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目
慢性乙肝治疗的总体目标和疗效标准

慢性乙肝治疗的总体目标和疗效标准

一、慢性乙肝治疗的总体目标      《防治指南》提示,慢性乙肝治疗的总体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或消除乙肝病毒(HBV),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阻止疾病进展,减少和防止肝脏失代偿、肝硬化、肝癌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期。      二、慢性乙肝治疗的疗效标准      1.彻底治愈通过正确的治疗,患者抽血化验检查肝功能系列指标完全正常,乙肝病毒系列指标出现乙肝病毒基因(HBVDNA)、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转阴,肝穿刺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乙肝病毒核心抗原(HBcAg)、表面抗原(HBsAg)消失,这样的结果保持2年以上。      2.基本治愈通过正确的治疗,患者抽血化验检查肝功能系列指标完全正常,乙肝病毒系列指标出现乙肝病毒基因、e抗原转阴并出现e抗原与e抗体的血清转换(即乙肝“大三阳”转为“小三阳”),肝穿刺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乙肝病毒核心抗原(HBcAg)消失,这样的结果保持2年以上。      对上述两类不同性质的疗效标准,解放军302医院中西医结合肝病科主任、主任医师刘士敬博士2007年1月31日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有8%以下的患者能够达到彻底治愈,有30%左右的患者可以达到基本治愈。这部分患者乙肝病毒复制指标转阴,肝功能正常,肝组织中乙肝病毒核心抗原也已消失,病理检查肝脏组织炎症轻微或静止,传染性几乎没有,病情进展基本阻断,发生肝硬化或肝癌的概率大大减少;70%以上的患者可以通过积极正确的治疗,减缓病情进展速度,获得临床改善。      由上述可见,乙肝基本治愈(临床治愈)不等于彻底治愈。      三、怎样才能达到治愈标准      首先,要掌握好治疗慢性乙肝的最佳时机,不同患者有不同的最佳治疗时机。      1.乙肝病毒携带者不是最佳的治疗对象,换句话说,乙肝病毒携带阶段不是最佳的治疗时机。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最佳的对策是建立随防病历,定期复查,进行一些心理、饮食、休闲治疗,有时也可以适当进行以调整免疫功能为主的中药辨证治疗。如北京地坛医院专门设立乙肝病毒携带者专家门诊,为这类人群提供上述服务。      2.肝功能异常,血清转氨酶升高是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时机,其中ALT超过正常值5倍者,疗效最佳。因此,慢性乙肝患者应定期检查肝功能,一旦发现ALT升高,乙肝病毒(HBV)复制指标(乙肝病毒e抗原、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呈阳性,表示乙肝已进入显性发病阶段,此时是抗病毒治疗的时机,如果患者单项转氨酶升高,血清胆红素正常或基本正常,应该不失时机地予以干扰素或核苷(酸)类似物进行抗病毒治疗。此时也可以组成抗病毒的联合治疗,如拉米夫定联合胸腺肽α1等。      3.肝功能异常,血清胆红素较高,不宜使用抗病毒药物,应以抗炎保肝退黄为主。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超过34μmol/L),表明肝实质损害,此时不宜使用抗病毒药物,以防激发免疫反应,加重肝功能损害。高胆红素血症应先使用保肝降黄药物,并配合使用一些防止肝坏死的药物,待胆红素复常后,再考虑使用抗病毒药物。      4.早期肝硬化及肝炎活动静止时,是抗肝纤维化治疗的最佳时机。早期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基本正常,肝脏炎症活动轻微,治疗重点应放在抗纤维化上,使用的主要药物为中药制剂,如复方丹参制剂,复方鳖甲制剂、扶正化瘀胶囊等,应用得当,可以逆转肝纤维化。为使抗纤维化疗效更加显著,可配合一定力度的抗病毒治疗。如果患者乙肝病毒复制指标呈阳性,可以加用γ干扰素或拉米夫定,疗效会更好。      5.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或肝功能衰竭的患者,应阻止其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尽可能维护好肝功能为最重要。《防治指南》提示: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也可用核苷(酸)类似物进行抗病毒治疗,但重点应放在防治各种并发症和肝坏死之上,这类患者多伴有低蛋白血症、腹水、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所以预防这类并发症发生至关重要。治疗可采用补充人血白蛋白,使用利尿药物、止血药物、脱氨药物等。      6.重型肝炎必须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不失时机。治疗要加强支持疗法的力度(补充人血白蛋白、血浆、全血、凝血酶原复合物)、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低血钾、钠或高钾血症),补充含支链氨基酸的多种氨基酸,抑制炎症坏死及促进肝细胞再生;改善肝微循环,预防和治疗各种并发症(如肝性脑病、脑水肿、大出血、继发感染、腹水等),有条件时,可以考虑进行人工肝支持系统及肝移植。      乙肝治疗首先应掌握最佳时机,什么时候治疗最好,一般患者难以掌握,因此,一定要去正规的专科医院进行诊治,以免延误治疗。      第二,正确合理使用药物。      第三,患者一定要认真执行治疗方案,千万不能擅自停药或终止治疗,也不能频繁更换药物。      四、提高慢性乙肝疗效的基本原则      在治疗慢性乙肝过程中,如何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取得理想的疗效,其基本原则是应正确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      (一)正确处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关系      目前临床治疗慢性乙肝过程中,中医用西药,西医用中药的情况屡见不鲜。这是因为单纯中医或单纯西医有许多场合均难以取得理想的疗效。但在临床中存在着两种常见的误区:一是活动期用西药,稳定期用中药;二是西医治疗无效时再去找中医试试。实际上,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在慢性乙肝的治疗方面,中医和西医是互有短长的。如何做到取长补短,发挥优势互补是临床治疗的经验和艺术。如病毒性肝炎活动期必须抑制病毒复制,保护肝功能为首要,西药的抗病毒治疗是必须的,但为提高疗效,辨证配合使用中药也是不可缺少的。而且,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有许多治疗慢性乙肝的“西药”(包括抗病毒药、保肝抗炎药),实际上就是中药的提取物。需要注意的是,这类药物同样应在中医辨证论治的思想指导下应用。      (二)正确处理辨证治疗与辨病治疗的关系      所谓辨证治疗,它是侧重于疾病某一阶段的机体功能状态及其所处整体的认识的治疗,而辨病治疗则侧重于疾病病理变化的认识的治疗,两者应是相辅相成的。如病毒性肝炎,辨证治疗后腹胀、纳呆、腰酸等症状可以减轻或消失,但肝细胞变性、坏死、肝功能异常仍可能持续存在。这就涉及了所谓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的问题。而微观辨证在肝病治疗中尤为重要,因为肝脏是人体“表现沉默”的器官。不少病例在病变经历了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所谓“三步曲”后仍缺乏特异症状。所以还应进一步根据实验室的检查指标进行辨病治疗,从中医角度看应及时采用疏肝健脾、活血解毒等方药以促进肝功能恢复,达到真正治愈。      有些学者认为,在有症状可辨时,以辨证为先;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时,则以辨病为宜。最好是在辨病的基础上结合辨证,如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从肝损伤到肝硬化均存在肝纤维化的进行性改变;实验室发现某些活血化瘀药具有抗纤维化作用,所以临床上常见肝纤维化必用活血化瘀法。其实,造成肝纤维化的病因不同,其组织学所见也不同,如酒精性肝纤维化、肝炎后肝纤维化、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及先天性肝纤维化,但是导致肝实质细胞及所占空间减少的结局是共同的,因而临床上常有使用活血化瘀无效,而经化痰、补气等法却有效的情况。      (三)正确处理病因治疗与对症治疗的关系      病因治疗的根本是明确、单一的致病因素。而因果关系的简单化是目前临床存在的一个问题。对于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不应该是孤立的,支持治疗、对症治疗也是必要的,这不仅可以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样还有助于控制和防止病情进展。但必须“顺藤摸瓜”,追查病因,以“急以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为基本治疗原则。具体可分以下几种情况分别处理。      1.标本兼顾一般说来,干扰素治疗乙肝、丙肝,既有抗病毒作用,又有调节免疫作用。但有其最佳适应证,即高水平ALT和低水平HBVDNA,即便如此,其转阴率也是有限的,且存在耐药、复阳等问题。在难以分清标本缓急情况下,如遇到肝性脑病时,为减少氨的生成与吸收,促进有毒物质的清除,调节氨基酸代谢失衡,支持、对症等治疗措施必须多管齐下,不可偏废。      2.治本为主对于病毒、乙醇、血吸虫、药物等致病因素明确者,则病因治疗是主要的。      3.治标为主不管何种原因,当肝功能严重受损时,以保肝护肝为首要任务,其他治疗则应等肝功能稳定后再考虑。      其实“标本”也是相对而言的。如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对肝功能是本,而对免疫功能又是标。同样感染病毒,有的不走向慢性化,与其免疫调控正常抑制T细胞功能良好有关。而慢性肝病时抑制T细胞的功能均低下,解决其免疫耐受状态或免疫调控紊乱则是治疗的根本所在。乙肝病毒携带者,不必为“保肝”、抗病毒或追求“转阴”而滥用药物,以免造成药物性肝伤害。      (四)正确处理心理治疗与健康教育的关系      洪昭光教授讲:“心理平衡是健康的金钥匙”,他指出,一个人的心理平衡,什么病都不容易得,即使得了病,好得也快,任何病都是这样。心理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只要有个良好的心态,就用不着害怕疾病。人本来就有很强的抗病能力,很大的抵抗力,精神一旦崩溃,无病也会急出病来。我在2006年住院期间,有1位病友B超和CT检查提示怀疑有小肝癌,吓得吃不下饭、睡不好觉,脸上气色很难看,沉默寡言,后来拿了CT报告去上海大医院会诊结论为肝良性血管瘤,回来后又说又笑,不久肝功能也复常了,HBVDNA也转阴了,简直换了一个人似的。      心理状态不稳定是慢性肝病患者的突出特点。因此,心理治疗十分重要。在治疗过程中,为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进行适时、科学而有效的健康教育,使患者确切了解自己的病情。能否积极配合治疗,往往是影响疗效的关键。但进行健康教育应本着科学态度和负责任精神,不能为“树立患者信心”无限夸大疗效。依靠药物清除HBV在目前来看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乙肝病毒具有逆转录的特性,能整合进入宿主DNA,而抑制HBV复制、防止病情继续发展则是可实现的目标,这些方面必须向患者讲清楚。

乙肝 2021-07-19
目前乙肝治疗热点研究有哪些

目前乙肝治疗热点研究有哪些

目前已发现病毒性肝炎共7种类型,其中乙型、丙型、丁型、庚型病毒性肝炎肯定可形成病毒的慢性感染,以乙肝最为普遍,影响最大,慢性肝炎可以造成肝细胞持续损伤,加重肝脏病变,常导致病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部分患者可发展成肝硬化,甚至肝癌。      (1)目前在乙型、丙型、丁型、庚型等慢性肝炎临床治疗中,干扰素类药物仍是抗病毒治疗中的首选药物,但实际疗效仍不尽如人意;核苷类似物如拉米夫定(Lamivudine)等易诱导肝炎病毒的耐药性产生,其原理在于药物诱导了脱氧核糖核酸多聚酶的突变;能够直接抑制肝炎病毒复制的中草药尚未找到。今后抗肝炎病毒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仍是研究的热点。      (2)乙型肝炎感染机体后所引起的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异常复杂。如何打破机体中T细胞毒性细胞的低反应状态,激发机体对病毒的特异免疫反应,则有可能逐步清除病毒,使感染消除。用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与乙肝表面抗原(HBsAg)组成复合物;以及合成对抗乙肝核心抗原(HBcAg)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及协助后T细胞的表位短肽;还可采用特异病毒抗原及其主要抗原决定簇相应的免疫信号、调节和效应分子形成特殊的病毒抗原免疫嵌合分子;可能会有应用前景。近年体外实验已证明重组前S,抗原与白细胞介素2嵌合分子可大大增强抗原免疫性,激发较高活性抗体产生。      (3)根据病毒诱导肝细胞凋亡发生机制及相关调节机制,分别设计不同类型的分子从细胞凋亡启动,传入和效应阶段调节及阻断病毒性肝炎肝细胞凋亡,是目前肝炎治疗研究中的一个热点。      (4)采用反义核酸(包括反义RNA和DNA)抗基因寡核苷酸可互补于靶RNA或DNA,特异性封闭其靶位点,从而达到抑制病毒基因的复制。并通过各种修饰反义寡核苷酸增加其抵抗体内核酸酶作用和加强其对细胞的通透性,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同时,寡核苷酸的靶向作用也是目前实验性治疗研究的热点。      (5)基因转导及基因免疫是选择特异的抗病毒基因,免疫调节基因及抗凋亡基因作为目的基因,通过病毒载体将目的基因特异性地转导致靶细胞中进行转录并表达,发挥其治疗作用。由于基因治疗药物必须依靠人工合成,合成量太少,价格昂贵,采用的病毒载体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安全性问题;如何提高病毒载体感染靶细胞的效率,基因导向靶细胞后能否高效,特异、持久进行转录、表达而抑制病毒基因的复制;另外对于真核基因调控的认识还不足。这些难题还需大量的基础研究工作来完善。      具体的正处于研究阶段的新的治疗方法包括:①抗乙肝病毒导向治疗:将有效的抗病毒药作“导弹”,利用一定的载体,把“导弹药物”定向运送到肝细胞,以渗入细胞内对乙肝病毒充分发挥药效。如用脂质体干扰素治疗乙肝。脂质体可选用冬虫夏草,以及乙肝表面抗体初步尝试均显一定成效。应用肝细胞受体导向抗病毒药物,实验证明具有良好的抑制乙肝e抗原和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的作用,并降低了药量数倍,可明显减少抗病毒药的不良反应,为实际应用开辟了新途径。②消除对乙肝病毒免疫耐受的治疗:采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lG)和乙肝疫苗复合制剂治疗慢性乙肝和乙肝表面抗原慢性携带者,发现可激活并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使免疫功能低下者促发抗体,诱生特异性细胞免疫,从而使多数患者的乙肝e抗原转阴。③重组DNA质粒疫苗用于肝炎治疗:1996年国际会议报告应用编码乙肝表面抗原的脱氧核糖核酸(DNA)质粒给鼠、猩猩做肌内注射,可使实验动物产生快速、强烈、持久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④与乙肝病毒相关的基因治疗:核酶是一种天然存在于人体的核糖核酸酶,目前正试用于抑制基因的表达和病毒的复制,体外实验已证明对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成了肝病毒核糖核酸有一定抑制作用;反义硫代寡核苷酸,可特异性地与肝炎病毒的核糖核酸结合,从而导致病毒核糖核酸翻译停止或降解;现已证明对鸭乙型肝炎模型的治疗有效;干扰蛋白在细胞内合成干扰蛋白,包括抗体,目的是特异性地干扰病毒蛋白的功能,阻止病毒蛋白的合成。上述大部分治疗方法虽属实验研究阶段,但可使我们看到治疗乙型肝炎的光明前景。

乙肝 2021-07-19
治疗乙肝追求的目标是什么

治疗乙肝追求的目标是什么

乙肝患者四处奔波,求医问药,花费巨大,治来治去,到底在治什么?有的人说“转阴”最重要,有的说治到肝功能正常就行了;有的说病毒携带者需要治疗,有的说不需要治疗,医师解释不一,患者心中更是茫然。治疗乙肝是一项系统的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治疗目的是全面的,包括恢复患者的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健康。      1改进生活和工作质量,摆脱严重的心理障碍和压力。由于社会上普遍存在害怕和歧视乙肝患者的言行,乙肝患者承受的心理压力和痛苦要比乙肝对身体本身带来的伤害更为巨大,如何能够让乙肝患者从阴影中走出,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秩序,和常人一样生活,一方面要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另一方面一定要改善社会大环境,纠正对乙肝的种种误区,每个肝病医务工作者都有义务和权利进行乙肝科学常识的正面教育,疏导患者严重的心理障碍。有效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可以减轻和消除患者的身体不适,愉快地生活和工作。      2持久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最终彻底清除所有的乙肝病毒指标是治疗乙肝的目的。根据目前医学科学水平,若想彻底治愈慢性乙肝,清除体内的乙肝病毒,尚不现实,现在最好的药物(如干扰素和拉米夫定等)仅能实现对乙肝病毒的短期抑制,用药期间乙肝病毒复制可能受到有效的抑制,一旦停药,病毒再次进入活跃复制状态,病情出现波动。目前治疗乙肝需采取客观实际的做法,治疗乙肝的短期目标是保持患者肝功能指标正常,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患者需要根据自己的病情,在医院进行治疗,不宜一味追求所有病毒指标转阴。如果慢性乙肝患者处于明显的炎症活动期,转氨酶升高,乙肝病毒指标呈“大三阳”,可以使用干扰素联合免疫增强剂治疗;如果患者长期肝功能异常,使用干扰素等治疗效果不佳,可以使用正确的保肝护肝药物,维持肝功能正常,例如甘利欣、肝得宁等。治疗乙肝的最终目标是彻底清除体内乙肝病毒,完全修复受损的肝组织,阻断肝硬化的发展过程,现在许多科研攻关正在朝着这个目标而努力,例如基因治疗、生物治疗、基因疫苗等,相信不远的将来,人类一定能够彻底战胜乙肝这一顽疾。      3消除肝脏组织炎症,恢复肝功能。肝脏处于炎症阶段,大量肝细胞损害或坏死,严重程度往往通过肝功能的变化反映出来,例如转氨酶、胆红素急剧升高,凝血酶原活动度迅速降低,标志着病情恶化,此时应该积极缓解和消除肝脏炎症反应,阻止肝细胞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使用诸如促肝细胞生长素、甘利欣、人血清蛋白、血浆等药物,尽快恢复肝功能,控制病情发展。      4阻止病变向肝硬化、肝癌方向发展,改善预后。乙肝缠绵不愈,病变逐渐加剧,最终不良的后果就是导致肝硬化或肝癌发生,这也是患者最为担心的一个问题,要想阻断病变恶化的结局,需要综合治疗:合理使用药物、保障营养供给、心情愉快、起居有常。抗病毒治疗是阻断病情发展的第一关,抗肝纤维化治疗是防止肝硬化的必要环节,目前有效的抗肝纤维化药物不断涌现,如复方鳖甲软肝片、复方丹参、复方桃仁制剂等。

乙肝 2021-07-19
乙肝治疗误区  盲目联合抗病毒治疗

乙肝治疗误区 盲目联合抗病毒治疗

近年来一些患者为了达到清除乙肝病毒的目的,盲目联合多种抗乙肝病毒的药物。其实,一些药物的作用机制是相同的;还有一些药物,尽管他们的作用机制并不相同,但经过近几年的临床研究,多数专家并没有看到联合用药比一种抗病毒药物单一应用达到了更好的效果。另外,乙肝病毒也不像艾滋病病毒的抗药性那么强,必须在多种药物联合使用的所谓“鸡尾酒”疗法下才能抑制病毒的复制。乙肝病毒对抗病毒药物十分敏感,尤其是新一代的核苷类药物,80%以上的患者在小剂量下就能达到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的目的。因此近年来多数专家认为乙肝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不应盲目联合应用,而应采用一种抗病毒药物使用一段时间后再更换另一种药物的序贯治疗方法,但更换药物的最佳时机和品种仍在研究之中。      乙肝联合用药须谨慎      两种核苷类药物联用并不比单用其中一种更有效。单用拉米夫定组和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组分别治疗慢性乙肝患者,到第52周时,乙肝病毒-DNA的下降以及e抗原转阴率,两组没有区别。但是转移酶(ALT)的复常率却出现变化,单用拉米夫定组复常率为70%,联合应用组只有48%。因此,核苷类药物之间的联用不应提倡。   核苷类药和干扰素类抗乙肝病毒药物的联合应用,也不被提倡。在一项多国协作的研究中,对226位慢性乙肝患者进行治疗,普通干扰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组的e抗原/e抗体转换率为36%,单用拉米夫定组的转换率为22%,单用普通干扰素组为19%,表面看来有一定差异,但是在长期随访中却没有明显差别。因此专家们认为,联合应用二者不会提高疗效。   抗乙肝病毒药物联用中草药有待论证。我国的《慢性乙肝防治指南》中明确指出:中医中药治疗慢性乙肝在我国应用广泛,但多数药物缺乏严格随机对照研究,其抗病毒疗效尚需进一步验证。这是一个客观的评估。盲目加用中草药一是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二是可能导致药物性肝损伤。

乙肝 2021-07-18
目前乙肝抗病毒治疗能够达到的水平

目前乙肝抗病毒治疗能够达到的水平

从理论上说,抗病毒治疗就是应当彻底清除病毒,但实践证明清除病毒是非常困难的。国际和国内都一致认为治疗乙肝的目标可以分为短期和长期目标。短期治疗目标是减轻肝脏炎症、预防进展为肝纤维化和(或)肝功能失代偿、确保乙肝病毒DNA持续转阴和肝功复常。长期治疗目标是阻止肝炎反复发作、预防疾病进展为肝硬化和(或)肝癌、最终延长病人生存期。在临床实践中,根据可行程度又将治疗目标分为3级。第一级是理想的治疗目标,即彻底治愈乙肝,其标准是包括乙肝病毒表面抗原、e抗原和乙肝病毒DNA全部转阴,肝组织内免疫组化证实乙肝病毒消失,肝脏炎症、纤维化终止。依照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尚难以达到这个目标。第二级是力争实现的治疗目标,即患者经过治疗后获得持续的完全应答,停药后不复发,达到乙肝病毒e抗原与e抗体的血清转换以及乙肝病毒DNA持续阴性。第三级是更为现实的目标,也是最基本的治疗目标,即通过维持治疗来达到血清病毒转阴或低水平复制和肝功能复常。依照目前的实际水平,使用各种药物治疗,达到第一级治疗目标非常困难,有可能达到第二级目标,第三级治疗目标则相对容易。因此,当前可行的抗病毒治疗策略应当是确保达到第三级目标,力争达到第二级目标,通俗的比喻就是“保温饱、奔小康”。对于乙肝抗病毒治疗不能抱以奢望,目标要现实和可行,这一点需要医务人员清楚,也需要向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交代清楚。

乙肝 2021-07-18
乙肝治疗的目的是肝功能正常吗?

乙肝治疗的目的是肝功能正常吗?

乙肝患者肝功能异常者治疗时,应用五味子制剂(护肝片、联苯双酯类)、垂盆草或甘草制剂(强力宁、甘利欣)等,将ALT降至正常,就误认为是痊愈了。不少患者在停药后会出现反跳现象,因为ALT正常后,肝功能的炎症恢复要滞后一段时间,特别是病毒复制没有得到抑制时,乙肝病毒往往容易反复异常波动,以致于急性乙肝变为慢性,甚至变为肝硬化,部分患者最后可发展成原发性肝癌。      现在认为,乙肝患者炎症活动期,ALT升高为正常的2-5倍时(100-300单位)应用抗病毒药物疗效最好。只有病毒不再复制,肝细胞病理变化才得以恢复,肝功能正常就可以巩固,这才是治疗乙肝的最佳要求。

乙肝 2021-07-18
治疗乙肝的目的就是“阳转阴”吗?

治疗乙肝的目的就是“阳转阴”吗?

在不少乙肝患者的心目中,治疗的根本目的就是让病毒指标转阴,即所谓的“大三阳”、“小三阳”全部转阴,误认为只要病毒指标转阴了,肝炎才算是治好了。这一误解带来了许多问题:一是患者四处寻找转阴良方,但用药后往往令人失望,或是偶有一、二项指标转阴,但好景不长,出现反复。有的患者经过治疗,“大三阳”确实转为了“小三阳”,照理来说,病情应该好转,但是,事实却相反,病情进一步恶化。如果遇到这种情况,说明上述病毒转阴带来了不良的后果,这些阴转大多是病毒变异造成的,病毒变异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变异的后果也是相当复杂的。

乙肝 2021-07-18
瘦素与肥胖型脂肪肝在心血管功能改变中起什么作用?目前的认识如

瘦素与肥胖型脂肪肝在心血管功能改变中起什么作用?目前的认识如

近20年的研究表明,肥胖型脂肪肝的肥胖如果不能够及时纠正,就会继发心脏肥大和心室功能低下,主要表现为心肌收缩功能及心肌顺应性下降。除此之外肥胖型脂肪肝患者还是引起多种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子。大量证据表明:肥胖型脂肪肝患者引起的心血管病变与交感神经兴奋、胰岛素敏感性下降以及后来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然而,这些理论尚无法从根本上解释肥胖型脂肪肝患者的心功能改变。而瘦素发现后,不仅发现瘦素直接影响能量代谢升高、直接具有对交感神经的激活作用,还直接参与心脏前负荷及心脏收缩力的调节。而有超重/肥胖型的脂肪肝患者由于食量过多、经常性的高脂高热量饮食可促发体内瘦素的分泌增加,在高瘦素血症的情况下人体会出现:瘦素受体水平下降和对瘦素抵抗现象,从而阻断瘦素对能量代谢、心前负荷/收缩力的调节作用,也使交感神经的激活能力下降,从而导致对心脏功能和调节缺失、心肌肥大、心功能低下。   目前认为:肥胖型脂肪肝患者,肥胖基因的蛋白产物--瘦素可能在肥胖症中心肌功能低下的发生发展中起了关键作用。与此同时,瘦素水平及其信号传导的障碍也促进了血管、内分泌及代谢等多方面的病理改变。这些证据提示了瘦素以及瘦素信号传导系统在治疗肥胖症药物靶点研究中的可观前景,然而,究竟肥胖患者的高瘦素血症是如何转化为机体对瘦素的抵抗,还需要更深入地研究。不难推断,阐明瘦素及其信号传导的机制将对治疗肥胖症中的多器官并发症具有深远的临床及社会意义。当然,反对利用瘦素减肥的观点则认为,肥胖是一种现代社会带来的疾病,人们应当通过检视并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来避免患病,而不是简单地寻找一种可以快速解决问题的瘦素类人工合成物。

脂肪肝 2021-07-17
乙肝复查检查什么项目 乙肝复查要做哪些检查

乙肝复查检查什么项目 乙肝复查要做哪些检查

许多慢性乙肝患者对自己的疾病不太重视,有一部分患者没有定期复查,总以为疾病的发展没有那么迅速,或是认为没有症状就没有问题。有的人即使复查,也只是查一下肝功能看是否正常,对医生建议的其它检查不以为然。因此,乙肝患者复查时需做以下项目的检查。 1、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胆碱酯酶、转肽酶、白蛋白、球蛋白、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等。根据以上指标可以综合判断病情处于什么阶段,是轻度还是重度。 2、血常规:包括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等。病情一旦进入肝硬化阶段,血象的改变往往苦提示病情的严重程度。 3、甲胎蛋白:一般肝炎甲胎蛋白很少升高,即便升高,很少超过200ng,肝癌时甲胎蛋白往往大于400ng。如果甲胎蛋白持续不降,维持在400ng以上,要注意肝癌的可能。 4、B超:通过B超,了解肝脏大小形态,回声情况,们脉内经,脾脏厚度,有无腹水。 5、肝纤维化指标检查:抽血检查血清前胶原,层粘连蛋白,透明质酸,可以初步判断肝纤维化程度。 6、乙肝病毒学指标:乙肝两对半,乙肝病毒DNA等,了解病毒复制及传染性大小。 肝健康网温馨提醒:乙肝患者一定要重视自己的病情,定期进行复查,也要做好复查该做的各项检查,针对检查效果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乙肝 2021-07-15
目前国内外有哪些对脂肪肝诊断治疗具有指导意义的共识?

目前国内外有哪些对脂肪肝诊断治疗具有指导意义的共识?

2002年,美国胃肠病学会和美国肝病学会经过多次讨论,最后对NAFLD 诊断与治疗的相关事宜达成共识。   2005年,美国国家脂质协会(national lipid association, NLA)邀请致力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脂质代谢紊乱和药物性肝损害研究方面的肝病学专家加盟他汀安全性工作组,旨在对他汀肝安全性问题进行一次全面的、严格的、学术的、最新的以及无偏见的评估。形成了《他汀肝安全性评估共识》,认为他汀能安全用于NAFLD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脂肪肝的诊治,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于2003年分别拟订了《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断标准》,并于2006年3月再次修订为《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   2006年11月,亚太地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工作组修订了《亚太地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但这些指南并非共识,仅仅作为临床工作的指导性意见,旨在帮助医生对脂肪肝的诊治作出相对正确的决策,并非强制性标准;也不可能包括或解决脂肪肝诊治中的所有问题。因此,临床医生在针对某一具体患者时,应充分了解其最佳临床证据和现有医疗资源,并在全面考虑患者的具体病情及其意愿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

脂肪肝 2021-07-15
乙肝检查项目和诊断意义有哪些?

乙肝检查项目和诊断意义有哪些?

很多人在疑虑自己是不是患上了乙肝疾病,虽然也是了解一些关于乙肝的症状表现,但还是不能自我来确定,这该如何是好?其实大家也不用过多惆怅,当您在身体不适疑似自己患上了乙肝疾病,不妨到正规的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 1、b超检查:此项检查可以得知肝脏有无逐渐缩小,脾脏有无逐渐增大,若b超检查肝脏逐渐缩小,脾脏逐渐增大,表明肝脏有活动性炎症,需要积极治疗。 2、甲胎蛋白检查:医学界目前公认超早期发现原发性肝癌最有效的方法,可以提示肝癌早期,甚至比b超、ct、磁共振成像还可以早期发现肝癌。 3、乙肝两对半检查:两对半检查大概反映了身体里乙肝病毒感染的情况,需要配合hbv-dna检测,这样才能更好地反映真正病毒在身体中复制的情况。 4、hbv-dna检查:hbv-dna检查可以了解乙肝病毒在体内存在的数量,病毒是否在复制,患者是否传染、传染性有多强,是否有必要服药控制,肝功能异常改变是否由病毒引起,以及判断病人适合用哪类抗病毒药物并判断药物治疗的疗效等。 5、肝功能检查:肝功能检查指标包括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胆碱酯酶、转肽酶、白蛋白、球蛋白、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等。根据以上指标可以综合判断病情是处于什么阶段,对疾病的治疗及病情的估测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乙肝 2021-07-15
如何确诊肝硬化 诊断肝硬化需要检查哪些项目?

如何确诊肝硬化 诊断肝硬化需要检查哪些项目?

诊断肝硬化需要做哪些检查项目?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可由一种或多种原因引起肝脏损害,肝脏呈进行性、弥漫性、纤维性病变。对于肝硬化的临床诊断,除了根据临床症状外,还需要做一系列的客观检查,作为治疗的依据。因此了解肝硬化的诊断检查具有重要意义。 一、辅助检查 一般病情稳定的慢性肝病患者,每3-6个月至少要进行一次肝脏的全面检查。如为乙肝患者,则包括肝功能、乙肝病原学检查、甲胎蛋白定量和肝脏B超,可疑的病人还要进行肝脏增强CT扫描。如果发现有异常表现,需要到正规的医疗部门进行诊疗,如果听信虚假医疗广告,容易误入歧途。肝埂变是肝脏病变的后期表现,且与肝癌关系密切,故患者应定期检查以下项目: (1)肝功能检查: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Y一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动度、胆红质、甲胎蛋白、白细胞分类、血小板计数、尿素氮。一般认为,肝功能化验中的血清转氨酶的高低可反映肝脏的炎症程度。如果病人血清转氨酶很高,甚至伴有黄疸,这常常表示肝脏炎症比较明显,需要进一步的治疗。 (2)病原学检查:由于肝硬化有可能是由病毒性肝炎所导致,所以病原学检查非常必要。包括乙肝抗原抗体两对半和HBV-DNA。HbsAg阳性是乙肝携带者的标志,如HbsAg阴性而HbsAb阳性,则具有抵抗乙肝感染的能力。其中HBeAg和HBV-DNA阳性是病毒复制活跃的指标,此时患者的传染性较强,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予以正规的抗病毒治疗,如拉米夫定等核苷类似物。 (3)影像检查:肝、胆、脾B超探查,心肺透视、食管钡餐。肝脏B超是评估肝硬化程度的参考,与甲胎蛋白的升高程度结合考虑,亦是早期发现肝脏恶性肿瘤的工具。 (4)其它:胆、肝、脾CT扫描,同位素肝扫描等。如果B超发现问题,可以加做肝脏增强CT扫描,可以大大提高诊断早期肝癌的有效率。乙肝和肝硬化是产生肝癌的基础,患者重视常规体检,通常能够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为获得良好的预后争取有利的时机。血常规可以检测白细胞、血色素、血小板的水平,评估脾功能亢进的严重程度。甲胎蛋白可以用来筛选早期的肝癌。 对病情稳定,临床无症状者,1一1年半检查1次,有肝区不适、乏力等症状者,半年至1年检查1次。怀疑肝硬变癌变者1个月检查1次。 具体的检查项目,复查时间,应由临床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决定,以便全面了解病情,指导治疗。肝硬化患者如出现全身乏力、厌食油腻、尿色黄赤、皮肤眼睛发黄、尿量减少、腹部加速膨胧、右上腹胀痛、甚至性格改变胡言乱语等表现时,请勿偏信游医郎中,一定请即前往正规医院就医。. 二、诊断 肝硬化的诊断主要依据包括病史、临床表现、肝功能试验、影像学检查等几个方面。 病史:是否存在可能引起肝硬化的病因。比如肝炎史、饮酒史、药物史、输血史、社交史及家族遗传病史。 临床表现:根据上述临床表现对患者进行检查,确定是否存在门脉高压和肝功能障碍的表现。 肝功能试验:血清白蛋白减低,胆红素升高,凝血酶原延长提示肝功能失代偿。 影像学检查:B超、CT等有助于本病诊断。 完整的诊断应该包括病因、病理、功能和并发症四个部分。这是与一般疾病诊断所不同之处。 三、鉴别诊断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是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引起肝脏弥漫性损害。临床上早期由于肝脏功能代偿较强,可无明显症状;后期则有多系统受累,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并常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癌变等严重并发症。 (1)肝肿大时需与慢性肝炎、原发性肝癌、肝包虫病、华枝睾吸虫病、慢性白血病、肝豆状核变性等鉴别。 (2)腹水时需与心功能不全、肾脏病、结核性腹膜炎、缩窄性心包炎等鉴别。 (3)脾大应与疟疾、慢性白血病、血吸虫病相鉴别。 (4)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应和消化性溃疡、糜烂出血性胃炎、胃癌并发出血相鉴别。​​​​​​​

肝硬化 2021-07-13
哪些体检项目需要空腹呢?乙肝DNA检测需要空腹吗?

哪些体检项目需要空腹呢?乙肝DNA检测需要空腹吗?

提到体检,很多时候大家都知道,抽血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提到抽血,又联想到一定要空腹抽血啊,这样才是测得准。所以很多乙肝患者,在做DNA检测时,也会问是不是抽血也要空腹。 那小编给大家科普一下,为什么在普通体检时候需要空腹呢? 有些生化项目的正常参考值,是用正常人的空腹血测得的数值,而进食后,血液中的生化成分会呈现暂时性变化,如血糖、血脂结果会升高,无法与空腹血所测得的正常值进行比较,也就无法获得准确的临床判断,所以做这类检查时要空腹抽血。 那么有哪些项目需要空腹呢? 1血脂类测定(包括总胆固醇、高密度胆固醇、低密度胆固醇、甘油三酯、载脂蛋白) 饭后,血中胆固醇、甘油三脂的含量会升高,8~12小时后才降至空腹时的水平,所以做这类检查时要求验血者在采血前24小时内禁食高脂类食物,要空腹至少12小时才抽取清晨空腹血。 2.血糖测定饭后食物中的淀粉在胃肠中很快被分解为葡萄糖,几分钟后便可吸收入血,半小时后血糖浓度升高至高峰,4小时后才逐渐恢复到空腹水平。因此要采空腹血测定,当做葡萄糖耐量试验时在试验前一天晚餐后不能再进食,空腹过夜8—14小时再检查。 3.血液流变学检查人体在24小时内血液粘度在上午11时和晚上20时最高,进食会引起红细胞比容和血浆成分的变化,因此要在清晨抽空腹血检查。 4总胆汁酸检测餐后胆汁酸会升高,因此要采空腹血检测。其它需空腹抽血项目还有血沉试验、血清铁、转铁蛋白等,另外,免疫球蛋白三项(IgA、IgG、IgM)、风湿三项(ASO、RF、CRP)、最好也采用空腹血检查。 5、查性激素六项最佳时间为本次月经来潮第3~5天时间,空腹抽血。抽血化验体检者需空腹(生化、肿瘤标志物、激素类等) 说了这么多都没有提到关于乙肝DNA检测的事情,因此做乙肝DNA检测时,是不需要空腹的!

乙肝 2021-07-13
乙肝检查这7项的作用是什么?

乙肝检查这7项的作用是什么?

乙肝检查这7项的作用是什么?相信大家对于乙肝的检查项目已经很熟悉,最为常见的就是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但是多数患者并不清楚乙肝检查项目的作用,本篇就详细为大家进行解析。 1、ALT 是诊断肝细胞实质损害的主要项目,其高低往往与病情轻重相平行。在急性肝炎及慢性肝炎与肝硬化活动,ALT均可升高。但ALT缺乏特异性,许多肝疾和肝外疾患均可升高。另外,ALT活性变化与肝脏病理组织改变缺乏一致性,有的严重肝损患者ALT并不升高。 2、AST 广泛分布于体内多组织器官,以心肌含量最高,肝、肾次之,它是由同功酶ASTs与ASTm组成,前者位于细胞浆,后者位于细胞线粒体中。AST升高的意义在诊断肝炎方面与ALT相似,在一般情况下,其升高幅度不及ALT,如果AST值高于ALT,说明肝细胞损伤、坏死的程度比较严重。如果测定其同功酶则意义更大,轻度肝损时仅有AST升高,而重度损害则ASTm明显升高。 3、碱性磷酸酶(ALP) 由三种以上同功酶组成,即肝脏型、肠型(含量极微)及胎盘型(仅见于中后期孕妇),还有一部分来自骨骼。ALP经由胆道排出。由此,肝脏疾患出现排泄功能障碍,胆道疾患、骨骼疾患均可使ALP上升。 4、谷氨酰转移酶(GGT) 健康人GGT水平甚低(〈40单位),主要来自肝脏,少许由肾、胰、小肠产生。(GGT)在反映肝细胞坏死损害方面不及ALT,但在黄疸鉴别方面有一定意义,肝脏内排泄不畅(肝内梗阻)和肝外梗阻,以及肝硬化、肝肿瘤中毒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脂肪肝等均可升高。 5、总蛋白(TP)、白蛋白(A)、球蛋白(G) 慢性肝炎、肝硬化时常出现白蛋白减少而球蛋白增加,使A/G比例倒置。 6、血清总胆红质(TB)和直接胆红质(Bc) 肝病出现黄疸,TB和Bc均可不同程度升高,如Bc明显升高,提示为梗阻性黄疸。 7、总胆固醇(Ch)及胆固醇酯(cbE) 可了解肝病时脂质代谢障碍情况,阻塞型黄疸时Ch可增加,脂肪肝时也可能增加,如严重肝脏损害,Ch和cbE均可下降。 综上就是乙肝常见7项检查项目的作用,了解检查指标异常之后,有助于我们通过化验单自己了解自身病情!

乙肝 2021-07-13
乙肝检查项目有哪些?乙肝检查这些的原因

乙肝检查项目有哪些?乙肝检查这些的原因

很多患者抱怨医院检查多,每次去检查费用都很贵,那么就让小编给大家详细讲解一下,乙肝定期复查时查的这些项目都是做什么用的,这样大家心里有底,查起来也就放心了! 乙肝查这些的原因,至少我都懂了! 一、血液检查项目 1、血常规: 包括白细胞、红细胞、血色素、血小板等。主要监测肝硬化阶段病人的血象,如血小板轻度降低,提示肝硬化处于早期阶段;如果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等项目均下降,提示脾功能亢进,肝硬化进入中晚期阶段;如果单纯血色素(血红蛋白)降低,病人应警惕是否已发生了消化道出血。 2、乙肝病毒相关: 包括“两对半”,乙肝病毒DNA等,用来检测解病毒的复制情况及传染性的大小。 3、甲胎蛋白(AFP): 一般情况下,肝炎病人甲胎蛋白很少升高,即便升高,也很少超过200微克/升。但是当发展到肝癌时,病人的甲胎蛋白就会大于400微克/升。 4、肝功能: 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胆碱酯酶(CHE)、转肽酶(GGT)、白蛋白(ALB)、球蛋白(GLO)、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A)等。根据以上指标可以综合判断病情的轻重。 乙肝查这些的原因,至少我都懂了! 二、B超: 通过B超,医生可以了解病人肝脏的大小、形态、门脉内径、脾脏厚度和有无腹水等,根据定期检查的变化结果来判断是否有硬化转变,或有无占位性病变(肝癌)。 三、其它: 包括血糖、尿糖、尿常规等。根据这些检查,可以了解病人是否已经患了与乙肝相关的疾病,如肝源性糖尿病、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等。 定期检查这些项目可以帮助大家了解自身的情况,了解自己肝脏的状态,及时调整生活方式或者改善药物治疗的过程,希望能帮到大家~

乙肝 2021-07-13
80分类目录

80分类目录

基本信息 名称:80分类目录 网址:80topic.cn 分类:分类目录 网站简介 80分类目录网(www.80topic.cn)全人工编辑的开放式分类目录,中文分类目录,网站分类目录,免费分类目录,网址导航大全,网站目录,网址导航,网址黄页,上网导航欢迎广大网友的使用。 关键词 80分类目录 温馨提示 业百科weixinnc.com为您提供的[80分类目录]信息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对于该外部链接的指向,不由本站实际控制,在2024.03.31收录时,该网页上的内容,都属于合规合法,后期网页的内容如出现违规,可以直接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或补充修改内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网址导航 2021-07-12
< 46 47 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