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大三阳转小三阳反而恶化是什么原因?很多乙肝患者是“大三阳”状态,感觉病情十分严重,愿望都是能转“小三阳”,然后就离着治愈不远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 所谓大、小三阳指的是乙肝免疫指标中e抗原阳性或阴性,它只反映机体的乙肝免疫标志物状态,并不代表病情轻重或传染性有无/大小。“大三阳”转“小三阳”不一定就是好事。 这个问题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病情轻重要看肝功能要综合各项指标,还有肝脏影像、病理等指标,传染性大小要看血中病毒载量,才能最终确定病情是否是真的好转。 如果“大三阳”转为“小三阳”,同时HBV-DNA水平降至检测线以下,肝功能正常,这种情况自然是“极好的”,说明已进入疾病的稳定期。 相反,如“大三阳”转为“小三阳”,但HBV-DNA水平仍很高,甚至还有肝功能不正常,就不是好事,可能还是坏事。可能说明病毒已发生前C区变异,提示病毒逃避入体免疫压力,将会给抗病毒治疗带来更大的挑战。如是这种情况,要重新选择或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只有抗病毒治才能延缓或阻止疾病的进展,才是最好的抗纤维化治疗,才能最大限度减少肝硬化、肝癌的发生率。 希望看完这些后能对乙肝的认识有所改善!
临床上有很多疾病都是通过面部外在症状表现出来的,乙肝患者的嘴唇会有变化吗?这时日常生活中乙肝患者比较关心的问题,也是健康人群比较希望了解的问题,本篇就给大家科普一下乙肝症状之嘴唇变化。 肝病专家指出,嘴唇黑紫有可能是乙肝症状,而且是乙肝加重的症状。肝病面容多见于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是肝病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肝病面容特点为面部皮肤色泽逐渐变暗,脸色发黑没有光泽弹性差,皮肤干燥、粗糙,甚至出现“古铜色”面容;有的患者眼圈周围灰暗尤其明显,有点像“熊猫眼”;有的患者颜面部或鼻尖部及不出现细小的毛细血管扩张,好像纤细的网络。嘴唇也会出现色素沉着,因此变为黑紫色。 乙肝患者出现肝病面容主要是由于肝功能减退,导致黑色素生成增多所致。如果日常生活中遇到这种情况,而且自己尚无其他明显异常表现,最好到医院检查一下肝功和B超,以查明自己是否患有肝病。
乙肝作为一种慢性疾病,以目前的医学水平,想达到彻底治愈仍比较困难。乙肝病毒是一种DNA病毒,属于嗜肝DNA病毒科,完整的乙肝病毒成颗粒状,也被称为丹娜颗粒,颗粒分为外壳和核心两部分。 一般而言,乙肝病毒在体外即自然环境中可以存活几个到十几个小时。其主要生存在乙肝病人体内,它的复制在病人的肝脏内进行,乙肝病毒在37°C可存活7天。 乙肝病毒具有很强的抵抗力,不论是高温、低温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其耐受能力是很强的,在零下20度的情况下可以存活20年;在37度时可以存活7天,酒精、碘酒消毒品对乙肝病毒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当加热到100度时,一直持续10分钟可以使乙肝病毒失去传染性。 由此可见,乙肝病毒非常顽固,所以没有乙肝的人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以远离乙肝的危害。目前而言,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措施是接种乙肝疫苗。另外要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注意个人卫生,在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穿的衣服,必要时可以滴一些消毒液。
乙肝治疗中,经常见到的那就是抗病毒治疗,不过很多患者找到小编,说抗病毒治疗副作用大,担心有风险,有可能会耐药等情况,小编去于是乎去帮助大家翻阅了许多资料,整理一些不适合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的情况,希望大家能做参考。 1、过敏反应 干扰素本身抗病毒效果是比较好的,资料中说它是真核细胞应对外界刺激产生的复杂的蛋白质,而蛋白质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过敏原,类似于我们平时打青霉素要做皮试一样,如果对于干扰素过敏,那就肯定不可以使用干扰素来对抗乙肝病毒了。 2、甲状腺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 拥有上述疾病的患者不适宜使用干扰素进行乙肝治疗,因为其副作用涉及部分代谢途径上的作用,很有可能引起严重的副作用反应。 3、妊娠期孕妇 妊娠期孕妇使用干扰素有可能对胎儿造成影响,所以在妊娠前就尽量治疗,把乙肝水平控制好,再进行妊娠。 4、肝病病情严重 肝病病情严重时也不适合再使用,肝脏代谢功能下降,会导致干扰素副作用增大,因此不建议使用。 5、白血球和血小板低于2.0-3.0×109/L 使用干扰素治疗乙肝时,会出现骨髓抑制,白细胞和血小板会减少,但是停药后恢复,但是如果本身血小板和白细胞就低的话,会增加出血风险。
很多患者找到小编,首先问到的不适一些跟自己疾病相关的问题,而是一些偏方相关的东西,小编那么就要提醒大家,在对抗乙肝的路上,还是有很多人不懂如何正确的对待疾病,那么就让小编为大家指出这些误区,帮助大家重新建立对抗疾病的信心! 有酒有肉,全当没事人儿 有很多人得了乙肝完全当没事人儿一样,说什么都不听,肥肉照样吃,照样熬夜,完全不在乎自己的身体,并且有时候还会对周围的人也这么炫耀,说自己乙肝多少年了一点事儿也没有,这是极其不负责任的做法,既是对自己身体的不负责,也是对他人的误导。 医生一百句不如广告忽悠一句 乙肝本身就是一个慢性疾病,很多时候,医院给出的方案并不是没有效果,长期服药是一个必然经历的过程,但是很多患者心急就抱怨医院,吃了那么多药。还不见效,反而把之前的治疗成果弃之不顾,转而相信那些“江湖广告”,导致最终病情没好转,还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期。 以偏概全,排斥有效药物 药物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副作用,但是并不是因为它有副作用,就不适合我们,导致我们放弃了一种可能对我们最有效的药物。甚至有的人就不吃药,也不去做检查,还会去误导他人说多少年不吃药都没有问题,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一定要纠正。 过度恐慌,治疗多余 很多乙肝患者处于携带状态,检测结果中肝功正常,转氨酶也没有升高,但是出于恐慌,就各种吃抗病毒药,然后就为了病毒的“转阴”,这真是花钱活受罪,最终治疗结果并没有与什么意义。 忧心忡忡,无心治疗 虽然乙肝可能会引起肝硬化肝癌,但是这并不是必然的,很多人一辈子可能都是以未发病而告终。因此平时一定要有良好的心态,切不可干着急,这样整日闷闷不乐忧心忡忡,反而会对肝脏健康造成影响。 希望大家能远离这些不正确的想法,积极对抗疾病,坚持治疗,谨遵医嘱,这样才能早日痊愈!
一般乙肝在早期都是不容易发现的,但是有些症状,可以帮助我们判断乙肝目前处于哪种状态。那么就让小编为大家简单说明,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乙肝三期全知晓,这些症状帮你监测身体状况! 乙肝慢性期 疲劳是这个阶段的典型症状,但是疲劳程度是与活动量相关的,经过休息之后可以恢复,所以很多时候很多人并不关注,容易被忽略,往往是因为出现了其他症状的时候,才会被注意。 乙肝急性期 当乙肝处于急性期时,症状往往伴随乏力一起出现的还有厌食、腹胀、尿色加深、便秘、肝脏肿大、压痛等症状,与普通肝炎症状相同,这个时候就要提醒大家要去医院进行复查了,切不可错失治疗的最佳时期。 乙肝三期全知晓,这些症状帮你监测身体状况! 乙肝重症期 乙肝进展到重症期的时候,除了乏力比较明显的同时,厌食,恶心等症状也会相继出现,同时还会突然出现出血的症状,皮肤偶尔会出现出血点,比如蜘蛛痣等,黄疸加深,还可能出现神志不清的情况,如昏迷,狂躁和嗜睡等。 希望各位乙肝患者增加对自己身体状况的监控,不可讳疾忌医,自暴自弃,一定要树立起信心,顽强对抗病魔。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得乙肝?我国一度成为乙肝大国,之所以会有那么多的人得乙肝,原因是乙肝病毒的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广泛,如果稍有不慎,便会由于接触乙肝患者而感染上乙肝。乙肝病毒传染性强是一方面,那么,越来越多的人得乙肝的具体原因还有什么呢? 总结起来主要包括如下的几项内容: 1、欠缺预防意识 由于经济条件较差以及预防意识欠缺,尤其是后者的原因,我国乙肝疫苗的接种工作始终开展的不够理想,到现在也只有不到一半的人口接种过乙肝疫苗。这就使得对乙肝的预防难以奏效,慢性病例越来越多。 2、家族性传播 在我国,乙肝的家庭聚集特征十分突出,一家祖孙三代都有乙肝的屡见不鲜,这种接触传染,水平传播的解释难以令人信服。而且,越来越多的动物和人体研究表明或证实,乙肝病毒可通过生殖细胞传播。 3、免疫功能低下 肾移植、肿瘤、白血病、艾滋病血液透析者感染乙肝病毒后常易演变为慢性肝炎。乙肝发病的急性期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治疗者,常能破坏患者体内的免疫平衡,也容易使急性乙肝转变为慢性乙肝。 4、婴幼儿期感染乙肝病毒 最初感染乙肝病毒的年龄与慢性乙肝有密切关系。有研究表明:胎儿、新生儿一旦感染乙肝病毒,约有90%-会成为慢性病毒携带者;儿童期感染乙肝病毒后,约有20%会成为慢性病毒携带者;成人感染乙肝病毒后,只有3%-6%会发展为慢性病毒携带状态。 5、漏诊 急性期隐匿起病的无黄疸型肝炎比急性黄疸型肝炎容易发展为慢性,这与无黄疸型肝炎患者容易被误诊或漏诊,从而不有得到及时诊治和休息有关。 综上几种因素就是越来越多的人患乙肝的原因,其实很多因素患者都可以避免,像是预防意识以及免疫力低下的情况,通过自身的学习和调节,是可以预防疾病发生的!
乙肝检查这7项的作用是什么?相信大家对于乙肝的检查项目已经很熟悉,最为常见的就是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但是多数患者并不清楚乙肝检查项目的作用,本篇就详细为大家进行解析。 1、ALT 是诊断肝细胞实质损害的主要项目,其高低往往与病情轻重相平行。在急性肝炎及慢性肝炎与肝硬化活动,ALT均可升高。但ALT缺乏特异性,许多肝疾和肝外疾患均可升高。另外,ALT活性变化与肝脏病理组织改变缺乏一致性,有的严重肝损患者ALT并不升高。 2、AST 广泛分布于体内多组织器官,以心肌含量最高,肝、肾次之,它是由同功酶ASTs与ASTm组成,前者位于细胞浆,后者位于细胞线粒体中。AST升高的意义在诊断肝炎方面与ALT相似,在一般情况下,其升高幅度不及ALT,如果AST值高于ALT,说明肝细胞损伤、坏死的程度比较严重。如果测定其同功酶则意义更大,轻度肝损时仅有AST升高,而重度损害则ASTm明显升高。 3、碱性磷酸酶(ALP) 由三种以上同功酶组成,即肝脏型、肠型(含量极微)及胎盘型(仅见于中后期孕妇),还有一部分来自骨骼。ALP经由胆道排出。由此,肝脏疾患出现排泄功能障碍,胆道疾患、骨骼疾患均可使ALP上升。 4、谷氨酰转移酶(GGT) 健康人GGT水平甚低(〈40单位),主要来自肝脏,少许由肾、胰、小肠产生。(GGT)在反映肝细胞坏死损害方面不及ALT,但在黄疸鉴别方面有一定意义,肝脏内排泄不畅(肝内梗阻)和肝外梗阻,以及肝硬化、肝肿瘤中毒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脂肪肝等均可升高。 5、总蛋白(TP)、白蛋白(A)、球蛋白(G) 慢性肝炎、肝硬化时常出现白蛋白减少而球蛋白增加,使A/G比例倒置。 6、血清总胆红质(TB)和直接胆红质(Bc) 肝病出现黄疸,TB和Bc均可不同程度升高,如Bc明显升高,提示为梗阻性黄疸。 7、总胆固醇(Ch)及胆固醇酯(cbE) 可了解肝病时脂质代谢障碍情况,阻塞型黄疸时Ch可增加,脂肪肝时也可能增加,如严重肝脏损害,Ch和cbE均可下降。 综上就是乙肝常见7项检查项目的作用,了解检查指标异常之后,有助于我们通过化验单自己了解自身病情!
乙肝病毒携带者的饮食是否恰当,对于患者身体健康与疾病恢复有着重要的作用。下面肝健康网小编就为你介绍几种适合乙肝病毒携带者吃的食物,仅供参考。 1、新鲜的蔬菜水果 乙肝病毒携带者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对促进肝脏的修复和再生,以及提高机体的免疫力都是非常有益的。日常饮食中,乙肝病毒携带者可以适当食用青菜、荠菜、芹菜、菠菜、黄瓜、番茄、苹果、梨、香蕉、葡萄等。 2、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乙肝病毒携带者通过饮食以及时补充机体所需的多元维生素,如B族维生素、VA、VC、VK及叶酸等,对促进肝细胞的修复、提高机体的免疫力都是有利的。 3、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 日常饮食中如豆制品、牛奶、鸡蛋、鱼、瘦肉等属于高蛋白低脂肪的食品,对修复乙肝病毒携带者受损的肝细胞是很有帮助的,且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及增强自身抵抗力,因此建议乙肝病毒携带者在饮食上留意优质蛋白的补充。 4、真菌类食物 日常饮食中如蘑菇、猴头菇、草菇、黑木耳、银耳等,其含有的有效成分可增强T淋巴细胞功能,从而提高机体抵御各种疾病的免疫功能,且菌类食品还可促进毒性物质的排泄,从而起到很好的保肝护肝作用。 5、含必须氨基酸、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乙肝病毒携带者应留意摄取机体亦缺乏的物质,而必需氨基酸、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等的有效补充,对保肝护肝是非常有帮助的。 6、补充微量元素 乙肝病人体内往往缺乏锌、锰、硒等微量元素,部分病人还缺乏钙、磷、铁等矿物质。因此宜补充含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海藻、牡蛎、香菇、芝麻、大枣、杞子等。 上述六种食物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对于促进肝细胞恢复有很大的帮助,乙肝病毒携带者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重健康科学的饮食!
当乙肝病毒合成的表面抗原被释放到肝细胞外膜上后,会引起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视,进而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免疫系统开始攻击病毒,在攻击病毒的同时,也把肝细胞损伤,此时就处于乙肝的活动期。乙肝病毒活动期患者有哪些症状? 对于任何疾病而言,了解症状有助于患者正确判断自身病情,及时治疗,乙肝也是如此。当乙肝病毒合成的表面抗原被释放到肝细胞外膜上后,会引起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视,进而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免疫系统开始攻击病毒,在攻击病毒的同时,也把肝细胞损伤,此时就处于乙肝的活动期。乙肝病毒活动期患者有以下症状: 1、劳动能力渐渐减退,出现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口干舌燥、皮肤痛痒、腹胀、腹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乏。腹胀以夜间为重,引起坐卧不安,彻夜难眠,气短发憋。 2、常感觉肝区疼痛,多为持续性钝痛、刺痛或胀痛。时有便秘,经常有牙龈流血、鼻衄、瘀斑等流血倾向,不仅齿龈出血、鼻衄,皮肤黏膜也出现出血点。 3、经常有低热、月经失调、性功能紊乱或退化,少数乙肝患者兼有关节炎、肾炎、糖尿病、干燥综合症等体外损伤特征。 4、伴有肾功能衰竭等多脏器功能损害,患者会出现持续加重的黄疸,少尿、无尿、腹水、意识模糊、谵妄、昏迷。神志反常,突然兴奋多语,但语无伦次,定向、计算能力障碍者,要注意肝昏迷发生。 综上四点就是乙肝病毒活动期的症状介绍,如有以上症状一定要到正规医院积极治疗!
乙肝患者什么情况下要做肝穿刺?相信乙肝患者都知道,肝功能检查 是乙肝必不可少的检查项目之一,它能帮助了解乙肝患者 肝脏受损的情况和肝功能是否正常,判断患者的病情;HBV-DNA检查也是常见检查,可以帮助乙肝患者 了解体内乙肝病毒 的数量、复制情况、传染性等,判断是否需要接受乙肝抗病毒治疗 。那么乙肝患者在什么情况下要做肝穿刺?专家表示,当乙肝患者出现以下三种情况时,需要做肝穿刺检查,来明确具体的病情状况。 一、当乙肝患者的e抗原呈阳性、乙肝病毒DNA呈阳性、肝功能正常,且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其该不该接受治疗无法确定时。这一结论取决于该患者肝脏组织的炎症程度和肝纤维化的程度。而要判定该患者的肝脏是否具有炎症改变以及其肝纤维化的程度,只通过验血检查和进行B超检查是很不够的,这时只有通过肝活组织病理学检查才能明确其肝脏的病变程度。研究证实,肝功能正常的乙肝病人经过肝活组织的病理学乙肝的鉴别诊断后,约有50%的人具有不同程度的炎症改变,有的甚至发生了早期肝硬化。这种情况说明,对于肝功能正常很难通过其临床表现来确诊其所患的是急性肝炎还是慢性肝炎,这时就需要通过为其做肝活组织的病理学检查来确诊:有的慢性肝炎病人,通过其现有的临床症状和乙肝的鉴别诊断结果无法明确其是否患有肝硬化或肝癌的时候,也需要通过为其做肝活组织的病理学检查来确诊。 二、当一些在抗病毒治疗中取得明显疗效的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巩固治疗后难以确定其是否应停止用药治疗时,可以通过为其做肝活组织的病理学检查来明确。有些乙肝患者最担心的就是其所进行的抗病毒治疗是不是要延续终生。接受了正规的治疗后,经化验检查其乙肝病毒的复制指标已转阴、其乙肝病毒e抗原已转换为乙肝病毒e抗体、其肝功能已持续正常时,就可以通过肝穿进行免疫组化检查,了解其肝组织内乙肝病毒核心抗原的情况。假如上述检查结果显示其乙肝病毒核心抗原为阴性,这就说明该患者的肝病已经基本治愈,就可以暂停进行抗病毒治疗,以后只需密切随访观察其病情的变化就可以了。 三、对于病因不明确、血清转氨酶持续升高且出现黄疸的病人,可以通过肝穿进行肝活组织的病理学检查,以明确其肝脏的损害情况。 肝健康网温馨提示:在了解乙肝需要进行穿刺检查的条件后,大家一定要在生活中注意避免那些伤害肝脏的行为,找到引起转氨酶升高的原因,彻底的清除病毒,在根本上有效地治愈乙肝。
乙肝性爱传播的机率有多大?对于年轻的乙肝患者而言,性生活也是夫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乙肝患者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就禁欲,那是不对的。但是如果患病后仍不管不顾则可能会造成疾病加重或者传染给配偶,很多乙肝患者都担心自己的疾病传染给对方,但是不知道乙肝性爱的传播几率是多大,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一般来说,配偶一方如没有进行上述保护措施,则必须使用避孕套等防护工具才可进行性生活。因为乙肝患者的精液、血液或阴道分泌物可能含有乙肝病毒,可以借性生活相互传染,感染率达10%-15%。 1、急性肝炎 (1)急性肝炎期,当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显着升高,全身乏力、黄疸等症状明显时,应该禁止任何性活动,包括自慰行为。以避免过度劳累,加重病情。同时,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活动期,肝病病人具有传染性,通过性接触会使性伴侣有感染肝炎的机会。 病毒性肝炎在肝炎急性期由于肝细胞破坏,体力不支,性欲降低,所以急性肝炎应禁止一切性活动,以减少体力消耗,促进肝细胞恢复,否则会加重病情。 当急性肝炎达到临床治愈,慢性肝炎基本达治愈标准、病情稳定半年以上可过性生活;急性肝炎临床治愈后随诊一年无异常、慢性肝炎观察2年无异常者能胜任工作,可过正常性生活。 2、慢性肝炎 (1)慢性肝炎、肝硬化病人由于病情的影响,一般性欲都比较淡漠,此时不应勉为其难,而应顺乎自然。当肝病获得控制后,体内性激素代谢得到调整和恢复正常,性功能也可相应改善。 (2)HBsAg携带者可过有节制的性生活,自觉控制性生活的频度,但不可放纵,否则易引起肝病暴发或加重。性生活频度一般为青年人每周1—2次,中年人每1—2周一次,中年后期每月1—2次。但在肝功能不良期,特别是转氨酶不稳定或出现黄疸持续升高时应停止。 (3)酒精性和脂肪性肝病患者大多没有明显症状,半数有肝区不适、腹胀、食欲减退、阳痿、月经不调、乳房发育异常等,少数人肝功能轻度异常,完全不必禁忌性生活,在肝功能异常时应暂时禁忌一段时间,待肝功能恢复可恢复性生活。适度的性性生活有助于缓解性紧张和达到全身心的高度松弛,同时也有助于消耗过多的脂肪,以减轻脂肪在体内的堆积,还可起到减肥和减脂的作用。 温馨提示:对于乙肝患者的配偶,防护措施一定要到位,乙肝患者的配偶一定要进行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的双重免疫接种,这样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乙肝患者最重要的发病原因是什么?众所周知,乙肝患者多数无症状,其中只有1/3会出现肝损害的临床表现。据统计,目前我国约有乙肝患者3000万,这些人群多数都非常疑惑,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为什么乙肝还会复发呢?乙肝患者最重要的发病原因是什么呢? 乙肝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也就是说,乙肝患者最重要的发病原因就是感染乙肝病毒。因为乙肝一直存在于肝细胞中,且目前没有能够彻底清除乙肝病毒的治疗药物,一旦病毒复制活跃,乙肝则会复发。 该病多见于成年人,多隐缓发病,乙肝病毒存在于患者和“健康”带菌者的血、尿、粪便、汗、泪、唾液、精液和女性的经血以及孕妇的羊水中。也可能会通过消化道传染,如与乙肝患者共用食具、茶杯以及吃了被乙肝病毒污染的食品和水均可得病。也可通过未彻底消毒的注射器传播。患乙肝的孕妇还可直接传染给胎儿。 了解乙肝的发病原因之后,最重要的是治疗,患者一定要及时去专科医院进行治疗。当然,患者除了要积极的配合专科医生的治疗之外,还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预防和保健工作,这样两者合一,才是治疗肝病最好的方案。急性期的乙肝患者应卧床休息,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适当增加一些营养,不能进食者,乙肝患者可静脉注射葡萄糖液。慢性期的乙肝患者适当休息,避免劳累,选用一些中药和西药,但不能滥用,以免增加肝脏负担。另外,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一定要有耐心有恒心,千万不可三心二意,半途而废
很多患者抱怨医院检查多,每次去检查费用都很贵,那么就让小编给大家详细讲解一下,乙肝定期复查时查的这些项目都是做什么用的,这样大家心里有底,查起来也就放心了! 乙肝查这些的原因,至少我都懂了! 一、血液检查项目 1、血常规: 包括白细胞、红细胞、血色素、血小板等。主要监测肝硬化阶段病人的血象,如血小板轻度降低,提示肝硬化处于早期阶段;如果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等项目均下降,提示脾功能亢进,肝硬化进入中晚期阶段;如果单纯血色素(血红蛋白)降低,病人应警惕是否已发生了消化道出血。 2、乙肝病毒相关: 包括“两对半”,乙肝病毒DNA等,用来检测解病毒的复制情况及传染性的大小。 3、甲胎蛋白(AFP): 一般情况下,肝炎病人甲胎蛋白很少升高,即便升高,也很少超过200微克/升。但是当发展到肝癌时,病人的甲胎蛋白就会大于400微克/升。 4、肝功能: 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胆碱酯酶(CHE)、转肽酶(GGT)、白蛋白(ALB)、球蛋白(GLO)、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A)等。根据以上指标可以综合判断病情的轻重。 乙肝查这些的原因,至少我都懂了! 二、B超: 通过B超,医生可以了解病人肝脏的大小、形态、门脉内径、脾脏厚度和有无腹水等,根据定期检查的变化结果来判断是否有硬化转变,或有无占位性病变(肝癌)。 三、其它: 包括血糖、尿糖、尿常规等。根据这些检查,可以了解病人是否已经患了与乙肝相关的疾病,如肝源性糖尿病、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等。 定期检查这些项目可以帮助大家了解自身的情况,了解自己肝脏的状态,及时调整生活方式或者改善药物治疗的过程,希望能帮到大家~
乙肝患者肝区疼痛是肝癌吗?绝大多数乙肝患者都知道,如果乙肝不能得到科学治疗,很容易导致乙肝恶化的三部曲,即乙肝转化为肝硬化,最终转化为肝癌。乙肝虽不致命,但是如果它诱发了肝重症则很可能会危及生命。那么像出现肝区疼痛这样的症状会是肝癌吗?肝健康网专家表示,乙肝患者肝区疼痛要警惕肝癌。 肝癌危险性早期不易发现 肝癌是一种很“恶毒阴险”的恶性肿瘤,它的危险性在于早期不易发现,一旦确诊大多已属晚期,而且病程发展较快,因此有“癌中之王”之称。凡是中年以上,有长期肝病病史的病人,如有原因不明的肝区疼痛、消瘦、波动性转氨酶升高者,应6个月查一次B超,验一次血清甲胎蛋白。 发现以下情况的,可能为肝癌,应及早到医院检查: 1、肝区疼痛 有半数以上病人以此为首发症状,多为持续性钝痛、刺痛或胀痛。 2、全身和消化道症状 早期常不易引起注意,主要表现为乏力、消瘦、食欲减退、腹胀等。部分病人可伴有恶心、呕吐、发热、腹泻等症状。晚期则出现贫血、黄疸、腹水、下肢浮肿、皮下出血及恶病质等。 3、肝肿大 为中、晚期肝癌最常见的主要体征。在不少情况下,肝肿大或肝区肿块是病人自己偶然扪及而成为肝癌的首发症状的 肝健康网温馨提醒:肝癌这种疾病并不是很容易早期发现,因此如果患者患有乙肝,一定要细致观察自己的病情变化,一旦出现上述三种症状,要及时到医院检查!
乙肝这种疾病不分国界,不分性别,又是具有传染性的慢性疾病,因此除了患病人数众多之外,乙型肝炎患者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处于婚育年龄的年轻人,这些年轻人在谈婚论嫁或准备生育时,对自己的病情和配偶及子女可能受到感染等问题总是而倍感忧虑。那么乙肝患者能结婚和生育吗? 乙型肝炎患者能结婚吗 乙型肝炎患者能否结婚,应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是由于乙型肝炎是一种传染病,结婚是否会将肝炎病毒传染给配偶?而另一方面则是乙型肝炎患者在怎样的身体状况下结婚较好? 乙型肝炎患者在恋爱期间,应主动告诉对方自己的情况,并督促对方到医院 查一查乙型肝炎病毒的标记物,主要项目应包括:Hbsag、抗-hbs、抗-hbc。常见的结果可能为以下三种情况,其意义有所不同:①如果抗-hbs阳性,说明对方对乙型肝炎病毒已经有了抵抗力,不会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可以结婚;②如果hbsag为阳性,说明对方也是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者,虽然两人之间不存在相互传染的问题,但此时准备结婚的两人,仍均应进一步检查肝功能的情况来确定结婚的时机;③如乙肝病毒标记物均为阴性,表明对方对乙型肝炎病毒既未感染过又无抵抗力,应该通过注射乙型肝炎疫苗使体内产生足够的抗-hbs,达到产生抵抗力的效果,避免感染乙型肝炎。 另外要提示一点:急性肝炎病程较短,可以在治愈半年后结婚,慢性肝炎患者,应在病情稳定、肝功能正常一年后结婚为好。如果仅有乙型肝炎病毒标记物(如hbsag等)阳性而肝功能正常的病毒携带者,何时结婚并无限制,但仍应注意防止过度劳累,减少性生活频率,以预防肝炎的发作。 乙型肝炎患者可以生育吗 对于男性乙型肝炎患者而言,如果他的肝功能正常且稳定,妻子又有保护性抗体(抗-hbs),是可以生育的。如果妻子缺乏保护性抗体,则需通过注射乙肝疫苗产生保护性抗体之后来怀孕。 对于女性乙型肝炎患者,情况就复杂许多。虽然并无发现乙型肝炎病毒有导致胎儿畸形的证据,但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肝硬化的妇女均不宜妊娠。因为妇女在妊娠时,由于需要为胎儿提供大量的营养物质,会增加孕妇肝脏的负担,加之妊娠时机体免疫功能及内分泌的变化,常使原有的肝病加重;肝功能的减退,也会增加孕妇分娩时的产科并发症,如大出血的可能性,从而危及母子安全。乙型肝炎病毒有可能通过胎盘及产道感染胎儿。目前医学上可以利用乙肝疫苗及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这两个武器来预防乙型肝炎病毒的母婴传播,大约95%的新生儿可以避免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所以,对于患有乙型肝炎的妇女,可在肝功能正常一年后并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时机受孕。为保护下一代不被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应尽早给新生儿注射乙肝疫苗并按程序完成疫苗的接种。