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蜗牛
蜗牛有牙齿吗?有多少颗?

蜗牛有牙齿吗?有多少颗?

蜗牛有牙齿,一只蜗牛有2万多颗牙齿。蜗牛是牙齿最多的动物,但它们的牙齿并不是“立体牙”,蜗牛的一生中,微小的牙齿会慢慢磨损钝化,而后被更锋利的新牙取代。 蜗牛有牙齿吗?有多少颗? 蜗牛为陆生贝壳类软体动物,是陆地上最常见的软体动物,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 蜗牛喜欢在阴暗潮湿、疏松多腐殖质的环境中生活,昼伏夜出,最怕阳光直射,对环境反应敏感。 从遥远的年代开始,蜗牛就已经生活在地球上,蜗牛种类很多,仅我国便有数千种,其食用和药用历史也已经有二千多年。

生活妙招 2021-11-06
蜗牛吃什么?喝什么,怎么养?

蜗牛吃什么?喝什么,怎么养?

蜗牛喜欢潮湿的环境,养殖蜗牛可以将蜗牛放置在玻璃缸内,或者背风的空地,每天喂食一次,喷水1至2次,不用特意喂水,保持湿润的环境即可,幼蜗牛以腐败的植物为食,成年蜗牛可以喂食植物的根、茎、叶等。 蜗牛吃什么?喝什么,怎么养? 如果有条件,可以在喂养蜗牛的箱子或者玻璃缸内铺上一层腐殖土,再放上植物的叶子、菜叶即可。 蜗牛食用的绿色植物里面或多或少都含有汁液,所以不用额外喂食水分,只需喷水保持适度的湿润即可,此外,温度也不宜过低。 养殖蜗牛除了要注意食物、环境等因素以外,还要注意预防鸡、鸭、麻雀、鸽子、老鼠等天敌的危害。

生活妙招 2021-11-06
蜗牛养久了会认主人吗

蜗牛养久了会认主人吗

并不会。因为蜗牛的智商非常低,而且看不见也听不到,只能通过触角来感知事物,所以它并不会认主人,但主人养久了后,蜗牛反而会条件反射的接受主人的喂养。 蜗牛养久了会认主人吗 蜗牛的食性很杂,喜欢吃的食物主要以蔬菜叶、瓜果皮为主。 蜗牛适宜生活在阴暗潮湿、疏松多腐殖质的环境中,太干燥反而会使蜗牛干死。 蜗牛怕光和怕盐,所以在饲养时得注意不要让它晒到太阳或给它吃含有盐分的食物。

生活妙招 2021-11-06
非洲巨大蜗牛,危险指数爆表

非洲巨大蜗牛,危险指数爆表

非洲巨大蜗牛,危险指数爆表 在中国吃客吵闹着要帮别国消灭小龙虾、牛蛙和大闸蟹的时候,大家是否知道,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遭受外来生物入侵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目前,入侵我国的物种已达到529种,常见的有水葫芦(凤眼莲)、紫茎泽兰、非洲大蜗牛和巴西龟等,它们对我们本土的动植物都产生了极大的威胁,有些还会传播病菌,损害人体健康。 非洲蜗牛简介 非洲大蜗牛原产非洲,成体壳长一般为7~8厘米,最大则可长到超过20厘米。 食物包括农作物、林木、果树、蔬菜、花卉等植物,饥饿时也取食纸张和同伴尸体,甚至能啃食和消化水泥,可危害500多种作物。 非洲大蜗牛原产地为非洲东部,但已经广泛分布于亚洲、太平洋、印度洋和美洲等地的湿热地区。在中国,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台湾等地。 非洲大蜗牛的习性 非洲大蜗牛喜好潮湿的环境。生活环境为陆地,主要栖息于菜地、农田、果园、公园、橡胶园里、杂草丛生、树木葱郁、农作物繁茂阴暗潮湿的环境以及腐殖质的土壤里、枯草堆、洞穴中以及树枝落叶和石块下。 非洲大蜗牛入侵案例 1、入侵福州 2014年7月,中国福州市民曹女士在铜盘路附近,看见一只“巨型蜗牛”。经专家鉴定,这是“非洲大蜗牛”,是中国首批公布的有害外来入侵物种。 这种蜗牛破坏力很强,会危害500多种作物,甚至连水泥都能吃。而且,这种蜗牛会传播结核病和嗜酸性脑膜炎,所以不能用手接触,更不能吃。 2、广西南宁 2013年9月20日,南宁市郊出现非洲大蜗牛,繁殖力极强。非洲大蜗牛虽然繁殖速度极快,但在广西有天敌,而且可以用农药灭杀,因此,没有造成大规模的爆发。

世界奇观 2015-11-09 14:37:08  
蜗牛的功效与作用 蜗牛的药用价值

蜗牛的功效与作用 蜗牛的药用价值

蜗牛平时大家肯定都见过,它多出现在一些树叶或者山野之中,是一种不起眼的小动物,但是就种小动物却可以入药,而且药用价值特别高,能治疗多种疾病,今天我就专门为大家说说蜗牛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让大家能蜗牛的药用价值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蜗牛的功效与作用 蜗牛药用价值 1、蜗牛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和镇惊消肿是蜗牛的主要功效,它能消渴也能治疗人类的惊痫和小儿脐风以及丹毒和痔疮以及脱肛等多种常见病,治疗十分明显。除此以外蜗牛还能外用,外用时对蜈蚣咬伤治部功效明显。 2、蜗牛能利尿 蜗牛对人类的小便不通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利尿功效十分明显,平时需要时可以把蜗牛研成细末,加入少量的麝香,调匀以后直接贴附在肚脐的下方,先将手轻轻按摩,能让小便不通的症状很快好转。 3、蜗牛能消肿解毒 消肿解毒是蜗牛最重要的药用价值之一,它对人类的无名肿毒有良好治疗作用,在治疗时可以把新鲜的蜗牛一两和新鲜的观齿苋一两,加入陈石灰一两,把它们一起捣碎,制成泥状直接外敷在患处,每天换药一次,能让肿痛的症状明显减轻。 

中药知识 2017-08-04 20:41:03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