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认为稻米血糖指数不低,因此并不适合糖尿病患者或高危人群食用。但新的研究显示,不同品种的稻米,其血糖指数的高低也有所差异。因此,只要选择那些指数较低的稻米品种,这些特定人群仍能在不影响健康的前提下,享用香喷喷的米饭。 血糖指数是用来计算食物中碳水化合物提升血糖能力的一项指标,而血糖水平与糖尿病又有很大关系。在基数为100的情况下,指数在55及以下的属于低血糖指数食品,56到69之间属中等水平,70及以上的则为高血糖指数食品。 // 总部设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的国际水稻研究所日前公布研究成果说,经检测,来自全球各地的235种稻米的血糖指数范围在48到92之间,平均值为64。大多数稻米品种的血糖指数为中等或中等以下。 研究人员说,其中一些稻米品种就属于低血糖指数食品。比如,在印度广泛种植的稻米品种“斯瓦尔娜”(Swarna)。这意味着,糖尿病患者或糖尿病高危人群只要选择正确的稻米品种,也能保持饮食健康。(责任编辑:徐晓宇)
对于糖友而言,最大的烦恼可能就是:平时饮食稍不注意,血糖控制就功亏一篑。那么如何让糖友的血糖保持长期平稳,快乐地带病生存呢? 谷薯类占1/4 原则:粗细搭配,谷薯交替 ☆ 粗粮富含多种营养素,尤其是富含膳食纤维,可延缓血糖上升速度,每日主食中粗粮的比例应为1/3。 ☆ 薯类(如红薯、土豆等)富含膳食纤维、矿物质,有利于维持血糖平稳。但因其含有较多的淀粉,能量较高,故应减少一部分主食。 蛋白质类占1/4 原则:蛋肉奶豆,择优适量 每天保证一个鸡蛋;可摄入适量瘦肉,肉类最好选择鱼禽类,尽量不吃肥肉及动物内脏、加工肉制品;奶类最好选择低脂或脱脂的;可增加大豆及其制品的摄入量,但需替换掉一部分肉类。 蔬果类占1/2 原则:多吃蔬菜,水果适量 建议每日食用蔬菜的种类多样、五颜六色,科学搭配。低糖蔬菜(如冬瓜、茄子等)应多于500克,其中深色蔬菜要占一半以上;如果吃高糖蔬菜(如南瓜、柿子椒、胡萝卜等),应替换掉一部分主食。 血糖如果控制平稳,可适量食用水果( 每天200 克左右),但高糖水果(如香蕉、葡萄、荔枝等)应慎重选择。食用水果建议在两餐间,也需替换掉一部分主食。 合理烹调 加工饮食要清淡、少油、少盐、限糖。 烹调油宜选择植物油,每日20~25 克;食盐每日不超过5 克;严格限制精制糖及甜食的摄入量。食物加工得越精细、越成熟、越软糯就越容易吸收,升糖作用也就越大。比如,主食对餐后血糖升高速度的影响为:米粥>软烂米饭>软米饭>硬米饭。 // 烹调食物时最好采用清蒸、炖、水煮、凉拌等方式。 正确的进食顺序 正确的进食顺序可帮助糖友控制进食量,避免餐后血糖波动过大。一般来说,推荐的进食顺序为:清淡的汤类→ 蔬菜→ 主食→ 肉类。
现在糖尿病在老年人中已经是发病率比较高的一种疾病了,很多老年人都长期的被糖尿病所困扰着,为了控制血糖在日常生活中不敢吃很多甜食,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进行食疗来控制我们的血糖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1.淡盐水配制方法,一般以9克细盐,放入1000毫升开水中,即成淡盐水。 2.苦瓜茶配制,鲜苦瓜榨汁,以1份苦瓜汁,配10份的冷开水,即成苦瓜茶,最好是配制后1小时内饮完。 3.四味鲜汁饮,即鲜藕汁1份,鲜荸荠汁1份,鲜西瓜皮汁2份,鲜黄瓜汁2份,混合而成。这四种鲜榨汁清爽可口,而且有养阴生津解暑的功效,即可混合饮用,又可以单独饮用。 4.热天应多食一些蒜,蒜可预防肠炎、痢疾等暑期的肠道疾病,也有降糖的作用,用蒜瓣浸醋效果更好,即用老陈醋浸蒜瓣15天,即可服用。 5.葛根粉粥:葛根30g,粳米50g。将葛根切片,水磨澄清取淀粉。粳米浸泡一夜,与葛根粉同入砂锅内,加水500ml,文火煮至粥稠服用。功能清热除烦、生津止渴。 // 6.鲫鱼白扁豆粥:鲫鱼肉200g,白扁豆25g,小米30g,盐、葱花适量。将小米、白扁豆洗净,加水适量,大火煮5分钟,改文火煮至八成熟后,将鲫鱼肉放入,煮至烂熟,撒少许葱花、精盐即可。此粥益气滋阴,可辅助治疗糖尿病。(责任编辑:王健淇)
很多糖友及健康人群都会避免过多进食富含饱和脂肪的奶酪。然而,据英国《每日邮报》近日报道,《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刊登英国和荷兰科学家联合完成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常吃奶酪有助于降低2型糖尿病危险。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多脂肪食物会增加各种健康危险,但是牛奶、黄油、奶酪和酸奶等奶制品对健康的危险却一直不确定。英国和荷兰研究人员完成的最新研究涉及欧洲8个国家的16800名健康成年人和12400名2型糖尿病患者。这项大规模研究发现,每天至少吃55克奶酪(大约两片)可以使与肥胖症有关的2型糖尿病危险降低大约12%。但是,除了酸奶之外,其他奶制品并不具有奶酪的降低糖尿病的功效。 科学家分析指出,奶酪之所以能降低2型糖尿病,可能是因为其发酵过程的某些反应能起到防止2型糖尿病和心脏病的作用。一种理论认为,奶酪中的益生菌会降低胆固醇,产生可以防止糖尿病的某些维生素。另外,奶酪、牛奶和酸奶还富含维生素D、钙和镁,这些都有助于防止糖尿病。 // 英国糖尿病协会的伊恩·弗莱姆博士告诫,进食奶酪时糖友应密切监控血糖水平,必要时服用胰岛素药物,保持健康平衡膳食,多吃果蔬,降低食盐和脂肪摄入量。(责任编辑:王健淇)
石榴汁酸甜可口,除了美味,还有助于预防疾病。据日本《国家地理》杂志7月18日报道,日本近畿大学的一项新研究发现,石榴汁能抑制与2型糖尿病有关的“恶性”激素的分泌,从而预防糖尿病。该结果发表在美国的《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研究通讯》上。 2型糖尿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是人体产生“胰岛素抵抗”,使其分泌的良性激素“脂联素”减少,恶性“抵抗素”增加。 // 研究人员把从石榴汁中提取出的成分注射到血液中抵抗素浓度高的小鼠体内后,结果显示小鼠血液中的抵抗素浓度明显下降,显示出改善血糖水平的倾向。据测定,该有效成分为“鞣花酸”,是一种具有抗氧化作用的多酚化合物,该成分有望用于开发预防糖尿病的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责任编辑:王健淇)
荷兰最新研究发现血糖高,易骨折 据南非“健康24小时”网站1月30日报道,《糖尿病护理》杂志刊登荷兰一项新研究称,血糖控制差的2型糖友发生骨折的危险会增加。 // 荷兰鹿特丹伊拉兹马斯医学中心的费尔南多·里瓦登尼拉博士及其同事对3715名非糖尿病患者和420名糖尿病患者进行了跟踪研究。其中包括203名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低于7.5%)和217名血糖控制糟糕的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至少为7.5%)。结果显示,血糖控制差的糖友发生骨折的危险比血糖控制较好的糖友高出约62%。研究人员将糖友用药考虑在内后,“血糖控制差增加骨折危险”这一结论依然成立。
芒果最广为人知的营养优势就是富含β—胡萝卜素,天津营养学会名誉理事长付金如指出,这种营养素不但对皮肤有益,还对眼睛特别有好处。最近在美国波士顿举行的美国实验生物学联合会上发布的两项研究显示,芒果的健康功效远远超出了人们预想的范围。芒果中丰富的多酚类物质有助于降低血糖和抵御炎症。 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的研究人员选取了20名患有肥胖症的成年人,要求他们在每天的饮食中加入10克芒果干,持续12周。试验结束后,尽管这些参与者的脂肪平均分布程度没有明显改变,但他们的血糖水平却显著降低。在另一项研究中,美国德州农工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芒果中含有的多酚能抑制实验室中培养出来的乳腺癌细胞的炎性反应。芒果中含有的另一种化合物丹宁酸还能促进结肠癌细胞的死亡,而且对正常细胞的功能不会造成任何损害。 // 不过专家提醒,肠胃功能不好的老人、孩子以及气虚、脾虚的人要少吃芒果。有一些人吃了芒果后,会全身起红斑,出现呕吐、腹泻等过敏现象,所以最好将芒果肉切成小块直接食用。吃完芒果后,还要漱口、洗脸,以免果汁残留。
短时间、一次性的高血糖对人体无严重损害,然而长期的高血糖会使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发生病变,导致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如胰腺功能衰竭、失水、电解质紊乱、营养缺乏、抵抗力下降、肾功能受损、神经病变、眼底病变等。控制高血糖势在必行。要想让血糖的天天平稳,一定要尽量避免可能引发血糖升高的不良习惯。以下8种食物,能够有效帮助你降低血糖哦。 1、苦瓜 味极苦,性寒,有清热解暑、清肝明目、解毒的功能。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苦瓜含苦瓜甙、5—羟色胺、谷氨酸、丙氨酸及维生素B1等成分。苦瓜的粗提取物有类似胰岛素的作用,能降低血糖,对糖尿病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2、南瓜 味甘,性温,有补中益气、消炎止痛的功能。现代研究发现,南瓜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从而降低血糖。 3、洋葱 味甘、辛,性微温,与葱、蒜性味相近,具有健胃、增进食欲、行气宽中的功效,与大蒜一起食用有降糖效果。经常食用洋葱,既可充饥,又能降糖治病。 4、黑木耳 含木耳多糖、维生素、蛋白质、胡萝卜素和钾、钠、钙、铁等矿物质,其中木耳多糖有降糖效果。实验表明,木耳多糖可以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黑木耳可炒菜或炖汤,也可作配料。 5、紫菜 含有丰富的紫菜多糖、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维生素等,其中的紫菜多糖能显著降低血糖。糖尿病患者可于饭前食用紫菜,以降低血糖。 6、魔芋 一种低热能、高纤维素食物。因其分子量大,粘性高,在肠道内排泄缓慢,能延缓葡萄糖的吸收,有效降低餐后血糖升高。魔芋中所含的葡萄甘露聚糖对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有较好的效果。又因为它吸水性强,含热能低,既能增加饱腹感,减轻饥饿感,又能减轻体重,所以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 7、麦麸 // 味甘,性平、偏凉,除充饥、补充营养外,也可养心安神。麸小麦可益气、除热、止汗;麦麸调中、清热、止虚汗,可根据病情所需而选用。用麦麸、面粉按6:4的比例,拌和鸡蛋,做成糕饼,可作为糖尿病病人正餐或加餐食品。 8、猪胰 性平,焙干研成粉末,长期服用对降血糖和维持血糖稳定有明显疗效。
吃开心果也许能帮助改善血糖水平。据《印度时报》11月17日报道,印度国立糖尿病、肥胖症和胆固醇基金会的学者发现,每天食用一把开心果(约40克)能减轻糖尿病的症状和代谢综合征患者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研究人员选取了近500名年龄在25~65岁之间的糖尿病前期患者,对他们进行了两年的随访。其中一半的患者遵循受到严格限制的健康饮食方案,每天进行45分钟强度适中的体育锻炼,并食用了开心果;另一半的患者遵循相同的饮食和锻炼安排,但未食用开心果。6个月过后,两组患者在糖尿病症状方面都有了明显改善,但食用了开心果的这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更为明显,表现为体重减轻、内脏脂肪含量减少和胰岛素的控制状况更好。 // 研究者认为,坚果(特别是开心果)能降低食欲、含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脂肪和促进新陈代谢,这是它们能控制糖尿病症状的关键因素。
许多糖友由于背着糖尿病的包袱,在饮食上始终放不开。比如听说米饭含糖高就不吃主食、水果升高血糖就敬而远之、把含有脂肪的坚果和肉类排除在膳食之外……其实这些做法都是糖尿病饮食上的误区。因为只要吃对了方法,选择合适的时间以及合适的量,糖尿病患者大可在饮食上释怀。 杏仁就是糖尿病患者容易产生误区的食物之一。在“护士健康研究”这项著名的大型流行病学研究分析当中发现,和从来不吃坚果的女性相比,每周吃约150克坚果的女性糖尿病风险会下降27%。按这个数量,平均每天只需吃20克坚果仁(大约是女性的手一把能抓住的量)。也就是说,少量吃坚果,只要日常坚持下去,就可以得到帮助预防糖尿病的好处。 // 杏仁有利于控制餐后血糖,特别是和淀粉类食物一起吃的时候作用卓著。血糖实验研究发现,用大杏仁来搭配白面包,可以让餐后血糖明显降低。如果把只吃白面包时的餐后血糖反应作为100,那么同时吃60克大杏仁可以让血糖反应降低接近三成。一项相关研究证实,在总能量不变的情况下,让肥胖的糖尿病患者每天吃70克大杏仁,可以大幅度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并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这也就是说,大杏仁有利于长期的血糖控制,而且会预防糖尿病人患上心血管并发症。 因此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天吃一把大杏仁,不但有利于血糖控制,还可保护心脏、预防心血管并发症。而对于有罹患糖尿病风险的肥胖人群,适量吃杏仁也是预防糖尿病的不错选择。
据英国《每日邮报》7月14日报道,英国利物浦约翰摩尔大学生物化学教授罗德尼·比尔顿经过15年的研究发现,绿点儿的香蕉更扛饿。 研究发现,与全谷食物和多种蔬菜一样,绿色香蕉含丰富的抗性淀粉。抗性淀粉是碳水化合物,但不同于其他碳水化合物。由于不同化学结构,抗性淀粉不会引起血糖升高,也不会导致饭后嗜糖的饥饿感。抗性淀粉的另一好处是减肥。西方国家抗性淀粉的平均日摄入量为3~7克。 //
在研究中,研究人员选取了141名2性糖尿病患者,分成两组。其中一组食用采用芥花油制成的面包;另一组食用全麦面包。结果显示:前一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得到了明显降低,特别是在糖化血红蛋白值最高的病人中最为显著。 对于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患者,每日食用饱和脂肪酸含量低的烹饪油至关重要。在6月17日举办的中加农产品贸易会上,加拿大农业和农业食品部部长格里·里兹也指出:“加拿大双低油菜作物可以生产出世界上最健康的植物油之一芥花油,并在中国进行压榨和经销,是中国人厨房烹饪的理想选择。”科学研究证明,每天只需用1.5汤匙的芥花油替代饱和脂肪酸,有助降低心脏病的发病风险。 //
运动后如果肌肉酸痛、头昏脑涨,不妨吃一个西红柿。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希腊的一项新研究发现,番茄能帮助人体从锻炼后的疲劳中迅速恢复过来。 希腊综合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医疗机构的专家对15名参试者进行了为期2个月的测试,重点观测了他们在锻炼前、锻炼过程中和锻炼后的一些生命体征,其中 有9名参试者锻炼后喝番茄汁,另外6名喝能量饮料。结果显示,喝番茄汁的人肌肉恢复的速度更快,在剧烈运动后血糖水平也会很快地恢复到正常值。 // 研究者认为,这是因为番茄中含有番茄红素等有益身体健康的化学物质,有助于修复肌肉和恢复血糖水平。
据路透社报道,一项研究报告称,在吃甜品时加入一些肉桂,能够舒缓吃甜食后血糖剧增的情形。 瑞典马尔默大学医院的研究员发现,在享用米布丁时,如果能够在布丁上撒上一茶匙多的肉桂粉,将能舒缓餐后血糖升高的问题。《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也曾肯定过肉桂对控制血糖有帮助作用。 赫列博威兹博士和她的同事针对14名健康的自愿人士进行研究,先让他们分别吃下一份普通的布丁和一份加入肉桂粉的布丁,然后测量他们吃之前和之后的血糖水平。研究人员在两个小时内,不断测量他们的血糖水平。结果发现,吃了肉桂粉布丁后,血糖显得比较低。 // 研究人员认为,这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肉桂能降低食物从胃送往肠的速度。他们使用超声波扫描检查,发现接受调查者在吃过肉桂布丁之后,他们的“胃排空”的速度缓慢下来。 赫列博威兹也发现,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餐食中加入肉桂,为期40天后,他们的血糖和胆固醇水平有下降的倾向,但是,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却没有这种反应。
又到柚子上市时,其香气浓郁、酸甜可口,是秋季当之无愧的当家水果。中医认为,柚子味甘酸、性寒,能理气化痰、润肺清肠、补血健脾。现代营养学也证实,柚子含有丰富的有机酸、维生素、矿物质及活性物质,具有降低血糖、减少血栓等作用。然而,如何才能挑到好吃的柚子呢? 首先,要看外形。好的柚子外形应该是上尖下宽,即柚颈较短,果体底部则宽大平整,像一个不倒翁或水滴状的最好。颈长的柚子一般果肉少,显得皮多。 // 其次,要摸果皮。好柚子表皮光滑细致,表面油细胞呈半透明状态,具有光泽。同时,还要按压果皮,若不容易按下去,则表示果肉较紧实,属于皮薄肉多的好柚子。若是要马上食用的,选择果皮颜色偏橙黄的柚子;若想储存一段时间再食用,可选择果皮偏青黄的。 最后,要掂重量。挑个头差不多大的柚子,放手里掂重量(也可直接用秤称),重量大说明水分多,口感更好。
隔夜饭菜热了吃 豆浆油条吃得细 武汉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张旭艳 早餐后、午餐前这段时间的血糖通常是比较难控制的。清晨时分,人体内对抗胰岛素的各种激素分泌增多,糖尿病人缺乏足够的胰岛素对抗升糖激素,空腹血糖就会升高,餐后血糖也在空腹血糖的基础上“水涨船高”。糖友如有不良的早餐习惯,会使这个问题更加严重。 坏习惯一:隔夜饭当早餐。老年人大多节俭,很多老糖友会将隔夜的剩菜、剩饭热热当早餐吃。隔夜饭菜经反复加热、加水后,更易被消化吸收,升糖更快。同时,其所含油、盐量不易掌握,致癌物质亚硝酸盐也增多。因此,早餐最好还是现做现吃。 坏习惯二:传统风味早餐。油条、油饼配豆浆、豆腐脑是国人常见的早餐组合。油条、油饼属于油炸食品,热量高、难消化,含有过量的反式脂肪酸,再加上豆浆也含有一定脂质成分,这种早餐组合的热量和脂肪明显超标。糖友最好不要吃油炸食品,可以适量喝不加糖的豆浆,吃豆腐脑少放些卤。 坏习惯三:早餐不吃主食。部分糖友认为主食吃了会升糖,因此早餐只吃牛奶、鸡蛋或只吃水果。这两种吃法都会导致体内葡萄糖的来源减少,机体便会动用脂肪产生热量,脂肪分解常常伴有酮体生成,严重时会诱发糖尿病酮症。大量的蛋白质、脂肪进入人体,也有一部分会转变成血糖。而且该类食物在胃肠道排空时间较长,使血糖在下一餐前难以恢复正常。而主食能为机体提供能量,糖友不应完全拒绝。 坏习惯四:早餐只吃主食。馒头、咸菜、大米粥也是中国人偏好的早餐组合。这一组合几乎仅含碳水化合物,馒头和粥的升糖指数很高,进食后食物很快消化吸收,升高餐后血糖,在下一餐前又可能发生低血糖,导致血糖波动。部分糖友早餐喜欢吃面食,其主要营养成分也是碳水化合物,拌面调料中油脂含量高,不利于血糖控制。只有主食的早餐营养很低,缺乏蛋白质、维生素,且盐分高,不符合糖尿病饮食“热量控制,平衡膳食”的原则。 // 坏习惯五:吃得太精细。食物加工得越精细、越白,营养素损失也就越多。精米白面几乎不含膳食纤维,会很快被消化吸收,使餐后胰岛素分泌骤然增多,加重胰岛素抵抗。长期摄入精制食品,还容易引起维生素缺乏,甚至贫血。杂粮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含糖量低,有利于血糖、血脂的控制,建议与细粮搭配着吃。以上内容仅授权业百科weixinnc.com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