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故事
杞人忧天的主旨

杞人忧天的主旨

“杞人忧天”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列子·天瑞》,这个成语本意指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常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杞人忧天的翻译: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下来、地会陷下去,自己无处依托,便食不下咽,寝不安席。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聚积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是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那人说:“天是气体,那日、月、星、辰就不会掉下来吗?”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只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有什么伤害。”那人又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大地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经过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才放下心来,消除了疑惑,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杞人忧天的主旨:杞人忧天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必要无根据的为某一件事情忧虑,人们生活中,也不要为不必要的烦恼扰乱情绪,要学会豁达开朗地对待生活的一切。

育儿知识 2024-02-14
孟母三迁的故事发生在哪

孟母三迁的故事发生在哪

孟母教子的影响特别深远,早在西汉时期韩婴的《韩诗外传》中,就用有关孟母的故事来解释诗义,刘向的《列女传》中,首次出现了“孟母”这个专用名词。随着孟母故事的广泛流传,封建统治者也竭力将其塑造成符合其需要的偶像。孟母三迁的故事发生地点:“孟母三迁”这个故事出自《孟子题词》,本典故中孟子的母亲的确是搬迁了三次,这三次住所分别是:所近于墓、近于市、近于屠、学宫之旁,明确的说,应该是邹县城北的马鞍山下,现属曲阜市;邹县城西庙户营、学宫之旁。孟母三迁的故事发生时间:孟子是战国时期鲁国人,生卒年为前372年至前289年,“孟母三迁”发生在孟子小时候,应该是前364至前362年。在孟子8岁到10岁左右。

育儿知识 2024-02-14
画蛇添足的故事

画蛇添足的故事

有一家人在祭完祖后,准备将祭祀用的一壶美酒赏给帮忙办事的人喝,这时有人建议让在场的每个人都在地上画一条蛇,谁画的快这壶酒就归谁喝,于是大家纷纷在地上画起蛇来,有个人画得非常快,一转眼就先画好了,他端起酒壶正准备要喝酒,回头看见别人还没有画好,就准备在他画的蛇上面画四只脚。当他在给蛇画脚的时候,另一个人已经画好了,那个人立马将酒壶从他手里夺过去并说到:“你见过蛇吗?蛇是没有脚的,你为什么要给它画上脚呢?所以第一个画好蛇的不是你,而是我了。”那个人说完就仰起头来,咕咚咕咚把酒喝了下去。

育儿知识 2024-02-12
对牛弹琴的故事

对牛弹琴的故事

古时候,有一位叫公明仪的音乐家,他弹琴非常好听。有一天,天气晴朗,他便带着琴来到郊外,看到远处有一头黄牛正在吃草。公明仪顿时来了兴致,他摆好琴,开始对着黄牛弹奏了起来。听到这么优美的曲子,黄牛却一点反应都没有,只管低头吃草。公明仪以为黄牛不喜欢听这首,于是,他又换了一首曲子弹奏。可黄牛还是低头吃草,不理他。公明仪将曲子换了一首又一首,黄牛还没有一点反应。最后,黄牛吃跑了竟然悠悠的走了。公明仪非常失望,垂头丧气的背着琴走了。 人们安慰他说:不是你弹的不好,而是你的曲子牛根本听不懂。 公明仪叹了叹气,无奈的回家了。

育儿知识 2024-02-12
后羿射日的故事

后羿射日的故事

传说古时候,天空曾有十个太阳,他们都是东方天帝的儿子。这十个太阳经常在最东边的东海洗澡。洗完澡后,让他们像小鸟那样栖息在一棵大树上。九个太阳栖息在长得较矮的树枝上,另一个太阳则栖息在树梢上。当黎明需要晨光来临时,栖息在树梢的太阳便坐着两轮车,穿越天空,照射人间,把光和热洒遍世界的每个角落。 十个太阳每天一换,轮流当值,秩序井然,天地万物一片和谐。人们在大地上生活得非常幸福和睦。可是,这样的日子过长了,这十个太阳就觉得无聊,他们想要一起周游天空,觉得肯定很有趣。于是,十个太阳像十个大火团,在天空中照射着大地,烧死了许多人和动物。这时,有个年轻英俊的英雄叫后羿,他是个神箭手。他看到人们生活在火难中,心中十分不忍,便暗下决心射掉那多余的九个太阳,帮助人们脱离苦海。于是,后羿翻山越岭,来到了东海边,后羿拉开了万斤力弓弩,搭上千斤重利箭,瞄准天上火辣辣的太阳,无一虚发,射掉了九个太阳。中了箭的九个太阳一个接一个地死去。他们的羽毛纷纷落在地上,他们的光和热一点一点地消失了。直到最后剩下一个太阳,他怕极了,就按照后羿的吩咐,老老实实地为大地和万物继续贡献光和热。从此,这个太阳每天从东方的海边升起,晚上从西边山上落下,温暖着人间,保持万物生存,人们安居乐业。

育儿知识 2024-02-12
丑小鸭的故事

丑小鸭的故事

从前有只鸭妈妈生了很多蛋,很快蛋里都生出了小鸭子,其中有一只小鸭子特别的难看,灰灰的,鸭妈妈和它的兄弟姐妹们都很讨厌它。小鸭子很沮丧离开了他们,在外面它被孩子们欺负,大家都说它丑。有一年冬天它看到很多天鹅向南飞去,丑小鸭心想:它们多美啊,可是我却这么丑。由于天气冷,丑小鸭被冻僵在结冰的河面上,到了第二年春天,天鹅们回来了,丑小鸭心想自己这么丑马上躲了起来,而一旁玩耍的孩子们却对着它欢呼,丑小鸭低头看着河面,发现自己的倒影竟是一只美丽的天鹅!

育儿知识 2024-02-12
花木兰的故事

花木兰的故事

北魏时期,北方游牧民族不断南下骚扰,北魏政权规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线。但是花木兰的父亲年事已高又体弱多病,无法上战场,家中弟弟年龄尚幼,所以,花木兰决定替父从军,他一面隐藏自己的身份,一面上阵杀敌,并且立下了赫赫战功。数十年后花木兰凯旋回家表明身份,皇帝念在她为国立下汗马功劳,赦免其欺君之罪,同时肯定了她的能力,要封她做官,花木兰以回家孝敬父母为由,婉言拒绝。花木兰因代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而流传千古,唐代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

育儿知识 2024-02-12
窦娥冤的故事

窦娥冤的故事

      窦娥从小死了母亲,她父亲窦天章是一位穷书生,因为上京赶考缺少盘缠,便把她卖给蔡婆婆家做童养媳。可到蔡家没两年,丈夫就生病死了,只剩下了窦娥和她婆婆两人相依为命。张驴儿企图霸占窦娥,见她不从便想毒死蔡婆以要挟窦娥,不料误毙其父。      张驴儿诬告窦娥杀人,官府严刑逼讯婆媳二人,窦娥为救蔡婆自认杀人,被判斩刑。窦娥在临刑之时指天为誓,死后发誓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以明己冤,接下来,楚州果真大旱了三年。所有人都相信窦娥的冤屈,为窦娥抱不平,直到窦娥的父亲窦天章在京城做官返乡,窦娥的冤案才得到昭雪,杀人凶手张驴儿被处以死刑,贪官知府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育儿知识 2024-02-12
女娲造人的故事

女娲造人的故事

      盘古开天辟地以后,天上有了太阳、月亮和星星,地上有了山川草木,甚至有了鸟兽虫鱼,却单单没有人类。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个神通广大的女神,叫做“女娲”。有一天,女娲走在这片苍茫的原野上,看看周围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独。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让它变得富有生气。      她一直走呀走呀,走得有些疲倦了,于是在一个池子旁边蹲下来。澄澈的池水照见了她的面容和身影:她笑,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笑;她皱皱眉头,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皱眉头。她猛然醒悟了,这天地之间不就是少了像自己一样的生物吗?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的生物来加入这个世界呢?      这样想着,她顺手从池边抓起一团黄泥,搀和了水,在手里揉捏着,揉捏成了一个娃娃样的小东西。她把这个小东西放到地面上。奇迹出现了,这个泥捏的小家伙,刚一接触到地面,马上就拥有了生命,并且一开口就喊:“妈妈!”接着就是一阵兴高采烈的跳跃和欢呼。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就给他取了一个名字,叫做人。      于是,她又继续用黄泥做了许多能说会走的可爱的小人儿。并且女娲还想出了一个高效率的造人方法,她从崖壁上拉下一根枯藤,伸入泥潭里,将水搅浑成浑黄的泥浆,向地面上这么一挥洒,泥点溅落的地方,就出现了许多小小的叫着跳着的小人儿,和先前用黄泥捏成的小人儿一模一样。用这种方法来进行工作,大地上不久就布满了人。      这时,女娲又在思考一个问题,人类终究是要死亡的,怎样才能让人类长久地生活在大地上呢。后来她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把那些小人儿分为男女,让男人和女人结合起来,叫他们自己去创造后代。这样,人类的种子就世世代代绵延下来,并且一天比一天在增多。

育儿知识 2024-02-12
狐狸和乌鸦的故事

狐狸和乌鸦的故事

      森林里有棵大树,树上住着乌鸦。树下有个洞,洞里住着一只狐狸。这一天,小狐狸洞中的食物都吃光了,便要外出觅食去。他来到一棵大树下,看见乌鸦正站在树枝上,嘴里叼着一块肉。狐狸馋的直流口水。他眼珠一转,对乌鸦说:“亲爱的乌鸦,您好吗?”乌鸦没有回答。      狐狸陪着笑脸说:“亲爱的乌鸦,您的孩子好吗?”乌鸦看了狐狸一眼,还是没有回答。对乌鸦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后,乌鸦还是无动于衷。狐狸左思右想,摇摇尾巴说:“亲爱的乌鸦,您的羽毛真漂亮,麻雀和您比起来,可就差得多了。您的嗓子真好,谁都爱听您唱歌,您就唱几句吧!”乌鸦听了狐狸的话,非常得意,心里美滋滋的就唱了起来。“哇”乌鸦刚一开口,肉就掉了下来。狐狸叼起肉,一溜烟跑掉了,只留下乌鸦在那里“歌唱”。

育儿知识 2024-02-12
嫦娥奔月的故事

嫦娥奔月的故事

      相传在远古的时候,天上突然出现了十个太阳,直晒得大地冒烟,老百姓实在无法生活下去了。有一个力大无比的英雄名叫后羿。后羿登上昆仑山顶,一口气射下九个太阳,留下了一个太阳。后羿为老百姓除了害,大伙儿都很敬重他。      后羿的妻子嫦娥,是个美丽善良的女子。她经常接济生活贫苦的乡亲,乡亲们都非常喜欢她。一天,昆仑山上的西王母送给后羿一丸仙药。据说,人吃了这种药,不但能长生不老,还可以升天成仙。可是,后羿不愿意离开嫦娥,就让她将仙药藏在百宝匣里。      八月十五这天清晨,后羿要带弟子出门去,弟子逢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晚上,逢蒙手提宝剑,威逼嫦娥把仙药交出来。嫦娥机智地与逢蒙周旋。逢蒙见嫦娥不肯交出仙药,就翻箱倒柜,四处搜寻。嫦娥干脆取出仙药,吞了下去。嫦娥吃了仙药,一直朝着月亮飞去。后羿外出回来,不见了妻子嫦娥。他焦急地冲出门外,只见皓月当空,圆圆的月亮上树影婆娑,一只玉兔在树下跳来跳去。妻子正站在一棵桂树旁深情地凝望着自己。

育儿知识 2024-02-12
农夫与蛇的故事寓意

农夫与蛇的故事寓意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赶集完回家的农夫在路边发现了一条冻僵了的蛇。他很可怜蛇,就把它放在怀里。当他身上的热气把蛇温暖以后,蛇很快苏醒了,露出了残忍的本性,给了农夫致命的伤害——咬了农夫一口。农夫临死之前说:“我竟然救了一条可怜的毒蛇,就应该受到这种报应啊!”农夫与蛇的故事寓意这个故事是说,做人一定要分清善恶,只能把援助之手伸向善良的人。对那些恶人即使仁至义尽,他们的本性也是不会改变的。新意善良的人们往往不能被人所理解,这个道理在今天这个社会同样适用。对于蛇的本性而言。冬季无论是路边还是洞穴里面因为温度的下降它们只能选择冬眠来暂缓生存的一段时期。农夫却不知道这个道理,所以蛇才咬了农夫,我们且不先理论这条蛇是有毒还是无毒,可以明确的一点就是。农夫本身也要负一半的责任!这个故事已经使很多人曲解了对于蛇的真正了解。其实现在的说法就是,善意不是博爱,需要理解才是王道。假如农夫把蛇放入树洞里面的话,我想这个寓言又将有另一层意义了。

育儿知识 2024-02-10
寒号鸟的故事寓意

寒号鸟的故事寓意

寒号鸟这篇课文讲了寒号鸟在天气晴朗的日子就睡觉或者外出玩耍,从不打算在冬季到来之前做窝,即使喜鹊多次劝告也当做耳旁风,得过且过。寒号鸟也不是没有想过做窝,但是总在拖延,很难改掉懒惰的毛病,它存在侥幸心理,没想到会在寒风来临之际却冻死在岩缝中。寒号鸟的故事寓意说明了凡事要做长远打算、要有远大理想、要脚踏实地做事的道理。告诫我们不该得过且过、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懒惰和拖延症会害死我们。感想读完寒号鸟这个故事,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幸福生活要靠勤劳的双手去创造,坐等的结果只有死路一条,除非有人愿意为你无条件付出。自己通过努力才能享受到幸福的成功和喜悦,要为以后生活做好打算。

育儿知识 2024-02-10
古希腊神话故事有哪些

古希腊神话故事有哪些

《古希腊神话故事》是2013年9月由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季若曦。该书再现了古希腊人的社会面貌和精神生活。古希腊神话故事有哪些有普罗米修斯盗取天火、神灵创造的人类时代、逃生大洪水、玩火自焚的法厄同、遭诱拐的欧罗巴、卡德摩斯屠龙建新城、渎神受惩的彭透斯、珀耳修斯英雄救美、工艺巨匠代达罗斯、伊翁寻亲历险记。普罗米修斯盗取天火简介普罗米修斯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个人物,他从太阳神阿波罗那里盗走火种送给人类,给人类带来了光明,是一位让人敬仰的神。他因此而受到宙斯的处罚,被绑在高加索山,每日忍受风吹日晒和鹫鹰啄食,但为了满足宙斯的条件,赫拉克勒斯把半人半马的肯陶洛斯族的喀戎作为替身留在悬崖上。虽然可以要求永生,但为了解救普罗米修斯,他甘愿献出自己的生命。最后,普罗米修斯终于获得了自由。

育儿知识 2024-02-10
丑小鸭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丑小鸭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丑小鸭》是丹麦作家安徒生创作的童话,这本书写了一只天鹅蛋在鸭群中破壳后,因相貌怪异,让同类鄙弃,历经千辛万苦、重重磨难之后长成了白天鹅。丑小鸭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当人身处逆境时,不能消沉,不能自卑,要勇于奋斗,才有可能改变自己的处境,只要我们大家敢于磨练自己,勤奋学习,长大以后定都会成为一只美丽的白天鹅。主题作品揭示西方社会的歧视和偏见,而且,这种对“丑小鸭”的种种歧视和欺凌是不公的,因为他原本是一只天鹅。它反映了某些所谓高尚者的虚荣和冷漠,有着深刻的社会性主题,丑小鸭所遭受的种种歧视、欺凌确实是不公平的。他仅仅因为“太庞大”、“太特别”,而被认为是“丑得厉害“。鸭子们“看不惯他”,赶他,啄他,说:“你这个丑妖怪,但愿猫儿把你抓去才好!”小鸡们也学着鸭子的样儿打他,那个喂鸡鸭的女佣人也是个惯于落井下石的势利眼,常常“用脚踢他”。甚至连猎人的猎狗也不屑把他抓走。鸭妈妈原来把他视为“亲生的孩子”,甚至还夸过他“蛮漂亮”、“挺可爱”呢,但是她受了大家的影响,见风使舵,最后也冷冷地说:“我希望你走远些!”于是,丑小鸭成了一个可怜的弃儿,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儿,处处挨啄,被排挤、被讪笑……

育儿知识 2024-02-10
长恨歌讲的是什么故事

长恨歌讲的是什么故事

《长恨歌》是我国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长篇叙事诗。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颂,赞不绝口。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时作者三十五岁,任周至县尉。同年十月,和友人到仙游寺游玩。无意中谈到了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故事,大家都很感叹。长恨歌讲的是什么故事《长恨歌》所讲述的是李隆基、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堪称历代帝王爱情故事中的经典。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创作背景唐宪宗元和元年(806),白居易任盩厔(今西安市周至县)县尉。一日,与友人陈鸿、王质夫到马嵬驿附近的仙游寺游览,谈及李隆基与杨贵妃事。王质夫认为,像这样突出的事情,如无大手笔加工润色,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没。他鼓励白居易:“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何如?”于是,白居易写下了这首长诗。因为长诗的最后两句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所以他们就称这首诗叫《长恨歌》。陈鸿同时写了一篇传奇小说《长恨歌传》。

育儿知识 2024-02-10
<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