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含量
麦当劳肯德基误导消费者 脂肪含量远高于宣传

麦当劳肯德基误导消费者 脂肪含量远高于宣传

  印度《经济时报》日前报道称,印度科学和环境中心(CSE)对包括麦当劳、肯德基、百事可乐以及雀巢等知名品牌的产品进行了检测。   结果显示,这些受消费者欢迎的“垃圾食品”都包含高水平的反式脂肪、盐以及糖,且远远高于商家宣传的含量,不仅会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负面影响,还系误导公众。   报道称,吃一餐薯条和汉堡,基本就摄入了一天所需的脂肪,盐和糖也几乎达到了最高限量。而这些食品可能会最终导致肥胖和糖尿病等病症。   我们的油不含反式脂肪 //   麦当劳美国总部新闻发言人丽莎今晨接受法晚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印度和中国,麦当劳使用的都是棕榈油,就因为它不含有反式脂肪。所以对于这一报告的调查结果,麦当劳觉得“非常不可靠和值得怀疑”。   目前麦当劳正在密切关注这一调查,因为其结果与麦当劳公司自己的研究测试结果完全矛盾。此外,百事的发言人也对这一报告结果进行了否认。 (责任编辑:徐晓宇)

健康饮食 2021-09-09
王丁棉:婴幼儿奶粉汞含量异常 汞从何来?

王丁棉:婴幼儿奶粉汞含量异常 汞从何来?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通报称,(相关新闻:伊利婴幼儿乳粉汞含量异常 伊利紧急召回乳产品) 伊利集团婴幼儿配方乳粉中个别批次产品出现汞含量异常,而伊利集团作出回应:紧急召回2011年11月~2012年5月内生产的全优2、3、4段乳粉。   针对这起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汞异常事件”,到底是哪些环节出了问题、为何国标中没有汞含量限量的标准?汞中毒到底有何危害?业百科weixinnc.com专访了广州奶业协会会长、资深奶业专家王丁棉,他谈了一些专业的个人意见。   业百科weixinnc.com:新闻中提到“国内外尚无乳粉中汞含量限量的标准”,为何国内外奶粉都无汞含量限制?   王丁棉会长:汞在婴幼儿奶粉中的限量标准,在上世纪的老国标中是有制定其限量指标的,甚至是在2005年时,我国由卫生部和国家标准委联合制定颁布一个食品中的汞限量标准《食物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05),在这个限量标准中鲜奶的汞含量限量值是不能超过0.01毫克/千克,而这次在婴幼儿奶粉中被检验出的指标数值都在高于这个限量数值。然而,不知何故,在2010年所制定公布的66项新国标中则把汞的限量指标取消了,这个中缘由及其解释权只有卫生部才有资格做出解释。2005年所制定的生鲜牛奶及其粮食、果蔬汞元素的限量标准见下图所示:   图为:汞元素在鲜奶中的含量【《食物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05)】   相关资料:在伊利被检的40个批次的产品中,有2个批次汞含量为0.034毫克/千克和0.045毫克/千克。7个乳清粉原料,有两个样品汞含量分别为0.54毫克/千克和0.42毫克/千克 //   王丁棉会长:我个人认为,在产品的上游即奶源身上都已有设定有汞的限量指标,而在终端产品——婴幼儿奶粉中却未涉及汞的限量标准,这是-件十分遗憾和令人疑惑的亊情,或者可以说这是标准制定的脱节与缺陷。汞元素与铅等是属于重金属类的污染物,若这些东西在奶源中含有时,它是不能通过或利用受热高温这些方法将其除去的,况且,据我所知,目前我国在奶粉生产加工的过程中,尚没有专门配置将汞除去这一加工设备与工艺技术或环节,它更加不会随着蒸气自己跑掉,那么,奶源中原先所含有的汞成分又跑到那里去了呢?故此,在婴幼儿奶粉中不设立汞的限量标准是显得不太科学的,个中原因,的确值得思虑。   至于国外的婴儿奶粉为什么也不明示汞含量的限量标准?我个人理解,是与国外的标示做法有所不同所致。目前国外有些国家对食品污染物或禁止使用的添加物的标示方法,与我国的做法有异,我国通常的做法是“不准放的成分就列上国标,没有危害的成分就不用写” ,“准放、可放的成分就会列出,而不准放、禁止的成分就不会写上去”。两者的做法有所不同。比如说,对违禁添加物的标示,我国的做法是将其一一列出明示告知;而国外一些国家不把违禁添加物一一列出,却把准许使用的添加物全然公示列出。国际上做食品的内行人士大都习惯和认可、接受了这种做法并会形成一种社会常态,人人都知道汞、铅、无机砷这些属于重金属对人体有伤害,他们认为无需在食品的安全标准中把它特别地标示出来,这忧如大家都知道老鼠药有毒,而不必要在蛋糕、饼干食物中-并标示出老鼠药的最低限量标准一样,然而,他们在食品的生产过程中必定会对铅、铬、汞等这类污染物特别谨慎和小心。

健康饮食 2021-09-06
伊利婴幼儿乳粉汞含量异常 伊利紧急召回乳产品

伊利婴幼儿乳粉汞含量异常 伊利紧急召回乳产品

  国家质检总局14日通报称,通过婴幼儿配方乳粉汞含量专项应急监测,除伊利集团个别批次产品外,未发现其他婴幼儿配方乳粉汞含量异常。   根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此前发现个别婴幼儿配方乳粉汞含量异常的情况,质检总局立即组织国家食品质检中心,对所有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的所有品种的婴幼儿配方乳粉开展汞含量专项应急监测。   截止到6月14日12时,共抽检715个婴幼儿乳粉样品,除20家企业停产未采集到样品外,抽检覆盖了全部婴幼儿乳粉生产企业。   检测结果显示,除伊利集团公司所属婴幼儿乳粉生产企业的个别批次产品汞含量异常外,未发现国内其他企业生产的婴幼儿配方乳粉汞含量异常的问题。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4日紧急召回2011年11月-2012年5月内生产的全优2、3、4段乳粉。 //   伊利集团表示,6月12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参照健康综合指标,发现其生产的全优2、3、4段乳粉产品汞含量异常之后,公司立即对所有产品进行排查,自检、送检。   伊利集团承诺,从6月13日开始,将2011年11月-2012年5月内生产的全优2、3、4段乳粉全部召回,同时查验原因并及时进行妥善处理。 (责任编辑:王健淇)

健康饮食 2021-09-06
12元一斤羊肉只含30%羊肉

12元一斤羊肉只含30%羊肉

  新闻背景   近日有市民反映,沃尔玛超市销售的一种火锅肉片未标注肉品种类。记者调查发现,“无名肉片”流入沃尔玛在沈阳的多家超市,销售人员自曝称,无名肉片里含有鸭肉。工商部门表示,商家未明示肉品种类,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沃尔玛违法销售“无名肉片”事件被曝光后,昨日沃尔玛公司向本报发来回应称,出于对消费者的负责,沈阳沃尔玛已暂时对相关商品进行下架,沃尔玛正在积极了解和核实有关该商品标签情况。  这种“无名肉片”到底是什么做的,都销往哪里了呢?记者调查发现,沈阳部分火锅店的羊肉片并不那么让人放心。  记者走访  火锅店承认不是“100%羊肉”又改口  昨日16时许,本报记者探访位于沈阳市大东区一家“涮你喜欢”自助火锅店。  火锅店冷柜中摆放着供顾客选用的“羊肉片”,色泽与普通羊肉并无明显不同。记者在火锅店消费过程中,店面工作人员多次强调店面销售的羊肉片为100%羊肉片。  不过记者发现,上述“羊肉片”在放入锅中前,用筷子轻拨,肉片中间的白色脂肪与红肉相间部位就会轻易分开。  “羊肉片”放入锅中后,脂肪与瘦肉则完全分离。记者品尝发现,肉片肥瘦两部分的实际口感截然不同:脂肪部分有浓烈的羊膻味道,而瘦肉部分不仅没有任何羊肉特有的膻味及细腻纹理,口感也与禽类肉质相似。  面对记者对“羊肉片”品质的质疑,“涮你喜欢”自助火锅店店面值班负责人解释称,店面销售的羊肉由公司统一配送,里面肯定有羊肉,但不是“100%羊肉”,其肉品质量保证安全,“不少火锅店都是这样,又不是我们一家。”  当记者询问是否可以提供相关肉品的检验检疫票据时,这名负责人犹豫片刻后又否定了前述说法:“我们卖的是100%的羊肉,不然的话我们也不可能说是羊肉啊。”  不过,该负责人从柜台下拿出厚厚一摞资料,经翻阅查询并未找到涉及羊肉的肉品检验检疫合格证明。  截至记者截稿时,“涮你喜欢”自助火锅店仍未提供羊肉的检验检疫合格证明。  昨日下午,记者还来到陵东街上的三只熊火锅店,点了一盘羔羊和一盘新西兰羊肉。记者发现,肉的颜色较暗,红白两种颜色分明,闻起来没有羊肉的膻味,口感也与羊肉相差较远。“这盘羔羊肉是不是纯羊肉?”面对记者的追问,服务员三缄其口。  业内报料 //   一些小火锅店用“复合羊肉”  沈阳一家火锅连锁企业的总经理龙先生说,现在大品牌火锅店和一些大型连锁火锅店都比较正规,而一些小火锅店为了节约成本是在用“复合羊肉”。“复合羊肉”通常是按照一定标准用鸭肉和羊肉配比。“其实掺鸭肉的混合羊肉是允许的,只是在销售时要注明。”龙先生说。  但记者走访多家火锅店,并没有发现哪家火锅店在明显位置上标注“复合羊肉”字样,在菜牌上写的都是羔羊、羊排肉、新西兰羊肉、羊排等字样。被问及羊肉是否纯时,部分店主保持沉默。

健康饮食 2021-09-03
菜凉了再盖保鲜膜 最大限度保存维C含量

菜凉了再盖保鲜膜 最大限度保存维C含量

  实验单位:上海铁道大学医学院   实验目的:如今,人们越来越依赖食品保鲜膜,它能有效防止冰箱中各种菜肴串味、保持菜肴的新鲜度,但是它对菜肴的营养到底有没有保护作用呢?本实验就食品保鲜膜对烹饪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作了研究,以帮助人们合理正确地使用保鲜膜。  实验方法:1.将花菜、包菜和菠菜炒熟后分盛两碗,一碗马上盖上保鲜膜,一碗不盖,等待它们冷却后,分别测定其维生素C含量。  2.选购9种新鲜蔬菜(芹菜、黄瓜、韭黄、西红柿、青椒、刀豆、冬瓜、白萝卜、莴苣),将它们炒熟后分盛两碗。等待自然冷却后,一碗加盖保鲜膜,另一碗则不盖,同时放入冰箱。分别在6小时和24小时后取出,测定其维生素C含量。  实验结果:1.烹饪后的蔬菜在未冷却时便加盖保鲜膜,会导致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降低。如花菜不加膜样品中维生素C含量为85毫克/100克,加膜样品中维生素C含量仅为54;包菜分别为24和20,菠菜分别为45和36。其原因可能是盖膜后的蔬菜不易散热冷却,从而加剧了维生素C的损失。  2.蔬菜储存6小时后,9种加膜蔬菜样品维生素C的含量均高于同品种的不加膜样品。这表明食品保鲜膜对维生素C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当实验延长到24小时,保鲜膜对维生素C的保护作用不能一概而论,而是要因菜而异。芹菜、西红柿、韭黄、青椒、冬瓜和莴苣叶等加膜样品的维生素C含量较不加膜的高,但黄瓜、刀豆、白萝卜、莴苣茎加膜后其维生素C含量反而较低。其原因可能是在加膜后所形成的相对低氧高二氧化碳的环境中,不同蔬菜中抗坏血酸氧化酶、过氧化物酶等的含量和活性有差异。 //   实验室建议:1.菜热时立刻盖保鲜膜,不仅不能保护蔬菜中的维生素C,反而会增加其损失。所以,不能在菜刚出锅时立即盖膜,应等蔬菜完全冷却后再盖。  2.蔬菜最好现炒现吃,一次量别太大。如果实在吃不完,建议加盖保鲜膜后,短时间储存,最好不超过6小时。

烹饪技巧 2021-09-02
检测称薯片含铝系谣传 路边摊油条铝含量爆表

检测称薯片含铝系谣传 路边摊油条铝含量爆表

  5品牌薯片检测报告二:   薯片含铝系谣传 路边摊油条铝含量爆表  根据本刊此次检测结果,1根散装油条约60g,含铝30.9mg,那么如果这个60公斤的成年人只要每周吃4根,即超过了铝的暂定耐受量。  国家卫生计生委等5部门联合下发通知,自2014年7月1日起,禁止将酸性磷酸铝钠、硅铝酸钠和辛烯基琥珀酸铝淀粉用于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和使用,膨化食品生产中不得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  铝“禁令”出台后,一则引自国家质检总局官网“选购薯片时注意铝超标”的便民提示被各大媒体传得沸沸扬扬,变成了“膨化食品大多使用了含铝的膨松剂,应该避免食用”、“常吃薯片易得老年痴呆”之类的流传文章,认为膨化食品是儿童的心头好,铝有神经毒性,过量摄入可导致运动和学习能力下降,影响儿童智力发育。一时间,“薯片含铝”不胫而走。  那么,膨化食品中是否真的含铝呢?国家质检部总局的“便民提示”靠谱吗?2014年7月,《消费者报道》送检了送检了乐事、好丽友、可比克、品客和洽洽等5品牌的薯片,一探薯片中铝含量究竟。同时,为了对照,本刊亦选取了一款路边摊油条进行铝含量对比。  薯片确实不含铝  食物中的铝主要来源于含铝食品添加剂,包括作为膨松剂用于面制品;作为固化剂用于海蜇加工;作为抗结剂用于食物配料粉中;作为铝色淀用于糖衣、糖果染色。本刊记者在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网站了解到,铝含量较高的食品可能包括海蜇、油条、油饼、粉条、麻花等。  在这一名单中,并没有出现薯片的身影。而根据本刊此次对5品牌8款薯片的检测结果,均未检出铝。(如图)  “使用含铝添加剂生产薯片几乎是十年前的事情了。”从事膨化食品行业多年的米秦向《消费者报道》记者透露,“现在生产薯片根本就不需要使用含铝添加剂。”  而对于薯片中是否会含有铝,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李远志表示,膨化食品的生产并不需要添加含铝膨松剂,而薯片中也不需要添加明矾这一类的含铝膨松剂。本刊记者查看各品牌薯片的配料表,所使用的膨松剂主要是碳酸氢钠,而非硫酸铝钾。  少吃路边摊油条  五部委的新规定禁止在薯片等膨化食品中使用含铝添加剂,规定小麦粉及其制品生产中不得使用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但油炸面制品、面糊、裹粉、煎炸粉等仍可以使用。  对此,食品安全博士钟凯解释,大众摄入的铝主要来自面及面制品,因此新的标准已经明确禁止这类食品食用含铝食品添加剂,而油炸面制品并不是铝摄入的主要来源,而且在油炸制品中使用明矾有工艺必要性。  李远志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比如对于油条这一类传统食品,如果不使用明矾,便难以达到油条应有的脆度和韧度,而不含铝的膨松剂因为价格略高而未普及,所以国家也就没有禁止其使用。”  “食品安全的核心是风险控制,明矾用作食品添加剂是安全可靠的,但前提是要控制总的摄入量。”钟凯说。  为了了解市面上油炸食品的含铝情况,《消费者报道》同时特意送检了肯德基、永和大王的油条和路边摊散装油条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肯德基安心油条和永和大王非矾油条均未检出铝,但散装油条的铝含量却高达515mg/kg。(如图)  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制定了铝的暂定耐受量(PTWI)为2毫克每公斤体重。对于这个限量,中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分析,这相当于一个60公斤重的成年人每周吃进去120毫克铝不会导致铝的蓄积并引起健康损害。如果消费者吃进去的铝只是偶而超过这个量,并非持续超出该水平,也不会影响健康。  根据本刊此次检测结果,1根散装油条约60g,含铝30.9mg,那么如果这个60公斤的成年人只要每周吃4根,即超过了铝的暂定耐受量。 //   虽然铝并没有急性毒性,也没有致癌性,但有一定的积聚毒性,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蒋卓勤教授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铝被摄入体内后会储存于骨骼、内脏之中,对大脑和内脏均有损害,会影响人的神经系统,与老年痴呆有一定的相关性,对儿童健康的损害则更大。  (注:文中米秦为化名)

健康饮食 2021-08-28
朱毅:教你认识“可可含量”与“可可脂含量”

朱毅:教你认识“可可含量”与“可可脂含量”

  2012年的情人节不知不觉走近了,情人们却暗暗着急和纠结起来。一月中,著名的意大利巧克力品牌费列罗被网友曝出含有蛆虫(费列罗巧克力频生蛆虫),前几日国家质检总局又公布了一批进口铜超标的巧克力品牌名单(质检总局曝光多批进口巧克力铜超标),到底该如何选择巧克力(教你健康选购巧克力),什么样的巧克力才是最健康的,成为大众最关心的话题。业百科weixinnc.com近日联系到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副教授朱毅(关注她的微博),她的观点给了大众很清晰的指引。   (朱毅: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副教授,业百科weixinnc.com2011年度健康总评榜健康博客微博锋锐人物奖获得者)   选巧克力,选的就是可可含量   每个人口味不一样,对于巧克力的选择就有所不同,有的人喜欢味苦的巧克力,越苦越好,有的人却喜欢含糖量高、丝滑香甜的巧克力,还有人喜欢奶油味十足的白巧克力……但是要选择健康的巧克力却不能只考虑个人的口味,朱毅老师指出,选择健康巧克力,选的就是可可含量。可可含量越高,植物油或其他的附加配料(如白砂糖、坚果、香精等)越少,巧克力中的可可纯度越高,巧克力的质量就越好。但遗憾的是,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在选择巧克力时将“可可含量”列为选择巧克力的第一标准,大多数人则是将口感、品牌甚至包装列为选择巧克力的第一标准。   区别“可可含量”与“可可脂含量”   细心一些的网友在观察巧克力包装的时候可能会发现两个数据,一个是“可可含量”,一个是“可可脂含量”,也许大多数网友都不明白这两个数据的区别和意义在哪里,朱毅老师专门指出:这两者之间是有巨大的差异的。那么,这两个数据隐藏了什么秘密呢?   朱毅老师表示,可可是制作巧克力的最主要的成分。可可原豆在加工的过程中会被磨成可可原浆,而可可原浆又会被加工为两种物质,一是可可脂,二是剩下的可可原浆,也被称为可可块、可可粉或者可可固形物等,在制作巧克力的过程中,可可脂和可可固形物都是不可缺少的制作原料。一般巧克力外包装上的“可可脂含量”指的是单纯的可可脂含量,而“可可含量”则是包括了可可脂还有其他可可类产品如可可浆、可可粉等物质的总和。   可可脂是可可中的天然油脂,是一种含有大量饱和脂肪却不会升高血胆固醇的健康油脂,是制作巧克力最理想的专用油脂,同时可可脂的口感很好,巧克力中如果可可脂的含量很高,那么巧克力的口感必定丝滑美妙,当然,如果使用了代可可脂,巧克力的风味会打折扣的同时,还有很多的健康问题。而可可固形物则含有大量的多酚类物质,这种物质是天然的抗氧化剂,特点是味道苦而涩,巧克力的苦味就是由此而来。同时,可可固形物还含有较多的铁和钾,适量食用有利于心脏健康。   所以从营养角度来说,真正含有健康成分的、热量低的巧克力应该是:总可可含量高,可可脂含量不低(必须是纯可可脂,不用代可可脂),同时配料中糖含量要低,最好不要有附加的黄油、植物油等成分的巧克力。但这样的巧克力味道极为苦涩,从口感上来说绝算不上上佳,并不是谁都能接受的。因此朱毅老师认为,可可含量能够达到70%以上的巧克力,就能称之为好的巧克力了。   巧克力是不是越苦越好?   如同刚才朱毅老师教我们的,可可脂含量越高,巧克力的口感就越好;可可固形物含量越多,对健康就越好。但一块巧克力的大小是固定的,可可含量越多,说明巧克力中能加的其他植物性油、糖等物质的比例就会相对减少,反之则增多。我国大多数人都喜欢吃味道香甜的巧克力,因此哪怕是外国的品牌,在进入中国本土化以后,糖的含量都会相应增加,有些品牌糖的含量甚至超过了50%达到60%-70%,这样的产品根本不能称为巧克力,而只能称为巧克力味的糖果,因此巧克力太甜的话说明巧克力中的糖分就越多,而可可的含量就越少,对健康就不会有任何帮助。反之,巧克力苦说明巧克力中的可可固形物含量多,故对健康也就越好。如果实在不喜欢味道太苦的巧克力,网友们不必勉强自己去吃可可含量85%以上的巧克力,能够买到70%左右的就可以了。   编后语: //   如今营养界大多数营养师在谈到巧克力时都大力推荐黑巧克力,这是由于黑巧克力的可可含量整体高于其他口味的巧克力,对人的心血管健康更有利,因此网友们不妨多选择黑巧克力,在选择的时候,也要以可可的含量为主要选择标准。朱毅老师笑言:“既然要送巧克力给自己喜欢的人,最好的巧克力就是健康的巧克力!”但她也提醒,无论是哪种巧克力都是高脂肪高能量的食品,每次不可吃太多,一天一到两颗就可以了。 (责任编辑:徐晓宇)业百科weixinnc.com(www.39.net)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85501999-8819或39media@mail.39.net业百科weixinnc.com(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食材选购 2021-08-04
超市红酱肉要当心 亚硝酸盐含量高

超市红酱肉要当心 亚硝酸盐含量高

           红亮喷香的酱肉、酱猪蹄、烧鸡……超市的熟肉柜台,常常有许多人光顾。大家或许没有意识到,这些红亮的酱肉隐藏着安全隐患。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范志红告诉记者,调查发现,各种熟肉中含有的亚硝酸盐是目前最严重的。虽然亚硝酸盐是一种可能致癌的物质,但作为防腐剂能确保肉制品的安全,各国相关法规都将亚硝酸盐列为许可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可以在火腿、香肠等肉制品中适量、限量使用。但现在许多餐馆、超市、小店在自制熟肉时也开始自行添加亚硝酸盐,因为没有国家部门的监管,很容易过量添加,危害健康。 //   本来,自制的酱肉是用酱料着色的,可当人们发现亚硝酸盐能让肉粉红鲜嫩的时候,许多人弃用了传统方法,开始添加含有亚硝酸盐的“嫩肉粉”。据调查,酱肉、酱猪蹄、卤鸡、卤鸭等肉制品都不能幸免。   怎么判断酱肉有没有亚硝酸盐呢?鸡肉煮熟后应当是白色或灰白色的,猪肉应是灰白色或浅褐色的,而牛羊肉应当变成浅褐色至褐色。如果肉只是表面的颜色特别红,可能是用了酱料上色或色素。可如果肉从里到外都是红色的,那么一定是添加了亚硝酸盐。而且,用了亚硝酸盐的肉特别嫩。本来肉类是由肌纤维构成,煮熟后能够撕出非常细小的肉丝。但如果熟肉基本上吃不出肉丝的感觉来,而且水分特别大,就有加入亚硝酸盐的嫌疑。最后,加入亚硝酸盐较多的肉还有一种类似火腿的味道,和正常的肉味已经不太一样。 (责任编辑:王健淇) 

食材选购 2021-08-03
吃动物脂肪含量高的食物易患前列腺癌

吃动物脂肪含量高的食物易患前列腺癌

  最近,一项医学研究发现,每日饮食中含有大量热卡的人,不管其吃的是什么样的食物,也无论其体重高低,都更加容易患前列腺癌。   这项医学研究对444名年龄在中年以上的男性进行了饮食结构调查。研究结果发现,那些热卡摄入量高的人患前列腺癌的可能性比其他热卡摄入量少的人高出近4倍。 //   过去的一些研究认为,动物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如肉和乳制品会促使前列腺癌的发生。但也有其他研究认为,在高动物脂肪饮食和前列腺癌之间没有联系。最近发表的这项研究结果表明,热卡总量,不管其来自脂肪,还是来自蛋白或碳水化合物,均对前列腺癌的形成有影响。一个人一天的热卡摄入量如果总是保持在2600卡路里左右,就可以被视为是一种高热卡饮食结构,具有较高的患前列腺癌的危险性。与那些日热卡摄入量保持在1100卡路里以下的人比较,前者患前列腺癌的危险性是他们的3.8倍。  研究人员还表示,实验结果表明,高热卡饮食的这种不良影响对体重正常和超重的人来讲都是一样的。

健康饮食 2021-07-31
女性脂肪肝的危害 女性脂肪肝怎么办?

女性脂肪肝的危害 女性脂肪肝怎么办?

在日常生活中,脂肪肝的病发不断上升,虽然男性多于女性,但仍然有一部分女性患上脂肪肝,女性患上脂肪肝有什么影响很多女性朋友都想了解,那么女性脂肪肝的危害有哪些呢?下面就让我们具体的了解一下吧。 女性脂肪肝的危害,脂肪肝患者肝解毒功能下降、内分泌失调、维生素合成障碍,表现在容颜上则是皮肤黑色素沉着、皮肤变黑、粗糙、暗淡、失去光泽、毛孔粗大、毛细血管扩张、面部发红;长期携带脂肪肝生活则使皮肤失去弹性、加速老化!医学专家认为,要想青春永驻、永葆娇嫩、白皙的肌肤,最根本的是积极预防脂肪肝,改善肝功能。 女性脂肪肝的危害,是循序渐进的,逐步发展成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据目前国内资料,纤维化发生率约为25%,近8%的患者最后发展成为肝硬化。患脂肪肝可能会引起激素代谢紊乱,男性出现女乳化、睾丸萎缩、性功能下降;女性雄激素升高,月经不调甚至不孕。医生特别提到,有些女性长期服用长效避孕药,也可能引起脂肪肝。 女性脂肪肝的危害,脂肪肝本身合并有肝脂肪代谢障碍,而女性怀孕期间雌激素会异常增多,会引起肝细胞及其他器官中的甘油三酯迅速堆积,从而加重肝脏负担,导致病情严重,还容易并发出血、肝性脑病、脑水肿及肾衰竭等疾病,从而引发死亡; 重度脂肪肝患者怀孕时,胎儿可因胎盘纤维素沉着和多灶性梗塞,而出现胎盘功能不足或胎儿窘迫现象,从而可导致胎儿的死亡。因此,重度脂肪肝时期不适合怀孕。 以上就是我们对女性脂肪肝的危害简单的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到更多的患者,脂肪肝患者还应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以免延误病情,导致病情的恶化。在此,祝患者早日康复。

脂肪肝 2021-07-31
燕麦片选购要看燕麦含量

燕麦片选购要看燕麦含量

  燕麦片营养好,这几乎已经成为大众的一种常识。有人听说,它的维生素含量非常高;有人听说,它含有beta葡聚糖,能帮助预防心血管疾病;有人听说,它的血糖上升速度很慢,是糖尿病人的最佳食品;还有人听说,它吃了之后不容易感觉饥饿,对减肥者极有益处……   然而面对货架上的种种“燕麦片”、“燕麦”、“麦片”之类产品,你会选择哪一种呢?买回来之后,你又会怎样食用呢?这却不是每个人都能说清楚的。弄不好,你很可能买来的根本不是燕麦片,或者不能达到以上的种种期待。  问题一:“燕麦片”和“麦片”是一种东西吗?  答:它们不是一种东西。纯燕麦片是燕麦粒轧制而成,呈扁平状,直径约相当于黄豆粒,形状完整。经过速食处理的速食燕麦片有些散碎感,但仍能看出其原有形状。燕麦煮出来高度粘稠,这是其中的beta葡聚糖健康成分所带来的。它的降血脂、降血糖、高饱腹的效果,与这种粘稠物质密切相关。总的来说,同量的燕麦煮出来越粘稠,则保健效果越好。  麦片则是多种谷物混合而成,如小麦、大米、玉米、大麦等,其中燕麦片只占一小部分,甚至根本不含有燕麦片。国外的产品喜欢加入水果干、坚果片、豆类碎片等,国内的产品则喜欢加入麦芽糊精、砂糖、奶精(植脂末)、香精等。相比之下,加入水果坚果和豆类较为健康,可以丰富膳食纤维的来源;加入砂糖和糊精会降低营养价值,提高血糖上升速度;加入奶精则不利于心血管健康,因为奶精中含有部分氢化植物油,其中的“反式脂肪酸”成分促进心脏病的发生。  问题二:我应当购买甜味的麦片还是没有甜味的呢?  答:当然是优先选择没有甜味的燕麦片或麦片。天然的谷物,毫无疑问,是不含有糖分的。如果冲一小袋40克麦片在小碗中,就有合适的甜味,那么意味着其中含有20克糖,也就是说,你买的麦片当中实际上一半都是白糖!这样的产品,你还能指望它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么?  那么无糖产品怎么样呢?仍然不容乐观。如果它有甜味,那么一定加入了某种高效甜味剂,如甜蜜素、安赛蜜、阿斯巴甜之类。这些东西大多是化学合成品,2岁以内幼儿不能食用。阿斯巴甜虽然是肽类物质,但国际上对它的安全性仍有不少争议。最要紧的是,高效甜味剂只需要加一点点就够了,那么用什么来充数呢?通常是加入淀粉水解物,如麦芽糊精等。糊精类和白糖一样会快速升高血糖,而且几乎不含有其它营养素。需要控制血糖的人千万不要被“无糖”二字所迷惑,还是买纯燕麦片吧!  问题三:都说全麦食品特别好,为什么看不到全麦的燕麦片呢?  答:燕麦和小麦是两种不同的谷物。小麦通常被碾磨成“白面粉”,外层的大量营养物质会损失。纯燕麦片本身就是全谷,没有经过除去外层部分的处理,所以它无需声明“全麦”与否。而且,纯燕麦片的营养价值远高于全麦面粉。一定要注意,产品中燕麦片的比例越高,则产品的营养价值越高。含有较多米粉、玉米之类成分,则营养价值会打折扣。  问题四:有些麦片声明添加了其它营养成分,声称高钙、高铁、高蛋白之类,这样的产品比纯燕麦片好吗?  答:燕麦片本身营养价值足够地高,做为主食,即便不加入其它营养成分已经很好了。商家加入一些营养素,一方面是真诚地希望改善产品品质,另一方面是一种宣传方式,吸引消费者优先购买它。一些“麦片”产品本身含有燕麦的比例很小,即便加入其它营养素,如钙、蛋白质等,实际上并不比纯燕麦片营养价值更高。千万不要以为加入一些营养素之后,加工产品就一定会胜过天然产品。 //   问题五:一些包装很差的大袋燕麦片往往少有人问津,而且它们似乎什么其它营养成分和添加成分也没有,这样的产品好吗?  答:这些产品没有花里胡哨的营销,也没有添加任何合成物质,才是真正的天然燕麦片。天然的燕麦片,蛋白质含量高达13%“15%,其中钙、钾含量甚高,beta葡聚糖含量十分丰富,还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我国农业工作者选育了一些高beta葡聚糖的燕麦品种,它们制成的燕麦片对慢性病人特别有益。这些包装朴素、样子平淡的产品不吸引人的视线,吃起来可能口感没有那么好吃,煮起来也比较麻烦,但请注意,这才是纯天然产品的特色。  非常可惜,很多消费者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做纯燕麦片,不知道它的味道就是那样地清淡,口感就是那样的粘稠,甚至有点吃起来刺口。他们一边被“纯天然”的口号所吸引,另一方面却只爱吃添加了种种成分的香甜加工产品。因为,经过加工食品的多年浸润,很多人已经无法适应那种粗糙的、清淡的天然口味了。这种口味爱好本身,就是不健康的。

食材选购 2021-07-30
选饼干重点要看油脂含量

选饼干重点要看油脂含量

  高纤维饼干油脂不少   如今市场上有很多粗粮饼干、纤维饼干,如八宝杂粮饼、全麦饼、五谷珍宝消化饼干等,这些饼干的价格要比普通饼干高,口味上也有多种选择,如野菜味、葱鲜味、芝麻薏仁味等。  粗粮饼干、纤维饼干真的比普通饼干更健康吗?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指出,粮食、豆类中含的主要是不溶性纤维,较粗糙,很多习惯精米白面的人不喜欢这种粗糙感。对他们来说,含量3%的粗纤维食品就很“扎嗓子”了,而一些高纤维饼干的纤维含量可高达6%甚至10%以上。  专家强调,高纤食品如果还能口感出众、粗而不糙,无非是油脂在里面起到“润滑”作用,纤维在吸油后会变软。所以纤维越高的产品,通常脂肪含量也越高。而且,因为饱和脂肪软化纤维的作用更出色,所以厂家通常都会使用含大量饱和脂肪的氢化植物油或黄油、猪油、牛油等动物油来加工这些产品,使它们口感发酥。所以,越是酥的饼干就意味着越多的油脂特别是高饱和脂肪。  精炼植物油换汤不换药  如今很多人都知道氢化植物油不健康。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有的粗粮饼配料中用的都是精炼植物油,而不是氢化植物油。  精炼植物油是不是比较健康呢?范志红指出,精炼植物油是个模糊的词汇,其中包括了氢化植物油,也包括了富含饱和脂肪的精炼棕榈油(炸方便面和薯片常用的油)。因为氢化植物油名声狼籍,棕榈油也不大好听,所以很多企业就用精炼植物油来打马虎眼。  无蔗糖饼干未必真无糖  记者还看到,有些粗粮饼干、纤维饼干打着无蔗糖的旗号,借此来吸引怕吃饼干后血糖升高的消费者。  对于“不含蔗糖”的饼干,范志红指出,饼干里能让血糖快速上升的不仅是蔗糖,精制淀粉引起的血糖上升速度也足够快。另外,以淀粉为原料制作出来的糊精、麦芽糊精、麦芽糖浆、葡萄糖浆、果葡糖浆等,在升高血糖方面比蔗糖有过之而无不及。往往在声称“无蔗糖”的饼干中,经常可以看到这些配料,消费者要注意鉴别。  饼干最好选含蔬菜的  专家还指出,无论怎么改善,饼干说到底还是面粉+油+糖制成的,是不健康食品。如果很喜欢吃饼干,在选择饼干时应当认真查看包装上的配料说明和营养成分。相对而言,含有蔬菜、咸味和甜味较淡、脂肪含量较低,也就是口感脆而不酥的饼干会比较健康。  贴心提示  早餐吃粗粮饼干不如八宝粥 //   目前很多粗粮饼干、纤维饼干都在包装或宣传上用粗粮或豆类来吸引消费者,许多粗粮饼干、纤维饼干的配料中还注明添加了麦麸皮、花生等粗粮或豆类。  专家指出,这样的饼干营养价值的确有所提高,因为粗粮和豆类中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但是,如果在添加这些物质的同时又加了很多不健康的油脂,坏处就会多于好处。国外的确有粗而不油的饼干,但国内没有,这恐怕和国人过于追求口感有很大关系。  因此专家提醒,如果既想得到粗粮和豆类的好处,最好还是自己做麦饭、豆饭、八宝粥,打五谷豆浆。

食材选购 2021-07-30
选巧克力看代可可脂含量

选巧克力看代可可脂含量

  新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介绍,巧克力是以可可脂和可可浆为主要原料的甜食,可可脂富含多酚化合物,对心血管健康有利。而代可可脂是一种人造硬脂,由植物油通过精炼、氢化、急速降温制成,属于反式脂肪酸的一种,有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 //   我国《巧克力与巧克力制品》国家标准规定代可可脂含量不得超过5%,超过5%就不能叫做巧克力,只能叫代可可脂巧克力。消费者在选购巧克力时要特别注意产品配料表中是否含有代可可脂及其含量,不要被标签上的“巧克力”字样所迷惑。

食材选购 2021-07-29
买果汁注意看含量

买果汁注意看含量

  饮料作为聚会必备,在选择上有很多讲究,随着人们养生意识的增强,果汁越来越成为最受欢迎的饮料。   多数人都会有疑惑,每次走进超市看到包装上都是写的果汁,难道里面不都是果汁吗?其实不是的,大家要学会看配料表里的果汁含量,最常见的有以下三种。首先是100%纯果汁,在配料表中,上面会写100%纯果汁,这样的果汁营养价值相对较高,价格也相对贵些。 //   另一种配料表中标注40%、60%的果汁原浆的,也值得购买,虽然营养价值不及100%纯果汁,但是因为有的水果比如山楂、酸枣等在榨汁后,纯的果汁非常酸,如果不加稀释是无法喝的,所以必须要加水进行还原,因此营养价值低于原果汁。含10%果汁的饮料是非常畅销的,也是超市货架上摆放最多的,此饮料只有10%的果汁,其余的90%是水、白砂糖和食品添加剂,虽然口感不错,但建议少喝。  最不好的则是果味饮料,其中不含有任何果汁的原料,主要以水、糖和食品添加剂为主,其中水果的香味主要来自于香精,可以说这种饮料只能提供水和糖,对健康没有什么积极作用。

食材选购 2021-07-29
春节买果汁注意看含量

春节买果汁注意看含量

  多数人都会有疑惑,每次走进超市看到包装上都是写的果汁,难道里面不都是果汁吗?其实不是的,大家要学会看配料表里的果汁含量,最常见的有以下三种。首先是100%纯果汁,在配料表中,上面会写100%纯果汁,这样的果汁营养价值相对较高,价格也相对贵些。   另一种配料表中标注40%、60%的果汁原浆的,也值得购买,虽然营养价值不及100%纯果汁,但是因为有的水果比如山楂、酸枣等在榨汁后,纯的果汁非常酸,如果不加稀释是无法喝的,所以必须要加水进行还原,因此营养价值低于原果汁。含10%果汁的饮料是非常畅销的,也是超市货架上摆放最多的,此饮料只有10%的果汁,其余的90%是水、白砂糖和食品添加剂,虽然口感不错,但建议少喝。 //   最不好的则是果味饮料,其中不含有任何果汁的原料,主要以水、糖和食品添加剂为主,其中水果的香味主要来自于香精,可以说这种饮料只能提供水和糖,对健康没有什么积极作用。

食材选购 2021-07-29
辣椒开大会咯!辣椒维C含量在蔬果中最高!

辣椒开大会咯!辣椒维C含量在蔬果中最高!

  在众多蔬果中,以辣椒所含的维他命C最高,每500克辣椒含维他命C 1600毫克。红通通的辣椒最大的特点是纤维丰富和低热量,加上本身含辣椒红素和维他命抗氧化元素,多吃能延缓衰老,青春养颜!怕辣的人士可选吃灯笼椒,营养同样很丰富。   红色系辣椒  红辣茄  又名红炮椒,每100g红椒含1360mg胡萝卜素,青椒则含80mg胡萝卜素,相比高出17倍。由于颜色好看,很多人用来配菜,做泡菜才是佳品。  指天椒  又名朝天椒,也属茄科,是一种生辣椒中的变种,介于长果与簇生椒之间。是辣椒中最辣的一种。一般质量上乘,够辣的辣椒面,都是红色指天骄晾干研磨而成。鲜的朝天椒可以取少量和时蔬大火翻炒味道不错。  美人椒  也叫欣赏椒。看见名字就知道,这种辣椒长得很漂亮,营养也同样丰富,每100克美人椒为单位,水分:93.5克; 蛋白质:1.0克,低热。由于美人椒的价格偏高,很多老百姓不作为首选,其味道和尖椒相似。  彩椒  有红、绿、黄颜色之分。富含水分、维生素C及胡萝卜素。是辣椒里面美容佳品。口感清脆,甘甜。拌沙拉是最好选择,黄瓜,元葱是它的好搭档。  绿色系辣椒  杭椒  以每100克的杭椒为单位,热量约含18卡,维他命C有140毫克,富含钙、磷、铁及辣椒素。杭椒是盛产于南方的一种辣椒,微辣。杭椒的菜肴上桌率特别高,例如杭椒牛柳、杭椒鱼丁等。  灯笼椒  俗名青椒。富含胡萝卜素,由于身体容易吸收胡萝卜素,营养价值较接近维他命A,尤其对视力衰退的老年人有一定的帮助。没有辣味,非常清凉,青椒炒鸡蛋老少皆宜。  青辣茄 //   又名绿炮椒营养与红泡椒同样丰富。只是作为配菜在颜色上讲欠佳。比较家常的虎皮尖椒用这种绿泡椒是最好的,味道微辣,适合大众口味。当然也可以做泡菜,口感清脆。  朝天椒  又名三樱椒,成熟后颜色变为红色。从日本引进,辣味强,植株紧凑,椒果向上簇生型小辣椒。家常顿肉喜辣味的可以多放几颗。不过皮肤敏感的女士要酌情。

食材选购 2021-07-28
<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