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肚菌是一种很有名气的一种珍稀食用菌,不家很不错的药用价值,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羊肚菌的人工栽培新技术吧。 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 1.羊肚菌是一种昂贵的菌类 羊肚菌味道具是特别的香的,同时营养价价值也特别的高,还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可以壮阳,可以补脑,也可以提神,所以说羊肚菌的价格特别高,羊肚菌在国内的价格是500-700元/KG,国际市场上面的羊肚菌的价格就会更高了。可是羊肚菌是一种野生菌类,资源是特别有限的,现在有人在做羊肚菌的人工养殖,羊肚菌的人工栽培的前景是一片光明的。 2.羊肚菌的生长条件 羊肚菌的菌丝生长温度是20-24℃,子实体生长需要的温度是15-18℃,菌丝体的生长是不需光线的,生长环境中的二氧化碳不能过高,否则会产生畸形菌。PH要求的是7.0-8.0。 3.羊肚菌栽培配方 木屑(或棉子壳)75%,麸皮20%、磷肥1%、石膏1%、腐殖土3%。这些境况基和水的比例是1:1.3。先把这些培养基装进袋子里,每袋500-600克,先灭菌,然后再接种、然后再培养,菌丝满袋以后再培养上五六天就可以进行栽培了。羊肚菌的栽培可以在室内也可以在室外进行。
雪莲菌是什么?很多人都不了解,有人说雪莲菌可以减肥是吗?现在就一起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雪莲菌,藏灵菇酸奶能减肥吗? 什么是雪莲菌 雪莲菌酸奶能减肥吗 1.雪莲菌也就是藏灵菇,雪莲菌是西藏所持有的一种菌种,雪莲菌是很不错的一种营养物质,有很好的保健作用,雪莲菌可以降血压,可以隆血脂,对于心脏也是有好处的,还可以提高人体的抵抗力,特别不错,是很好的养生物质。 2.有人问西藏灵菇是不是有一定的减肥作用?可以这么说 藏灵菇酸奶是一种不错的营养物质,吃了只会对身体很好,没有什么减肥的效果,藏灵菇酸奶并不能减肥,如果想要减肥的朋友可以适当地科学饮食的同时适当的增加运动量,这样才会起到一定的美体减肥的作用,同时要少吃一些高脂肪的食物,这样避免脂肪在人体内堆积。同时想要减肥的朋友还可以多吃水果,多吃一些蔬菜,也可以多吃一些全麦面包,定时定量饮食,这样就会拥有一个健康又健美的身材了。
雪莲菌也就是西藏雪莲菌,也就是西藏灵菇,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妥一下雪莲菌的功效与作用吧。雪莲菌的功效与作用 1.雪莲菌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雪莲菌有很好的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同时雪莲菌也可以调整血压可以很好地去防止癌细胞的扩散,对于治疗癌症有好处,雪莲菌对肝也特别不错,可以调整身体,也可以帮助消除疲劳的功效,雪莲菌也可以用来制造抗菌素,可以有很好的抵抗和消除身体的一些器官感染的作用,同时雪莲菌也可以用来治疗心脏病,也可以用雪莲菌来治疗治疗胃和十二指肠,雪莲菌对肾和膀胱也是有好处的。 2.雪莲菌可以治疗胆囊或者是化胆结石的作用,雪莲菌也有预防传染的作用,雪莲菌可以高节一下人体的气血,可以有效地防止癌症的扩散。同时雪莲菌含有多种营养。还可以很好地有调整人体的机能,有很好的抵抗疲劳和精神过度紧张的作用。 3.有专家表示雪莲菌的营养成份和酸奶差不多,同时雪莲菌对于人体的肠胃系统都是有很大的好上的。同时雪莲菌也可以抵抗一些微小生物的作用。
雪莲菌是什么?很多人都不知道,现在我们就一起为先了解一下雪莲菌的副作用,雪莲菌的危害有哪些?雪莲菌的副作用 雪莲菌的危害有哪些 1.雪莲菌的简介 雪莲菌也称就是西藏灵菇,是西藏特有的一种菌种,雪莲菌是一种把奶放进羊皮袋里就可以自然发酵而成的一种菌种,经过了长期的发酵以后就会在袋子里形成了一种菌粒,而现在特别流行雪莲菌,因为这是很不错的养生食物,现在的雪莲菌是用鲜奶或是纯奶做成的。雪莲菌有十大养生作用,可降血压,降胆固醇,也可以治疗胆石,防止癌症的发生,同时也可以去疲劳,同时雪莲菌也有一定的危害性和副作用。 2.雪莲菌的危害性和副作用 一说到雪莲菌的副作用和危害性,哪就是很多人在家里自己制作雪莲菌,很多时候消毒环节没作好,这样就会产生大量的细菌,这对于人体来说哪是害处,纯说雪莲菌在生产的过程中是不会产生毒素的,对人体的危害性和副作用只要在生产的时候注意卫生,这样就不会有问题了。
红茶菌是一种很不错的茶,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红茶菌的功效与作用和副作用吧。很多东西都是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的。 1.红茶菌的副作用 红茶菌有很好的过敏反应,特别是对于一些有过对酸过敏的人,如果吃了红茶菌以后会觉得不舒服。可能会感觉不舒服,因为红茶红茶菌里面会含有有机酸。同时红茶菌的细胞因子有时候的活性会过度,所以说也会刺激自身免疫系统,也会有一定的反应。如果人们身体不舒服或者是有一些肾脏或者是膀胱方面的问题,可能会造成人体肾脏的负荷过重,或者是毒素太多了,有超负荷工作的副作用。 2.红茶菌的功效 红茶菌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可以自然调节 ,可以调整一下人体的血脂,同时可以减少一些坏细胞民,可以提高扩抗力还可以调节血脂,调节血糖,对于消化有一定的帮助,同时也可以防便秘,同时红茶菌可以消热解毒,对于增强食欲有好处。可以预防感冒,也可以消除疲劳,对于人体的肝脏有好处。
鸡肉丝菇味道香美,营养价值丰富,经常食用可以益胃等。 鸡肉丝菇在食用菇类中,算得上是最奇特与神秘者之一,古今中外之学者,前后已投入近百年的时间与精力,期能研究出人工栽培的方法,但迄今却尚无任何结果。下面我们来看看 鸡肉丝菇的种植方法和技巧。 鸡纵菌种植方法和技巧 1.一般野生鸡枞菌生长发育的主要营养源,是从蚁巢和菌圃及周围环境所获得的,所以我们在种植的时候可以去蚁巢附近挖一些泥土回来种植。 2.由于鸡枞菌生长的白蚁巢内,温度较低,几乎为恒温,所以我们要提供一个稳定的温度环境,这样有利于鸡枞菇的成长。 3.鸡枞菇生长需要大量的雨水,所以我们要在雨水季节种植鸡枞菇更有利于鸡枞菇的生长。 4.鸡枞菇的生长在各个不同时期对于光照具有不同的要求,像是子实体的发育不一定需要光照,但是子实体开伞时则需要一定的光照。 5.鸡枞菌出菇一般是在夏秋季节,温度要控制在24-28度左右,气温高时要加棚顶。
鸡枞菌是以中国菌类物质,俗名鸡盅,又叫白蚁菇、鸡肉丝菇。菌盖刚出土时呈圆形,开展后,中央凸起,表面呈黄褐色或黑褐色,中央色较深,边缘往往呈放射状裂开。菌褶白色,煮熟时色微黄,菌肉白色,细嫩肥厚,清蒸,鲜甜可口,美味无穷,具有多种疗效。那么鸡枞菌否有些什么功效与作用呢。 鸡纵菌的功效和吃法 1.鸡枞菌中含有可以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成分,对于降低血糖具有明显的效果。 2.鸡枞菌菌肉细嫩,香味浓郁,味道鲜美,中国人民采食该菌历史悠久,属著名的野生食用蘑菇之一。该菌具有“益胃、清神、治痔”等药用功效。 3.将鸡枞菌用温水跑一个小时以上,捞出洗净沥干水分。锅热油,下姜丝、蒜片爆香,入红辣椒、鸡枞丝翻炒,加入肉片炒匀、调入盐、生抽,鸡精后加少许高汤移入干果即可。 4.蒸阳春鸡肉丝菇做法:备妥一大碗切好的鸡肉丝菇,至于电锅或蒸锅内蒸熟后即可食用。 5.鸡肉丝菇汤做法:取高汤或肉汤,至于汤锅三分之一量,大火煮开,再加入三分之一该锅量之切妥鸡肉丝菇,随即再开火烧煮之,至该汤中心再度滚是,随机加入调味料即可。
海宝菌又称海宝,是乳酸菌、酵母菌、醋酸菌的共生体,富含有机酸,糖类,维生素B、C等,卵磷脂、氨基酸、辅酶A、钙、磷、镁、钠、钾等矿物质和约20多种天然营养物质,具有保健、营养、预防、医疗、康复、美容等等多种功效,是时下最盛行之一的保健食品。下面我们来看看海宝菌的培养方法和吃法。 海宝菌的培养方法和吃法 1.一个容器,如玻璃瓶,但不能使铁、铜、铝之类的容器,用开水进行消毒。 2.准备原料有红茶或者绿茶,纯白糖或葡萄糖、蜂蜜。开始菌种(注意人手不得直接接触,以免污染培养不成功)。 3.按一定的比例混合装入容器中即进入到自然培养状态,在整个过程中,绝对不能摇动或搬动。 4.在室温情况下,一般2-3天瓶内就会有微酸味飘出,4-5天开始冒气泡,10天左右酸蜜香气扑鼻而来,瓶内平静,纯天然的红茶保健培养液培养成功。 5.培养液可放入冰箱中保存,可以直接天天当茶喝,也可调入凉开水、温开水饮用。
雪莲菌是一种野生菌,也叫做西藏灵菇、西藏雪莲。是一种天然的野生制酸奶的唯一菌种微生态食品是在微生态学原理指导下制成的含有大量有益活菌的制剂,包括由这些活菌所产生的对人体有益菌生长的代谢产物和能促进有益生长的促进因子在内的食品,如酸奶、干酪等等。那么雪莲菌有哪些功效与作用呢。 雪莲菌的功效与作用 1.雪莲菌的主要成分是酵母菌、乳酸菌和醋酸菌以及其他的微生物,酵母菌和乳酸菌对人体无害,可以调节人体的正常菌种,对人体的肠胃系统有好处。 2.雪莲菌含有人体所需的营养,具有降低胆固醇、调整血压、防止癌细胞的扩散、有规律的助长肝脏、脾脏及胰脏的生命力,调整身体,消除疲劳的功效。 3.雪莲菌还可制造抗菌素,抵抗和消除部分器官感染的传染疾病,能治疗心脏病、治疗胃和十二指肠,治疗和刺激肾和膀胱功能。 4.雪莲菌还能创造抗激素,治疗部分气管感染,预防传染病。 5.雪莲菌能够调整人的气血功能,有规律的助胃、肝脏、胰脏的生命力。
雪莲菌又叫做藏灵菇、西藏灵菇等,主要在亚洲、美国和欧洲等地会有培养,是一种野生菌,其主要成分是酵母菌、乳酸菌和醋酸以及其他的微生物,酵母菌和乳酸菌对人体有益,可以调节人体的正常菌群,具有降低胆固醇、调整血压等功效。下面我们来看看雪莲菌怎么养。 雪莲菌怎么养 1.将两汤勺半分量的雪莲菌进入鲜奶中24小时。24小时之后见浸养牛奶的雪莲菌倒入滤网中,再将过滤后的雪莲菌用凉开水冲凉干净,在加入半斤鲜奶浸养着,用一层纱布遮盖。 2.雪莲菌牛奶最好在临睡前饮用,再次期间不得饮用其他奶制品。在停饮雪莲菌牛奶期间,雪莲菌照常过滤、冲洗及更换鲜牛奶。 3.雪莲菌需要放置在通风的房间,不可密封,也不可放在冰箱内。 4.雪莲菌供养出的是带酸味的牛奶,可以加一些蜂蜜,但不可加糖。 5.雪莲菌不可接触铁器及金属,不锈钢可以,最好还是选用瓷或玻璃器皿盛入。28天之后雪莲菌会增加到双倍体积。
雪莲菌也称西藏灵菇,来源于西藏,是指将乳放在羊皮袋里经过自然发酵而成的。长期发酵后会在袋子里形成独特的菌粒,是现在非常流行的一种乳制品。夏季很多人都喜欢喝雪莲菌酸奶,认为其有很大的功效,但是有个疑问长期服用雪莲菌有没有什么危害呢。 雪莲菌图片 雪莲菌的危害 1.雪莲菌中还含有一些革兰阳性菌、双枝杆菌等,还有一些很小的微生物,革兰阳性菌中的金葡菌栽适宜的温度和通风不良的环境下,可以生长繁殖,产生一些毒素,食用后可致癌。 2.在夏天反复用冷水冲洗雪莲菌,他是没有做好消毒措施,自制的酸奶就更容易染上外界的很多细菌。 3.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用雪莲菌制成酸奶,容器和操作过程都没用经过技术处理,如果是牛奶通过这样的途径发酵,肯定是不能喝的,里面会有大量的细菌。 4.长期服用雪莲菌会造成二度感染,就是指胃肠道菌群紊乱。 5.培养雪莲菌的容器不能用金属,全部要用玻璃器皿为宜,容器要清洁,不能有湿臭和辣味也不能放在书柜及太冷、太热的地方。
天山雪莲菌大家风过吗?知道这种野生菌类该怎么食用吗?天山雪莲菌也叫西藏灵菇,是一种天然的野生菌,同时也是制作野生酸奶的唯一菌种。天山雪莲菌在国内主要出产于云南和西藏以及新疆地区。是一种比较珍贵野生菌种。今天小编在介绍天山雪莲菌的同时也介绍一些天山雪莲菌的吃法,让大家看看天山雪莲菌怎么做好吃。 天山雪莲菌的吃法 天山雪莲菌与其他菌类菜品一样,也是一种可以直接食用的菜品,在收取以后可以把它清洗干净,再切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做汤或者炒食都是不错的选择,另外把天山雪莲菌制成酸奶或者奶昔也是人们食用天山雪莲菌时的不错选择。 天山雪莲菌怎么做好吃 1、天山雪莲制成雪莲西瓜奶昔最好吃,用料:纯牛奶两百五十克,天山雪莲菌五十克,白糖适量,西瓜两百克。 2、把天山雪莲菌洗干净以后放在一个干净的玻璃瓶子中,再把准备好的牛奶倒入进去,并且把瓶品密封起来,过二十四小时以后再看时,原来的液状牛奶就会发酵成为浓稠的酸奶,这时再用纱制过滤一下,取出酸奶。 3、把西瓜去掉籽和外皮放在料理机中,取得新鲜西瓜汁,把西瓜汁到入到制好的酸奶中,再加入少量的白糖调匀以后,自己制的雪莲菌西瓜奶昔就可以食用了。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应该都发生过,那么如何更好的进行防治呢?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发生规律 病原菌主要以带病种子越冬,这是向新菜区传播的主要途径,播种带菌的种子,幼苗期即可染病。此外病菌也可随病株残余组织遗留在田间越冬,病菌在干燥的残余组织内可长期成活,并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田间发病后,病原细菌通过雨水反溅、雨露或保护地棚内浇水等传染途径,在植株表面具水滴或水膜的条件下,从植株自然气孔或伤口侵入,在寄主的薄壁组织细胞间隙繁殖蔓延,破坏寄主细胞并进入细胞内,在田间进行多次重复再侵染,加重危害。 病菌喜温暖潮湿的环境,适宜发病的温度范围18—28℃;最适发病环境为温度20~25℃,相对湿度90%以上;最适感病生育期为育苗末期至定植坐果前后。发病潜育期7—15天。15℃以下、30℃以上基本不发病,病菌生长发育最适温度27—30℃。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是近年发展保护地生产后出现的新病害,上海地区目前只有零星发生(在邻城近郊的老菜区多发),主要发病盛期在春季3—5月。发病的年份多为早春温度偏高、多雨,保护地处在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浇水使用河道污水、关棚时间过长等因素造成。适宜发病的栽培条件为20-25℃的温度;植株表面有水滴或湿润状态,是导致发病的重要条件。另外向阳面的果实易感病,特别是日灼受伤的果实容易感病;棚边缘的植株易受强风雨打、造成伤口而发病重。管理粗放,浇水多,排水不良,雨后积水,肥料不足或偏施氮肥,会加重病害发生。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防治措施 (1)选种:从无病留种株上采收种子,选用无病种子。 (2)种子处理:引进商品种子在播前要做好种子处理,可用55℃温汤浸种10分钟后移人冷水中冷却,捞出晾干后催芽播种。 (3)茬口轮作:重发病田块提倡与其他作物实行2—3年轮作,以减少田间病菌来源。 (4)加强田间管理:开好排水沟系以降低地下水位,合理密植,适时开棚通风换气降低棚内湿度,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性,浇水要用清洁的水源。 (5)清洁田园:发病初期及时整枝打权,摘除病叶、老叶,收获后清洁田园,清除病残体,并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深翻土壤,保护地灌水闷棚,高温高湿可促使残余组织的分解和腐烂,降低病原菌的存活率,减少再侵染菌源。 (6)化学防治:在发病初期开始喷药,每隔7一10天喷药1次,连续防治2~3次。药剂可选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666.6平方米用药量125—165克),72。2%普力克水溶性液剂700倍液(666.6平方米用药量130克),丰护胺可湿性粉剂800倍液(666.6平方米用药量125克),30%DT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66.6平方米用药量165克),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700倍液(666.6平方米用药量130克)等。
丝瓜病害细菌性角斑病应该如何进行防治呢,下面就给大家具体说说: (1)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偶然也在茎上发生。幼苗发病,子叶上发生圆形或卵圆形水浸状凹陷病斑,后变褐色,干枯。成株期叶片受害,初为水渍状浅绿色斑点,扩大后变淡褐色,因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病斑,后期病斑呈灰白色,易穿孔。湿度大时,病斑上产生乳白色粘液即菌脓。茎、叶柄、瓜上的病斑,初呈水浸状,近圆形,后呈淡灰色,病斑中部常产生裂纹,潮湿时病部产生菌脓。果实上的病斑常向内部扩展,果实后期腐烂,有臭味。幼果受害,易腐烂早落。 (2)发病条件 细菌性角斑病是细菌性病害,由假单孢杆菌属的细菌侵染致病。病菌在种子内或随病株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在种子上可存活2年。种子萌发时,附着的病菌侵染子叶。土壤中的病菌越冬后,由雨水或灌溉水溅到茎、叶或果实上侵染发病。病斑上的菌脓通过雨水、昆虫、农事操作等途径传播,病菌从气孔、水孔及伤口侵入。 该病发生的适宜温度为18-25℃,相对湿度在75%以上。在降雨多,湿度大,地势低洼,管理不当,多年重茬的地块病害严重。保护地通风不良,湿度高,结露时间长的情况下病害发生多。 (3)防治方法 ①品种不同的品种抗病力不同。 ②种子在无病田块或无病植株上留种,防止种子带菌。催芽播种前,应行种子处理,以消灭种子带菌。常用的方法有: 温汤浸种:用50℃的温水浸种20分钟。 药剂浸种:用新植霉素200×10-6浓度浸种1小时,后捞出洗净催芽;或用50%代森铵500倍液浸种1小时,后捞出洗净催芽;或用福尔马林150倍液浸种1.5小时,后洗净催芽。 ③轮作与非瓜类作物实行2年以上的轮作。 ④育苗利用无病的田土育苗,有条件时可用无土育苗技术,防止幼苗染病。 ⑤栽培管理保护地内应加强通风,降低湿度,防止发病。栽培中尽量利用半高垄栽培,铺设地膜,减少浇水次数,降低田间湿度。雨季及时排水防涝,做到地里没有积水。收获结束,及时清洁田园,把病株残体深埋或烧毁。 ⑥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用农用链霉素200×10-6液,或新植霉素150-200×10-6液,或DT杀菌剂500倍液,或抗菌剂“401”的500倍液,或用70%DTM600倍液,或70%甲霜铝铜250倍液,如果细菌性角斑病与霜霉病同时发生,可用35%瑞毒唑铜每5-6天1次,连喷3-4次。
其实我们在种植番茄的时候,往往会有番茄细菌性斑疹病,那么这个时候应该如何更好的进行防治呢? 病原 Pseudomonas syringae pv. tomato 症状 番茄细菌性斑疹病主要为害叶、茎、花、叶柄和果实,尤以叶缘及未成熟果实最 明显。叶片染病,产生深褐色至黑色斑点,四周常具黄色晕圈。叶柄和茎染病,产生黑色斑点。幼嫩绿果染病,初现稍隆起的小斑点,果实近成熟时,围绕斑点的组织仍保持较长时间绿色,这一点有别于其他各种细菌性的斑点病害。 发病规律 该病病菌可在种子、病残体及土壤里越冬,田间通过雨水飞溅、昆虫或整枝、杈、采收等农事操作进行传播。田间可以发生多次再侵染。种子带菌也可以造成远距离传播,潮湿、冷凉条件和低温多雨及喷灌有利于发病,一般采用喷灌灌溉的地区比滴灌或沟灌地区发病重。 防治方法 ①农业措施 选用耐病品种。 干旱地区采用滴灌,避免使用喷灌方式。田间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销毁,并深翻土壤,减少初侵染来源。 ②种子消毒 可采用温汤浸种的方法进行种子消毒,用55℃温水浸种30分钟,然后催芽播种。 ③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喷洒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或新植霉素40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7~10天喷药1次,连喷2~3次。
茄子的病害有很多种的,那么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介绍茄子菌核病应该如何进行防治? 病原 子囊菌亚门真菌——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Lib.) De Bary.茄子菌核病 症状 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苗期发病始于茎基,病部初呈浅褐色水渍 状,湿度大时,长出白色棉絮状菌丝,呈软腐状,无臭味,干燥后呈灰白色,菌丝集结为菌核,病部缢缩,茄苗枯死。成株期各部位均可发病,先从主茎基部或侧枝5~20厘米处开始,初呈淡褐色水渍状病斑,稍凹陷,渐变灰白色,湿度大时也长出白色絮状菌丝,皮层霉烂,在病茎表面及髓部形成黑色菌核,干燥后髓空,病部表面易破裂,纤维呈麻状外露,致植株枯死;叶片受害也先呈水浸状,后变为褐色圆斑,有时具轮纹,病部长出白色菌丝,干燥后斑面易破;花蕾及花受害,现水渍状湿腐,终致脱落 ;果柄受害致果实脱落;果实受害端部或向阳面初现水渍状斑,后变褐腐,稍凹陷,斑面长出白色菌丝体,后形成菌核。 发生特点 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及混杂在种子中越冬或越夏,在环境条件适宜时,菌核萌发产生子囊盘,子囊盘散放出的子囊孢子借气流传播蔓延,穿过寄主表皮角质层直接侵入,引起初次侵染。病菌通过病、健株间的接触,进行多次再侵染,加重危害。菌核存活适宜干燥的土壤,可成活3年以上,浸在水中约成活1个月。 病菌喜温暖潮湿的环境,发病最适宜的条件为温度20~25℃,相对湿度85%以上。浙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发病盛期,春季在2~6月。最适感病生育期为成株期至结果中后期。 地势地洼、排水不良、种植过密、棚内通风透光差及多年连作等的田块发病重。年度间早春多雨或梅雨期间多雨的年份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塑料棚内栽培茄子覆地膜可阻止子囊盘出土,减少菌源。 (2)药剂处理土壤,每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5公斤,对干土适量充分混匀撒于畦面,然后耙入土中。可减少初侵染源。 (3)注意通风以降低棚内湿度,寒流侵袭时要注意加温防寒以防植株受冻,诱发染病。 (4)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带到棚外消毁。 (5)药剂防治:田间始见于囊盘或发现中心病株后,轮换或交替使用,隔10~15天1次,连续防治3~4次。此外保护地也可选用烟雾法或粉尘法,具体方法见黄瓜菌核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