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节气
后视镜不沾雨水的方法,雨水节气养生方法有哪些呢?

后视镜不沾雨水的方法,雨水节气养生方法有哪些呢?

雨水节气养生:防“倒春寒” 春捂需得当后视镜不沾雨水的方法。 雨水节气是最容易出现“倒春寒”的节气,因为这个时期的降雨会引起气温的骤然下降,尤其对老年人和小孩的身体健康威胁较大,如老年人的血压会明显升高,容易诱发心脏病、心肌梗塞等;小孩则容易因气温的改变而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导致感冒和发烧。 预防“倒春寒”首先想到春捂,但是春捂也要捂的“捂”要恰到好处,否则反而不利健康。不要急着只穿单衣,但也不能被厚厚的棉衣一直捂着,以防捂过头使人上火、血压升高。雨水节气养生一般日平均气温在10℃以下就需要捂,得知冷空气即将到来,就提前一两天先增添衣物捂起来。雨水节气养生具体的春捂原则是注意“下厚上薄”,捂的重点在于背、腹、足底。 雨水节气养生:预防“春病“情绪舒宽。 雨水节气后,气候寒温不定,这种变化无常的天气,除易导致外感病的发生,还极易引起人们的情绪波动,形成心神不安、烦躁易怒、失眠多梦,进而影响身心健康,同时还是高血压、心脏病、哮喘等病反复发作的诱发因素。所以雨水节气养生春季养肝气升发,忌怒,忌郁,有不开心要及时沟通或排解,不要委屈或者抱怨。

资讯百科 2022-01-17
芒种节气,二十四节气之一的芒种如何养生?

芒种节气,二十四节气之一的芒种如何养生?

芒种是个很美好的节气芒种节气,人生最幸福的煎熬叫等待。芒种也叫“忙种”,是农事最为繁忙的节气,预示着播种希望,收获喜悦。 芒种节气开始,我国很多地方就进入了雨季,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梅雨季节,近日来北方也开始了持续的降水。气温走低,空气闷热。 所以,芒种节气一个养生的关键——防湿。中医认为,湿邪是六淫之一,会损伤人体阳气,湿邪困脾,会使人食欲减退,腹胀。所以应该注意保护脾胃,远离湿邪。饮食上少吃油腻,以温食为主,不可贪凉。 另外,芒种节气,高温+潮湿的天气易使传染病高发,日常饮食和生活习惯应加强清洁和卫生,室内多开窗通风。 夏季天气炎热,人体维生素和蛋白质的代谢速度加快,日常饮食应多注意摄取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比如鱼肉、蛋奶等;维生素则可多吃西红柿、西瓜、杨梅等维生素C丰富的果蔬。 辽沈名医头条号,用心和您聊健康! 节气“芒种″是否含区域性? 谢谢邀请! 芒种,顾名思义是夏收夏播的最忙时节。它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时间点在公历每年6月6日前后。 目前我国“二十四节气”是按“定气法”划分的。即每一个节气分别对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行15°所在的位置;它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15°为一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 所以,“二十四节气”中每一个节气表达的是特定时间点,它只是划分时间的符号,就跟闹钟上1、2、3、4…一样。这样看来,二十四节气显然是没有区域性的,否则有区域性,不同区域,时点不同,那怎么计时呢 ?可不能学爱因斯坦“时缩尺短”啊。因此,芒种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没有区域性。 但是 “二十四节气”作为农历辅法,不仅用于计时,也用于指导农业生产。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各地气候并不完全相同。芒种时,对于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都进入了一年中收割播种的最忙季节。但是对于青藏高原、黑龙江最北部的一些地区,还没有真正进入夏季。从农事上看,这些地区并没有真正进入“芒种”。但我们不能据此就认为芒种有区域性。何为历法?法者,规定也。 谢谢大家评阅!

资讯百科 2022-01-08
一九二九三九顺口溜,24节气的顺口溜是什么?

一九二九三九顺口溜,24节气的顺口溜是什么?

二十四节有节气歌,也可叫顺口溜,有唱四句的,有顺八句的一九二九三九顺口溜: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这四句就概括包含了二十四节气。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只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后四句是解释说明节气在阳历中特点的。节气在阳历里,每月有一节一气不会变更,相比对照日期最多只差一两天,不会差远。从上半年看,节不过每月6号,气不过21号,从下半年看,节不过每月8号,气不过23号,很有规律的。节气是从阳历来的,所以从阳历来看很有规律,不是从阴历来,所以从阴历看,就没那么有头绪,差别很大。 我国很早就使用阴阳合历的农历,发明创造了二十四节气。我国夏朝就有夏历,就开始使用了节气。有人认为阳历是外国传入的,说法不正确。现在国际公认使用的公历,是从阳历改造过来的,我国是最早使用阳历国家之一,我国过去既用阴历,又用阳历,使用的农历就是阴阳合历。还发明了用干支纪年月日时,创造了干支历。 二十四节气是农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的祖先长期观察总结天文、气象与农业之间相互关系而创造出来的,它反映的太阳回归年的特点,太阳运行变化的规律,一年春夏秋冬四季的冷热寒暑变化的特点。

资讯百科 2022-01-07
春分的来历,春分节气传统的习俗有哪些?

春分的来历,春分节气传统的习俗有哪些?

一春分的来历、春分的来历 春分,又称为“日中”、“仲春之月”,在每年的3月21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0°时交节,春分的农历日期不固定。这天昼夜长短平均,正当春季九十日之半,故称“春分”。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春分是个比较重要的节气,这一天阳光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昼夜平分,其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北移,开始昼长夜短。它不仅有天文学上的意义,也有比较明显的气候特征,春分时节,我国除青藏高原、东北、西北和华北北部地区外都进入明媚的春天,在幅员辽阔的大地上,杨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香。 中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便是说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发出闪电。 二、关于春分的趣味民俗 1、竖蛋 “春分到,蛋儿俏”,在每年的春分这一天,世界各地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竖蛋”试验。其玩法简单易行且富有趣味。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 2、吃春菜 这是岭南风俗:昔日四邑(现在加上鹤山为五邑)的开平苍城镇的谢姓,有个不成节的习俗,叫做“春分吃春菜”。“春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春碧蒿”。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春菜。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采回的春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有顺口溜道:“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春,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3、送春牛 春分时常有挨家挨户送春牛图者。其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春牛图”。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主要说些春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见啥说啥,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押韵动听。俗称“说春”,说春人便叫“春官”。 4、粘麻雀嘴 春分这一天农民都按习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汤圆,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圆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麻雀嘴,免得麻雀来了糟蹋庄稼。 5、春祭 二月春分,开始扫墓祭祖,也叫春祭。扫墓前先要在祠堂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杀猪、宰羊,请鼓手吹奏,由礼生念祭文,带引行三献礼。春分扫墓开始时,首先扫祭开基祖和远祖坟墓,全族和全村都要出动,规模很大,队伍往往达几百甚至上千人。开基祖和远祖墓扫完之后,然后分房扫祭各房祖先坟墓,最后各家扫祭家庭私墓。大部分客家地区春季祭祖扫墓,都从春分或更早一些时候开始,最迟到清明时节扫完。 春分到了,春分有什么说法? 春社节 古人春天祭祀社神(土地神)以祈求丰收的日子。一般为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约在春分前后。宋陈元靓《岁时广记-二社日》:“《统天万年历》曰:立春后五戊为春社,立秋后五戊为秋社。”汉代以前只有春社而无秋社,汉代以后始有春秋二社。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社日,四邻并结综会社牲醪,为屋于树下,先祭神,然后飨其胙。”社日兼有祭神和乡邻聚宴飲的性质,在古代受到人们的重视,古书中亦屡见记载。唐代王驾《社日》诗:“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资讯百科 2021-12-10
白露节气适合吃什么食物

白露节气适合吃什么食物

番薯、花菜、百合、莲藕、南瓜、菱角、茭白、芋头等。白露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表示孟秋的结束,仲秋的开始,有收清露、酿五谷酒、饮白露茶、吃番薯等习俗。 白露节气适合吃什么食物 白露节气代表着气温由热转凉,自然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成熟,是我国各地大忙时节,开始收获谷子、高梁、大豆、玉米、水稻等农作物。 菱角,又名腰菱、水栗等,是一年生草本水生植物,可以蒸熟后食用,也可以用来熬粥。 白露节气在每年公历的9月7日-9日,是反映自然界寒气增长的重要节气,从白露开始,天气逐渐转凉,昼夜温差大。

生活妙招 2021-11-08
节气门清洗有必要吗,定期清洗节气门有必要吗?

节气门清洗有必要吗,定期清洗节气门有必要吗?

清洗节气门是有必要的,定期清洗也是允许的,但是过于频繁就没必要了!简单地说就是分车型、看症状节气门清洗有必要吗。 很多人买车以后,对汽车知识了解有限,到了4s,经过售后代表一忽悠、一吓唬,再加上清洗节气门也不贵,于是往往就洗了,实际上清洗节气门并没有什么坏处,过于频繁是没必要的。 节气门是什么?对于电喷车来说,节气门就是个电子控制的翻板,是一个控制进气量的“阀门”,通过踩下加速踏板的角度控制翻板翻转,翻转角度越大,进气量越大,再通过空气流量传感器检测进气量的大小,然后ECU再根据检测到的进气量控制喷油量,保持正确的空燃比在14.7:1,控制燃烧工况。 节气门为什么会脏?由于发动机燃烧室和曲轴箱之间的密封只能靠几道活塞环进行隔离,燃烧室的高温高压气体不可避免的会进入到曲轴箱,为了防止废气污染机油缩短机油寿命,现代的发动机普遍通过曲轴强制通风程序平衡曲轴箱的压力,排出废气,在这个过程中,会把一部分高温曲轴蒸汽排出,这部分机油蒸汽虽然会通过油气分离器进行分离,但是,受限于油气分离器等我分离效果,仍然会有一部分机油会混合在废气中进入到进气歧管重新参与燃烧,而高温的废气遇到低温的进气歧管,遇到低温的节气门翻板,就会和空气中的灰尘结合在一起,凝结在节气门翻板背部,形成油泥,这就是节气门会脏的主要原因。 节气门设计有一定的自动补偿能力节气门变脏以后,会影响进气量,为了使进气量不受影响,需要用电脑控制节气门开度角大一些,维持进气量不变,但是,当节气门过脏以后,通过增大开度角已经无法继续维持进气量了,此时进气量就会受到影响。 节气门过脏以后对于发动机来说有哪些影响?当节气门脏度超过节气门调节能力以后,发动机进气量会变小,混合气会变浓,此时就会导致冷车启动困难、怠速抖动、低速顿挫、起步熄火、油耗增大的现象。因此,一般情况下,当汽车发现这些症状,首先应该考虑节气门是否长时间没有进行清洗。 清洗节气门的策略:一般来说,正常的节气门清洗周期在4-6万公里为宜,很多4s要求2万清洗一次这就是明晃晃的抢钱,可以不予理会。清洗节气门不是什么高级技术,在一般修理厂只需要20元就可以搞定。一般如果有检测仪器的话,可以读取出当前节气门开度加以判断。 我个人的建议是6万清洗一次也可以,实际上自己也可以简单的判断一下汽车节气门是否需要清洗,具体判断方法: 怠速踩住刹车,挂D档,如果发现有明显抖动,说明需要清洗节气门了。 清洗节气门的方法:推荐拆下清洗,很多免拆清洗效果很差,拆节气门很简单,松开进气管,拔下节气门插头,用扳手拆下即可,然后利用节气门清洗剂进行清洗,最后再复原安装。 清洗节气门后一定要进行参数复位:节气门清洗以后,行车电脑中并不知道你已经清洗了,如果仍然按照节气门脏时控制开度,就会导致进气量过大,混合气过稀,出现发动机无法启动、着不住火的情况,此时需要利用维修电脑消除故障码,如果没有电脑,可以断开汽车电瓶负极20″,然后再接上,此时就可以使节气门参数复位,缺点是有可能会导致汽车电脑的时间丢失。 清洗节气门和喷油嘴有什么必要? 燃油系统清洗,主要原因是受电喷发动机控制特性的因素,造成的技术原理是汽缸每次工作的时候都是先喷油再点火,当我们熄灭发动机的一瞬间点火被马上切断,但是这次工作循环所喷出的汽油却无法被回收,只能贴附在进气门和燃烧室壁上,汽油很容易挥发,但汽油中的蜡和胶质物却留了下来,长此以往汽油中的蜡和胶质物越积越厚,反复受热后变硬就形成了积碳。   如果发动机工况不良,如烧机油或是加注的汽油质量低劣、杂质较多,那么气门积碳就更严重且形成的速度也更快。   其次,定期需要清洗喷油嘴的另一个因素是目前喷油嘴的结构,目前车辆喷油嘴已从之前1~2孔发展到12~16孔,是为了更好地控制燃油和空气的混合比,提高燃油效率、减少排放,所以对电喷车喷油嘴的精密程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也导致了燃油中胶质、蜡质、杂质等更加容易堵塞喷油嘴。   因此,对于电控发动机清洗喷油嘴和进气系统是目前定期养护项目,而对于喷油嘴清洗好处,如尾气排放合格、燃油经济性及有利于三元催化器使用寿命、动力性、怠速值温度、冷车的良好启动等。

资讯百科 2021-11-08
白露节气到了如何养生 白露节气从三个方面来养生

白露节气到了如何养生 白露节气从三个方面来养生

  今天是白露节气,这个节气到了之后秋意就会变得更浓了,气温也会开始下降。为了让身体更好地适应秋季的天气,需要做好保健措施才行。那么白露节气到了如何养生呢?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建议女人们花点时间来看看白露节气养生方法。   白露节气到了如何养生   一、运动方面   白露节气到了之后,天气会变凉,此时很容易导致一些疾病复发,比如说过敏性鼻炎、哮喘、慢性咽炎等。这些呼吸系统疾病,需要好好预防一下。建议患有这些疾病的女人们,应该花点时间运动,通过运动提高身体素质,预防疾病发作,同时也有助缓解病情。不想外出运动的话,可以在家里练习瑜伽、做健美操,或者买个跑步机在家里跑步,锻炼身体的效果是一样的。   二、穿衣方面   白露节气到了天气会变冷,建议大病初愈、来月经、刚刚流产、月子期等人群要注意保暖身体。不能一味地坚持其秋冻的养生原则,因为这些人身体非常虚弱,此时不保暖避寒的话,寒气一旦入侵身体,只会导致身体越来越差。对此,建议女人们外出的时候,要记得早晚及时添加衣,避免着凉。尤其是脚部不能受凉,需要及时患上可以包住脚面的布鞋或者皮鞋。   三、饮食方面   想要养生是绝对不能忽略饮食的,因为人需要通过饮食补充养分。白露节气到了之后,虽然气温有所下降,但是秋燥已经存在,导致女人们出现口干、咽干、鼻干等不适。为了改善这些秋燥带来的不适症状,建议饮食方面要坚持食用滋阴润燥的食物,而且要多喝开水和汤水,帮助补充水分,滋养体内的阴液。比如说多炖他些雪梨汤、百合汤等食用。如果食用药膳赶走秋燥的话,要注意适当进补,以免滋补过度。 » 白露节气到了如何养生 白露节气从三个方面来养生

生活妙招 2021-11-07
春天的六个节气

春天的六个节气

春天的六个节气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和谷雨。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雨水则是降雨开始,雨量渐增。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春分表示昼夜平分。清明表示天气晴朗,草木繁茂。而谷雨指的是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春天的六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蕴含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它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古人根据北斗七星在夜空中的指向,指导农业生产不误时节。 西汉武帝时期将“二十四节气”纳入《太初历》作为指导农事的历法补充,采用圭表测影法在黄河流域测定节气。 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是来自三百多年前订立的依据太阳黄阳度数划分。在历史发展中"二十四节气"被列入农历,成为农历的一个重要部分。

生活妙招 2021-11-06
24个节气有哪些

24个节气有哪些

24个节气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24个节气有哪些 二十四节气是历法中表示自然节律的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每个节气都有其独特含义。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农耕生产的时节体系,更包含着丰富民俗事象的民俗系统,蕴含着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

生活妙招 2021-11-06
立秋节气的寓意和传统

立秋节气的寓意和传统

立秋节气代表着秋天的开始,自然界的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索成熟,是丰收的季节,也意味着降水、湿度等趋于下降或减少。立秋节气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贴秋膘”、“咬秋”等习俗。 立秋节气的寓意和传统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 立秋虽然预示着秋天的到来,但是因为受到“秋老虎”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还在暑热时段,尚未出暑。 在我国,酷热与凉爽的分水岭不是在立秋节气,真正有凉意一般要到白露节气之后。

生活妙招 2021-11-06
立秋节气的含义是什么意思

立秋节气的含义是什么意思

立秋的含义是: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就要来临。不过由于中国各地的地理位置都不一样,不可能在这一天同时进入秋天。立秋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但并不代表酷热天气的结束,直到处暑,暑气才会逐渐散去。 立秋的习俗有哪些 北京民间在立秋后有“贴秋膘”一说,意思是用吃炖肉的方式,将夏天身上掉的肉补回来。 晒秋是一种传统的农俗现象,立秋时期将农作物进行挂晒,可以得到更好地保存。 秋社是古代秋季祭祀土神的日子,始于汉代,每到播种或者丰收的季节,农民们都要祭祀土地神。

生活妙招 2021-11-06
虫声新透绿窗纱是哪个节气

虫声新透绿窗纱是哪个节气

虫声新透绿窗纱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惊蛰。惊蛰,又名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于公历3月5-6日交节,惊蛰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的现象。 虫声新透绿窗纱是哪个节气 惊蛰时节,春气萌动,大自然有了新的活力。所谓“春雷惊百虫”,是指惊蛰时节,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越冬的蛰虫。 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描述已是进入仲春,桃花红、梨花白,黄莺鸣叫、燕飞来的时节。 惊蛰时节正是大好的“九九”艳阳天,气温回升,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是万物生长的好时光。

生活妙招 2021-11-06
立秋节气养生知识

立秋节气养生知识

立秋节气的养生小建议:一、多喝热水,注意温度转变,小心着凉,立秋后气温可能会不规律的转凉又转热,多看天气预报注意穿衣服。二、立秋时天气逐渐干燥,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人的胃口,可能会不自觉的影响人的饮食习惯,建议膳食合理搭配,不要偏食。 立秋节气养生知识 立秋后运动建议在傍晚比较好,一般昼夜温差会变大,可能部分地区会出现早晨中午炎热,晚上很冷的情况,傍晚的温度不冷不热一般比较适合运动。 节气变化的时候,一般气温和环境的变化会比较明显,对人的影响也比较大,保持规律生活和合理膳食一般就是好的养生。

生活妙招 2021-11-06
立秋节气时令菜谱

立秋节气时令菜谱

立秋节气时令菜谱:沙参玉竹老鸭汤、糖醋小排骨、家常蒸茄子、油菜烧豆腐、粉蒸肉、香菇烧丝瓜、醋椒鱼、黄精煨肘、生地粥、百合杏仁红小豆粥、黄芪山药粥、冰糖炖雪梨汤等。立秋节气适合食用百合、莲子、山药、藕、平菇、西红柿等食品。 立秋节气时令菜谱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于每年公历8月7-9日交节。 立秋不代表酷热天气结束,立秋还在暑热时段,尚未出暑,秋季第二个节气(即处暑)才出暑,初秋期间天气仍然很热。 进入秋季后,由夏季的多雨湿热向秋季的少雨干燥气候过渡,因此立秋最好吃滋润多汁的食品。

生活妙招 2021-11-06
立秋节气的特点和风俗

立秋节气的特点和风俗

特点:降雨、风暴、湿度等趋于下降或者减少,风俗有:晒秋节、秋忙会、贴秋膘、立秋节、祭祀土地神、吃西瓜、四季豆尝新、奠祖、陈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饮等。 立秋节气的特点和风俗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秋季的第一个节气,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立秋对农民尤为重要,立秋前后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仍然较高,各种农作物生长旺盛。 立秋可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自然界的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索成熟。

生活妙招 2021-11-06
清明节气饮食养生

清明节气饮食养生

指导专家: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中医科 刘嘉芬 主治医师 每年的4月5日前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清明,即天清地明,也就是说到了这个节气天气转暖,风和日丽,气清景明,万物皆显,生机勃勃。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是春耕的好季节。清明是一个节气,原本不是一个节日,作为节日是在唐朝形成的,唐代宗李豫将寒食节并入了清明节。寒食节是什么节?它的由来起始于春秋战国时代,传说是纪念晋国大夫介子推的节日。介子推随晋公子重耳(晋文公)流亡19年,备受艰辛,粮食耗尽时,介子推割下自己的大腿肉给重耳充饥,重耳备受感动,但重耳返国主政后,子推拒绝与言禄之人同位,携母隐归山林。晋文公求贤不得,放火焚山,逼其出山,结果子推死于柳树之下。为纪念介子推,设立了寒食节。清明节有哪些传统的活动项目呢?清明节前后扫墓祭祖是中华民族的孝道的集中体现,从扫墓祭祖、到植树、踏青,到唐代时达到顶峰,拔河、踢球、荡秋千、放风筝等都是清明的活动内容。古人认为放风筝不仅仅是一种游戏,也是一种祈求放走秽气的习俗。中医怎么看待呢?清明节已到暮春,春天对应五脏属于肝,属于木,这时肝气旺盛,应适当给予疏肝,以免肝气郁滞肝阳上亢。放风筝通过跑动,舒筋活络,肝气条达,心情愉悦,顺应天时人和,少生病,秽气则消。因此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符合中医养生理念的。那在饮食上,我们需要注意些什么呢?1、首先我们来看看清明传统的应季食物,青团。有人评价它为最能代表春天的食物,南北方各省均有差异,江南地区盛行。我们广东的青团,应该就类似客家人的青粄,多采用艾叶加入糯米粉中,包裹各种馅料,口感细腻绵长。也有加入麻叶、鸡矢藤等草药的。艾叶,功效温经散寒止痛;糯米,入脾胃经,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所以青团的组合非常适合一些脾胃虚寒、腹泻的人员使用。但如果脾胃运化功能比较差,痰湿明显的,经常感觉腹胀、纳差这一类病人,尽量少吃。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很疑惑,糯米到底是养胃还是伤胃?这个要从糯米的分子结构说起。不管糯米还是大米小米,主要成分都是淀粉,淀粉有两种构成方式,一个是直链淀粉,一个是支链淀粉。两种类型淀粉在各类食物中含量不同,普通大米有70-75%左右的支链,但糯米几乎全部都是支链淀粉。淀粉糊化需要温度,直链含量越高,需要温度越高,因此糯米在较低温度即可糊化,容易吸收,所以说它养胃。但为什么吃多了会难受呢?因为支链淀粉黏性比较大,经过烹煮后质地更紧密,同样体积大小的糯米含量远比大米高。一句话总结就是,不知不觉吃多了!因此青团美味,也不可贪吃哦。因此胃肠功能差的,建议食用刚煮好的、热的、少油少糖的。胃肠功能好的,就自己把控吧。吃了又怕消化不良,怎么办?可以试一下陈皮麦芽水,或者就在大麦茶里直接加陈皮来泡服也是可以的。2、少吃发物,这个时节到了暮春,春夏交际,此时肝气旺盛,所谓过犹不及,如果再食用发物,动风生痰,容易造成肝气乘脾,损伤脾胃运化功能。发物有哪些呢:竹笋、公鸡肉、鹅肉、羊肉等。3、食用柔肝益肺的食物,比如淡菜、荠菜、菠菜、白菜干等。菠菜味甘辛,性凉,具有平肝养血的功效。4、广东气候潮湿,这个时候开始雨水增多,因此祛湿的食材也可以日常添加。比如黄豆、扁豆、眉豆、薏苡仁、芡实、赤小豆等。 // 推荐陈皮薏苡仁水鸭汤。或者陈皮焗水鸭,使用大量陈皮还有部分祛湿芳香类中草药,比如豆蔻、草果一类,口感清爽开胃,适合重口味的你。为什么选择水鸭?鸭肉归脾胃经,味甘性凉,和胃消食,补益气阴,加上健脾化湿类中药,这个搭配健脾开胃不伤阴。不喜欢吃鸭怎么办,五指毛桃煲鸡汤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通讯员:林惠芳)

疾病调理 2021-08-27
<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