先要根据疾病的痛位、病性等,辨证选穴,这样才能收到预想的效果。灸治是一种热疗,它是借助于艾灸的温热而疏通经络,故在施灸时,切不可距离太近,以免灼伤皮肤,造成感染。更要防止艾团的火花迸射,烧伤皮肤。灸治,现在多以被灸处皮肤有温热感或灼热感为标准。点燃的艾条一般距离皮肤3~5厘米,时间5~10分钟为宜。施灸前要与患者讲清灸治的方法及疗程,尤其是瘢痕灸,一定要取得患者的同意与合作。瘢痕灸后,局部要保持清洁,必要时要贴敷料,每天换药1次,直至结痂为止。在施灸前,要将所选穴位用温水或酒精棉球擦洗干净,灸后注意保持局部皮肤温度适当,防止受凉,影响疗效。除瘢痕灸外,在灸治过程中,要注意防止艾火灼伤皮肤。如有起泡时,可用乙醇消毒后,用毫针将水疱挑破,再涂上甲紫(龙胆紫)即可。偶有灸后身体不适者,如身热感、头晕、烦躁等,可令患者适当活动身体,饮少量温开水,可使症状迅速缓解。施灸时注意安全使用火种,防止烧坏衣服、被褥等物。
全世界已经给予超过10亿剂乙型肝炎疫苗,是迄今为止最安全,最有效的疫苗之一。世界卫生组织,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以及许多不同的医学学会已经开展了大量关于疫苗安全性的研究。没有证据表明乙型肝炎疫苗导致婴儿猝死,自闭症,多发性硬化症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 乙型肝炎疫苗的常见副作用可能包括注射部位的疼痛,肿胀和发红。对于那些有酵母过敏史或对疫苗有不良反应史的人,不推荐使用这种疫苗。
正常情况下,脂类以极低密度脂蛋白(very low density lipoprotein,VLDL)的形式由肝输出,而由微粒体三酰甘油转移蛋白(MTP)生成的VLDL必先通过与三酰甘油结合进入载脂蛋白β才能完成上述过程。因此,当MTP活性下降或载脂蛋白β的合成和分泌减少时,则导致三酰甘油在肝内堆积。胰岛素抵抗抑制了肌肉对葡萄糖的促进脂解作用从而造成高胰岛素血症并增加到肝的FFAs,随后通过3条代谢途径促进肝脂肪变性的发生:增强肝脏FFAs的氧化,促进肝脂肪生成,减少肝脂肪以极低密度脂蛋白形式的输出。此外肝脂肪变性本身还可以造成肝的胰岛素抵抗。研究表明,脂质代谢紊乱患者约50%伴有脂肪肝。富余脂质尤其是三酰甘油的沉积,是NAFLD形成发展的先决条件。正常人在饥饿尤其是禁食状态时,肝摄取的脂肪酸绝大多数由贮存于脂肪细胞的脂肪分解而来,但NAFLD患者的肝三酰甘油来源与正常人比较只有60%来自FFA,而25%来自肝自身合成的脂肪酸(DNL), 15%来自饮食摄入。这提示NAFLD患者肝自身合成脂肪酸是增加的。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和脂肪酸合成酶(FAS)是肝DNL的限速酶,其酶活性受胰岛素和胃饥饿素(ghrelin)的正性调节而被脂联素抑制。而NAFLD患者普遍存在着胰岛素、脂联素及胃饥饿素水平异常,由此导致的肝自身合成脂酸增加也是脂肪酸蓄积的原因之一。
生活中常见可引发肝脂肪变性的毒品主要有药物(上面已基本描述)、工人们工作中接触的工业毒物以及自然界的毒物。 例如:工业毒物可以经皮肤、消化道、呼吸道进入机体诱发肝损害。其中能引起肝细胞脂肪变性的毒物包括黄磷、砷、锑、铅、铜、汞、钡、苯、四氯化碳、氯仿、滴滴涕(DDT)、三硝基甲苯(TNT)、二硫化碳、二硝基酚、二氯乙烷、四氯乙烯、三氯乙烯、硼酸盐、铬酸盐、铊化物、铀化物。除了出现肝细胞脂肪变性外,可伴有肝细胞坏死。病变轻重不等,临床经过各异,严重者甚至出现急性肝、肾衰竭。预后主要取决于毒物的种类和中毒剂量。 又如自然界毒物或生物毒物:自然界存在的毒性物质,包括植物、真菌、细菌以及其代谢产物,亦可通过皮肤、呼吸道、消化道进入机体,对肝产生毒性作用,引起程度不等的肝细胞坏死和脂肪变性。例如黄曲霉毒素、毒蕈、西非荔枝树未成熟果实(会产生有毒的降糖氨酸)、白蛇根喂养的奶牛挤出的牛奶(含佩兰毒素)等。
乙肝疫苗自1979年问世以来,经过近20年的大规模应用和观察,至今尚未见有关于注射后引起严重副作用的报道。只有少数人出现接种部位红肿、硬结、疼痛,手臂酸重或发热、恶心、呕吐、乏力、皮疹等与一般疫苗接种大致相仿的轻微反应,多于1—3天内不治自愈。 由于乙肝疫苗属血源性的,在制备过程中纯化与灭活程序十分严密,故不会产生像破伤风等动物血清疫苗可能造成的过敏反应,也不会感染上乙肝、艾滋病及其他传染性疾病。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亦末出现相互干扰作用;因此,可以说,乙肝疫苗是安全可靠的预防疫苗,注射前也不必皮试。 至于注射时应当注意的事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凡发热、严重感染及其他严重的全身性疾病者,应暂缓接种。 2、新生儿第一针必须在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若超过48小时后注射。则预防效果降低。出生后一个月仍未行注射者,则应先检测有关乙肝指标,证实未被感染者,可与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HBIG)合用。 3、乙肝疫苗与其他疫苗如白百破、卡介苗、乙脑疫苗等同时接种,互相之间无干扰作用;但有人认为若与麻疹疫苗同时接种,有可能降低麻疹疫苗的免疫效果,故二者最好分开接种。 4、注射后局部应保持卫生,最好三天内不要擦洗,以免抓破引起局部感染。 5、注射第3针疫苗后的1—3个月,应到医院检测保护性抗体(抗—HBs)水平,以判断免疫效果。若无效者,需行加强注射一次。 6、成人注射前需先检测乙肝病毒(HBV)指标,已有感染,或感染后已痊愈并产生保护性抗体者,不需注射疫苗。 7、凡对福马林或硫柳汞及其他药物过敏者禁用。
近20年的研究表明,肥胖型脂肪肝的肥胖如果不能够及时纠正,就会继发心脏肥大和心室功能低下,主要表现为心肌收缩功能及心肌顺应性下降。除此之外肥胖型脂肪肝患者还是引起多种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子。大量证据表明:肥胖型脂肪肝患者引起的心血管病变与交感神经兴奋、胰岛素敏感性下降以及后来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然而,这些理论尚无法从根本上解释肥胖型脂肪肝患者的心功能改变。而瘦素发现后,不仅发现瘦素直接影响能量代谢升高、直接具有对交感神经的激活作用,还直接参与心脏前负荷及心脏收缩力的调节。而有超重/肥胖型的脂肪肝患者由于食量过多、经常性的高脂高热量饮食可促发体内瘦素的分泌增加,在高瘦素血症的情况下人体会出现:瘦素受体水平下降和对瘦素抵抗现象,从而阻断瘦素对能量代谢、心前负荷/收缩力的调节作用,也使交感神经的激活能力下降,从而导致对心脏功能和调节缺失、心肌肥大、心功能低下。 目前认为:肥胖型脂肪肝患者,肥胖基因的蛋白产物--瘦素可能在肥胖症中心肌功能低下的发生发展中起了关键作用。与此同时,瘦素水平及其信号传导的障碍也促进了血管、内分泌及代谢等多方面的病理改变。这些证据提示了瘦素以及瘦素信号传导系统在治疗肥胖症药物靶点研究中的可观前景,然而,究竟肥胖患者的高瘦素血症是如何转化为机体对瘦素的抵抗,还需要更深入地研究。不难推断,阐明瘦素及其信号传导的机制将对治疗肥胖症中的多器官并发症具有深远的临床及社会意义。当然,反对利用瘦素减肥的观点则认为,肥胖是一种现代社会带来的疾病,人们应当通过检视并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来避免患病,而不是简单地寻找一种可以快速解决问题的瘦素类人工合成物。
磷酸胆碱治疗肝硬化 [药品名]磷酸胆碱 [英文名]PhOsphOrytcholine [别名](氯磷胆碱) [性状] 白色结晶性粉末,易溶于水;在日光下及酸、碱中均稳定。 [作用与用途] 动物实验证明,本品对四氯化碳中毒损伤的大鼠肝细胞微粒体的磷脂和蛋白结构有明显的再生作用,效果优于原卟啉。临床研究表明,本品参与合成磷脂,具有保肝强肝、促进脂质代谢和抗脂肪肝的作用;还能加速甲基转移,供给活性甲基,促进肝细胞再生;此外,本品在体内可合成乙酰胆碱,活化植物神经系统;可分解组胺,使肾组胺酶活性增强,具有解毒作用。国内临床试用于324例急、慢性肝炎患者,结果口服组129例总有效率为81.3%,注射组143例总有效率86.6%,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 适用于急性黄疽型和无黄疽型肝炎、慢性迁延性和活动性肝炎的治疗,也可用于肝硬化、肝脂肪浸润和肝中毒等。 [用法与用量] 3口服,每次1—2粒,每日2—3次;皮下或肌内注射,成人每次1支,每日1—2次,小儿剂量酌减。 [注意事项] 个别患者有轻度恶心、皮疹等不良反应,一般停药后可消失。未见患者血、尿常规有异常变化。 [制剂] 胶囊剂:每胶囊0.25g;注射剂:每支0.2g(2ml)。 [贮存] 注射剂于避光处保存。
核糖核酸治疗肝硬化 [药品名]核糖核酸 [英文名]Ribonucleic Acid [性状] 本品为从猪肝中提取分离而得,注射用核糖核酸为白色或类白色的冻干块状物,易溶于水。 [作用与用途] 本品能促进肝细胞蛋白质合成功能,改善氨基酸代谢,推动肝癌相关抗原甲胎蛋白转阴,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促使病变肝细胞恢复正常,降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改善肝炎思者血清蛋白电泳。适于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及肝硬化的治疗。临床试用于306例慢性肝炎肝硬化病人,治疗一个疗程,总有效率为70.3%。对慢性迁延性肝炎有效率为82.3%,慢性活动性肝炎有效率为74%。 [用法] 肌注:每次6mg,注射剂以氯化钠注射液稀释,隔日1次,3个月为l疗程。静脉注射:1次30mg,1日1次或1次50mg,隔日1次,或遵医嘱。 [制剂] 注射用核糖核酸:每支6mg或10mg。注射液:每支10mg(2ml)。 [贮存] 冷藏保存。
[药品名]肝得健 [英文名](Essentiale) [作用与用途] 本品为复方制剂。每粒胶囊含:EPL(必需磷脂,成分为天然的胆碱一磷酸二甘油酯、亚油酸、亚麻酸及油酸)175mg、维生素B13mg、维生素B23mg、维生素B63mg、维生素B1230ug、烟酰胺15mg、维生素E33mg。静脉注射液每支5ml,内含:EPI‘250mg、维生素B62.5mg、维生素12100ug、烟酰胺25mg、泛酸钠1.5mg。静脉滴注液每支10ml,内含:EPLlg、维生素B65mg、维生素B12150ug、烟酰胺100mg、泛酸钠3mg。 本品可使肝细胞膜组织再生,协调磷脂与细胞膜组织之间的功能,因而可有效地使肝脏的脂肪代谢、合成蛋白质及解毒功能等恢复正常。本品具有良好的亲脂性,其有效成分结构与细胞膜磷脂基本相同,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能保护肝脏细胞结构及对磷脂有依赖性的酶系统,防止肝细胞坏死及新结缔组织增生,促进肝病康复。 用于不同原因引起的脂肪肝、急慢性肝炎,包括肝硬化、肝昏迷及继发性肝功能失调。 [用法与用量] 口服、静注或静滴应根据患者病情决定。严重病例用10ml静滴液,每日2—4支;2周后改为静注,每日2支静注液并口服每日3次,每次2粒,进餐时整粒吞服。轻症病例每日2支静注液,每日3次口服,每次2粒。 [注意事项] 1.静注需缓慢,如需稀释使用,只能以病人静脉血液1:1稀释,不能在注射器内加入其它药物。 2.滴注液必须以无电解质注射液稀释后使用。 [制剂] 软胶囊剂。注射液:每支250mg(10ml)。
复台磷酸酯酶治疗早期肝硬化 复台磷酸酯酶的功效与作用 [药品名]复台磷酸酯酶 [英文名]PhoSphoesterasumCompositum [别名]502、复合酶。 [来源] 本品存在于大麦芽中,为酿制啤酒时提取而得的一种具有磷酸酯酶活性的多酶制剂。 [性状] 为浅褐黄色粉末;微臭,味微酸;溶于水,几不溶于乙醇、乙醚或氯仿。 [作用与用途] 具有磷酸酯酶活性的一种多酶制剂,能催化多种磷脂水解,促进或调节机体代谢,增加食欲,增强体质。 用于各种肝炎和早期肝硬化、再生障碍性贫血、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硬皮病和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亦可作矽肺的辅助治疗剂。 [用法与用量] 口服:每次0.1—0.2g,每日3次,饭后服,1—2月为l疗程。 [注意事项] 主要含核酶、磷酸二酯酶、磷酸单酯酶、脱氧核糖核酸酶、5′-核甙酸酶、核甙酸酶等。 [贮藏] 避光,阴凉处密闭保存。 [制剂] 片剂:每片50mg。
二氯醋酸二异丙胺治疗肝硬化 二氯醋酸二异丙胺的功效与作用 [药品名]二氯醋酸二异丙胺 [英文名]diisopropylaminidichlorocacetas [别名]肝乐、DADA。 [分子式]C8H17O2NCL2 [性状] 为白色结品性粉末;味微苦。易溶于水、乙醇或氯仿,略溶于乙醚。 [作用与用途] 具有改善肝脏机能、促进受伤肝细胞的再生,提高组织细胞呼吸及氧呼吸率的功能,减低肝内脂肪的聚积。 用于急、慢性肝炎、脂肪肝、早期肝硬化、黄疽及一般肝脏机能障碍。 [用法与用量] 口服:每次40mg;小儿每次20mg,均每日3次。 肌注或静注:每次40—80mg,小儿1次20—40mg,均每日1次。20天为1疗程。 [注意事项] 应用初期偶有嗜睡感,可自行消失。注射时个别病人,有暂时性的不适如眩晕、恶心、呕吐等。 [贮藏] 避光,密闭保存。 [制剂] 肝乐片TabellaeDADACunCalcioG1Mconato:每片含二氯醋酸二异丙胺20mg、葡萄糖酸钙19.48mg。口服:1次2片,每日3次。 肝乐注射InjectioDADACumNatrjoGluconato:每毫升含二氯醋酸二异丙胺20mg、葡萄糖酸钠19mg。每支2ml,肌注或静注,每日1支。
乙肝治疗中,经常见到的那就是抗病毒治疗,不过很多患者找到小编,说抗病毒治疗副作用大,担心有风险,有可能会耐药等情况,小编去于是乎去帮助大家翻阅了许多资料,整理一些不适合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的情况,希望大家能做参考。 1、过敏反应 干扰素本身抗病毒效果是比较好的,资料中说它是真核细胞应对外界刺激产生的复杂的蛋白质,而蛋白质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过敏原,类似于我们平时打青霉素要做皮试一样,如果对于干扰素过敏,那就肯定不可以使用干扰素来对抗乙肝病毒了。 2、甲状腺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 拥有上述疾病的患者不适宜使用干扰素进行乙肝治疗,因为其副作用涉及部分代谢途径上的作用,很有可能引起严重的副作用反应。 3、妊娠期孕妇 妊娠期孕妇使用干扰素有可能对胎儿造成影响,所以在妊娠前就尽量治疗,把乙肝水平控制好,再进行妊娠。 4、肝病病情严重 肝病病情严重时也不适合再使用,肝脏代谢功能下降,会导致干扰素副作用增大,因此不建议使用。 5、白血球和血小板低于2.0-3.0×109/L 使用干扰素治疗乙肝时,会出现骨髓抑制,白细胞和血小板会减少,但是停药后恢复,但是如果本身血小板和白细胞就低的话,会增加出血风险。
乙肝检查这7项的作用是什么?相信大家对于乙肝的检查项目已经很熟悉,最为常见的就是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但是多数患者并不清楚乙肝检查项目的作用,本篇就详细为大家进行解析。 1、ALT 是诊断肝细胞实质损害的主要项目,其高低往往与病情轻重相平行。在急性肝炎及慢性肝炎与肝硬化活动,ALT均可升高。但ALT缺乏特异性,许多肝疾和肝外疾患均可升高。另外,ALT活性变化与肝脏病理组织改变缺乏一致性,有的严重肝损患者ALT并不升高。 2、AST 广泛分布于体内多组织器官,以心肌含量最高,肝、肾次之,它是由同功酶ASTs与ASTm组成,前者位于细胞浆,后者位于细胞线粒体中。AST升高的意义在诊断肝炎方面与ALT相似,在一般情况下,其升高幅度不及ALT,如果AST值高于ALT,说明肝细胞损伤、坏死的程度比较严重。如果测定其同功酶则意义更大,轻度肝损时仅有AST升高,而重度损害则ASTm明显升高。 3、碱性磷酸酶(ALP) 由三种以上同功酶组成,即肝脏型、肠型(含量极微)及胎盘型(仅见于中后期孕妇),还有一部分来自骨骼。ALP经由胆道排出。由此,肝脏疾患出现排泄功能障碍,胆道疾患、骨骼疾患均可使ALP上升。 4、谷氨酰转移酶(GGT) 健康人GGT水平甚低(〈40单位),主要来自肝脏,少许由肾、胰、小肠产生。(GGT)在反映肝细胞坏死损害方面不及ALT,但在黄疸鉴别方面有一定意义,肝脏内排泄不畅(肝内梗阻)和肝外梗阻,以及肝硬化、肝肿瘤中毒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脂肪肝等均可升高。 5、总蛋白(TP)、白蛋白(A)、球蛋白(G) 慢性肝炎、肝硬化时常出现白蛋白减少而球蛋白增加,使A/G比例倒置。 6、血清总胆红质(TB)和直接胆红质(Bc) 肝病出现黄疸,TB和Bc均可不同程度升高,如Bc明显升高,提示为梗阻性黄疸。 7、总胆固醇(Ch)及胆固醇酯(cbE) 可了解肝病时脂质代谢障碍情况,阻塞型黄疸时Ch可增加,脂肪肝时也可能增加,如严重肝脏损害,Ch和cbE均可下降。 综上就是乙肝常见7项检查项目的作用,了解检查指标异常之后,有助于我们通过化验单自己了解自身病情!
研究发现:至少有100多个基因与腹型肥胖,体重定型有关,其中有的基因可能与肥胖有关。这些基因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或通过中枢下丘脑和脑干发挥作用。它们影响着有意识的食物摄取和无意识的能量消耗。这些基因中包括介导大脑感知脂肪储存,肠道热量变迁的基因,对特定食物能产生愉悦反应的基因,以及感知能量消耗率的基因,甚至介导体力活动意愿的基因。在某些人群中,其中有一个“黑皮质素受体基因(MC4R),它可解释体重指数(BMI)>40的严重肥胖者的部分成因。这些肥胖者是由于MC4R发生基因突变的结果。 由于肥胖脂肪肝的生理病理学比较复杂,以至于没有任何单个基因可能具有某种指令性作用。人类肥胖脂肪肝可能由多种基因与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在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等细胞因子的作用下,促使某些基因遗传变异的结果。脂肪肝、肥胖与基因相关,目前还处在科研探索的大门口。更多的奥秘等待着有志者去发现。
在我们享受这传统节日给我们带来的欢乐的同时,还有很多的美食诱惑着我们,但专家提醒一定要注意肝脏保护,尤其是肝病患者。对于肝病患者来说,家居环境的布置对于病情康复有极大影响。家中置一物,对于肝病患者的病情恢复是很有利的。它就是:茵陈。 1、可当绿色盆栽 茵陈,俗称白蒿,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茵陈蒿的幼苗。可俗话说“ 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砍了当柴烧”,三月的茵陈药效极佳。五月,茵陈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都已丧失。家养一盆茵陈,可以当做绿色盆栽。青色入肝。研究发现,绿色、白色、浅蓝色有利于减轻肝病患者的心理紧张和对疾病的恐惧感。户外绿色的树荫草坪、风平浪静的湖水及幽雅的绿色环境,都能促进肝病患者康复。因此,家中摆放一盆茵陈,可以起到赏心悦目,舒缓心情的作用,对肝病患者的恢复有好处。 2、茵陈泡水 将茵陈泡水喝之后,这种药液能让动物获得一些治疗肝损伤的作用,同时对肝脏也有一定的保护效果。除此之外,茵陈还能降低体内血清转氨酶的活性,大大减少一些脂肪病变以及坏死的情况,同时还可以治疗肝细胞肿胀的症状。 为什么茵陈泡水喝之后能够起到保肝的功能呢?这是因为茵陈体内含有大量具有保肝功效的物质,例如茵陈黄酮还有二甲氧基香豆素以及茵陈色原酮,这样不仅能够保护肝细胞的完整,同时还可以增强肝细胞再生的能力。 3、茵陈入药 茵陈具有清热利湿、平肝利胆的作用,乙肝患者服用能修复受损肝细胞现代药理实验研究表明,茵陈有明显的降酶护肝作用。茵陈由于含有丰富的锌、锰等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这些微量元素参与酶的组成,调节酶的活性,直接参与机体的核酸、糖、脂肪、蛋白质代谢,因而有促进肝细胞再生、保护肝细胞膜的完整性和明显的保肝降酶作用。据报道,从茵陈中分离的胆碱有抗脂肪肝作用。血清胆固醇较高者,其降脂作用更为明显。茵陈副作用较少,仅1例服后因恶心而停药。 因此,家中种一盆茵陈,对肝病患者有益,对普通人来说,可以保肝养肝。 保护肝脏需要我们从日常生活当中的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当然有些朋友在饮食上下了很大的功夫,这也是非常必要的,如果朋友们在家中放置绿色植物茵陈的话,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愉悦的心情,让茵陈来泡水,也可以保护我们的肝脏。
石斛也许知道它的不少,它既是一种草药又是一种滋补品。常常用于家中煲汤煮粥的时分用到,那么石斛有哪些成效与效果呢?快跟上全民养肝网小编的步伐,一同去了解石斛的成效与效果和石斛怎么吃吧! 石斛的成效与效果 1、滋补阴津 《我国药学大词典》中曾对铁皮石斛有这样的记载,“专滋肺胃之气液,气液冲旺,肾水自生”,所以石斛不光具有养阴生津的成效,并且还可以医治阴虚津亏诸症。 铁皮石斛 2、增强体质 铁皮石斛具有滋阴养血的功用。清代《药性论》说:铁皮石斛能补肾积精、养胃阴、益力量。富含丰厚的多糖类物质,具有增强免疫功用的效果。 3、补益脾胃 铁皮石斛是益胃生津药。《神农本草经》、《本草再新》中均有记载,称谓“肠胃药”,是医治胃脘痛、上腹涨痛的常用药物。现代医学试验证明:铁皮石斛对脾胃病中常见的致病菌幽门螺杆菌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有助于医治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等幽门螺杆菌阳性的病症。 4、护肝利胆 铁皮石斛有较好的利胆效果。历代医家都以为“铁皮石斛”具有滋补肝阴的效果,是医治各种肝胆病的要药,可用于医治肝炎、胆囊炎、胆结石等肝胆疾病。 5、强筋降脂 人进入中年今后,阴津开端衰弱,筋骨功用逐步减退,铁皮石斛可以滋补阴液、光滑关节,然后到达强筋健骨、流利关节、增强抗风湿的效果。现代药理研讨还标明:铁皮石斛能进步应激才能,具有杰出的抗疲劳、耐缺氧效果;可推进循环、扩大血管、下降血胆固醇和甘油三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