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二只猫是只三花长毛母猫麒麟尾猫,有点后悔养它,它的故事是这样的。 当时已经计划再养一只公猫,和我的牛奶公猫做个伴,这样我白天上班猫咪在家不会孤单。打算再收养一只代替购买,这个时候同事正很想养猫,一时冲动买了一只三花奶猫,猫咪是长毛的很漂亮,太讨人喜欢了,可是她们没相处几天,同事就扛不住了,猫咪老在她床上尿尿,后来就说让我帮养几天她冷静冷静,然后……最后在请求之下我接手了这只猫。其实当时心里有一点不想要,因为我是计划养一只公的,她的是母猫,但是又觉得勉强能接受,事实证明第一感觉往往是对的。它十分可爱淘气,蹦蹦跳跳,我给它改了名字叫皮皮,它来了我家也从来没有尿过床,但是性格不好。不给人抱,就知道吃,自私自利,根本不像我的猫。它吃是第一位的,而且只挑好的吃,只要看到你准备食物就开始叫,像低频复读机,一下也不停的,直到吃到它嘴里。其它的猫咪都是蹲在那等我做熟,它呢,根本不通人性的,我哄她她根本听不懂的,这个叫声真的是受不了。不细说了,总之它带给人的坏心情太多了。 别人叫我把它送人,我说给了人它这性格会被打死的。我不会送人也不会扔了它,也会好好对她,谁叫我养了它呢。 尾巴折过来的猫是麒麟尾猫吗? 尾马折过的猫是麒麟尾猫。 麒麟猫分短尾和长尾两种。麒麟猫特点是尾巴如闪电一样中断成斜的N字形或盘卷成S形,而短尾麒麟猫平常则是微微下垂,兴奋时会竖起。 短尾麒麟猫是目前人类已知的猫中最聪明的一种猫之一。较其他猫更善于捕鼠,饲养麒麟猫的家庭较少受鼠害困恼,因此古人认为其是富贵招财的象征。麒麟猫聪明勇猛,常在猫群中居首领地位,有“猫王”之说。 麒麟猫,原产美国,我国南方地区也有(分布于广东潮汕地区)。分短尾和长尾两种。以短尾为佳。其特点是尾巴如闪电一样中断成斜的N字形或盘卷成S形,而短尾麒麟猫平常则是微微下垂,兴奋时会竖起。麒麟猫爱吃肉,部分生性凶猛,但大部分都是较温和,特点是尾巴短小而粗,具有较强的领地意识。短尾麒麟猫是目前人类已知的猫中最聪明的一种猫之一。较其他猫更善于捕鼠,饲养麒麟猫的家庭较少受鼠害困恼,因此古人认为其是富贵招财的象征。麒麟猫是南方人喜爱的猫,长尾较常见,一般作为个体户开店必须养来捉老鼠的猫。麒麟猫聪明勇猛,常在猫群中居首领地位,有“猫王”之说。我今天狂在网上查资料,说麒麟尾滴猫很聪明,抓老鼠能手。麒麟尾应该是猫的尾巴部位有个骨节,弄的尾巴能折成直角,就像宠物小精灵里的皮卡丘一样的闪电尾巴。我记得先前猫窝里有个猫友也求证过,她家猫就是麒麟尾,麒麟猫很多人喜欢的。 玳瑁,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玳瑁(dai mao)可以归类为有机宝石的一种,它的成分为碳酸钙;硬度一般在2.5左右。文玩圈子里的玳瑁特指玳瑁龟的背甲,一般呈微透明至半透明,而且具蜡质至油脂光泽。是一种非常精美的装饰品。 (图片源自百度,侵删。) 用玳瑁龟的背甲来做成各类装饰品的习俗在我国可以说是由来已久。汉代的著名的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中就有“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的诗句。司马迁《史记·春申君列传》中有记载:“赵平原君使人于春申君,春申君舍之于上舍。赵使欲夸楚,为玳瑁簪,刀剑室以珠玉饰之,请命春申君客。春申君客三千馀人,其上客皆蹑珠履以见赵使,赵使大惭。”等等均对玳瑁有过记载。 (图片源自百度,侵删。) 玳瑁除了可以做成珠子盘玩以外,还常常会做成烟嘴,吊坠佛牌以及眼镜框等等工艺制品。因为在我国自古以来龟类生物都被赋予了“长寿”、“吉祥”等等美好的意味。所以玳瑁制品也是送老人长辈的不错的选择。 (图片源自百度,侵删。) 除了装饰作用呢,玳瑁还有很好的药用价值,能预解痘毒,心肾虚热引起的迎风流泪等等。但是随着近几年捕杀太过严重,玳瑁龟已经被列为我国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所以还是希望大家理智消费。 麒麟尾的繁殖管理是怎样的? 扦插繁殖。一年四季均可进行。插条的切口应在节下,插床罩以薄膜保持温、湿度;也可将其带有气生根的节直接上盆,浇透水,置于阴处,极易成活。 栽培管理 栽培麒麟尾,盆土要求极为疏松透气且富含腐殖质,宜用园土4份、腐叶土4份、粗砂或其他疏松剂2份配制而成。 生长适宜温度为28~30℃,空气相对湿度80%,有充足的散射光,生长良好。对日照的长短以及光照强度不太敏感,只要具备高温、高湿的条件,即表现出茎叶繁茂,生长势旺,茎伸长迅速并附以他物能不断地向上攀援,节上长叶的对面长出气生根垂挂,别有一番风韵。 由于植株攀援生长。适宜作图腾状(柱状)造型栽培,若有高温高湿和半阴的环境,能培育成大型盆株。栽培用盆宜选用高度在30~40cm,口径25~30cm的高筒盆,为显其清雅之姿,宜采用纯白色的塑料盆。盆中心立柱一般采用径粗4~5cm的竹竿截成1。2~1。 6m长的一段,将棕皮用18号铁丝缠裹后立于盆中心,盆底铺2~3cm深的石子以利排水。用8号铁丝剪成长60cm长的一段,将铁丝中部紧缠于盆面下的竹桩上,让两端紧撑盆内壁,以便固定竹竿柱,视需要可扎2至3根铁丝,而后放入培养土。在柱周栽2~3株麒麟尾,将不同株的藤按不同方向交叉螺旋式向上盘于柱上,每隔20~30cm用细铜丝扎于柱上。 这样既可使柱上枝叶紧凑,随着生长又能起到固定中心柱的作用。待5~6年后主蔓足以支持枝叶时,可抽去中心柱,则更显其风姿。栽培初期应对主蔓上萌发的一次分枝进行摘心,二次分枝留2叶摘心,待主蔓生长至柱顶,枝蔓将下垂,为防“秃顶”现象,可将主蔓与柱顶系在一起,这时应促进抽发分枝让其自然下垂,使株形丰满。 生长季节每两月进行一次深层松上。以腐熟的饼渣等作基肥,在早春末萌芽前结合换盆施入。在旺长季,每20天左右以化学肥料和饼肥水相间施用。冬季停长应扣水停肥。 。
北极狐,别名蓝狐,白狐,它们一般有50到70厘米长,比起一般的狐狸来说偏小,它们一般分布在整个北极,主要吃旅鼠,鱼,鸟,北极兔等,甚至偶尔也会吃素北极旅鼠。北极狐在冬季的时候会换上一身厚厚的白色外套,将自己小巧的圆三角形的耳朵藏在蓬松的毛发的毛发里面,让人看起来呆萌呆萌的。 北极兔,北极兔的体型巨大,头比一般的兔子大且长,耳朵较小,四肢非常有力灵活,夏季身体背面浅灰色,冬季身体背面白色,最让人感到惊讶的就是它的大长腿了,站起来就和小狗一样。 除了北极狐和北极兔之外,和南极不同,北极的生命活动非常的活跃,还有很多的生物生活在这,如北极狼,海豹,驯鹿,旅鼠等等。 北极狐的繁殖能力有多强? “能不能为你再跳一支舞,我是你千百年前放生的白狐”,没错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中的白狐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主角-北极狐了。作为唯一一种生活在高寒的极地的狐狸,北极狐的生存充满了各种挑战。有人说:北极狐之所以能够在极端的环境下生存,依靠的是强大的繁殖能力。那么,北极狐在北极是究竟靠什么生存的呢?它的繁殖能力真的很强大吗?我们简单地来了解一下这种北极的“白色精灵”。 会“变色”的北极狐在人们的审美中,总是对洁白无瑕的事物充满了好感,这使得即便是站在北极食物链最顶端的北极熊都看起来没有那么凶了。北极狐也是如此,在整个犬科下,动物的毛发大都偏向于黄、褐色,但是北极狐独树一帜,它有着洁白的毛发。当然,这是因为在不同环境下,动物为了更好的伪装自己才演化出来的特征。 正是因为更好的伪装自己,生活在北极苔原地区的北极狐的毛发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野生环境下,除了冬季,北极狐的毛发为纯白色外,其他季节毛发的颜色是会改变的。从每年的春天开始,北极狐的毛发开始由白渐变成青灰色,到了夏季,颜色开始固定。从秋天开始,它的毛发再开始慢慢地变白,到了冬季变为纯白色。 北极狐之所以有这种“变色”的能力,也是为了在不同的季节中更好的伪装自己,因为在苔原地区,从春季开始冰雪逐渐的消融,露出的稀疏的草地与青灰色更能够融为一体。而这恰恰也是北极狐生存的“法宝”之一。 北极熊的习性北极狐是犬科狐属下的物种,与欧亚大陆上分布较广赤狐是同属动物。不同的是赤狐生活在森林和草原地带,因此它的猎物比较丰富,包括昆虫、啮齿类动物、鸟类、蛙类、鱼以及小型爬行动物等等,但是北极狐就没有这么幸福了,尤其是到了冬季,在原生环境中的北极狐会面临食物匮乏。 此时,聪明的北极狐想到了一个好主意,那就是迁徙。到了冬季,北极狐原本的栖息环境内已经被厚厚的积雪覆盖,此时它们的猎物逐渐的减少,而且不断下降的温度也让北极狐有些吃不消。所以,北极狐们会向北极的外围迁徙,迁徙到几百公里外的地方生活。 俗话说“狡兔三窟”,狡猾的狐狸也是如此,在北极苔原地区的丘陵地带,北极狐会寻找一个避风的地方挖洞,然后在开数个洞口,方便自己进出和躲避危险。在猎物方面,北极狐的主要食物就是同样生活在苔原地区且数量庞大的旅鼠了。 北极狐与其他犬科动物一样都有着极强的嗅觉能力,它们能够顺着气味找到旅鼠的洞穴。上面我们说过到了冬季北极狐的猎物会大幅度的减少,所以它会迁徙,其实,这里说的猎物减少并不是猎物冻死了,而是它的主要猎物旅鼠已经迁徙了。 当北极狐找到旅鼠的洞穴时,会先将洞口的积雪清理干净,然后将洞口适当地扩大,最后奋力跳起,利用重力一次次的将旅鼠的洞穴压塌,最后将旅鼠一窝端。 尽管北极苔原地区的旅鼠数量很多,但是在冬季,积雪厚厚的覆盖在苔原上,也大大的降低了北极狐寻找猎物的几率和捕猎的成功率。所以,即使迁徙后,北极狐也经常在冬季食不果腹。为了生存,聪明的北极狐“与虎谋皮”,它们会偷偷的跟在北极熊后面。 要知道作为北极食物链最顶端的食肉动物,北极熊在冬季依然面临着食物匮乏,而在食物匮乏时,北极熊是会捕杀北极狐的。但是,为了吃,北极狐不得不铤而走险,它们悄悄地远距离的跟在北极熊后面,目的就是等到北极熊捕猎到猎物,大快朵颐之后,自己可以吃点残羹冷炙。 一只胆大的北极狐近距离跟随北极熊 北极狐面对的威胁北极狐面对的威胁有很多,上面我们说过,北极极端的环境是北极狐的威胁之一,其次,在迁徙的路上,一些体力不支的北极狐也会被淘汰掉;第三,北极熊的捕杀也会减少北极狐;第四,在冬季,北极狐的主要猎物旅鼠迁徙时,旅鼠的数量会骤减,这时许多北极狐也会因饥饿而死。 最后即使病毒的威胁了。根据科学家的观察发现,每年在北极狐迁徙的时候,在北极狐的大部队中总会有大量的成员会莫名其妙地感染一种病毒,感染病毒后的北极狐会变得亢奋,它们会攻击同伴,甚至会去主动的攻击灰狼和北极熊,科学家称这种现象为“疯魔舞”。这种现象几乎每年都会出现,这会导致北极狐大面积死亡。 不过,尽管北极狐面对的威胁很多,但是目前的它们依然是无危动物,到底是为什么呢?这就牵扯到了北极熊强大的繁殖能力了。 北极狐的繁殖能力作为一种生活在极地的动物,北极狐的繁殖期大都集中在每年的3月份,此时正好是北极春季的开始,气温回暖,食物逐渐的增多。经过约2个月的妊娠期后,雌性狐狸就要生产了,它们每一胎平均能生下8-10只幼崽(最大记录16只),这个繁殖能力在整个食肉目下已经是算佼佼者了。 不过,仅仅是靠繁殖能力还是不够的,因为要保证幼崽的成活率。在这一方面,北极狐做得也相当的好。首先,雌性北极狐只给幼崽2个月左右的哺乳期,在此期间,主要有雄性外出捕猎,由于它们选择的繁殖期恰好是猎物逐渐活跃的时期,所以猎物有一定的保证,这样幼崽有足够的乳汁就能获得较高的存活率 当断奶之后,雌性和雄性北极狐开始“倒班”,在“父母”的悉心照料下,大多数的幼崽都能够存活。之后,在5-6个月大时,它们就可以单独捕猎了,最后,在约10个月大时,小北极狐已经长大具备了繁殖能力。 因此,北极狐是靠强大的繁殖能力,以及“倒班制”的悉心照料提高后代的存活率要保证自己的族群数量的。 总结北极狐的生存环境虽然很恶劣,它们面对的威胁也非常的多,但是聪明的北极狐们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了自己的生存几率。其中北极狐的繁殖能力确实是保证它们族群数量的“法宝”之一,但是“父母”的配合对于幼崽的存活率提高是尤为重要的。
角蛙,原本是生长于南美洲的两栖动物,角蛙每天需要大量进食,其身体也因此变的扁肥,更多的行业人士还把它更名为“招财蛙”蝴蝶角蛙。虽然国内的气候等客观条件适合角蛙的生存,可在繁殖方面却遭遇“滑铁卢”。 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 1. 角蛙的来源地是南美洲,国内气候与南美洲相差太大 2. 对水质要求高 3. 对环境,例如(空气)要求高 尽管如此,也不是说就到了不可繁殖的地步,下面我就给大家提一些有利于角蛙繁殖的建议。 首先要保证与角蛙有直接接触的水的质量,因为角蛙是两栖动物,一半的时间需要待在水中,所以要为角蛙提供 没有杂质的山泉水、去除余氯的自来水、或者是经过高温消毒的矿泉水。其次水的温度应该保持在中等偏上水平,因为水的温度低了会影响到角蛙的进食情况;角蛙在繁殖之前要进行交配,大概时间保持在30-60天左右,环境最宜低温、不宜潮湿,只有这样才能为雌雄角蛙的交配创造出最好地条件;将角蛙放在一个有水生苔藓植物的容器中是最好的,这个容器可以是长方形的玻璃钢;除此之外,和其他蛙类相同的是,交配成功的蛙卵会在1-3天之内呈现蝌蚪状,因此要在缸内为蝌蚪们准备好藏身的“家”,也就是水草类的生物;尽管是同类,也会有自相残杀的情况发生,所以,在这个阶段一定要提高警惕,稍有不慎,蝌蚪的死亡率就会大大增加;大约30天之后,蝌蚪便会长成幼年角蛙,这时幼年角蛙的成活率相对稳定,但在投食上应多加注意,不能喂太多,应从小就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否则越长越大越吃越多角蛙的体重就更难控制了。再说一点,给角蛙换水时,不要用手直接去接触角蛙的身体,两栖动物都是用皮肤呼吸的,所以角蛙的皮肤很敏感,手上残留的杂质都会成为毒害角蛙的凶手,所以事先要将手消毒、洗净。相信只要照着上面所述去做,您会在角蛙繁殖方面有不小的收获。 大森林里,还有哪些“模仿家”? 大森林,一个美丽令人向往的名字。哪里有参天大树,有奇花异草,哪里是动植物的天堂和乐土。在树丛花叶之间,每天还上演着一幕幕精彩的“模仿秀”。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它们的精彩演出。 表演者——变色龙。变色龙是一种“善变”的树栖爬行类动物,在自然界中它当之无愧是“伪装高手”。为了逃避天敌和捕获猎物,会自动改变身体颜色,将自己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表演者——兰花螳螂。擅长模仿兰花,能随着花色调整自己身体的颜色,肢体演化为类似花瓣的构造和颜色。 表演者——叶角蛙。这种青蛙可以精心伪装成树叶,待猎物靠近时,发动突然袭击。 动物的模仿本领,科学的名字叫做“拟态”。即,某些动物的形态、颜色等跟另外一种动物、植物或周围自然界的物体相似,借以保护自身,免受侵害的现象。 有些动物还会模仿人的姿态、行为、声音等,如峨眉山的猴子就会模仿人拍照的姿势,摆出不同的poss,有些猴子学会了抽烟等等。 不只是动物,好多植物也会模仿,比如猪笼草就会模仿花朵,引诱昆虫采蜜而抓住昆虫消化掉。 大森林是动植物的王国,我们人类应该与之和平相处,互不侵犯!
一片叶子多肉插叶繁殖方法,通过叶插最后长成一株亭亭玉立的多肉植物,既见证了多肉植物神奇的生命力。也是我们细心呵护的结果! 如何进行叶插? 1、叶插最好春秋两季进行,温度适宜,成活率高。冬季出芽时间太长,要采取保温措施,夏季温度和湿度都高,叶片容易黑腐和化水,温度过高,叶插苗容易徒长成”豆芽”。 2、用于叶插的叶片要是成熟、健康,有完整的生长点的叶片。 3、用于叶插的泥土以泥炭、珍珠岩为主,阻力小,更利于根系向下生长。 4、育苗盆要大而浅,既能避免积水,又不至于太拥挤。 5、叶片正面向上,叶片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平铺于育苗土上即可。 叶插苗的后期护理: 1、叶插苗生根前应放在通风良好、有散射光的地方养护。隔3-5天用喷雾的方式喷水,保持叶片和盆土微潮。 2、期间有黑腐和化水的叶片要及时清理掉。 3、生根发芽后可逐步移至阳光下养护,母叶任其自然枯萎、脱落。 4、等叶插苗长至4厘米左右,再进行移栽,建议用起苗器,带土移栽,基本无损耗。 叶插,是一件有趣的事,值得大家动手尝试一下。把一片叶子,养成一株植物,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心动不如行动喔! 为什么多肉叶插了只生根不发芽? 养护多肉植物,一直都受到大家的喜爱,而且这种植物,圆润的外表,也是受到了很多少女们的宠爱。多肉植物在进行繁殖的时候,我们通常都是使用叶插的方式来进行,因为不仅方便而且成活率高,对于很多朋友都可以亲身来,试验一下。那么不知道叶插的朋友有没有遇到过,插过的多肉植物只生根不发芽呢? 其实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多见的,不过也不是什么大事,我们在叶插之后,一定不要着急,需要给多肉植物足够的生长时间,才能够促进它发芽,而且多肉植物想要发芽,有很多方式我们都可以来帮助他。 第一种方式就是需要将叶插之后的多肉植物,经过一段阴凉的环境之后就可以放在太阳比较好的环境当中进行养护,充足的阳光照射是有利于多肉植物发芽的。同时我们还需要经常挪动花盆,让多肉植物每一片叶片都能够接受到充足的光照,这样生长起来才更加健康。 第二种方式就是可以将多肉植物,放在一段黑暗的环境里,然后再放在阳光充足的环境当中养护两三天,这样来回2~3次,就能够看到它明显的发芽了。这是因为多肉植物在黑暗环境当中,容易出现促长的情况,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我们也能够增强它发芽的概率哦。 所以通过花花的介绍,大家对于题主提问的这一种情况,就可以不必过于担心了,因为我们可以使用很多方式,来帮助多肉植物发芽,我们就能够养护出美丽的多肉植物了。如果喜欢花花的文章,留下你的赞吧。记得关注花花哦,一起学习更多养花知识。 多肉十二卷怎样割叶片繁殖? 手把手教你多肉十二卷的叶插方法!(附详细步骤) 由于十二卷的观赏性让很多人都开始喜欢,今天介绍一下它的叶插方法,相信等你掌握后,家里会出现更多、更好看的十二卷! 1、叶插季节: 季节上当时我也不大清楚,毕竟是烂根下的叶子,就是初夏,冬季我目前也在叶插,出芽也是很快的。 2、叶片选择: 中间比较健壮的叶子是最好选择。容易发芽生根,营养积累充分,出芽快。但是我下的这批叶子里面有张畸形的叶子,就是超宽的叶子没有发出芽来,烂掉,看来种下去之前还是要做好消毒灭菌的工作一般用点多菌灵一类的药就可以。 3、叶片处理: 我这叶插的玉露叶子本身生根少!这是一个问题,我看到有些大仙们叶插,先是叶子生根很多,然后再发芽的,最近叶插的一批叶子有些用了生根粉,目前还未知效果如何。 4、叶插时机: 叶片没有着急种下去,随手摆在别的花盆面上,给点潮气,等待叶子的伤口完全收干。并且有些品种的叶子放了几天之后,叶根部就开始发小芽!真的很神速,我第一批的叶插就是都等叶子出了白色的小凸起,才种下的,有朋友说,这样放置叶片对叶子损伤比较大,搞不好只能出一茬苗,实验证明叶子放的久了就是不大好!叶子出了一次苗,下苗后,老叶根部萎缩,确实只出了一次苗。下次叶插实验一下叶子根部伤口干后,涂抹杀菌药直接叶插。 5、叶插用土: 这盆土是3份赤玉、两份小颗粒的植金石、2份泥炭、两份种兰花用的类似颗粒泥炭一类的植料、一份珍珠岩、一份蛭石,这样的杂七杂八的土玉露兽兽成体都长的不错。最近实验的用6份赤玉4份泥炭配的播种用土,叶插就很好!播种小苗长的也不错。 6、日常管理: 随后就是正常的管理了,浇水我还是会加一些生根剂。肥料用了绿奥和好康多混合。由于用的红陶盆,浇水次数确实很多,逐步叶子由紫色转为绿色,整个夏天大半天的光照,没有刻意的遮阴、断水,完全正常管理。 7、苗叶分离: 苗长至1cm,分苗,叶片及苗的伤口上涂抹杀菌剂。 总之,叶插要成不难,但也不会太简单,时节不对分分钟就会死。 所以要注意下叶插的时节,比较统一的说法是秋天比较适合繁殖。 叶插也是繁殖,道理可以相同,所以新手建议还是秋天弄。 接下来可能会经过一段比较漫长的冬季无动静期,不要着急,它们都在蓄力,春天会爆发的。
1鹦鹉鱼繁殖,注意控制水温,血鹦鹉是一种对温度相当“敏感”的鱼种,重点并不是在于鱼体对温度的适应性差,而是因为在低水温和水温变动剧烈的情况下,容易因为生理的反应而失去鲜艳的体色,更甚者会出现黑色的条纹或是斑纹,养殖鹦鹉鱼的适宜温度是25-27度。 2,饲料的选择,使血鹦鹉保持鲜亮的体色,喂食也很重要。 现在一般卖观赏鱼的市场上都有出售血鹦鹉专用饲料的,这些专用饲料中加入了增红的成分,只要直接喂食就可使血鹦鹉的体色维持在艳红色的状态下。但是饲料的价格从十几元到几十元不等,我就曾经购买过便宜的增红饲料,但是效果不好,建议购买四五十元的性价比比较高。 除此之外也可以喂食一些风干虾,虾本身的“虾红素”可以使血鹦鹉体色鲜亮,但是风干虾的价格比较昂贵。 3,水质要清洁,干净的水质有利于保持鹦鹉鱼的健康,水体中的细菌容易引起血鹦鹉腮部和肠胃的病变,经常清理鱼缸中的粪便,一般可每隔3天~4天清理一次,并配合适时为鱼换水,不让水处于浑浊的状态。
你好,农学博士教种植 为您解答鞭炮怎么做。炮仗花别名为黄金珊瑚,紫葳科炮仗花属的植物。原产于中美洲,在全世界的温暖地区均有栽培。炮仗花因为花似炮仗而得名,每当春季开花时节,朵朵金黄色的小花,星星点点的点缀在绿墙上,就像一串串鞭炮,又仿佛一颗火星炸成一片,给庭院环境增添许多喜庆色彩。炮仗花的花期较长,冬季不会落叶,属于常绿藤本植物。奇妙的是,一般燃放的炮仗都成“挂”,炮仗花儿也是如此,橙红色的“炮仗 ”密集成穗,累累成串,摇曳于枝头,颇像一 挂挂即将点燃的鞭炮。接下来,农学博士就给大家分享一些炮仗花的养护技巧。 炮仗花简介1、形态特征 炮仗花属于常绿大藤本植物,有线状、3裂的卷须,能够攀援高达7-8米。植株小叶2-3枚,卵状至卵状矩圆形,长达4-10厘米,先端渐尖,茎部阔楔形至圆形,叶柄有柔毛。花色为橙红色,长约2-3厘米。植株的叶片有腺点,青绿繁茂,卷须具有3裂,攀附他物;花列成串,累累下垂,花蕾似锦囊,花冠仿佛罄钟,花丝如点绛,满棚满架,极为鲜艳。 2、生长习性 炮仗花比较喜欢向阳环境和肥沃、湿润、酸性的土壤,植株生长迅速,在南方地区,基本能保持枝叶常青,可以露地安全越冬。由于植株卷须多生于上部枝蔓茎节处,故全株得以固着在他物上生长。在整个生长期间,切忌翻蔓,以避免折断卷须,否则就会影响水分与养分的吸收,进而造成开花不良甚至不开花。 炮仗花繁殖方式1、扦插繁殖 (1)扦插床准备 炮仗花属于阳性植物,喜光好热,所以,扦插床应该选择较好的东南阳坡、微酸性地块。在扦插前,我们需要深翻土壤50-60厘米,土块应该充分打碎,耙平做床,并撒入200克呋喃丹,以有效预防蚁害。 (2)插条处理 在每年的5月中下旬,在炮仗花的母株上,剪取1年生的木质化程度较高的枝条作为插条,并剪成长25-30厘米的枝条,每根枝条应该保证有2-5个芽点,插条的上端剪平,下端剪成45度的斜口,以每50枝为一组,并用细线扎好,浸泡在用生根粉配制成的高浓度药液中。药液的配制方法为:每克生根粉中加入5毫升的酒精、5毫升的凉开水。按照这个比例配成足够浸泡枝条的液体量。在生根粉的配制过程中,我们务必要做到现配现用,这有利于生根粉药效的发挥。最后,我们将已扎成捆的炮仗花枝条浸入冷水中1-2个小时,即可进行扦插。 (3)枝条扦插 在进行扦插的时候,我们要将插条的下部速蘸生根粉药液1-2分钟后,取出插入苗床中。插条插入苗床约10厘米,入土中的芽保证有1-2个,露出地面的芽有1个。在扦插完成以后,把插条周围的土壤压实,然后浇水即可。接着,我们可以用竹条和塑料薄膜制成小温棚进行覆盖,温度控制在20-25度,这对促进插条生根、提高扦插成活率十分有效。 (4)插后管理 在后期管理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苗棚的温度和湿度。在扦插后的15天内,每天务必在下午的4时前后浇水1次。在枝条扦插50天以后,施入稀薄水肥2次,以氮肥为主。采用以上技术繁殖的炮仗花,枝叶旺,根系发达,成活率高达95%以上。 2、高压繁殖 (1)选择适宜时间 一般在每年的3-10月份进行。在高压前的20天,我们要将炮仗花树体进行施肥灌水,以便使植株长势旺盛。如果遇到干热气候,在施肥后应该灌水4-5次,以保证植株有充足的水分供应,以利于高压繁殖。 (2)材料准备 根据高压炮仗花的数量准备适量的苔藓、绑扎绳、聚乙烯塑料薄膜条,同时准备锋利的环剥刀或嫁接刀、枝剪、注射器及生根粉。 (3)高压技术 我们可以选择晴天或阴天进行高压,雨天一般不进行。首先,我们把苔藓用浓度为100ppm的生根粉溶液浸泡1个小时,在浸泡后,取出苔藓备用。随后选择健壮、生长势强的植株,在直径为0.5-2厘米的枝条上进行环剥,环剥口宽为1.5-2.5厘米,同时用嫁接刀轻刮环剥口的形成层,使其断裂,以利于新植株快速生根。在环剥完成以后,我们应该根据树形,用枝剪修剪部分枝条,以便绑扎。我们需要用塑料薄膜包上苔藓,苔藓的湿度以手压不滴水为宜,绑在环剥口上。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一定要用苔藓把环剥口全部包严实,使环剥口全部避光。与此同时,我们要将薄膜上下扎口,绑紧全部密封为止。我们可以根据枝条的长短以及长势确定高压数量,少则几支,多则几十支。 (4)高压后管理 鉴于高压后,树势较弱,容易遭受蚧壳虫、红蜘蛛等病虫的危害,我们可以使用破杀介600-800倍液、速扑杀500-800倍液、75%甲基托布津600-800倍液进行防治。 同时,在高压后,我们需要加强肥水管理,每株施用0.2-0.5公斤的三元复合肥,并适时进行浇水,以保证树体的营养、水分供给。对于长势较差的植株,我们也可以叶面喷施0.5-1%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或尿素溶液。如果遇到干热气候,应该经常观察高压基质的水分情况,并根据基质的干湿度,适时用注射器向包扎的基质内补充水分,以基质足够湿润为宜,但不可造成积水。 在高压后的30天左右,新植株就开始发根,我们可以根据根系的生长情况,选择根系生长良好的植株,修剪下树移栽。根据需要,选择袋栽、盆栽、地栽等不同的栽培方法。 炮仗花盆栽造型1、起桩方法 为了保证老桩成活,需要分步进行。我们可以先把大部分枝条剪去,只留下较长的干体及极少量的枝叶,等到干体萌发以后,我们再去除根基表土,察看根盘情况,初步拟定造型,对干体长短再作一些修整。在根盘的右面处,向下挖土到根系的最下部,切断过长的植株根系,然后填进土壤。经过一段时间,如果生长良好,再用同样方法处理另一面。等到植株生长正常时,沿根盘一周挖土至底部,连同土球一起小心抱起,植入花盆中,并浇透水,存放在阴凉处。等到完全成活后,再逐步放到阳光下正常管理。在上盆一年之后,再脱盆提根,重植于大小合适的花盆中。 2、根的造型 在提根后,根盘宽大,似龙蛇群集,盘曲穿插,交叉向四周铺开,存在不少缺陷:右边有粗长不伏地的弯状悬浮根,没法回复土面,显得悬浮不够力度;根盘中部有悬空的圆盘根,从右向前再向左转了一圈后,深长于主干下面,十分碍眼,影响观赏性。对于这些存在的缺陷,我们需要采取垫、压、靠、理、弃五种方法进行解决。“垫 ”就是对弯状没法下压枝条,可采用根部垫石,关键是根石吻合,虽不伏地,仍有贴地之感。“靠 ”就是以石靠根,变虚为实。“理 ”就是对走势不顺畅、交叉重叠的根系,重新理顺,使之舒展。“弃“就是舍弃有碍美观的忌根,以净根盘。 3、主干造型 本桩干体乌黑苍老,从大到小,过渡自然,形似自然的斜曲干造型。取正面介于“S”形与“之”字之间,既柔且刚,根据侧面干体走向不同处一平面,靠下偏离干基向后弯曲生长,靠上又重回复到前面,给左右两组下垂枝新增足够的下垂空间,创造前后的错开距离,使盆栽具有立体透视效果。枝托的造型本桩为藤本植物,造型取垂枝式为好,让枝条下垂宛如垂柳姿态,可以迎风摇曳。留托应高,显示出满洒飘逸。右主左次,主次分明;前大后小,前高后低,错落有致。虽然大部分枝条偏向右边,但不失平衡。在各托萌发的枝条长至一定长度和半木质化的时候,我们可以用绳子牵拉铁丝绑扎,或者铁夹夹于下垂枝末梢,使之所有下垂棱成抛物线状,即呈现先扬后垂,条条平行,不互相缠绕,长短有序。植株一般不摘心,避免中间以下产生侧芽,扰乱树形。 4、叶片布局 叶片既要茂盛,又忌拥塞,做到疏密有致,以利于光照通风,视觉上也需要适当空白,使枝条时隐时现,不失空灵之感,经常摘除黄叶,以保植株翠绿。 结语:炮仗花花开花落,枝枯又发,代谢旺盛,养分消耗大,需年年换盆土,才能保证花繁叶茂。如果有条件,最好把盆底打通,置于填有花泥的上下通的瓷花架上,让根系直通花架直接进入地下,不用换盆,也可永保花繁叶慧。另外,我们要经常理顺枝条,以保造型。 [我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的一名农学专业博士,点击右上角可以关注我!每天更新农业种植知识,推广植物高产技术,欢迎大家评批指正!]
真是一个让人好奇的问题。很早就知道骡子是马和驴跨种杂交的后代,力气大而且耐力好,是干农活的好把式,但没有生育能力。然后,疑问来了:骡子分公母吗驴是什么繁殖出来的?母马和母驴生的骡子名字一样吗?为什么骡子不能生育? 农村有学问的人的回答是:公驴和母马交配所产后代称为马骡;母驴和公马交配所产后代称为驴骡。 至于为什么不能生育,就要用现代生物科学来回答了。 由于有性生殖是减数分裂,即染色体复制后先随机分为两个细胞,然后再进行有丝分裂分开成为两个细胞,所以,雄性与雌性各自贡献了体染色体数量的一半。由于马有32对(64条)染色体,驴有31对(62条)染色体,马和驴的后代就只有32条(马染色体32对)+31条(驴染色体31对),是63条染色体。这是没办法进行减数分裂的,因此也就没办法生育后代。 但是,疑问还是存在的。骡子的公母如何确定?和马骡、驴骡没关系?因此,有人认为,母骡子有可能有生育能力,但可能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的概率,公骡子则没有机会。“霍尔登氏法则”(Haldane’s rule):如果某杂交动物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那么其中缺失或者不育的性别一定是异配性别(比如XY).或许是基因突变? 一般情况下,回答:骡子分公母,但没有生育能力。 驴是由什么动物杂交出来的? 驴不是杂交的,骡子是马和驴杂交的。驴(学名:Equus asinus)哺乳纲、奇蹄目、马科、马属,马和驴同属马属,又名二驴,但不同种,它们有共同的起源,体型比马和斑马都小,但与马属有不少共同特征:第三趾发达,有蹄,其余各趾都已退化。骡子(学名:Equus ferus x asinus)是马和驴的杂交种。公驴和母马的基因更容易结合,所以大部分骡都是这样杂交的。公马和母驴基因结合的几率很小:有的马用了6年时间才成功的交配并使驴怀孕。公骡子和大部分母骡子是没有生殖能力的。没有生殖能力是因为染色体不成对(63个),生殖细胞无法进行正常的分裂(即减数分裂)。母骡有性功能,子宫可以怀胚胎,但是最困难的是使母骡怀孕。严格地说,公驴和母马所产后代称为马骡;公马和母驴所产后代称为驴骡。
家庭养鱼繁殖一次需要几天热带鱼多久繁殖一次? 这个问题需要从两个方面来说,这样可能会更好理解,从鱼类的繁殖学上来说,通常所说的繁殖是指从鱼开始产卵、受精后到鱼卵孵出鱼苗的这一段时,而更广义上的繁殖则是指性成熟的鱼一个繁殖周期内从种鱼的挑选、配对等开始一直到鱼苗培育的这一整个过程。但您只问繁殖一次需要几天,那么可以理解为这只是从鱼卵到鱼苗的时间,正常情况来说这个时间一般在2-7天不等,具体时间的长短受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水温:这个是受影响最大的一个因素,通常情况下在最适孵化水温之下,温度越高出苗的时间越短反之则越长,这里以金鱼为例,金鱼的繁殖水温为14-28度,以22-26度左右为最好,通常情况下水温低于16度时鱼卵基本上停止发育了,水温在20度左右时5-6天可出苗,26度时3-4天可出苗,28-30度2天内出苗,超过30度基本上鱼卵没用,就算能孵出苗来基本上也是养不活。因为这种温度下出的苗体质特别弱很难活下来。 鱼的品种:其实在同样的水温下,不同品种的鱼卵在孵化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因为有的热带鱼其孵化出苗时间较金鱼来说会短一些,所以其整个繁殖期也会短些。温差:这个很易让人忽略,但对鱼卵孵化影响很大,在鱼卵孵化过程中最好是水温不要波动过大,否则不仅会延迟出苗时间,还会影响到鱼苗的合格率和成活率。 以上仅为踏火个人经验见解,希望对您有帮助,更多的水产、水族类经验分享敬请关注踏火逍遥说鱼,谢谢! 孔雀鱼多长时间生一次小鱼? 孔雀鱼多久繁殖次:1、孔雀鱼每月产仔一次,视雌鱼大小,每次可产10~120尾仔鱼,一年产仔量相当多,繁殖时应注意,同窝留种鱼不要超过三代,以免连续近亲繁殖导致品种退化,使后代鱼体越来越小,尾鳍变短。 最好引进同品种鱼进行有目的远缘杂交,以防次品种退化,达到改良品种的目的。但孔雀鱼寿命很短,一般只有2~3年。第一胎一般产的比较少,大约产10~80尾;第二胎大约产80~120尾。2、温度能在27到30℃这样的话 一个星期到两个星期就能复产 如果24到26℃之间那么要一个月··这个是看温度高低 食物是否充足来决定的3、孔雀鱼可是繁殖最快的热带鱼了,当然不可能3-4个月繁殖一次。应该是饲养3-4个月后便进入成熟期,就可以繁殖后代了。孔雀鱼每月产仔一次,视雌鱼大小,每次可产10-80尾仔鱼,一年产仔量相当多,所以才会有“百万鱼”之称。 扩展资料 孔雀鱼一次生多少小鱼:孔雀鱼每只一般生30几条,喂得好的生60-80几条的都有,鱼卵在鱼的肚子里,只要肚子变黑有光泽的时候就要生小鱼了,它生小鱼是慢慢生的不是全部接连不断的生下来,有时要生两天。短时间内大鱼不吃小鱼,一般养孔雀鱼都是喂饲料,叫它马上吃小鱼它们估计还不怎么习惯,你只要拿3天不喂食他们绝对会吃小鱼的,最好像办法处理一下。注意一下泵有时会把小鱼吸走。孔雀鱼如果近亲繁殖生下来会越来越小,家养平均一个多月就能产一次幼鱼,用碎鸡蛋黄喂小鱼。
虎皮鹦鹉饲养到六个月时候下蛋虎皮鹦鹉多大可以繁殖。 虎皮鹦鹉的繁殖注意事项: 1、配对的种鸟要健康,血缘关系较远,若是近亲交配,后代的个体变小,产卵孵化时,会产生死卵或死雏。 2、虎皮鹦鹉在出壳后5~8个月发育为成鸟。从幼鸟变为成鸟的标志除了蜡膜颜色的变化外,还可以从头额部横纹的变化来看,幼鸟的头额具有黑色的横纹。当幼鸟头额的黑色细横纹消失后就可以配对繁殖。 3、虎皮鹦鹉的繁殖能力强,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四季均可繁殖,但以春秋两季较好。雌雄鸟交配后,雌鸟进入巢箱内就可以产卵,不会离开巢,完全由雄鸟来喂食。雌鸟隔一天或每天产卵,每窝产3~8枚,卵壳白色。 虎皮鹦鹉的繁殖方法有哪些? 虎皮鹦鹉繁殖力很强,一年四季均可繁殖,一年可以繁殖4-5窝,春季和秋季是繁殖的旺季。每窝产4-8枚卵,由雌鸟孵化,雄鸟喂食。孵化期16-18天,雏鸟需经成鸟喂食25-30天,羽毛长齐后离巢,离巢后10天独立生活。(1)配对要配对首先应进行雌雄鸟鉴别,区别的方法是:雄鸟额前凸起的鼻部表面呈蓝色,年老的雄鸟颜色较深;雌鸟的鼻部表面呈乳白色或褐黄色,年老的雌鸟鼻部表面上常有一层褐色的皱纹。 配对时可选用8月龄以上的成鸟。(2)笼巢选用与制作配好对的鸟应饲养于较大的笼内,繁殖笼不应小于0。5立方米。鸟笼放置于室内光线较暗的地方。巢箱制作方法:用木板做成18厘米x18厘米x20厘米(长x宽x高)的木箱,箱内Z/3处用木隔板隔成上下两层,下层占2/3,供鸟产卵、孵化,上层占1/3,供鸟活动。 在隔板的一端开一直径5厘米的圆孔,圆孔下装一块8厘米宽的栖板,供鸟出人用。巢底部挖一凹穴,由鸟自行筑巢。巢箱内设3个食缸,1个水缸,食缸分别装主料、石灰、骨粉饲料和青饲料。(3)饲料繁殖期可按带壳小米6份和加谷子3份、草籽1份配比词喂,并适当添加些矿物质和熟蛋黄。 交配期可以金丝雀草种子和黍子作发情饲料,孵化期停止喂食。(4)管理虎皮鹦鹉有时每天产卵1枚,有时隔天产1枚,每窝产4-6枚卵。雌鸟孵化,孵化期17-18天。孵化期间雌鸟易受惊,因此,绝对不能移动巢笼或揭开孵箱的布帘。 虎皮鹦鹉繁殖最好是什么时候? 每年秋、冬、春三季繁殖,夏季因气候炎热,连续坐巢孵卵不但影响亲鸟健康,而且孵化及育雏率也明显下降,幼鸟体质不佳,故一般多于夏季停止繁殖,其控制的方法是每年7~9月,将饲养笼内的巢箱取出,进行巢箱的清洗消毒. 10月以后再将巢箱挂入笼舍内。每年10月至次年6月间,虎皮鹦鹉可产卵孵化育雏3~4巢;每巢产卵4~7枚,最多达10枚,卵壳纯白色,卵重2.5克,孵化期18天;雏鸟留巢34~38天,约40日龄开始独立生活。幼鸟在6~8个月性成熟,并开始求偶繁殖,最佳繁殖年龄为1~5岁。
饲养虎皮鹦鹉,每年秋、冬、春三季繁殖,夏季因气候炎热,连续坐巢孵卵不但影响亲鸟健康,而且孵化及育雏率也明显下降,幼鸟体质不佳,故一般多于夏季停止繁殖,其控制的方法是每年7~9月,将饲养笼内的巢箱取出,进行巢箱的清洗消毒,10月以后再将巢箱挂入笼舍内虎皮鹦鹉多大可以繁殖。每年10月至次年6月间,虎皮鹦鹉可产卵孵化育雏3~4巢;每巢产卵4~7枚,最多达10多枚,卵壳纯白色,卵重2.5克,孵化期18天;雏鸟留巢34~38天,约40日龄开始独立生活。幼鸟在6~8个月性成熟,并开始求偶繁殖,最佳繁殖年龄为1~3岁。 人工饲养的虎皮鹦鹉、在光线比较黑暗的巢穴内产卵孵化、若巢中光线过强,则孵化效果不佳。一般供给的人工巢箱,由内外两个巢室组成,外巢室具有通向笼舍的巢口,内、外室间的隔板留有洞口相通。内巢室垫锯末或细砂,是雌鸟产卵孵化的地方,巢箱的参考尺寸为,内外巢室各为30厘米(长)×19厘米(宽)×19厘米(高);巢口直径5~6厘米,巢口下缘距巢底6~7厘米。 虎皮鹦鹉到家多久可以下蛋? 虎皮鹦鹉是常见的鹦鹉养殖品种,虎皮鹦鹉价格便宜,外形可爱,加上比较好养,所以很多人会饲养虎皮鹦鹉。饲养虎皮鹦鹉基本都是一对一对养,这样有利于虎皮鹦鹉的繁殖。那么虎皮鹦鹉什么时候下蛋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虎皮鹦鹉什么时候下蛋?】 虎皮鹦鹉饲养时,一般养到六个月时候下蛋,要是一对虎皮鹦鹉感情好,而且有了踩背的现象,说明虎皮鹦鹉快下蛋了。要是养了一年,还没有下蛋的迹象,最好换一只虎皮鹦鹉。要是两只虎皮鹦鹉感情好,且有发情的现象,再等等。 【虎皮鹦鹉发情前兆】 1、母的肛门会变大,发红。鼻包颜色会变成姜色(深灰色)。 2、公的会唱歌,以此来吸引母的交配。 3、公的会想把脚跨到母的背上。 4、公的会吐东西给母的吃。公鸟会很兴奋。 【虎皮鹦鹉的配对注意事项】 1、配对的种鸟要健康,血缘关系较远,若是近亲交配,后代的个体变小,产卵孵化时,会产生死卵或死雏。 2、虎皮鹦鹉在出壳后5~8个月发育为成鸟。从幼鸟变为成鸟的标志除了蜡膜颜色的变化外,还可以从头额部横纹的变化来看,幼鸟的头额具有黑色的横纹。当幼鸟头额的黑色细横纹消失后就可以配对繁殖。 3、虎皮鹦鹉的繁殖能力强,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四季均可繁殖,但以春秋两季较好。雌雄鸟交配后,雌鸟进入巢箱内就可以产卵,不会离开巢,完全由雄鸟来喂食。雌鸟隔一天或每天产卵,每窝产3~8枚,卵壳白色。 【虎皮鹦鹉的繁殖情况】 1、虎皮鹦鹉4个月龄达性成熟,开始发情、交配,可作为种鸟进行繁殖了。 2、虎皮鹦鹉一年四季均可繁殖,一般每窝可产4~7枚蛋,蛋呈白色,每天或隔天产1枚蛋,在产第三枚蛋时雌鸟开始坐窝孵化,孵化以雌鸟为主,孵化期为18天。雌雄亲鸟共同育雏,育雏期30天左右。 3、雌鸟在孵化期间对外界干扰较为敏感,尽量保持环境安静,以免亲鸟受惊后弃巢,影响孵化和育雏。冬季繁殖鸟的室温应保持在20℃以上,相对湿度45%~50%,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4、虎皮鹦鹉繁殖高峰期可达3~4年,以后繁殖率逐渐下降,为了对种鸟群进行提纯复壮,应不断更新种鸟。虎皮鹦鹉平均寿命7年。 5、虎皮鹦鹉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几乎常年可以繁殖,每年可繁殖4-5窝。 6、夏季天气热,连续入巢孵化,不但影响成鸟健康,而且孵化育雏率也降低,幼鸟体质不佳,所以夏季应中止繁殖,其方法是每年的7-9月将笼舍内的巢箱取出,进行消毒清洗,10月以后再放入笼内。 【适合虎皮鹦鹉繁殖的季节】 虎皮鹦鹉在人工饲养条件,每年的10月至翌年的6月为适宜的繁殖季节。
我认为菊花是特别好养也是很好繁殖的一种花卉 菊花最简单的繁殖方法有两种很适合新手,成活率高还特别简单,一盆菊花一年可以繁殖很多盆菊花出来。 一,就是压条,这样成活率是百分之百的,当菊花的枝条长大大概20公分左右就可以用这方法了,我们直接把菊花的枝条用土埋起来,每隔5-6公分就埋点土,在埋土的地方十来天左右就会长出根来,在边上就会有新的芽长出来。这个方法如果是地栽可以繁殖很多出来。 二,扦插枝条,冬天菊花开谢之后我们把上面的老枝条剪掉,让下面的脚芽长出来,立春之后会长出很多粗壮的芽出来,等到枝条长到十来公分的时候我们为了控制株型的高度可以把给它们打顶,打顶下来的嫩枝条正好可以用来扦插,先准备好疏松透气的土壤,把枝条插进去,然后浇透水放在通风阴凉避光的地方。 等过了一个星期之后可以把 它们移到有散射光的地方,扦插的时间一般温度在18到20多度的时候是最适合扦插的,长根的速度会特别快,夏天的时候温度比较高也是很容易长根的,一般在6月份之后就不要扦插了,扦插的太晚当年不会开花。 菊花可以通过多打顶的方法让更多的枝条分化,但是在立秋的时候就不要再打顶了,那样当年的菊花也是不会开花的。菊花喜湿润所以我们要经常给它们浇水,在叶子生长的过程里可以给它们施一些含氮肥的有机肥,在长花苞之前可以给它们一些含钾磷元素的肥这样可以促使更多的花苞的生长。
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在这个万物复苏的时节,很的花卉植物只要掐一根枝条、一片叶子就可以繁殖出新的植株,因此很多花友已经开始着手扦插各种各样的植物啦! 当然,扦插繁殖之路也不是每个花友都走得很溜的,最近也经常有花友留言花儿谷提到为什么自己扦插的枝条或者叶子半个月过去了,不但没有长出根须,连插穗都干透了,这可如何是好? 那么如何进行扦插繁殖才可以让其快速的长出新的根须、长出新的苗芽呢?今天花儿谷就来给大家简单的总结一些春季扦插繁殖的小技巧吧,希望可以对大家带来些许的帮助! 扦插是否生根成活其实还是非常讲究技巧的,比如说我们是否使用了促进植物生根发芽的生根水,是否用对了扦插基质,是否注意了养护的技巧等等。我们接下来就一一介绍一下! 1、生根水 生根水对于植物的生根有很大的帮助,能够促进植物的细胞分裂而长根。生根水我们可以去花店购买一些现成的,按照使用说明进行使用即可,也可以自制一些简单有效的生根水哦! 比如说我们可以用使用一些维生素B、阿司匹林等放在纯净水中浸泡融化之后对植物插穗浸泡半小时,可以起到很好的催根效果。药片的用量按照每500ml纯净水一片即可,切勿用量多大,否则会适得其反。 插穗浸泡的深度一般只需要2cm~3cm左右即可,也就是我们前插入基质中的长度,不用将整个枝条都进行浸泡! 浸泡过后的插穗拿出来晾半小时即可进行扦插!经过生根水处理的插穗生根能力可以大大提升,如果你也经常扦插不成功,尝试一下这种方法也是非常不错的! 此外,也有花友介绍说可以使用柳条浸泡一天的水来浸泡扦插的枝条,成活率也超高。究其原因是因为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的生命力很强,其中饱含了丰富的刺激枝条生根的物质。不过,这种方法我倒是没有去尝试过,因为这里很难见到柳树。 2、扦插基质 扦插的基质其实也是有很多的选择的,比较常见的基质就是沙子,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沙子都可以使用!我们要用沙子就用淡水河沙,不能用水带盐分的沙土,因此在城里建筑中使用的沙子是不可以用的。 其次,我们还可以使用碎木屑(木糠)、泥炭土、蛭石、椰砖等等。在使用这些物质进行扦插的时候一定要先在基质中打孔,然后再将插入浅埋其中,不能直接用插穗打孔扦插一步到位,容易伤害插穗的皮,影响生根! 3、养护方法 扦插好之后,我们需要将花盆已入阴凉通风之处养护,不能直接露养,否则扦插成功几乎是不存在的。一般我们在进行扦插之前要先将基质湿润,扦插后不宜马上浇水,等上十天八天之后才开始慢慢的喷雾补水,这样植物就可以很快的生根了。如果基质长期积水,那么生根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以上就是我们在春天扦插植物的时候需要注意的一些方法和事项。大家平时是怎么扦插繁殖的呢?期待您分享好经验哦!
多肉钱串串的名字很有喜感,寓意也好,它的叶片像古代的铜钱摞在一起,得到了肉友的喜爱,所以被大神起名钱串子,当然也有肉友因为它的模样而不喜欢它,这就是因人而异了。 配齐家里一大盆大的,还有中号和小号,有时候给老桩修型,剪下来的小头不舍得扔,就找来空盆扦插,很有成就感啊! 多肉钱串串的扦插其实很容易的,先把修剪整形剪下来插穂去掉底下的两排叶片,也就是铜钱,插穂最少要五六厘米长,有的朋友会用多菌灵泡一下根部,配齐从没泡过,直接扦插。 把泥炭土里加少量煤渣拌匀,也可纯泥炭土扦插,把土壤表面用喷壶喷湿,就可以轻轻的把插穂排排坐分果果了。看到一个个小头在里面排排坐,挺好玩的。 然后就把它们放到通风透气的地方,记得不要浇水,五六天喷一次水,表层土壤喷湿就行了 在春秋季节一般二十多天后就会长根。冬天可能长根慢一些,要耐心等待着它生根。夏天就不要扦插了,一不小心就会把会因为水分过多问题把下面的叶片给黑腐,那就需要拔出来把下面腐烂的剪掉重新扦插。 长根后钱串串就可以正常养护了。春秋季节可以浇大水让它们生长,不要急着给它们分宿舍,还是住集体宿舍的好,等再上大后再住单间。
发财树有四种繁殖方法,分别为扦插繁殖、播种繁殖、嫁接繁殖和组织培养繁殖。在居家养护中,发财树常用的繁殖方式为扦插繁殖和播种繁殖两种。 1、扦插繁殖 在春秋两季,我们只要把发财树植株上长势健壮、长度大约20厘米的老枝取下,只要保留枝条上部的两片叶子,并将底部的叶片全部去掉,然后将枝条插入蛭石中,深度以15厘米为宜。然后将新扦插的发财树放置于通风阴凉处,大约需要2-3个月,就会长出新根。 2、播种繁殖 发财树的种子不能久放,在9-10月结果实以后,我们需要将种子取下立即播种。在播种时,我们应该先将盆土浇透,撒上种子,并用喷壶喷一下,随后再覆盖3-4厘米的蛭石。我们应该将花盆置于遮阴处,保持盆土足够湿润,一般情况下,只需要7天就会发芽。 结语:发财树具有许多优点,既耐旱,又耐隐;既可观叶,又可观姿;即可露地栽培,又可制作盆景观赏。由于发财树的名称,深受市民欢迎,再加上立株形状美、叶色亮绿,盆载后适合于家内布置和美化。
兰花是一种非常素雅的绿植,适合将其养殖在庭院、阳台、客厅和书房等地方。兰花常见的繁殖方法主要有分株、播种两种比较简易的繁殖方法。 分株繁殖也有不一样的分株方法,其中最常规的为脱盆分株法,下面我们就详细的介绍一下脱盆分株法是如何给兰花进行分株繁殖的吧! 兰花分株的最佳时间一般选择春秋季节。 使用脱盆分株法对兰花进行分株繁殖,我们需要在分株之前减少浇水,我们可以挑选一些长得比较粗壮的植株来进行分株。 分株的时候我们尽量的将一些泥土清理干净,同时要避免过多的伤害到根须,分株来的植株我们最好使用专用的兰花培养土壤,我们也可以自制一些透水性比较好的沙壤土,也可以搅拌一些花生壳之类的东西,然后在盆底放一些碎瓦砾、小石子之类的东西帮助花盆排水。 将分出来的植株进行上盆,将兰花的根须自然放平,然后再轻轻的添加更多的土壤,土壤添加足够之后轻压,然后浇透水,将新盆栽移放到阴凉通风的散光处养护。 一般经过半个月左右兰花就可以进入恢复生长的状态。 移植之后我们浇水切勿过量,否则容易导致积水导致烂根哦! 移栽之后避免将其放在阳光底下,容易导致叶子过早干枯而影响新的根须长成。 移栽之后不要立即施肥,我们要等到其定根之后在施肥,或者在移栽的时候放一些基肥在根须下一层的泥土当中。 以上就是花儿谷为您介绍的兰花分株繁殖方法和一些注意事项。如果你也喜欢养殖兰花,请留言分享一下你的养殖经验吧!
鸭脚木是一种很好的室内盆栽绿植,可以起到净化空气、吸收二手烟和美化居室环境的作用。鸭脚木也是一种很容易采用枝条扦插繁殖的植物,如果我们需要可以剪取一些枝条进行扦插,很简单就可以获得新的盆栽小苗了。 鸭脚木的扦插繁殖一般在夏秋季节进行,一般可以从4月份开始一直到9月份左右,扦插繁殖都是可以成功的。今天花儿谷就来跟大家介绍一下鸭脚木的扦插繁殖技巧吧,希望大家都能从中学到鸭脚木的扦插方法,能亲手繁殖出新的鸭脚木盆景哦! 鸭脚木扦插需要准备锋利的剪刀一把、花盆一只、扦插基质一盆、扦插枝条一段、清水一杯。下面我详细介绍一下扦插的步骤吧! 1、选取两年生的鸭脚木,挑选生长健壮的枝条,用剪刀剪下,长度在10~15cm左右即可,将取得的枝条保留顶端叶子三片左右。如果叶子比较大,我们保留一片即可。 2、在花盆的底端排水孔的位置放一些石头,然后放一层沙土,然后再装入肥沃疏松的泥土作为扦插的基质。 3、将已经剪取处理好的枝条插入泥土当中,深度3~5cm即可,然后用手轻压周围的泥土,让基质贴合枝条。 4、将已经扦插好的枝条周围的泥土浇透水,然后将花盆放到阴凉散射光充足的通风之处。 此后我们按照见干见湿的原则浇水即可,避免土壤过潮也避免泥土过干,经过一个月左右就可以看到鸭脚木的枝条顶端开始长出新的叶子了。此时就说明我们的扦插成功了哦! 因为我们使用的是泥土扦插,此时我们不再需要换盆移栽,我们只要按照见干见湿的原则来浇水养护,慢慢的鸭脚木就可以长成一棵小树苗了。 以上就是花儿谷为您介绍的鸭脚木的扦插繁殖方法,如果你也喜欢养殖鸭脚木,就关注花儿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