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很高
真人仙气飘飘的情头 超仙的一对情头很甜

真人仙气飘飘的情头 超仙的一对情头很甜

氛围感的很宝藏的情侣头像好喜欢哦,温柔感的又甜甜的高清版的情侣头像真的好幸福哦,跟另一半换上呀。

微信头像 这组仙气飘飘的情侣头像真的很仙气哦,很甜的又很高清的头像真的是甜到没边啦,给自己安排个全新的情侣头像吧。
太阔爱的卡通情头超萌 很赞的情头很甜美2023

太阔爱的卡通情头超萌 很赞的情头很甜美2023

超赞的又很幸福的高清的情侣头像真的好爱呀,很温柔的又很赞的动漫情侣好看的头像给自己跟对象换上呀。

微信头像 这组很呆萌的又很甜的阔爱情侣头像给你们啦,超幸福的又很高清的甜美动漫头像给自己换上当全新的情侣头吧。
太阔爱的卡通情头超萌 很赞的情头很甜美2023

太阔爱的卡通情头超萌 很赞的情头很甜美2023

超赞的又很幸福的高清的情侣头像真的好爱呀,很温柔的又很赞的动漫情侣好看的头像给自己跟对象换上呀。

微信头像 这组很呆萌的又很甜的阔爱情侣头像给你们啦,超幸福的又很高清的甜美动漫头像给自己换上当全新的情侣头吧。
太阔爱的卡通情头超萌 很赞的情头很甜美2023

太阔爱的卡通情头超萌 很赞的情头很甜美2023

超赞的又很幸福的高清的情侣头像真的好爱呀,很温柔的又很赞的动漫情侣好看的头像给自己跟对象换上呀。

微信头像 这组很呆萌的又很甜的阔爱情侣头像给你们啦,超幸福的又很高清的甜美动漫头像给自己换上当全新的情侣头吧。
超甜的动漫情头高清幸福 心怀浪漫宇宙也珍惜人间日常

超甜的动漫情头高清幸福 心怀浪漫宇宙也珍惜人间日常

这么甜的又这么有爱的情侣动漫头像给你们啦,幸福感满满的好看氛围感的情侣头像爱意满满哦。

微信头像 这组很幸福的又很高清的动漫情侣头像给大家了,很有爱的又很暖心的甜甜的情侣高清头像跟小编一起换上吧。
超喜欢的情头真人很浪漫 特别火的高清幸福情头

超喜欢的情头真人很浪漫 特别火的高清幸福情头

幸福的情侣头像总是特别的火,很喜欢的又很有浪漫感的高级情侣头像跟小编换上吧。

微信头像 这组幸福的情侣头像真的很浪漫,超级火爆的又很高清的浪漫感恩爱的情侣头像小编迫不及待的分享给你们啦。
实用频率超高的聊天表情 万能型的幽默搞怪表情

实用频率超高的聊天表情 万能型的幽默搞怪表情

可爱又好笑的表情总是万能的,再任何情况下都能用到的微信表情存图欢乐多多哦。

微信头像 搞笑的表情使用频率总是很高的呀,这组很搞笑的表情只有给自己存图了,肯定也是会经常用到的呀。
清朝黄马褂地位很高吗 黄马褂有什么特权存在

清朝黄马褂地位很高吗 黄马褂有什么特权存在

  对清朝黄马褂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我们常在影视剧里看到“黄马褂”,电视剧里一旦有穿黄马褂的人出现,就如同皇帝亲临,是皇权和权力的象征,真实历史中的黄马褂真的如同影视剧里所展现出来的那样吗?  那么我们有没有想过,黄马褂的“黄”,究竟是哪一种黄呢?颜色的分别是有很大差别和讲究的,尤其在清朝时候的皇宫,颜色就成为了一个辨别地位高低的重要标志,那么黄马褂所代表的地位究竟有多高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来领略一下吧!  得胜褂的流行之路  黄马褂是清朝时候的一种官服,当然不是所有官员统一配发的,清朝时候皇帝要出门,身边自然是要跟着侍卫和大臣的,而跟随皇帝一出门的这些领侍卫内大臣和御前侍卫,就要穿上黄马褂,而这种情况是由于自己所在职务要求,所以叫做“职任马褂”。  而且,一旦卸下这个职务,就不能再穿这个黄马褂了,可见其穿着是十分严格的。  那么黄马褂为什么叫黄马褂呢,这也是非常有意思的,既然叫马褂,那是不是跟马有关系呢?  是的,因为黄马褂的设计是立领对襟儿,袖子的长度刚好在手肘和手腕的地方,而且是短褂儿,并不是长度很长,所以很适合骑马的时候穿着,因此也就被叫做马褂。这时候马褂还只是一种普通的服饰。  而在清朝入关之前,马褂是满族人在外打猎时所使用的一种服装,又被叫做“得胜褂”,后来满清建立了政权,得胜褂流行到了民间,而且当时的马褂是有各种颜色的,当然除了皇室才能用的明黄色。  神圣的黄色  而黄马褂里面的“黄”字,就大有讲究了,不只是在清朝,在整个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中,颜色所代表的地位意义远远超过了它自身的审美意义,这也就是说,相较于简单的颜色本身,人们更多地赋予了它思想意识和情感,这也就是古人对什么人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很在意和重视的原因。  在清朝,明黄色是等级最高的颜色,只有皇帝、皇太后几个人才有资格使用,是非常神圣的颜色,就算是皇帝的亲儿子也不能随意使用,最多在一些不起眼的配饰上用明黄色。  不过清朝皇帝的衣服并不全都是尊贵的明黄色,在天坛祭天或者求雨时穿的是蓝色袍子,祭日的时候要穿红色,祭月的时候要用月白色等等。  皇帝等级之下的人对于颜色的使用就简单许多了,每个地位不同的人朝服的颜色都是不一样的,皇太子的是杏黄色,皇子的是金黄色,再下面的郡王和亲王则是石青色和蓝色。  贝勒、镇国公、辅国公等官员的朝服除了金黄色之外可以随意使用,  黄马褂背后的特殊地位,到了文武五品之下的官员,就单只能用石青色一种颜色了。  而我们今天介绍的黄马褂的黄色就是最尊贵的明黄色,其实除了上面提到的跟随皇帝出门的内臣和御前侍卫能穿黄马褂之外,还有特定的人群是有黄马褂的使用权的。  第二种叫做行围褂子,咸丰年间,皇帝每年都会在外打猎20天,在皇帝围猎是表现好的就能得到赏赐的黄马褂,这无疑是一种很高的荣誉,但是这件黄马褂是不能在其他场合穿的,否则会招来罪责。  第三种叫做武功褂子,是赏给得了功劳的武将的,这就跟现代当兵的人得到的勋章一样,小小一枚勋章,有着至高无上的荣誉,这种黄马褂算得上是所有黄马褂里面最有荣誉、最高等的黄马褂,我们熟知的左宗棠、李鸿章和曾国藩等统领士兵的文官都得到过黄马褂的赏赐。  最后一种呢,则是赏给特使或者慰问中外的官员的,叫做特使褂子,一旦穿上,就代表着国家,其实是很严肃的。  黄马褂背后的隐藏意义  那么黄马褂真的像我们从影视剧里看到的那样,当免死金牌用吗?其实是不能的。  因为黄马褂得到的方式不同,所以它的等级,作用都是不一样的,得到黄马褂的官员更多会把它供奉在家里,等到一定的场合再穿上,而不一样的黄马褂都有其特定的场合才能穿,比起有什么具体的作用,黄马褂所代表的更多是一种很高的荣誉。  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当时乾隆身边的宠臣和坤得到了二十几件黄马褂,可是最后被抄家赐死一样没少,如果真的可以当免死金牌用,他也不至于死得那么惨。  后记  黄马褂的荣誉并不是一直存在的,晚清时候朝廷衰败,李鸿章在遇刺的时候不小心把血染在了黄马褂上,当时的慈禧太后知道之后并没有大怒,而只是说了一句“难为你了,还留着。”再到后面,黄马褂已经成了可以随意丢给其他人的玩物了。  那一件小小的黄马褂,代表了很高的荣誉,也代表了油尽灯枯的大清,再套多少件黄马褂,再被供奉得多高,清朝覆灭的结局和命运也已经是定局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百科 2023-03-16
热度很高的微信聊天表情合集 纯纯不理解

热度很高的微信聊天表情合集 纯纯不理解

超好笑的又超经典的微信趣味表情不要错过收藏啦,好笑又好玩的微信表情记得存图呀。

微信头像 这组热度很高的微信聊天表情给大家了,很好用的趣味经典的好笑表情给自己换上聊天吧。
真人超气质的情头高级感 又高级又酷的情头

真人超气质的情头高级感 又高级又酷的情头

高级感满满的幸福范的情侣头像给你们啦,拥有这么高级的情侣头像秀恩爱呀。

微信头像 又给大家更新情侣头像啦,气质好又很高级哦,这么酷风格的情侣头像存图吧。
简笔画超酷的简单情头合集 能让你用好久的情头

简笔画超酷的简单情头合集 能让你用好久的情头

情侣头像不仅仅能秀恩爱,也会让两个人的感情越来越长久的哦,这组恩爱又幸福的情侣头像还不收藏着吗。

微信头像 这组超好看的简笔画情侣简单的头像更新给大家了,超级有幸福感的又很高清的动漫情侣头像给自己换上吧。
超甜的情头真人高颜值 幸福感爆棚的情头

超甜的情头真人高颜值 幸福感爆棚的情头

望我们每个人都你能够拥有甜蜜而幸福的恋爱,祝愿我们的爱情都是长长久久的呀。

微信头像 这组很甜的颜值又很高的情侣超好看的头像给大家啦,幸福感满满的恩爱情侣头像跟甜甜的对象换上吧。
私藏高级小众感头像合集 漏了气的汽水是我的人生

私藏高级小众感头像合集 漏了气的汽水是我的人生

这组充满着高级感的微信头像真的好喜欢呀,这么与众不同的小众头像给自己换上吧。

微信头像 小众却又很高级的女生微信头像给你们啦,气质型的微信好看的头像气质真的超级的好呀。
红楼梦中贾府的媳妇不当,李纨为何能有很高的待遇?

红楼梦中贾府的媳妇不当,李纨为何能有很高的待遇?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其中贾府的媳妇不好当,她们要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李纨就是其中一位媳妇。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即使是霸王一样的王熙凤,也得在婆婆的淫威下讨生活。王熙凤多次被婆婆邢夫人冷言冷语地奚落,最厉害的一次是在贾母的寿宴上,邢夫人当众羞辱王熙凤。王熙凤又委屈又生气,还不敢反驳,回到房里偷偷哭泣。当贾母叫她的时候,她立刻擦干眼泪,强颜欢笑。  尤氏被丈夫、继子和儿媳妇轮番羞辱,还得委曲求全维护着丈夫的面子和家庭的面子;王熙凤也处处压尤氏一头,不仅王熙凤压制尤氏,贾母生日那天,尤氏还被荣国府的婆子轻视排喧。  在贾府这个功利场中,媳妇活得艰难。  有一个媳妇虽然也有难处,却比王熙凤和尤氏省心,比王熙凤待遇高,贾府所有人都会给她面子。表面上她老实,如菩萨一般,实际上厉害着呢。这个人就是李纨。  李纨的超高待遇,让王熙凤眼红。  贾府每个级别有每个级别的待遇,孙媳妇有孙媳妇的待遇。孙子和孙媳妇的月利应该是每月5两银子。贾珠死后,李纨的月利银子提高到每月10两银子。贾母和王夫人还说李纨“寡妇失业的,可怜,不够用,又有个小子,足的又添了十两”。李纨的月利银子和贾母、王夫人平等每月20两。比王熙凤足足多了4倍。  荣国府又特批给李纨母子一座庄园,让李纨收租子。地租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荣国府年终分年例,李纨母子从来都是上上分儿。李纨每年收入大约四五百两银子。  同是贾府媳妇,李纨躺平,却享受着超级别的最高待遇,王熙凤累死累活的,只挣着区区5两银子。这让王熙凤眼红心热的,曾经当着姐妹们的面,揭了李纨的老底,暴露了她对李纨的羡慕和嫉妒。  厉害的李纨,无人敢招惹她。  1.李纨不惧公婆,公婆都让着李纨。  儿媳妇在公婆面前要温良恭俭让,不能在公婆面前有失礼之处。贾政打宝玉,王夫人大哭着说起了贾珠,李纨不仅没有去安慰婆婆,劝解公公反而放声大哭。这是很失礼的事情,可是李纨就是当众做了。爱咋咋地!公婆也并没有挑李纨的礼儿。  元宵节,贾母张罗聚会,贾政也承欢膝下,儿孙绕堂。贾兰挑理不来参加。贾政问,贾兰为何没有来的时候。李纨没有替贾兰遮掩,不怕惹怒公公,直截了当地说:“他说方才老爷并没去叫他,他不肯来。”难道在场的所有人都是贾政一一去请的吗?贾兰为何不能不请自来承欢膝下,让老太太高兴?  不仅贾兰挑理,李纨也挑理了。面对儿子和孙子挑理,贾政不仅没生气,反而特意派人去请贾兰。若不是李纨厉害,替儿子讨公道,贾兰不会有爷爷亲自派人去请的荣耀。更不会有坐在贾母身边的特权。  2.李纨不屌婆婆。  在古代媳妇应该天天在婆婆跟前伺候。李纨很少到王夫人身边伺候。秋纹说过一段话:“太太正和二奶奶、赵姨奶奶、周姨奶奶好些人翻箱子”。王夫人要翻箱倒柜地找衣服,两个妾室和侄媳妇都在忙碌,唯独正经的儿媳妇李纨缺席。这说明,李纨不屌婆婆,对于婆婆只是在公开场合立规矩,私下里,根本不屌婆婆。而王夫人也习惯了儿媳妇不伺候自己。  贾府的规矩是,儿子年纪大了,就放两个人在屋里。王夫人应该给长子贾珠屋里放了两个通房丫头。李纨结婚时,两个通房丫头就在。贾珠死后,李纨迅速地就把王夫人安排在自己屋里的两个通房丫头打发了,不让王夫人的心腹监视自己。  李纨的理由冠冕堂皇地,她说:“想当初你珠大爷在日,何曾也没两个人,你们看我还是那容不下人的?天天只见他两个不自在,所以你珠大爷一没了,趁年轻我都打发了。若有个好的守得住,我倒有人膀臂。”  李纨这几句话,是告诉众人,不是我不容人,而是这些人守不住寡,不得已打发走了。  3.李纨不惧王熙凤,王熙凤是她手下败将。  王熙凤是公认的厉害媳妇,可是,她是李纨的手下败将。  4.李纨在大观园诗社里,说一不二。v  大观园诗社本来是探春张罗成立的,应该是探春当社长,可是李纨横插一杠子,她要当社长。探春没法,只好将社长的位置让给了李纨。  大观园诗社里,李纨说一不二,她说谁的诗是第一名,就是第一名。  李纨在荣国府里可谓是横着走,上至老太太,下至王熙凤和姐妹们都对李纨避让三分,李纨可谓是贾府最厉害的媳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百科 2023-02-28
使用频率很高的关于上班表情包 上班用的最新表情

使用频率很高的关于上班表情包 上班用的最新表情

一睁眼又是上班的时间了,你们上班的状态是不是就是这组表情包一样呢。

微信头像 这组上班的表情使用频率真的很高,上班这个事情谁想上就上吧,反正我是不想上了。
杜如晦献出了哪些奇谋妙计?李世明为何对他有很高的评价?

杜如晦献出了哪些奇谋妙计?李世明为何对他有很高的评价?

  杜如晦是唐朝初年名相,也是唐朝众多开国功臣中,十分有意思的一人。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提到杜如晦这个名字,很多人的第一反应,肯定都是‘房谋杜断’这个成语。作为唐初最负盛名的一位宰相,杜如晦这个名字,很多人肯定都听说过。但要说杜如晦到底为唐朝做出了哪些具体贡献?做了哪些工作?献了哪些奇谋妙计?很多人可能就说不清楚了。  更有意思的是,就是这样一个大家都知道他的名字,却不知道他贡献的人,唐朝官方对他的定位亦是极高!李世民创立文学馆的时候,杜如晦在文学馆内排名第一!李世民登基之后,杜如晦也获得了头等封赏。后来李世民评定凌烟阁功臣榜的时候,杜如晦排名第三,仅次于长孙无忌和李孝恭。要知道,大名鼎鼎的秦二爷秦叔宝,一生那么多传奇故事,最后在凌烟阁功臣榜上,其实也仅仅只排名第二十四位而已。  那么,杜如晦到底都干了什么?才会让李世民对他有如此高的评价呢?  杜如晦,字克明,出身京兆杜氏,也就是现在的西安人。京兆杜家是关陇集团的核心家族之一,唐朝姓杜的有名望的人,基本上都是出自这一家。除了杜如晦之外,比如杜甫、杜牧等人,都是出自这一族。  而杜甫他们家这一支,从北魏时代开始,就一直权势显赫。杜甫的高祖曾任北魏辅国将军,曾祖曾任北周开府仪同三司,祖父曾任隋朝怀州长史,父亲曾任隋朝昌州长史。除了权势显赫之外,这一族也以家学渊博著称。据史书记载,杜如晦从少年时代开始,就精通历史和文学,深受家学熏陶。  但有意思的是,在整个隋朝期间,杜如晦没怎么做过官。  杜如晦出生于公元585年,也就是隋朝建立之后的第四年。因为家世原因,杜如晦在杨广登基之后,曾被征辟为预备官员。此后,杜如晦被吏部侍郎高孝基看中,被任命为滏阳县尉。但此后不久,杜如晦便辞官不做,弃官回家。  杜如晦当时为什么要辞官不做?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并不复杂。因为当时的杜如晦,是一个志向抱负都十分远大的有志青年,根本不愿和当朝权贵同流合污,不愿结党站队。以隋末那种黑暗的官场环境来说,就算杜如晦有大才,也很难施展自己的抱负,还不如回家耕读传家更舒服。  而杜如晦这种情况,其实也不是个例。在隋末唐初的历史上,其实有很多非常有才干的人,在隋朝都没做到多高的位置,但到了唐朝之后,却都建立了传世功勋。这其中便以唐初名将李靖,最具代表性。李靖在隋朝的时候,工作了二十多年,一直没什么起色,甚至连军队都没碰过。但是到了唐朝之后,却能很快带兵横扫天下,成为一代战神。  不得不说,对于人才而言,大环境真的是挺重要的。  另外这里再多说一句,提拔杜如晦的这位隋朝吏部侍郎,在发掘人才上面,还真是挺有一套。他主持吏部选官期间,除了发现了杜如晦之外,还发现了另一个极有才干的年轻人。这个人,就是后来的房玄龄。在隋朝的时候,房杜两位大才其实都已经被发现了,可是当权者却弃之不用。这样的隋朝要是不亡,那才是呢!  后来,到了大业十三年,随着李渊自太原起兵,而后一路攻破长安,入主了关中。杜如晦的人生,终于到了一个转折点。这一年,杜如晦已经33岁了。一个33岁的男人,此时连个稳定的工作都没有,只能在家种地生活。杜如晦要是生活在现代,估计是别想娶媳妇了。  不过,李渊入主长安之后,杜如晦却遇到了人生当中最重要的一个机会。李世民率兵抵达长安城外的时候,当时在隋朝担任小官的房玄龄,曾主动前去面见李世民,而后投靠了李世民,做了李世民麾下的心腹谋臣。而房玄龄进入李世民麾下后,马上就向李世民举荐了杜如晦。  房玄龄和杜如晦,当年都是那位吏部侍郎发掘的,所以很清楚杜如晦的才干。就这样,在房玄龄的举荐下,杜如晦这个名字,终于传到了李世民的耳朵里。后来李家入主长安之后,李世民马上就给在家闲居的杜如晦,下了征召令。杜如晦对此也没有拒绝,欣然到了李世民麾下,担任文官。  而随着杜如晦开始逐渐投入到工作当中,李世民很快发现,自己找对人了。  房玄龄和杜如晦这俩人,就仿佛是一对天生的组合。一个负责给建议,而且能同时提供好几种方案;另一个则可以对几种方案权衡利弊,最终做出选择,这就是所谓‘房谋杜断’的由来。房玄龄和杜如晦这对组合,就相当于是汉初刘邦身边的张良加萧何。不管是行军打仗,还是治理后方内政,这俩人都能给出接近完美的建议。  在这两个人的辅助之下,李世民开始起飞了。  如果说,得到房杜二人之前的李世民,已经是一位绝代枭雄。那么得到这两位大才之后,李世民就更是如虎添翼。而对于李世民麾下收拢的这些人才,当时身为太子的李建成,曾一度十分眼热。在李家入主长安之后,李建成一度向李渊建议,打散李世民麾下的这些人才,充斥到唐朝的各个部门要害,后来李渊也接受了这个建议。但李世民接到旨意后,其他人都痛快放行,唯有房玄龄和杜如晦这俩人,任凭老李怎么要人,李世民是打死都不给。  杜如晦进入李世民麾下之后,李世民就开始征战天下,成为唐朝的最强统帅。在这个过程当中,杜如晦和房玄龄,一直都是随军出征的。唐初北方几场关键战争,基本上都是李世民打的。而这几场关键战争的谋划推演,基本上都是以房杜二人为核心的这个小团体完成的。  这也是为什么房玄龄和杜如晦那么有名,但大家如果去翻史书的话,却很难查出来他们到底都做过哪些贡献。因为他们的所有谋划,最后基本上都被冠以李世民的名义来实施,最后写到李世民的传记里去了。  此后的四年里,杜如晦追随李世民,击败了薛举、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等强敌。尤其是击败了王世充和窦建德之后,李世民一战奠定了唐朝统一天下的基础。但同时,这一战之后,李渊也意识到李世民的军功过高,威胁到了李建成的太子之位。所以,返回长安之后,李渊封李世民为天策上将,允许李世民自行建立天策府。但同时,李渊也几乎拿走了李世民所有的兵权,让李世民暂时成了一个闲散王爷。  此时的李世民,也知道李渊的心思,而且也知道以后自己和李建成的斗争,注定会是在朝堂上进行的。所以返回长安之后,李世民便建立了一个叫做文学馆的机构。名义上是李世民觉得自己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打仗,读书不多,所以想请一些大儒过来,和他一起研习文化。但实际上,李世民建立这个文学馆,就是为了给自己招募一些顶级文官,弥补自己的短板。  文学馆建立以后,李世民找了十八个人,进入文学馆。在这其中,杜如晦位于十八学士之首,房玄龄排在第二。这十八个人,几乎可以说是李世民的文官核心班底,为李世民立下了汗马功劳。  不过,就在文学馆建立之后不久,窦建德的部将刘黑闼,就再次聚众造反。此后,李渊不得不再次派出李世民,前去镇压刘黑闼。趁着这次镇压刘黑闼的机会,李世民也得以将自己的人手,安插到山东、河北、河南等地,为自己后来争夺太子之位,奠定了基础。  打败了刘黑闼之后,李世民再次返回长安,就开始正式和李建成争夺太子之位了。此后的几年里,杜如晦一直追随李世民左右,为李世民出谋划策。在李世民的所有下属当中,李建成最忌惮的,就是房玄龄和杜如晦两人。而尉迟恭、秦琼、程咬金等人,李建成反倒没那么在意。  在双方斗争最关键的时候,李建成曾以巨大的代价,让李渊下旨,将房杜二人贬黜,赶出了天策府。但是后来,两人还是悄悄返回了天策府,继续帮助李世民出谋划策。  再之后,就是玄武门事变了。  历史上真实的玄武门事变,简单来说,过程是这样的:双方斗争最激烈的时候,恰好突厥来犯,李渊下旨让老三李元吉去领兵抵抗。然后李元吉和李建成密谋,要在大军出征的时候,当场杀了李世民。但这个事被李世民提前得知,所以李世民决定抢先下手。之后李世民深夜入宫,举报两人秽乱后宫,李渊当即让两人第二天早上入宫对质。第二天早上,李世民趁机在玄武门埋伏,一举干掉两人,结束了这场斗争。  整个玄武门事变,过程其实并不复杂。但如果细究其背后的故事,那就太多了。很多看起来很简单的事情,其实都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在玄武门事变当中,不同的角色,对玄武门事变的影响是绝对不同的。李世民是发动,长孙无忌、尉迟恭、侯君集这三人,是劝李世民下定决心。房杜二人,再加上长孙无忌,是策划了玄武门事变。而其他人,则是参与了玄武门事变。  策划这两个字,足以证明杜如晦的贡献。  要知道,策划一场政变,绝不是单纯带几百个人,到玄武门那边砍两个人这么简单。想要策划一场成功的政变,不但需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影响,考虑到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甚至还要考虑到政变失败后的退路。所有的这些,都是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以及李世民本人,联手制定的。这个功劳,其实远比去玄武门杀几个人要更大。  玄武门事变后,李世民登基为帝。再之后,就到了论功行赏的阶段。论功行赏的时候,得到超一等封赏的,只有一个人,这个人叫裴寂。他得到这个封赏的原因,不是因为他参与了玄武门事变,而是因为他是当时唐朝的宰相,代表了前朝老臣。李世民需要稳住他,借此稳定人心。  在裴寂之后,得到一等封赏的,一共有五个人,分别是长孙无忌、王君廓、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恭。  这五个人当中,长孙无忌是李世民的大舅哥,一直是李世民最简单的支持者,得到一等封赏很正常。王君廓是当时坐镇幽州那边的关键人物,而且也曾追随李世民打过很多仗。最关键的是,他当时刚刚干掉了幽州那边准备造反的王爷李瑗,维持了幽州边境地区的稳定,这个贡献也是极大的。  再之后,尉迟恭不但一直追随李世民,打仗一直身先士卒。而且之前还是劝李世民发动政变的关键人物,更是在玄武门事变的关键时刻,救了李世民一命,这自然也应该得到一等封赏。  除了这三人之外,剩下的两人,便是房玄龄和杜如晦这两名策划者。  对于李世民来说,杜如晦和房玄龄,就像是他的卧龙凤雏,是他最重要的智囊和军师。看过三国的人都知道,不管到任何时候,诸葛亮永远比刘备下边的那些武将更重要,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李世民登基之后,杜如晦很快改任吏部尚书,人事大权一把抓。此后,杜如晦又改任尚书右仆射,除了依旧负责人事之外,还要和房玄龄一起,制定各种国家政策。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之所以能够那么有名,除了李世民本人的英明神武之外,也离不开房杜两人制定的这一系列政策。  可惜的是,杜如晦本人寿命不长。贞观四年,年仅46岁的杜如晦,便因病去世。杜如晦死后,李世民十分悲伤,大哭不止。后来,李世民评定凌烟阁功臣榜的时候,杜如晦被排到了第三位,仅次于长孙无忌和李孝恭两人。  在所有单纯的文官当中,杜如晦无疑是排名最高的。这个排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证明了他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  回顾杜如晦的故事,我们不难发现:杜如晦一生最重要的转折点,就在于他遇到了李世民。正所谓良禽择木而栖,好的人才,如果遇不到好的领导者,往往也很难发挥出自己的能力。房玄龄和杜如晦两人,都是在隋朝的时候,就已经入朝为官。但是当时的当权者,却无法很好地任用他们,只能将他们留给后面的唐朝。  杜如晦的故事,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做人一定要擦亮眼睛,跟对老大,往往是人生当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追随一个优秀的领导,往往能让自己的人生更加顺遂。而作为一个领导,学会如何更好地任用人才,则是成功的关键因素。比如李世民,正是因为任用了房杜这样的大才,所以才能顺利建立自己的时代。如果李世民事必躬亲,所有的事情都自己去做。那估计就算李世民再有大才,最后也只能是累死的命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百科 2023-02-18
<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