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可能会报警。在使用自加热米饭的时候,如果操作不当有可能会产生大量的雾气,进而会触发密闭车厢中的烟雾报警装置,可能会烫伤自己和其他旅客,甚至还会发生小型爆炸。 高铁自热米饭会报警吗 自热米饭发热包的主要成分一般为铁粉、铝粉、焦炭粉、活性炭、生石灰等,这些物质与水接触后会发生剧烈反应,蒸汽温度最高可达150℃以上,最长保温时间可达三个小时。 也有部分地区的铁路部门已经将自热食品列入禁止携带上高铁的物品,比如广西,凡是从广西出发的动车组列车都不允许携带自热食品上车。
 
            疲劳、乏力、健忘、血压高,这些症状伴随着快节奏的生活下的现代人,美国《预防》杂志最新报道,一旦出现这些衰老症状,第一要休息,第二就是及时补充营养。 1. 浑身没劲:需补维生素B12。迈阿密普里蒂金长寿中心医学指导丹尼恩·弗罗格博士表示,疲劳是缺乏维生素B12的典型症状,常见于动物蛋白摄入过少人群。 建议每天吃两次脱脂奶制品,每天摄入85—110克瘦肉。富含维生素B12的食物包括:鱼、蛤、牡蛎、贻贝等海鲜,瘦牛肉、瘦猪肉、鸡肉及强化谷物等。 2.关节疼痛:需补锰和铜。俄克拉荷马州萨帕尔帕健康研究中心主任戴尔·彼得森博士表示,锰铜有助于保持骨骼灵活性。坚果、牛肉和菠菜含有大量锰和铜。但是光靠饮食补充锰、铜是不够的,还应该配合药补。建议每天补充2毫克铜和5毫克锰。2—3个月后关节疼痛定会好转。 // 3. 健忘:要补欧米伽—3脂肪酸。亚利桑那大学综合医学中心主任安德鲁·威尔博士表示,欧米伽—3脂肪酸对大脑极为重要,摄入量不足会导致脑力下降,记忆力减 退。日常饮食(尤其是加工食品)中只含有大量的欧米伽—6脂肪酸,因此必须摄入一定的欧米伽—3脂肪酸以保持平衡。首先,尽量减少精加工和加工食物的摄入量,烹饪使用橄榄油或菜籽油。其次,每周保证吃100克以上三文鱼、青鱼、沙丁鱼等鱼类。再次,每天吃1勺核桃仁,每周吃5天。最后,每周4次,每次吃9—12粒杏仁。 4. 血压升高:要补钾。弗罗格博士表示,饮食钾摄入过少会加重食盐对身体造成的毒副作用。大多数加工食品钠多而钾少。缺钾会导致血压上升,因此每天食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下,每天多吃水果和蔬菜。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富含钾的食物包括:土豆、番茄酱、香蕉、鱼类、家禽和奶制品等。 (责任编辑:王健淇)
 
            可口可乐大中华区副总裁白长波说:“采取这样的行动不仅仅为了捍卫品牌声誉,同时也是为了惩恶扬善,营造更公平健康的营商环境。” 2013年伊始,不少网民在微博、微信和QQ群上收到一则信息,称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已播出,可口可乐承认果粒橙含有美国禁用农药“多菌灵”,并告诫不要喝这种饮料。 // 记者联系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一名工作人员表示,《焦点访谈》往期所有节目都已上网,可查询央视网站。记者随后在央视网站查询,没有查到《焦点访谈》有关于“果粒橙含多菌灵”的节目。 关于可口可乐与“多菌灵”的关系,可口可乐公司表示,一年前,公司在美国发现巴西果农为果树喷洒的一种名为多菌灵的杀真菌剂在美国未经注册,随即主动向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报告。后经该局和美国环境保护局评估确认,使用产自巴西橙汁的美国饮料是安全的。 与此同时,可口可乐中国公司将所使用的巴西橙汁原料向中国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送检。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2012年1月19日签发的检验报告显示,由可口可乐饮料(上海)有限公司送检的标称巴西Citrovita和Citrosuco两家公司生产的橙浓缩汁,均未检出多菌灵。
 
            揭秘秋冬季节抑郁报警信号 1、凡事提不起兴趣。成天没精打采,连以前的兴趣爱好都不想去碰了。 2、人逢喜事而精神不爽。时常因为一些小事愁眉不展,无缘无故地闷闷不乐。 3、睡不好觉、失眠,特别是早上醒得早,不到四、五点就自然醒了。 4、生活变得懒散,不爱动弹。感觉懒洋洋的,谁也不爱搭理。 5、觉得自己没用、没出息。总是自卑、自责,心里充满了悔恨。 6、脑袋转得慢了,遇到事情做不了决定。 7、丢三落四,记不住事情了。 8、善感多疑,老怀疑自己生病。不断做各种检查,但还是不放心。 9、心里惴惴不安,经常莫名其妙地感到心慌。 10、动不动就发脾气,做事精力难以集中。 11、不想吃饭。甚至连体重也下降了。 12、肠胃不舒服。没有原因地出现厌食、恶心、腹胀、腹泻,或胃痛等。 13、对性生活提不起兴趣了。 14、做事力不从心,常常感到疲惫不堪。 15、常想到与死亡有关的话题,比如人死了会去哪里等等。 16、感到空虚,觉得自己没有生存的价值。 越是早上情绪越容易低落 抑郁与社会、家庭、性格等多方因素有关,可分为内源性抑郁(与遗传有关)和反应性抑郁(后天造成)。内源性抑郁在季节交替时更容易发作,一般要长期吃药。反应性抑郁,经治疗后,一般不容易再发作。有医生表示,典型抑郁症的一个表现是早起,看着大家都在睡觉,就会觉得痛苦,觉得自己连觉都睡不好,易冲动,甚至自杀。抑郁症患者的情绪是“晨重暮轻”,越是早上情绪越容易低落。 此外,抑郁容易识别的特点还包括情绪持续低落(如延续两周),无缘无故心情不好,兴趣、精力减退,浑身无力,觉得不想干活,觉得活着没有意思,有自杀观念。 抑郁症不难治,难在易忽略 抑郁的情绪很容易被忽略,这是抑郁成为隐形杀手的主要原因之一。有些抑郁的症状会以躯体不适的形式或全身转移性的不适感出现,患者会在综合医院做各种各样的检查,却没有意识到可能是心理问题。当家人、朋友在倾诉心情不好时,大多数人会觉得无所谓,只是一时的情绪问题,但如果没有及时调整,容易走上比较极端的方向。事实上,抑郁症的治疗效果是很好的,但因为存在盲区而导致不良后果。如果出现情绪低落持续2周等抑郁的症状,应尽快求医,寻求专业的疾病治疗。
 
            道路堵塞,交通会瘫痪;血管作为人体血液的运输通道,一旦堵了,也会瘫痪,可能出现器官缺血,引起各种不适,甚至危及生命。生活中,因血管堵塞导致猝死的事件频发。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养成以下良好习惯,避免给血管添堵。下面跟随运河边百科(www.yunhebian.com)了解一下吧! 血管不通 身体会“报警” 1、胸痛 有不少中老年患者恰恰是肩痛(以左肩、左手臂酸痛最为常见),以为肩周炎发作,其实是冠心病。如果出现类似情况,切莫只是贴上风湿膏了事,而应到医院进一步检查确诊。急性胸痛常见的重要心血管疾病主要包括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肺栓塞和主动脉夹层。 2、呼吸困难 由肺部疾病导致的呼吸困难最常见,如上呼吸道疾病、气管阻塞、肺泡膨胀障碍等,而心源性也较为常见,好发于心力衰竭患者。与其他疾病引起的呼吸困难不同,心源性患者在平卧时病情加重,而坐位或立位时减轻,多见于有心脏疾病史及体征的老年人,心电图或超声心动图检查,常有异常改变,X线检查可发现患者的心影扩大,肺门及其附近充血或兼有肺水肿的情况。 3、晕厥 晕厥都是由于心搏出量减少或脑血管暂时性闭塞引起,发作突然,意识丧失时间短,很快就可以恢复。心源性晕厥与一般的头晕头痛不一样。虽然患者在任何体位都可能产生晕厥,但是若在活动时发生晕厥,则要高度怀疑。主要伴随症状是面色苍白、呼吸困难,可能还有短暂的心悸。用力是较常见的诱因,比如有些老年人用力解大便,出现类似的情况,都提示我们患者可能存在心律失常或严重心肌缺血等。 4、水肿 心脏不好或肾不好,都容易引发水肿。心源性水肿的特点是首先出现于身体下垂部位,比如下肢特别是脚踝部,长期卧床的患者水肿首先出现于骶部。 5、打鼾 肥胖的朋友容易打鼾,而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等病的患者也经常打鼾。研究发现,长期打鼾的人罹患心脏病和中风的人数要比不打鼾和偶尔打鼾的人高出数倍,因此需要注意。现在我们也把打鼾看作是诊断心脏病的一个依据。 保持血管畅通应养成以下良好习惯 喝够水。机体缺水时,血液黏稠度会升高,血流阻力加大、流速变慢,形成血栓的风险增加,会间接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早上6~9点是心脑血管疾病突发的高峰期。因此,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及高危人群晨起后要及时补水,建议喝100毫升左右的温白开水;晚上睡前1小时也应补水,老人最好在床边常备一杯水,起夜或半夜口渴时可以喝一小口;白天若是因为温度高、运动等原因出汗,也应及时补水。 吃得佳。高油、高盐、高糖等重口味饮食,会使血液变得黏稠,加重血流负担。建议生活中注意饮食平衡,多吃果蔬,少吃油腻、刺激、辛辣的食物。大家平时可以常吃些天然的“化栓食物”,比如黑木耳、生姜、大蒜、洋葱、绿茶等。还可以多吃冬瓜、小白菜、海带、番茄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有助清理血管中的垃圾,降低血液黏稠度,避免血管腔狭窄,预防血栓形成。 血压稳。血压突然升高或降低,都会直接导致血栓形成和脱落。高血压患者要稳定血压,不要突然停药或擅自增减药量。 不熬夜。熬夜容易打乱生物钟,使机体分泌过多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从而使血流减慢、黏稠度增加。建议规律作息,每晚11点前睡觉。 少烟酒。烟酒是血管的克星,研究发现,吸烟酗酒会使血液的黏稠度比正常时升高8倍以上。远离烟酒是保证血管健康的关键。 心情好。笑能释放压力,保护血管内皮,让血液循环更顺畅。心情放松时,血压也会相对稳定。 多走路。运动能增强心功能,达到促进全身血液循环的目的,多走路就是不错的选择。走路能保持有氧代谢,增强心肺功能,防止血脂在血管壁堆积,避免血栓形成。建议每天快走30分钟,以身体发热或微微出汗为度。 三动作。长时间伏案工作,下肢血液循环会变差,日常上班族可多做三个动作。 动作一:踮脚。穿着平底鞋站好,将脚跟抬起,用脚尖支撑身体,约2秒后落下脚跟,站稳后继续将脚跟抬起,反复进行。每天做3次,每次5分钟。 动作二:绷脚尖。平躺或坐于床上,双腿平放,双膝自然伸展,缓缓勾起脚尖,尽力使脚尖朝向自己,至最大位置时保持5~10秒,再慢慢放下,休息片刻。慢慢绷起脚尖,尽力使脚尖朝下,至最大位置时保持5~10秒,再慢慢放下,休息片刻。两个动作反复进行,在不引起疼痛的前提下不限次数。 动作三:转手腕。两脚与肩同宽,或坐或站,上身正直,两手先侧平举,再慢慢立腕,可以是掌形,也可以是拳形,双手手腕同时由内向外转100下,再由外往内转100下,动作要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