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艾萨克(Oscar Isaac)认为,《月亮骑士》(Moon Knight)和《午夜太阳》(Midnight Suns)在未来的漫威项目中有一个“有趣的机会”。 艾萨克最近在中东电影展漫画展(MEFCC)上成为了一位明星嘉宾,主办方在活动中开放了提问环节。一位名为@GeekHouseShow的X/Twitter用户询问了艾萨克关于他在《月亮骑士》中的下一次亮相,这位演员提出了他的角色与其他英雄联手的想法。 他说:“我觉得《午夜太阳》中有一个有趣的机会。那里有非常有趣的角色,现在我们已经设定了谁是马克·斯佩克特(Marc Spector)、史蒂文·格兰特(Steven Grant)、杰克·洛克利(Jake Lockley),让他成为团队的一部分,看看他在团队中的动态会是一个有趣的机会。所以我认为这对我来说会是激动人心的,我希望肯定有一些探索这种可能性的空间。” 漫威官方解释称,《午夜太阳》是宇宙中超自然的守护者,他们抵御来自恶魔、僵尸等可怕威胁。该团队在不同的漫画版本中包括鬼骑士、莫比斯和刀锋等角色,与《月亮骑士》一同执行任务。 艾萨克在2022年的迪士尼+系列《月亮骑士》中扮演了马克·斯佩克特的超级英雄形象(以及他的其他人格)。尽管还没有“官方消息”证实该剧将续订第二季,但艾萨克对漫威会选择继续制作该剧的希望很大,尤其是因为该剧以一个悬念结尾。
在《英雄联盟》中,刀锋意志(通常指刀锋舞者·艾瑞莉娅或刀锋之影·泰隆)的出装可以根据不同的游戏阶段和对手进行调整。以下是为刀锋舞者·艾瑞莉娅和刀锋之影·泰隆分别提供的出装建议: 刀锋舞者·艾瑞莉娅出装建议: 1、起始装备:多兰之刃+生命药水。提供基础攻击力和生命恢复。 2、早期装备:提亚马特(用于快速清兵),然后合成三相之力。三相之力提供全面的属性加成,是艾瑞莉娅的核心装备。 3、中期装备:斯特拉克的挑战护手增加生命值和基础攻击力,同时提供护盾效果,增强生存能力。 4、后期装备:死亡之舞提供额外的攻击力、生命值和冷却缩减,同时增加物理吸血,有助于持续作战。守护天使增加复活机会,提高容错率。 5、可选装备:根据对手阵容选择水银弯刀(解控)、玛莫提乌斯之噬(魔法护盾)或振奋铠甲(增加生命恢复和魔抗)。 刀锋之影·泰隆出装建议: 1、起始装备:长剑+复用型药水。提供基础攻击力和生命恢复。 2、早期装备:德拉克萨的暮刃。提供额外的隐形能力和伤害加成,适合泰隆的刺客定位。 3、中期装备:幽梦之灵。增加攻击力和冷却缩减,同时提供移动速度加成,有助于泰隆快速接近敌人。 4、后期装备:夜之锋刃提供额外的攻击力和生命值,同时增加护盾效果,提高生存能力。黑色切割者减少敌人护甲,增加自身移速,有助于泰隆更好地切入后排。 5、可选装备:根据对手阵容选择守护天使(增加复活机会)、水银弯刀(解控)或凡性的提醒(增加穿甲和重伤效果)。 请注意,这些小编提供的出装建议仅供参考,实际游戏中应根据对手阵容、游戏阶段和个人打法进行调整。同时,也要注意与队友的配合和游戏中的经济管理。
《最后生还者2:复刻版》现已正式发售,很多玩家再次体验游戏剧情之后,仍对艾莉在结局中的言行举止难以释怀。于是热衷于创作的Speclizer趁此机会,自制了一版别样结局,视频中艾莉手握各式武器,将艾比狠狠虐杀,可谓大快人心。 《最后生还者2》作为顽皮狗(Naughty Dog)制作的游戏,于2020年6月18日发行,登陆PS4平台。《最后的生还者2:复刻版》已于2024年1月19日登陆PS5平台,已在PS4购买过《最后生还者2》的老玩家,只需花费10美元即可升级至PS5版。如果是没有购买过的新玩家,可以花费398港元购买(约人民币365元)。 视频截图:
《铁拳8》探索了拉尔斯和艾丽莎之间的浪漫关系,展示了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并暗示了更深层次的感情。 《铁拳8》中的角色故事结局揭示了艾丽莎由于对拉尔斯的感情而出现故障,巩固了他们之间的吸引力。 虽然主要剧情并未过多关注他们的浪漫关系,但角色的故事结局强烈暗示了拉尔斯和艾丽莎之间存在着浪漫关系。
更新:2024年1月21日14点55分,《幻兽帕鲁》Steam同时在线人数已破100万。 以下为此前原文: 《幻兽帕鲁》在Steam上线仅3天(1月19日)的抢先体验版,却已经创下了惊人的成绩。截至目前,《幻兽帕鲁》Steam同时在线峰值已经突破97万人!这一数字超过了2022年备受瞩目的游戏《艾尔登法环》(953,426人),使其成为Steam在线峰值历史榜单第6名,并且有望超越《赛博朋克2077》。这一成就令人震惊,尤其是考虑到游戏仅仅发售了3天。 今日上午,《幻兽帕鲁》在Steam在线峰值历史榜单上位列第十,同时在线人数为85万。然而下午,它直接超越了多款之前备受瞩目的游戏,例如2023年TGA年度游戏《博德之门3》、世界著名IP改编游戏《霍格沃茨之遗》以及爆款MMO《新世界》。这款被誉为“究极缝合怪”的游戏数据仍在飙升,即将创下新的记录。
今天,3DM小编为大家带来了《 洛克王国 》中祈福艾米的技能表图鉴分享。祈福艾米是今年祈福节的新皮肤,编号为3177,主要作为收藏使用。以下是该宠物的技能表、种族值等信息,让大家快速了解这个宠物的各项信息,感兴趣的朋友快来围观吧! 洛克王国祈福艾米技能表图鉴 1、祈福艾米基础属性 祈福艾米 编号: 3177 属性: 光+萌 身高: 1.5m 体重: 25kg 颜色: 粉 经验类型: 100 喜好: 喜欢节日的氛围 简介: 愿我的祝福,带给你温暖。 获得: 参与“吉年祈福”活动获得 2、洛克王国祈福艾米技能配招: 圣佑之体+祈求平安+破魔圣光+变戏法。 3、性格推荐: 保守、大胆、沉着。 4、祈福艾米是艾米的龙年新皮肤,收藏即可。 5、祈求平安会根据使用次数提升伤害与精力回复效果,先手时必定暴击并召唤梦境,后手则赋予自身物攻速度负面并追加固伤。其他技能配置一般,携,带变戏法大概有一定可玩性。 以上就是3DM小编整理带来的《洛克王国》祈福艾米技能表图鉴,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关注3DM手游网!
艾瑞泽5是奇瑞品牌下的一款车型,前脸采用单横幅贯穿中网设计,侧面线条紧凑,尾部层次感较强,非常具有辨识度。那么艾瑞泽5刹车油多久换一次呢? 艾瑞泽5刹车油的更换周期是:每行驶3万公里或每2年更换一次。 刹车油又称制动液或迫力油,它的英文名为Brake Fluid,是制动系统制动不可缺少的部分,而在制动系统之中,它是一种力传递的介质,总泵输出的压力会通过制动液直接传递至分泵之中。 艾瑞泽5更换刹车油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如果不小心将汽油、柴油、机油或者玻璃水混入刹车油后,会大大影响制动效果。应该及时更换。 车辆正常行驶4万千米或刹车油连续使用超过2年,刹车油很容易由于使用时间长而变质,所以要注意及时更换。 装有刹车油液面报警装置的车辆,应该随时观察报警指示灯是否闪亮,报警传感器性能是否良好,当刹车油不足的时候应及时添加,储存的刹车油应该保持在标定的最低容量刻度和最高容量刻度之间。 车辆在正常行驶中,若出现制动忽轻忽重时,要对刹车油及时更换,在更换之前先用酒精将制动系统清洗干净。 车辆制动出现跑偏时,要对制动系统进行全面检查。若发现分泵皮碗膨胀过大,就说明刹车油质量可能存在问题。这时应选择质量比较好的刹车油予以更换,同时更换皮碗。 换季时,尤其在冬季,要是发现制动效果下降,则有可能是刹车油的级别不适应冬季气候,此时更换新刹车油,就要选择在低温下粘度偏小的刹车油。 当刹车油中混入或吸入水分,或者是发现刹车油有杂质或沉淀物时,应该及时更换或者认真过滤,否则会造成制动压力不足,从而影响制动效果。 以上就是给各位带来的关于艾瑞泽5刹车油多久换一次 更换刹车油的注意事项的全部内容了。
独居女孩子一定要有防范的意识哦,这些大叔的头像给你们啦,每个女生要好好的保护自己呀。
邓艾本是荆州农夫,他是如何成为大将军的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志向非凡的农夫 邓艾本是荆州人氏。当年曹操从刘琮手里顺利接管了荆州,但是遭遇赤壁战败后,曹操为了人力资源不被孙刘掠夺而去,就来了一次人口大迁徙。邓艾和大批荆州人口就这样被迁移到了汝南。从此,邓艾成了曹操屯田区的农民,过上了放牛种田的生活。 由于邓艾从小读过书,识得字,勤勤恳恳的他被评为都尉学士,作为典农都尉的下属,也就说他可以不用下田干活了。但天生的生理缺陷——口吃无疑影响到了他成为更高级别的干佐,于是他被派为稻田守丛草吏——一个像林冲那样的草料场管理员。 但邓艾并没有因为遭遇不公平的待遇而自暴自弃,反而加倍努力,认真学习,开发出了潜藏的军事天赋。他每次见到高山大泽的时候,都会忍不住指指点点,哪里可以安营扎寨,哪里可以埋伏兵马。他的举动把一旁的看客惊呆了,嘲笑他一个农民有什么必要学人家沙场点兵呢?邓艾只是淡淡一笑,在心中回答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也。邓艾就这样踏踏实实地边学习边干活,一晃就是好几年。 朝廷栋梁 俗话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又到了一年一度上计的时候。自秦朝起,国家就确立了地方官年终向国家汇报情况的制度。到了曹魏时期,这项制度更得以发扬光大。各个地区以郡国为单位,每一年到了年终就要统计好赋税、人口、土地等重要数据,然后派遣能员到首都,把情况汇报给中央。中央根据这些情况才能更好地了解地方,并因此制定相应的政策。因此,各部门对上计非常重视。 对于朝廷而言,这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特意派遣德高望重的三公太尉、司徒、司空把关。 对于地方官来说,这是关乎政绩的事,意味着升官发财,所以必须让熟悉业务的心腹前去。 也许是小时候为一位官员拉过马车救过急,也许是邓艾的认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也许是多年来任劳任怨的付出得到了回报。总之,快四十岁的邓艾终于得到了提拔,成为了典农纲纪。 经过初步的选拔发现没有人比邓艾更熟悉业务,也没有人比邓艾更热爱这份工作。虽然邓艾有点口吃,但他的业务能力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于是典农校尉提拔邓艾成为了这一年的上计吏。 如果没有这一次上计,也许邓艾会在典农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一直干下去,成为出色的屯田专家,不至于会落得冤杀的下场,但也没有了灭蜀杀敌的赫赫战功,也没有了万古流芳的美名。是选择平庸地活着苟且一生生还是轰轰烈烈的战死沙场,许多人都会做出不同的抉择。 暂且对未来一无所知的邓艾就这样带着长官的殷殷期望来到了洛阳。他的专业知识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还意外受到了太尉司马懿的赏识。司马懿还想再考察一下,他见邓艾有点口吃,就开玩笑说:你自称艾啊艾的,到底是几个艾啊?邓艾灵机一动,也不结巴口吃了,脱口而出:凤兮凤兮,故是一凤。在对答的瞬间巧妙地搬出了论语中的典故,并以凤凰自比,邓艾不仅才情非凡,而且志向远大,专业能力突出,司马懿立即决定把邓艾招揽到自己的麾下。 邓艾就这样成为了司马懿太尉府的下属,开始了传奇的下半生。他的聪明才智这才有了用武之地。 有了司马懿的大力支持,邓艾很快进入了尚书部担任了一名尚书郎。 邓艾是实干家,什么时候都停不下来。在尚书部工作期间,他提出了著名的屯田计划。他建议为了应对来自孙吴的挑战,必须扩大屯田,积累足够的粮食储备。他提出要在淮河两岸肥沃地带建立新的屯田区域,对当地的水利设施加以改造,既要做好农田的灌溉工作,也要保证运输通畅,战时能够迅速把兵力和物资运往前线。为了保证生产出足够多的粮食,邓艾认为要安排五万屯田军民,按照十分之二的计划轮休,保证常年都有四万人在正常工作。经过精密的计算,邓艾认为,只要六七年,朝廷就可以积累下十万精兵五年的粮食,到时和孙吴开战就能稳操胜券了。 这份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基础的报告一提交就得到了政府部门的一致认可,被迅速确立为国策立即施行。 沙场点兵 邓艾被眼光毒辣的司马懿发现了战斗天赋,被提拔为西北地区的将军。刚一上任就打了个漂亮的胜仗,打败了来犯的姜维。记功受赏为讨寇将军、关内侯。 从农民成为战场上的常胜将军,人生际遇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邓艾却能不改初心,保持人性中的一份厚道。当司马懿之子司马师当政时,邓艾已经成为了汝南太守。汝南就是邓艾自小种田放牛的地方。幼年的邓艾曾经受到过一位老人的无私帮助,这次他衣锦还乡正是为了报恩。可惜那位老人已经去世。邓艾吩咐属下,去墓前祭拜一下这位老人,又给了老人遗孀一大笔银子,最后还把老人的儿子提拔为计吏——就是那个曾经让邓艾发迹的职位,邓艾希望老人的儿子也能够像他一样就此获得升迁。 邓艾在汝南的官声很好,史书记载荒野开辟,军民并丰。他始终记得年少时曾经看到过的八字箴言:“言为士则,行为士范。” 然而作为杰出的军事家,战场才是邓艾的最终归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对钟会与邓艾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景耀五年(262年),随着蜀汉大将军姜维最后一次北伐落幕,曹魏大将军司马昭也积极备战,准备一举攻灭蜀汉。力排众议的钟会在东路主攻汉中诸城,西路邓艾主攻沓中屯田的姜维,中路诸葛绪负责切断姜维后路。因为没有准备,蜀汉仅抵抗了三个月便因为后主刘禅的投降宣告覆灭。然而在此战中立下大功的钟会与邓艾不仅没有因此荣归故里,而是先后死于非命,这是何故? 一、崭露头角,屡献良策 钟会出身颍川士族,是太傅钟繇的幼子,而邓艾的家中早已没落,自己还是被强迁入魏的,这些都注定了钟会的起点比邓艾高之又高。“有钟士季者,其人虽少,若管朝政,吴、蜀之忧也”,钟会一出仕便是尚书郎、中书侍郎这样的高位。在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相继掌权时,钟会就因为运筹帷幄的才能屡受重用。而邓艾就没有这么好的开局了,尽管心怀大志,然而却因为口吃不得重用,让人不得不感叹邓艾的生不逢时。但将近二十年的蹉跎,却并未击倒邓艾,得益于“屯田”这项基本国策,精通此道的邓艾在司马懿面前混了脸熟,也开启了他不凡的仕途。 正始二年(241)起,邓艾等到了司马懿的重用,魏国在淮南、淮北广开河道,大举屯田,所用之策皆由邓艾提供,他也因此高升为南安太守,来到了抗蜀前线。钟会早年与司马师、司马昭关系密切,他提醒过司马师“小心”魏帝曹髦;在司马师殒命后力荐司马昭夺权;曹魏“功狗”诸葛诞反叛,钟会施计讨平,因事后坚决辞让九卿之一的太仆和陈侯爵位获得美名。若说司马昭是曹魏背后的掌权者,那么钟会就是司马昭背后的掌权者,升迁司隶校尉后,“虽在外司,时政损益,当世与夺,无不综典”。 二、三路伐蜀,一战功成 姜维的数次北伐耗尽了国力,司马昭决定先蜀后吴,群臣皆以不可行,唯独钟会鼎立支持,因此钟会受封为镇西将军、假节、都督关中军事,两人共定灭蜀大计。景元四年(263)魏军三路伐蜀,钟会率大军十余万从斜谷、骆谷进兵,大军一路高歌猛进直逼剑阁。眼见汉中尽失,姜维果断放弃与邓艾周旋,与廖化、张翼、董厥退保剑阁,数次击退了来犯的钟会。依靠剑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利,加上蜀汉力保家园展现出来的凝聚力,钟会一时没有办法,加上魏军粮草不济,钟会有了退兵的打算。 “攻其不备,出其不意”,钟会坐镇大军与姜维对峙,还支持了邓艾率精兵袭击涪县的计划。于是邓艾攀登小道,凿山开路,修栈架桥,硬生生从无人之境开出一条道路,越过七百余里无人烟的险域,还一举击败了回援的蜀将诸葛瞻。绵竹陷落,代表着蜀都成都暴露在魏军兵峰之下,邓艾兵少,若是刘禅全力防守不见得邓艾能够一战功毕。然而刘禅投降得很干脆,邓艾入成都,手执符节,接受了蜀汉众人的投降。 三、功高桀骜,不得其死 当时,魏军分三路攻蜀,东路的钟会军人数最多,但想要立下不朽战功的他谗言排挤掉了诸葛绪,将中路军收入囊中。邓艾献奇策,钟会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派遣部将田章跟随,眼看邓艾比自己先一步入成都,钟会又怎么不眼红呢?在接受投降后,邓艾效仿邓禹故事,以天子名义任命大批蜀吏,可以说此举对稳定蜀地有着重要作用。然而邓艾却因此骄傲自满起来,“使于绵竹筑台以为京观,用彰战功”,““姜维自一时雄儿也,与某相值,故穷耳”。但很快邓艾就遭到陷害,陷害他的正是钟会。邓艾将自己对蜀地建设想法上报给司马昭,居功自傲的他甚至不惜驳斥司马昭也要坚持己见,这自然给了钟会落井下石的好机会,于是在钟会的诬告下,邓艾被绑上刑车不日将被带回京城。 自以为没了约束的钟会也诞生了反叛的意图,他意欲联合姜维,以魏、蜀军队二十余万和蜀地为依托,打算水陆并进攻取天下。然而想法是好的,实施的时候却连第一步都无法进行下去,因为魏军将领兵卒的家人都在魏地,自然不愿意跟随钟会反抗朝廷,而蜀军虽然有姜维为头领,但不可能是数倍于己的魏军的对手,加上钟会不忍心处死那些牙门骑督以上的官吏,结果胡烈煽动大军对钟会发难,宣布叛乱仅两天,钟会与姜维就死于兵变。监军卫瓘此前在陷害邓艾一事上与钟会沆瀣一气,担心未来会有祸端,于是把邓艾也杀了。 邓艾少不得志,到了中年才因为司马懿的赏识步步高升,稳固发展的他自然得到了人民和朝廷的交口称赞,然而灭国之功太大了,一下子让他有些忘乎所以,更让他没想到的是来自钟会背后的暗箭,一下将他刺穿。钟会小心翼翼,机关算尽,却还是棋差一着,被姜维和司马昭看破野心。邓艾被钟会暗算,而钟会亦死于乱军,为义也好为名也罢,“横受屠戮,良可悲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为什么邓艾能靠着两千人就灭亡了蜀国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姜维知道汉中失守的消息后,没有和邓艾的军队纠缠,直接绕过邓艾千里奔袭剑门关而来,姜维率领蜀军主力,依据剑门关的天险,成功将钟会的八万大军阻挡于关外,寸步难行。魏国大军在剑阁前被挡住一个月后,粮草不济,准备退军。 就在此时,邓艾大胆的提出了“偷渡阴平,从涪城走左儋道进攻绵竹”的大胆计划。据《三国志·邓艾传》中记载:冬十月,艾自阴平道无人之地行七百余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山高谷深,志为艰险,又粮运将匮,频淤危殆。艾以毡自裹,推转而下。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 一路上崇山峻岭,渺无人烟,行动极是艰难。来到摩天岭时,尽见峻壁巅崖,不能开凿,眼看陷入绝境,邓艾的儿子和开路的士兵纷纷痛哭起来。这时邓艾率先以毡裹身,从高山滚了下去,其他人一看主将如此英勇,不敢落后,也如法遵行,有毡的依法制,无毡的用绳索拴住腰,攀木挂树,鱼贯而进,悄悄地越过了摩天岭。总所经路险,约有700余里,此时邓艾手下也只剩下2000余人的残军。 邓艾率军度过阴平之后全军疲惫,当邓艾抵达涪城时,涪城守卫马邈以为神兵天降,居然不战而降。于是邓艾率领全军在涪城休整后,率军南下直逼成都。 蜀国君主刘禅听闻后,让诸葛亮之子诸葛瞻率禁卫军到达梓潼阻截邓艾。黄崇建议诸葛瞻迅速占领险要,以逸待劳,把邓艾消灭在山区。可是诸葛瞻犹豫不决,丧失良机使邓艾进入平原,于是只能回援成都,双方在绵竹遭遇。本来诸葛瞻初战占优,邓艾于是亲自督战,由于禁卫军缺乏战斗经验,被邓艾翻盘,诸葛瞻父子战死沙场,禁卫军全军覆没。 成都的刘禅听到诸葛瞻兵败的消息,顿时不知所措,昏倒于地。刘禅意欲南逃南中或者投奔东吴,均被谯周否决,在谯周、张绍(张飞之子)、邓良(邓芝之子)的劝说下,刘禅选择投降。刘禅率领文武百官、皇亲国戚,抬着棺材,手捧印绶向邓艾投降。 至此,邓艾偷渡阴平,奇袭涪城,戮战绵竹,终于攻破蜀国腹地成都,结束了蜀国刘禅的统治。邓艾于是完成了古代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迹,以2000人灭亡了一个国家。偷渡阴平之役也被载入军事史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如果没有邓艾偷渡阴平,蜀汉会灭亡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邓艾这个名字,乍听有些陌生,但是他却是一个可以与诸葛亮和司马懿衡量的优秀将才。他可算得上三国末期最杰出的军事家了,有些许口吃的他,做起事情来可不含糊,从来都是条分缕析,深谋远虑。在和姜维的多次交战中,也从没有出现过半分差错,而让他一战成名的,莫过于偷渡阴平,铤而走险,一举攻入蜀国要道,这也是历史上最为成功的一次入川作战,而邓艾的这一计谋,也突破了传统的作战规划,另辟蹊径,出其不意,让人大为赞叹。 据说,邓艾偷渡阴平的时候,跟随他的只有两千残兵,而刘禅其实还有数万军队,这差距本来就摆在那里,那么邓艾是如何让有将近60万人的蜀国投降的呢?又是如何偷渡阴平,穿越无人区灭掉蜀国的呢?这一切,从他遇到司马懿说起。 在动荡的年代,战争是永恒的话题,这也直接造成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而对于邓艾而言,家庭条件自然也不会好到哪里去。而万幸的是,邓氏家族还算是个大族,邓艾自小也受到些许的教育,少年时期就有大志向。曹操攻打荆州的时候,邓艾被流放做了屯田民。又因为口吃,邓艾尽管表现出了很高的才学造诣,但说不通话的人终究无法担当大任。沉默了近20年,后终于当了个典农功曹,帮助管理屯田,打杂之类。 俗话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而发现这颗金子的人,就是当时的洛阳太尉司马懿。伯乐与千里马的相见,妙不可言。司马懿很欣赏邓艾的才智和能力,并恳请其留下来做事,毕恭毕敬,邓艾同意了,再后来,邓艾风生水起,名声也逐渐扩大。尽管是当了将军,邓艾也没有摆大架子,和士兵们同舟共济,在作战时也能够身先士卒,成不骄,败不馁,因而在士兵中口碑也不错。 曹丕称帝后,大权旁落,司马氏族越加猖狂,司马昭之心也人尽皆知。蜀国在这几年北伐多次都没有成功,国力日渐衰弱,兵疲民累,司马昭一方面任命钟会为镇西将军,直取汉中;一方面任命邓艾为征西将军,主牵制姜维的兵力;紧接着让诸葛绪进攻武都,把姜维的后路给断了,这一战略堪称完美。只可惜姜维这火眼金睛,早早就识破司马昭的诡计,于是直接将所有的兵力转到剑门关,本来胜券在握的司马昭一方攻打不入,双方陷入僵局。 就在大家焦灼万分的时候,邓艾提出了“偷渡阴平,从涪城进攻绵竹”的作战计划,这是一个非常大胆的想法,也是一个冒险性极强的策略。阴平道恰恰验证了所谓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一说法,一览皆为高山峻岭,地形崎岖,随时都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但是,阴平道却是绝佳的突破口,一方面可以从后方攻打姜维军,一旦姜维退兵,就可以取得剑阁这一要地;另一方面,如果姜维不退兵,那么就可以直接占据成都。一旦占领这两地之一,蜀国就如同一个裂了的口子,也离覆灭不远了。 闯入阴平道需要步步为营,一旦有细小的失误,便没有退路可言,而一个66岁的老头,毅然决然地去了,这种敢于闯、敢于冒险的精神,也让我们深感敬佩。如此,邓艾如同一把利刃,让一个有将近60万人的蜀国走向灭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邓艾只有2000兵马,凭什么逼迫刘禅投降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一 首先,在笔者看来,邓艾只靠几千残兵剩勇就迫使刘禅君臣开门投降,不是这2000人战斗力有多可怕,而是因为蜀汉气数已尽。在三国后期,蜀汉在综合实力已经全面落后于曹魏和东吴,特别是在关羽失荆州之后,加上诸葛亮、姜维连续多年的北伐对于蜀汉国力的消耗,促使蜀汉成为三国中最弱小的一方。等到邓艾、钟会等人率兵进攻蜀国时,蜀汉已经没有了统一天下的能力和愿望。 二 同时,对于中国古代历史来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重要趋势。对于蜀汉的百姓来说,连年的战争自然带来了沉重的徭役,所以希望早点结束战争,形成一个朝代。而蜀汉既然没有这一实力,面对已经兵临城下的邓艾,那就只有顺应司马氏结束三国的趋势了。并且,对于蜀汉的投降,也是其内部益州本土派势力意志的体现。在蜀汉建立之初,就分为荆州集团(原刘备部)、东州集团(原刘璋部)、益州集团(当地原住民)三大势力。 三 在刘备和诸葛亮掌权的时候,凭借着超强的能力,加上关羽、张飞、赵云、魏延等非益州本土派势力的存在,还可以压制益州集团。但是,在刘备、诸葛亮等人相继去世后,后主刘禅逐渐压不住这股势力了。而最后靠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刘禅投降的谯周,就是益州集团的代表。在蜀汉任职时期,谯周一向以反对诸葛亮、姜维的北伐战略而闻名。对于势力强大的益州本土派,不希望连年征战,所以在邓艾兵临城下时,就鼓动后主刘禅开门投降,以此保全自己的利益。 四 最后,刘禅的投降,也是基于成都没有多少可用之兵的前提上。在邓艾进军的过程中,诸葛亮的后人诸葛瞻、诸葛尚相继战死,绵竹之战的失败震动了蜀汉朝廷上下,诸葛亮家族在蜀汉拥有巨大的影响力,随着诸葛瞻的战死,蜀国从上到下抵抗意志崩溃,蜀汉百姓间发生了恐慌。而蜀汉的主力则远水难解近渴,比如姜维就切断了后路,最终蜀汉成为三国中最先被灭亡的一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成语期期艾艾中的"艾艾"指的是邓艾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邓艾是三国时期的魏国名将,在后来更被推崇为古今六十四名将之一,可见邓艾一生创下的功勋究竟有多大。不过他有个小毛病,那就是邓艾口吃的问题十分严重,不过这并不能影响邓艾的才能,他自幼就收到了极为良好的教育。 邓艾在做屯田民时,凭借出色的才学而受到推荐,得以担任一些下级官吏。可是因为邓艾口吃的毛病,导致上级不想重用他,所以邓艾只能做一个可有可无的小吏。直到遇见司马懿,司马懿采用了邓艾的许多策略,是邓艾开始崭露头角。 而之后的多年,邓艾建功无数,可以说,曹魏政权能在三国中始终保持实力最强,特别是后期,邓艾的许多政治主张都起了很大的作用。然而邓艾口吃的问题却依然还存在着,后来邓艾成为司马昭的重臣时,司马昭就经常因为邓艾口吃而打趣他。 因为邓艾口吃的缘故,所以在提及自己的时候,往往会连说几个艾字。有一次司马昭设宴群臣,邓艾亦在其中。再一次宴会上,邓艾正与司马昭交谈,一开口就又是:"艾.....艾......艾......。" 司马昭听到后就开玩笑说:"你怎么老是-艾、艾、艾"的,这到底是几个艾啊?"邓艾听到司马昭取笑他,却丝毫不显得窘迫,淡然地回答道:"不是有一句话是"凤兮凤兮",这里面还是只有一只凤啊。" 而这个故事也成了后来成语期期艾艾中"艾艾"的来源,从中也可看出邓艾确实是十分机敏的。虽然说邓艾有口吃的小毛病,但是瑕不掩瑜,他满身才华,对魏国而言是很重要的将才。 从一个放牛娃,还口吃,成长为一个名留史册的人物,他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无论军才、政才都堪称一时之士,甚至陈寿说:时之良将,五子为先。我认为他们是及不上邓艾的,即使我是张辽粉。 邓艾军事上无论战略战术都有相当高的水平,政治上治国理政也可以预见是一把好手(屯田不是种田,其中的组织、规划、带动都是需要水平的),这样的人其实说一时之士可能都有点低,我认为在历史上也是排的上号的!不过有能力必然有忌惮和忌妒,加上“艾性刚急,轻犯雅俗,不能协同朋类,故莫肯理之。”,再次证明,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在史册中是极为寻常之事。 邓士载有政才,他权谋术数如何我只能说可能不高但一般的他应该都懂,所谓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那么这件事对于他来说,绝对很重要!这或许就是理想。很多人说姜维是一个有理想的人,为理想献身,很多人也因此而成为了姜维的粉丝。其实邓艾也是如此,为理想献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邓艾的身世如何?他为什么要改掉自己的名字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他的宗族亲戚中已有叫此名字的,所以他又改掉这个名字。后来任都尉学士,因为有口吃的毛病,不适宜做文书,于是为稻田守丛草吏。每当他看到高山大湖,就指手划脚,认为军营该安在何处等,别人常常嘲笑他。后来任典农纲纪、上计吏。于是出使朝廷,见到太尉司马懿。 司马懿认为邓艾很不一般,于是召他作为自己的属官,迁任尚书郎。嘉平元年(249),与征西将军郭淮一起抵御西蜀偏将军姜维的进犯。姜维败退后,郭淮于是向西袭击羌地。邓艾说:“敌兵撤退得不远,也许还会返回来,应当把各军分开防守,来预防意外情况。”在这种情况下,(郭淮)就留下邓艾在白水以北驻兵防守。 三天以后,姜维派遣廖化从白水之南向邓艾营地逼近。邓艾对诸位将领说:“姜维一定会从东边袭击洮城。”洮城在白水以北,离邓艾兵营有六十里。邓艾当即派兵于夜晚直接驻守洮城,姜维果然渡河偷袭洮城,幸亏邓艾事先占据了洮城,魏军得以战斗不败。 景元四年(263)秋天,朝廷下令各路大军攻打西蜀。姜维还军把守剑阁。钟会进攻姜维,没有攻下来。邓艾上书说:“现在敌兵大受挫折,应乘胜追击。从阴平沿小路、经汉德阳亭,奔赴涪城,距剑阁西有百余里,距成都三百余里,派精悍的部队直接攻击敌人的心脏。 (在这种情形下,)剑阁的守兵必然退回,奔赴涪城。那么钟会就可以沿大道前进。如果剑阁的守军不退回去,那么,救援(应对)涪城的兵力就少了。兵法说道:‘攻其不备,出其不意。’今进攻其空虚之地,一定能打败敌人。” 这年冬天十月,邓艾自阴平行走百余里,全是无人之地,凿山开路,架设栈道,山高谷深,十分艰险,加之运粮十分困难,形势近于危险。邓艾用毛毡裹住身体,推转而下。众将士都攀木缘崖,一个一个前进。首先来到江由县,西蜀守将马邈投降。 西蜀卫将军诸葛瞻从涪城退还绵竹,排列战阵,等着狙击邓艾。邓艾派遣自己的儿子邓忠等率兵从右边包抄,司马(官名)师纂等率兵从右边包抄。 但二人出击均告失利,退回来说:“敌人坚守牢固,很难击破。”邓艾大怒道:“生死存亡的选择,全在此一举,还说什么可与不可!”大骂邓忠和师纂,要斩首示众。二人又率兵再战,大败敌兵,斩下诸葛瞻及尚书张遵等人的脑袋,进军至雒县。 刘禅派使者拿着皇帝的大印,写了封书信(让使者带着)来到邓艾兵营,请求投降。邓艾率兵进驻成都,巡视并约束将士,没有发生抢劫掠夺的事。安抚收纳投降归附的人员,让他们都回复旧业。蜀国人都称赞邓艾。 邓艾在战争中目光远大,见解超人,具有难得的战略头脑。作战中料敌先机,始终能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在与姜维的数次交战中未尝败绩。其偷渡阴平一役,堪称中国战争史上历次入川作战中最出色的一次,已作为军事史上的杰作而载入史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邓艾的真实兵力是多少?真的只是两千残兵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艾乃先令子邓忠引五千精兵,不穿衣甲,各执斧凿器具,凡遇峻危之处,凿山开路,搭造桥阁,以便军行。艾选兵三万,各带干粮绳索进发。约行百余里,选下三千兵,就彼扎寨;又行百余里,又选三千兵下寨。是年十月自阴平进兵,至于巅崖峡谷之中,凡二十余日,行七百余里,皆是无人之地。魏兵沿途下了数寨,只剩下二千人马。 文中说得明白,邓忠帅兵5000开道,邓艾亲帅大军30000,也就是说邓艾出动了35000人马。每走百余里就下一座大寨,驻扎3000士兵,走到摩天岭的时候确实只剩下了2000人马。 从出发35000到到达目的地的2000多人,少的人不是死了,而是分批下寨。目的很明显一旦前路受阻,可以分阶梯式的接应,当然这是从退路上考虑的。如果是进攻的话,这些军队能成阶梯式集结,当然前提是前方探路顺利。 本来在摩天岭,诸葛亮生前安排了守卫的士兵,但刘禅为了节省开支把摩天岭的士兵撤掉了,这就给邓艾的这2000士兵空降创造了条件。邓艾凭借这2000多士兵快速攻打江油,江油守将马邈不战而降。如果邓艾仅仅靠这2000士兵攻打成都,纯粹是找死。邓艾不傻,打下江油就是为了寻找一个补给和修整的地方,在这里他可以先收拢军队。 邓艾取了江油,遂接阴平小路诸军,皆到江油取齐,径来攻涪城。 前面引用的段落也说了探路只用了20天,在探好路有人接应的情况下从传讯到集结可能都用不了20天(传讯可能还有更好更快的方法,比如说放狼烟,百里之内应该能看到,这样的话集结的时间就会更短)。也别管他集结部队用了多少天吧,只要邓艾愿意,封锁消息十几天甚至一个月都没问题。 蜀国的兵力本来就不多(投降时,蜀国人口只有94万),能战的差不多都被姜维带走,因为钟会攻下了汉中,蜀国甚至还对剑阁进行了二次增兵,再加上个地方也有军队驻扎,成都实际上可战之兵没多少。演义中说诸葛瞻凑齐了7万人,我们姑且信他确实有7万。 但是者7万人的战斗力是远远不及邓艾精锐部队,邓艾的军队是孤军深入,没有退路,能跟着来的都不是贪生怕死之辈,如果不能打下成都,被姜维的援军包了饺子,他们只有死路一条,所以魏军士兵爆发的战斗力是惊人的。 而诸葛瞻并没有其父诸葛亮的本事,也没有实战经验,错误的采用了打遭遇战的方法,尽管人多,战斗力相差悬殊的情况下也只不过是送人头罢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