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络上各种关于中年人健康的文章引来热议。医学上以45岁~59岁为中年。专家表示,人到中年,别让不良习惯偷走你的健康。下面跟随运河边百科(www.yunhebian.com)了解一下吧! 不良习惯1 不爱锻炼 锻炼身体不仅可以让肌肉强壮、控制体重,还可以让您有个强大的心肺功能。 心肺功能是一个人抵御意外事件最重要的基础。比如,对于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来说,如果合并心肺功能不全或急性心梗,则致死风险陡增。因为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既不能耐受快速补液纠正休克,也难耐受急诊内镜止血,就连最后的手术止血防线,也可能因不能耐受麻醉而无法进行。治疗中的巨大矛盾会让医生抉择困难,疗效也不佳。因此,无法从消化道出血挺过来的患者多数是这一类人。许多时候,夺取危重患者生命的,并不是原发疾病本身,而是基础状态。有些时候,连抢救成功的机会都没有,心肺功能首当其冲。 不良习惯2 过量饮酒 中国有句古话,“酒逢知己千杯少”,酒文化在中国深入人心。醉酒,则是这种文化的最高境界。 吸入性肺炎 醉酒后往往会产生严重的呕吐。正常情况下呕吐是一种保护性反射,机体意在把含有酒精的胃内容物排出体外。但人在意识不太清楚的情况下,如果仰卧位时呕吐,内容物会误吸入肺,导致严重的肺炎,甚至直接窒息死亡。 贲门黏膜撕裂症 少数情况下,剧烈的呕吐会导致贲门黏膜撕裂,即剧烈的呕吐动作使胃食管连接处的黏膜在巨大的撕扯力量下破裂,如果不慎破到小动脉,就会出现持续出血,甚至出现穿孔,导致纵隔感染,威胁生命。 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发生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与过量饮酒有关。暴饮暴食刺激胰酶过度分泌,如果此人有潜在胆道微结石以及胆胰汇流异常等发育问题,饮酒可以诱发胰腺炎。一旦胰腺炎发生,轻则住院一周,重症则非常凶险。 不良习惯3 不做体检 人到了中年以后,身体各个方面的机能开始发生一些细微变化,许多疾病的发病率都会悄然增高,消化道癌症的发病率也会呈几何式地增加。幸运的是,这些疾病往往,留给了我们足够的时间在它处于癌前病变/早期癌的阶段去发现它。认真地做个全身体检,验个大便潜血,做个胃肠镜,就可以发现这些癌前病变。因为早期癌很可能没有症状,只有长到足够大引起占位效应(如梗阻)或破溃出血,才会出现症状,多数确诊为晚期,往往治疗效果欠佳。 俗语说“四十以前人找病,四十以后病找人。”中年人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往往承受着工作、生活的双重压力,如果不注重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过度消耗自己,长期如此,必定会导致身体的不适,因此日常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非常重要。 工作不熬夜 人到中年,由于工作任务繁重,特别是从事各类脑力劳动的人,工作压力大,生活上长期熬夜,就可能引起因神经系统过度紧张,而导致的神经衰弱、溃疡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此外,长期睡眠不足,还会造成大脑受损,促使早衰。 三餐不挨饿 有些中年人工作起来,长时间连一口水都顾不上喝,吃饭不定时更是常事,长期下去会导致水分、营养缺乏,引起胃溃疡,诱发低血糖,甚至引起昏迷、休克。只有定时定量,按三餐时间进食,才能保证大脑机能得到充分发挥,使记忆、理解、思维、分析等能力处于较为理想的状态。 玩乐不伤神 轻松、健康、适度的娱乐活动,可以调节人的神经,陶冶情操,有益健康。但玩乐过度,会使体力消耗过多、视力下降、神经疲劳。如长时间期玩电子游戏机,将会患“电脑综合征”;整夜打牌、下棋、搓麻将,会过多消耗脑力和精力,伤身劳神,影响健康。所以,中年人玩乐也应适可而止,更应注意文明雅趣和轻松舒畅。 运动不过量 适当的体育锻炼可增强体质,有益身心健康。但过量的运动会使热能大量消耗,乳酸等代谢物在血液中堆积。过度的运动量还会造成心律不齐,影响肝脏功能,导致筋骨和肌肉酸软,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 病痛不拖延 不少中年人时常感到活得很累,经常出现头晕、乏力、胸闷、心悸、胃痛、失眠、气短、关节痛、食欲差时,还满不在乎地拖延就医,结果小病熬成大病,轻病拖成重病,以致失去治疗的良机。因为中年是承受事业压力、家庭压力、角色压力最多的阶段。所以,身体若有病兆,不可讳疾忌医,应该早检查、早诊断、早治疗。
健康生活帮你远离癌症 1、做运动 做运动对心脏、肺部和抗癌方面都有好处。研究显示,运动对减少罹患大肠癌、乳癌和子宫癌有直接作用。多做运动对心脏、肺部和抗癌方面都有好处,还能保持好身材。激素水平过高会增加患癌风险,而有规律的运动有助于保持健康的激素水平。运动又能避免发胖,拥有好身材,还可以增加免疫力,有助于消化系统的健康。 2、保持健康的体重 肥胖会增加10%罹患癌症的机率,包括大肠癌、乳癌、肝癌和前列腺癌等。已经有研究显示,体内脂肪过多使身体产生生长激素,进而增加癌症发生机率,比如脂肪细胞分泌雌激素,能增加罹患乳癌等的风险。另外,健康的体重还有助于降低罹患心脏疾病和糖尿病的风险。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建议,要保持健康体重,可以减少高脂肪和高糖饮食、注意食量,并尝试增加运动量。 3、少喝酒和酒精性饮料 酒精与口腔癌、喉癌、食道癌、肝癌、大肠癌和乳癌都有关联。专家的建议量是男性每天少于两杯,女性少于一杯。研究还发现,如果一个人既饮酒又吸烟,伤害更大。喝酒和酒精饮料伤身体,如果又吸烟,伤害更大。另外,已经有研究显示,虽然每天两杯酒或酒精性饮料可以降低肾癌的风险,但却同时会增加其它5种癌症的患病风险。还有人说,每天饮少量酒可以保护心脏,但是研究显示,弊大于利,尤其是对于已经患有心脏病的人、40岁以上的人或停经的女性。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建议,可以把酒加以稀释、选择酒精度低的饮品、连续几天或一周不喝酒或酒精性饮料。 4、植物性饮食 植物性饮食是指在日常饮食中摄取丰富的蔬菜、水果和全麦类。蔬菜和水果能降低罹患口腔癌、喉癌、食道癌、胃癌和肺癌的机率,全麦中的纤维可以减少大肠癌患病机率。植物性饮食有助于防癌。这些食物中富含的植物营养素,有助于人体抵抗癌细胞的侵袭,而且低热量饮食也能有助于保持健康体重。 5、少盐饮食盐 虽然可以增加菜肴的口感,但如果摄取过多,也增加罹患高血压和胃癌的风险。每天摄取盐不应多于6克。要注意看食品的成分表,其中有些写的是钠含量,这可以代表盐含量,用钠含量乘以2、5即可。可以逐渐较少盐量。另外,自己烹煮食物会避免多盐饮食,同时注意吃新鲜肉类,而不是腌肉、腊肉和香肠。 6、不饮用汽水,不食用垃圾食品 高热量饮食会使人发胖,进而增加患癌的风险,这些食品包括巧克力、炸薯片、炸薯条、饼干、快餐(比如汉堡或炸鸡)等。高热量饮品包括汽水、功能饮料、果汁、奶昔和冰饮料。天然水果汁也含有很多糖份,所以建议每天最好不要超过1杯。最好是喝白水或者无糖的茶和咖啡。 7、不要依靠维生素 很多人服用维生素片补充营养,但实际上,高剂量的补品对身体是有害的。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建议,通过健康、平衡的饮食来降低患癌风险,比服用补品更为好。只有特殊人群适合服用补品,包括怀孕和哺乳的女性、婴儿和身体虚弱的老人。 8、不吃香肠和培根 加工肉制品是多盐食品,熏、腌等过程,以及添加的调味料,都增加罹患大肠癌的风险。研究显示,食用很多红肉的人吃蔬菜类食物较少,这样摄取的抗癌物质就较少。加工肉制品增加大肠癌风险。红肉也不要多吃。但是红肉对人体来说是一种很好的营养物质,可以提供蛋白质、铁和锌。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建议,每周食用自家烹饪的红肉不多于500克,以达到健康、平衡的饮食,但尽量要少吃火腿、培根和香肠等加工肉类,可以食用鸡肉或素食肠。另外,可以用豆类代替肉类。 9、戒烟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表示,在所有能减少患癌风险的做法中,戒烟是最重要的。研究显示,90%的肺癌都是因吸烟所致。在所有能减少患癌风险的做法中,戒烟是最重要的。香烟里含有致癌物质,短期内身体能自己修复,但是长期吸烟就会导致病情恶化,引发癌症。 10、母乳喂养孩子 母乳喂养既可以减去产妇在怀孕期间增加的体重,又能降低罹患乳癌的风险。所以,建议产后六个月内完全以母乳喂养孩子,六个月后可以母乳和其它食物搭配喂养,这对孩子很有好处。母乳还能给婴儿提供最好的营养,增强婴儿的免疫力,使其不易罹患腹泻、便秘、湿疹、肺炎等疾病。 11、睡一个好觉 如今,在医学上对于癌症的预防有一个共识,那就是睡眠。睡眠不足的人在第2天的时候时候会导致体内75%的免疫力下降。只有睡一个好觉才会增强免疫力,从而消除因此睡眠不规律导致的癌细胞突变。总之,保证睡眠不但能够有效的治疗失眠,同时也能有效的预防癌症的发生。 12、日常多吃一些预防癌症的食物 食物对于预防癌症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研究人员暗示蔬菜水果食物能够有效减少多种癌症患病几率,尤其是对结肠癌。具体的饮食方针是:平均每天食用红肉不超过4盎司,避免吃香肠和熏香肠等加工肉食,每天吃多种非淀粉类蔬菜和水果,每天至少进食5次。尽可能降低饮用糖水饮料、果汁、餐后甜点和糖果,少吃精炼面包、百吉饼(先蒸后烤的发面圈)和炸土豆片。 13、喝茶 喜欢喝茶的人比那些不喝茶的人患癌的风险大大降低了将近一半的几率。因此,平时应该多喝茶,无论是红茶还是绿茶都是具有防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