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属
红牛的功效,英国的红牛属于维生素饮料吗?

红牛的功效,英国的红牛属于维生素饮料吗?

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红牛的功效,在某些国家称为Krating Daeng是一款最早起源于泰国,并在奥地利、泰国、中国、越南等地生产和在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的知名机能性饮料品牌,其中欧洲版的红牛属于含碳酸软性饮料的一种,它以强态能量饮品的形象出现,含有多种营养素及咖啡因,因此常被用来当作提神甚至健身饮料来使用。 红牛是一种维生素功能饮料(在软饮料分类中属于特殊用途饮料),国外也叫能量饮料,富含牛磺酸、赖氨酸及多种B族维生素等营养成份,能为消费者提供充分的营养,快速补充能量。 红牛是一种维生素功能饮料,能够为消费者快速补充人体所需的能量物质,实现“提神醒脑、补充体力”的抗疲劳功效。 拓展资料: 小孩和成年人不同,小孩体内的很多功能都还没有健全,需要经过青春期的发育之后才能达到成年人的程度,而红牛属于功能性饮料,是成年人的饮品,小孩不适合饮用,对其身体有一定的副作用。 不适合喝红牛的人群: 儿童,红牛属于成人饮料,未成年人特别是儿童不宜,因为红牛的功效是抗疲劳、提神醒脑,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需要充足的睡眠; 孕妇,孕妇不宜喝红牛,否则会增加孕妇流产和婴儿体重不足的危险,不过产妇在产强可以喝一些红牛,补充能量,以便顺利生产。 多喝红牛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红牛饮料所含的主要成分:   1、牛磺酸:属于人体必需氨基酸之一,参与糖代谢的调节,加速糖酵解;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血液输出,同时防止心肌损伤;能保护肝脏。对于维持运动能力牛磺酸是必需的,加强补给可使运动能力和抗运动性疲劳能力进一步增加。   2、赖氨酸:属于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人体必需氨基酸之一,可以调节人体代谢平衡;能提高钙的吸收以及在体内的积累,加速骨胳生长;有促进生长发育、增加食欲、减少疾病和增强体质的作用。   3、咖啡因: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促使思维变得敏捷清晰;能减少疲劳;能促进代谢;能刺激肝脏释放肝糖原以增加体内能量;促使血液中肾上腺素明显增加,从而加快心率,增加血流量,提高氧输送能力,促使三羧酸循环得以顺利进行,保证能量不断得到补充。   4、肌醇:属于B族维生素的一种,能促进体内产生卵磷脂,降低胆固醇,有助于去除肝脏中脂肪,帮助体内脂肪的再分配;能预防动脉硬化;是肝脏和骨髓细胞生长所必需。   5、维生素PP:属于B族维生素的一种,参与能量代谢、组织呼吸的氧化过程和糖原分解的过程;参与蛋白质、脂肪和DNA的合成。   6、维生素B6:属于B族维生素的一种,在体内被磷酸化为辅酶形式,参与酶类代谢,在糖类代谢中催化肌肉与肝中的糖原转化;参与氨基酸代谢,并起重要作用;有助于脑和其它组织中的能量转化过程。   7、维生素B12:属于B族维生素的一种,在体内转化为各种辅酶参与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促进红细胞的形成;维护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红牛功能饮料科学地把上述各种功效成分融入产品之中,这些成分相互配合,协同作用,能够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吸收与分解糖分,迅速补充大量的能量物质,并调节神经系统功能,从而取得提神醒脑、补充体力、抗疲劳的卓越功效。因此,人在生理性疲劳之时,体内能量物质缺乏,能量代谢不足或存在障碍,饮用红牛饮料,充分补充能量,可以快速消除疲劳,振奋精神,提高工作效率与生活质量。 另外: 红牛饮料儿童不宜.是因为红牛的功效是抗疲劳.提神醒脑.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需要充足的睡眠.我们认为儿童就应该疲劳时就休息.否则会影响身体发育.这就是儿童不宜喝红牛的原因.并不是说喝了红牛对儿童会有什么伤害.而是儿童不需要喝红牛. 另外说一下红牛的成分:红牛配方有三大类.已在罐侧明示.一是B族维生素.二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三是咖啡因.每罐咖啡因的含量是50毫克.该含量低于一杯咖啡或袋泡茶.红牛饮料进入中国经由国家卫生部严格审批.根据中国食品法规标准的要求.对配方设计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并按照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功能评价方法进行了检验.符合中国食品法规的要求.没有任何对人体构成伤害或潜在伤害的危险. 个人观点:其实喝红牛和喝咖啡都不能说对人体有多大伤害.但要是多喝肯定不好.另外.你喝这些东西就是为了提神来减轻你疲劳的感觉.但身体是不会被欺骗的.你过度疲劳对身体造成的伤害是不会因为你感觉不到而不存在的.作为一个高考的过来人.我劝你还是多注意休息才是.如果实在困了想睡觉.就站起来运动一下.等觉得精神一点了再学习.咖啡红牛什么的都别去喝.

资讯百科 2021-11-06
微星推出创造者 Z16 藤原浩限量版笔记本:专属 Logo,配鼠标等外设

微星推出创造者 Z16 藤原浩限量版笔记本:专属 Logo,配鼠标等外设

  9 月 8 日消息 据外媒 techpowerup 消息,微星于 9 月 7 日推出了创造者 Z16 藤原浩限量版笔记本。藤原浩是一位日本设计师兼饶舌歌手、DJ,被称为里原宿之父,他同时有自己的街头服饰品牌 Hiroshi Fujiwara。   此款笔记本电脑拥有铝制外壳,A 面具有激光蚀刻的闪电图案。笔记本配备英特尔 i7-11800H 处理器与英伟达 RTX 3060 显卡,使用了 16 英寸 16:10 2K 分辨率 MiniLED 显示屏。   该产品提供了专属的电脑包以及配套的鼠标、鼠标垫,微星的 Logo 采用了全新的设计。   微星创造者 Z16 笔记本具有两个雷电 4 接口,配备 MiniLED 背光键盘,内置四颗丹拿扬声器。   笔记本内部的散热系统拥有三个涡轮风扇,扇叶密度高,同时具有 5 根热管。这款藤原浩联名笔记本全球限量 3000 台,价格暂时未公布。   微星创造者 Z16 标准版笔记本,将于 9 月 9 日零点正式开售,标配 16GB 内存以及 1TB 固态硬盘,首发售价 14999 元。

数码家电 2021-09-11
贵州否认学生食物中毒 称属群体性心因性反应

贵州否认学生食物中毒 称属群体性心因性反应

  昨天中午,贵州织金县八步小学学生在食用早餐后集体出现疑似食物中毒症状,86人送医院治疗。目前事件原因已经查明,该事件属个别学生胃肠道功能紊乱引起的群体性心因性反应事件。   据介绍,由贵州省、毕节市疾病控制中心组成的专家组调查后表示,该中毒事件与学生食用的面包和牛奶无关,不属于食品安全事件。是学校个别学生胃肠道功能紊乱引起的群体性心因性反应。个别学生因为胃肠道功能紊乱发生呕吐,造成现场所有学生情绪异常焦虑、紧张,使他们产生心理暗示,并形成不舒服的感觉。 //   目前,仍有7名学生在医院接受治疗,学生及学生家长情绪已经平稳下来,八步小学课教秩序一切正常。 (责任编辑:徐晓宇)

健康饮食 2021-09-09
三全奶黄包吃出金属块 记者联系公司求证遇阻

三全奶黄包吃出金属块 记者联系公司求证遇阻

  近日,一位安徽蚌埠的消费者在其微博反映称在三全牌奶黄包的馅料中吃出金属块。据消费者描述,这袋三全奶黄包是在合家福超市购买的,在其妹妹食用时,发现形状为立方体的金属块。经中国网财经中心记者仔细核实,确为实情。记者就此事致电郑州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求证遇阻,该公司顾客质量反馈热线电话的工作人员拒绝回答有关此事件的任何问题,广告宣传部在正常工作时间内电话始终无人接听。   三全奶黄包吃出金属块  近日,安徽蚌埠的消费者杜女士微博爆料称在三全奶黄包中吃出了金属块。中国网财经中心记者电话采访杜女士时了解到,这袋三全奶黄包是6月30日晚在的合家福超市购买的,食用时确系在保质期内。  杜女士告诉记者,7月1日早晨吃早饭时,将这袋奶黄包拿出来给妹妹吃,妹妹在奶黄包的馅料内发现一个类似于锡、铅一类的金属块,约半个指甲盖大小,形状呈立方体。她回忆说:“当时妹妹已经把金属块吃进了嘴里,发现不对劲,才及时吐出,可以清晰的看到金属块上粘有面粉类的东西”;她质疑称,之前很信任三全食品,没想到质量这么不过关;妹妹只有不到七岁,吃到嘴里才发现,太危险了!  事发之后,杜女士并没有联系公司或相关部门进行投诉或维权。她表示,对“食品安全”的现状“很担心”,她说:“比如像三全食品这类,消费者平时比较信任的牌子,也会出现质量不过关这种问题。”  记者联系公司求证遇阻 //   针对消费者杜女士反映的情况,中国网财经中心记者致电郑州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求证。该公司接听顾客质量反馈热线电话的工作人员称,需留下消费者的联系方式,会由专人同其取得联系,了解实情后解决问题,该工作人员拒绝回答有关此事件的任何问题,并表示,曾经并未接到有关吃出金属块类似质量问题的投诉。  随后记者从三全公司总机得知,广告宣传部门可接受媒体记者采访。但是,在正常工作时间内,记者多次拨打其广告宣传部电话,均无人接听。(责任编辑:徐晓宇)

健康饮食 2021-09-04
奶茶被曝含重金属 奶香飘飘毒如砒霜

奶茶被曝含重金属 奶香飘飘毒如砒霜

  街头珍珠奶茶这么让人心惊胆战,有些网友索性决定自己做奶茶。博主“陈鱼”就分享了自制奶茶的小贴士:一个简单的红茶包,加香浓的纯牛奶,以自己口味加适量的糖,一杯香喷喷滑溜溜的奶茶就完成了。   街边的奶茶究竟是什么东西做的?奶精对人体危害知多少?爽弹Q滑的“珍珠”是淀粉,还是塑料?  一、奶精+糖精+劣质茶粉:美味“奶茶”这样来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范志红曾经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一杯正宗的珍珠奶茶应由三部分组成:糖、奶、茶。而市场上奶茶店用的奶,几乎都不是鲜奶,也不是奶粉,而是奶精。奶精比鲜奶和奶粉便宜得多,口感较好,奶味浓郁。奶精也分高低档次,质量也有好坏,好的奶精奶味浓一些,差的基本没奶味。其次是糖,一般用的都是白砂糖,好点的店会用果糖浆,有的小店用蛋白糖,就是糖精,丢一点进去,甜味是白砂糖的十几倍。茶分为茶叶包和茶粉,便宜的茶叶包,一包不到一角钱,没什么茶味。  至于各种口味,范教授说:所谓的“果味”来自于论桶出售的“果酱”或“果粉”,里面一点水果成分都没有,但是香味浓郁,比真正的水果诱人得多。  二、奶精=反式脂肪酸:心脏最受伤  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于康说:日常生活中奶茶店、蛋糕店所使用的奶精,制作过程中可以说没有一滴牛奶或奶油,它就是在植物油中加水、添加剂混合搅拌而成的类似牛奶的东西。其中的植物油,更具体说是氢化植物油含“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可引起血脂代谢异常,使心脑血管病发病率明显升高。另外奶精中还有砷、铅、铜等有害物质,长期摄入,可增加冠心病、肿瘤、哮喘等发病的几率。儿童食用,将会影响身体发育,尤其是干扰神经系统,影响记忆和思维能力。  于教授介绍:奶精样品反式脂肪酸含量的平均值不低于3.5%。那么制作一杯250毫升的奶茶大概需要30克奶精,按照这个标准计算,一杯奶茶含有的反式脂肪酸在1克左右。按照国际标准,人类对反式脂肪酸每日的最高摄入量为2克,而如果喝两杯奶茶,可能就会超标,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反式脂肪酸不容易被人体消化,容易在腹部积累,导致肥胖,所以多喝奶茶还会造成肥胖现象。  三、Q弹珍珠:是淀粉,还是塑料? //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的陈舜胜教授表示木薯淀粉不适合加工成食品,因它能被人体吸收的营养成分少之又少。至于珍珠中的食品添加剂(主要成分为增稠剂、酸度调节剂、焦糖色素和食用香精),更是难以称之为“营养成分”。尤其增稠剂和酸度调节剂,是被业内人士统称为“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材料”的物质,二者化合后生成的物质与塑料无二,除了能增加珍珠的韧性外,人体根本无法吸收。  四、亲,我们去开奶茶店吧  奶茶是有多暴利,业内人士分析道:原味奶茶粉每公斤只要20-30元,果粉每公斤只需要18元,奶精由于规格不同,每公斤的售价10-20元,粉圆大约10元一公斤。在制作奶茶时,除粉圆以外的各种材料,最多只用到两茶匙。有人核算过成本,按照这样的方法,一杯300毫升的珍珠奶茶大约只需要5角的本钱。而这样一杯奶茶,即使在无名小店里,也会卖到3-5元,连锁店里则为6-10元。

健康饮食 2021-09-03
小龙虾里的重金属有多危险

小龙虾里的重金属有多危险

  近年来,各媒体、民间都流传“小龙虾含重金属”等各式说法,作为夏天的一大美味,小龙虾到底还能不能吃?是不是有传说中的那么可怕呢?我们搜集了一些专家资料,盘点一下小龙虾与重金属的众多纠葛:   纠葛一:小龙虾原本就是用来清理污水的  网文称,小龙虾最初是从日本带进来用于清污的,而且天津创业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就用小龙虾吸附污水中的重金属。  证实:天津创业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邓彪表示,没听说有污水厂用小龙虾来处理重金属,创业环保公司管理的污水处理厂也从没有使用小龙虾吸附污水中的重金属。“一吨污水处理后的合格标准,国家有明确规定,计量单位非常精确。污水厂的污水处理技术是综合使用生物、化学措施去除污水中所含的有机物,其中的生物措施一般是使用生物化学制剂除臭、去污、杀菌。”  江苏省疾控中心食品安全与评价所主任医师袁宝君表示,小龙虾养殖需要保持水体相对稳定,pH值在6.5—8之间,水体如严重污染会影响小龙虾生长,传言称小龙虾可用于水体清洁、清除腐化物质等,是不成立的。  纠葛二:小龙虾喜欢臭水沟等脏环境  小龙虾经常在污水沟被发现,这说明小龙虾喜好栖息在脏污环境中。小龙虾是不是在越脏的水里长得越肥?小龙虾适合食用吗?  证实:小龙虾不耐脏,环境干净才能养殖。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舒新亚认为,由于小龙虾耐受性较强,能在污水中生存,但小龙虾生长过程中要脱七八次壳,环境不好小龙虾就不脱壳,长不好。很多养殖户以前不注意水环境,用浅水、脏水养,小龙虾产量很低;后来注意用深水、好水养,产量就增加了。  纠葛三:小龙虾体内重金属严重超标  证实:江苏省海洋渔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一般生物吸附重金属的能力很低;对于重金属在体内的积累,小龙虾和大多数生物差异不大。  纠葛四:小龙虾重金属高 不能吃  证实:顾中一营养团队指出,即便小龙虾重金属高,也只是聚集在虾壳和虾头部位,在食用过程中,我们需要去掉虾壳和虾头,里面的虾肉重金属并不高,可以放心食用。  安全吃龙虾4步骤:  1.龙虾一定要清洗干净  活龙虾在买来后,最好放在清水里养24—36小时,使其吐净体内的泥沙等杂质,杀死细菌。在加工龙虾时,是两腮里的脏东西要清除,因为腮毛里面吸附了很多细菌,虾壳最好用刷子刷洗。龙虾细爪的根部最容易藏污纳垢,一定要剪掉。另外要用刷子洗净其身体上的脏物,同时隐藏了大量泥沙和细菌的肠线也必须剔除干净,再用清水充分地清洗2-3次。  2.煮虾前去头 要煮透  在被污染的环境中,小龙虾吸附的能力特别强,它有可能把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吸附进去,当它吸附重金属元素后,头部会自然产生一个“囊”,把重金属包裹起来。同样,龙虾头部是最易积聚寄生虫的部分,所以吃的时候要去头。要是煮之前能将头去掉最好。  3.不吃小龙虾的头  小龙虾的头部是吸收并处理毒素最多的地方,也是最易积聚病原菌和寄生虫的部分。小龙虾的虾头部分千万不能食用。  4.吃虾要有节制 //   吃虾时要有节制,不要一次食用过多,因为虾是高蛋白食物,部分过敏体质者会对小龙虾产生过敏症状,如身上起红点、起疙瘩等等,最好不要食用小龙虾。小龙虾是含嘌呤较高的水产品,痛风病人也不要食用。   (责任编辑:王健淇)

饮食文化 2021-09-02
哪些食物属于发物?现代中医给出这些解释

哪些食物属于发物?现代中医给出这些解释

说起“发物”,很多人都不陌生。不管是小时候发烧、过敏,还是受伤、手术后,家中长辈总要叮嘱“不能吃鱼、虾、鸡蛋”等,都是“传说中”的发物。一问原因,都是说病中要“忌口”,不能吃“发物”,否则会影响伤口或者加重病情。至于其中原理,其实家长们多半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为什么中国人会格外强调病中、手术后,禁“发物”、严“忌口”呢?今天,好好带你一探究竟。为什么中国人会有“发物”一说?很多人都知道,中国人讲究“药食同源”,认为食物与药草一样,皆有“寒、凉、温、热、平”五性,“辛、甘、酸、苦、咸”五味。因此,人在生病的时候,吃不对东西,会导致病情绵延;如果错食“发物”,会导致疾病加重或复发。出于“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理,让很多病人和家属,非常忌惮“发物”,事实果真如此吗?先来说一段广为流传的野史——朱元璋、徐达与蒸鹅事件。相传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江山后为坐稳龙椅,大肆斩杀功臣。期间,开国功臣徐达背部生出脓疮,禁食发物。朱元璋却下旨给徐达送去一道蒸鹅。最后,徐达因食用发物,导致脓疮扩散、加重,最终不治而亡。虽说这是一段野史秘闻,连转述这个故事的赵翼也评价“此固传闻无稽之谈”。但从这条野史流传之广可见,很多人对“病中吃发物”十分忌惮。发物到底指什么呢?说起发物具体有哪些,很多人头头是道:菌菇、鱼虾蟹、竹笋、南瓜、猪头肉、公鸡……事实上,在流传于世的中医学专业著作中,鲜少见有医学大家、学者对其做出清晰的定义和专门注释。最早,“发物”一词记载于明代方书《普济方》,书中记载瘰疬、口疮、历节风忌发物,而发物包括羊肉、桃、李、雀肉、生血等物。近代名医秦伯未先生在《中医对病人的膳食问题》中指出:凡能引起口干、目赤、牙龈肿痛、大便秘结等韭菜、香菇、金花菜等,都有发热的可能,俗称“发物”。总的来说,长辈口中的“发物”,更像是由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的“忌口”、“某两种食物不可同吃”等饮食禁忌,发展到对病人的特殊饮食指导。现代中医里的“发物”按照现代医学或者是临床营养学,也并不认为存在明确的“发物”概念和分类。《现代汉语词典》认为,发物指富于营养或有刺激性容易使疮疖或某些疾病发生变化的食物,如羊肉、鱼虾等。现代中医对于“发物”的定义也倾向于“过敏”和“药理反应”。很多中医药师会叮嘱求诊者,用药期间不宜吃鱼腥、海鲜、辛辣等,但并不是因为这些食物本身有害,被说是“发物”,而是对某些特殊体质、特定疾病患者恢复不利的食物:腹泻、便秘、痔疮发作期、胃肠手术患者,不应该吃糯米、油炸、辣椒等难消化的食物;皮肤过敏的患者,最好暂时告别海鲜、虾蟹、芒果等高蛋白或易致敏的食物;痛风的患者,也需要减少摄入高嘌呤食物。给大家总结了一张发物表,大家可以看一看:总的来说,发物也是食物,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没有什么特别不好的反应,只是对于一些过敏体质者和一些患有某些特殊疾病的人,才需要“忌口”。 // 如果本身对食物不过敏,也不是医生重点叮嘱的术后特殊饮食人群,根本没必要闻“发物”色变。尤其是肿瘤、结核病这样的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要注意及时补充高蛋白食物,万万不能因为因“发”废食,要谨遵医嘱,听从医生的专业饮食建议。未经本文作者允许,禁止转载。业百科weixinnc.com(www.39.net)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85501999-8819或39media@mail.39.net

疾病调理 2021-09-02
江苏常州进口餐具重金属超标9倍

江苏常州进口餐具重金属超标9倍

  检测机构提醒,随着丝网印刷、钢化印刷等技术的发展,一些不良厂商低成本生产带有精美图案的玻璃餐具,但不同于传统烧结工艺,使用过程中油墨原料容易迁移到食品中。江苏常州检验检疫局食品接触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检测一批进口玻璃餐具时发现,其重金属铅溶出量高达7.06毫克/平方分米,远远超出我国国标0.8毫克/平方分米的限量要求,给餐桌入口安全带来隐患。   该试验室检测人员介绍,传统工艺中,玻璃餐具上的图案采用玻璃釉彩绘,再进行烧结而成。丝网印刷、钢化印刷技术在玻璃上印刷的图案与玻璃本体熔合并不牢固,一般不能用于餐具等与食品频繁接触的器皿生产。此外,如果生产厂家选用油墨原料不当,还会造成铅、镉等重金属迁移量超标,并极易迁移到食品中。据了解,丝网印刷、钢化印刷技术相比于传统工艺,在玻璃上印制图案的成本低廉不少,被越来越多的厂商采用。 //   专家建议,选购玻璃餐具时,消费者应仔细观察图案是否光洁,有图案和没有图案的部分折射光是否一样。否则,极有可能就是采用丝网印刷、钢化印刷技术印刷图案的产品。为了降低风险,消费者也可以尽量选择无装饰图案的玻璃餐具。

健康饮食 2021-09-02
漂浮死猪检出猪圆环病毒 不属人畜共患病

漂浮死猪检出猪圆环病毒 不属人畜共患病

  3月11日,记者从上海市农业委员会获悉,黄浦江松江段水域漂浮死猪事件发生后,上海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于会同松江区动物疫控中心,现场采集了死猪的心、肝、脾、肺、肾、淋巴结、扁桃体等内脏样品共5套。   上海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采用荧光PCR方法检测了六种病原,包括猪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3种重大动物疫病,以及猪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病、猪流行性腹泻等3种生猪常见疫病。结果从一份样品中检出猪圆环病毒病原阳性,其余样品所有检测项目均为阴性。上海市农业委员会继续追溯源头,调查原因,并同兄弟地区联手,采取措施,制止向河道抛扔死猪。 //   据介绍,猪圆环病毒病是由猪圆环病毒2型引起猪的一种传染病,是一种近年来比较多发的猪的传染性疫病,不属于人畜共患病。

健康饮食 2021-09-02
金属元素超标令进口葡萄酒变毒葡萄酒

金属元素超标令进口葡萄酒变毒葡萄酒

  进口葡萄酒在中国市场消费量与日俱增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金属元素超标是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大问题。   我国厦门口岸今年检出一批西班牙产的毒葡萄酒,共有6个品种。其中卡托干白葡萄酒铁含量检测值为每公斤12mg,而国家铁含量限定标准为小于每公斤8mg,铁含量竟超标达到50%。 //   据了解,葡萄酒中的金属元素少部分是天然成分,其余的则是在葡萄酒生产、加工和运输等过程中受到污染而产生的。  一旦葡萄酒中的金属元素超过一定限度,不但会影响葡萄酒的稳定性,加速葡萄酒的氧化和衰败过程,导致葡萄酒质量下降,还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影响。以铁为例,如果人体摄入过量铁元素可能引发铁中毒,会损害心、肝和胰。

健康饮食 2021-08-30
康师傅和统一方便面被曝含重金属 严重或致癌

康师傅和统一方便面被曝含重金属 严重或致癌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据中通社报道,正当台湾“黑心油”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之际,有岛内杂志昨日公布最新检测结果,台湾市面售卖的各个名牌泡面的油包居然都含铜、铅、砷、汞等重金属。被检测的泡面厂商口径一致地强调,这些重金属元素皆普遍存在于环境与食物中。专家则指出,尽管食品里难免存在些有毒重金属,然而只要超过一定浓度,都会干扰正常的生理功能,严重时还会导致基因突变而造成癌症。   该周刊在市面购买逾40款罐装调味酱及泡面送SGS台北食品实验室检验,当中包括深受台人喜爱的“维力炸酱面酱料罐”及“康师傅香辣牛肉面”,发现泡面油包大多含有铅、砷、铜等重金属。其中“统一老坛酸菜牛肉面”酱包的含铜及铅量最高,分别达1.73ppm(百万分之一)和0.222ppm。 //   由于目前台湾并未对泡面的油包订定出重金属剂量的标准,因此,暂无法判定是否超量。  针对此,食品安全博士钟凯在微博评论表示:“1、调料包可以参照GB2762-2012:调味品铅限量1ppm(新闻中最高的才0.2);2、铜不属于常见的食品污染物,新闻中的量也相当低;3、铅污染缘于环境,要从环境治理去解决,尽可能控制铅污染是全球科学界的共识。”

健康饮食 2021-08-30
专家:转基因致绝育属造谣

专家:转基因致绝育属造谣

  名词解释   转基因食品  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疑问1 转基因食品导致土地报废?  专家:“绝育”纯属造谣,广西从未种植和销售转基因玉米  有观点认为,吃转基因食品会“致癌”、“绝育”,种植转基因作物会导致土地报废。  对此,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罗云波说,这些都是被反复炒作的不实言论,以前也都多次被澄清过。  罗云波说,关于法国教授用转基因玉米喂食大鼠产生肿瘤的试验,欧洲食品安全局已彻底否定了其研究结论;中国消费转基因油的区域是转基因发病集中区的言论,因没有流行病学调查,当时就被医学专家所否定;关于我国种植转基因作物导致土地报废的说法也早已被澄清。  事实上,我国转基因棉种植区地力稳定,产量正常,关于吃转基因食品会导致“绝育”纯属造谣,因为广西从来没有种植和销售转基因玉米,迪卡玉米不是转基因品种,谣言提及的《广西在校大学生性健康调查报告》根本没有涉及转基因问题。  疑问2 非得在主粮上发展转基因?  专家:转基因食品可保证粮食自给和油料、棉花等作物安全  转基因粮食到底有什么好处?中国目前还没有商品化种植转基因主粮,记者向美国中部“粮仓”伊利诺伊州滑铁卢的一位农场主了解情况。  肯尼斯·哈特曼今年种了728公顷转基因玉米、486公顷转基因大豆。他认为,转基因作物是抗虫或抗除草剂的,农药用量比以前少多了,土地更干净,也不用翻耕。转基因玉米不会因为被虫咬发生霉变,从而产生黄曲霉素,比非转基因玉米更安全。  “前几年这里还有不少农民种植非转基因大豆,但现在全州几乎99%的农民都转而种转基因大豆了。”肯尼斯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吴孔明认为,我国18亿亩耕地,即使在去年粮食“九连增”的基础上,仍进口了5800多万吨大豆,加上大米、小麦、大麦、油菜等,大概是8000万吨,折成耕地则需要8亿亩左右。如果不大力发展转基因技术、保证粮食自给,可能将不得不放弃油料、棉花等一大批作物的安全。  疑问3 美国控制中国转基因市场?  专家:只有跨国公司才有转基因研发实力  作为全球第一个获准商业化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公司,美国孟山都公司被不少人认为,已用生物技术控制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市场。今年我国农业部批准进口的三种转基因大豆产品中,有两种是孟山都开发的。一些人担心,孟山都要“占领”中国市场了吗?  记者向孟山都公司总裁贝格曼了解到,目前孟山都主要的业务还是在美国本土,约占销售额55%;在亚太区的业务仅占6%。  据作物国际协会生物技术法规主任里查德介绍,一个生物技术产品研发的平均成本高达1.36亿美元,周期长达13.1年。因此,只有像孟山都、先锋种业等跨国公司才有这样的研发实力。  疑问4 美国人自己不吃转基因食品?  美国专家:多数用于本国消费,七成加工食品含转基因  记者向美国农业部部长顾问霍兹曼进行求证。据霍兹曼介绍,美国的玉米和大豆超过90%都是转基因的,其中20%的玉米和40%的大豆用于出口,其余都用于本国消费。美国市场上约七成加工食品都含有转基因成分。至今为止,美国没有发生过因食用转基因食品产生的安全事件。  霍兹曼说,从联邦法律来看,转基因食品如果和传统食品在营养方面没有实质性变化,则不需要专门标志。由于上市产品都通过了美国农业部、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环境保护署三个部门最长达3年的严格审核,安全性已有充分证明,至于是否是转基因食品与其是否安全没有关系,所以无需在标签上额外提示。  疑问5 欧盟对转基因食品“零容忍”? //   专家:去年5个欧洲国家批准种植转基因作物  一种说法认为,转基因农作物的安全性未得到确认,欧盟甚至实行“零容忍”。对此,罗云波说,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是有定论的,即凡是通过安全评价、获得安全证书的转基因食品都是安全的,可以放心食用。世界卫生组织以及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凡是通过安全评价上市的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一样安全。  据罗云波介绍,欧洲也是转基因产品进口和食用较多的地区。1998年,欧盟批准了转基因玉米、油菜、大豆、土豆等在欧洲种植和上市,绝大部分都是用作食品。2012年西班牙、葡萄牙、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5个国家批准种植转基因作物。据新华社

健康饮食 2021-08-30
饮食中隐藏重金属 选对5个方法能远离

饮食中隐藏重金属 选对5个方法能远离

  受访专家: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 景 浩   食品中常见的重金属有汞、镉、铅、砷等。环境污染(大气、水和土壤污染)有可能导致水产和果蔬重金属超标。一些街边小吃比如爆米花、烤红薯等的制作容器,还有传统用明矾制作的油条和凉粉等都可能是重金属的“藏身之所”,不宜经常吃。质量不过关的易拉罐,如果罐璧的保护性涂层受损或过薄,饮料可能存在一定风险。  食物中的重金属与喷洒农药不一样,不在食物表面,很难通过“洗泡”等方法去除,但做到以下几点,可减少其吸收和损害程度。  常吃护肝肾的食物。重金属进入人体,会对肝脏、肾脏及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因此,饮食中可选择含较多功能因子的食物,比如,胡萝卜、大蒜、葡萄等,它们会参与对抗重金属对机体损伤的过程。  常吃维生素C含量多的水果。比如橙子、猕猴桃等,维生素C可发挥其抗氧化作用,对抗重金属。 //   常吃豆类和粗粮。豆类和高纤维食品比如豆粉、粗粮等,可能会减少某些重金属,平时可多吃一些。  吃鱼挑小的。由于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食物链,大鱼往往积累的重金属含量较高,长期食用不利健康,可尽量选择吃小鱼。同时,重金属主要聚集在鱼体的内脏和头部,建议不要食用。  餐具选用有讲究。很多不锈钢餐具中含有一定量的铬、镍,若餐具表层的镀层破坏,“毒素”易析出,危害人体健康。建议购买纯白色的陶瓷餐具,印有彩色花纹的陶瓷品中会含有一定量铅,使用中易接触。此外,很多家庭使用“不粘锅”,若“涂层”受损,就不要再用了。

健康饮食 2021-08-27
小龙虾吃出“肌溶解”!专家说这些部位别吃了

小龙虾吃出“肌溶解”!专家说这些部位别吃了

  一直以来,网络上关于“小龙虾在污水里长大”、“吃小龙虾等于吃垃圾”等传言,让很多消费者开始对小龙虾心存芥蒂。吃小龙虾会导致肌溶解吗?事实真相究竟如何?   吃小龙虾会导致肌溶解?  近日,江苏省南京市接连曝出两起因食用小龙虾而患上“横纹肌溶解症”的案例。这些患者均表现为肌肉酸痛难忍,被诊断为肌肉溶解症。 针对此次的小龙虾致病事件,南京市疾控中心表示,目前医学界普遍认为横纹肌溶解症因小龙虾体内某种毒素引起。“可能是一种未知的毒素导致的横纹肌溶解,到目前为止没有这种证据表明,毒素是跟洗虾粉、重金属或农药残留有直接的关系。而毒素致病是龙虾还是烧制过程引起尚不清楚。”南京市疾控中心食品卫生科科长郭宝福在接受采访时说。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系主任教授陈舜胜也告诉《生命时报》记者,目前关于吃小龙虾导致肌溶解的证据非常少。  为此,专业人士提醒,为了防范横纹肌溶解症,食用龙虾时除了剪腮、抽筋、清洗干净之外,也不能贪吃。“提倡一次性不要吃太多,”郭宝福说,“一般来说最好不要超过10只。因为就发现的这些病例来看,往往都是一次性吃的量比较大的。”  “洗虾粉”究竟是个啥  2010年,南京市多家医院陆续收治了20余位因食用小龙虾而入院的病人。这些患者被诊断为肌肉溶解症,质疑为清洗小龙虾时所用“洗虾粉”所致。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伦照荣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小龙虾外壳凸凹不平,污渍较难清洗。商家每天要卖出大量小龙虾,如果每只都仔细清洗,花费成本太大。而用少量“洗虾粉”,10来分钟就能洗净小龙虾,且颜色会比用清水洗的鲜亮。  “洗虾粉”的主要成分为草酸,是有机酸中的强酸,对人体危害很大。草酸在100℃时可完全分解,但分解过程中可和多种化学元素形成有毒物质,威胁人体健康。不少人由此认为,洗虾粉中的“草酸”是导致肌溶解的主要原因。  美国普度大学农业与生物系食品工程专业博士云无心表示,其实草酸在食物中广泛存在,比如菠菜中就含有不少。虽说草酸本身具有腐蚀性,只有短时间内大量食用,才会因刺激人体消化系统导致呕吐恶心等症状。但目前肌溶解的病人没有类似症状,所以说明草酸并不是导致肌溶解的元凶。  小龙虾是臭水沟里长大的?  一直以来,网络上关于小龙虾在臭水沟里长大等传闻不绝于耳。那么,这种说法究竟是真是假?陈舜胜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小龙虾的适应能力很强,在干净和污泥环境中都能生存。  相比之下,在清洁水质中,小龙虾能吃到新鲜食物,繁殖能力更强,个头长得也大。而脏的环境会使其生长繁殖受到限制,这是因为,小龙虾在生长过程中要多次脱壳,污水环境会使其脱壳次数减少或不脱壳。  陈舜胜指出,虽然没有具体的统计数据,但可以说,现在市面上绝大多数小龙虾是清水养殖的。  小龙虾富含重金属?  事实上,小龙虾对重金属十分敏感,一方面,在重金属超标的水体中,它们无法成功脱壳,也无法成活。另一方面,重金属具有可积累性,自然界中食物链越高端的生物体内重金属积累越多,而小龙虾处于食物链的底端,所以,在正常养殖情况下,其重金属残留一般不会超标。  陈舜胜告诉记者,他们曾对市场上的小龙虾做过初步调查,目前市售小龙虾中重金属镉、铅、汞含量几乎都没有超标。湖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也曾做过检测,除虾线部位外,小龙虾的重金属含量都达标。所以,吃小龙虾导致重金属中毒的可能性较小。  啤酒+龙虾,当心痛风找上你  如今正是吃小龙虾的时节,武汉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护师李喆雯提醒,这时的龙虾各个虾黄肥满,嘌呤含量最高,如果短时间内食用过多,加上豪饮啤酒,很容易引起痛风急性发作。  痛风的发病原因与遗传、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许多因素有关,但它的急性发作常常与大吃大喝有关。无节制地饮食可使血尿酸浓度迅速达到高峰,导致痛风出现随时发作的风险。  控制高嘌呤的食物摄入,尤其防止短期内迅速聚积,是非常必要的。因此,调节饮食构成是预防痛风发作的非常重要环节。一般饮食分为高嘌呤、中嘌呤和低嘌呤三类。我们应该了解食物中嘌呤的大致含量,做到心中有数。  ①每100克食物中嘌呤含量大于150毫克以上的为高嘌呤类,主要有豆苗、黄豆芽、芦笋、香菇、鳕鱼、海鳗、动物肝脏、蚌蛤、干贝、带鱼、链鱼、鸡汤等。  ②每100克食物中含50毫克~150毫克嘌呤为中嘌呤类,主要有肉类、鱼、虾、螃蟹,豆类以及笋干等。  ③每100克食物嘌呤含量小于50毫克的为低嘌呤类,主要有五谷类、蛋类、奶类以及各种水果、蔬菜和油脂等。  不仅是痛风患者,普通人也应少吃中嘌吟食物,不吃高嘌呤食物。这样可以降低血尿酸水平,而不至于产生尿酸盐结晶,从而使关节组织免受损伤。  吃醉虾,小心感染寄生虫  在福建、江浙等东南沿海省份,流行一种叫“醉虾”的美食,就是把小活虾泡入酒中,使之变“醉”。  做法是:先把调料放入玻璃器皿中,然后放入活虾,最后倒入黄酒将其淹没,加盖数分钟后即可食用。这样既可以尝到虾的鲜香,同时可以品到酒的清冽。但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刘明提醒,醉虾虽然美味,但接近于生吃,所以存在一定的隐患。  以前的海水、河水水质好,污染少,安全性相对高一些。但现在污染严重,很多寄生虫和细菌就会附着在虾体上。如果不经高温蒸煮,就算用高度白酒、辣椒等充分腌制,也很难杀死寄生虫和细菌。  少量食用醉虾,胃酸可将寄生虫和细菌杀死;而食用过多或长期食用,可能导致寄生虫感染,尤其是肝脏和大脑比较常见。轻度感染者可无明显症状,或仅有食欲不振、进食后上腹胀痛等消化道症状;慢性重复感染的重症病人上消化道症状明显加重。  寄生虫进入肝内会损害肝组织,甚至诱发肝硬化和门静脉高压,表现为肝脾肿大、腹水、黄疸、贫血、消瘦和浮肿;进入脑内可能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必须及时就医。  专家教你放心吃小龙虾  小龙虾虽然有不少健康隐患,但是很多人对这美味还是难以舍弃。上海华东医院主任营养师陈霞飞介绍,小龙虾的营养还是值得肯定的。其最主要营养是蛋白质,含量要高于大多数鱼虾;脂肪含量却很低。小龙虾还富含钙、钠等矿物质。  对于如何吃到放心的“麻小”,专家们给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尽量选择信誉好的大型饭店,少去大排档、小餐馆等卫生状况无法保障的地方吃小龙虾。  第二,不论是在家还是餐厅,吃小龙虾时都要格外注意卫生。在家吃小龙虾,买回后,要先用清水冲洗干净,最好在水中放养一两天。烹调前,要先去头。再用刷子刷洗虾壳。此外,小龙虾一定要煮熟,一般应用中火煮30分钟。  第三,在餐厅就餐,如看到特别鲜亮,但虾钳较少的小龙虾,使用“洗虾粉”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应慎食。 吃小龙虾前,首先看小龙虾的外壳,如果表面颜色很深,并且发暗,说明虾的质量不好。其次看小龙虾的腹部,如果有发黑发暗或者有油泥也不要食用。最后扒开虾头部分,如果里面是黑的,说明烹调前虾就死了,不建议食用。  第四,小龙虾去了头吃。由于小龙虾生长环境污浊,吃小龙虾确实存在一些卫生隐患。 它的体内易积聚有害物质,特别是头部很容易吸附重金属和细菌。因此,吃小龙虾可能引起过敏和急性肠胃炎,龙虾的头颈有导致肺吸虫病的危险。 //   第五,除了要去掉虾头和虾壳外,吃小龙虾时还要除去虾线。这是因为,虾线里面装的是粪便,烹饪温度和时间达不到要求可能藏有病菌。  具体做法是,把小龙虾的头去掉后,剥开虾背壳,将虾肉中间的一条从头部延伸到尾部的细线去除,这条细线有的呈黑色,有的呈白色。  最后,陈舜胜提醒,小龙虾虽然美味,但每周食用最好别超过两次。

健康饮食 2021-08-27
哪些是寒性食物,哪些是热性食物?这份「食物寒热属性表」很实用

哪些是寒性食物,哪些是热性食物?这份「食物寒热属性表」很实用

中医里,每个人的体质特点都不同一旦吃的东西不符合自己的体质再好的食物到了肚子里也可能导致生病食物吃错或成“毒”,怎么吃适合自己?想要知道哪些食物适合自己首先要明确体质分清你是寒是热寒热体质如何辨别?如果一个人是寒性体质会有以下几种常见症状如果是热性体质其表现则与寒性体质有很大不同如下图寒热体质的人,吃什么最合适?分清了体质我们就能根据寒热选择适合自己的食物具体选什么,可参考这8个字寒者热之,就是寒性体质的人平常要多吃让身体“热起来”的热性食物才能驱逐寒性如果你的体质偏热则要依据“热者寒之”的思路饮食上就要侧重凉一点的食物此外还有很多性味比较平和的食物适合任何体质的人夏天吃什么比较好?除了体质、食物等内部寒热外天气、季节等外界的寒热也会对我们人体产生影响所以,吃东西还要考虑季节因素夏季相对注重消暑祛湿可选择一些消暑的食物炖汤如冬瓜、凉瓜、绿豆等祛湿可以用陈皮、荷叶、薏米泡水但过于寒凉又会损伤脾胃平时可搭配一些温热的食物做菜如炒菜时加一些葱姜蒜或加一些具有芳香化湿作用的香料如桂皮、八角、香叶等而冷饮、烧烤、油炸食品、麻辣火锅等油腻重口的食物就尽量少吃吧参考资料:[1]张洵. 调味十三香,养生好帮手[J].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8(8).[2]陈思. 寒热体质不同 挑选食物各异[J]. 养生月刊, 2016(8):698-699. // [3]王琦, 李英帅, 刘铜华. 《黄帝内经》的体质养生思想[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1(10):17-20.[4]张芹. 食物的性味与养生[J]. 养生大世界, 2003(4):26-26.业百科weixinnc.com(www.39.net)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85501999-8819或39media@mail.39.net

疾病调理 2021-08-27
隔离厨房金属毒(图)

隔离厨房金属毒(图)

  一日三餐,你用不粘锅炒菜,用陶罐煲汤,用微波炉塑料容器加热食品……但你想过吗,不正确的选择以及不安全的使用方法,正悄悄地让你吸收了过多的铅、铜或铝……这些各种各样的重金属毒害,对我们的健康造成潜在而可怕的威胁。在强烈关注食品安全的今天,让我们从厨房炊具开始,将所有金属毒一一屏蔽。   ● 不粘锅   安全质疑:有关“不粘锅安全性”的争议持续颇久,近期又有美国怀疑数百新生儿脐血内发现生产不粘锅关键化工原料——全氟辛酸铵(PFOA)的事件。   不粘锅的涂料开始剥落,我是否应该停止使用?   这要看情况而论。近年来杜邦等不粘锅品牌都改进了不沾涂料和金属炊具的粘合牢度。如果使用适当又谨慎的话,例如使用专为不沾涂层制造的厨具,可以使用好多年也不致破裂或剥落,即便有涂料碎片掉入你的食物中,也无需担忧。因为这种材料是无毒的,更重要的是它是惰性无害的,也就是说,万一吃下去,你的身体也不会吸收。   安全使用不粘锅   1.不宜过高温煎炸。不粘锅的不粘涂层其实是一层薄膜,厚度在0.2毫米左右,如果干烧或油温达到300℃左右,这层薄膜就可能受到破坏,其主要原料——全氟辛酸铵就会释出,从而对人体有害。一般炒菜时,温度不会过高,但如果烹制煎炸食品,在煎炸过程中,一直是滚烫的,锅的温度就可能超过260℃,很容易导致有害成分分解。 //   2.破损严重不要使用。一个有少许划破或刻痕的不粘锅无需扔掉,只在发生大的碎裂、性能受影响时才应将其处理掉。   ● 铝锅   安全质疑:据测定,用铝锅煎制食物所用油中的铝含量,可由煎前每克油含铝6微克增加到煎后的每克10~20微克,蒸饭时铝可在饭中增加一倍左右。有观点认为:铝常蓄积在脑中,会引起脑神经退化,严重影响人的行为和智力。

厨房窍门 2021-08-12
< 44 45 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