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不合格零食危害儿童健康的例子屡屡见诸报端:2007年,云南昭通市乐红村小学的4名小学生,因食用油炸干吃方便面中毒身亡;2009年3月,安徽巢湖市无为县希望小学一名六年级学生,因食用零食“大刀肉”中毒身亡;2009年9月,哈尔滨市双城市第七小学的三名学生因食用零食“兰州小辣卷”,出现呕吐、抽搐症状。上海媒体也报道,当地有孩子因为食用添加剂过量的零食,从而导致肾衰竭。 不合格食品中,七成是零食 28岁的张蔓(化名)在北京朝阳区国贸附近工作,她的办公桌抽屉里装满各种零食,随身带的背包里也会塞上几小袋。张蔓告诉记者,这些零食有的是从超市买的,有的是和同事朋友一起从网站上订的。“我们办公室里几乎人人都备着零食,像香辣的肉干、咸的豆腐干、薯片、甜的果脯都很受欢迎。有的人一次买很多,还拿回家给孩子吃。” 生活中的“零食族”大部分是孩子和中青年女性,买零食通常首先考虑是否好吃,却很少关注质量和卫生问题。对此,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姜微波表示,他领导的课题组曾对北京食品安全办2008年1—7月抽检食品进行过分析统计,结果发现,150多个安全指标不合格的批次中,近七成是零食。 记者对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2009年10月—2010年1月的食品抽查结果进行统计发现,几乎每周公布的不合格食品“黑榜”中都有零食,主要包括:各种话梅、杏肉、地瓜干、菠萝干、瓜子、牛肉干、鱿鱼丝、海苔、风味肠等。 零食暗藏五大隐患 为何不合格食品中零食占的比重如此大呢?姜微波认为,主要有三点原因,一是现在市面上的休闲食品种类繁多,为了追求口感味道、突出外表色泽,容易出现添加剂超标或非法添加等问题。二是零食行业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既有工厂加工,也有街边小作坊生产,这使得一些零食行业缺少生产标准。相关部门在制订监管标准时,不可能将所有危害因素列入常规检测指标,导致市场上存在较多的有害零食。三是消费者对零食的口味过于侧重,安全警惕性不高,也为不合格零食提供了市场需求。 不合格零食中含有的有害成分、超标的添加剂都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通过对抽查数据的统计,我们得出了五大最常出现的零食隐患。记者就此采访了上海华东医院营养科主任营养师陈霞飞、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范志红、天津营养学会理事长付金如,请专家对其危害进行分析。 色素过量。一些食品生产单位为了追求小食品的“相貌”好看,往往过量使用人工合成色素,比如膨化食品、糖果等。但人工合成色素对人体的风险高于天然色素,消费者如果长期或一次性大量食用色素含量超标的食品,可能会造成腹泻等症状,尤其对儿童的健康发育危害很大。天然色素安全但成本高,很多企业舍不得用。 防腐剂超标。食品防腐剂是保证食品在运输、储存时的防腐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或化学合成物质。如苯甲酸、山梨酸钾和亚硝酸盐等,摄入过多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骨骼生长,危害肾脏、肝脏的健康。 糖精过量。为了提高甜度,在蜜饯、雪糕、糕点以及饼干等食品中可能加入过量糖精,带来肠胃不适,也会引起肝脏代谢问题,糖精钠经水解后还会形成有致癌威胁的环乙胺。 高盐、高糖。话梅、豆腐干等零食中含有大量的盐或糖,会增加肾脏负担,并对心血管系统造成威胁。在欧美市场上,注明“不含糖”、“不含盐”的食物会更受欢迎。 大量反式脂肪酸。市场上大部分糕点、冰淇淋、饼干配料表中都含有“植物奶油”和“植物黄油”,这其中就含大量反式脂肪酸,过多摄入会损害少年儿童的智力、危害心脏,还会导致不孕。 聪明吃零食 零食虽然有隐患,但并非不能吃。中国营养学会营养与保健食品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食物化学室主任杨月欣给出了健康享受零食的建议。 杨月欣表示,可以作为零食的食物能分成10大类,分别是糖果类,肉类、海产品和蛋类,谷类,豆及豆制品类,蔬菜水果类,奶及奶制品类,坚果类,薯类,饮料和冷饮类。每一类零食都可以划分为3个推荐级别,人们可以根据其级别选择该吃啥,吃多少。 可经常食用:指营养素含量丰富,同时多为含有低脂肪、低盐和低糖的食品或饮料。如新鲜水果,包括可生吃的黄瓜、西红柿等;一些未经过盐等处理的坚果,如花生、松子、开心果等。 // 适当食用:营养素含量相对丰富,但含有或添加中等量脂肪、糖、盐等的食品或饮料,如牛肉片、黑巧克力等。 不推荐食用:含有或添加较多量脂肪、糖、盐的食品或饮料,提供能量较多。经常食用这样的零食会增加超重与肥胖、高血压以及其他慢性病的风险,如高糖蜜饯、油炸食品等。
与人工甜味剂有关的说法由来已久。有说法称“人工甜味剂容易引起癌症,有害身体健康”,但也有相关专家认为这种说法并不属实。那么,“人工甜味剂有害健康”的说法到底是从哪里出来的呢? 该说法的起源是距今100多年前,当时的德国科学家针对受到平民喜爱的人工甜味剂“糖精”敲响警钟,认为它对身体健康有恶劣影响。据称,当时认为摄取糖精可能给人体带来糖尿病、癌症、脑卒中、高血压等不利影响。以此说法为依据,“人工甜味剂是一种危险物质”的说法也就逐渐流传开来。 20世纪70年代,有一项小鼠实验结果表明,糖精会增加膀胱癌的发病风险,几乎是同时,认为阿斯巴甜是导致脑瘤的主要原因的研究结果也发布出来,这在全美范围内掀起了一场针对人工甜味剂的声讨。但这两项研究结果均在以后的研究中被新的研究结果推翻,新的研究确认“并没有这样的风险”。 前段时间,美国印第安纳州普渡大学发表了一项研究结果。研究称“加入阿斯巴甜的饮料与不加的饮料相比,不但不会对健康有好处,还可以说它可能导致体重增加、糖尿病、心脏病等风险”。研究者认为,这是因为人工甜味剂不会让人的大脑产生对糖分的满足感,进而容易在不知不觉间摄入过多的糖分,进而产生健康隐患。 但对于该项研究结果持异议的专家也不少,他们认为“在该项实验中并不能表明人工甜味剂不能让大脑产生对糖分的满足感”。 // 对此提出异议的是英国伦敦圣乔治医院的柯林斯(音译)医生。他认为:“人工甜味剂热量低,基本没有能量,就实验来看,人工甜味剂基本没有导致体重增加和糖尿病的可能性。”“人们很容易将事物的相关关系与真正的原因混同,但就当前来看,人工甜味剂在世界范围内的使用情况都是安全的,这种安全性也是被证明的。” 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患有“过敏性肠道综合征”的患者,人工甜味剂的木糖醇和山梨糖醇可能会诱发病症,因此这种人群需要特别注意避开一些人工甜味剂。业百科weixinnc.com(www.39.net)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85501999-8819或39media@mail.39.net
食品添加剂是一个专有名词,它特指那些国家许可使用添加于食品当中的物质,而甲醛、苏丹红、三聚氰胺这种有毒有害物质则被称为非食用的物质,非食用物质无论在食品中加多少,都是违法行为。食品添加剂则不同,只要不超量、超范围使用,就是合法的。比如说,在糖果中加入国家许可的食用色素,只要含量不超标就不违法。除非科学研究发现它有新的毒性反应,才由政府部门来改变其使用限量,或将其从食品添加剂名单上剔除出去。下面和运河边百科(www.yunhebian.com)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常见的食品添加剂有哪些? 甜味剂 甜味剂是果蔬加工中使用最多的一种基本辅料,饮料、酱菜、糕点、饼干、面包、雪糕、蜜饯、糖果、调味料、肉类罐头等几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品都会加用不同种类的甜味剂。常用的有:糖精、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甜蜜素)、麦芽糖醇、山梨糖醇、木糖醇等。 着色剂(染色剂) 着色剂能补充在制作和储藏过程中丢失的色素,确保成品的颜色统一。食品加工中常用的染色剂(着色剂)分为天然食用色素和人工合成色素两类.其中,天然色素虽然安全性高,但价格贵,加工及使用中性质不稳定,易变色,带有异味,因而目前使用还受到一定限制。合成色素中,允许使用的有苋菜红、胭脂红、柠檬黄、日落黄、焦糖色素等人工合成色素。主要用于碳酸饮料、果汁饮料类、糕点上的彩装、糖果、山楂制品、腌制小菜、冰淇淋、果冻、巧克力、奶油、速溶咖啡等各类食品等。 防腐剂 防腐剂指用以防止微生物活动的化学物质,能够延长食物的保质期。常用的有: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等。多用于碳酸饮料、果酱、蜜饯、酱菜、酱油、食醋、果汁饮料等食品。 酸味剂 酸味剂是果蔬加工中用量仅次于甜味剂的一种重要辅料。酸味剂具有增进食品质量的功能,常用的有:柠檬酸、酒石酸、乳酸、苹果酸。普遍用于各类食品中,例如:相当一部分糖果与巧克力制品,尤其是水果型的制品。 酶制剂和抗氧化剂 酶制剂——果蔬加工生产中最广泛使用的酶为果胶酶,主要用来澄清果汁。果汁使用果胶酶处理,则可大大提高榨汁收得率和澄清效果。抗氧化剂——果蔬加工中使用的抗氧化剂主要是水溶性抗氧化剂。多用于食品的护色,防止氧化变色,以及防止因氧化而降低食品的风味和质量等方面。 小贴士:食品添加剂和非食品用物质不是一个概念,食品添加剂只要按照国家规定的量添加,就不会对人体有危害,但也不会对健康有好处,尤其是对孩子来说,添加了大量食品添加剂的零食极易摧残孩子的味觉,造成一系列健康问题。 对于食品添加剂,消费者们无需恐慌,但也不可纵容。因此,消费者应当端正自己的消费观念,以客观公正的心态看待食品添加剂,同时不放弃对食品安全的质疑和监管。 正确看待 (1)食品添加剂的作用 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可以防止食品腐败变质,保持或增强食品的营养,改善或丰富食物的色,香,味等。 (2)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必要性 实际上,不使用防腐剂具有更大的危险性,这是因为变质的食物往往会引起食物中毒的疾病。另外,防腐剂除了能防止食品变质外,还可以杀灭曲霉素菌等产毒微生物,这无疑是有益于人体健康的。 (3)食品添加剂的安全用量 对健康无任何毒性作用或不良影响的食品添加剂用量,用每千克每天摄入的质量(mg)来表示,参照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4)不使用有毒的添加剂 "吊白块"是甲醛亚硫酸氢钠,也叫吊白粉吊白块,化学式为NaHSO2·CH2O·2H2O。由锌粉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低亚硫酸等,再与甲醛作用后,在真空蒸发器浓缩,凝结成块而制得。"吊白块"呈白色块状或结晶性粉状,溶于水。常温时较稳定,在高温时可分解亚硫酸,有强还原性,因而具有漂白作用。
随着食品安全事件的不断出现,饮食安全已经成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人们开始抵制那些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据说这些食物中的食品添加剂对身体有一定危害,但危害到底是什么,人们却说不清,今天小编就做一个详细介绍,能让大家了解食品添加剂的危害到底有哪些。 食品添加剂的危害有哪些 1、导致肥胖 让人类体重增加,导致人类身体肥胖,是食品添加剂最重要的危害,特别是食品添加剂中的反式脂肪,更是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罪魁祸首,因为这些反式脂肪在进入人体后不能及时代谢出体外,会在人体内大量堆积,容易造成人类体重增加,而且会加重人类心血管负担还会增加心脏病的发生几率。 2、诱发高血压 多数食品添加剂对人类的心血管都有明显危害,它们会导致心血管快速衰老,而且会让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液流动速度放慢,严重时就会诱发高血压,如果不及时控制就会让中风和心梗等恶性疾病高发。 3、诱发糖尿病 甜味素和甜味剂都是常见的食品添加剂,这些物质对人类的胰腺有特别明显的危害作用,而且会影响胰岛素的分泌,经常使用那些含有甜味素的食物会导致血糖升高容易让糖尿病高发,而且这些糖类物质还会在身体内转化成脂肪,容易造成身体肥胖。 4、诱发癌症 很多食品添加剂在被人体吸收后,容易破坏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而且会让人体自身抗病能力下降,它们会造成人体细胞癌变,容易导致癌症高发。除了这些以外食品添加剂还会危害人类大脑,会让人类大脑功能下降,严重时会出现记忆减退和反应迟钝。 看过上面的介绍以后,大家都能知道食品添加剂对人体的危害有哪些,以后的生活中一定要尽量远离那些还有食品添加剂,特别是食品添加剂超标的食品,不然会危害自己的身体健康。
现在食品安全已经成人们关心的重要问题,而且食品添加剂的存在也成了危害人类健康的一大凶手,于是很多人开始远离加工食品,远离食品添加剂,但是对于食品添加剂,人们只知道它对人体有害,但却不知道它的危害到底有哪些,今天小编就专门为大家介绍一下。 食品添加剂的危害 食品添加剂对人的危害 1、诱发癌症 诱发癌症是食品添加剂的重要危害,很多食品加入的甜味剂和色素都有明显的致癌性,这一点已经在动物实验中得到了证实,它们被人体吸收以后能促进亚磷肥酸钠与亚硝酸胺等致癌物质生成,会让癌症高发,这也是现在癌症发病率不断增加的重要原因。 2、中毒 有些食品添加剂在食用以后还会让人们出现明显的中毒症状,这也是它们的重要危害,因为很多食品添加剂在生产时所用的原料并不纯,在加工以后会产生一些有毒的化合物,这些物质在人体内堆积不能及时代谢时,就会让人体中毒,出现明显的中毒症状。 3、诱发心脏病 很多食品添加剂中都有一些精制谷物制品,这些物质进入人体以后会加重人类心脏的负担,也会增加血液中胆固醇的数量,会让血压与血脂生高,心脏功能减退,根据最新调查结果显示,经常食用含有精制谷物制品的人,心脏病的发病率比其他人会高百分之三十。 4、增加糖尿病发病率 增加糖尿病的发病率也是人们食用食品添加剂的常见危害,现在很多食品添加剂中都有高果糖浆存在,这种物质会扰乱人类的新陈代谢,也会影响人类有内分泌,经常食用会增加心脏负担,也会影响胰岛素分泌,会让糖尿病发病率增加,特别是那些本身就患有高血糖的人群,在食用这些加入了高果糖浆的食品以后糖尿病更会随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