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将领
三国后期,蜀汉有哪些强悍的将领呢?-趣历史网

三国后期,蜀汉有哪些强悍的将领呢?-趣历史网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诸葛亮的代名词,一代武侯,名垂青史,是多少忠义之士心中的英雄。而诸葛亮手下也是良将如云,善于调兵遣将的他自然对各个将军有不同的定位,其中他真正欣赏的将军,并非与刘备桃园结义的关羽和张飞,而是这四人。  刘备四十六岁的时候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此时卧龙刚刚二十六岁。看到大自己二十岁的刘备低声下气,三次前来等候自己,诸葛亮决定随他出征,匡扶汉室。不过这让寝者同床,情同手足的关羽,张飞二人很是不痛快,他们觉得卧龙恃才傲物,太过狂妄,张飞甚至要烧了诸葛亮的草庐。  刘备也知道兄弟二人心生不满,因此当时说了一句话:“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因此兄弟二人虽然心里不服,但也不便再多说什么。可直到赤壁之战前,关羽和张飞对诸葛仍是心存芥蒂,而孔明对二人也并非十分欣赏。关羽虽然有勇有谋,但他性格太过刚直,居功自傲,不把一般人放在眼里,对士大夫,权贵乡绅等阶层也是不屑一顾。至于猛张飞,倒是对士大夫,文人阶层很是尊重,但对手底下的士卒却是极其暴戾,动辄棍棒相向,鞭打体罚。孔明对这二人的性格其实并不感冒,他真正欣赏的是这四人。  忠勇陈到  第一个是陈到,陈寿曾“以忠勇称”评价陈到。衣带诏事件被发现后,刘备逃命投靠了袁绍,而后在担任豫州刺史,豫州牧时,陈到找到了刘备并随其一生。《三国志》中记载:“俱以忠勇称。且名常亚于赵云……官至永安都督、征西将军,封亭侯。”说明他在刘备麾下的排名仅次于赵云,且和赵云以忠勇并称。  建兴四年,孔明打算北伐,移军汉中,因此派李严从永安到江州驻防,而永安则交给了陈到,任命他为永安都督,驻守巴东郡。孔明以举国之力北伐,后方必定空虚,而东吴的人马在一旁虎视眈眈,为防止东吴偷袭,因此派陈到驻守。一者因为陈到素来忠勇,是一员不可多得的良将。二者其手中有训练有素的“白毦兵”,即刘备的近卫军,相当于现在的贴身保镖。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了陈到,可见诸葛亮对其的欣赏程度,而陈到也没有令孔明失望,最后逝世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曾退休。  第二个是将军向宠,其实一开始向宠只是一个牙门将,并不显眼。章武二年时,刘备伐吴遇到了困境,陆逊只守不战,以逸待劳很大程度上磨平了蜀军的锐气。待蜀军疲乏,陆逊先派小股部队不停骚扰,让蜀军得不到很好的休息。正值酷暑,蜀军难耐,刘备下令迁军入林,以避酷暑。此举正中陆逊下怀,借着正午烈阳高照,陆逊发起了大反攻,火烧连营七百里,把刘备烧了个焦头烂额,若不是陈到赶来救驾断后,刘备的性命可能就断送在林中了。  这场惨败中为数不多的几个将军逃了回来,陈到是一个,向宠也是一个。在其他将领的部队伤亡惨重的时候,向宠所率领的部队却全身而退,并无太大的伤亡。刘备当时就称赞他,夸他通晓军事。刘备去世后,刘禅继位,此时向宠和陈到相仿,负责起了宫廷宿卫军,以保护刘禅的安全。  而后在诸葛亮北伐时,曾在写给刘禅的出师表中专门提到此人:“将军向宠……先帝称之曰能。……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后来向宠也因此被提拔为中领军。延熙三年,蜀国汉嘉地区有蛮夷祸乱百姓,为保百姓和刘禅安全,向宠率军平叛。在一次混战中,他身先士卒,最终被害,因为他深得部下人心,故听说向宠被杀害之后,众部下又驱马杀回,最终夺回了向宠的尸体,把他安葬在了成都。向宠最擅长衡量部队的力量,既不像王平太过保守,也不似魏延那般太过激进,三国中后期孔明手中不可多得的良将,诸葛亮对其欣赏程度可见一斑。  第三位便是上边提到的王平,王平在三国中出现的比较晚,也是属于三国后期的将领,第一次出现是在马谡丢失街亭之时。马谡出现战略错误,导致街亭失守,蜀军大败,严重影响了孔明的北伐大业。而王平本是马谡的先锋,三国志记载马谡兵败后:“众尽星散,惟平所领千人,鸣鼓自持……”即马谡兵败后,众人都作鸟兽散,唯有王平领兵鸣鼓,做出了援军到来的样子,吓退了张郃的追兵,救出了马谡。因此马谡一行才不至于全军覆没。王平也因此被提拔为讨寇将军,封亭侯。  王平一生用兵极为谨慎,从不铤而走险。且时常顾全大局,有大将风范,凡事讲法度,相当于蜀国的“包拯”,是非分明,从不偏袒。虽然王平文化程度不高,但他在军事谋略方面的造诣颇深。公元244年,曹爽率十万大军伐蜀,王平正确分析了战局,且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最终守住了城池,击退了曹爽。与马忠,邓芝并称平安三侯,于公元248年去世。  最后一位是诸葛亮的接班人,姜维。他是诸葛亮兵法的继承者,其在兵法,谋略,胆识等方面更胜其他人一筹。在北伐过程中,他的战绩可算得是胜负参半,别看战绩不是很亮眼,但不要忘了,姜维手中的兵力还不及魏国的三分之一,可见其深谙用兵之道。如果不是后期蜀国国力衰败,后主无能,以姜维之才,成败尚未可知。景耀七年,魏国伐蜀,刘禅听信黄皓的话未能积极防守,被攻陷投降,姜维退守剑阁,最后被迫投降。虽然他志存光复,想通过钟会造反,救回后主,可惜事情败露,最终被杀。  不论是陈到,向宠,还是王平姜维,诸葛亮之所以对他们欣赏有佳,除了他们的才能过人外,其品性也是数一数二的,既没有关羽张飞那般的高傲,也没有黄皓等人的趋炎附势,是蜀国中后期的中坚力量。因此即便是魏延,对这四人也是忌惮无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百科 2022-08-29
与关平同一时期的蜀汉二代将领中,谁能与关平比肩?-趣历史网

与关平同一时期的蜀汉二代将领中,谁能与关平比肩?-趣历史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蜀汉二代将领中,谁是最厉害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演义中,关平是关羽过五关时收的养子,而正史上,他是关羽的长子。演义中,关平从关家庄跟随关羽后,常常在关羽身边聆听教诲,继承了关羽的刀法衣钵。他驰骋疆场,多次作为先锋,遇水搭桥,逢山开路。他最出色的战绩为单挑西凉猛将庞德。这一战,关平“纵马舞刀”,来战庞德,大战三十回合,平分秋色,各自回去休息。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平大怒,纵马舞刀,来取庞德。德横刀来迎。战三十合,不分胜负,两家各歇。  庞德,何许人也?当年作为马超的副将,跟随马超,在潼关之战中,将曹操大军杀得丢盔卸甲,溃不成军。庞德归顺曹操后,还在濡须口斩杀东吴名将陈武,汉中之战杀败蜀汉大将魏延。这两次大战,庞德都有不凡的表现,赢得了曹操的尊重。  庞德作为于禁的副将,跟随于禁驰援曹仁。他抱着必死的决心,大战关羽,一百多回合不分胜负,越战越勇,两军鸣金收兵。第二天,庞德继续挑战关羽,两人又斗到五十回合,不分胜负。最后,庞德还诈败,骗过关羽,以其精湛的箭术,射中关羽肩膀。在庞德射箭之时,关平已经看到,大声提醒父亲关羽,庞德想要放箭。  这说明关平武功精湛,能够提前料到庞德射箭,如果是他对战庞德,应该有很大的概率,躲过这一箭。在关羽左臂中箭后,还是关平拍马出战,震慑庞德,救回关羽的。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关平眼快,见庞德拽弓,大叫:“贼将休放冷箭!”关公急睁眼看时,弓弦响处,箭早到来;躲闪不及,正中左臂。关平马到,救父回营。  从中可知,庞德武功还高于魏延,在决一死战的情况下,还可以和关羽战成平手,将其射伤。所以,庞德具有不次于关羽的实力,而关平可以和他战成平手。关平的武功不凡,仅次于庞德,比他的父亲关羽也弱不了多少。此时的关平年轻气盛,而关羽早已年迈,此消彼长之下,关平武功不次于乃父关羽了。如果关平武功稀松平常,他是很难在庞德的刀下,救出关羽的,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庞德补刀。  与关平同一时期的刘备义子刘封,虽然取得了占领上庸等地的战绩。那他是靠着大将孟达,才顺利占领的,不是他独自领兵打战。至于单挑,刘封和曹操之子曹彰,仅仅几个回合,就大败而归,可知武功不怎么样。  最后,刘封还没有救二叔关羽,导致关羽和关平身首异处。他也因此,被刘备赏赐自尽。这是刘封罪有应得,自食恶果。刘封是蜀汉二代将领中与关平齐名的人物,两人也联手征战过。可是,关羽却对其不屑一顾,看不起他,尤其是看不上刘封“螟蛉之子”的身份。  而其他蜀汉二代将领,如关兴、张苞等人,在关平征战沙场的时候,他们还在家中,当着大少爷。这两位蜀汉二代将领,是在关羽、关平等败走麦城,才崭露头角的。他们虽然在战场上表现也不凡,可是他们的对手与庞德之流相比,弱了很多。如潘璋之流,被关兴一刀斩杀。这不能说明关兴武功能和关平差不多。  剩下的二代将领,表现更加平凡,如张绍、赵广、赵统、诸葛瞻、傅俭、黄崇等人,虽然大部分人也曾上战场,还有不少人战死疆场,如赵广、诸葛瞻、傅俭、黄崇。张绍是文官,另当别论。如果诸葛瞻、黄崇等人有力挽狂澜的武功和谋略,也不至于被翻越七百里崇山峻岭的邓艾军队打败,全军覆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百科 2022-08-25
在蜀汉的五虎上将中,谁又是曹魏将领许褚最大的克星?-趣历史网

在蜀汉的五虎上将中,谁又是曹魏将领许褚最大的克星?-趣历史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刘备的五虎上将里,哪一位是“虎痴”许褚的克星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在曹操的阵营中,武力最强的将领当属典韦和许褚。这两人都担任了曹操的虎卫军的首领,负责保护曹操的安全。在宛城之战中,典韦为了保护曹操脱险,战死沙场,许褚就成为了曹军中武力最强的将领。他对曹操忠心耿耿,在很多危险场合救助了曹操。由于他的表现,被大家称为“虎痴”。  在《三国演义》中,许褚还有一个特殊的荣誉,那就是他是和刘备手下五虎上将交手最多的将领之一。在刘备的五虎上将中,和许褚交手的将领就有四位,他们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许褚和这些将领交手不止一次,可是没有一次取胜过。那么,在这些将领中,谁又是许褚最大的克星呢?  一、关羽。  许褚和关羽交手次数并不多,在《三国演义》中仅仅只有一次。那一次交手发生在官渡之战前夕,当时刘备趁率军攻击北上的袁术之机,在徐州起事,斩了曹操留守徐州的将领车胄。在当时袁绍军队准备发起官渡之战,曹操在袁绍大兵压境的情况下,当机立断,出兵徐州攻击刘备。  在这一仗中,曹操很快就打败了刘备,随后进军下邳城下。当时镇守下邳的将领是关羽,曹操因为爱惜关羽的武艺人材,想要让关羽为自己效力。于是采取了程昱的计策,让夏侯惇使出诱兵之计,将关羽包围起来。  在这一仗中,关羽为了突出重围,赶回下邳,与曹军展开了血战。曹军中也预做了准备,其中派徐晃和许褚拦截关羽。可是这两员勇将与关羽交手的结果让人大跌眼镜。关羽面对这两员曹军勇将,奋力杀退两将。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徐晃和许褚两员将领都不是处于巅峰状态的关羽对手。  经此一战,关羽的武力在许褚的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所以许褚处处对关羽表现退让。在白马之战中,关羽斩颜良诛文丑,使得许褚佩服得五体投地。在关羽挂印封金离开曹营时,曹操亲自去送行。在当时,关羽面对一众曹军将领,不敢大意,举止中对曹操礼数有亏。许褚当时心中恼怒,对曹操建议将关羽拿下。  以许褚的性格,他在斩许攸的时候,根本是天地不怕的举止。虽然许攸对曹军立有大功,而且和曹操又是朋友。许褚依然是一言不合就杀了他。可是面对关羽,许褚却不敢造次,他建议曹操捉拿关羽,其实是有身边一群将领撑腰,想要围殴关羽。曹操看出了许褚的心思,果断拒绝了他。  由此可见,此时处于巅峰状态的关羽,有着赤兔马的加持,曹营中根本没有人是他的对手。许褚心里也十分明白,所以也不敢招惹关羽。  二、张飞。  许褚和张飞的性格基本相同,都是一副暴躁的脾气。按理说两人的交手应该十分好看,可是许褚却十分悲催,遇到张飞时大都是在不利的情况下。结果许褚和张飞交手四次,可却次次没有占到便宜。  第一次交手也是在徐州之战中。当时张飞和刘备商议,要趁曹军刚刚到来,立足未稳的机会,夜袭曹营。谁知道曹操预先做了准备,防备刘备的夜袭。不知情的张飞夜里冲进曹营,谁知道却中了曹操的埋伏。  当时曹营中张辽、许褚、于禁、李典、徐晃、乐进、夏侯惇和夏侯渊八员大将一起围攻张飞。这些将领和当年濮阳之战中围攻吕布的阵容差不多,只是少了典韦,多了张辽、徐晃和于禁。当年吕布挡不住六将围攻,张飞的形势也不会比吕布要强。于是张飞冲出重围,一走了之。这一仗,许褚与其他的七员大将一起围攻张飞,胜之不武。  第二次交手是在孔明出山后,火烧新野一战中。在这一仗中,曹仁率领的曹军在新野被诸葛亮的一把大火烧得焦头烂额,只得仓皇逃命。在逃命途中,曹仁的军马被诸葛亮设下的伏兵层层伏击,损失惨重。到了白河渡河时,又被上游的关羽放水淹死不少。最后终于来到了博陵渡口,谁知道在这里又遇到了张飞。  张飞截住曹仁厮杀,正好遇到了许褚。两人交手不久,许褚不敢恋战,夺路走脱。在这一仗中,许褚连吃败仗,遇到张飞的时候处境十分不利,因此才被迫逃走。  第三次交手时,许褚的处境更是凄惨。那是在赤壁之战时,曹操率领部下逃往乌林,想要赶快脱离战场,回荆州休整。谁知道一路上被诸葛亮的伏兵袭击,损失惨重。  张飞是在曹操等人在葫芦口休息的机会,对他们进行了袭击。当时曹操等人埋锅做饭,晾晒湿衣。战马都摘鞍野放,咽咬草根。面对张飞的袭击,许褚只得骑着无鞍马来战张飞。再加上张辽、徐晃的助战,才保护曹操脱离险境。这一仗,许褚与张飞交手,又是吃了一次亏。  第四次交手则是在汉中之战时,这一次交手,许褚吃的亏更大。这一次交手是许褚主动请战的。当时曹操的粮草车辆遭到张飞的抢夺,于是许褚主动要求去护送粮车。谁知道许褚在护送粮草的途中,喝酒贪杯,喝了个伶仃大醉。  在遇到张飞劫粮的时候,许褚和张飞交手。由于自身酒醉未醒,许褚和张飞没有交手几合,就被张飞一矛刺中肩膀,翻身落马。幸亏许褚手下急忙救起,才逃了一命,可是粮草都被张飞所劫。  三、赵云。  许褚和赵云唯一一次交手是在穰山之战中。在这一次战役里,刘备先胜后败,在撤军时还遭到了曹军的围攻。赵云作为刘备的贴身卫士,在这一仗中大显身手。  在刘备撤军时,被曹操预先留下的伏兵袭击。赵云保护刘备突围,遇到了许褚交手。此后曹军又有于禁、李典前来助战。书中没有明说赵云与许褚、于禁、李典三将的作战结果,可是在后面的战事中有着暗示。  那就是刘备被高览堵截,走投无路的时候,被赶来的赵云一枪刺死高览,救了一命。随后赵云又和追来的张郃交手,战了三十余合,击退了张郃。从赵云安全脱身,还能刺死高览,战退张郃的表现来看,许褚等人对赵云的交手并没有占到便宜。  四、马超。  许褚裸衣斗马超的桥段,是《三国演义》中最精彩的情节之一。在这一次交手中,许褚将自己的武艺发挥得淋漓尽致,表现出了最高的水准。许褚也正是因为这一仗,才获得了“虎痴”的称号,被大家尊称为“虎侯”。  那是发生在曹操率军平定马超等人的关中之乱时。当时马超率领十万大军,在潼关与曹操进行了多次交锋。由于马超英勇无敌,被曹操评价为“不减吕布之勇”,曹军也在战场上遭受了多次惨败。许褚为了显示自己的武力,专门向马超下挑战书,这才发生了这场苦斗。  在战斗中,许褚与马超先斗了一百余合,因为马乏换马又斗。随后又斗了一百余合,还是不分胜负。在这种情况下,许褚回阵脱了盔甲,与马超又斗了三十余合。在战斗中,双方争夺兵器,将马超的枪杆拗折,各自拿着半截断枪厮打。最后,两人的交手被双方的混战所打断。  在这一仗中,许褚与马超基本上打成了平手。不过从双方的实力来说,许褚脱去了盔甲,比起马超占了便宜。从这方面来评判,许褚比起马超还是要稍逊一筹。  五、黄忠。  在《三国演义》中,黄忠和许褚虽然都同时出现在汉中之战的战场,可是两人没有交手的记录。不过,如果按照《三国演义》里的武力对比,许褚如果遇到黄忠,也不会占到什么便宜。这是因为,黄忠与关羽的交手,双方连战三天也未分胜负。  黄忠和关羽在长沙交手的时候,关羽的武力已经不是巅峰时期。他与黄忠交手,双方打成平手。不过黄忠还有一手百步穿杨的好箭法,一箭射中关羽的盔缨。如果公平的评判,关羽在黄忠这里,还是吃了一点小亏的。  黄忠在陪同刘备夺取西川和汉中时,在战场上屡立奇功。在定军山一战中,黄忠一刀就劈死了对方主将夏侯渊,奠定了汉中之战的胜局。在刘备进位汉中王时,分封将军时,马超和张飞对于黄忠的封号都没有异议,肯定了黄忠的战功。  我们可以想见,如果许褚遇到黄忠,肯定也不会占到便宜。他即便是能够在体力上占优,与黄忠比试刀法不相上下,可也难防黄忠的箭法。因为书中没有写道两人的交手,我们只能这样判断一下。  结语:  我们看《三国演义》中的描写,许褚与刘备的五虎上将的战绩。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到,和许褚交手次数最多的就是张飞,而让许褚吃亏最多、最大的人也是张飞。由于《三国演义》作者对刘备阵营的拔高,许褚在每一次遇到张飞的时候,几乎都处于不利的状态。  除了在徐州之战中,许褚和其他七员将领一起围攻张飞,胜之不武外。在其他三次与张飞的交手,不是处于败军无备的状态,就是处于轻敌酒醉的状态,根本就没能发挥自己的正常水平。再加上有关羽的先入为主的印象,和关羽说张飞在万马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的评价,使得许褚在长坂桥前都不敢与张飞单挑。  在与马超交手后,许褚的自信心大增。马超在葭萌关与张飞交手,也是大战二百余合不分胜负。如果这样对比,张飞和许褚的实力差距也并不多,这也是在汉中之战时,许褚主动请命挑战张飞的原因。但是,许褚因为醉酒被张飞打败受伤,还险些丧命。因此,从上面的分析来看,许褚的克星非张飞莫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百科 2022-08-06
国民党高级将领花名册,二战时候有哪些著名的将领?

国民党高级将领花名册,二战时候有哪些著名的将领?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波及范围最广国民党高级将领花名册、牵扯国家最多、伤亡最大的一次大战。而战争依靠的便是军人,胜败则取决于带兵打仗的将领的运筹帷幄。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历时5年有余,其中以苏德之间的战争最为血腥和残酷。 肥鹅的研究方向是俄罗斯,自然对这段历史中的苏联将领更为熟悉,那么接下来肥鹅将简述一下自己心目中著名的五位苏联将领。 1.安德烈·安东诺维奇·格列奇科(1903年10月17日 – 1976年4月26日),苏联元帅,两次苏联英雄称号获得者,战时曾先后担任骑兵第34师师长、骑兵第5军军长、第12集团军司令员、第47集团军司令员、第18集团军司令员、第56集团军司令员和近卫第1集团军司令员。骑兵第1军出身的他擅长大范围的运动战,在俄罗斯军事学院2002年评定的伟大的卫国战争中最有才华的33个集团军司令员里排名第4位。战后他担任过苏联国防部长。 2.伊万·达尼洛维奇·切尔尼亚霍夫斯基(1906年俄历6月29日—1945年2月18日)大将,两次苏联英雄称号获得者。他是苏联在战时陨落的最耀眼的将星。他多谋善断、指挥若定,是苏联武装力量史上最年轻的大将和最年轻的方面军司令员。他对组织指挥大兵团作战具有丰富的经验,特别擅长利用坦克兵团进行迂回包抄,将敌人分割合围。 3.谢尔盖·伊格纳季耶维奇·鲁坚科 (1904年10月20日—1990年7月10日),苏联空军元帅(1955年授衔),苏联英雄。1942年10月至战争结束,他担任空军第16集团军司令员,该集团军先后隶属于斯大林格勒方面军、顿河方面军、中央方面军、白俄罗斯方面军、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期间参加了斯大林格勒会战、库尔斯克会战、白俄罗斯进攻战役、华沙—波兹南进攻战役、东波美拉尼亚进攻战役和柏林战役。鲁坚科在这一系列战役中表现出了高超的组织能力。 4.谢尔盖·谢苗诺维奇·比留佐夫(1904年8月21日——1964年10月19日),苏联元帅(1955年授衔),苏联英雄。他是一位参谋型将领,富有谋略的他曾作为南方面军司令员托尔布欣的参谋长为其出谋划策,他组织策划了南方面军的一系列战役,对战役的最终胜利功不可没。 5.伊万·叶菲莫维奇·彼得罗夫(1896年9月30日——1958年4月7日),大将,苏联英雄。伟大的卫国战争中最善长防守的苏联将领。战时作为领导者之一,参加了敖德萨防御战役、塞瓦斯托波尔防御战役以及高加索战役。 国民党高级将领关麟征其人其事   关麟征(1905-1980) 原名志道,字雨东。陕西省户县人,1924年6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关麟征在黄埔系中以“毕生穷力杀倭寇、一代名将姓字香”著称。1938年8月与倭寇第九师团遭遇瑞昌苦战,东京广播称:皇军遭遇最为强劲之敌寇。关麟征素有“关铁拳”之称,与孙连仲之“孙钢头”一时齐名。  1939年,军功赫赫的关麟征坐升第十五集团军总司令,此为黄埔学生中升任集团军总司令之第一人,时年34岁。 抗战期间,关麟征因为忠实执行何应钦的命令,调任五十四军军长黄维,惹怒陈诚,就此关陈失和。关麟征某次讥讽陈诚说道:“辞公钧座是即将掌握全国事的领袖人物,不应该再封闭在土木系小圈子里,一个军长的职务都不肯放手,这不是干大事业应有的心胸啊!”陈诚听后胃溃疡发作,吐血不止,此后虽经杜聿明居中调处,但是,关陈一直水火不容,抗战结束后,蒋介石准备发表关麟征为东北保安司令长官,而被陈诚抵消,关麟征在国民党失败之后,死活不去台湾,和陈诚有直接关系。   1945年云南一二一惨案,关麟征身为警备总司令,不能推辞责任,卸任离去。蒋介石兵败大陆,关麟征退居香港,深居简出。整日以临摹于右任书法和阅读《孙子兵法》为乐趣,顾孟余组织第三势力,拉拢关麟征,关不应,蒋介石多次邀请关麟征去台,关也不应。 1975年,蒋介石病故台湾,关麟征束装就道,前往台湾吊唁,经国多次挽留,关终不应。  晚年,关麟征妹妹当选陕西省政协委员,去信转达中央的问候和请关麟征回国观光,关麟征应之。未几,1980年心脏病发作,病逝于香港,享年七十五岁,徐向前亲自发来唁电,内中称“同窗病故,哀悼不已。” 生平简述 1924年6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   1924年11月,任黄埔军校教导1团2营5连2排排长。 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补充7团团长。 1928年7月,任11师31旅61团团长,后与师长陈诚闹翻离职。 1930年,任张治中教导2师2旅旅长。 1933年1月1日,升任25师师长。   1935年4月13日,晋升陆军少将。 1936年10月5日,晋升陆军中将。 1937年8月,升任52军军长。 1938年6月,升任32军团军团长。 1939年1月,升任31集团军副总司令。 1939年5月,调任15集团军副总司令。   1939年10月,升任15集团军总司令。 1945年3月,任陆军第一方面军副司令官。 1945年,升任东北保安司令长官。 1945年10月,调任云南警备总司令,同年12月因昆明一二一惨案被撤职。 1946年任,中央军校教育长。 1947年10月,任黄埔军校校长,成为继蒋介石之后第二任校长,是黄埔军校在大陆期间三任校长之一,同时是第一位就任校长的黄埔生。   1948年8月,任陆军副总司令。 1949年8月25日任,陆军总司令。 1949年,离开大陆去香港,并未前往台湾;盖关麟征认为台湾乃是时任台湾省主席陈诚之地盘,故不愿赴台。不过在该年关曾以军校校长的身份前往凤山视察孙立人办理的第四军官训练班。  国民政府撤台后,曾多次电邀渠赴台,均被谢绝。 1975年蒋介石病逝台湾后,关曾赴台吊唁。 ===================== 关麟征(1905—1980),原名志道 ,字雨东。生于1905年4月18日,陕西户县人 。国民党陆军中将。  1938年,在台儿庄血战中,负责攻击日寇的国民党部队五十二军,被当时国内外军事评论家称之为“关铁拳”,这“关”字是指时任军长的关麟征。   关麟征出身于一个耕读传家的农民之家,家境贫穷。中学时代,因故辍学,后投笔从戎。1924年到广东投考黄埔军官学校,成为第一期学员,并于同年12月毕业。  1928年任国民党陆军第十一师步兵第三十一旅第六十一团团长;1929年任新编第五师副师长;1932年升任第二十五师师长;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任第五十二军军长,参加台儿庄大战,重创敌军,升任第三十二军团军团长;1939年任第十五集团军总司令。  1947年任陆军军官学校校长。1949年任国民党陆军总司令。后居香港,深居简出,过着“稳士”式的生活。1980年7月30日病死于香港伊利莎白医院,享年75岁。著有《关麟征回忆录》等。 〖关麟征其人其居〗   1938年,在台儿庄血战中,负责攻击日寇的国民党部队五十二军被当时国内外军事评论家称之为“关铁拳”,这“关”字是指时任军长的关麟征。     关麟征(1905—1980),原名志道,字雨东,国民党陆军中将。他是陕西户县人,生于1905年4月18日。其家庭是一个耕读传家的农民之家,家境贫穷。中学时,他因家庭变故负债,中途退学。从少年时代,他便立志弃文学武,而后终于投笔从戎。1924年,他顶替一个叫吴麟征的同乡,改名关麟征,前去广东投考黄埔军官学校,经考试,成为第一期学员。  关麟征被分配到步兵科第三队,并参加了国民党,同年12月毕业。从黄埔一期毕业到1949年,他历经东征、北伐。抗日战争,他率部在长城古北口和台儿庄与日寇浴血苦战,并重创敌军。   早听说关献征在天津有旧宅,但不够确切。经过走访和搜集一些零星资料,确认关麟征旧宅位于英租界加的夫道,即现在和平区长沙路95号,由和平区房管局办公使用。  关麟征旧宅曾由其家眷常住,他也住过几次。旧宅是一处砖木结构的英格兰庭院式建筑,占地面积1608平方米,建筑面积2708平方米,有主楼、配楼、后楼各一幢。主楼朝西南,三层,立面一侧为独特的半圆形。楼内房间宽敞明亮,钢窗、菲律宾木地板、实木门,室内天花板上有方形和圆形灯光灰线,装修讲究。  一楼有客厅、饭厅、书房。佛堂位于一楼至二楼转角处,窗朝东北,房间稍暗,有二十多平方米。二楼、三楼主要是卧室和书房,房间较大。配楼为红砖清水墙,房间稍小,装修一般。主楼和后楼之间有平台相连接,后楼的房间进身较小。该处旧宅院落宽敞,院内有草坪、花坛和鱼池。  现在,配楼因破旧已拆除,建起新颖的办公楼。   1948年8月,关麟征被任命为国民党陆军副总司令,李宗仁担任国民党政府代总统时,他被任命为陆军总司令。这年秋,他便辞职,退出军界,并把一家老小送到香港居住。11月,关麟征偕夫人从成都乘飞机前往台湾。  在香港机场小憩时,他告诉同机旅伴“去探望病中的父亲,随后来台”。但此后关未去台,而是一直居住在香港。关麟征在香港,深居简出,闭门谢客。他不参加任何政治性的集会和社会活动,不会见新闻记者,不在报刊上发表任何言论,过着“稳士”式的生活。他“无官一身轻”,以读书、写字为乐趣;生活有规律,洁身自好,每日早睡早起,不吸烟、不喝酒、不打牌;对我国古书熟读深研,书法造诣颇深。  他的草书曾参加过香港大会堂的展出。   1972年,他在夫人、女儿的陪伴下前往美国、欧洲各地旅游,历时月余,然后返港。   关麟征虽身居香港,但他非常关心祖国,思念故乡。他从香港《大公报》、《文汇报》看到祖国大陆经济建设欣欣向荣的情况时,总感到很高兴。  1979年5月,他在大陆的妹妹关梧枝赴港探亲。在火车站,三十多年未见面的兄妹抱头痛哭,千言万语一时竟不知如何说起。当关梧枝向他介绍大陆解放后的变化,日新月异的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情况时,他兴致勃勃,并且经常插话说:“对!就应该这样办!”关夫人对妹妹说:“几十年来,没见过你大哥这么高兴过。  ”关麟征对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的政策表示赞赏。1979年底,他得知在故乡的妹妹当选为省政协委员,在给大陆友人的信中写道“梧枝妹谬获拔擢,尚望兄多多指教,使无负于政府和人民之所托,是为至盼!”他关心在大陆的黄埔同学、军界故旧。他希望早日结束台湾同祖国大陆分离的局面,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他曾对妹妹说:“我是炎黄子孙,我盼望祖国早日统一啊!”   1980年7月30日凌晨1点多钟,香港伊利莎白医院,一位年过古稀的昏迷老人被送进来,这位老人就是关麟征。医生护士在抢救过程中发现他胸前伤痕累累,感到惊讶。关夫人介绍说“这些伤痕是他抗日浴血奋战所伤”。  8月1日,关麟征逝世。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和全国各大报纸都登载了他逝世的消息和简历。徐向前元帅向他在香港的家属发去了唁电:“噩耗传来,至为悲痛,黄埔同窗,怀念不已,特此致唁,诸希节哀。” 。   关麟征(1905-19800陕西户县人。1924年黄埔军校一期学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导一团少尉排长。 1933年初,关麟征率二十五师参加长城外古北口抗战,他虽被敌人的枪榴弹炸伤五处,浑身血。但他仍坚持指挥全师官兵继续战斗,终于击退了敌人。  因对日作战有功,被国民政府授予“青天白日”勋章。1936年10月被晋升为陆军中将,并获三等宝鼎勋章。 抗战中二十五师扩编为五十二军,作为主力部队参加台儿庄战役,7月率部参加武汉会战,战后任第十五集团军副总司令,又率部参加长沙会战重创日军,长沙会战的主力其实也是关麟征,最后功劳却归于没有什么指挥才能的薛岳,很不公平 1940年以后部队移昆明,升任第十五集团军总司令年仅37岁,是中国最年轻的集团军总司令,后来很有名的杜聿明,黄维,胡涟等人都曾经是他的部下。  本来准备作为远征军主力去缅甸,因为他和陈诚的矛盾未成行,改为他的部下杜聿明 抗战结束后调任东北保安司令,又是因为和陈诚的矛盾最后改任了杜聿明,他接任了老蒋的黄埔军校校长职务,老蒋最重视黄埔军校从未放弃过,他肯把校长职务交给一个学生,充分说明关嶙征的才能。   最难能可贵的是此人思想不保守,在昆明时期经常接触美国人,当时很多将领还是崇拜德国那一套,他却对美军的战术思想很欣赏。任校长时期大量引进美军教材,从训练到战术都向美式发展但是又强调实用,他也不强迫学生必须站队列军姿,这在中国是很有勇气的举动 内战时期要求他领兵出战的呼声很高,老蒋曾经想让他接替胡宗南或者汤恩伯,关麟征坚持要求有独立指挥权不受参谋总长控制,还是因为他和陈诚的矛盾最后未成。  1948年底任陆军副总司令,1949年1月任全国陆军总司令,完全了作为一个军人能达到的最高目标和人生理想 。   关麟征(1905-1980) 原名志道,字雨东。陕西省户县人,1924年6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关麟征在黄埔系中以“毕生穷力杀倭寇、一代名将姓字香”著称。1938年8月与倭寇第九师团遭遇瑞昌苦战,东京广播称:皇军遭遇最为强劲之敌寇。关麟征素有“关铁拳”之称,与孙连仲之“孙钢头”一时齐名。  1939年,军功赫赫的关麟征坐升第十五集团军总司令,此为黄埔学生中升任集团军总司令之第一人,时年34岁。 抗战期间,关麟征因为忠实执行何应钦的命令,调任五十四军军长黄维,惹怒陈诚,就此关陈失和。关麟征某次讥讽陈诚说道:“辞公钧座是即将掌握全国事的领袖人物,不应该再封闭在土木系小圈子里,一个军长的职务都不肯放手,这不是干大事业应有的心胸啊!”陈诚听后胃溃疡发作,吐血不止,此后虽经杜聿明居中调处,但是,关陈一直水火不容,抗战结束后,蒋介石准备发表关麟征为东北保安司令长官,而被陈诚抵消,关麟征在国民党失败之后,死活不去台湾,和陈诚有直接关系。   1945年云南一二一惨案,关麟征身为警备总司令,不能推辞责任,卸任离去。蒋介石兵败大陆,关麟征退居香港,深居简出。整日以临摹于右任书法和阅读《孙子兵法》为乐趣,顾孟余组织第三势力,拉拢关麟征,关不应,蒋介石多次邀请关麟征去台,关也不应。 1975年,蒋介石病故台湾,关麟征束装就道,前往台湾吊唁,经国多次挽留,关终不应。  晚年,关麟征妹妹当选陕西省政协委员,去信转达中央的问候和请关麟征回国观光,关麟征应之。未几,1980年心脏病发作,病逝于香港,享年七十五岁,徐向前亲自发来唁电,内中称“同窗病故,哀悼不已。” 生平简述 1924年6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   1924年11月,任黄埔军校教导1团2营5连2排排长。 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补充7团团长。 1928年7月,任11师31旅61团团长,后与师长陈诚闹翻离职。 1930年,任张治中教导2师2旅旅长。 1933年1月1日,升任25师师长。   1935年4月13日,晋升陆军少将。 1936年10月5日,晋升陆军中将。 1937年8月,升任52军军长。 1938年6月,升任32军团军团长。 1939年1月,升任31集团军副总司令。 1939年5月,调任15集团军副总司令。   1939年10月,升任15集团军总司令。 1945年3月,任陆军第一方面军副司令官。 1945年,升任东北保安司令长官。 1945年10月,调任云南警备总司令,同年12月因昆明一二一惨案被撤职。 1946年任,中央军校教育长。 1947年10月,任黄埔军校校长,成为继蒋介石之后第二任校长,是黄埔军校在大陆期间三任校长之一,同时是第一位就任校长的黄埔生。   1948年8月,任陆军副总司令。 1949年8月25日任,陆军总司令。 1949年,离开大陆去香港,并未前往台湾;盖关麟征认为台湾乃是时任台湾省主席陈诚之地盘,故不愿赴台。不过在该年关曾以军校校长的身份前往凤山视察孙立人办理的第四军官训练班。  国民政府撤台后,曾多次电邀渠赴台,均被谢绝。 1975年蒋介石病逝台湾后,关曾赴台吊唁。 ===================== 关麟征(1905—1980),原名志道 ,字雨东。生于1905年4月18日,陕西户县人 。国民党陆军中将。  1938年,在台儿庄血战中,负责攻击日寇的国民党部队五十二军,被当时国内外军事评论家称之为“关铁拳”,这“关”字是指时任军长的关麟征。   关麟征出身于一个耕读传家的农民之家,家境贫穷。中学时代,因故辍学,后投笔从戎。1924年到广东投考黄埔军官学校,成为第一期学员,并于同年12月毕业。  1928年任国民党陆军第十一师步兵第三十一旅第六十一团团长;1929年任新编第五师副师长;1932年升任第二十五师师长;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任第五十二军军长,参加台儿庄大战,重创敌军,升任第三十二军团军团长;1939年任第十五集团军总司令。  1947年任陆军军官学校校长。1949年任国民党陆军总司令。后居香港,深居简出,过着“稳士”式的生活。1980年7月30日病死于香港伊利莎白医院,享年75岁。著有《关麟征回忆录》等。 〖关麟征其人其居〗   1938年,在台儿庄血战中,负责攻击日寇的国民党部队五十二军被当时国内外军事评论家称之为“关铁拳”,这“关”字是指时任军长的关麟征。     关麟征(1905—1980),原名志道,字雨东,国民党陆军中将。他是陕西户县人,生于1905年4月18日。其家庭是一个耕读传家的农民之家,家境贫穷。中学时,他因家庭变故负债,中途退学。从少年时代,他便立志弃文学武,而后终于投笔从戎。1924年,他顶替一个叫吴麟征的同乡,改名关麟征,前去广东投考黄埔军官学校,经考试,成为第一期学员。  关麟征被分配到步兵科第三队,并参加了国民党,同年12月毕业。从黄埔一期毕业到1949年,他历经东征、北伐。抗日战争,他率部在长城古北口和台儿庄与日寇浴血苦战,并重创敌军。   早听说关献征在天津有旧宅,但不够确切。经过走访和搜集一些零星资料,确认关麟征旧宅位于英租界加的夫道,即现在和平区长沙路95号,由和平区房管局办公使用。  关麟征旧宅曾由其家眷常住,他也住过几次。旧宅是一处砖木结构的英格兰庭院式建筑,占地面积1608平方米,建筑面积2708平方米,有主楼、配楼、后楼各一幢。主楼朝西南,三层,立面一侧为独特的半圆形。楼内房间宽敞明亮,钢窗、菲律宾木地板、实木门,室内天花板上有方形和圆形灯光灰线,装修讲究。  一楼有客厅、饭厅、书房。佛堂位于一楼至二楼转角处,窗朝东北,房间稍暗,有二十多平方米。二楼、三楼主要是卧室和书房,房间较大。配楼为红砖清水墙,房间稍小,装修一般。主楼和后楼之间有平台相连接,后楼的房间进身较小。该处旧宅院落宽敞,院内有草坪、花坛和鱼池。  现在,配楼因破旧已拆除,建起新颖的办公楼。   1948年8月,关麟征被任命为国民党陆军副总司令,李宗仁担任国民党政府代总统时,他被任命为陆军总司令。这年秋,他便辞职,退出军界,并把一家老小送到香港居住。11月,关麟征偕夫人从成都乘飞机前往台湾。  在香港机场小憩时,他告诉同机旅伴“去探望病中的父亲,随后来台”。但此后关未去台,而是一直居住在香港。关麟征在香港,深居简出,闭门谢客。他不参加任何政治性的集会和社会活动,不会见新闻记者,不在报刊上发表任何言论,过着“稳士”式的生活。他“无官一身轻”,以读书、写字为乐趣;生活有规律,洁身自好,每日早睡早起,不吸烟、不喝酒、不打牌;对我国古书熟读深研,书法造诣颇深。  他的草书曾参加过香港大会堂的展出。   1972年,他在夫人、女儿的陪伴下前往美国、欧洲各地旅游,历时月余,然后返港。   关麟征虽身居香港,但他非常关心祖国,思念故乡。他从香港《大公报》、《文汇报》看到祖国大陆经济建设欣欣向荣的情况时,总感到很高兴。  1979年5月,他在大陆的妹妹关梧枝赴港探亲。在火车站,三十多年未见面的兄妹抱头痛哭,千言万语一时竟不知如何说起。当关梧枝向他介绍大陆解放后的变化,日新月异的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情况时,他兴致勃勃,并且经常插话说:“对!就应该这样办!”关夫人对妹妹说:“几十年来,没见过你大哥这么高兴过。  ”关麟征对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的政策表示赞赏。1979年底,他得知在故乡的妹妹当选为省政协委员,在给大陆友人的信中写道“梧枝妹谬获拔擢,尚望兄多多指教,使无负于政府和人民之所托,是为至盼!”他关心在大陆的黄埔同学、军界故旧。他希望早日结束台湾同祖国大陆分离的局面,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他曾对妹妹说:“我是炎黄子孙,我盼望祖国早日统一啊!”   1980年7月30日凌晨1点多钟,香港伊利莎白医院,一位年过古稀的昏迷老人被送进来,这位老人就是关麟征。医生护士在抢救过程中发现他胸前伤痕累累,感到惊讶。关夫人介绍说“这些伤痕是他抗日浴血奋战所伤”。  8月1日,关麟征逝世。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和全国各大报纸都登载了他逝世的消息和简历。徐向前元帅向他在香港的家属发去了唁电:“噩耗传来,至为悲痛,黄埔同窗,怀念不已,特此致唁,诸希节哀。” 资料来源: 。 关之琳的祖父关麟征参加过东征陈炯明、中原大战,1932年,曾参加对红军的第四次“围剿”,不过被陈赓部队击败。“九一八事变”后,关麟征经常以“毋忘国耻,收复失地是中国军人的任务”教导部下官兵,所率部队勇敢善战,参加过长城抗战、台儿庄战役。蒋介石在一次讲演会上曾赞扬:“中国军队如果都像五十二军(关麟征部)那样作战坚强,打败倭寇军队是不成问题的。”1949年后,关麟征没有去台湾而是移居香港。关麟征一直表示“我是炎黄子孙,我盼望祖国早日统一”。

资讯百科 2022-06-02
冯玉祥死因,为什么冯玉祥被称为爱国将领?

冯玉祥死因,为什么冯玉祥被称为爱国将领?

在北洋政府垮台后冯玉祥死因,冯玉祥崛起的速度确实有点快,短短几年时间,其拥有的直属部队达二十万人,连其他收编的部队和其统治区中的民兵组织算在一块,有着近四十万的武装力量,这直接成为了老蒋在北伐胜利后国民党内最强劲的对手之一。 当然了,一场中原大战冯玉祥输的一干二净,从此在无与老蒋夺权的实力,褪去军阀外衣后的冯玉祥从此开始了自己的爱国事业。冯玉祥这个人清廉,而且极其关心手下,所以在西北军中的威望还是很高的,但是在中原大战以前,他发动的军事政变以及军事行动肯定是有私心的,那时候的冯玉祥在国家层面来说还是一个武装大军阀,而且仅仅此于老蒋,他发动北京政变推翻直系,他联合北伐军进攻北洋政府,说到底,为国家的利益肯定是小于私人野心的,他不为自己的势力说出来鬼都不行,但在和老蒋竞争失败后,他的爱国却是真真切切的。 其在抗日初期,先是于淞沪战场御敌,但老蒋的中央军他又指挥不动,随后又被派往其西北军旧部韩复渠等将领地盘督促其抗战,但树倒猢狲散,老冯的部下已经不是他原来的部下了,其根本笼络不了原来的人马,所以说他在抗战时期于军事层面来说并无大的建树,但其更多的则是产生了巨大的政治影响力。 冯玉祥毕竟是当年的一位实权人物,门生故吏遍及全国,被美国时代周刊誉为掌握了19.5万私人武装的男人,所以说在国民政府中威望还是有的。所以他四处奔波宣传抗日主张,在老蒋“攘外必先安内”时,他多次发表主张抨击老蒋,而且还写一写“打油诗”,或者做一些嘲讽老蒋的举动,但老蒋也无可奈何。在这种爱国行为下,被冠以爱国将领的身份也无可厚非。 冯玉祥将军为何把溥仪逼出宫? 1924年10月23日,冯玉祥将军率领部队快速进占北京,包围了总统府,逼迫北洋政府解除吴佩孚的职务;把大总统曹锟囚禁起来,宣布组成“国民军”。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北京政变”。 政变成功之后,冯玉祥将军宣布废除帝号,逼迫末代皇帝溥仪迁出故宫。 冯玉祥将军逼迫溥仪迁出故宫有两个重要原因。 一是冯玉祥将军十分痛恨封建帝制。他认为溥仪住在故宫,就表明中国封建帝制还没有完全消灭;只有把溥仪逼出宫去,才是真正结束帝制。 二是冯玉祥将军拥护革命。冯玉祥将军要把北京的封建余孽清除干净,然后,把孙中山接到北京。拥护孙中山才是真正的革命行动。 冯玉祥和胡宗南谁才是西北王? 冯玉祥部被称为西北军,但是冯玉祥是河北人,他在北洋时期出任过陕西督军,部下很多是在陕西招募的,所以被称为西北军。实际上,冯玉祥很快就离开了陕西,而他的部队人员也不限于陕西,包括了现在的河南、河北、山东、陕西很多人。 冯玉祥虽然是西北军的老大,但是没有人称他是西北王。这是因为冯玉祥即使是最强盛的时候也没能完全控制西北五省,何况他只是很短暂的在西北呆过。 在抗日战争时期,胡宗南统兵数十万驻扎在陕西,主要目的不是为了防备日军,而是防备在陕北的红军,后来解放战争初期,胡宗南部进攻延安,号称是占领了延安,胡宗南也进阶上将,成为西北名义上的统治者。这在当时的国民党内是没有人可比拟的,所以有人就称胡宗南为“西北王”。

资讯百科 2022-04-20
关羽为何大意失荆州 东吴将领有谁击败过关羽

关羽为何大意失荆州 东吴将领有谁击败过关羽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其实可以算半个男主角,另外半个是诸葛亮。演义里,关羽基本就是无敌的存在,无人能在沙场上战胜他。关二爷无论是实力还是气魄都令人钦佩,他也是影响力最大的一位三国人物。不过关羽毕竟是人不是神,他不可能一直那么无敌下去,樊城之战成了关羽人生中最后一场战役。而击败关羽的是东吴将领,他们也是唯一击败过关羽的人。   太史慈、孙策、甘宁要说谁是东吴最猛的武将,那太史慈肯定是其中之一了!太史慈这个人骁勇善战,武功非常高。在和曹军的作战过程中,太史慈曾和张辽发生过交战,双方大战七八十回合未能分出胜负。   原文权绰枪欲自战,阵门中一将挺枪骤马早出,乃太史慈也。张辽挥刀来迎。两将战有七八十合,不分胜负。曹阵上李典谓乐进曰“对面金盔者,孙权也。若捉得孙权,足可与八十三万大军报仇。”说犹未了,乐进一骑马,一口刀,从刺斜里径取孙权,如一道电光,飞至面前,手起刀落。   而在徐州时,关羽曾夸赞过张辽的武艺,说张辽武艺不下于关羽,可见张辽相比于关羽,很可能差不了多少。既然张辽能勉强和关羽打个平手,那太史慈自然也是可以的,只不过太史慈也就和关羽打平,还无法做到击败关羽。   孙策是东吴的奠基者,有江东小霸王之称,战斗力非常彪悍。当初太史慈还在刘繇部下,见孙策是主帅,以为孙策的战斗力不怎么样,所以想要单挑擒拿孙策。结果孙策的真实实力远超众人想象,太史慈只能和孙策打个平手,根本无法拿下孙策。从太史慈和孙策的作战情况来看,孙策的战斗力应该和太史慈是差不多的,面对关羽,他最多能够打平,想要教训关羽,则比较困难了!   甘宁也是东吴的超级猛将,曾经带领百人夜袭曹营而未伤一人,令人惊讶。孙权曾自豪地宣称“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可见在孙权看来,甘宁是和张辽一样厉害的猛将,而事实上,甘宁也确实曾和张辽有过单挑,最终打了个平手。从甘宁的表现来看,他应该也是有可能打平关羽的,不过要想击败甚至是教育关羽,估计甘宁还是做不到的!   吕蒙、潘璋、马忠总体来看,其实江东猛将的战斗力都被张辽给限死了,所以说他们最多也就是打平关羽,至于说击败关羽,乃至是教训关羽,基本是不可能的!不过凡事都不能说得太绝对了,虽然东吴诸将在武力上并非关羽对手,没法击败关羽,但是还是有三人曾教训过关羽,这三人便是吕蒙、潘璋、马忠!   关羽这人武功高,战斗力强,为人非常高傲,在个人单挑上确实没法教训他,但是吕蒙等人却通过军事行动好好的教训了一下关羽,而这次关羽得到的教训可谓是非常惨重的!襄樊之战,关羽根本看不上一旁的东吴,把荆州的主力都调去攻打曹军了,结果襄樊前线虽然打得漂亮,但吕蒙却率军偷袭了关羽的荆州,把关羽的老巢给打下来了,这一招釜底抽薪把关羽给彻底打蒙了,算是给了关羽一个教训,而接下来的教训更为惨重!   在拿下了荆州之后,吕蒙并没有停下步伐,反而是挥兵进攻关羽,最终关羽军心涣散,只能选择向益州逃离。面对围追堵截的吴军,关羽最终于麦城附近被捉,惨遭诛杀!而抓获关羽的人,乃是东吴猛将潘璋、马忠!   原文关公翻身落马,被潘璋部将马忠所获。关平知父被擒,火速来救;背后潘璋、朱然率兵齐至,把关平四下围住。平孤身独战,力尽亦被执。   关羽英勇一生,看不起东吴众人,讽刺别人都是“鼠辈”,结果最终惨遭吕蒙偷袭,被打得大败。而在麦城突围过程中,又被潘璋和马忠擒获,可谓是颜面尽失了!高傲了大半辈子的关羽,最终在荆州被吕蒙、潘璋、马忠给教训了,只不过这个教训的代价有点大!   关羽一生,英勇无敌,他之所以敢称呼东吴众人为“鼠辈”,其实也是有一定的实力支撑的,因为东吴诸将中确实没有单挑能击败他的人!孙策、太史慈、甘宁是江东战力最强的三人,能勉强和他打成平手,但绝对不可能击败他。不过这做人呢,真的是不能太狂,虽然没人能单挑打赢关羽,但关羽最终还是被吕蒙、潘璋、马忠三人给教训了一顿,而这一教训的代价可谓是非常的大,荆州丢了,关羽死了,蜀汉的前途没了,简直是太惨了。   关羽为何大意失荆州   主要是关羽领导能力不行,荆州乃兵家必争的军事重地,这就要求荆州的最高统帅必须要有较高的政治、军事能力,而这个河东解良人的能力明显先天不足,且狂傲非常,掌管荆州后,对外首先撕毁孙刘联盟,对内刻薄寡恩,四面树敌后便大显身手开始北伐。   而对于东吴的虎视眈眈开始有些防范意识,沿江设下烽火台,且派重兵把守,然而,却经不住陆逊、吕蒙的一顿忽悠,陆、吕知其素来狂妄自大,便向其频频示弱,为显其心目中的江东鼠辈更加无能,吕蒙装病辞职,陆逊接任更是投关羽所好,对其极力吹捧,並送上礼物,使关羽的虚容心得到了极大满足,更加飘了。   随后便调走了荆州大部兵力。至此,荆州焉有不失之理,加之糜芳、傅士仁的投敌,刘封、孟达的见死不救,关羽便也在劫难逃了。 » 关羽为何大意失荆州 东吴将领有谁击败过关羽

生活妙招 2021-11-07
陈策(明末抗清将领)简介

陈策(明末抗清将领)简介

陈策,1552一1621年,字纯伯,一字翼所,莞城镇人。于明万历四年(1576年)和十三年(1585年)两次中武举,十四年中进士,授广州左卫所镇抚,后任恩阳守备。由于剿灭珠池盗李茂有功,升任广海游击,兼任广州海防参将。陈策死时,年69,诏赠太子少保左都督,袭升三级,仍荫一子为本卫指挥佥事,世袭;赠谥“忠”,立祠纪念。 目录 1基本资料 2援朝抗倭3镇压叛变4抗清战死 基本资料1 中文名:陈策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日期:1552年逝世日期:1621年 援朝抗倭2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总兵陈璘统率广东兵五千援助朝鲜抗日,陈策随同前往,于露梁岛一役,把日军战船焚烧殆尽,斩溺倭寇二万余。 镇压叛变3 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二月,陈策随陈璘至贵州镇压杨应龙起义部队及皮林的苗民叛变有功,被任为四川叠茂游击,后为威茂参将。不久又奉命去镇压镇雄等地的少数民族叛变,擢为遵义副总兵,镇抚建南,在任十六年。 抗清战死4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十一月,后金在取得萨尔浒之战的胜利后,从静安堡深入,乘开原明军疏于防守之机,一举而下,明总兵马林战死,来自铁岭的援兵也被击败。后金从这里掠回的人畜财物运了三日犹未尽。七月,努尔哈赤又亲自领兵攻占铁岭。天启元年(1621)三月又进犯辽沈,明廷命令陈策为援辽总兵官,率兵赴援。后金兵攻奉集,陈策领兵拒战,斩杀甲喇额真布哈、石尔泰、牛录额真郎格。成功解围。三月,沈阳沦陷,策率兵赴援,被后金五万铁骑所包围,虽奋力死战一天,但终因寡不敌众,全军死伤惨重,他受伤十余处,不幸牺牲,时年69岁。明廷赠太子少保、左都督,袭升三级,仍荫一子为本卫指挥佥事,世袭;赠谥“忠”,立祠纪念。明代东莞诗人尹守衡有《挽陈翼所总戎》诗:六师何日不张皇,一旅能来捍朔方。馘折四千雄虎贲,风传草木尽鹰扬。孤忠岂乏封侯骨,九死宁销烈士肠。汉垒云连成底事,军中独有一陈汤。曾歼关白入朝鲜,已斩杨酋定蜀川。猿臂昔曾

人物百科 2021-11-06
<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